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代表動物是什麼
『壹』 世界各國動物國寶都是什麼
1、中國國寶—大熊貓,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大熊貓也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其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四川、甘肅、陝西省的個別崇山峻嶺地區,數量十分稀少,屬於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稱為「中國國寶」。
5、美國—白頭海雕
白頭海雕(學名:Haliaeetus leucocephalus)又稱為美洲雕。是大型猛禽,成年海雕體長可達1米,翼展2米多長。眼、嘴和腳為淡黃色,頭、頸和尾部的羽毛為白色,身體其他部位的羽毛為暗褐色,十分雄壯美麗。
『貳』 世界各國代表的動物是什麼
動物,雖然說是沒有國界之分,但是有了人類,各個地區的動物就有了國界之分。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代表性動物,甚至說可以代表各自的國家。
1.中國-熊貓
拓展資料:
國獸(National Animals):與國鳥、國花、國旗、國歌的意義類似,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精神的一種象徵。因此,那些被選定為國獸的動物,一定是為這個國家人民所喜愛的、珍貴、特產或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的動物。由於環境污染、棲息地碎片化和人類的濫捕,不少動物數量日趨減少,有的甚至絕滅或正處於滅絕的邊緣。國獸的英文名稱是「National Animals」,直譯就是代表一個國家的動物,其象徵意義不言而喻。為了保護這些人類的朋友,世界上已有多個國家和地區確定了國獸。也有很多動物並未正式被定為「國獸」,但這些動物得到該國國民的普遍青睞,成為國家象徵。
資料來源:網路-國獸
『叄』 各種動物所代表的國家
(動物國寶)西班牙德的國寶是牛(公),加拿大的國寶是海狸,尼泊爾的國寶是獨角犀牛,辛巴威的國寶是辛巴威鳥,泰國的國寶是大象,(植物國寶)緬甸的國寶柚木,塞席爾的國寶海底椰子,葡萄牙的國寶是軟木,我只知道這么多了,望你能夠採納
『肆』 各個國家的動物國寶
一、中國:大熊貓(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屬於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
二、澳大利亞:樹袋熊,又稱考拉,是澳大利亞的國寶,也是澳大利亞奇特的珍貴原始樹棲動物。英文名Koalabear來源於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因為樹袋熊從他們取食的桉樹葉中獲得所需的90%的水分,只在生病和乾旱的時候喝水,當地人稱它「克瓦勒」,意思也是「不喝水」。
三、馬來西亞:馬來貘,耳朵像馬、後腿像犀牛、身軀像豬、鼻子似象。屬瀕危野生動物,因其長相非常混搭被冠以「另類四不像」的綽號。
四、印度尼西亞:大鼻猴。大鼻猴又稱長鼻猴,是加里曼丹島的特有動物,是目前唯一發現的不屬於反芻亞目卻能夠反芻的物種。
它們的鼻子大得出奇,其中雄性猴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鼻子會越來越大,最後形成像茄子一樣的紅色大鼻子,激動的時候,大鼻子就會向上挺立或上下搖晃,而雌性的鼻子卻比較正常。名列《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級別、印度尼西亞「國寶級」動物。
五、辛巴威:非洲象。全球非洲象總數在不斷銳減,目前只有50萬頭左右。雖然資源非常珍貴,但辛巴威境內就有約8萬頭非洲象,龐大的象群數量給該國動物保護工作帶來較大壓力。種源交流合作,能讓非洲象在更加舒適的環境條件中健康成長,從而為保護這些珍稀物種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熊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樹袋熊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馬來西亞國寶動物現身杭州像豬像馬又似象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動物大狂歡!各國「國寶」們在廣州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6頭非洲象來常州定居系非洲國寶級珍稀動物
『伍』 緬甸的國獸是哪種動物
獅子被譽為緬甸的國獸,稱聖獅,是吉祥的標志,形容人民慢慢強大。國獸:國獸講究氣勢,渾圓飽滿,雄壯威武。中國的國獸是大熊貓,俄羅斯是北極熊,印度是老虎,澳大利亞的是袋鼠。
『陸』 緬甸的十二生肖與中國不同嗎
在緬甸,如果你聽說有人是屬「妙翅鳥」的,不必驚奇,因為和中國的十二生肖不同,緬甸的屬相只有8種,而且內容不同。更有趣的是,每個人屬什麼是按他出生在星期幾來決定的。
『柒』 各個國家的國寶分別是什麼(動物)
中國的國寶:熊貓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據第三次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調查,全世界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隻,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截止2011年10月,全國圈養大熊貓數量為333隻。大熊貓最初是吃肉的,經過進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齒和消化道還保持原樣,仍然劃分為食肉目,發怒時危險性堪比其它熊種。野外大熊貓的壽命為18~20歲,圈養狀態下可以超過30歲。
『捌』 各個國家的標志動物有那些
1,澳大利亞袋鼠
它前肢短小,後肢發達,尾長而粗,善跳躍,可謂動物界跳躍冠軍。
2,馬達加斯加狐猴
在馬達加斯加,有一種奇特的小動物,它有圓圓的眼睛,尖尖的嘴巴,長滿絨毛的長尾,似狐非狐,似猴非猴,它就是當今世界上異常罕見,被科學家稱為「活化石」的狐猴,也是馬達加斯加的國寶。
3,巴布亞紐幾內亞極樂鳥
