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海屬於哪個大洋
⑴ 緬甸臨近的海洋是什麼
緬甸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緬甸南臨安達曼海(印度洋),西南瀕孟加拉灣(印度洋)
⑵ 七大洲五大洋分別是
1、七大洲分別是:亞洲(全稱亞細亞洲)(Asia)、歐洲(全稱歐羅巴洲 )(Europe)、北美洲(全稱北亞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南美洲(全稱南亞美利加洲) (South America)非洲(全稱阿非利加洲)(Africa)、大洋洲(Oceania)、南極洲(Antarctica)。
2、五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
(2)緬甸海屬於哪個大洋擴展閱讀:
1、亞洲在世界七大洲中亞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它的名字也最為古老。亞洲是亞細亞洲 的簡稱,意思是「東方日出處」。相傳亞細亞的名字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
2、大洋洲,意即大洋中的陸地。一般指太平洋的多數島嶼,但狹義上也指澳大利亞和新 西蘭,太平洋東部的波利尼西亞群島,中部的密克羅尼西亞群島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亞群島。
3、南極洲,被稱為「世界第七大洲」,英文名為Antarctica,源出希臘文anti(相反)加 上Arctic(北極),意為北極的對面,即南極。 南極洲是1738-1739年由法國人布維發現的,他航海時發現了南極大陸附近的一個島(今布維 島)。
4、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海洋。包括屬海的面積為18134.4萬平方公里,不包括屬海的面積為16624.1萬平方公里,約佔地球總面積的1/3。從南冰洋北邊界延伸至白令海峽,跨越緯度135°,南北最寬15500公里。在太平洋水系中,最主要的是中國及東南亞的河流。
5、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原面積8,221萬7千平方公里,在南冰洋成立後,面積調整為7,676萬2千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溝深達8605米。
6、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淺和最冷的大洋。北冰洋大致以北極圈為中心,位於地球的最北端,被歐洲大陸和北美大陸環抱著,有狹窄的白令海峽與太平洋相通;通過格陵蘭海和許多海峽與大西洋相連,是世界大洋中最小的一個,面積僅為1500萬平方公里[1],不到太平洋的十分之一。
⑶ 七大州,四大洋在地球上的大致位置
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具體的大西洋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域,因為荷蘭的世界上最大的海港鹿特丹就以此為其航道,在就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海港紐約也在這兒啊,所以大西洋毫無疑問的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港.
七大洲即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州;歐洲是世界上最發達的一個洲;南極洲暫時還沒人在上面定居;非洲人口增長率最大;亞洲人口最多;北美洲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南美洲有足球王國巴西;大洋州有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澳大利亞;具體下面:
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
非洲:面積約3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
北美洲:面積約2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
南美洲:面積約18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
南極洲:面積1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總面積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
歐洲:面積約1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8%,僅大於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
大洋州:面積約9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洲.
地球上的陸地廣布四方、彼此隔開,而海水則是四通八達、連成一體,這一連片不斷的水體便構成了世界海洋.世界海洋是以大洋為主體,與圍繞它所附屬的大海共同組成.全世界共有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主要的大海共有54個之多,如地中海、加勒比海、波羅的海、紅海、南海等等.
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積最闊、深度最大、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據較多資料介紹,最早是由西班牙探險家巴斯科發現並命名的,「太平」一詞即「和平」之意.16世紀,西班牙的航海學家麥哲倫從大西洋經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並到達菲律賓,航行其間,天氣晴朗,風平浪靜,於是也把這一海域不約而同地取名為「太平洋」.太平洋位於亞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北端的白令海海峽與北冰洋相連,南至南極洲,並與大西洋和印度洋連成環繞南極大陸的水域.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長度約15900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約為109900千米.總面積17868萬平方千米,佔地球表面積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積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世界有6條萬米以上的海溝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太平洋海水容量為70710萬立方千米,均居世界大洋之首.太平洋中蘊藏著非常豐富的資源,尤其是漁業水產和礦產資源.其漁獲量,以及多金屬結核的儲量和品位均居世界各大洋之首.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於南、北美洲和歐洲、非洲、南極洲之間,呈南北走向,似「s」形的洋帶.南北長大約1.5萬千米,東西窄,其最大寬度為2800千米.總面積約為9166萬平方千米,比太平洋面積的一半稍多一點.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處達9219米,位於波多黎各海溝處.海洋資源豐富,盛產魚類,捕獲量約佔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大西洋的海運特別發達,東、西分別經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其貨運量約佔世界貨運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面積約為7617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397米,最大深度的爪哇海溝達7450米.洋底中部有大致呈南北向的海嶺.大部處於熱帶,水面平均溫度20℃一27℃.其邊緣海紅海是世界上含鹽量最高的海域.
