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翡翠收藏家有哪些

緬甸翡翠收藏家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7-15 03:08:54

A. 極品翡翠是它,玻璃種、冰種統統靠邊站!

喜歡買翡翠的你,最看重的點是什麼?顏色?款式?其實,影響翡翠價格的,最重要的就是種水了!那麼買翡翠的你知 道嗎,翡翠中最極品的是什麼種水?大家心裡的答案可能很相似——玻璃種應該是最好的了吧。其實有一種翡翠,比玻璃種翡翠還要好,知道的人不多,擁有的人更少,它有一個十分大氣的名字——龍石種。

翡翠被雷劈了?還真的像!雷劈種的翡翠上面有許多不規則的裂紋,而且裂紋沒有方向性,雜亂無章,是影響整體美觀的,雖然顏色也還可以,但是裂紋實在是妨礙整體加工,難以處理到位。

小南點評: 瑕不掩瑜是最基本的道理,但是瑕疵已經影響了整體美觀,不買也罷!

編稿:楊凡 責任編輯:楊凡

B. 緬甸翡翠手鐲收藏版的在哪裡能找到

去那種收藏網里,或是翡翠交易網也有,我剛好知道一個翡翠交易網,www.mdj35.com你可以去問問有沒有你想要的東西,還有QQ和論壇,可以更容易知道一些訊息.

C. 緬甸翡翠有哪些

種類:

老坑種翡:通常具玻璃光澤,其質地細膩純凈無瑕疵,顏色為純正、明亮、濃郁、均勻的翠綠色;老坑種翡翠硬玉晶粒很細,因此,憑肉眼極難見到「翠性」;老坑種翡翠在光的照射下呈半透明一透明狀,是翡翠中的上品或極品。

冰種翡:質地與老坑種有相似之處,無色或少色,冰種的特徵是外層表面上光澤很好,半透明至透明,清亮似冰,給人以冰清玉瑩的感覺 。若冰種翡翠中有絮花狀或斷斷續續的脈帶狀的藍顏色,則稱這樣的翡翠為「藍花冰」,是冰種翡翠中的一個常見的品種 。冰種玉料常用來製作手鐲或掛件 。無色的冰種翡翠和「藍花冰」翡翠的價值沒有明顯的高低之分,其實際價格主要取決於人們的喜好 。冰種是中上檔或中檔層次的翡翠。

水種翡:其玉質的結構略粗於老坑玻璃種,光澤、透明度也略低於老坑玻璃種而與冰種相似或相當 。其特點是通透如水但光澤柔和,細觀其內部結構,可見少許的「波紋」,或有少量暗裂 和石紋,偶爾還可見極少的雜質、棉柳 。有行家說水種翡翠是色淡或無色的、質量稍差的老坑種翡翠。是翡翠中的中上檔、偶見上檔的一個品種。

紫羅蘭翡:這是一種顏色像花的紫色翡翠,珠寶界又將紫羅蘭色稱為「椿」或「春色」 。具有「春色」的翡翠有高、中、低各個檔次,並非是只要是紫羅蘭,就一定值錢,一定是上品,還須結合質地、透明度、工藝製作水平等質量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翡翠上的紫色一般不深,翡翠界根據紫色色調深淺的不同,將翡翠中的紫色劃分為粉紫、茄紫和藍紫,粉紫通常質地較細,透明度較好,茄紫次之,藍紫再次之 。

白底青翡:白底青的特點是底白如雪,綠色在白色的底子上 顯得很鮮艷,白綠分明 。這一品種的翡翠極易識別:綠色在白底上呈斑狀分布,透明度差,為不透明或微透明;玉件具纖維和細粒鑲嵌結構,但以細粒結構為主;在顯微鏡下觀察(須放大30~40倍),其表面常見孔眼或凹凸不平的結構。

該品種多為中檔翡翠,少數綠白分明、綠色艷麗且色形好,色、底非常協調的,可達中高檔品品級。

花青翡翠:顏色翠綠呈脈狀分布,極不規則;質地有粗有細,半透明 。其底色為淺綠色或其他顏色 。如淺灰色或豆青色,其結構主要為纖維和細粒一中粒結構。花青翡翠的特點是綠色不均 。有的較密集,有的較為疏落,色有深也有淺 。花青翡翠中還有一種結構只呈粒狀,水感不足,因其結構粗糙,所以透明度往往很差 。花青屬中檔或中低檔品級的翡翠。

