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大橋出口在哪裡
㈠ 中國與緬甸口岸有哪幾個
摘要 1、中國瑞麗口岸瑞麗1978年被批准為國家一級口岸,地處市區東南部,位於市區與姐告邊境貿易經濟區中間,東南與緬甸毗鄰,東北與潞西、畹町鄰接,西北與章風、盈江、梁河、騰沖相鄰,國境線全長169.8公里,是雲南省邊境線上界碑和渡口最密集的地段。少數民族群眾大多居住在邊境一線,各鄉鎮有大小不同的通道,經海關確定的正式通道為瑞麗姐告和弄島丙冒渡口。瑞麗口岸是中緬邊境人員、車輛、貨物流量較大的口岸之一。是祖國大西南沿邊開放的主要城市,是通往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門戶。2、畹町口岸畹町是國家級口岸。從這里前往緬甸邊城南坎、九穀、木姐和臘戍,旅遊手續簡便:向中方旅行社交兩張照片和費用後,即由中方旅行社帶出境交緬方旅行社導游,返回時再由緬方旅行社交給中方旅行社。
㈡ 從佤邦回臘戌能見到滾弄大橋嗎
能。每次說到與大橋有關的新聞,留言區一定會有讀者提到滾弄大橋。
介紹:
滾弄大橋位於緬甸滾弄街西側薩爾溫江段,是臘戍與果敢之間的交通咽喉,此橋為緬甸聯邦政府出資中國援緬施工建造,於1965年通車。由於該橋位於果敢與緬甸內地的要道上,深具軍事價值,完工啟用後即由聯邦政府管理。
滾弄大橋作為滾弄的一部分,很多離家的人都表示,看到滾弄大橋就覺得到家了,然而,隨著近幾年貨運量的增加,不少人對滾弄大橋表示擔憂,為了保護滾弄大橋,相關部門行動了。
緬甸撣邦北部消息,由於滾弄大橋的承重能力下降,相關部門發布限重通知,只允許貨物加車重不超過25噸的貨車從橋上通過,超重車輛只有倒貨後才能通過。
除了滾弄大橋,德拉大橋今天也傳來了好消息,拖了6年,德拉大橋終於舉行了動工奠基儀式。
㈢ 從芒市到緬甸走哪個口岸出入境
摘要 外國人出入緬甸須遵循 空中來空中返、陸路來陸路返 的原則,乘機來緬的中國公民不允許從中緬邊境陸路回國。
㈣ 緬甸和中國有幾個口岸城市
1、中國瑞麗口岸
瑞麗1978年被批准為國家一級口岸,地處市區東南部,位於市區與姐告邊境貿易經濟區中間,東南與緬甸毗鄰,東北與潞西、畹町鄰接,西北與章風、盈江、梁河、騰沖相鄰,國境線全長169.8公里,是雲南省邊境線上界碑和渡口最密集的地段。
少數民族群眾大多居住在邊境一線,各鄉鎮有大小不同的通道,經海關確定的正式通道為瑞麗姐告和弄島丙冒渡口。瑞麗口岸是中緬邊境人員、車輛、貨物流量較大的口岸之一。是祖國大西南沿邊開放的主要城市,是通往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門戶。
2、畹町口岸
畹町是國家級口岸。從這里前往緬甸邊城南坎、九穀、木姐和臘戍,旅遊手續簡便:向中方旅行社交兩張照片和費用後,即由中方旅行社帶出境交緬方旅行社導游,返回時再由緬方旅行社交給中方旅行社。
3、木姐口岸
木姐是緬甸的國家級口岸。木姐北面和西北方向是中國的瑞麗市,東面是果敢地區,南面是臘戍。木姐市區的西北方向是中國的姐告國門口岸。通過瑞麗大橋進入瑞麗主城區。
4、南坎口岸
5、九穀鎮口岸
棒賽鎮是緬甸撣邦木姐鎮區東部的一個邊境重鎮,與中國的瑞麗市畹町鎮隔河相峙。1934年以九穀為名建鎮。1953年緬軍圍剿盤踞九穀的中國國民黨殘兵時,九穀毀於戰火。大多數居民移居畹町,原九穀的定期集市轉移到畹町,從此畹町成為三天一小街、五天一大街的定期集市。
㈤ 緬甸進入中國需要經過什麼橋
中緬界河上的畹町橋.
