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首都在哪個縣
Ⅰ 東南亞各國首都分別是什麼
東南亞各國首都分別是:
1、越南:河內。
河內為越南首都、歷史名城,中央直轄市,面積921平方千米,於紅河三角洲西北部,越南政治、文化中心,水、陸、空交通便利。城市地處亞熱帶,臨近海洋,氣候宜人,四季如春,降雨豐富,花木繁茂,百花盛開,素有「百花春城」之稱。
2、寮國:萬象。
萬象是寮國的首都,面積3920平方公里。萬象意為「檀木之城」,是一座歷史古城,自16世紀中葉塞塔提臘國王從琅勃拉邦遷都於此後,這里一直是寮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萬象位於湄公河中游北岸的河谷平原上,隔河與泰國相望。萬象是寮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
3、柬埔寨:金邊。
柬埔寨首都金邊,面積376平方公里,金邊地處洞里薩河與湄公河交匯處,是柬埔寨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
4、泰國:曼谷。
曼谷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現代與傳統相交融的大都市,依然保留著標志輝煌傳統的名勝古跡。金碧輝煌的大王宮、鏤金鑲玉的玉佛寺、庄嚴肅穆的金佛寺和四面佛等名勝古跡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往觀光。
5、緬甸:內比都。
內比都是緬甸首都,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距緬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300公里,坐落在緬甸中部錫當河谷的一個小盆地內。2005年11月6日,緬甸政府部門開始分批遷往內比都。2006年3月,緬甸政府將緬甸聯邦新的首都命名為「內比都」。
6、馬來西亞:吉隆坡。
吉隆坡面積達243平方公里,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位於吉隆坡以南25公里處,面積達49平方公里。首相署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於1999年6月遷入,2005年前搬遷完畢。
7、新加坡:新加坡城。
新加坡市區中心(金融區)位於新加坡島的南岸,由於面積僅有719平方公里,所以沒有省市縣鎮等行政單位之分,整個國家也即是一座城市,有「花園城市」的美譽,又是該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
8、印度尼西亞:雅加達。
首都雅加達,位於爪哇島西北部海岸,面積740.28平方公里,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海陸空交通樞紐,亞洲南部與大洋洲之間的航運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軍侵佔印尼,直到1945年印尼獨立後,改稱雅加達,並被指定為共和國首都。
9、汶萊:斯里巴加灣市。
斯里巴加灣市,位於汶萊-摩拉區,面積100.36平方公里,人口主要是馬來人和華人。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村莊,所以斯里巴加灣市有「東方威尼斯」的美稱。斯里巴加灣市原稱汶萊市,1970年改為現名斯里巴加灣。
10、菲律賓:大馬尼拉市。
大馬尼拉市位於呂宋島西南部,瀕臨天然良港馬尼拉灣,地域包括馬尼拉、馬卡蒂、卡洛甘、奎松和帕薩伊等17個市鎮,面積636平方公里,是東南亞最大城市之一。
11、東帝汶:帝力。
東帝汶首都帝力,面積達48.3平方公里,位於帝汶島東北海岸,是一深水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東帝汶80%以上的經濟活動在此進行。
(1)緬甸首都在哪個縣擴展閱讀
東南亞地理組成:
1、中南半島
中南半島因在中國以南而得名。中南半島北部同中國山水相連,地勢北高南低,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
河流大多發源於中國西南地區,上游奔騰在崇山峻嶺之中,水流湍急,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下遊河道變寬,水流變緩,泥沙沉積,形成廣闊的沖積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地區人口稠密,開發歷史悠久,是東南亞的重要農業區。是蜀身毒道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商道。
2、馬來群島
馬來群島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廣闊海域,共有兩萬多個島嶼。多數島嶼,地勢崎嶇,山嶺眾多,多火山、地震;平原狹小,多分布於沿海地區。印度尼西亞有4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77座,佔世界活火山數的1/6,有「火山國」之稱。
