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貨幣貶值主要是什麼因素
Ⅰ 貨幣貶值受那些因素影響
通貨膨脹-貨幣數量論通貨膨脹的貨幣供求解釋通貨膨脹表示流通中貨幣過量增長。結果一是物價水平上漲,二是單位貨幣貶值。什麼因素決定貨幣價值?回答是供求關系。假定貨幣供給被中央銀行決定。決定真實貨幣需求量因素之一交易動機;名義貨幣需求與物價正相關。由於物價水平與貨幣價值存在反向關系,所以名義貨幣需求與貨幣價值存在反向關系。經濟含義:物價上升時,人們仍需要利用貨幣作為交換媒介;如果實際交換物品和勞務數量不變,或變動幅度小於物價上升幅度,人們對名義貨幣需求量會上升。交易方程式之一交易方程式(equationofexchange)用一個定義式表達貨幣與價格之間聯系。錢會被花掉,並且錢在一定時期內還可能被多次換手,換手次數代表貨幣流通快慢。利用宏觀數據可以計算一國經濟中流通的貨幣一年內購買物品和勞務的平均換手次數,稱作貨幣流通速度(velocityofcirculation),表示一年內一個國家貨幣存量被用於購買經濟中的產出量的平均次數
決定和影響貨幣需求的主要因素
(一)宏觀角度
1.全社會商品和勞務的總量. 商品和勞務的供給量越大,對貨幣的需要量就越多;反之,則越少。
2.市場商品供求結構變化。商品供給一方面決定於產出的效率和水平,另一方面又受制於人們對它的需求,只有真正滿足人們需要的商品供給,才會產生真實的貨幣需求。商品供求結構在經常發生變化,因而貨幣需求也隨之發生變化。顎?
3.價格水平。對商品和勞務的貨幣支付總是在一定的價格水平下進行的,價格水平越高,需要的貨幣就越多;反之,則越少。
4.收入的分配結構。在現實經濟生活中,貨幣需求實際上是各部門因對其所分配到的社會產品或收入進行支配的需要而發生的。。收入在各部門分配的結構,必然決定貨幣總需求中各部分需求的比重或結構。顎?
5.貨幣流通速度。貨幣流通速度越快,單位貨幣所實現或完成的交易量就越多,完成一定的交易量所需要的貨幣就越少;反之,貨幣流通速度越慢,需要的貨幣量就越多。顎?
6.信用制度的發達程度 信用制度和信用工具越發達,對貨幣的需要量將越少。
7.人口數量、人口密集程度、產業結構、城鄉關系及經濟結構、社會分工、交通運輸狀況等客觀因素。如:人口密集地區,貨幣需求量就大,人口的就業水平提高,貨幣需求就會增加;生產周期長的部門占整個產業部門的比重大,資金周轉慢,對貨幣的需求量就大;社會分工越細,進入市場的中間產品越多,經營單位也越多,貨幣需求就越大;交通、通訊等技術條件越好、貨幣支付所需的時間越短,貨幣周轉速度越快,對貨幣的需要量就越少,等等。
(二) 微觀角度
1.收入水平。家庭和個人一定時期內的收入水平,機關、團體的收入水平、企業的收入水平是決定他們為各種交易和財富貯藏,為各種營業活動開銷而持有貨幣的首要因素。一般來說,收入水平越高,以貨幣形式保有資產總量也就越多。
2.收入的分配結構。在收入量既定時,收入的分配結構不同,將影響持幣者的消費與儲蓄行為,由此對交易和貯藏的貨幣需求發生一定影響。如:一個家庭或個人,原來以工薪為主要收入來源,後又加進了額外勞動報酬等其他收入,使其收入結構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就可能使他原來的貨幣需求數量和結構發生變化,如減少用於購置商品的貨幣需求,增價加用於預防或投資謀利的貨幣需求等;又如:一個企業的收入分配中,當改變了原有的上交稅金、支付職員報酬、支付股息、提高公積金等各部分比例後,其貨幣需求也受到相應的影響。
3.價格水平及其變動。這一般是市場供求狀態的反映,即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趨於上升,供過於求時,價格越於下降。這種市場供求狀態對貨幣需求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改變人們的預期而產生的。如:商品供應短缺,會使人們產生物價上漲預期,要求以實物代替貨幣,用於貯藏的貨幣需求減少。顎?