海洋資源以石油最豐富,波斯灣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產區.印度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中心,其航道是世界上最早被發現和開發的,是連接非洲、亞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海洋貨運量約佔世界的10%以上,其中石油運輸居於首位.
北冰洋位於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此北極為中心,介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間,是四大洋中面積和體積最小、深度最淺的大洋.面積約為1479萬平方千米,僅佔世界大洋面積3.6%;體積1698萬立方千米,僅佔世界大洋體積的1.2%;平均深度1300米,僅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分之一,最大深度也只有5449米.北冰洋又是四大洋中溫度最低的寒帶洋,終年積雪,千里冰封,覆蓋於洋面的堅實冰層足有3~4米厚.每當這里的海水向南流進大西洋時,隨時隨處可見一簇簇巨大的冰山隨波飄浮,逐流而去,就像是一些可怕的龐然怪物,給人類的航運事業帶來了一定的威脅.而且,北冰洋還有兩大奇觀.第一大奇觀:就是那裡一年中幾乎一半的時間,連續暗無天日,恰如漫漫長夜難見陽光;而另一半日子,則多為陽光普照,只有白晝而無黑夜.由於這樣,北冰洋上的一晝一夜,彷彿是一天而不是一年.此外,置身大洋中,常常可見北極天空的極光現象,飄忽不定、變幻無窮、五彩繽紛,甚是艷麗.這是北冰洋上第二大奇觀.
七大洲:
【亞洲】
【概況】
名稱 亞細亞洲,簡稱亞洲.
位置:位東半球的東北部,東、北、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靠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
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相連,合稱亞歐大陸,總面積5 071萬平方千米,亞洲大陸約佔4/5.
范圍:大陸東至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40′,北緯60°05′),南至皮艾角(東經103°30′,北緯1°17′),西至巴巴角(東經26°03′,北緯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18′,北緯77°43′).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與歐洲分界,西南隔蘇伊士運河、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南有一系列與大洋洲接近的群島環繞大陸,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地理區域:亞洲共有48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習慣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東亞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和日本.東南亞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等國家.南亞包括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錫金.西亞也叫西南亞,包括阿富汗、伊朗、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土耳其、塞普勒斯、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巴林.中亞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哈薩克的南部.北亞指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
【居民】
人口 35.13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5%,以中國人口最多,人口在1億以上的還有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人口分布以中國東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島、恆河流域等地最為密集.
種族:黃種人約佔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種人,黑種人很少.
語言:亞洲語言分屬於: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阿爾泰語系、朝鮮語系、日本語系、印歐語系. 宗教:亞洲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發源地.中南半島各國的居民多信佛教;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上的居民主要信伊斯蘭教,部分居民信天主教和佛教;南亞各國的居民主要信印度教、伊斯蘭教和佛教;西亞各國的居民主要信伊斯蘭教.
