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得乃卡樹長什麼樣

緬甸得乃卡樹長什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25:37

⑴ 如何通過表皮判斷翡翠原石的種水

通過種皮判斷翡翠可以觀察透明度、觀察脆性和石花、看顏色、看裂痕,具體介紹如下:

1、觀察透明度:在強光下觀察,透明度愈高愈好。

2、觀察翠性和石花:對光觀察,翡翠中有其他礦物顆粒的閃光(即翠性),並常有團塊狀白花,稱石花。兩者均以少為好

3、看顏色:看顏色是否純正、濃艷、均勻,並用聚光手電筒檢查是否有隱藏的雜色。以顏色濃艷、純正、均勻,雜質微小者為佳。翡翠中翠綠色具有較高的價位,其次為紅色、紫色。綠色中又以鮮嫩、略帶黃色調的含三分水的秧苗綠(又稱「楊淼」綠)為最佳,其次為寶石綠、江水綠、油綠,均以綠分布均勻者好。

4、看裂痕和黑斑:裂痕有的是原礦中存在的,也有的是加工造成的,以少為好;黑斑是翡翠中各處的黑色斑點,也以少而小為好。

注意事項:

1、切石是在購買翡翠原石的時候最為驚心動魄的時候,這是看到自己買到的翡翠原石是否給力的關鍵,也是看自己是虧本還是賺錢的關鍵,所以,切割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2、不建議一些完全不懂貨的翠友盲目的進入賭石的行業,畢竟,賭石是依靠經驗、膽識、渠道吃飯的。

⑵ 翡翠賭石的皮殼類型有哪些這些皮殼都有什麼特點

1、砂皮賭石:賭石皮殼上有明顯的風化砂粒,有的用手都可以擦掉,紅、白、黃、褐、灰、黑各種顏色都有。根據顏色的不同常見的有:黃砂皮賭石(1)黃砂皮:指黃色的砂皮子。其中,黃鹽砂皮是黃砂皮中的上等貨,有黃色如食鹽狀的皮殼。所有場口都有黃砂皮。所以,黃鹽砂皮的翡翠產出,場口很難區分。黃鹽砂皮只要沙粒翻得均勻,就是好貨。經常出現高綠翡翠,是高色翡翠存在最多的皮殼特徵。白砂皮賭石(2)白砂皮:指白色的砂皮子。其中,白鹽砂皮是白砂皮中的上等貨,有白色如食鹽狀的皮殼。白沙皮和白鹽砂皮主要從緬甸馬那、莫格疊、莫西撒等場口產出。經常產出玻璃種、冰種翡翠,是高級種水料存在最多的皮殼特徵。 水翻砂皮賭石(3)水翻砂皮:關鍵是要看其砂是否翻得均勻,多數呈水銹色,少數呈黃黑色或黃灰色。 楊梅砂皮賭石 (4)楊梅砂皮:表面的砂粒似熟透的楊梅,暗紅色,所有場口都有產出。鐵砂皮賭石(5)鐵砂皮:外形像雞皮,看上去有堅硬感,數量不多,所有場口均有產出。 東郭脫砂皮賭石(6)脫砂皮:表皮容易掉砂,多呈黃色或紅黃色。主要產於東郭。其他場口也有產出,但數量不多。 黑烏砂賭石(7)黑烏砂:表皮烏黑並有一層蠟殼覆蓋,所有場口幾乎都有黑烏砂產出,但質量最好的是帕敢和南奇場口的黑烏砂,也是高色翡翠存在的皮殼特徵。 2、細皮賭石:賭石皮殼質地細膩,光滑,紅、白、黃、棕、褐、灰黑各種顏色都有,比較常見的有:大象皮賭石(1)老象皮:灰白色,看似老得起皺,粗糙,形如象皮。看似無沙,摸著糙手。多有玻璃種、冰種翡翠產出,帕敢場口產出最多,是上等種水料存在的皮殼特徵。 黃梨皮賭石(2)黃梨皮:皮如黃梨.微透明。如果皮殼含色,賭漲率很高,是上等翡翠石料的皮殼表現。 洋芋皮賭石(3)洋芋皮:皮薄微黃,形如洋芋,有透明感。產自大巴坎,那莫,邦凹等場口。 灰皮賭石(4)灰皮:表皮如石灰,去除石灰皮層一般出現白沙皮。老場口都有產出。 筍葉皮賭石(5)筍葉皮:黃白色,薄皮,有透明感。大馬坎場口產出最多,其他老場口也有產出。 臘肉皮賭石(6)臘肉皮:皮紅黃如臘肉,光滑有透明感。產於霧露河沿岸的階地。 得乃卡皮賭石(7)得乃卡皮:皮厚如同得乃卡樹皮,含色,易賭漲。產自大馬坎,莫格疊等場口。 田雞皮賭石(8)田雞皮:表皮如田雞,皮薄光滑,無沙有蠟殼,有透明感。 鐵銹皮賭石(9)鐵銹皮:表皮有鐵銹色,一片片、股股,產自東郭場口,大多數底灰。如果高色就能蓋過灰底,看不出灰的感覺。 3、粗皮賭石:皮厚質粗,各種顏色都有,可以看到礦物的粒狀結構,結構疏鬆,透明度低。所有場口均有產出。

