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在緬甸什麼時候開始傳入
㈠ 緬甸人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1、飲食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面、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
2、服飾
緬甸是一個將傳統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國家,在仰光,超過80%的人還穿著民族服裝。無論男女,下身都穿紗籠,男式叫「籠基」,女式叫「特敏」。
3、稱呼
緬甸人有名無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稱「貌」(意為弟弟),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少年也稱「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意為叔伯)。
(1)基督教在緬甸什麼時候開始傳入擴展閱讀
緬甸的宗教信仰及禁忌:
緬甸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其中影響最為廣泛並為絕大多數緬甸人信仰的是南傳上座部佛教,信徒約佔全緬87%的人口。基督教約在16世紀初傳入緬甸,目前影響最大的是新教浸禮會和羅馬天主教派。
緬甸人認為頭部是一個人最高貴的地方,不喜歡別人觸摸自己的頭。婦女的筒裙被視為不潔,嚴禁晾曬在頭部以上的高度,忌諱從晾曬的婦女筒裙底下走過。進入佛教寺廟和參觀佛塔時應脫鞋、脫襪,不應與僧侶「平起平坐」,女士不能隨意碰觸僧侶袈裟或身體。
進入伊斯蘭教、天主教等其他宗教場所前,應事先詢問是否可以進入,如對方不歡迎非信徒進入,請勿強行參觀。此外,緬忌諱隨意撫摸兒童頭部,用腳做指示、踢東西或觸碰人也是極不禮貌的行為。
㈡ 基督教起源於哪個國家,他們信仰的是誰
一、它的起源是以色列,我們可以從聖經上面知道,首先挑選以色列人作為上帝王國在世的代表,然後轉移到教會。這就是基督教。所以以色列民族就是基督教的前身,而且他們信仰的是耶穌。
四、根據基督教經典,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他在30歲左右(公元1930年)開始在巴勒斯坦領土上的使命。耶穌聲稱他的到來並不是為了取代舊約中記載的猶太律法,而是為了實現它。耶穌思想的中心在於兩件事:「盡你所能去愛神」和「愛你自己」。
五、耶穌出來傳福音,傳國的福音,勸人悔改,遠離邪惡。他的教誨和奇跡對人民有很大的反響。這使羅馬帝國政府統治下的猶太祭司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深感自己的地位得不到保障,應該很快被撤職。後來,由於猶大的門徒,羅馬帝國的猶太總督彼拉多逮捕了耶穌。
耶穌遭到毆打和侮辱,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耶穌的心意是要犯世上的罪,甘心從自己的血中流出。
㈢ 基督教的起源,時間,地點,創始人,信仰
起源:公元1世紀30年代,耶穌和他的門徒們開始在中東地區宣傳福音,基督教由此興起。
時間:公元1世紀30年代
地點: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社會
創始人:耶穌
信仰:上帝
㈣ 基督教起源於什麼時候
公元前1年 耶穌誕生
公元1年 公元紀元開始
公元29年 耶穌開始傳道
公元32年4月6日 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
公元32年4月11日 耶穌釘十字架
公元32年6月2日 基督教會產生
公元33年 保羅悔改
㈤ 東盟十國都各自信什麼教
東盟十國分別為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它們分別信仰的宗教如下:
汶萊:伊斯蘭教
柬埔寨:上座部佛教
印度尼西亞:伊斯蘭教
寮國:上座部佛教
馬來西亞:伊斯蘭教
緬甸:上座部佛教
菲律賓:天主教