【自然環境】
海岸線 大陸海岸線長69 900千米.多半島和島嶼.半島總面積約1 000多萬平方千米,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最大的半島.島嶼總面積約27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北美洲居世界第二位.加里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
地形:亞洲地形的總特點是地勢高、地表起伏大,中間高、周圍低,隆起與凹陷相間,東部有一列縱長的花彩狀島弧.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海拔在1 000米以上.平原占總面積的1/4,計1 000多萬平方千米.全洲大至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脈向四方輻射伸延到大陸邊緣.主要有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喜馬拉雅山脈、阿爾泰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厄爾布爾士山脈、托羅斯山脈和扎格羅斯山脈等.在以上主幹山脈之間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安納托利亞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等.在山地、高原的外側分布著面積廣大的平原,主要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等.亞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山脈和山峰,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和窪地.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平均海拔4 500米;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 848米;西西伯利亞平原東西寬1 500千米,南北長2 300千米,大部分地面海拔在100米以上;世界最低的窪地棗死海,水面低於地中海海面400米.亞洲不僅陸上起伏極端,且大陸東緣的弧形列島與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樣表現出起伏極端,列島上的山脈與極深的海溝伴生.亞洲最高峰與鄰近海域最深海溝高低相差約20千米. 火山與地震:亞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東部邊緣海外圍的島群是太平洋西岸火山帶的主要組成部分.從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向北經尼科巴群島、安達曼群島、德干高原北部、伊朗高原北部到小亞細亞半島一帶,為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沿岸火山帶的一部分.亞洲也是世界上地震頻繁且多強烈地震的洲之一.
水系:亞洲有許多大河,大都源於中部高山地帶,呈放射狀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恆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等.內流河主要分布於亞洲中西部乾旱地區,有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約旦河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臘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亞洲湖泊較之其它洲不算太多,但不少湖泊具有特色,聞名世界.如亞歐界湖裡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最大的鹹水湖;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亞洲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窪地;巴爾喀什湖是一個同時存在著淡水和鹹水的內陸湖.亞洲湖泊分布較廣,大致可分北亞、中亞、西亞以及青藏高原和長江中、下游五大湖群. 氣候 亞洲大陸跨寒、溫、熱三帶.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典型和大陸性顯著.東亞東南半部是濕潤的溫帶和亞熱帶季風區,東南亞和南亞是濕潤的熱帶季風區,中亞、西亞和東亞內陸為乾旱地區.以上濕潤季風區與內陸乾旱區之間,以及北亞的大部分為半濕潤半乾旱地區.亞洲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甚低,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的2/3,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一帶,1月平均氣溫低達-50℃以下,奧伊米亞康極端最低氣溫曾低達-71℃,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被稱為北半球的寒極區.夏季普遍增溫,最熱月平均氣溫除北冰洋沿岸在10℃以下外,其餘地區均在10?5℃之間.20℃以上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的1/2,伊拉克巴士拉極端最高氣溫曾達58.8℃,為世界最熱的地方.降水分布的地區差異懸殊,主趨勢是從濕潤的東南部向乾燥的西北部遞減.赤道帶附近全年多雨,年降水2 000毫米以上.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年平均降水量高達11 430毫米,為世界最多雨的地區之一.西南亞和中亞為終年少雨區,廣大地區年降水多在150?00毫米以下.9、10?月間,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上空經常有強烈的冷空氣(寒潮)南下,東亞的大部分地區易遭侵襲.發生於中太平洋西部的台風,5?0月襲擊東亞和東南亞東部沿海地區;發生於孟加拉灣的颶風,5?0月襲擊孟加拉灣沿岸地區,常造成嚴重災害.
【自然資源】
礦物 亞洲礦物種類多、儲量大,主要有石油、煤、鐵、錫、鎢、銻、銅、鉛、鋅、錳、鎳、鉬、鎂、鉻、金、銀、岩鹽、硫磺、寶石等.石油、鎂、鐵、錫等的儲量均居各洲首位,錫礦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60%以上. 森林和草原:森林總面積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3%.用材林2/3以上已開發利用.人工造林有一定的發展.俄羅斯亞洲部分、中國的東北、朝鮮的北部,是世界上分布廣闊的針葉林地區,蓄積量豐富,珍貴用材樹種很多.中國的華南、西南,日本山地的南坡,喜馬拉雅山南坡植物特別豐富,除普通闊葉樹種外,還有棕櫚、蒲葵、杉屬、水杉屬等.東南亞的熱帶森林在世界森林中占重要地位,以恆定、豐富的植物群落著稱.其主要樹種是龍腦香科,還有樹狀蕨綱、銀杏、蘇鐵等「活化石」.亞洲草原總面積約佔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5%.