4.利率和金融資產收益率。銀行存款利率、債券利率、股票收益率等金融資產收益率的存在,使持有貨幣產生了機會成本,利率和各種資產的收益率越高,持有貨幣就越不劃算,因而會減少貨幣需求;反之,貨幣需求會增加。顎?
5.心理和習慣等因素。如人們的消費傾向上升時,對應於交易活動的貨幣需求就會上升;越來越多的單位和個人習慣於運用支票賬戶來完成其收付活動時,貨幣周轉速度就會提高,貨幣需求量就會減少。參考資料:《貨幣銀行學》
影響貨幣乘數的變數在弗里德曼——施瓦茨的分析中簡化為兩個:存款准備金比率(D/R)和存款與通貨的比率(D/C)。由方程式可看出決定貨幣存量的三個因素即是H、D/R和D/C,他們稱之為「貨幣存量的大致的決定因素」。
從基礎貨幣來看,它是非銀行公眾所持有的通貨與銀行的存款准備金之和。它們之所以還被稱為高能貨幣,是因為一定量的這樣的貨幣被銀行作為准備金而持有後可引致數倍的存款貨幣。弗里德曼——施瓦茲認為高能貨幣的一個典型特徵就是能隨時轉化為(或被用作)存款准備金,不具備這一特徵就不是高能貨幣。
弗里德曼——施瓦茲利用上述分析方法,檢驗1867—1960年美國貨幣史得出的基本結論是:高能貨幣量的變化是廣義貨幣存量長期性變化和周期性變化的主要原因;D/R比率和D/C比率的變化對金融危機條件下的貨幣運動有著決定性影響,同時D/C比率的變化還對貨幣存量長期緩慢的周期性變化起重要作用。
1
Ⅱ 貨幣什麼情況下會貶值,原因有哪些
一般貨幣貶值的原因有這么幾種情況:
1、債務過多;在正常環境下,者和投機者會基於關鍵宏觀因素確定貨幣價值。債務過多的國家經常出現貨幣貶值,因此被者視為風險過大。過度負債還會導致利息支付佔用國家預算太多,減少國家生產力並阻止經濟增長。國家信用評級也會因為債務過多而受損,導致借款成本進一步增加,給經濟發展造成危害。一個面臨大量債務的國家還可能通過貨幣貶值降低債務的實際價值。
2、中央銀行業務;中央在貨幣估值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每個中央銀行都控制自己國家的鑄幣權,並且持有大量外匯儲備。世界中央銀行持有數額巨大的外匯儲備,並基於未來趨勢加以調控。大多數中央銀行在貨幣政策方面負有兩項任務,即控制通貨膨脹和確保經濟增長。中央銀行主要通過控制貨幣流動數量實現目標。通過降低利率或減少銀行儲備,中央銀行可以讓市場上流動更多貨幣。但增加貨幣供應量也會降低貨幣價值,這是最基本的供求關系原理。
3、經濟增長和中央銀行政策;在評估貨幣購買力時,者會考慮一個國家的增長預期。如果未來經濟增長看起來不好或進入衰退期,投機商會認定該國中央銀行將增加貨幣流動性刺激經濟。低利率導致借款成本降低並且增加經濟活躍度。因此,經濟放緩會導致寬松的鑄幣政策,也意味著貨幣貶值。
4、貨幣危機;貨幣危機發生在投機商迅速對一國經濟或貨幣政策失去信心時,通常是拖欠國債引起。在危機期間,賣壓很大,因為貨幣持有者競相出售貨幣。近代比較典型的經濟危機實例是1994年的拉美危機,1997年的亞洲危機和2000年以後的辛巴威危機。
5、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特殊情況;美元面臨的是特殊環境,因為它被認為是世界儲備貨幣,意味著是大多數國家的儲備貨幣。美元也是石油貿易的默認貨幣。由於它的特殊地位,這種貨幣的交易本身就有一定優勢。但長期來看,美元會處於明顯貶值趨勢。
Ⅲ 貨幣貶值的原因
貨幣貶值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債務過多;一個面臨大量債務的國家還可能通過貨幣貶值降低債務的實際價值。在正常環境下,投資者和投機者會基於關鍵宏觀因素確定貨幣價值。債務過多的國家經常出現貨幣貶值,因此被投資者視為風險過大。過度負債還會導致利息支付佔用國家預算太多,減少國家生產力並阻止經濟增長。國家信用評級也會因為債務過多而受損,導致借款成本進一步增加,給經濟發展造成危害。
2、中央銀行業務;中央在貨幣估值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每個中央銀行都控制自己國家的鑄幣權,並且持有大量外匯儲備。世界中央銀行持有數額巨大的外匯儲備,並基於未來趨勢加以調控。中央銀行主要通過控制貨幣流動數量實現目標。通過降低利率或減少銀行儲備,中央銀行可以讓市場上流動更多貨幣。但增加貨幣供應量也會降低貨幣價值,這是最基本的供求關系原理。