Ⅱ 緬甸的首都是哪裡
緬甸以前的首都是仰光,是緬甸最大的城市。直到2005年遷至內比都,所以緬甸現在的首都是內比都。
Ⅲ 緬甸首都在哪裡
新首都彬馬那是緬甸中部一個非常普通的小城市,地處仰光-曼德勒南北主國道中段,位於首都仰光以北390公里處,距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300公里。彬馬那市雖屬中央平原地帶,但附近地區有丘陵和山脈,西側依託低矮的勃固山脈,東側緊鄰海拔千米的俗稱撣山脈,目前常住人口約10萬。彬馬那市除了兩家製糖廠外,幾乎沒有什麼工業,而農業主要是種植水稻、甘蔗和豆類。彬馬那有農業大學、林業大學和獸醫大學,但規模都不大。機場離市區約30多公里,工作日每天有一個航班往返仰光-彬馬那,周末增加一班。
緬甸舊首都仰光, 在緬語中有「戰亂平息」的意思,仰光故稱「和平之城」。它位於勃固山脈的末端、仰光河下游左岸,離莫塔馬灣(即馬達班灣)34公里。人口約500多萬(1999年)。仰光是緬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國在業工人的30%集中在仰光。
仰光原是一個莽草叢生的河畔漁村,古稱大光。18世紀中葉阿瑙帕雅時代,成為一個方圓約二平方英里的市鎮,改稱仰光。由於靠近仰光河口,海船進出方便,為溝通腹地物資的集散地。1852年成為下緬甸首府。1948年緬甸獨立後定為首都。
仰光四季常青,景色宜人。市內多佛教古跡,有許多金碧輝煌的寶塔,尤以仰光大金塔和聳立在班杜拉廣場上的白塔著稱於世。仰光大金塔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矗立在市區北部茵雅湖畔的一座小山上,居仰光的最高處。塔尖高聳入雲,金光燦爛奪目。塔高326英尺,塔底座周圍1400多英尺。塔是用磚砌成的,據傳內藏釋迦牟尼遺發。塔頂用黃金鑄成,上面鑲著4350顆鑽石和93顆寶石。塔的整體貼著純金箔。大金塔四周圍繞著68座小塔,壁龕里有著一尊尊大小不同的玉佛。大金塔是東南亞佛教徒朝拜的聖地,每逢節日,前來參拜的僧眾絡繹於途。大金塔內還有「達亞瓦底國王鍾」。
大金寺左方有一中國式廟宇──福惠宮,為清光緒年間華僑所捐建。仰光市內郊區還有許多幽美的湖泊。北郊燕子湖,湖面寬闊,周圍綠樹成蔭,湖水清可見底。擁有1萬多學生的仰光大學就坐落在湖畔。
仰光在爭取緬甸獨立的斗爭中有著光榮的歷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緬甸人民在昂山將軍領導下,發動了英雄的武裝起義,首先光復了日本法西斯佔領下的仰光。為了紀念這位戰後被帝國主義殺害的緬甸民族英雄,在市中心建有烈士墓
Ⅳ 緬甸的首都現在是在哪
首都
內比都(Nay Pyi Taw,曾用名彬馬那 Pyinmana),人口約80萬。內比都以前是緬甸中部的一個縣級城市,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距緬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300公里,坐落在緬甸中部錫當河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周圍都是叢林山區,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有農業、林業和畜牧業3所大學。2005年11月6日,緬甸政府部門開始分批遷往內比都。2006年3月,緬甸政府將緬甸聯邦新的首都命名為「內比都」。
http://ke..com/view/7227.htm
Ⅳ 緬甸的首都是
內比都(Naypyitaw),緬甸的首都,位於緬甸中部山區的彬馬那(平滿納、彬文那、賓馬拿,Pyinmana)西側,位於仰光以北,距仰光約400公里。
2005年11月6日緬甸將首都從仰光遷都到此,2006年軍人節正式宣布新都名為Nay Pyi Taw(緬甸古語,意為「京都、都城」)。內比都原名彬馬那,為緬甸第三大城市,曾是緬甸民族英雄昂山將軍發動獨立戰爭的軍事要沖及共產游擊隊大本營,坐落在勃固山脈與本弄山脈之間錫塘河谷的狹長地帶,戰略地位重要。亦是前首都仰光與北方大城市曼德勒之間的一個山區貿易城鎮。內比都城市規劃分成賓館區、住宅區和政務區等不同區域。面積約有6450平方公里,比仰光市大9倍多,目前比較空曠但比較適合旅遊觀光,很多市政設施和建築物正在建設。其中新政府建築群分散在內比都的一個山谷中,佔地約10平方公里,附近被山脈和茂密的樹林包圍,離最近的城鎮也有30公里。
中文名稱
內比都
外文名稱
Naypyitaw
別名
彬馬那
行政區類別
首都
所屬地區
緬甸中部
望採納,謝謝
Ⅵ 緬甸在哪裡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
緬甸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6)緬甸首都在哪個縣擴展閱讀:
1、歷史: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勃固、東吁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2、行政區劃:
緬甸一共下轄7個省、7個邦和兩個中央直轄市。省是緬族主要聚居地,7邦多為少數民族聚居地