水力:亞洲各國可開發的水力資源估計年可發電量達26 000億度,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量的27%.
海洋漁業:亞洲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盛產鮭、鱒、鱈、鰹、鯖、小黃魚、大黃魚、帶魚、烏賊、沙丁魚、金槍魚、馬鮫魚以及鯨等,著名漁場有舟山群島、台灣島、西沙群島、北海道島、九州島等島嶼的附近海域,以及鄂霍次克海等.中國沿海漁場面積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近1/4.
【經濟簡況】
亞洲各國中,除日本為發達國家外,其餘均是發展中國家,各國經濟都有一定的發展,許多國家發揮其自然條件和資源的優勢,經營多種熱帶和亞熱帶作物;積極勘探、開采礦產資源;大力發展製造業,使經濟體制由以農業、礦業為主的「單一」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亞洲的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業在世界經濟中已佔重要地位. 農業 稻米、天然橡膠、金雞納霜、馬尼拉麻(蕉麻)、柚木和胡椒等的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中國稻米產量佔世界第一位,印度占第二位;馬來西亞的天然橡膠產量佔世界第一位,印度尼西亞占第二位.金雞納霜主要產在印度尼西亞;馬尼拉麻主要產在菲律賓;柚木和胡椒主要產在東南亞各國.黃麻、椰干、茶葉的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的80%左右.黃麻主要產在中國、印度和孟加拉國;椰干主要產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印度、馬來西亞和斯里蘭卡等國.茶葉主要產在印度、中國和斯里蘭卡.其他還有棉花、花生、芝麻、煙草、油菜子等的產量在世界上也佔有一定的地位.
工業:石油年產量約佔7-10億噸,佔世界年產量的27-30%;天然氣年總產量約1000億立方米,佔世界年總產量的6%以上,煤年產量約10多億噸,佔世界年總產量的22%以上;年發電量約10000億度,約佔世界年發電量的13%;鋼產量年約1.7億噸,約佔世界總產量的24%;錫精礦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60%左右,其中馬來西亞產量佔世界各國中第一位.鎢精礦產量約佔世界產量的45%.亞洲的畜牧業、漁業也很發達.
亞洲工業:各國各地區工業發展水平和部門、地域結構差異顯著.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采礦和農產品加工及輕紡工業佔主要地位.中國工業發展迅速,工業體系完整.日本是高度發達的世界經濟大國.蒙古工業以畜產品加工為主.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是新興工業化國家.印度尼西亞和汶萊以生產原油為主要.印度工業較發達.除阿富汗、黎巴嫩和土耳其外,西亞多數國家工業均以生產原油和煉油為主,西亞能源在世界能源中占重要地位.
交通:亞洲的交通各地發展不一.中國東半部、日本、爪哇島、斯里蘭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發達,以鐵路、公路運輸為主.廣大內陸地區和沙漠地區以畜力為主.東南部沿海海上運輸發達.經濟發達地區空運發展迅速.
【非洲】
【概況】
名稱 阿非利加洲,簡稱非洲.
位置:位於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區伸入西半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隅以狹長的紅海與蘇伊士運河緊鄰亞洲.
范圍 :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維德角(西經17°33′、北緯14°45′),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
面積:約3 020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次於亞洲,為世界第二大洲.
地理區域:非洲目前有56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習慣將非洲分為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個地區.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爾群島、馬德拉群島.東非通常包括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和塞席爾.西非通常包括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塞內加爾、甘比亞、馬里、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尼日、奈及利亞和加那利群島.中非通常包括查德、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南非通常包括尚比亞、安哥拉、辛巴威、馬拉維、莫三比克、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托、馬達加斯加、葛摩、模里西斯、留尼汪、聖赫勒拿等.