3、經濟增長和中央銀行政策;在評估貨幣購買力時,投資者會考慮一個國家的增長預期。低利率導致借款成本降低並且增加經濟活躍度。因此,經濟放緩會導致寬松的鑄幣政策,也意味著貨幣貶值。
4、貨幣危機;貨幣危機發生在投機商迅速對一國經濟或貨幣政策失去信心時,通常是拖欠國債引起。
5、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特殊情況;美元面臨的是特殊環境,因為它被認為是世界儲備貨幣,意味著是大多數國家的儲備貨幣。美元也是石油貿易的默認貨幣。由於它的特殊地位,這種貨幣的交易本身就有一定優勢。但長期來看,美元會處於明顯貶值趨勢。
拓展資料
貨幣貶值帶來的影響有以下幾點:
1、貨幣貶值在國內引起物價上漲現象。但由於貨幣貶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刺激生產,並且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有利於擴大出口和減少進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把它作為反經濟危機、刺激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
2、匯率工具常用於調節一國國際收支失衡,各國政府都希望使用匯率工具使失衡的國際收支恢復平衡,特別是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多使用本幣貶值的策略,希望通過本幣的貶值,一方面降低本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增強本國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從而促進出口,增加出口額,另一方面,提高外國進口商品在本國市場的本幣價格,降低外國進口商品在本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從而減少進口。
3、沒有改善國際收支狀況,甚至惡化國際收支。加大了一國的國際收支逆差,我們稱這種現象為貨幣貶值的國際收支效應失靈。貨幣貶值的國際收支效應失靈現象歷來就存在,但近年顯得尤為突出。
Ⅳ 貨幣貶值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一般貨幣貶值的原因有這么幾種情況:
1、債務過多;在正常環境下,投資者和投機者會基於關鍵宏觀因素確定貨幣價值。債務過多的國家經常出現貨幣貶值,因此被投資者視為風險過大。過度負債還會導致利息支付佔用國家預算太多,減少國家生產力並阻止經濟增長。國家信用評級也會因為債務過多而受損,導致借款成本進一步增加,給經濟發展造成危害。一個面臨大量債務的國家還可能通過貨幣貶值降低債務的實際價值。
2、中央銀行業務;中央在貨幣估值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每個中央銀行都控制自己國家的鑄幣權,並且持有大量外匯儲備。世界中央銀行持有數額巨大的外匯儲備,並基於未來趨勢加以調控。大多數中央銀行在貨幣政策方面負有兩項任務,即控制通貨膨脹和確保經濟增長。中央銀行主要通過控制貨幣流動數量實現目標。通過降低利率或減少銀行儲備,中央銀行可以讓市場上流動更多貨幣。但增加貨幣供應量也會降低貨幣價值,這是最基本的供求關系原理。
3、經濟增長和中央銀行政策;在評估貨幣購買力時,投資者會考慮一個國家的增長預期。如果未來經濟增長看起來不好或進入衰退期,投機商會認定該國中央銀行將增加貨幣流動性刺激經濟。低利率導致借款成本降低並且增加經濟活躍度。因此,經濟放緩會導致寬松的鑄幣政策,也意味著貨幣貶值。
4、貨幣危機;貨幣危機發生在投機商迅速對一國經濟或貨幣政策失去信心時,通常是拖欠國債引起。在危機期間,賣壓很大,因為貨幣持有者競相出售貨幣。近代比較典型的經濟危機實例是1994年的拉美危機,1997年的亞洲危機和2000年以後的辛巴威危機。
5、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特殊情況;美元面臨的是特殊環境,因為它被認為是世界儲備貨幣,意味著是大多數國家的儲備貨幣。美元也是石油貿易的默認貨幣。由於它的特殊地位,這種貨幣的交易本身就有一定優勢。但長期來看,美元會處於明顯貶值趨勢。
Ⅳ 為什麼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會使東南亞國家貨幣貶值
