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華人今年春節怎麼過

緬甸華人今年春節怎麼過

發布時間: 2022-07-26 00:02:44

㈠ 世界各國過新年的習俗是

1、義大利

義大利人認為,元旦前夜響聲連天可以驅邪,求得新年如意,所以各家各戶當晚就不停地燃放煙花爆竹,還肆意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東西,小到碗碟,大到缸壇,並且把碎片統統拋到街上。

元旦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屋子裡燃一爐旺火,而且整整一天不能熄滅。在我們的眼中,火來自太陽,元旦斷了火,來年就不見天日,會招來厄運。義大利的年輕人也一直將習俗延續下來。」

2、緬甸

在緬甸,新年是在每年四月中旬的潑水節的最後一天,因此,緬甸人的潑水節和新年已合二為一了。潑水節通常歷時三、四天,在節日的第二天,男女老少都有洗頭的習慣。

節日期間,無論城鄉,人人都身著盛裝,互相潑水嬉戲,表示滌舊迎新之意。每年一次的潑水節,也是青年們在良辰美景中交際的好時機,不少青年人藉此良機結成良緣。在新年,互相潑水,表示滌舊除污,迎新接福。

3、日本

在日本,以前是過兩個新年的,即元旦和春節,和中國的新年相似。只是到近幾年才改為過新歷年。除夕的晚上,稱之為「除夜」,在除夕,日本也有守歲的風俗,人們一邊吃蕎麥面條,一邊觀看電視台為新年編排的節目,男女歌星獨唱比賽最受歡迎。

最有代表性受年輕人喜愛的就是每年一度的紅白歌會了。午夜時分,寺廟香煙繚繞,鍾聲齊鳴,而且往往敲一百零八下。據說這是因為《佛經》里有「聞鍾聲,煩惱清」之句。在日本,老人認為每敲一下,就會去掉一種煩惱,敲一百零八下,意味著清除所有的煩惱。

鍾聲響後,人們湧向寺廟祈福,稱為「初詣」。每年從午夜到元旦,約有近8000萬人會去祈福。元旦早晨,我們全家從年幼者到年老者依次排列喝屠蘇酒,共嘗青魚子、黑豆以及稍帶甜味的醬油煮小干魚等。據說這些象徵吉祥的食物會帶來子孫繁榮、身體健康。

4、智利

智利中部小鎮塔爾卡的迎新儀式地點讓人有點意想不到。新年前夜晚11點,小鎮鎮長會打開當地墓地大門,數千名當地人湧向這里,在古典音樂和燭光里同逝去的親屬一起迎接新年。據說,這一習俗最早由一戶人家發起。他們在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晚上闖入墓地,希望離故去的父親近一點。

5、德國

在德國的不少農村還流傳著一種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寓意步步高升。新年之際,德國人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擺上一棵樅樹或者橫樹,樹高達三丈,砍掉數枝,只留主幹。

新年第一天清晨,以村為單位組織,組織者一聲令下,參加爬樹的人們立刻從家中奔到樹下開始用各種方式爬樹,誰到得早、攀得快、第一個爬到樹頂的被譽為「新年英雄」。

㈡ 華人怎麼過春節

海外華人過春節

春節,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過春節也叫「過年」。許多過年的習俗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一些生活在海外的華人、華僑雖然遠離中國,但是他們過春節的時候也保持了許多中國的習俗,以各種方式共慶佳節。

美國華人 年初一,美國朋友只要與熟悉的美籍華人或在美國生活多年的華僑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春節愉快!」同時贈送賀年卡,祝賀春節。人們上街跳龍舞,跳獅子舞,到了夜晚,天空中閃耀著焰火,發出陣陣絢麗的光彩,街頭不時出現慶祝春節的隊伍,真是熱鬧異常。

馬來西亞華人 在春節期間,馬來西亞的華人也跟別的國家的華人一樣,在一起拜年道喜,大人給孩子們「紅包」,許多人還要上廟燒香,求福求財,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

緬甸華人 除夕之夜,全家人要在一起吃年飯,飯後熱熱鬧鬧地歡聚一堂,等待大年初一的到來。年初一是法定的公休假日,人們穿上新衣走親戚,分住各地的親戚朋友,都利用這個節日團聚,共賀新年,「恭喜發財」。

泰國華人 泰國的華人開的商店,春節期間一般停止營業。除夕,各家各戶都舉行祭祖儀式,然後全家圍坐吃團圓飯。年初一,大家都穿上新衣服,親戚朋友互相拜年時,習慣拱手合十,互致「吉祥如意」。

新加坡華人 過春節,新加坡的華人們家家都要蒸年糕、貼春聯、逛花市,除夕全家吃團圓飯。春節那一天,晚輩紛紛給長輩拜年祝賀,孩子們從長輩那裡得到壓歲錢。年初一那天,掃帚要統統收起來,不許掃地,以示吉祥。