【居民】
人口 74 800萬.佔世界人口總數12.9%,僅次於亞洲,居世界第二位.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長率均居世界各洲的前列.人口分布極不平衡,尼羅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區,每平方千米約1 000人.撒哈拉、納米布、卡拉哈迪等沙漠和一些乾旱草原、半沙漠地帶每平方千米不到1人.還有大片的無人區.
人種:非洲是世界上民族成份最復雜的地區.非洲大多數民族屬於黑種人,其餘屬白種人和黃種人.
語言:非洲語言約有800種.一般分為4個語系.
宗教:非洲居民多信奉原始宗教和伊斯蘭教,少數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自然環境】
海岸線 大陸海岸線全長30 500千米.海岸比較平直,缺少海灣與半島.
島嶼:非洲是世界各洲中島嶼數量最少的一個洲.除馬達加斯加島(世界第四大島)外,其餘多為小島.島嶼總面積約62萬平方千米,佔全洲總面積不到3%.
地形:非洲大陸北寬南窄,呈不等邊三角形狀.南北最長約8 000千米,東西最寬約7 500千米.非洲為一高原大陸,地勢比較平坦,明顯的山脈僅限於南北兩端.全洲平均海拔750米.海拔500 1 000米的高原佔全洲面積60%以上.海拔2 0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約佔全洲面積5%.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帶.地勢大致以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的剛果河河口至衣索比亞高原北部邊緣一線為界,東南半部較高,西北半部較低.東南半部被稱為高非洲,海拔多在1 000米以上,有衣索比亞高原(海拔在2 000米以上,有「非洲屋脊」之稱)、東非高原和南非高原,在南非高原上有卡拉哈迪盆地.西北半部被稱為低非洲,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大部分為低高原和盆地,有尼羅河上游盆地、剛果盆地和查德盆地等.非洲較高大的山脈多矗立在高原的沿海地帶,西北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脈;東南沿海有德拉肯斯山脈;東部有肯亞山和乞力馬扎羅山.乞力馬扎羅山是座活火山,海拔5 895米,為非洲最高峰.非洲東部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裂谷帶東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經馬拉維湖,向北縱貫東非高原中部和衣索比亞高原中部,經紅海至死海北部,長約6 400千米;裂谷帶西支南起馬拉維湖西北端,經坦噶尼喀湖、基伍湖、愛德華湖、艾伯特湖,至艾伯特尼羅河河谷,長約1 700千米,裂谷帶一般深達1 000? 000米,寬幾十千米到300千米,形成一系列狹長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其中阿薩勒湖的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6米,為非洲陸地最低點.
沙漠:非洲的沙漠面積約佔全洲面積1/3,為沙漠面積最大的一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面積777萬平方千米;西南部還有納米布沙漠和卡拉哈迪沙漠.
火山與地震:東非大裂谷帶內及其附近,分布著一系列死火山和活火山,其中高大火山海拔達5 000米以上.非洲中、西部亦有不少高大火山.東非大裂谷帶也是非洲地震最頻繁、最強烈的地區.
水系:非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68.2%.大西洋外流水系多為源遠流長的大河,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塞內加爾河、沃爾特河、奧蘭治河等.尼羅河全長6 671千米,是世界最長的河流.剛果河的流域面積和流量僅次於亞馬孫河,位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洋外流水系包括贊比西河、林波波河、朱巴河及非洲東海岸的短小河流、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河流等.非洲的內流水系及無流區面積為958萬平方千米,約佔全洲總面積的31.8%.其中河系健全的僅有查德湖流域.奧卡萬戈河流域和撒哈拉沙漠十分乾旱,多間歇河,沙漠中多干谷.內流區還包括面積不大的東非大裂谷帶湖區,河流從四周高地注入湖泊,湖區雨量充沛,河網稠密,不同於其它乾旱內流區.非洲湖泊集中分布於東非高原,少量散布在內陸盆地.高原湖泊多為斷層湖,狹長水深,呈串珠狀排列於東非大裂谷帶,其中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湖泊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位於衣索比亞高原上的塔納湖是非洲最高的湖泊,海拔1 830米.查德湖為內陸盆地的最大湖泊,面積時常變動. 氣候: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其氣候特點是高溫、少雨、乾燥,氣候帶分布呈南北對稱狀.赤道橫貫中央,氣候一般從赤道隨緯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帶約佔全洲面積95%
⑷ 實兌港是那個大洋的港口.緬甸是那個大洲的.
