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黃金礦石怎麼分辨
1. 黃金礦的區分
自古以來黃金就等於塵世財富的象徵。樓主可以去正規的貴金屬飾品店購買。那裡有詳細介紹,小弟不才,希望樓主好運。
下面是COPY的。希望對你有用。
鑒別黃金需要有一定的經驗。簡單地介紹一些鑒別方法。但最好還是去金店!
(1)看顏色:黃金首飾純度越高,色澤越深。在沒有對金牌的情況下可按下列色澤確定大體成色(以青金為准則。所謂青金是黃金內只含白銀成分);深赤黃色成色在95%以上,淺赤黃色90--95%,淡黃色為80--85%,青黃色65—70%,色青帶白光只有50--60%,微黃而呈白色就不到50%了。通常所說的七青、八黃、九赤可作參考。(2)掂重量:黃金的比重為19.32,重於銀、銅、鉛、鋅、鋁等金屬。如同體積的黃金比白銀重40%以上,比銅重1.2倍,比鋁重6.1倍。黃金飾品托在手中應有沉墜之感,假金飾品則覺輕飄。此法不適用於鑲嵌寶石的黃金飾品。
(3)看硬度:純金柔軟、硬度低,用指甲能劃出淺痕,牙咬能留下牙印,成色高的黃金飾品比成色低的柔軟,含銅越多越硬,折彎法也能試驗硬度,純金柔軟,容易折彎,純度越低,越不易折彎。
(4)聽聲音:成色在99%以上的真金往硬地上拋擲,會發出叭噠聲,有聲無韻也無彈力。假的或成色低的黃金聲音脆而無沉悶感,一般發出「當當」響聲,而且聲有餘音,落地後跳動劇烈。
(5)用火燒:用火將要鑒別的飾品燒紅(不要使飾啡芻�湫?,冷卻後觀察顏色變化,如表面仍呈原來黃金色澤則是純金;如顏色變暗或不同程度變黑,則不是純金。一般成色越低,顏色越濃,全部變黑,說明是假金飾品。
(6)看標記:國產黃金飾品都是按國際標准提純配製成的,並打上戮記,如「24K」標明「足赤」或「足金」;18K金,標明「18K」字樣,成色低於loK者,按規定就不能打K金印號了。目前社會上不法分子常用製造假牌號、仿製戳記,用稀金、亞金、甚至黃銅冒充真金,因而鑒別黃金飾品要根據樣品進行綜合判定來確定真假和成色高低。
黃金飾品成色的准確鑒別常用方法有兩種。
(1)試金石法:選擇質地細膩的黑色試金石,用含金量不等的標准試金片(對金牌)在試金石上劃出痕跡,再將所要鑒定的金飾樣品在同一試金石上劃痕,滴上濃硝酸去掉雜質,找出留在試金石上的痕跡與所劃的試金片痕跡對比,找出與飾品樣品一樣的色度,對照樣品金的標準度,即為所要測定金飾樣品的准確含金量。
(2)化學法:又稱試劑點試法。黃金不溶於單獨的硝酸、硫酸和鹽酸之中,而銀、銅等成分均能與硝酸起化學反應而被溶解。取金飾樣品。將硝酸點在某一部位,如是黃金則不會變色,如是銀製品,則會生成氧化銀而變黑;如是銅製品,生成二價銅鹽而冒綠色泡沫。對含金量在95%以上的金飾品,用硝酸點試,表面變化很小。
2. 怎麼樣鑒別含有黃金的礦石
1、金礦石硅化較強
2、金礦石中可見黃鐵礦化,褐鐵礦化等蝕變。
3、黃鐵礦,黃銅礦在金礦石中比較和金混淆,用手摸,有明顯刺手感得是金礦石,其餘沒那感覺。
3. 如何鑒別金礦
重力選礦。
這個方法是利用黃金和其它礦物的比例差異性進行進一步浮選。他們的比重差異約大,便越是更容易產生分離。可以將含金礦的沙放入到圓筒篩,通過高壓水來進行流礦,此方法一般是多用於流沙礦以及細碎的礦石。
(3)緬甸黃金礦石怎麼分辨擴展閱讀
1、黃銅礦的用途:在工業上,黃銅礦是煉銅的主要原料。在寶石學領域,它很少被單獨利用,偶爾用作黃鐵礦的代用品。另它常參與一些彩石、硯石和玉石的組成。
