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翡翠什麼時候可以挖空
㈠ 緬甸翡翠玉是怎麼挖的
這是緬甸政府才能接觸到的,他們的礦石不對外的,全都是政府接管,你是想去挖礦a ,即使是進購原石把控的也是很嚴格,都是經過好幾輪的挑選後才會流通於市面。
㈡ 緬甸翡翠還能開采多少年
我剛從緬甸參加緬甸的玉石投標交易會 回來,空間里有相關的翡翠照片,和一年前的交易會相比,料子差了很多 ,好料已經不多了 ,估計用不了幾年了 !
㈢ 緬甸翡翠的開采方法
最初緬甸采玉人人無法將大塊體的翡翠從土層中挖掘出來,常用火把原石燒透,再潑冷水使之炸裂,然後挑選帶色的碎塊,對挖出地面的大塊原料也常用此法進行破碎。直到現在,大部分仍是沿襲古老的人工挖掘,由於缺乏專業知識與專業的探采設備,挖掘只能憑經驗和運氣,盡管非常辛苦,卻還是年年如故,樂此不疲。從中國內陸前往緬甸的玉石礦山開發商則採用先進的機械化開采模式,開采場面之大、開采數量之多是手工開采所無法比擬的。緬甸礦區的開采時間集中在每年陰歷九月至次年的四月。其餘均是雨季,坑洞積水,道路泥濘,氣候炎熱,生活和挖掘都十分困難,即便是開采出來的原石都不能及時運送出來。每到旱季,三五成群的玉工,自發地上山尋找老闆,選中場口,用最原始的工具逐層由表及裡向下挖掘,人們將這種方法稱為「挖洞子」。另一種是「開塘法」,不再採用縱向的挖掘,而是採取類似露天煤礦開采式的挖掘方法橫向挖出淺層的養魚塘大小的坑口,邊挖邊尋找石頭。此種方法常見在新場區使用。第三種是「沖苗法」。顧名思義是利用抽水機引水沖淘,看到目標後再有的放矢地挖掘,這種方法適合於地面土層較薄的地區。第四種是「打撈法」。此種方法的開采頗象古代硯工於深潭中開采硯石一樣,由工人潛到水裡辨認礫石與翡翠,然後將其打撈上地面,分辨優劣和決定取捨。這種方法,沿伊洛瓦底江的場區場口而今仍在使用。
㈣ 緬甸翡翠開採的方法都有哪些
緬甸翡翠開採的方法有:
一、沖苗,所謂的「沖苗」方法就是用水沖洗露出地面的礦藏,然後跟著沖水的痕跡進行挑揀,把露出地面的大石頭用鐵鍬挖掘出來。
二、開塘和挖洞子,開塘和挖洞子一樣都是挖洞,但是兩者又有一些不同。挖洞子是縱深發展,就是向下挖地洞;而開塘是橫向淺挖,挖掘出像魚塘一樣大小的坑口。
三、打撈,打撈方法是用來打撈水中的原石的。完全靠人工開采,采玉人在腰上系一根繩子或者一些簡單的防備工具,口銜通氣膠管,戴上眼罩防水鏡,腰上墜著石頭潛到江河水塘里去,靠手摸腳踩辨認礫石與翡翠。每
㈤ 緬甸翡翠礦什麼時候封礦
本人曾經親自去過緬甸翡翠礦區參觀,可以說,至少一百年內,都不會封礦。
這么說,基於兩個理由:
1,以目前的開采速度,翡翠礦藏百年內不會枯竭。
2,翡翠作為緬甸軍政府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也不會被封礦。
之所以經常謠傳緬甸要封礦,是市場推手炒作翡翠原料,哄抬價格行情的需要。
㈥ 為什麼緬甸的翡翠總是開采不完
您好,並不是開采不完
翡翠本來就是不可再生資源
目前只是控制開采
以及因為緬甸內亂等原因,開采量較小罷了
有不明白的地方請繼續追問
如果回答能幫到您的話,還望採納回答,謝啦!
㈦ 緬甸礦區的翡翠到底是怎樣被挖出來的
提起來翡翠,大家一定不會感到陌生,晶瑩剔透,成色上佳的翡翠也確實是好物件兒,也可以價值連城。緬甸北部地區就有一片翡翠礦區,那裡埋藏了不計其數的翡翠,為了挖出翡翠,就興起了緬甸礦工這個熱門職業,那麼這么珍貴的翡翠是怎麼被挖出來的呢?內行人偷偷告訴你其中實情!