紅翡:顏色鮮紅或橙紅的翡翠,在市場中很容易見到 。紅翡的顏色是 硬玉晶體生成後才形成的,系赤鐵礦浸染所致 。其特點為亮紅色或深紅色,好的紅翡色佳,具有玻璃光澤,其透明度為半透明狀,紅翡製品常為中檔或中低檔商品,但也有高檔的紅翡:色澤明麗、質地細膩、非常漂亮,是受人們喜愛的,具有吉慶色彩的翡翠。

黃棕翡:顏色從黃到棕黃或褐黃的翡翠,透明程度較低 。這一系列顏色的翡翠製品在市場中隨處可見 。它們的顏色也是硬玉晶體生成後才形成,常常分布於紅色層之上,是由褐鐵礦浸染所致。在市場中,紅翡的價值高於黃翡,黃翡則高於棕黃翡,褐黃翡的價格又次之 。但也有因人的喜愛及飾品別具特色而使其價格有別於常規的情況 。

豆種翡翠:簡稱豆種,豆種翡翠是翡翠家族中的一個很常見的品種 。

D. 緬甸翡翠玉的顏色都有那些,怎麼去辨別它們

翡翠A貨指的是翡翠原料除切割、成型、打磨、拋光外沒有經其他人工處理的翡翠,即天然翡翠。翡翠A貨與翡翠的價值高低關系不大,只是相對處理過的B、C貨的說法。
如果說翡翠的品種呢:有A,有B,有C,也有B+C,還有仿品統稱D;
A貨按顏色可分:綠、白、黃、紅、紫、黑、雙色、三色、飄花等;
按質地可以分為玻璃種、冰種、豆種、糯種、干青、白底青等;
如果要具體分辨以上種類,需要專門參加培訓班,看豐富的標本才能掌握。

