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馬圭有多少人
㈠ 馬圭省的介紹
馬圭省位於緬甸中西部,位於北緯18度55分和22度30分及東徑93度55分和95度50分之間,與實皆省、曼德勒省、勃固省、若開邦和欽邦相連。面積44,819平方公里,人口4,464,000人。馬圭省共設馬圭(首府)、敏布、德耶、木各具和甘高5個縣和25個鎮區。
㈡ 緬甸政府軍的緬甸陸軍
緬甸陸軍負責所有的地面作戰行動以及負責將空軍和海軍納入聯合作戰編成體制。陸軍部隊編成與眾不同,不採用旅級編制,而是將陸軍分成10個地區司令部編制,每個地區司令部由「戰術行動司令部」(TOC)組成。
緬甸陸軍共有10個軍區:仰光軍區(駐仰光)、北部軍區(駐密支那)、東北軍區(駐臘戌)、東部軍區(駐東枝)、東南軍區(駐毛淡棉)、西北軍區(駐望瀨)、西部軍區(駐實兌)、西南軍區(駐勃生)、中部軍區(駐曼德勒)、南部軍區(駐東吁)。
陸軍還有九個機動師,分別駐仰光、帕安、曼德勒、達通、實皆、卑繆、毛比、馬圭和密鐵拉。
10個地區司令部,其中的8個地區司令部的每一個由3個戰術行動司令部組成,另外2個地區司令部中的每一個由4個戰術行動司令部組成。10個輕型步兵師,每個師有一個戰術行動司令部。
32個戰術行動司令部,包括145步兵營。這些戰術行動司令部指揮223個步兵營,4個裝甲營,7個炮兵營,2個防空營。
兵力
緬甸軍隊現役人員約492,000人,預備役人員72,000人 地面戰斗車輛
坦克
T-72C式
MBT-2000式
80式(據報道)
69式-II中型
63式輕型兩棲坦克
裝甲偵察車
Mazda(緬甸)
白鼬(4x4)(英國)
亨伯(英國)
85式(履帶式)
裝甲人員運輸車
Hino(緬甸)
85式(履帶式)
火炮
榴彈炮
140-mm牽引式(英國)
105-mmM101牽引式(美國)
加農炮
88-mm25-磅牽引式野戰炮(英國)
76-mmM48牽引式山地炮(南斯拉夫)
76.2-mm17-磅牽引式反坦克炮(英國)
57-mm6-磅牽引式反坦克炮(英國)
多管火箭炮
107-mm63式自行式
無坐力炮
106-mmM40A1(美國)
57-mm
反坦克武器
84-mm卡爾·古斯塔夫(瑞典)
RPG-2(俄羅斯)
迫擊炮
120-mmM73坦佩拉(芬蘭)
82-mmM43
81-mmM29(美國)
高炮
57-mm80式單管
40-mmL60(瑞典)
40-mmM1
37-mm74式雙管
導彈
HN-5A地空導彈 緬甸陸軍大多數部隊都集中部署在南部地區,在那裡政府的控制能力很強。
地區司令部
仰光
北部
西北部
東北部
東部
西部
中部
西南部
東南部
南部
作戰部隊
第101輕型步兵師木各具
第99輕型步兵師密鐵拉
第88輕型步兵師馬圭
第77輕型步兵師勃固
第66輕型步兵師卑謬
第55輕型步兵師昂班
第44輕型步兵師直通
第33輕型步兵師實皆
第22輕型步兵師巴安
第11輕型步兵師禮居
㈢ 緬甸行政區劃的行政區劃詳表
省邦名COKE2003面積(km)鎮區數首府CE2003CC1983
實皆省 Sagaing015,663,20094 625 37實皆 Sagaing300,00046,212
實皆縣 Sagaing實皆 Sagaing46,212
瑞波縣 Shwebo瑞波 Shwebo52,185
望瀨縣 Monywa望瀨 Monywa161,000106,843
傑沙縣 Katha
格禮縣 Kalemyo格禮 Kalemyo52,628
達武縣 Tamu
莫萊縣 Mawlaik
坎迪縣 Hkamti
勃固省 Bago025,581,30039 404 28勃固 Bago198,400150,528
勃固縣 Bago勃固 Bago198,400150,528
卑謬縣 Pyay卑謬 Pyay128,70083,332
沙耶瓦底縣 Thayarwady沙耶瓦底 Thayarwady33,489