在緬甸挖翡翠,礦工們並沒有運用什麼先進的現代化方式手段,這也可能是翡翠本身就是易碎物,為了保護翡翠的完整原貌,工人們依舊使用最古老傳統的手法。這就考驗了工人們的技術功底了,因為這是一門很有技術含量的工作。
綜上所述,大家是否明白緬甸的翡翠是怎麼被挖出來的了嗎?整個過程非常費勁且辛苦,這美麗的翡翠也凝結了工人們的辛苦汗水啊!
㈧ 翡翠都說在地下,要挖多深才會出現
緬甸翡翠礦床可分為兩大類:原生礦床和次生礦床。緬甸北部的原生翡翠礦床產於蛇紋石化的橄欖岩內,蛇紋石化橄欖岩岩體南北長18公里,東西寬6.4公里,靠近岩體與藍閃石片岩等超高壓和高壓變質岩系的接觸帶,並以岩脈或岩牆形式沿一定方向沿伸,按一定角度向地下傾斜。原生翡翠礦床由於長期深埋在地表以下,未遭受外力地質作用的侵蝕和運移,所以比較堅硬,因而開采也比較艱難。
緬甸翡翠原生礦床主要分布在3個地區,即雷打場區和龍肯場區的西部和北部。次生礦床主要為次生砂礦床,分為沿烏龍江河床的河漫灘沉積翡翠砂礦和遠離河床的高地礫石層翡翠砂礦。河漫灘沉積翡翠砂礦主要分布在烏龍江主河道的兩側,在帕敢場區最為發育(當地稱為水石),翡翠質量較高。
緬甸的翡翠礦石主要集中產於緬甸北部的密支那地區,緬甸翡翠玉石礦床,按其地理位置和行政區劃,習慣上劃分為8大場區(這種所謂的場區,只是行政管理的劃分,不是翡翠成因類型的劃分):龍肯場區、帕敢場區、香洞場區、達木坎場區、會卡場區、後江場區、雷打場區、南其—小場場區。每個場區又再劃分為許多小的「廠口」。
中國人愛玉已有8000年的歷史。中國人的至聖先師孔子,為玉賦予了人性之美,幾乎讓一塊溫潤的石頭成為做人的最高境界。戰國時期,秦昭王願意以15座城池交換一塊美玉,足以令今人百思不得其解。當然,這一時期的玉主要是指以白玉為代表的軟玉。到了清代,當來自緬甸的晶瑩通透的綠石頭(翡翠)進入宮廷之後,一股綠色的時尚驟然興起,並且一發不可收拾。「翡翠」,因為它宛如春水般的晶瑩澄澈,也因為它的通靈、它的潤透,很快就贏得了皇家貴族的青睞,並贏得了「帝王玉」的美名。「翡翠」,全身深藏著一種積淀的民族情感和審美取向,人們在對它充滿喜愛的同時也稱它為----「硬玉」。
翡翠的顏色分為原生色:白色、綠色、紫色、黑色、墨綠;和次生色:黃色、紅色等。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翡翠主要為我國香港、台灣地區及新加坡等國的華人收藏佩帶,但民族的文化底蘊導致了富裕了的國人對翡翠喜愛的回歸。改革開放後,中國對珠寶的追捧分別經歷了黃金、紅藍寶石、鑽石等不同階段,現在開始轉為翡翠,這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玉文化回歸」。2003年底,在北京燕莎商場,兩家珠寶經營企業萬瑞祥、泰源豐聯手舉辦的翡翠展上,出現了一串標價為108萬元人民幣的翡翠珠鏈,引起了京城各界的關注,其實這樣的價格對翡翠精品而言實在不高。世界上最貴的翡翠珠鏈出現在1997年秋香港佳士得的翡翠首飾拍賣中,一串由27顆純翠綠珠子組成的珠鏈,每顆珠子直徑在1.52厘米至1.59厘米之間。珠鏈上配了一顆重10克拉的鑽石鏈扣。這條亮麗、華美之極的翡翠珠鏈估價在4000萬港元以上,可最後競拍時,成交價達到了7262萬港元(這串翡翠珠鏈取自一塊重約50千克的緬甸翡翠原石。30多年前,一位東南亞的珠寶商購得這塊原石時,並未覺得它的珍貴,打算將它出售卻無人問津。後來,珠寶商將玉石切開,玉石中央是一塊重約1千克的碧綠翡翠。於是珠寶商將其製成了這條獨一無二的命名為「雙彩」的珠鏈)。有人統計,在中國,精品翡翠近50年來價格上漲了1000倍。
翡翠雖美,但其開采卻十分艱難。在帕敢等地區注冊開采玉石的公司有400多家,但目前正式開採的卻只有50家左右。其中規模較大的有緬甸宏邦公司、穩納公司、長龍公司、幸運星公司等幾家公司。開采規模是以挖掘機數量計算,最多的有100多台,最少的只有1台,每台噸位均在25噸以上。