實兌港是緬甸的,面對若開海岸,左下方是孟加拉灣
緬甸 屬於亞洲 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
⑸ 七大洲四大洋的具體位置
七大洲:
亞洲: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亞歐大陸的東部,是世界第一大洲.東起白令海峽同北美相望,西至地中海濱.北臨北冰洋,南濱印度洋。
非洲:北瀕臨地中海,東北是紅海東部是印度洋,西部是大西洋.赤道穿過其大陸中部。
歐洲:位於亞洲西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濱地中海.東部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愛琴海與亞洲的分界。
北美洲:西半球的北部,西瀕太平洋,北靠北冰洋,東臨大西洋.西部隔白令海峽與亞洲相望,南以巴拿馬運河與南美洲分界。
南美洲:西半球南部,西、北、東三面分別臨太平洋、加勒比海和大西洋.南隔德雷克海峽同南極洲相望,西北以巴拿馬運河與北美分界。
大洋洲:位於亞洲和南極洲之間,西南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並與南、北美洲遙對.地跨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南極洲:位於地球最南端,絕大部分在南極圈內,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所包圍。
四大洋:
太平洋:第一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北端的白令海海峽與北冰洋相連,南至南極洲。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於南、北美洲和歐洲、非洲、南極洲之間.東經蘇伊士運河溝通印度洋,西通過巴拿馬運河與太平洋相通。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
北冰洋:位於地球的最北面,位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間,是四大洋中面積和體積最小、深度最淺的大洋。
(5)緬甸海屬於哪個大洋擴展閱讀:
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8個國家和地區。人口41.643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面積約3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個國家和地區。人口10.325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二位。
北美洲:面積約2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人口5.287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南美洲:面積約18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個國家和地區。人口3.0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南極洲:面積1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總面積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極洲僅有一些來自其它大陸的科學考察人員和捕鯨隊,無定居居民。
歐洲:面積約1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8%,僅大於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人口7.4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0.4%,居世界第三位。
大洋洲:面積約9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洲。共有24個國家和地區。人口2900萬,約佔世界總人口的0.5%,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
補充:因為北極沒有陸地,所以不能算洲。
七大洲的地形特徵:
歐洲:地勢低平,地形以平原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洲。
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起伏較小。稱為「高原大陸」。
南極洲:覆蓋著很厚的冰雪,平均海拔超過了2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洲。
南北美洲:地形由山地,高原和平原三大地形區組成。西部是高大的山地,中部有廣闊的平原,東部是高原。
大洋洲:大洋洲的地形也是由三大地形區組成,西部是廣闊的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山地。
亞洲:亞洲的地形比較復雜,主要特點是中部高,四周低。中部高原、山地面積廣大,約佔全洲面積的四分之三。平原分布在大陸的周圍地區。
四大洋是地球上四片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總稱。也泛指地球上所有的海洋。海洋面積為36100萬平方公里,太平洋佔49.8%,大西洋26%,印度洋20%,北冰洋4.2%。