很多人覺得翡翠的評估很深奧,摸不到頭腦,其實看翡翠的好壞就是對翡翠的評估,要從顏色、種份、大小、工藝四個方面去看,這與鑽石的評估體系4C是一致的。4C也就是顏色 (Color)、凈度 (Clarity)、克拉大小 (Carat) 和切工 (Cut)。
顏色:鑽石的顏色是越白越好,翡翠的顏色是越綠越好
色調:綠色中有偏藍、偏黃、偏灰的色調,最好的綠色是沒有任何其它色調的純翠綠色,這種綠色實在是太少了,人們管它叫「帝王綠」。偏藍色調的綠色顯得深沉,這種色調的翡翠往往種份很好,玉的感覺更強,人們常說的「祖母綠色」翡翠就是這種色調,北方人喜歡這種綠色,因為它更配北方人比較白的皮膚,那種深沉的調子也更接近北方人的性格。偏黃色調的綠色顯得嬌艷、活潑,像「黃楊綠」、「秧苗綠」、「金絲綠」,都是上好的偏黃色調綠色,有時候行家也叫「黃味重」,南方人更喜歡黃味重的翡翠。很多高檔的翡翠都綠中偏藍或偏黃,但如果色調偏灰,則只能是中低檔翡翠了。灰的跨度很廣,從白到黑。綠中偏白,是「豆綠色」;綠中偏黑,是行家所說的「油青」;綠中偏灰的顏色則非常多,很多中低檔的翡翠都帶灰調。
飽和度:飽和度越高、綠色越濃,越珍貴;飽和度低、綠色淺淡,則不珍貴。
均勻程度:在翡翠礦石中,綠色像是有生命似的,絕不會平平板板地分布,它一會兒是一條線,一會兒是一團團綠花,一會兒是一個平面,一會兒又是幾個綠點。即使在同一塊料中,綠色也是時而濃、時而淡,時而純凈、時而又有很多雜質,有些時候更是綠隨黑走,綠中會夾雜很多黑點、黑花。所以行家都說綠有「色根」,色從根出,色隨根長,真是非常玄妙。可見翡翠中顏色均勻的非常少,越勻越好。
翡翠中除綠色外,還有紫色、紅色、黃色、灰色、白色、褐色、藍色、黑色等很多顏色。
紫色翡翠也叫「紫羅蘭」,是非常美麗的顏色,紫色翡翠也以「濃、陽、正、勻」為佳,但紫色不如綠色值錢。上好的紫翠價位也相當高,近年香港拍賣會上一對紫羅蘭手鐲、一串紫色大珠鏈都能賣到上百萬。僅僅十年前,紫翠的價格還要低得多,如果當時投資買紫翠的話,現在肯定大大升值了。其實紫翠蘊藏量大大低於綠翠,也許有一天紫翠的價格會超過綠翠也未可知。大膽設想也可能就會實現,正如幾十年前彩色鑽石被看作鑽石中的劣質品,不夠級別,而現在一粒頂級彩鑽價格動輒上百萬美元。在幾十年前,歐洲有一位收藏家專門去各加工廠低價收些工廠不願留下的彩色鑽石,而今天他的收藏已經成為寶藏了。
紅色、黃色翡翠稱為「翡」,翡的價值又低於紫羅蘭。翡往往位於翠料的表皮,是氧化形成的。翡的產量比較多,但種份好的較少,種好顏色均勻的紅翡亦有一定價值。2003年一串冰種蜜糖色的項鏈在香港亦拍賣了幾十萬,這在以前是絕對想不到的價錢,一時間洛陽紙貴,冰種蜜糖色開始流行。
白色,只有冰種和玻璃種翡翠即使是白色也有價值,因為種份太好了,沒有顏色也可以。白色冰種、玻璃種花件,零售價由幾百元、幾千元可至幾萬元。由於沒有顏色,其價值完全決定於種份、大小、雜質含量和工藝。
黑色翡翠也叫墨翠,有行家說在礦上開到墨翠都要請和尚念經的,所以墨翠有一種煞氣,可以避邪。據說台灣警察都愛戴墨翠。另外黑色也很時尚,有年輕人喜歡白金鑲的墨翠首飾,既有翡翠的「玉」意,又前衛時尚,與服裝配起來更「酷」。墨翠近年的價格也是日見其高。
這些非綠色翡翠近年來價格紛紛看漲,可能也是資源將盡,人們不自覺地擴大翡翠收藏門類,增加供給以配合日益增長的需求吧