新加坡: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印度教
泰國:上座部佛教
越南:佛教、天主教、和好教、高台教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當今世界主要的宗教有: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猶太教、佛教、道教、神道教等。
(5)基督教在緬甸什麼時候開始傳入擴展閱讀:
宗教信仰的優點
宗教有讓宗教信仰者行動的能力,如果一個宗教宣傳積極向上的思想,無疑能使宗教信仰者做出有利於社會的行為,它可以使人斷惡修善、懲惡揚善。
宗教信仰的缺點
與優點相反,如果一個宗教宣揚不利於社會和平穩定發展的思想,那麼宗教信仰者對社會的危害是很大的。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汶萊伊斯蘭教
網路——柬埔寨
網路——寮國
網路——馬來西亞
網路——緬甸
網路——菲律賓
網路——新加坡
網路——泰國
網路——越南
網路——印度尼西亞
網路——宗教
㈥ 誰能告訴我佛教和基督教的起源時間,地點,創教人
佛教教發源於距今2552年前的古印度。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基督教的創始人 耶穌476年羅馬
㈦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地是哪裡
三大宗教佛教的發源地,幸福指數排前的國家之一,尼泊爾值得你去
尼泊爾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的發源地,位於喜馬拉雅山山脈的南面,北面和我們中國相接。尼泊爾的景色非常的美麗,有終年不化的雪,有茂密的原始森林,這里的宗教寺廟非常的多,城市的色彩格外的濃烈。庄嚴的佛教寺廟在這里隨處可見,裝飾也是格外的漂亮和精美庄嚴。人們穿著的顏色是非常艷麗的顏色。和宗教的紅色,格外的相稱。
尼泊爾的景色非常的美麗,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但是又是幸福指數最靠前的國家之一。尼泊爾的景色就像是中國的西藏一樣,裊裊的焚香煙霧升騰而起,耗牛脖子上的鈴鐺當當作響,從寺廟里傳來的念經聲,讓這一切充滿著聖潔。尼泊爾有山有湖,景色都是非常的迷人的。當夕陽西下時,余暉籠罩住聖潔的寺廟,梵音裊裊,湖面波光粼粼,山中鳥鳴不停。
佩瓦湖的景色非常的漂亮,蒼翠的植被和雪山形成對比,交相輝映。在佩瓦湖,還有成片的稻田和菜地,當秋天到來時,稻田一片金黃,雪山還是白色的。金色和白色交匯,異常的和諧。在佩瓦湖,還有成群結隊的牛羊,這里可以看到世界上九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
還有一處湖泊叫費瓦湖。在費瓦湖,你可以看見很多當地人,因為湖的中央有一座寺廟。到湖中央的寺廟祈福需要乘坐小船。在小船上,你可以看見安娜普納雪山,還可以欣賞其他的風景。當日落到來時,你可以看見余暉讓湖面上波光粼粼,還可以見到被光籠罩著的寺廟。在尼泊湖,你可以徒步還可以滑翔。滑翔的最好時機是中午,因為早上有霧,是看不見安娜普納雪山。從高空俯瞰整個小鎮,你會看見非常美麗的景象。人來人往的小鎮,各種喧鬧。庄嚴肅穆的佛寺,靜靜地佇立在小鎮上。
在燒屍廟,有很多的苦行僧,還有很多人坐在河的對面,靜靜的看著屍體被燃燒,見證著別人死亡的終結。這是當地的文化特色,這里的人認為在神聖的河邊焚燒屍體,是為了讓靈魂得到超度。
在杜巴廣場,你可以看見當地人的生活,這種人很多,非常的擁擠。在猴廟可以看見很多的猴子,很多當地人都會來這里祈福。猴廟的路上還有很多特色的小販,想要買紀念品的小夥伴可以在這里買到你想買的。
㈧ 緬甸的宗教是什麼
緬甸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緬甸人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原始拜物教和神靈崇拜、伊斯蘭教、印度教和基督教。影響最為廣泛並為絕大多數緬甸人信仰的宗教是南傳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緬甸佛教屬上座部佛教,是緬甸國教。長期以來緬甸佛教與緬甸政治緊密結合。同時,它還對緬甸文化施予極深的影響,無論語言文字、文化教育,或是文學藝術、建築藝術、手工藝等,都吸收和融入大量佛教文化。所以,緬甸人常說,佛教即緬甸文化。