㈥ 緬甸在中國的哪個方向
緬甸在中國的西南方。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緬甸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
中緬兩國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兩國人民就以「胞波」(親戚)相稱。兩國於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中國一直本著「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和「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發展與緬甸的傳統友好關系。
中緬經貿合作取得長足發展,合作領域從原來單純的貿易和經援擴展到工程承包、投資和多邊合作。雙邊貿易額逐年遞增。對緬主要出口成套設備和機電產品、紡織品、摩托車配件和化工產品等,從緬主要進口原木、鋸材、農產品和礦產品等。
㈦ 從緬甸果敢回中國要從哪個口岸回中國
摘要 木姐口岸
㈧ 孟連縣到緬甸有哪幾個出口
孟連縣到緬甸只有一個口岸,即孟連(勐阿)口岸。
勐阿口岸地處南馬河與南卡江的匯合處,以南卡江心為界,江東岸為我國,江西岸為緬甸。海拔偏低,平均只有500米;是一個盛產水稻、甘蔗、橡膠、菠蘿、香蕉、蕃木瓜的亞熱帶邊沿壩區,這里的水稻一年兩熟。勐阿又名"芒允",傣語意為被水分開的壩子,口岸區共有常住人員約4000餘人。這里歷來是中緬邊民往來探親和互市的重要口岸,原在勵阿西北的籠海渡口設有木船,提供邊民往來。近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雙邊互市逐漸繁榮,從原來在綠樹叢林中的商業經貿市場,轉變成如今的規范化、統一化市場,勐阿的邊民互市主要以當地的民族土特產品、民族手工藝品、中外時裝、食品、家庭用品等為主,每逢趕集日,這里都熱鬧非常。
在出境手續齊全的情況下,可以乘車從勐阿通過國境口岸大橋,到緬甸佤邦邦康市作邊境跨國旅遊,這里兩個國家的市鎮,僅是一江之隔。緬甸佤邦邦康市已開發開放的有購物市場、百貨商場、賭場、水上游樂團,在柒塗山,建有4000平方米的風景旅遊區,稱為「來涼旅遊山莊」。
孟連對外貿易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就是我國與緬甸、泰國以及東南亞各國商貿往來的重要通道之一,擁有勐阿、芒信、臘福、公信、富岩、班順六條陸路通道。其中勐阿、芒信兩條通道為指定通道,分別設置了海關、檢驗檢疫、邊防武警聯檢機構。
勐阿通道距縣城51km,位於勐馬鎮勐阿村隴海小組旁。與緬甸第二特區(佤邦)首府所在地邦康市隔江相望。是雲南省重點通道之一,是普洱市進出口貿易量最大的通道。從邦康市經丹陽、臘戌、曼得勒可達緬甸原首都仰光,公路里程約1300km;從邦康市經勐波、勐拉、景棟、大其力可達泰國米塞,公路里程約500km。
芒信通道距縣城31 km,位於芒信鎮芒信村。與緬甸第二特區(佤邦)勐波縣賀島區接壤。其經濟通道從賀島經色勒、勐拉、景棟、大其力可達泰國米塞。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簡稱孟連縣)位於雲南省西南部,是普洱市下轄的自治縣,是通向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重要門戶,為省級開放口岸。
孟連縣東接瀾滄縣、北臨西盟佤族自治縣、西部和南部與緬甸相連,國境線長133.399公里。截至2012年,孟連縣轄3鄉3鎮,面積為1893.4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為127870人。
孟連系傣語諧音,意為「尋找到的一個好地方」,有「邊地綠寶石」、「龍血樹故鄉」的美稱。旅遊資源以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為主,主要有孟連大金塔、孟連宣撫司署、勐馬溫泉、臘福大黑山風景名勝區等。
㈨ 中緬邊境貿易口岸有哪幾處
中緬邊境貿易口岸包括:
1、木姐
2、雷機
3、拉扎
4、清水河
邊境貿易在中緬貿易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其中滇緬邊境貿易又佔了中緬邊境貿易的絕大部分,目前緬甸在中緬邊境正式開通的貿易口岸有木姐105碼、雷基、清水河和甘拜地4個口岸。木姐口岸是中緬邊貿中的主要貿易點,也是緬甸最大的邊貿口岸,貿易額佔全緬邊境貿易額的70%。
(9)緬甸大橋出口在哪裡擴展閱讀
緬甸從邊境口岸出口的商品中最多的是玉石,其次是綠豆、生橡膠、芝麻、玉米、鱔魚、芒果、魚、花生、螃蟹、蓖麻子、腰果等,農產品在中緬邊境貿易中的出口形勢較好。
近年來,受氣候變化影響,中國對糧食和動物飼料的需求量明顯增加,從而使緬甸向中國的農產品出口大增,出口價格上漲,出口品種增多,其中豆類和玉米的出口較多,水果的出口也超出了往年的銷售量。
2017年8月,雲南省委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邊疆黨建長廊建設的意見》,緊扣邊疆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守土固邊、脫貧攻堅、服務開放、維護團結、凝聚人心的職責。
以「五個深化、推進五邊」為抓手,深化政治引領、推進組織強邊,深化「國門黨建」、推進開放活邊,深化抓基層黨建促脫貧攻堅、推進富民興邊,在祖國西南邊疆築起一道亮麗的紅色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