世界海洋面積太平洋占將近一半,其他三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佔一半。由於海洋學上發現南冰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於是國際水文地理組織於2000年確定其為一個獨立的大洋,成為五大洋中的第五大洋。但在學術界依舊有人認為依據大洋應有其對應的中洋脊而不承認南冰洋這一稱謂。
其中,海洋36110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積2/3以上達71%分為四大洋;陸地14890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積29.2%不到1/3,分為七大洲。南極洲1400萬平方公里無人居住。人類居住的陸地面積實際為13500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積26.47%,四分之一多一點。約相當於13個中國國土的面積。
⑹ 緬甸是是五大洲的哪個州
緬甸在亞洲東南部。
准確說世界有七大洲,七大洲分別是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緬甸全稱緬甸聯邦共和國,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之一。緬甸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
⑺ 世界上有幾個大洋幾個大洲幾個海洋幾個海島幾個城市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七大洲: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海
從地區分布看,位於太平洋區域的共有28個海,它們是: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蘇祿海、蘇拉威西海、馬魯古海、哈馬黑拉海、斯蘭海、爪哇海、巴厘海、佛羅勒斯海、薩武海、班達海、帝汶海、阿拉弗拉海、俾斯麥海、珊瑚海、所羅門海、塔斯曼海、羅斯海、阿蒙森悔、別林斯高晉海、阿拉斯加灣、加利福尼亞灣。其中面積最大的海,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是位於南太平洋的的珊瑚海,面積為479萬平方千米,其次是我國的南海(面積為360萬平方千米)、北太平洋的白令海(面積為230.6萬平方干米)和南太平洋的塔斯曼海(面積為230萬平方千米)。
位於大西洋區域的海共有20個,它們是:波羅的海、北海、愛爾蘭海、地中海、利古利亞海、第勒尼安海、亞得里亞海、愛奧尼亞海、愛琴海、馬爾馬拉海、黑海、亞速海、加勒比海、斯科舍海、威德爾海、比斯開灣、墨西哥灣、聖勞倫斯灣、哈德遜灣、幾內亞灣。其中面積最大的是位於南大西洋的威德爾海,面積為289萬平方千米;其次是北大西洋西岸的加勒比海(面積為275.4萬平方千米)和北大西洋東岸的地中海(面積為250萬平方千米)。最小的海是位於土耳其西北隅的馬爾馬拉海,面積僅1.l萬平方千米,它也是世界最小的海。
位於印度洋區域的海有6個,它們是:紅海、阿拉伯海、安達曼海、波斯灣、孟加拉灣和大澳大利亞灣。其中面積最大的是位於印度洋西北部的阿拉伯海,面積為386.3萬平方千米;其次是印度洋東北部的孟加拉灣,面積為217.2萬平方千米。
位於北冰洋區域的海有10個,它們是:挪威海、格陵蘭海、巴倫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帖夫海、東西伯利亞海、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和巴芬灣。其中面積最大的是位於北歐沿岸的巴倫支海,面積為140.5萬平方千米;其次是挪威海,面積為138.2萬平方千米
海島
世界上的島嶼實在太多,都要分別記分是極其困難的。因此IOTA委員會規定,只有滿一定大小、離開陸地滿一定距離、而且能夠顯示在 1 : 1,000,000 地圖上的島才能在 IOTA 活動中計分。並且,委員會把地球上所有這些島嶼劃分為 1170 個 IOTA 島群,以島群為單位計分。
IOTA委員會給每個已經確認至少有一個島嶼存在過合格的業余無線電活動的島群賦予一個 IOTA 編號,例如海南島為「 AS-094 」,其中 AS 表示亞洲。IOTA 委員會每年 9 月出版一本《 IOTA 目錄及年報》,可以從島嶼目錄上有沒有 IOTA 組號來確定這個島群有沒有過業余電台。
IOTA島群以國際公認的地名命名,例如我國沿海島嶼被分為福建組( AS-138 )、廣東東部組( AS-129 )、廣東西部組( AS -131 )、廣西組( AS-139 )、 海南島( AS-094 )、河北天津組( AS-134 )、黃岩島( AS-116 )、江蘇省組( AS-135 )、遼寧東部組、遼寧西部組、山東東北部組、山東西北部組、山東南部組、上海組( AS-136 )、西沙群島組、浙江組( AS-141 )、舟山群島組( AS-137 )、香港組( AS-006 )、澳門組( AS -075 )、東沙群島組( AS-110 )、金門島( AS-102 )、馬祖島( AS-113 )、澎湖列島組( AS-103 )、台灣島( AS-020 ),共計二十四個組。
城市
