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人的傳統服裝什麼樣

緬甸人的傳統服裝什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7-14 13:28:07

Ⅰ 緬甸人什麼樣子

緬甸是一個傳統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國家,在仰光,超過80%的人還穿著民族服裝。無論男女,下身都穿紗籠,男式叫「籠基」,女式叫「特敏」。雖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較為鮮艷。男女上衣均為右衽,也有對襟的。

男人上衣為無領對襟長袖短衫,用一條或粉紅或黃或白的薄紗或絲綢帕包在頭上,作為出席盛會的禮帽。女子的上及多為斜襟長袖衫,衣袖長而窄,顏色多為乳白色或粉紅色。為了適應熱帶氣候,多用薄紗製成。婦女一般都留長發,卷發髻,並插花,還特別喜歡佩戴各種首飾。緬甸人很少穿鞋襪,男女老少都愛穿拖鞋。

相關說明

緬甸全國共有135個 民族,總人口5141.9萬(2014年),主要民族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

緬甸全國共有135個 民族,其中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其他主要民族有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

緬甸有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大約5%的人信仰基督教,8%的人信仰伊斯蘭教,約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靈論。

Ⅱ 緬甸人的生活習慣、風俗

飲食: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面、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

緬甸人有喝早茶的習慣。人們在茶館里喝咖啡、奶茶,吃點心。如麵包夾黃油、果醬、乳酪、肉包子、油條及油餅,還喜歡喝魚片湯、鴨肉粥等。

緬甸人在飲食方面較為節儉。常以魚蝦醬、辣椒、煮豆、酸菜葉湯佐飯。緬甸菜餚講究油、辣、香、鮮、酸、咸。宏調方法多以炸、烤、炒、涼拌為主。炸烤食物易於保存,涼拌不需加熱,又能祛暑。緬甸瀕海多河,魚蝦豐富,易捕撈。在緬甸以魚蝦為原料製作的食品尤多。緬甸人喜歡將竹筍腌成酸筍,和其他蔬菜、肉類混炒,味道鮮美。

緬甸人的口味特點是酸、辣、清淡,不油膩,類似中國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愛吃雞、鴨、魚、蝦、蝦醬、魚醬,喜食咖哩,要求略帶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們喜歡用水果做菜。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以及炒過的辣椒籽,吃起來又酸、又咸、又辣、又鮮。

服飾

緬甸是一個傳統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國家,在仰光,超過80%的人還穿著民族服裝。無論男女,下身都穿紗籠,男式叫「籠基」,女式叫「特敏」。雖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較為鮮艷。男女上衣均為右衽,也有對襟的。男人上衣為無領對襟長袖短衫,用一條或粉紅或黃或白的薄紗或絲綢帕包在頭上,作為出席盛會的禮帽。女子的上及多為斜襟長袖衫,衣袖長而窄,顏色多為乳白色或粉紅色。為了適應熱帶氣候,多用薄紗製成。婦女一般都留長發,卷發髻,並插花,還特別喜歡佩戴各種首飾。緬甸人很少穿鞋襪,男女老少都愛穿拖鞋。

拓展資料

緬甸人:

緬甸全國共有135個 民族,總人口5141.9萬(2014年),主要民族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全國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約8%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民族:

緬甸全國共有135個 民族,其中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其他主要民族有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

宗教

緬甸有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大約5%的人信仰基督教,8%的人信仰伊斯蘭教,約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靈論。

緬甸的佛教主要是南傳上座部佛教。佛教不但是緬甸 人的宗教信仰,而且是他們道德教育的源泉。佛教的經文,尤其是《吉祥經》,是緬甸人民的生活哲學,深深地印入人們的心靈中。緬甸人日常生活中經常參神拜 佛,信眾一路赤腳走去,不能穿鞋或襪子。不能對寺廟、佛像、和尚有任何輕率舉動,不能穿過短、過透的衣服。在緬甸,信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須入寺廟當一段時間 的和尚,過靜修生活後才能還俗結婚。緬甸人對和尚十分尊敬和崇拜,只要有和尚來化緣,他們都不惜拿出家中最好的財物送給和尚。緬甸人虔心向佛,民風淳樸、 和善,社會犯罪率比較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緬甸人

Ⅲ 緬甸人長什麼樣子圖片

緬甸全國共有135個 民族,總人口5141.9萬(2014年),主要民族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全國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約8%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中文名
緬甸人
主要民族
緬族、撣族、克倫族、克欽族
主要宗教
佛教
人口
5141.9萬(2014年)
有道翻譯知乎緬甸華人緬甸特產緬甸豆瓣寮國緬甸人長相緬甸疫情緬甸疫情最新消息
民族
緬甸全國共有135個 民族,其中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其他主要民族有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

宗教
緬甸有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大約5%的人信仰基督教,8%的人信仰伊斯蘭教,約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靈論。