2、黃鐵礦的用途:黃鐵礦是提取硫和製造硫酸的主要礦物原料。含Au、Co、Ni時可提取伴生元素。黃鐵礦也是一種非常廉價的古寶石。在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人們都喜歡飾用這種具有特殊形態和觀賞價值的寶石。它除了用於磨製寶石外,還可以做珠寶玉器和其它工藝品的底座。
3、自然金礦石的用途:金具有高導電、導熱性能及較好的延展性和穩定性,因而在電子工業用途廣泛。宇航技術要求穩定性很高的無線電、電子元件,而黃金正具有這種性能。黃金還用於核反應堆的襯料。在航天、航空工業中,金則用於噴氣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的塗金放熱罩或熱隔護板等。
4. 黃金礦石怎樣辨別
金礦石鑒定方法;方法有三
,一 :如果你的石頭光澤度很高,你直接用無煙的火加熱<烤》一下黃鐵礦石會變黑色,但真金不怕火煉
二:你可以用錘子把石頭砸碎,拿酸泡,鹽酸,硫酸都可以的。金子不會被溶掉的,等把石頭溶掉,再過濾收集殘渣,再泡,用的酸要濃。金子質地很軟,但是石頭里的金子可能很小的不能用此法。再收集後的顆粒,找地方熔成一塊。之後你差不多自己就能鑒定了,質軟,光澤度好,延展性很高,密度19.3g/cm3。
三;有條件可以做一個礦石的X光譜成分化學元素檢驗 ,當然這個最直接的
金礦石主要是用作觀賞用,價值跟他的外在品相有很大的關系,好的品相,而且個頭大於20公斤左右的,市場銷售在600塊以上。
5. 如何鑒別黃金礦石
標準的硫鐵礦
6. 如何鑒定含金礦石
想知道是不是含金不難。鑒別方法:真金礦中的金多以小顆粒狀或條狀零星分散於礦石的里或外面。用火燒,真金不怕火燒,燒過之後還是黃燦燦的。或是拿礦石用力在石板上劃,黃金,軟易產生黃色的劃痕跡。
金礦石,指用人工或機械從礦山開采出來的含金的礦石,其中還含其他金屬雜質等。金在常溫下為晶體,等軸晶系,立方面心晶格,天然良好晶形極為少見,常呈不規則粒狀、團塊狀、片狀、網狀、樹枝狀、纖維狀及海綿狀集合體。
(6)緬甸黃金礦石怎麼分辨擴展閱讀:
1、黃金的介紹
黃金(Gold)是化學元素金(化學元素符號Au)的單質形式,是一種軟的,金黃色的,抗腐蝕的貴金屬。金是較稀有、較珍貴和極被人看重的金屬之一。
國際上一般黃金都是以盎司為單位,中國古代是以"兩"作為黃金單位,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不僅是用於儲備和投資的特殊通貨,同時又是首飾業、電子業、現代通訊、航天航空業等部門的重要材料。
2、黃金的顏色鑒別
(1)黃金首飾純度越高,色澤越深。在沒有對金牌的情況下可按下列色澤確定大體成色(以青金為准則。
(2)所謂青金是黃金內只含白銀成分);深赤黃色成色在95%以上,淺赤黃色90--95%,淡黃色為80--85%,青黃色65—70%,色青帶白光只有50--60%,微黃而呈白色就不到50%了。通常所說的七青、八黃、九赤可作參考
7. 金礦的礦石和明金如何用肉眼來分辨
金礦石中黃鐵礦、黃銅礦比較與金混為一談,用手摸,有明顯的刺手感的就是金,其餘的就沒那感覺,晶型不同。
1、單一浮選法。這個方法非常的適合處理較粗的鐵礦石。經處理破碎以後的礦物質可以進入到球磨機里,磨細之後呈礦漿會進入浮選。在浮選的過程中,我們一般選擇用碳酸鈉來作為調整劑,使中間的黃金飄浮。同時還可以用丁黃葯和胺黑葯來作補收劑,使金礦粉和礦渣進行分離,從而便會產出金精礦粉。