緬甸人最早接觸到基督教是在16世紀初。目前緬甸基督教影響最大的是新教浸禮會和羅馬天主教派、全緬設有緬甸教區紅衣主教,仰光和曼德勒地區設有主教。全緬甸共有5200多座教堂。
伊斯蘭教13~14世紀從孟加拉地區傳人緬甸若開地區。現在,全國有6個擁有獨立組織、清真寺等機構的伊斯蘭宗教團體,即緬甸穆斯林聯盟、若開穆斯林聯合會、全面毛拉同盟、緬甸穆斯林大會、全緬穆斯林學生聯合會和穆斯林中央基金會,有3100多個清真寺。
現在緬甸的印度教徒約有40多萬人,主要為印度移民,也有少數若開族人。緬甸的印度教組織主要有印度教友誼協會等,有1000多個印度教神廟。著名的印度教神廟有斯利濕婆克里希那寺和斯利杜爾迦寺。
㈨ 三大宗教的創立時間,地點及創始人
1、基督教
創始人是耶穌,他30歲左右(公元一世紀30年代)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
2、伊斯蘭教
公元七世紀由麥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上首先興起,原意為「順從」、「和平」,又譯作伊斯倆目,指順從和信仰創造宇宙的獨一無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Muslim,意為「順從者」與伊斯蘭「Islam」是同一個詞根)。
3、佛教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10世紀的古印度。創始人名悉釋迦牟尼。20歲時離家成道,此後被尊稱「佛陀」,意為覺悟者,簡稱「佛」,所傳宗教被稱為「佛教」。
(9)基督教在緬甸什麼時候開始傳入擴展閱讀:
1、基督教傳播
1054年,基督教分化為公教(在中國稱天主教)和正教(在中國稱東正教)。天主教以羅馬梵蒂岡為中心,權力集中於教宗身上;東正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教會最高權力屬於東羅馬帝國的皇帝。
1096年~1291年,天主教以維護基督教為名,展開了8次宗教戰爭(十字軍東征)。16世紀以後,歐洲各國發生了宗教改革運動,分化出許多支派。隨後的地理大發現以及殖民擴張,將基督教傳到了世界各地。
2、伊斯蘭教傳播
伊斯蘭教世界的國家遍布亞、非兩個大洲,總體算來也有大約五十個。此外,在各大洲很多國家裡都有信仰伊斯蘭教的人民(穆斯林)。
這些國家包括一些西方國家諸如英、美、俄、法、德等國家。據統計,全世界信仰伊斯蘭教的人民總數約在12億人以上。有跡象表明,穆斯林人數有在幾十年以後超過基督教徒人數的趨勢。
3、佛教傳播
佛教自創立以來,就在古印度廣泛傳播,總的說來,佛教在印度的發展主要分為四個時期,這四個時期分別是原始佛教時期、部派佛教時期、大乘佛教時期、密宗佛教時期。
佛教自創立以來,就在印度廣泛傳播。與婆羅門教艱澀的教義相比,釋迦牟尼的說法不立文字,簡單易懂,且他一向主張眾生平等,對於女性和奴隸也一視同仁,因此,佛教受到了社會底層百姓的歡迎。
另外,由於許多僧院接近城市,一些商人和貴族與佛教多有接觸,雖然他們不能成為全職的僧人,但他們在金錢和土地方面對佛教也有所扶植,甚至於一些王國的君王也成為了佛教的信徒。
㈩ 基督教起源的時間、地點及發展歷程
基督教產生於1世紀的羅馬帝國猶太省(今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社群中。第一世紀結束前即逐漸發展到敘利亞、埃及和小亞細亞等地,並擴及希臘地區及義大利地區。在4世紀以前基督教是受迫害的,直到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發布米蘭敕令(313年)宣布它為合法宗教為止。在380年時狄奧多西大帝(Theodosius I)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並且所有人都要信奉。1054年,基督教發生了大分裂,東部教會自稱為正教(即東正教),西部教會稱為公教(即天主教)。16世紀又從天主教中分裂出新教,以及其它許多小的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