⑶ 什麼顏色石頭出翡翠

翡翠最外層表皮的顏色,其形成與後期風化作用有關。翡翠原石皮殼上有明顯的風化顆粒,有得用手可以擦掉,紅、白、黃、褐、灰、黑各種顏色都有。看玉殼是判斷原石的主要依據。缺乏不同外殼的表現決定了它們內部紋理的差異。玉殼的一些顏色隨著土壤的色調而變化,但也存在多樣化的顏色,這使得識別特定領域變得困難。

以下是常見的主要外殼的特徵


15.筍葉皮:顏色乳黃而薄,透度高,屬半山半水石。切割後綠色翠而溫潤.在白水底上很有特色。最大的產地大馬坎,並且老場區也有

⑷ 如何能更好的了解翡翠原石的皮殼

翡翠原石皮殼大致有以下幾種:

大象皮:形似老象皮,淺灰色,皮殼起皺,觸摸時手感帶刺,這是風化的典型表現。這種皮的石種較好,是原生沙殼,切割後多見半透明的玻璃底,是皮殼中的上等。

老樹皮:也叫得乃卡皮。形似樹皮,黃褐色,顯褐皺性的乾枯,眼看粗糙,手感帶刺。切割後多見白水底,含正色者居多,可賭性強.這種皮殼多見出產於大馬坎場區。因緬甸有一種當地人稱為得乃卡的樹,樹皮很像種皮殼,所以人們也稱其為德乃卡皮。

白沙皮:皮上沙粒似鹽,石種老,皮下有白霧,主要產於老場區馬拿場口和新場區的個別場口。除此而外的白鹽沙,皮下沒有霧,沙粒粗細不分,手感弱。常見脫去白沙有黃沙,是次生沙殼與原生沙殼共生的例證。原生沙殼下若有綠色,大多陽而不陰,翠色濃艷。

⑸ 怎麼正確的辨別翡翠原石的皮殼

根據皮殼判斷:皮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內部特徵,一般情況下,皮厚、結晶粗、皮粗、結構鬆散、裂隙大且多的話,翡翠內部質量也不會好,但也有例外。反之皮殼表現則內部質量相對會好。一般情況下皮殼呈現白色,說明石頭成份較純,含有綠色成份幾率不高;黃色、褐色、黑色皮殼含綠色成份幾率較高。

皮殼類型:皮殼大致可分為三類,沙皮子、細皮子、粗皮子。 沙皮子:皮殼上有風化沙粒,感覺用手都能擦掉,什麼顏色的都有,顏色不同又有叫法。 細皮子:皮殼質地細膩、光滑,什麼顏色的都有,顏色不同又有叫法。 粗皮子:皮厚又粗,可以感覺甚至看到一粒粒的晶體,結構疏鬆,透明度低,也是什麼顏色都有。

崑山市千燈鎮國翠貿易商行產品不僅款式新穎,富於變化,經過多道工藝精雕細琢,緊緊跟隨國際潮流,採用最新、最前沿的時尚設計,致力於打造首席品牌的頂級形象。更多問題歡迎立即加入直播間,參與互動免費領原石!