東吁縣 Taungoo東吁 Taungoo65,861
馬圭省 Magway034,760,10044 820 25馬圭 Magway-54,881
馬圭縣 Magway馬圭 Magway-54,881
敏布縣 Magwe Minbu敏布 Magwe Minbu32,456
德耶縣 Thayetmyo
木各具縣 Pakokku木各具 Pakokku110,80071,860
甘高縣 Gangaw
曼德勒省 Mandalay046,727,90037 024 31曼德勒 Mandalay1,147,400532,949
曼德勒縣 Mandalay曼德勒 Mandalay1,147,400532,949
彬烏倫縣 Pyin-Oo-Lwin眉謬Maymyo111,10063,782
皎色縣 Kyaukse
敏建縣 Myingyan敏建 Myingyan126,10077,060
央米丁縣 Yamethin
梅鐵拉縣 Meiktila梅鐵拉 Meiktila157,90096,492
良烏縣 Nyaung-u
德林達依省Tanintharyi051,347,70043 343 10土瓦 Dawei135,30069,882
土瓦縣 Dawei土瓦 Dawei135,30069,882
丹老縣 Myeik丹老 Mergui145,70088,600
高東縣 Kawthoung
伊洛瓦底省 Ayeyarwady077,330,20035 138 26勃生 Pathein212,600144,096
興實達縣 Hinthada興實達 Henzada121,00082,005
苗妙縣 Myaungmya
馬烏彬縣 Maubin
壁磅縣 Pyapon壁磅 Pyapon39,862
勃生縣 Pathein勃生 Pathein212,600144,096
仰光省 Yangon065,836,20010 171 45仰光 Yangôn4,344,1002,513,023
仰光東區縣 Yangon East(33鎮
仰光西區縣 Yangon West在市內)
仰光南區縣 Yangon South
仰光北區縣 Yangon North
克欽邦 Kachin111,327,70089 041 18密支那 Myitkyinâ56,427
密支那縣 Myitkyina密支那 Myitkyinâ56,427
八莫縣 Bhamo八莫 Bhamo26,169
葡萄縣Putao
克耶邦 Kayah12247,30011 733 7壘固 Loi-kaw33,665
壘固縣 Loikaw壘固 Loi-kaw33,665
波勒克縣 Bawlakhe
克倫邦 Kayin131,553,10030 383 7巴安 Pa-an
巴安縣 Hpa-an
妙瓦底縣 Myawadi
高格力縣 Kawkareik
欽邦 Chin14541,90036 019 9哈卡 Haka
法蘭縣 Falam
敏達縣 Mindat
孟邦 Mon152,470,40012 297 10毛淡棉 Mawlamyine395,900219,961
毛淡棉縣 Mawlamyine毛淡棉 Mawlamyine395,900219,961
直通縣 Thaton直通 Thaton103,00061,790
若開邦 Rakhine163,004,70036 778 17實兌 Akyab159,200107,621
實兌縣 Sittwe
孟都縣 Maungdaw
布帝洞縣 Buthidaung
皎漂縣 Kyaunkpyu
山多威縣 Thandwe
撣邦 Shan175,461,500 155 801 54東枝 Taunggyi149,600108,231
東枝縣 Taunggyi[西撣邦中心]東枝 Taunggyi149,600108,231
萊林縣 Loilen
臘戌縣 Lashio[北撣邦中心]臘戍 Lashio131,00088,590
木姐縣 Mu Se
皎脈縣 Kyaukme
滾弄縣 Kunlong
老街縣 Laukkaing