高地礫石層翡翠砂礦是由石頭、土和翡翠玉石組成的山丘,工人們首先用炸葯將堅硬的地方炸松,然後用怪手挖掘並將其高高舉起,慢慢地倒向一邊。倒土的地方有幾個有經驗的工人將翡翠玉石挑選出來,每台怪手邊均有3—4人在挑選。挑選後的土再運到另一地方進行第二次挑選,然後再將廢土運出倒掉。這樣一層一層地往下挖,直至把整座山挖完。原以為怪手的每次挖掘都會有翡翠玉石發現,其實不然。據開采商講,翡翠玉石很少,怪手幾天挖不到翡翠玉石也是常有的事。更何況翡翠玉石只有在旱季才能開采,而旱季也只有不到半年的時間。挑選出來的翡翠玉石運到開采商指定的地方,由有經驗的人用燈光照射,再根據翡翠玉石外表的表現以及其他的特徵,來確定翡翠玉石是否有用。這樣,開采出來的翡翠玉石就有一部分被淘汰掉。剩下的翡翠玉石,再由有經驗的人劃線,由工人根據所劃之線將翡翠玉石鋸開。據了解,鋸開的翡翠玉石70%沒有經濟價值,而有經濟價值的翡翠玉石還不到所開采翡翠玉石量的30%,精品翡翠玉石就更難發現。有人形容,發現精品翡翠玉石比中體育彩票還難。
開采翡翠玉石不但發現翡翠玉石難,而且開采成本也非常高。據了解,有一家玉石開采公司,大約有80台怪手(其中15%需要維修),每天能開動的約有60—70台(年有用翡翠玉石開采量在1500噸左右)。每年僅花在炸葯、油料、人工費等日常開支上就需要50億緬幣之多(約5000萬元人民幣)。再加上礦區到城市的山路非常崎嶇,一到雨季根本就無法通行,使得翡翠玉石開采成本無形中又增加許多。另外,翡翠具有高度稀缺性,翡翠玉石是不可再生的稀有礦產。目前全世界達到珠寶級的翡翠只產自緬甸的帕敢等地區。隨著現代化開采機械的使用,翡翠玉石礦藏過度開采,目前面臨枯竭的危險,特別是高檔翡翠,越來越難以找到。這就使得翡翠製品特別是精品翡翠製品價格越來越高。翡翠在古代只是達官貴人的玩賞之物,是身份地位的象徵。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翡翠開始活躍於民間收藏領域。近10年來,翡翠的價格平均上漲了幾倍,部分珍品上漲幾十倍。翡翠藝術品在國際、國內拍賣會上均被列入重要拍品之列。在1997年香港佳士得秋季翡翠首飾拍賣會上,一串由27顆純翠綠翡翠組成的珠鏈,珠鏈上配上一顆10克拉的鑽石鏈扣,拍出了7262萬港幣。在1999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上,一枚橢圓形蛋面翡翠戒指以1850萬港幣成交。在2004年的藝術品市場上,北京翰海秋拍上,一隻乾隆年間的翡翠雕雙鳳耳二龍戲珠紐三足爐以385萬元的高價成交。而在上海崇源的一次拍賣會上,一串罕見的老坑玻璃種質的翡翠珠鏈以143萬元的價格拍出。
不過分析近幾年翡翠市場的走勢,可以看出國內藏家關注更多的是年代久遠的翡翠藝術品,而當代翡翠飾品的市場還不是很理想。如在去年的秋拍上,中國嘉德推出了59件翡翠珠寶飾品,但僅成功拍出了其中的3件,拍賣成績並不理想。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大部分消費群體還沒有到拍賣行購買高檔翡翠的習慣,而專業收藏人士關注的往往是老的翡翠藝術品。從拍賣預展的參觀人數來看,人們對現代翡翠的關注程度還是在不斷增加的,現代翡翠的市場還需要進一步培育。
其實,翡翠的價值並不一定按年代的久遠來判斷,收藏翡翠要選擇純正的天然正品,還講究「種」,即翡翠的質地與結構,質地越細膩,玉質就越晶瑩剔透;「色」,是指顏色,色彩均勻,色正、濃、翠為上品;「水頭」即透明度,光澤晶瑩、通透清澈為上品,通常所說的「玻璃種」就是透明度很高的翡翠。
在2004年中國嘉德秋拍上,第一件落槌成交的是一件18K白金鑲嵌滿綠而又質地細膩的翡翠彌勒佛吊墜,配鑲鑽石,以3萬元落槌;第二件是質地細膩、透明度好,翠色與無色之中略帶些許紫羅蘭色彩的翡翠手鐲,落槌價為4萬元;最後一件成交的是一條由35顆顏色純正帶玻璃光澤的紫羅蘭色翡翠珠子組合的珠鏈,落槌價是6萬元。