緬甸僧人
緬甸的佛教主要是南傳上座部佛教。佛教不但是緬甸 人的宗教信仰,而且是他們道德教育的源泉。佛教的經文,尤其是《吉祥經》,是緬甸人民的生活哲學,深深地印入人們的心靈中。緬甸人日常生活中經常參神拜 佛,信眾一路赤腳走去,不能穿鞋或襪子。不能對寺廟、佛像、和尚有任何輕率舉動,不能穿過短、過透的衣服。在緬甸,信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須入寺廟當一段時間 的和尚,過靜修生活後才能還俗結婚。緬甸人對和尚十分尊敬和崇拜,只要有和尚來化緣,他們都不惜拿出家中最好的財物送給和尚。緬甸人虔心向佛,民風淳樸、 和善,社會犯罪率比較低。

飲食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面、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

緬甸人有喝早茶的習慣。人們在茶館里喝咖啡、奶茶,吃點心。如麵包夾黃油、果醬、乳酪、肉包子、油條及油餅,還喜歡喝魚片湯、鴨肉粥等。

緬甸人在飲食方面較為節儉。常以魚蝦醬、辣椒、煮豆、酸菜葉湯佐飯。緬甸菜餚講究油、辣、香、鮮、酸、咸。宏調方法多以炸、烤、炒、涼拌為主。炸烤食物易於保存,涼拌不需加熱,又能祛暑。緬甸瀕海多河,魚蝦豐富,易捕撈。在緬甸以魚蝦為原料製作的食品尤多。緬甸人喜歡將竹筍腌成酸筍,和其他蔬菜、肉類混炒,味道鮮美。

緬甸人的口味特點是酸、辣、清淡,不油膩,類似中國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愛吃雞、鴨、魚、蝦、蝦醬、魚醬,喜食咖哩,要求略帶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們喜歡用水果做菜。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以及炒過的辣椒籽,吃起來又酸、又咸、又辣、又鮮。

服飾
緬甸是一個傳統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國家,在仰光,超過80%的人還穿著民族服裝。無論男女,下身都穿紗籠,男式叫"籠基",女式叫"特敏"。雖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較為鮮艷。男女上衣均為右衽,也有對襟的。男人上衣為無領對襟長袖短衫,用一條或粉紅或黃或白的薄紗或絲綢帕包在頭上,作為出席盛會的禮帽。女子的上及多為斜襟長袖衫,衣袖長而窄,顏色多為乳白色或粉紅色。為了適應熱帶氣候,多用薄紗製成。婦女一般都留長發,卷發髻,並插花,還特別喜歡佩戴各種首飾。緬甸人很少穿鞋襪,男女老少都愛穿拖鞋。

Ⅳ 緬甸女人都穿筒裙,是被逼無奈還是個人喜好

緬甸是我們國人很喜歡去旅遊的地方,距離近景色風俗又不錯,所去緬甸旅遊的口碑一直以來都很好。去過緬甸的小夥伴們都知道緬甸的衣著風俗很有代表性,那裡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歡穿“筒裙”,但是看起來風格好像有點單一,她們為什麼不穿褲子呢?這個筒裙是被逼無奈的穿著還是她們真的喜歡穿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一看吧。只是這個筒裙雖然在緬甸男女通穿,但是還是有區別的,男款筒裙叫“隆基”,女款筒裙叫“特敏”,而且穿著方式也稍有不同,女生的筒裙圍好之後是在腰側打結固定,而男款筒裙則是在腹部中間打結固定。所以雖表面看起來緬甸男女老少都穿筒裙,但是還是會不同的,如果有機會去緬甸旅遊試穿筒裙,不要穿錯惹笑話哦。

Ⅳ 一個很奇葩的風俗,為什麼緬甸小夥子總是喜歡穿裙子

這幾年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緬甸也成為了很多小夥伴必須去打卡的地方,甚至成為了東南亞國家中旅遊最受歡迎的國家,據說每年也能吸引數以萬計的國內外遊客前去觀光呢,但是去過緬甸的小夥伴都發現了一個很奇特的情況,就是緬甸的小夥子怎麼也喜歡穿裙子呢,這個風俗到底有什麼意義呢,接下來小編和大家一起去學習緬甸小夥子為什麼總是喜歡穿裙子一下吧!

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風俗文化和地域特色,緬甸的這種風俗非常有特點,據說去緬甸旅遊的男遊客也會被請穿當地的「裙子」,有的男遊客會拒絕,但是小編認為入鄉隨俗感受一下當地風俗習慣也蠻有紀念意義的,你覺得呢!