法國華人 法國華人春節的慶祝活動非常熱鬧,舞獅助慶時,鑼鼓聲震天動地,吸引的不少法國人都來圍觀。

㈢ 緬甸仰光什麼時候過年

春節的話和中國一樣 主要是華人過
潑水節是緬甸人的新年一般是4月中旬

㈣ 緬甸也過春節嗎

緬甸沒有春節這個節日,但緬甸的華人都過春節。

緬甸的華人,不論宗教信仰如何,每年都在一起歡度春節。除夕之夜,全家人要一起吃年飯,飯後熱熱鬧鬧地歡聚一堂,等待大年初一的到來。年初一是法定的公休假日,人們穿上新衣走親串戚,分居各地的親戚朋友,都利用這個節日團聚同賀新年,「恭賀發財」。

2019年,在中緬文化周期間,中緬兩國舉行了跨國春晚。「中緬情·合家歡」新春聯歡晚會在緬甸仰光天網電視台演播大廳舉辦,中緬兩國藝術家聯袂為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跨國春晚。緬甸聯邦議會人民院副議長吞吞亨、宗教事務與文化部部長昂哥、仰光省首席部長漂敏登和緬甸國家廣播電視局局長敏推等緬方政府官員一同觀看了演出。

(4)緬甸華人今年春節怎麼過擴展閱讀:

跨國春晚具體內容:

中緬聯合舉辦新春聯歡晚會,旨在以文化藝術交流合作,弘揚傳統友誼,推進共同發展。表演在歌舞《相親相愛》中拉開帷幕,晚會舞台化身承載兩國人民「共飲一江水」情誼的帆船,以融合兩國多民族特色歌舞表演為主題,寓意兩國人民「胞波」情深。

兩國藝術家分別表演了各具民族風韻的景頗族歌曲、佤族歌曲、影子舞、踢裙舞蹈、木偶舞和孔雀舞等節目,為現場觀眾帶來了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當晚緬甸天網電視台演播大廳內高朋滿座,高潮迭起,掌聲不斷。晚會錄制完成後將於2月4日中國農歷除夕在緬甸國家電視台和天網電視台播出。

㈤ 緬甸春節是法定假日嗎

緬甸春節是法定假日

中國、朝鮮、韓國、日本、東南亞華人人口較多受到中華文明影響的國家
都過中國傳統農歷新年。例如:新加坡、泰國、越南、寮國、緬甸、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還包括蒙古等。廣義地說;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農歷新年。越南、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這些國家都把春節列為了法定假日。