。內比都(Nay Pyi Taw,曾用名彬馬那Pyinmana),緬甸首都,人口約115.8萬。內比都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距緬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300公里,坐落在緬甸中部錫當河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周圍都是叢林山區,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3、人口民族:
緬甸人口有約5390萬(2015年),68%為緬族。主要的法定少數民族為撣族(9%)、克倫族(7%)、孟族(2%)、克欽族、克倫尼族(1%)、欽族(2%)、若開族以及華人(3%)、印度人、孟加拉人,但緬甸官方不承認華人、印度人、孟加拉人為法定少數民族。
Ⅶ 十個人里有九個人會答錯緬甸的首都在哪裡,你知道緬甸的首都在哪裡嗎
提起緬甸,更多的國人會聯想到“金三角”“違禁品交易”“混亂”等字眼,這個國家的存在感更多是在負面新聞中刷到的,尤其是愈演愈烈的政變更印證了大部分人對緬甸的看法——國土面積不大但是卻很亂。而提起緬甸的國都,十個人里怕是真的有九個人都不知道,緬甸的首都是內比都。事實上,緬甸的首都經歷過變更,所以內比都稱得上是一個年輕的首都。
內比都在2005年成為緬甸新的首都,但是無論在哪一方面,它的發展都還處於起步階段,短時期內追上仰光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Ⅷ 緬甸首都是哪
新首都彬馬那是緬甸中部一個非常普通的小城市,地處仰光-曼德勒南北主國道中段,位於首都仰光以北390公里處,距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300公里。彬馬那市雖屬中央平原地帶,但附近地區有丘陵和山脈,西側依託低矮的勃固山脈,東側緊鄰海拔千米的俗稱撣山脈,目前常住人口約10萬。彬馬那市除了兩家製糖廠外,幾乎沒有什麼工業,而農業主要是種植水稻、甘蔗和豆類。彬馬那有農業大學、林業大學和獸醫大學,但規模都不大。機場離市區約30多公里,工作日每天有一個航班往返仰光-彬馬那,周末增加一班。
緬甸舊首都仰光, 在緬語中有「戰亂平息」的意思,仰光故稱「和平之城」。它位於勃固山脈的末端、仰光河下游左岸,離莫塔馬灣(即馬達班灣)34公里。人口約500多萬(1999年)。仰光是緬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國在業工人的30%集中在仰光。
仰光原是一個莽草叢生的河畔漁村,古稱大光。18世紀中葉阿瑙帕雅時代,成為一個方圓約二平方英里的市鎮,改稱仰光。由於靠近仰光河口,海船進出方便,為溝通腹地物資的集散地。1852年成為下緬甸首府。1948年緬甸獨立後定為首都。
仰光四季常青,景色宜人。市內多佛教古跡,有許多金碧輝煌的寶塔,尤以仰光大金塔和聳立在班杜拉廣場上的白塔著稱於世。仰光大金塔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矗立在市區北部茵雅湖畔的一座小山上,居仰光的最高處。塔尖高聳入雲,金光燦爛奪目。塔高326英尺,塔底座周圍1400多英尺。塔是用磚砌成的,據傳內藏釋迦牟尼遺發。塔頂用黃金鑄成,上面鑲著4350顆鑽石和93顆寶石。塔的整體貼著純金箔。大金塔四周圍繞著68座小塔,壁龕里有著一尊尊大小不同的玉佛。大金塔是東南亞佛教徒朝拜的聖地,每逢節日,前來參拜的僧眾絡繹於途。大金塔內還有「達亞瓦底國王鍾」。
大金寺左方有一中國式廟宇──福惠宮,為清光緒年間華僑所捐建。仰光市內郊區還有許多幽美的湖泊。北郊燕子湖,湖面寬闊,周圍綠樹成蔭,湖水清可見底。擁有1萬多學生的仰光大學就坐落在湖畔。
仰光在爭取緬甸獨立的斗爭中有著光榮的歷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緬甸人民在昂山將軍領導下,發動了英雄的武裝起義,首先光復了日本法西斯佔領下的仰光。為了紀念這位戰後被帝國主義殺害的緬甸民族英雄,在市中心建有烈士墓
Ⅸ 緬甸首都在什麼位置
內比都(Naypyidaw),緬甸的首都,位於緬甸中部山區的彬馬那(平滿納、彬文那、賓馬拿,Pyinmana)西側,距離仰光以北400公里。
2005年11月6日緬甸將首都從仰光遷都到此,2006年軍人節正式宣布新都名為Nay Pyi Daw(皇家首都之意)。
Ⅹ 緬甸的首都是什麼地方
內比都。
內比都(Nay Pyi Taw,曾用名彬馬那 Pyinmana),人口約80萬。
內比都以前是緬甸中部的一個縣級城市,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距緬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300公里,坐落在緬甸中部錫當河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周圍都是叢林山區,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有農業、林業和畜牧業3所大學。
2005年11月6日,緬甸政府部門開始分批遷往內比都。2006年3月,緬甸政府將緬甸聯邦新的首都命名為「內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