景棟縣 Kengtung[東撣邦中心]景棟 Kengtung46,938
孟薩縣 Mong Hsat
孟別縣 Mong-Hpayak
大其力縣 Tachileik
緬甸Myanmar51,853,100676 577324
仰光Yangôn
COK:代碼來源自緬甸1991-01-06的規定。 歷史沿革1044年形成統一的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吁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1886年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37年緬甸脫離英屬印度,直接受英國總督統治。1948年1月4日,緬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1940: Meiktil省並入曼德勒省。1948: 欽邦設立,析若開邦。克倫邦設立,由德林達依省部分地區析置。克欽邦設立,由曼德勒省密支那和八莫區置。克耶邦設立,聯合Bawlake, Kantarawaddy and Kyebogyi三地置。撣邦設立,由撣邦同盟和佤邦合並而置。
我找到了1948年的緬甸憲法,其中對緬甸領土的規定如下:第二條 緬甸聯邦涵蓋整個緬甸,包括:第一款 所有迄今為止由尊敬的英王陛下授權緬甸總督統治的區域,和
第二款 克耶邦( the Karenni States)。
第五條 今撣邦同盟(the Federated Shan States)和佤邦(the Wa States)所在的地域,將形成為緬甸聯邦的一部分,並從此以後命名為「撣邦(the Shan State)」。
第六條 今密支那和八莫區(the Myitkyina and Bhamo Districts)所在的地域,將形成為緬甸聯邦的一部分,並從此以後命名為「克欽邦(Kachin State)」。第七條 今克耶邦(Karenni States)所在的地域,即 Kantarawaddy, Bawlake and Kyebogyi ,將形成為緬甸聯邦的一部分,並從此以後命名為「克耶邦(Karenni States)」。
1962年,奈溫發動政變。1974年1月定國名為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9月改緬甸聯邦。
1964: 仰光省設立,析勃固省置。1974: 孟邦設立,析德林達依省部分地區置。若開省改為若開邦(若開省是1947年設立)
2005.11.6: 緬甸政府開始分批次遷往中部城市彬馬那(Pyinmana) 種族和特區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各少數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其中緬、克欽、克倫、撣和孟等族有文字。華人華僑約250萬。全國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約8%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克欽族(景頗族) 該民族在緬甸至少有60萬。聚居克欽邦,散居於撣邦和實皆省,操景頗語和載瓦語,用克欽文。多數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少數信佛教。該邦有少數民族武裝獨立軍,有獨立要求,緬甸政府稱其控制區為克欽邦第三特區,臨我國福貢縣。我國駐曼德勒總領館的領區范圍包括曼德勒省、撣邦和克欽邦。撣族(傣、泰、泐族) 有約250萬聚居在撣邦,是該邦主體民族,克耶、克欽、克倫等邦也有分布。操撣語和德傣語,用傣綳文和傣泐文,信仰小乘佛教。在1922年前,這里分布著30多個小邦,它們向緬甸王納貢。