凈度、種份:凈度指含有雜質的程度,含雜質越少,凈度越高。鑽石對凈度的要求非常高,在十倍放大鏡下看不到瑕疵才最好。而翡翠沒有這么高的要求,因為翡翠是由很多微小礦物組合在一起,具有雜質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用肉眼看沒有特別明顯的雜質就算無瑕了。翡翠中常影響凈度的有黑花、白棉,還有綹裂。在戒面中,如果有這些雜質,對價值的影響比較大;而在花件中,這些雜質對價值影響不大,俗話說「無綹不做花」,花件中多少會有雜質、綹裂存在。
對於翡翠來說,比凈度更重要的是種份,也就是透明程度。翡翠是由很多微小的硬玉礦物組成,這些小礦物互相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氈狀結構。礦物結晶的顆粒越大,翡翠越不透明,種份越差;礦物結晶的顆粒越小,翡翠越透明,種份越好。
看種份是看翠的關鍵,俗話說「外行看色,內行看種」,如果能分清翡翠的種份,則看翠已經入門了。
對於外行來說,比較困難的是翡翠的種份沒有一個系統的體系,行家也多是用一些形象詞語比喻,像玻璃種、冰種、金絲種、油種、豆種、瓷地、干白地、藕粉地、鼻涕地等等,又是種、又是地,其中的區別只能是意會和體味。其實這也沒什麼玄妙,因為老行家多沒什麼文化,只是信手用生活中的樣板比喻,只要多看就沒問題。但對於買家來說,這種分法實無必要也不科學,我比較提倡根據結晶顆粒由細到粗,簡單地將翡翠分為玻璃種、冰種、油種、豆種、干白種五級,其它比較常見的芙蓉種、糯化種可歸入細豆種,金絲種可歸入冰種,花青、白底青可歸入豆種,瓷底可歸入干白種
冰種翡翠龍佩
種也稱為「水」,所謂「種水」也。種是形容性的,水則是數量級的劃分。老行家常將水分三級,所謂一到三分水,但常常出現有的翡翠只有半分水,簡單使用不夠。對於在拍賣公司購買翡翠的買家,我幫他們將翡翠的水頭分為十級:玻璃種為9~10分水,冰種為7~8分水,油種為6~7分水,細豆種為5~6分水,粗豆種為3~4分水,干白種為1~2分水。
現在市場上較常見的「鐵龍生」(也叫「天龍生」)就只有1~2分水,它的顏色很好,就是水頭太差,厚度一般加工成1毫米以下,有些甚至像紙一樣薄。這種翡翠看起來很漂亮,但非常容易破碎。
大小:同樣顏色、種份的翡翠,當然是越大越珍貴。同樣的材料做成小花件可能是低檔貨,整個一塊做成大擺件就可能成為高檔品。
與大小相配合,翡翠的類別對價值的影響也非常大。如果同樣大小的戒面和花件,顏色、種份均相同,戒面的價格要大大高於花件,因為做戒面要求高,不能有雜質、綹裂,顏色還要均勻,而花件則多是用不夠做戒面的材料做成。還有人奇怪:為什麼有些豆種的翡翠價格比玻璃種的高?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因為豆種可能顏色較好,而玻璃種無顏色價值就要低一些;另外,類別不同價值也不同,一隻豆種滿綠的翠鐲能賣到幾十萬,而一般玻璃種無色的小花件只賣幾千元。
工藝:工藝可分為不合格、合格、精彩三級。
翡翠沿用了數千年的傳統玉器加工方法,雖然工藝價值在翡翠成品中不及在玉器成品中所佔的那麼重,但仍會影響到翡翠的價值。不合格的加工線條粗糙,連接不暢,會大大貶低翡翠的價值。好在現在這種劣質工藝的翡翠越來越沒市場。記得幾年前,北京某地賣了一件工藝粗糙的觀音擺件,賣的價錢還不低,想來現在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了。
與之相反,精彩的加工能提升翡翠的價值。「俏作」,就是指巧妙地運用天然翡翠的不同顏色。好的加工能大大地提升了翡翠的價值。