Ⅵ 為什麼緬甸的男女老少都不穿褲子

緬甸是個美麗而神秘的國度,是東南亞最上鏡國度之一,近些年,中國去緬甸的遊客越來越多。緬甸有秀麗的風光,有熱情的居民,還有奇特的風俗。說起風俗,緬甸男女老少都穿裙子,應該是初到緬甸的遊客最好奇的地方。

此外,筒裙+人字拖的標配,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而這一傳說還和諸葛亮有著親密的關系。據說諸葛亮平定西南邊境戰亂以後,看到很多庶民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十分苦惱。酷暑難耐,他看到自己寬大的袖子計上心來,把衣服上那寬大的左袖撕上去,讓一個漢子圍在腰上;又把右袖也撕上去,讓一個女人圍在腰上。諸葛亮看了異常滿足,說:「不錯!不錯!而本地庶民還認為他們圍在腰上的器械就叫「不錯」,便如斯謠傳了上去。在緬語中「籠基」亦稱為「伯梭」,發音和漢語中的「不錯」千篇一律。雖然傳說無從考證,但是當地人對諸葛亮的崇拜卻是真真存在的。

Ⅶ 緬甸小伙總愛穿裙子,這和當地的文化有什麼關系

首先與氣候條件有關。緬甸國家地處東南亞熱,緬甸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國土的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為熱帶,小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北,處於亞熱帶緬甸全年氣溫變化不大,最冷月(1月)的平均氣溫為20℃-25℃;最熱月(4、5月間)的平均氣溫為25℃-30℃。這使得這個國家一年四季的氣候都是偏炎熱為主,尤其在炎炎夏日的時候平均溫度都能夠超過50℃,如果穿著短褲衩或者長褲的話不容易散發熱度,同時也會讓身上濕漉漉的。但是如果緬甸的小伙和緬甸的姑娘一樣都穿著筒裙的話,就顯然更方便一些。


關於「籠基」還有一種說法。三國時期諸葛亮平定了邊陲戰亂後來到緬甸,看見當時的緬甸人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於是把自己的衣袖扯下來給了當地的一個人裹上,後來這種「裙子」的穿法也就流傳了下來,從此以後緬甸的男女老少都習慣了這種穿法,成為了當地的特色文化

Ⅷ 緬甸人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1、飲食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面、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

2、服飾

緬甸是一個將傳統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國家,在仰光,超過80%的人還穿著民族服裝。無論男女,下身都穿紗籠,男式叫「籠基」,女式叫「特敏」。

3、稱呼

緬甸人有名無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稱「貌」(意為弟弟),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少年也稱「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意為叔伯)。

(8)緬甸人的傳統服裝什麼樣擴展閱讀

緬甸的宗教信仰及禁忌:

緬甸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其中影響最為廣泛並為絕大多數緬甸人信仰的是南傳上座部佛教,信徒約佔全緬87%的人口。基督教約在16世紀初傳入緬甸,目前影響最大的是新教浸禮會和羅馬天主教派。

緬甸人認為頭部是一個人最高貴的地方,不喜歡別人觸摸自己的頭。婦女的筒裙被視為不潔,嚴禁晾曬在頭部以上的高度,忌諱從晾曬的婦女筒裙底下走過。進入佛教寺廟和參觀佛塔時應脫鞋、脫襪,不應與僧侶「平起平坐」,女士不能隨意碰觸僧侶袈裟或身體。

進入伊斯蘭教、天主教等其他宗教場所前,應事先詢問是否可以進入,如對方不歡迎非信徒進入,請勿強行參觀。此外,緬忌諱隨意撫摸兒童頭部,用腳做指示、踢東西或觸碰人也是極不禮貌的行為。

Ⅸ 緬甸人長什麼樣子

緬甸人很像漢族人,但大體來說的話,皮膚偏黑,鼻子微挺,他們的牙齒都是很白的那種。

選擇到中國打工的緬甸女孩,家庭條件大部分不好。她們非常勤勞,不過長得卻一般。如果你去雲南,在中緬邊境城市看一看,會發現這里的緬甸人很多。這些女孩大部分皮膚偏黑,因為很早就出來謀生,她們很多人臉上寫滿了生活的艱辛。


緬甸是一個傳統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國家:

在仰光,超過80%的人還穿著民族服裝。無論男女,下身都穿紗籠,男式叫「籠基」,女式叫「特敏」。雖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較為鮮艷。男女上衣均為右衽,也有對襟的。

男人上衣為無領對襟長袖短衫,用一條或粉紅或黃或白的薄紗或絲綢帕包在頭上,作為出席盛會的禮帽。女子的上及多為斜襟長袖衫,衣袖長而窄,顏色多為乳白色或粉紅色。為了適應熱帶氣候,多用薄紗製成。婦女一般都留長發,卷發髻,並插花,還特別喜歡佩戴各種首飾。緬甸人很少穿鞋襪,男女老少都愛穿拖鞋。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3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4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16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8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2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57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1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4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3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