1922年這些小邦聯合成撣邦同盟(the Federated Shan States),設一專員,該專員同時署理佤邦。佤(拉佤)族聚居在佤邦,散居於撣邦其它地方。操佤語,用佤文,信奉原始宗教、佛教和基督教。佤邦(第二特區)位於中國、泰國和寮國三國交界處,面積4萬平方公里,大部分是山區,人口60萬,有25個民族,70%為佤族,全區分為3個特區、4個縣,首府邦康。據稱,北美地區出售的非法毒品有50%來自這個地區。1996年,佤邦聯合軍配合緬甸政府軍打敗毒梟坤沙後,成為金三角地區勢力最大的地方武裝,現有軍隊2萬多人。緬甸華人根據1994年的人口統計,緬甸華人有57.785 人,約占總人口的1.3%,目前可能達到250萬左右。他們可以分為:果敢華人(Kokang Chinese) 世居在中緬邊界的果敢地區,1897年中英條約確認劃給英屬緬甸,歷史上是土司統治地區,臣服中原朝廷,向佤邦納貢。緬甸和解後,這里設立第一特區,轄1縣(果敢縣?)、1市(老街市?)、5行政區 (興旺區、西山區、東山區、紅星區、清水河特區?),2鎮、15鄉,總人口32萬;回教華人(Panthays) 原來定居於大理,與當地婦女逼婚。1855年受清政府剿殺,西避撣邦。以上兩支聚居中緬邊區,不受仰光控制,同化程度很低,族群認同仍很強;國民黨殘部及家眷國共內戰期間潰逃至緬甸;雲南移民1990年代眾多通過假身份湧入緬北城市的雲南人;和廣府和福建移民大規模移民潮發生在英國侵佔了整個緬甸後,由海峽殖民地移民緬甸。1962年,奈溫發動變亂,迫使超過30萬印度人與10萬華人離境,關閉華校及華文報紙。1967年6月, 受文革波及的中國留學生出現行為失當,最後發展到緬爆發激烈排華暴亂,暴民在仰光唐人街殺人放火,華人商店與住家被掠奪一空,大量華人喪生,暴亂蹂躪了好幾個城市。1982年,緬政府又通過嚴重歧視外籍人的所謂新公民權法,並向申請公民權的華人索要巨額錢財,華人再度大規模離境。另:撣邦東部第四特區於1989年6月30日成立,位於撣邦高原東北部邊陲,與中國西雙版納州毗鄰。面積為4952平方公里,居住著愛伲族(哈尼族)、撣族、布郎族、佤族、果敢族、緬族等13個民族,人口74000多人,首府勐拉。特區分為3個地區,即:勐拉、南邦、色勒。 主要城市首都仰光和舊都曼德勒的人口超過100萬。
㈣ 緬甸經歷最血腥的一天,戰爭會一觸即發嗎
應該會的。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從2月1日截至目前,已有超過60人在示威活動中喪生。其中,仰光省去世者最多,超過20人;曼德勒,有10人;實皆省蒙育瓦,9人;德林達依省丹老市,7人;德林達依省土瓦,7人;勃固省,2人;孟邦毛淡棉,2人;馬圭省木格具,1人;馬圭省沙林鎮,2人;馬圭省東墩枝,1人;內比都,1人;撣邦,超過3人;克欽邦帕敢鎮,2人等。他們,是別人的兒子、女兒、爸爸、媽媽,他們,也是一個又一個鮮活的血肉之軀。他們的離開,讓多少人心碎。此刻,請閉上雙眼,為他們祈福。願天堂沒有暴力,願來世平安順遂。
3月3日,緬甸全國各地舉行了示威抗議活動,多地軍警上街使用催淚彈、橡膠彈、聲爆彈,甚至是實彈驅散示威人群。據聯合國駐緬甸特使Christine Schraner Burgener給出的數據,3月3日的抗議示威活動至少造成了38人死亡。自政局動盪開始以來,已有超過50人死亡,許多人受傷。
㈤ 緬甸有幾個民族
緬甸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
㈥ 緬甸有哪幾個省份,詳細點
15個省級行政單位:7個省、7個邦、1個聯邦特區
7個省:伊洛瓦底省-勃固省-馬圭省-曼德勒省-實皆省-德林達依-仰光省
7個邦:欽邦-克欽邦-克耶邦-克倫邦-孟邦-若開邦-撣邦
1個聯邦特區:奈比多聯邦特區(新首都)
另外還有一些少數民族自治特區(如靠近雲南的果敢等)
㈦ 緬甸有幾個省
截止2019年緬甸一共下轄7個省:伊洛瓦底省、勃固省、馬圭省、曼德勒省、實皆省、德林達依省、仰光省。