⑹ 怎麼分辨翡翠原石種水和顏色

  • 1、老象皮

    山石,灰白色,表皮看公老得起皺,粗拙。表面的沙粒像熟透的楊梅,暗紅色。

    2、脫沙皮

    山石,黃色表皮輕易淖沙料,有的慢慢變白,有的還是黃色或黃色。皮的特點介於粗皮子和細皮子之間,也稱之為新老坑。鑒別要點是沒有蠟殼,黑烏少有蠟殼。按其表現擦其色卻總覺得其色還在里頭,找不到根。有點像91年場口,有秧有皮,皮外就見綠,硬度也夠,但比生差。各種外形都有,色味高。

    3、白鹽沙皮

    山石,大小均有,是白沙皮中的上等貨。這種皮的內部玉料質地細膩,透明度好,堅硬,被稱之為老坑。莫罕、後江、南奇也有黑烏沙輕易解漲,是搶手貨。假如皮殼緊而光滑,多數種也差。

    綠殼

    意為生長在土層表面的石頭,整個石頭全是綠色,顏色也好,但水份太干,沒有底,不能取料。

    4、水翻沙皮

    山石,表皮有水銹色,一片片或一股股,少數呈黃玄色或黃灰色。

    沙皮子 細皮砂粒性的外皮稱沙皮子。

  • 5、鐵銹皮

    山石,表皮有鐵銹色,一片片或一股股。數目未幾主要產於老場區。幾乎所有場口均有黃鹽沙皮,因此很難辨認詳細場口。該石種好,主要產自老場區。純熟者肉眼可看出種嫩,有皮沒有霧。需要留意的是有的白鹽沙有兩層皮,表面是黃色,經鐵刷刷後呈白色,但不影響其種。其松花表現很好。產於烏魯江沿岸的場口。種好。主要產在老場區,小場區的第三層。含色率高,輕易賭漲。有的帶檳榔水(紅白或紅黃相間)主要場口為老場區的香公,瓊瓢,大馬坎場區的莫格疊,馬那也有少量。主要產地為東郭和老場區。行話稱之為土仔、新坑。看似無沙,摸著糙手,但底好,多有玻璃底。含色率高,多為上等玉石料。主要產地在老場區的馬那,小場區的莫格疊。買者往往因看中其綠而上當。老場區以勐灣場口的黃烏少也帶點水銹,很相似。主要產地為大馬坎場區的莫格疊。

  • 粗皮子 皮呈黃色、土黃色、火黃色、棕黃色、黃白色。實際上,翡翠行家已經從觀察皮的特點推測內部質量,取得豐碩的經驗,所以對翡翠仔料的仔細觀察十分重要。

    15、鐵沙皮

    山石,底好,形狀類似雞皮沙,但看上去分外堅硬。

    水沫子

    產地不明。

    16、洋芋皮

    半山水石,皮薄,透明度高,底子好。數目未幾散布較廣,老場新場都有。硬度不夠,特徵是色好,但色里有汽泡,外形不一,大小不等,秧比較多,但細小如粉。主要產地老場區的江邊。主要產自老場區的東郭場口。特點是水色好,看公純凈,沒有質,有的出黃沙皮,有的外表很像大馬坎,么格疊的石頭。

⑺ 場區與場口

怎樣依據皮殼判斷石頭

皮殼,即玉石的外皮。除了部分水石和劣質玉石沒有皮,其它玉石都有厚薄不等,顏色各異的皮殼。看皮殼,是判斷玉石場口的主要依據。不同皮殼的不同表現決定了其內部質地的不同。玉石皮殼的顏色有的隨土壤顏色深淺濃淡,但也有雜色而居的情況,這就給識辨具體場口帶來很大難度。這里介紹比較常見的16種主要皮殼的特徵和場口,為大家開展交易打下牢固基礎。