2、混汞浮選。這個方法非常的適合於處理自粒度較粗和儲存在黃鐵礦於硫化的礦石。和單一浮選法兒不一樣的是,在磨礦以後加上汞板可以進行金的回收,回收率高達30~45%。混汞以後的礦物質漿,還可以通過分級機溢流的方法進行進一步浮選。
3、重力選礦。這個方法是利用黃金和礦物的比例差異性進行進一步浮選。他們的比重差異約大,便越是更容易產生分離。可以將含金礦的沙放入到圓筒篩,通過高壓水來進行流礦,此方法一般是多用於流沙礦以及細碎的礦石。
(7)緬甸黃金礦石怎麼分辨擴展閱讀
1、貧硫化物金礦石
這種礦石多為石英脈型,也有復石英脈型和細脈浸染型等,硫化物含量少,多以黃鐵礦為主,在有些情況下伴生有銅、鉛、鋅、鎢、鉬等礦物。這類礦石中自然金粒度相對較大,金是唯一回收對象,其他元素或礦物無工業價值或僅能作為副產品加以回收。
2、多硫化物金礦石
這類礦石中黃鐵礦或毒砂含量多,它們與金一樣也是回收對象。金的品位偏低,變化不大,自然金顆粒相對較小,並多被包裹在黃鐵礦中。用浮選將金與硫化物選別出來,一般比較容易;但進而使金與硫化物分離則需要採用復雜的選冶聯合流程,否則金的回收指標不會太高。
3、含金多金屬礦石。
這類礦石除金以外,有的含有銅、銅鉛、鉛鋅銀、鎢銻等幾種金屬礦物,均有單獨開採的價值。
其特點是:含有相當數量硫化物(10~20%);自然金除與黃鐵礦密切共生外,大多與銅、鉛等礦物緊密共生;自然金呈粗細不均勻嵌布,粒度變化區間長;供綜合利用的種類繁多。上述特點決定了對這類礦石一般需要採用比較復雜的選礦工藝流程進行選別。
8. 金礦石怎樣辨認
真金礦中的金多以小顆粒狀或條狀零星分散於礦石的里或外面。用火燒,真金不怕火燒,燒過之後還是黃燦燦的。或是拿礦石用力在石板上劃,黃金,軟易產生黃色的劃痕跡。
金礦石,指用人工或機械從礦山開采出來的含金的礦石,其中還含其他金屬雜質等。金在常溫下為晶體,等軸晶系,立方面心晶格,天然良好晶形極為少見,常呈不規則粒狀、團塊狀、片狀、網狀、樹枝狀、纖維狀及海綿狀集合體。
(8)緬甸黃金礦石怎麼分辨擴展閱讀:
地球的黃金總儲量大約有48億噸,而分布在地核內的約有47億噸,地幔8600萬噸,而分布到地殼的只有不到1億噸。地球上99%以上的金進入地核。金的這種分布是在地球長期演化過程中形成的。地球發展早期階段形成的地殼其金的豐度較高。
因此,大體上能代表早期殘存地殼組成的太古宙綠岩帶,尤其是鎂鐵質和超鎂鐵質火山岩組合,金豐度值高於地殼各類岩石,可能成為金礦床的最早的「礦源層」。綜上所述,金在地殼中豐度值本來就很低,又具有親硫性、親銅性,親鐵性,高熔點等性質。
要形成工業礦床,金要富集上千倍,要形成大礦、富礦,金則要富集幾千、幾萬倍,甚至更高,可見其規模巨大的金礦一般要經歷相當長的地質時期,通過多種來源,多次成礦作用疊加才可能形成。
金在常溫下為晶體,等軸晶系,立方面心晶格,天然良好晶形極為少見,常呈不規則粒狀、團塊狀、片狀、網狀、樹枝狀、纖維狀及海綿狀集合體。純金為金黃色,含有雜質時其顏色可相應變化。
金具有耀眼的光澤,白光下反射率平均為74%,隨著含銀量的增加,反射率增高,金硬度增大,密度減小。金的揮發性極差,在熔點溫度之上至1300℃幾乎無揮發性,但在煤氣和CO氣氛中揮發性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