1、伊洛瓦底省
伊洛瓦底省,是緬甸南部的省。主要由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組成,西北包括若開山脈的余脈,西瀕孟加拉灣,南和東南臨安達曼海。緬甸人口最稠密、耕地最集中、通航河道最稠密的省份,又是主要稻米產區和主要漁區。主要城鎮有興實達、堅景和毛淡棉遵等。
2、勃固省
勃固省,緬甸的一個省。位於該國中南部平原。面積39,404平方公里。下分四縣。緬甸全國分7個省(taing / division)和7個邦(pyi ne / State)。首府勃固。
3、馬圭省
馬圭省位於緬甸中西部,與實皆省、曼德勒省、勃固省、若開邦和欽邦相連。面積44,819平方公里 。馬圭省共設馬圭(首府)、敏布、德耶、木各具和甘高5個縣和25個鎮區。
4、曼德勒省
曼德勒省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行政區,位於國家的中央。與撣邦、克倫邦、勃谷省、馬圭省和實皆省相接。面積為14295平方英里。
5、德林達依省
德林達依省,舊名「丹那沙林」時緬甸的一個省,位於緬甸的最南部,克拉地峽以南的狹長地帶。
德林達依省分五區:吉坎眉, 墨吉區、土瓦區、直通區和東吁區。萬曆明緬戰爭以後丹那沙林國長時期為緬甸藩屬國,但也曾臣屬於暹羅素可泰王國和阿瑜陀耶王國。 1826年第一次英緬戰爭後,丹那沙林成為英國殖民地下緬甸的一部分。
㈧ 緬甸有哪些民族
緬甸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主要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各少數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其中克欽、克倫、撣和孟等族有文字。緬族是緬甸的第一大民族,以緬甸語為母語,屬於漢藏語系民族,緬族在全緬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區是緬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即人們所稱的「緬甸本部」。
㈨ 抖音上的湎北中國人是真的嗎
抖音上展示的緬北中國人,有些是真的中國人在那邊做生意、旅遊;有些是當地人會說中文,有些是緬甸華人非中國籍。
抖音上緬甸北部也稱「上緬甸」,主要由馬圭、曼德勒、實皆等省和欽邦、克耶邦、撣邦、克欽邦等組成。撣邦既是歷史上從雲南遷徙的華人移民主要的移民地,又是一個復雜而敏感的地區,主要由於近年來華人新移民大量湧入。撣邦的主要民族撣族與中國境內傣族、泰國泰族同族,與緬族之間長期存有矛盾。撣邦南部有主張獨立的武裝力量存在,西部與泰、老交界地帶即有名的金三角地區,北部與中國接壤,既是歷史上緬甸共產黨的根據地,又是緬甸境內果敢族(漢族)主要的聚居地。
緬甸撣邦有四個特區,均由原緬共分化而來。1986年以後至1989年緬共徹底解體,其原屬武裝統轄地一分為四,成為今天緬甸撣邦的果敢第一特區、佤邦第二特區、克欽第三特區,勐拉第四特區。
㈩ 緬甸有哪七個省分別七省所在位置
緬甸一共下轄七個省、七個邦和一個聯邦特區。省是緬族主要聚居地,7邦多為少數民族聚居地。
行政區 首府 面積(平方千米)
伊洛瓦底省 勃生 35 138
勃固省 勃固 39 404
馬圭省 馬圭 44 820
曼德勒省 曼德勒 37 024
實皆省 實皆 94 625
德林達依省 土瓦 43 343
仰光省 仰光 10 171
欽邦 哈卡 36 019
克欽邦 密支那 89 041
克耶邦 壘固 11 733
克倫邦 巴安 30 383
孟邦 毛淡棉 12 297
若開邦 實兌 36 778
撣邦 東枝 155 801
內比都特區 內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