E. 緬甸翡翠市場有哪些,緬甸翡翠的發現與歷史

關於翡翠在緬甸的歷史,緬甸一位學者做了很詳細的調查工作。他認為在緬甸,翡翠最早2000年以前,最早使用翡翠的民族是驃族(Pyus)。那時的人們就能將翡翠、瑪瑙、珊瑚、琥珀等幾種寶石切割並磨成各種形狀,鑲嵌在銀器和金器上,起到裝飾的作用,或者將翡翠磨成圓珠,串成珠串佩戴。最早的翡翠雕件是翡翠大象,當時的工藝還非常原始,雕刻的大象相當抽象。
考古學家曾發現了這一時期的708顆珠子中有3顆是翡翠珠,這種質地的翡翠現在在當地還有產出。這幾顆翡翠珠顆粒很大,拋光非常好,珠子上的孔打得也非常好,在硬度如此高的翡翠上能有這么好的做工,可見當時的工藝水平是非常高的。
緬甸雖然很早就有翡翠的出產和使用,但卻一直不被重視,王室只將紅寶石作為緬甸的國寶,國王送給別國的禮物也只有紅寶石和金銀飾品,沒有翡翠。
大約到18、19世紀,彷彿突然之間,翡翠在緬甸變得非常貴重。據記載有一次國王送給中國皇帝的禮物是「100個金葉製成的包、100個銀葉製成的包、兩個鑲紅寶石的戒指、兩個鑲藍寶石的戒指和60塊翡翠」。緬甸國王還將一塊重達30公斤的翡翠送給法國人,據說當時法國人對於呈獻給他們的這種皇室玉石所具有的光滑而明亮的綠色十分驚嘆。
緬甸文中「翡翠」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5世紀,直到18世紀到19世紀,翡翠才開始在緬甸大量開采。為什麼在緬甸發現千餘年、記載幾百年的翡翠,一直默默無聞,而突然一下成為緬甸的國寶?
原因只有一個:中國清代乾隆朝間,中國人對翡翠由接觸而了解到非常喜愛,中國皇家宮廷也給予翡翠極高的地位,稱其為帝王玉。因此翡翠在中國興盛起來,從宮廷到民間,所有的中國人都非常珍愛翡翠,不惜以重金購買。大量金錢源源不斷湧入翡翠市場,最終使緬甸國王也認到翡翠乃稀世珍寶也。
中國對翡翠的需求突然爆發,使得每年參與翡翠開采和貿易的中國人和緬甸當地人大量增加。清代時,每年至少有上千個中國人和緬甸人在礦上開采,原料開采出後會運到雲南買賣成交,這些翡翠原料中的大部分再被運往廣東進行加工。
在翡翠開采中,緬甸國王得到了大量的稅收,賺取了許多金錢,當時甚至打算通過聲明翡翠是皇室玉石來控制翡翠開採的權利。當中國爆發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起義之後,對翡翠的需求量明顯減少,使得翡翠生產一度非常低迷。當時的緬甸國王還專門派出一名官員到雲南去打聽翡翠貿易下降的原因。
翡翠由不知名的玉石成為緬甸皇家珍寶,為政府帶來了大量收入,為當地的平民提供了大量就業,使緬甸不僅因為紅寶石,更因為翡翠而聞名世界。這一切都源於中國人對玉的摯愛,這種愛已達到了崇拜的境界,不惜付出高昂的金錢購買翡翠,甚至在開采和進行貿易時以生命進行冒險。
根據阿瑪拉普拉城中國寺廟中的名冊記載,自從20世紀以來,有6000多名中國翡翠商人死於緬甸,他們每年都要被祭祀一次,這些人中的絕大多數是死於找尋翡翠。這個數字使緬甸人真切地體會到,中國人是多麼深入的投身於翡翠之中。