㈥ 各國是怎樣過新年

中國貼對聯,放鞭炮

㈦ 緬甸過年和中國一樣嗎

住緬甸的華人(華僑),也是同時過春節, 緬甸人是不會過春節, 因為緬甸的華人,他們的古鄉,都是在國內的。都是中國人。

㈧ 請問東南亞各國過春節與中國比有什麼不同之處

新加坡
新年期間,新加坡隨處可見大大小小高高掛起的紅燈籠,喜氣洋洋的年畫也貼上了大門。新加坡華人認為,和平、長壽和富裕都可通過主觀努力而獲取,而幸運則是未知的,所以大多數華人家裡都貼一個紅底金色的「福」字,寄託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因「蝠」與「福」諧音,賀年片上也常常印著振翅飛翔的蝙蝠。表示運氣的另一個字是「吉」字,因為「桔」與「吉」諧音,所以當地華人在春節期間習慣吃桔子。拜年時,新加坡人不像中國人那樣帶著大包小包,只攜兩個桔子,進門捧向主人即可,象徵大吉大利,客人告辭時,主人也要奉還兩只桔子。由於「魚」同漢語「富裕」的「裕」字音近,所以一些賀年片上印有在荷塘游動的金魚。新年吃魚意味著吉利。
新加坡華人過春節,家家都要蒸年糕、貼春聯、逛花市。但最重要的事情還是除夕全家吃團圓飯,散居的家庭各成員都要設法團聚在一起。孩子們為迎接新年到來直到午夜才睡覺,並認為這樣會延長他們的生命。大年初一,晚輩紛紛給長輩拜年祝賀,孩子們從長輩那裡得到壓歲錢。當天,掃帚統統都被收藏起來,不許掃地,以示吉祥,不然就會把好運氣掃掉。春節的第二天,則是訪親拜友的時間。
越 南
「肥肉姜蔥紅對聯,幡旗爆竹大粽粑。」從這句越南過年的民謠中,可以領略越南人對春節的重視程度。越南人有在除夕夜豎幡、吃粽的習俗。竹竿一枝,修掉頂端竹葉,上掛紅幡和風鈴,傳說風吹時發出的聲響會把鬼嚇跑,有的地方幡竿上掛一幅弓箭畫,箭頭指向東方,象徵驅鬼,久而久之,幡竿被稱為迎春竿。而粽子呢,因為有圓有方,所謂天圓地方,被認為是喜慶有餘的象徵。有趣的是這種粽子個頭很大,一般有2到2.5公斤重。越南人的年貨和中國人的沒有多少差別,街上的年貨攤上,除了出售年畫和年橘外,還有各式紅包利是封、紅底金字春聯等。春聯上面通常都用金漆寫些如「財源廣進」等吉祥的中文字句。對於越族(京族)的家庭來說,春節期間有三樣裝飾品是必不可少的:一束(或一大支)含苞欲放的桃花、一盆金桔盆景和一個盛有五種水果的「五果盆」,據說這三樣東西預示著新年行好運、平安順利、欣欣向榮。年初一早晨,家家戶戶都要拜祭祖先,同時也拜土地、灶君、百藝師祖,祭品一般要有粽子、紅燒魚、包肉團、炙肉、腌蔥頭、牛肉等。供拜完畢,小孩要向家中大人及老人拜年,要拜兩拜,大人們則要給他們壓歲錢。年初一有各種活動,如唱歌跳舞、表演戲劇、舞龍舞獅等。但年初一的禁忌也頗多,比如不能借東西;不能討債;不能幹農活,否則會驚動土地神,莊稼會遭殃;不能掃地,即使掃了地也不能倒垃圾,要等3天後能動土時方可倒垃圾等。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華人把春節視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一般從冬至到正月十五都算過年,這段時間,「恭喜拉雅」的祝福聲不絕於耳,「恭喜」為華語,「拉雅」為馬來語,華人和馬來人巧妙地把祝賀詞融為一體,表達共同心聲:「恭祝節日快樂!」年關臨近,國內外的遊子們歸心似箭,飛機和火車常常爆滿,長途汽車公司也會增開車次,保證遊子按時回家團聚。從首都吉隆坡到全國各地,每個華人聚居區都掛起大紅燈籠。吉隆坡的商業區和飯店區的燈籠多達二三萬只,既烘託了節日氣氛,又可以招攬顧客。到了晚上,數萬盞紅彤彤的燈籠一齊點亮,十分壯觀。大年三十,全家在一起吃團圓飯,守歲。大年初一,不能掃地,人們一般待在家中接受其他民族如馬來族和印度族親友的拜年,並准備豐盛飯菜——春卷、龍蝦片、咖喱雞、咖喱牛肉、椰飯……招待貴客,不過,如果是信神的人家,就得吃素。初二以後才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初三初四以後開始有各種戲曲表演。馬來西亞華人還有一個有趣的傳統活動:在正月十五,未婚男女男的向女的拋蘋果,女的向男的拋柑子,希望找到一個如意郎君或溫柔女孩。
泰 國
泰國華人始終保留著本民族的風俗習慣,如春節、中元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泰國最具華人過年氣氛的地方要數曼谷中國城——唐人街,除街道兩旁擺滿各種應節食品、物品外,還有舞獅、舞龍等。街上到處可見現場寫春聯的攤子,生意很好。不管是華人、泰國人,還是西洋人,都會買上一些,掛在自己的居室和辦公室。華人和泰人均喜歡過春節,因為這時華人老闆會發雙薪,且有休假,通常是從初一休到初三。泰國華人開的商店,春節期間一般停止營業,但泰國政府部門和銀行會照常上班營業。除夕,各家各戶都舉行祭祖儀式,然後全家圍坐吃團圓飯。年初一,大家都穿上新衣服,親戚朋友互相拜年時,習慣拱手合十,互致「吉祥如意」。
緬 甸
在除夕夜,緬甸華人都是全家人在一起吃年飯,飯後熱熱鬧鬧地歡聚一堂,等待大年初一的到來。年初一是法定的公休假日,人們穿上新衣走親戚,分住各地的親戚朋友,都利用這個節日團聚,共賀新年,「恭喜發財」。
文 萊
汶萊過春節,最有特色的活動要數「開門迎賓」。春節期間,人們會打開門戶,歡迎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登門賀年,互致問候。當地馬來人還有帶小孩外出拜年的習慣,主人一般都要給小孩子「壓歲錢」,但汶萊「壓歲錢」外包裝是綠色的,所以不叫「紅包」而叫「綠包」。

緬甸怎麼過年

緬甸人在每年的陽歷四月上旬過新年。除夕晚上也是全家守歲。當首都響起隆隆炮聲,其他城鄉隨之也炮聲四起時,新年便來到了。緬甸人是用潑水來慶祝新年的,所以,新年也叫潑水節。他們潑的水是用貝葉浸泡過的。貝葉是緬甸古代佛教徒用來抄寫經文的樹葉,據說它可以驅邪治鬼。泡過貝葉的水被稱作聖水,潑灑在大地上、人身上,將會驅走一切妖魔鬼怪。節日期間,男女老少都身穿漂亮衣服,去參加潑水、舞會等活動。此時,也正是青年男女們談戀愛的好時候。假如遇到稱心的人兒,就用聖水向那人迎頭潑去,對方如果也樂意,雙方便手拉手肩並肩地到幽靜的地方談情說愛,訂下終身。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6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1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48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5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5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1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7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5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8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