1993年,索羅斯認為馬來西亞貨幣林吉特被低估,決定拿林吉特作為突破口。他聯合了一些套利基金經理開始圍剿林吉特但是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卻決心維持低幣值的林吉特,馬哈美爾採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加強了對本國資本市場的控制,素羅斯及一些套利基金經理無機可乘,只好暫且收兵。馬來西亞貨幣林吉特也因此才免遭劫難。但在馬來西亞的小敗並未使索羅斯退卻,他只是再一次地等待更好的機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東南亞各國經濟過熱的跡象更加突出。各國中央銀行採取不斷提高銀行利率的方法來降低通貨膨脹率。但這種方法也提供了很多投機的機會。連銀行業本身也在大肆借入美元、日元、馬克等外幣,炒作外幣,加入投機者的行列。這造成的嚴重後果就是各國銀行的短期外債巨增,一旦外國游資迅速流走各國金融市場將會導致令人痛苦不堪的大幅震盪。東南亞各國⑤中央銀行雖然也已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但面對開放的自由化市場卻顯得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其中,問題以泰國最為嚴重。因為當時泰國在東南亞各國金融市場的自由化程度最高,秦銖緊盯美元,資本進出自由。泰國經濟的"泡沫"最多,泰國銀行則將外國流入的大量美元貸款移入到了房地產業,造成供求嚴重並衡,從而導致銀行業大量的呆賬、壞賬,資產質量嚴重惡化。1997年上半年,泰國銀行業的壞賬據估計高達9000泰銖(約合310億~350億美元)。加之借款結構的不合理,更讓泰國銀行業雪上加霜。泰國銀行業的海外借款95%屬於不到一年的短期借款。
索羅斯正是看準了東南亞資本市場上的這一最薄弱的環節才決定首先大舉襲擊泰銖,進而掃盪整個東南亞國家的資本市場;
1997年3月,當泰國中央銀行宣布國內9家財務公司和1家莊房貸款公司存在資產質量不高以及流動資金不足問題時,索羅新認為千載難逢的時機已經來;索羅斯及其他套利基金經理開始大量拋售泰銖,泰國外匯市場立刻波濤洶涌、動盪不寧。泰銖一路下滑,5月份最低跌至1美元兌26.70銑。泰國中央銀行在緊急關頭採取各種應急措施,如動用120億美元外匯買人秦銖,提高隔夜拆借利率,限制本國銀行的拆借行為等。這些強有力的措施使得索羅斯交易成本驟增,一下子損失了3億美元。但是,只要素羅斯對他原有的理論抱有信心,堅持他的觀點正確,他不僅不會平掉原來的頭寸,甚至還會增加頭寸。3億美元的損失根本無法嚇退索羅斯,他認為泰國即使使出渾身解數,也抵擋不了他的沖擊。他志在必得。
1997年6月下旬,索羅斯籌集了更加龐大的資金,再次向泰銖發起了猛烈進攻,各大交易所一片混亂,秦銖狂跌不止,交易商瘋狂賣出泰銖。泰國政府動用了3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150億美元的國際貸款企圖力挽狂瀾。但這區區450億美元的資金相對於無量級的國際游資來說,猶如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7月2日,泰國政府由於再也無力與索羅斯抗衡,不得已改變了維系13年之久的貨幣聯系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泰銖更是狂跌不止,7月24日,泰銖已跌至1美元兌32.63銖的歷史最低水平。泰國政府被國際投機家一下子捲走了40億美元,許多泰國人的腰包也被掏個精光。
索羅斯初戰告捷,並不以此為滿足,他決定席捲整個東南亞,再狠撈一把。索羅斯颶風很快就掃盪到了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等國家。印尼盾、菲律賓比索、緬元、馬來西亞林吉特紛紛大幅貶值,導致工廠倒閉,銀行破產,物價上漲等一片慘不忍睹的景象。這場掃盪東南亞的索羅斯颶風一舉颳去了百億美元之巨的財富,使這些國家幾十年的經濟增長化為灰燼。
Ⅵ 貨幣升值貶值的原因是什麼
一般來說,如果貨幣的供應供大於求(發行量過大),那麼貨幣(紙幣)就貶值,會引起通貨膨脹;如果貨幣的供應供不應求(發行量過小),那麼貨幣(紙幣)就升值,會引起通貨緊縮。
貨幣能夠增值,首要的原因在於它是資本的一種形式,可以作為資本投放到企業的生產經營當中,經過一段時間的資本循環後,會產生利潤。