F. 哪些翡翠值得收藏

現在,翡翠已經成為東方藝術品中的一個重要收藏門類。翡翠收藏既要求收藏者具有豐富的文化歷史知識和科學鑒定知識,也要求具有很高的鑒賞品位。面對翡翠市場涌動的熱潮,初次入市的收藏者一時霧里看花,不知從何入手,而藏家中間流傳的一些以訛傳訛的謬誤,包括商家有意無意的誤導都使得翡翠收藏觀念更加模糊不清。
什麼樣的翡翠值得收藏

在近年來的藝術收藏品中,色艷質美的收藏級翡翠異軍突起,價格上漲迅速,翡翠收藏家數量也日益增多,但是,很多翡翠收藏者也許並不知道,真正的收藏級翡翠不到全部翡翠的萬分之一。不足萬里挑一的概率足以讓充滿熱情的收藏者感覺如履薄冰。
買翡翠升值幅度有多少?怎樣的翡翠才能夠升值?作為一個收藏家又如何才能選到具有升值潛力的收藏級翡翠呢?這是許多剛剛開始接觸翡翠的人最為關心的問題。
縱觀翡翠進入中國後的幾百年歷史,翡翠在中國市場上經歷了三個身價不斷上升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清代至民國時期。翡翠從清代乾隆時期進入國內,初期不過是各種玉石中的一類,價格很低,但到了乾隆晚期,其身價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玉石種類,甚至高於皇家一直最為看中的和田玉。短短幾十年間,翡翠身價上升了千倍以上。
第二個階段是1949年後到我國改革開放。這一時期翡翠的行情變化卻是大起大落,變化極大。在七八十年代,由於台灣、東南亞地區經濟的騰飛,翡翠曾大幅度上漲達百倍之多,九十年代初,翡翠成品的價格又出現回落,大約相當於八十年代最高峰時的三成左右。
1995年5月,北京嘉德拍賣公司拍賣了一支翡翠手鐲。該手鐲為圓條口,直徑較大,通體很透,顏色為湖水綠,無任何白綿,更為難得之處在於沒有綹、裂、黑點和瑕疵。就年代而論,應該是清末至民國初年的東西。該手鐲由民間轉賣到北京首飾進出口公司,又出現在北京嘉德公司的拍賣會上。在這場國內第一個專業的珠寶專場拍賣會上,該手鐲最終以49.5萬元成交。如果放在70年代末,該手鐲的作價不過2000元左右。
第三個階段是從2003年「非典」之後,整個藝術品收藏市場出現了爆發性增長的行情,翡翠交易也越來越火爆,翡翠原料價格更上了一個台階。在2003年3月15日至23日於仰光舉行的第四十屆珠寶交易會上,第1172號拍品,重92公斤,已被開為兩塊,內有一條綠帶,種份非常好。這塊原料的底價為208.8萬美元,最後以510萬美元成交,創下了近四十年以來緬甸翡翠拍賣會單件翡翠的最高記錄。現在很多行家更是驚嘆,2003年之後,翡翠成品批發的價格也開始大幅度上漲,且再也沒有以前討價還價的餘地,給的價錢不夠高就意味著會立刻失去這筆生意——你不要,還有許多買家等著看貨給價。
萬瑞祥2002年在燕莎專櫃出售過一件冰種滿綠的翠瓜,其形狀光素、顏色鮮艷均勻、質地通透,當時的價格還不到5萬元。2006年底,也就是在僅僅4年之後,有一件種質較為相似的翠瓜,顏色不如前一件,形狀更厚一點,最後以42.6萬元成交。目前,新一波市場行情剛剛展開,未來行情上漲的幅度將遠遠不止十倍。
從翡翠的歷史進程中,我們應該可以清清楚楚地感受到它作為收藏品所具有的升值特徵。那麼,是不是所有的翡翠都升值驚人?答案是否定的。
市場上見到的絕大多數翡翠升值並不多,像普通手鐲、豆種、干青種的翡翠花件(指翡翠掛墜),形狀較薄的花件,價格上漲不多。實際上,真正達到收藏級的翡翠不到所有翡翠的萬分之一。其實翡翠原料出產並不少,去過緬甸翡翠「公盤」(「公盤」就是緬甸政府舉辦的翡翠原料拍賣會)的人一定會贊同這一觀點。
「公盤」在仰光的寶石博物館舉行,每次公盤在相當於兩三個足球場面積大小的場子里,堆滿了翡翠原料,一堆堆一眼望不到頭,每堆翡翠由兩三塊到幾十塊料組成,大塊的翡翠一塊能達到幾噸重,但這些料質地不佳,也不透明,有白、灰、黑等顏色,基本上沒有鮮艷的正綠色。這些料,行家常稱之為「庄頭料」,還有人乾脆稱之為「磚頭料」,在緬甸還真有人用這種料來砌牆。一塊「庄頭料」可以加工出成千上萬件翡翠製品進入市場,這樣的翡翠製品是行家所稱的「垃圾貨」。「垃圾貨」成本很低,所用的加工也是最便宜的,但賣到市場上以後,它的利潤率反而最高。
「庄頭料」交易同時,在博物館外的廊子下邊也放著幾張桌子。與望不到頭的「庄頭料」交易場地相比,幾張桌子實在是太不起眼了。這些桌子上用盤子盛著一些翠料,大的也就幾公斤,小的僅有糖塊大小。但是,這里才是翡翠交易的真正焦點,整個「公盤」中也只有擺在桌上這些擁有高色的、質地很好的原料才是行家爭搶最厲害的,最後成交價有的能達到最初底價的100倍,也是這些珍稀的、高品質、高價值原料被加工並進入市場之後,才構成了具備收藏價值的翡翠。
由於原料品質、珍稀性的巨大差異,翡翠成品也在市場上形成巨大的價值差異。可以說,以下幾種翡翠都在市場中較為常見,但卻不值得收藏。
第一,質地不通透、不細膩的翡翠不值得收藏。
第二,顏色過於暗淡、不鮮艷的翡翠不值得收藏,包括北方收藏家很喜歡的「油青」。
第三,加工工藝特別瑣碎的翡翠不值得收藏。瑣碎的工藝往往意味著原料本身存在著很多瑕疵,如綹、裂等毛病,不得不用工藝進行掩蓋。
第四,形狀不夠飽滿、規矩的翡翠不值得收藏。比如過薄的翡翠、太細的翡翠、太小的翡翠、七扭八歪的翡翠等。這些翡翠往往因為原料已經不夠製作規整、飽滿的器物才因陋就簡,其價值也就大大縮水。這其中甚至包括在拍賣市場上曾經拍賣價達到幾十萬元一件的翡翠。雖然顏色很綠,但是種分不夠、通透程度不足,同時物件又太薄,雖然過了二、三十年,但價格仍然沒有上升。
那麼,現在提出核心觀點,那就是到底什麼樣的翡翠才是具有升值潛力的收藏級翡翠——
所謂收藏級翡翠,萬瑞祥有一個定義,就是在用料飽滿完整、形狀周正的前提下,兼具鮮艷均勻綠色、細膩溫潤質地、精明考究工藝的翡翠,這樣的翡翠才是最具有收藏價值的。收藏翡翠,關鍵是兩個字:選擇。如何選擇到那千分之一到萬分之一的收藏級的翡翠,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G. 緬甸的翡翠是最好的玉嗎