世界上共有224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國家為193個,地區為31個。其中: 亞洲(48個國家) 東亞:中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 (5) 東南亞:菲律賓、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汶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 東帝汶 (11) 南亞: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7) 中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5) 西亞:阿富汗、伊拉克、伊朗、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酋)、阿曼、葉門、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耳其、塞普勒斯(20) 歐洲(43個國家/1個地區) 北歐:芬蘭、瑞典、挪威、冰島、丹麥 法羅群島(丹)(6) 東歐: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7) 中歐: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8) 西歐: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摩納哥(7) 南歐: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希臘、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和墨塞哥維那 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馬爾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16) 非洲(53個國家/6個地區) 北非:埃及、利比亞、蘇丹、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速爾群島(葡)、馬德拉群島(葡)(8) 東非: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塞席爾(10) 中非:查德、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共和國(即:剛果(布))、剛果民主共和國(即:剛果(金))、聖多美及普林西比(8) 西非: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註:未獨立,詳細請看:)、塞內加爾、甘比亞、馬里、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尼日、加那利群島(西)(18) 南非:尚比亞、安哥拉、辛巴威、馬拉維、莫三比克、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托、馬達加斯加、葛摩、模里西斯、留尼旺(法)、聖赫勒拿(英)(15) 大洋洲(14個國家/10個地區) 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萬那杜、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群島、帛琉、諾魯、吉里巴斯、吐瓦魯、薩摩亞、斐濟群島、湯加、庫克群島(新)、關島(美)、新喀里多尼亞(法)、法屬波利尼西亞、皮特凱恩島(英)、瓦利斯與富圖納(法)、紐埃(新)、托克勞(新)、美屬薩摩亞、北馬里亞納(美) 北美洲(23個國家/13個地區) 北美:加拿大、美國、墨西哥、格陵蘭(丹)(4) 中美洲:瓜地馬拉、貝里斯、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7) 加勒比海地區:巴哈馬、古巴、牙買加、海地、多明尼加、安地卡及巴布達、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多米尼克、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格瑞那達、巴貝多、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波多黎各(美)、英屬維爾京群島、美屬維爾京群島、安圭拉(英)、蒙特塞拉特(英)、瓜德羅普(法)、馬提尼克(法)、荷屬安的列斯、阿魯巴(荷)、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開曼群島(英)、百慕大(英)(25) 南美洲(12個國家/1個地區) 北部: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法屬蓋亞那、蘇利南(5) 中西部: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3) 東部:巴西(1) 南部: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4)
⑻ 緬甸的具體地理位置是
緬甸位於亞洲中南半島西北部,地處北緯9°58′至28°31′之間和東經92°20′至101°11′之間。北部和東北部與中國毗鄰,東部和東南部與寮國和泰國相連,西南瀕臨印度洋的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西部和西北部與孟加拉國和印度接壤,海岸線長2832公里。國土面積67.66萬平方公里。緬甸位於東6.5區,GMT+06:30,比北京時間晚一個半小時,無夏令時。
(8)緬甸海屬於哪個大洋擴展閱讀:
緬甸,曾經長期與世隔絕,近年來正打開國門,以全新的姿態面對世界。如同處女地一般的緬甸吸引了許多大國的目光,加之緬甸地理位置重要,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印度的「東望」戰略都把緬甸視為重要節點國家,日本也努力增加在緬甸的存在感。如何同一個「日新月異」而又「左右逢源」的緬甸打交道,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⑼ 緬甸西南側臨什麼海洋
緬甸西南側臨安達曼海
安達曼海也稱緬甸海,是印度洋的一部分,包括緬甸之南、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之東、新加坡之西的整個水域,包括馬六甲海峽的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