黃鹽沙皮

山石,大小不等,產量豐富。黃色表皮翻出黃色沙粒,是黃沙皮中的上等貨的表現。幾乎所有場口均有黃鹽沙皮,因此很難辨認具體場口。要注意的是:好的黃鹽沙皮其表層的沙粒彷彿立起來,摸上去很象荔枝殼。此類石頭種好。黃鹽沙皮殼上的沙粒大小不至關重要,重要的是勻稱,不要忽大忽小,否則其種就會差。如果皮殼緊而光滑,多數種也差。新場區的黃鹽沙皮沒有霧,種嫩。

白鹽沙皮

山石,大小均有,是白沙皮中的上等貨。主要產地在老場區的馬那,小場區的莫格疊。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白鹽沙有兩層皮,表面是黃色,經鐵刷刷後呈白色,但不影響其種。新場區也有少量白鹽沙,有皮無霧,種嫩。

黑烏沙皮

山石,表皮烏黑,產量豐富。主要產在老場區,小場區的第三層。小件頭居多。其中後江和莫罕場口的黑烏沙略略發灰,也稱灰烏沙。老帕敢的烏沙黢黑如煤炭,表皮並覆有一層蠟殼,稱黑蠟殼。莫罕、後江、南奇也有黑烏沙容易解漲,是搶手貨。但必須善於找色,因蠟殼蓋著沙,不易辨認,須仔細尋找。有一條極為寶貴的經驗:蠟殼沾在沒有沙皮的皮殼上,就顯得很硬,不容易掉;有沙的地方蠟殼容易掉。還有,個別的放到水裡一泡,就容易掉殼,這多是後江石。

水翻沙皮

山石,表皮有水銹色,一片片或一股股,少數呈黃黑色或黃灰色。大多數場區均有。老場區以勐灣場口的黃烏少也帶點水銹,很相似。要特別注意,其沙是否翻得勻稱。回卡的水翻沙皮子很薄,可以藉助光線透過皮子照色。

楊梅沙皮

山石,大小不等。表面的沙粒像熟透的楊梅,暗紅色。有的帶檳榔水(紅白或紅黃相間)主要場口為老場區的香公,瓊瓢,大馬坎場區的莫格疊,馬那也有少量。

黃梨皮

山石,皮黃如黃梨,微微透明。含色率高,多為上等玉石料。

筍葉皮

半山半石,黃白色,皮薄,透明或不透明。大馬坎最多,老場區也有。

蠟肉皮

水石,皮紅如蠟肉,光滑而透明。產於烏魯江沿岸的場口。

老象皮

山石,灰白色,表皮看公老得起皺,粗糙。看似無沙,摸著糙手,但底好,多有玻璃底。主要產自老帕敢。

石灰皮

山石,表皮似有一層石灰,用鐵刷可刷掉石灰層,露出處沙。該石種好,主要產自老場區。

鐵銹皮

山石,表皮有鐵銹色,一片片或一股股。主要產自老場區的東郭場口。但要注意,多數底灰,如果是高色,就能勝過底。

得乃卡皮

山石,皮厚,如同得乃卡樹皮。含色率高,容易賭漲。主要產地為大馬坎場區的莫格疊。

脫沙皮

山石,黃色表皮容易淖沙料,有的慢慢變白,有的仍是黃色。種好。主要產地為東郭和老場區。

田雞皮

山石,產自後江場區,種好,產量豐富。表皮如田雞皮,皮薄,光滑,多透明,無沙,有蠟殼,易掉。

洋芋皮

半山水石,皮薄,透明度高,底子好。多產於大馬坎場區的那募邦凹場口。

鐵沙皮

山石,底好,外形類似雞皮沙,但看上去分外堅硬。數量不多主要產於老場區。

上述16種皮殼的表現,均為較常見的並已為人們所確認的好的玉石皮殼的表現。要掌握和運用這些知識需細心的觀察、熟悉。石頭的表現是極其復雜的,就像人的面容,很難找到兩塊完全一模一樣的玉石。同時,尚有大量表現不規則的皮殼。對這類皮殼的玉石要慎重,除個別較好,多數質量較差。此外,還有幾種劣質玉石很容易同上述玉石混淆,曾令不少商人傾家盪產,這里也作扼要介紹,以便區分。