內行一般將翡翠分為A貨、B貨、C貨三類。A貨翡翠是純正的天然產品,B貨翡翠則因原料含有雜質較多,成色渾濁不透。一些翡翠商採用強酸對B貨翡翠進行浸泡、腐蝕,去掉雜質,再用高壓將環氧樹脂等高分子聚合物灌入因強酸腐蝕而產生的微小裂隙中,起到充填、固結裂隙的作用。這樣處理的翡翠耐久性差。C貨翡翠是經過染色處理的翡翠,這類翡翠光澤不亮,在燈光下細看,顏色不是自然地存在於硬玉晶體的內部,而是充填在礦物的裂隙中,呈現網狀分布。另外,還有一種B+C貨,其經過多種處理。在這些類別的翡翠中,只有A貨翡翠才具有保值性。
眼下我們在古玩市場和百貨商場所見到的翡翠多為低檔翡翠,其零售價格多為幾百元到幾千元一件。低檔翡翠具有一定的觀賞、裝飾價值,並有一定的增值空間,但真正具有收藏價值的是高檔翡翠。在緬甸,由於生產高檔翡翠的玉石資源面臨枯竭,因此高檔翡翠的價格一路飆升。上世紀60年代,100多元港幣可買一塊上佳「老坑玻璃種」翡翠,現在動輒數萬元,對於特級翡翠,其價格更是驚人。
藏界人士建議,在翡翠的收藏投資中,資金雄厚者應以經典成套首飾或藝術品擺件等為首選品種,所需資金從數十萬元到百餘萬元不等;中小投資者應以單件或小套件首飾為主,所需資金為萬余元到十萬元左右。
翡翠:學名硬玉,玉石中的上品,產自緬甸密支那地區。翡翠顏色莊重而典雅,滋潤而細膩,歷來成為東方民族,尤其是中華民族所喜愛。翡翠掛件、戒面、手鐲已成為人們的主要首飾。店內精選翡翠飾品,玉質溫潤飽滿,色澤靚麗,頗具佩戴和收藏的價值。翡翠贏得了「玉石之王」的美稱!因它奇妙的特性,具有穩定情緒、平衡生理機能的作用,並且還是上好的保健美容品。它還與人有一定的關聯:金銀是錢,鑽石是價,而玉是生命。顏色有黃色、綠色、紫色和白色等多種顏色,玉質晶瑩剔透,色澤明亮祥和。光彩照人,明代以後翡翠才傳入我國。清朝是翡翠風行中國的鼎盛時期,從那時起形成了珠寶飾品與玉器雕刻兩個類別,前者指飾品,後者指觀賞品。由於清朝皇室的重視,推動了全國性的翡翠工藝的發展,現在翡翠已進入尋常百姓家。顏色是評價翡翠優劣極為重要的一個因素。綠色是翡翠的靈魂,翠綠的顏色在中國成為翡翠的代名詞,翡翠還有紅、黃、紫、白、黑、灰、藍之分,一塊同時並存有多種色彩的翡翠,極為難得。如果再利用這些天然色彩進行巧雕,那就更加光彩照人,彌足珍貴了。在您的生命歷程中,當您擁有了一件玉器後,您的生活自然平添了一份玉的感受。無論配戴、或收藏、或饋贈、您都會惜玉如命、珍愛不已.而玉給予的是希望,您的奢求,您的寄託,您的感受,您的情感,您的超脫,亦即您生命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提及翡翠,人們通常認為其具有濃厚的古典色彩。翡翠的確有點「古」。還在560年前,奔走於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上的中國騰沖馬在緬甸北部發現了翡翠原石,回到騰沖經過琢磨加工,綻放出美麗晶瑩的動人的色彩,於是,主產於緬甸的翡翠就開始融匯到東方藝術和國人生活之中。
看完以後,你會對緬甸翡翠礦有個更清晰的認識。
希望能幫到你!
㈨ 緬甸翡翠礦脈枯竭了嗎
有關緬甸帕敢等地翡翠礦藏遭大量挖掘,儲量將盡的傳言,一度導致香港等一些地區翡翠價格飆升,那緬甸翡翠礦藏的儲量情況究竟怎麼樣?
資料顯示,緬甸翡翠礦藏產區主要分布在東經96度至97度,北緯25度至26度,總面積大約3000平方公里。其中,人工開采以及靠現代化機器設備開採的總面積只有約400平方公里,因此,還有大片可能存在翡翠礦藏的區域沒有進行過開采,而對於翡翠礦藏資源將枯竭的說法,很多緬甸玉石專家認為這更可能出自商業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