這種利潤就是貨幣的增值。因此,如果貨幣不參與生產經營而是像海盜的寶藏一樣被藏匿於某個孤島上,顯然不會發生增值。
(6)緬甸貨幣貶值主要是什麼因素擴展閱讀:
貨幣貶值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理解。
從國內角度看,貨幣貶值在金屬貨幣制度下是指減少本國貨幣的法定含金屬量,降低其對金屬的比價,以降低本國貨幣價值的措施;
貨幣貶值在現代紙幣制度下是指流通中的紙幣數量超過所需要的貨幣需求量(即貨幣膨脹)時,紙幣價值下降。
從國際角度看,貨幣價值表示為與外國貨幣的兌換能力,它具體反映在匯率的變動上,這時貨幣貶值就是指一單位本國貨幣兌換外國貨幣能力的降低,而本國貨幣對外匯價的下降。例如,如果100美元去年兌換300元人民幣,今年兌換400元人民幣,則人民幣貶值了。
貨幣貶值在國內引起物價上漲現象。但由於貨幣貶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刺激生產,並且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有利於擴大出口和減少進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把它作為反經濟危機、刺激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
具體表現為:
(1)出口有所限制。某國的貨幣升值了,那相對來說,其他國家的貨幣貶值了,那出口的利潤就會減少。這樣的話,出口商就可能減少一定程度的出口商品。
(2)一定量的外匯「人間蒸發」。某國的貨幣升值了,其他國家的貨幣就貶值。這樣一來,以前所賺的外匯就不那麼值錢。
例如,以前的美元是:1美元=8元人民幣,若是:1美元=6元人民幣,那麼以前所賺的8000億人民幣就會變成6000億人民幣。即使貨幣數量還是8000億,但價值卻下降了。這樣,每8000億人民幣中,就會有2000億人民幣「人間蒸發」、「憑空消失」。
如果是「貨幣貶值」,那表現和以上的相反。事實上,無論是貨幣升值還是貶值,通常不是一件好事。前面說了,貨幣匯率(貨幣升值或貶值的數量)較大的變動,可能會對宏觀經濟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亂」。因此,在通常情況下,絕大多數國家都力圖使自己國家的貨幣匯率保持穩定。
Ⅶ 造成貨幣貶值的原因是什麼
一般貨幣貶值的原因有這么幾種情況:
1、債務過多;在正常環境下,投資者和投機者會基於關鍵宏觀因素確定貨幣價值。債務過多的國家經常出現貨幣貶值,因此被投資者視為風險過大。過度負債還會導致利息支付佔用國家預算太多,減少國家生產力並阻止經濟增長。國家信用評級也會因為債務過多而受損,導致借款成本進一步增加,給經濟發展造成危害。一個面臨大量債務的國家還可能通過貨幣貶值降低債務的實際價值。
2、中央銀行業務;中央在貨幣估值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每個中央銀行都控制自己國家的鑄幣權,並且持有大量外匯儲備。世界中央銀行持有數額巨大的外匯儲備,並基於未來趨勢加以調控。大多數中央銀行在貨幣政策方面負有兩項任務,即控制通貨膨脹和確保經濟增長。中央銀行主要通過控制貨幣流動數量實現目標。通過降低利率或減少銀行儲備,中央銀行可以讓市場上流動更多貨幣。但增加貨幣供應量也會降低貨幣價值,這是最基本的供求關系原理。
3、經濟增長和中央銀行政策;在評估貨幣購買力時,投資者會考慮一個國家的增長預期。如果未來經濟增長看起來不好或進入衰退期,投機商會認定該國中央銀行將增加貨幣流動性刺激經濟。低利率導致借款成本降低並且增加經濟活躍度。因此,經濟放緩會導致寬松的鑄幣政策,也意味著貨幣貶值。
4、貨幣危機;貨幣危機發生在投機商迅速對一國經濟或貨幣政策失去信心時,通常是拖欠國債引起。在危機期間,賣壓很大,因為貨幣持有者競相出售貨幣。近代比較典型的經濟危機實例是1994年的拉美危機,1997年的亞洲危機和2000年以後的辛巴威危機。
5、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特殊情況;美元面臨的是特殊環境,因為它被認為是世界儲備貨幣,意味著是大多數國家的儲備貨幣。美元也是石油貿易的默認貨幣。由於它的特殊地位,這種貨幣的交易本身就有一定優勢。但長期來看,美元會處於明顯貶值趨勢。
望採納,謝謝!