玉石分為軟玉和硬玉。翡翠是硬玉,和田玉和羊脂玉是軟玉。和田白玉(羊脂玉)已被納入國玉行列,石質堅實縝密,外表晶瑩光潔,性質溫潤渾厚。與緬甸翡翠並稱世界兩大名寶玉。兩種玉都是最好的玉。如果單說玉和翡翠,無疑翡翠更貴重些。
一、通常見到的軟玉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黃玉、糖玉、岫玉、獨山玉和俏色玉等。
1.白玉中有羊脂白、梨花白、雪花白、象牙白、魚肚白、魚骨白、糙米白、雞骨白等,以細潤瑩潔的羊脂白最佳。
2.青玉和青白玉,青色在我國有「蘭色」、「黑色」不同概念,而這里的青則是比較含糊的顏色,非灰,非青又非綠,實際上是不明鮮的淡綠色。說白又青,說青又白,即為青玉,介於青玉和白玉之間者,則稱青白玉。青白玉與白玉和青玉之間也沒有標準的界限,都憑肉眼感覺所定。
3.碧玉是指玉器的色地為綠色或暗綠色,比較容易區別。
4.墨玉為灰黑色、黑色。經常出現不均勻,有雲狀或純墨狀,形態有烏雲片、淡墨光、金貂鬟、美人發、純黑等。比較珍貴的為純漆黑,象黑皮靴那樣的黑光。墨玉又稱玉,系青玉中有黑色雜質所致,有時在青玉上出現墨玉,有時在墨玉上出現青玉。
5.黃玉有黃色、米黃色、蜜蠟黃、栗色黃、秋菊黃、黃花黃、雞蛋黃、米色黃、黃揚黃等。
6.糖玉國色似紅糖而得名,皆因氧化鐵所致,糖玉同墨玉一樣可在青玉上出現。多為紫紅或褐紅,正紅色者較罕見。
7.獨山玉因產地在河南獨山而得名,主要特點是多色,一塊玉石上同時出現藍、綠、黃、白、黑、棕等色,硬度個別達7度。
8.岫玉主要由蛇紋石礦物組成,是一種含水的鎂硅酸鹽組成的集合塊體,玉石中可以出現少量方解石、透門石,綠泥石等其它礦物。硬度2.5——4度,個別達5.5度。顏色有白、黃、粉紅、淡綠、翠綠、黑綠等,它主要是供工廠做玉雕件加工。我國遼寧、甘肅、廣東、新疆、台灣等地都有豐富的礦床。
二、硬玉即翡翠玉,就是紅翡綠翠之意。我國古書所記載的翡翠並非今日的硬玉。硬玉是一種鈉鋁硅酸鹽礦物,硬度6.5——7度,化學成份純凈的翡翠無色或白色,當成份中含有金屬色素離子時,出現綠、翠綠、黃綠、蘭綠、褐、紅、橙、淡紫,粉紫等色,綠色稱翠,褐色、紅色稱翡。
翡翠玉因是天然礦石自然形成的,它必定有天然的自然美,百看不厭,並有石紋、晶體及瑕疵存在。綠色翡翠中最好的是玻璃地的高綠、艷綠兩色。
在鑒定翡翠玉的真假、好壞時,一定要靈活運用實踐經驗,馬虎不得。要掌握翡翠的顏色和質地,要結合器物的加工工藝等多種因素要點,方可正確判斷。
世界著名翡翠產於緬甸烏龍江流域。據清朝歷史記載,緬甸所產翡翠輸入中國時,結集於雲南騰沖、大理等地,然後轉運內地。從清代初開始至今依然存在。
因翡翠的價格比較昂貴,比較稀少,所以假的翡翠就逐步出現了。在清朝料石翡翠及熗色翡翠中比較常見。
料石翡翠就是用陶瓷或玻璃作原料,經高溫熔化,加著色劑(綠色)澆鑄而成。
熗色翡翠就是用比較底檔次的玉或無色翡翠在顏色上造假。近幾年來,由於科學的進步,熗色翡翠已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熗色翡翠是採用鉻鹽、鎳鹽化學葯品為著色劑,經浸泡、加熱、酸化處理,使無色的翡翠變成美麗的翡翠。但天然的翡翠是鉻離子進入硬工礦物晶體組成的天然顏色,而熗色翡翠是附在外表及裂隙中,它怕酸、怕鹼、怕日照、不耐看。