巴布亞紐幾內亞人民最引以自豪的就是極樂鳥,它們認為極樂鳥是來自天堂的神鳥,又名「天堂鳥」。
由於它的羽毛鮮艷無比,體態華麗絕美,人們又稱其為「太陽鳥」「女神鳥」等,是世界上著名的觀賞鳥。
4,美國白頭雕
白頭雕(禿鷹)最早出現於,美國的旗幟上是在獨立戰爭期間,它代表著勇猛、力量和勝利,並且異常珍貴,只產於北美,現在大部分生活在美國的阿拉斯加州。
5,英國知更鳥
英國人十分喜愛紅胸鴝(知更鳥)1960年,在英國通過公民投票被選為國鳥,知更鳥有一種不容侵犯的性格,也被稱為「上帝之鳥」,對自己的「疆土」奮力保衛,這種不容侵犯的性格和極為獨特的自衛精神,被英國人用以象徵他們的民族精神。
(8)緬甸代表動物是什麼擴展閱讀
國寶,國家級別的寶物,對國家有重大意義,我國有大熊貓等。
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也有國寶,如葡萄牙的軟木、泰國的大象、英國的英王皇冠、希臘的維納斯、迦納的金凳子、埃及的金字塔、日本的鑒真大和尚塑像,中國的永樂大鍾……等等。另外,許多國家的國寶也並非只有一種,如緬甸的國寶除了柚木外,還有塔城甘蒲。
藝術作品也是國寶的重要組成部分,義大利的國寶就有聞名遐邇的美杜莎胸像雕塑。它是十七世紀義大利藝術大師齊凡尼·洛倫佐·貝尼尼的代表作之一,取材於古希臘神話中蛇發女妖美杜莎的傳說。在神話中,美杜莎魔力無窮,能讓所有看到她的人變成石頭,貝尼尼的雕塑表現出了人物的力量和神秘。美杜莎表情憂郁,蛇發生動。整座雕塑由白色大理石雕成,色澤晶瑩。
『玖』 緬甸特有的野生動物
緬甸蟒
『拾』 主要國家的標志性建築和代表性動物
中國,標志性建築有長城,代表性動物有東北虎、熊貓等;美國,標志性建築有自由女神像,代表性動物有白頭海雕;英國標志性建築有伊麗莎白塔,代表性動物有知更鳥;法國標志性建築有艾菲爾鐵塔,代表性動物有高盧雞;德國標志性建築有柏林牆,代表性動物有白鸛。
1、長城
長城(The 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其中陝西省是中國長城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境內長城長度達1838千米。
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
2、大熊貓
大熊貓(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屬於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頭軀長1.2-1.8米,尾長10-12厘米。
體重80-120千克,最重可達180千克,體色為黑白兩色,它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志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
據第三次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調查,全世界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隻,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3、白頭海雕
白頭海雕(學名:Haliaeetus leucocephalus)又名美洲雕。是大型猛禽,成年海雕體長可達1米,翼展2米多長。眼、嘴和腳為淡黃色,頭、頸和尾部的羽毛為白色,身體其他部位的羽毛為暗褐色,十分雄壯美麗。
主要棲息在海岸、湖沼和河流附近,以大馬哈魚、鱒魚等大型魚類和野鴨、海鷗等水鳥以及生活在水邊的小型哺乳動物等為食,飛行能力很強。
上喙邊端具弧形垂突,適於撕裂獵物吞食;基部具蠟膜或須狀羽;翅強健,翅寬圓而鈍,扇翅及翱翔飛行,扇翅節奏較隼科慢;
跗跖部大多相對較長,約等於脛部長度。是北美洲所特有物種。1782年6月20日,美國國會通過決議立法,選定白頭海雕為美國國鳥。
4、知更鳥
知更鳥(英文名稱:Robin)又稱歌鴝,屬鶇科(Turdidae)鳥類。是一種小型鳴禽,約有360多種,分布於世界各地。其專指物種「紅胸鴝」是英國的國鳥,馴良而不懼人。
它常會飛到園丁身邊找蟲子吃。至於它在歐洲大陸的近親,比起它來便要野性得多了。英國人無論到那兒定居,心裡總懷念著知更鳥,因而把一些外表大致相仿,其實種屬迥異的鳥類,也稱為知更鳥。於是就出現了印度「知更」、北美「知更」和澳洲「知更」。
5、柏林牆
柏林牆(德語:Berliner Mauer;英語:Berlin Wall;俄語:Берлинская стена),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德語: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
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在己方領土上建立環繞西柏林邊境的邊防系統,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國(含首都東柏林)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所屬的西柏林之間人員的自由往來。
柏林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最初是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的邊防圍牆,後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柏林牆是德國分裂的象徵,也是冷戰的重要標志性建築。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國政府宣布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聯邦德國以及西柏林,柏林牆被迫開放。1990年6月,民主德國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牆。
現在柏林牆原址擁有柏林牆遺址紀念公園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畫廊——東邊畫廊。柏林牆遺址紀念公園位於柏林輕軌北火車站和柏林地鐵伯恩瑙大街站之間;
東邊畫廊位於柏林東火車站至奧伯鮑姆橋之間,是1990年9月28日,來自21個國家的180位藝術家在長達1316米的柏林牆上創作的不同主題繪畫組成的畫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