Ⅷ 東南亞國家的貨幣為什麼會貶值
國家實力不強大,歐美國家為了壓榨這些東南亞國家的資源,就會讓其貨幣貶值。
這樣原本1美元兌換10元,買10元的東西,現在變成1美元兌換15,會買到更多的物料
Ⅸ 緬甸銀行業剛剛實現重啟,為何緬幣突遇暴跌
緬甸的幣值突然暴跌,我覺得這和他們國家現在動盪的局勢有著很大的一個關系。他們國家現在的社會環境是非常的混亂的,就是人民生活的也不是很安穩,可以說是生活在一陣恐慌當中吧 。我們都知道幣值的穩定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外部條件,就是要有穩定的社會環境,緬甸他們現在恰恰是缺失了這么一個條件,所以一定程度上就會導致緬幣的暴跌。
這對緬甸的經濟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挑戰,現在緬甸不僅出現了緬幣大量貶值的一個情況,還伴隨著一些抗議活動和罷工。整個社會環境還是非常的不穩定的,然後百姓民眾他們也是在一個極度的恐慌狀態下的。之前有一個視頻還上熱搜了,就是一個健身的女子在直播的時候拍到了軍隊的車駕駛向緬甸的國會大廈外面,然後那段路也別封鎖起來了,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局勢還是很不穩定的。
Ⅹ 什麼原因會造成貨幣貶值
一國的貨幣貶值是因流通泛濫才會造成一國的貨幣貶值,本幣貶值一般會導致該國央行利率的調控。不然就會造成本國勞動力成本低下和生產力的低下,這樣會出現出口貿易的順差和貿易中的摩擦。
貨幣長期貶值也勢必會造成房地產的急劇升溫和房價的畸高,使人們買不起房,最終導致經濟結構的不穩定。同時對出口收入有影響:一國貨幣貶值通過降低本國商品相對外國商品的價值,使國外人們增加對本國產品的需求,本國居民減少對外國產品的需求,從而有利於本國的出口,減少進口。
在國際貿易和借貸活動中,收進貶值貨幣的一方會遭受損失,而要付出貶值貨幣的一方將從中獲利。主要工業國的匯率變化還會引起國際金融領域的動盪。主要貨幣的匯率不穩定還會給國家儲備體系和國際金融體系帶來巨大影響。
金融危機,是指金融資產、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
美國的過度消費和亞洲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過度儲蓄是這次危機爆發的深層原因。長期以來美國國內儲蓄一直處於低位,對外經濟表現為長期貿易逆差,平均每年逆差佔GDP總額達到6%的水平,且這些逆差主要靠印刷美元「埋單」。
而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和石油生產國居民則是儲蓄過度,長期貿易順差,積累起大量的美元儲備。這些美國經濟體外的美元儲備需要尋找對應的金融資產來投資,這就為華爾街金融衍生品創造、美國本土資產價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礎。
(10)緬甸貨幣貶值主要是什麼因素擴展閱讀:
一般的情況,出現貨幣貶值,這個國家的央行會採取宏觀調控的各種手段。比如:提高存貸款利率,發行央行票據,提高銀行的存貸准備金等各種手段來調控貨幣的流通量。假如調控不力,就會出現投資過熱和貿易出口的增長,貿易出口長期順差會導致貿易摩擦,貿易摩擦最終導致貿易的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