H. 緬甸翡翠八大場口的特徵是什麼

1、大馬坎場口。是緬甸翡翠的八大場口之一,大馬坎場口屬於沖擊礦床,這個場口的翡翠原石特點是薄皮、磨圓度好,並且幾乎所有原石都有霧層。

I. 有一個長的很漂亮的翡翠收藏家叫做關聰,誰有詳細資料嗎

關聰,女,1980年4月6日出生,身高175cm,冠洋地產,冠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冠洋集團董事。
此前在集團里屬於「神秘人物」,很多人都沒有見過她,直到她從英國留學歸國並擔任了集團的董事,才慢慢走進人們的視線。她行事低調嚴謹,樂善好施,堪稱身價數十億的八零後隱形富豪,真正意義上的白富美。

J. 緬甸翡翠有哪些著名礦區,產出的翡翠都有哪些特點

緬甸翡翠礦區主要位於緬北孟拱西北部的烏龍河上游,長約250千米,寬約15千米,面積三千餘平方千米。各個礦山不同坑口所產翡翠各具特色。下面介紹各礦區的翡翠玉石。
1.帕崗:屬歷史名坑,開采最早。帕崗皮薄,皮以灰白及黃白色為主, 結晶細,種好,透明度高,色足;個頭較大,從幾公斤到幾百公斤,呈各種大小樂石。一般以產中低檔磚頭料為主。老帕崗以產皮殼烏黑似煤炭的黑烏砂著名,但已全部采完,目前市場所見烏砂均產自麻蒙。
2.抹崗(也稱抹崗):皮較粗,皮色灰黃或灰白; 水與底均較好,裂紋少,為綠或滿綠夾顏綠之高翠品種,很少含雜質,玻璃底較常見,但產量少。
3.灰卡:皮殼雜色,以灰綠及灰黑色為主,透明度好壞不一,水底好壞分布不均,但有綠的地方水常較好。 個體大小懸殊,大件的可達幾百千克至上萬千克的。
4.龍塘 (也稱龍坑):以黃砂皮或灰白魚皮為主,皮殼較粗。大部分水與底均好,綠色很正,常出高翠料。
5.自壁(又稱次卑):皮殼以黃灰為主,水底均佳,裂紋少,但有白霧,其產品以藍花水好聞名,有少量做高檔手鐲的綠花料產出,騰沖有名的綺羅即產於此坑。
6.麻蒙(也稱烏砂):黑烏砂黑中帶灰,水底一般較差,且常夾黑絲或白霧,綠色偏籃。
7.打木砍(也稱刀磨砍):皮殼多為褐灰色、黃紅色,一般水與低均較好,但多白霧、黃霧。個頭較小,一般1--2千克。此地還產如血似火之紅翡 ,也較名貴。目亂干:屬新廠,無皮,水好底好,有白霧。以出產紫羅蘭及紅翡為主,一般在一塊料上有紫、紅及淡翠並存,但裂紋多。
8.龍塘 (也稱龍坑):以黃砂皮或灰白魚皮為主,皮殼較粗。大部分水與底均好,綠色很正,常出高翠料。
9.馬薩:屬新廠,無皮或少皮,綠較淺淡,水與底有好有差,主要用作低檔手鐲料或大型擺件料。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3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15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8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2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57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1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4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2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