不倒翁

產於緬中印邊境的喜瑪拉雅山下。特點是水色好,看公純凈,沒有質,有的出黃沙皮,有的外表很像大馬坎,么格疊的石頭。此種玉石的硬度僅有5.5左右,不屬於翡翠,但很多人辨認不清,造成巨大的損失。鑒別的方法是:濾色鏡下呈淺紅公。熟練者肉眼可看出種嫩,有皮沒有霧。

綠殼

意為生長在土層表面的石頭,整個石頭全是綠色,顏色也好,但水份太干,沒有底,不能取料。買者往往因看中其綠而上當。有點像91年場口,有秧有皮,皮外就見綠,硬度也夠,但比生差。數量不多散布較廣,老場新場都有。



類似黑烏沙,八十年代初期,台灣曾有不少人將其黑烏沙買進,造成重大損失。其松花表現很好。各種形狀都有,色味高。辨認特點是其皮肉不分,不論怎麼看,怎麼切,都是沒有底。鑒別要點是沒有蠟殼,黑烏少有蠟殼。石頭表面不翻沙。按其表現擦其色卻總覺得其色還在里頭,找不到根。

水沫子

產地不明。硬度不夠,特徵是色好,但色里有汽泡,形狀不一,大小不等,秧比較多,但細小如粉。有皮,硬度不夠用釘子劃得動。

拔龍

外表如水石,表皮以黃色為多。主要產地老場區的江邊。有色,有皮,有秧,但內部有汽泡。其它情況同水沫子相似。

關於皮殼的情況介紹,《寶石鑒定法》有如下論述: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翡翠原料多是河訂里的翡翠大礫石,也稱之為仔料,由於這些礫石歷漫長的風化搬運作用,所以表面上均有一層與內部特徵不太相同的外皮,也稱之為璞。

由於一皮相隔,內部玉質的優劣很難推測,所以行家稱買仔料為「賭貨」。實際上,翡翠行家已經從觀察皮的特點推測內部質量,取得豐富的經驗,所以對翡翠仔料的仔細觀察十分重要。

粗皮子,皮呈黃色、土黃色、火黃色、棕黃色、黃白色。皮厚質粗,可以看到礦物的粒狀結構。行話稱之為土仔、新坑。此種料透明度低,硬度低。

細皮子,皮呈紅褐色、黑色或黑紅色。有的象煙油,有的象栗子皮,有的象紅棗,有的象樹皮色,雖有淺色的,但深色較多。表上皮光滑如卵石,皮薄、堅實、靠近皮的內層有一薄的紅層。這種皮的內部玉料質地細膩,透明度好,堅硬,被稱之為老坑。

沙皮子,細皮砂粒性的外皮稱沙皮子。皮的特點介於粗皮子和細皮子之間,也稱之為新老坑。這種皮的內部玉料質量變化較大。

《翠鑽珠寶》中則是這樣說的:

翡翠原料一般分為兩類,即山料和仔料。山料,就是沒有風化外表皮,而多為原產地新開的翡翠原料,這種沒有外皮的翡翠在南方被稱為新山。

仔料,就是具有風化外表皮,多產於河床,殘坡等處,經自然的滾磨搬運而成為礫石頭的翡翠原料。這種具有具有外皮的翡翠在南方被稱為老山。

在仔料之中,根據翡翠質量,表皮的粗細細程度而分為水仔、土仔和水仔返沙三種。

仔料都有一層粗細厚薄不同的外皮,而且這外皮具有不同深淺顏色,這是由於在地表經風化浸蝕而形成外皮時,各自內部所含的雜質不同,外部的地質環境不同,所以外皮的顏色也多樣化。翡翠外皮的基本顏色有白色、黃色、棕色、褐色、灰色和黑色。一般色澤淡,顏色的界線也並不明顯,而常常表現出為:淡白色、灰白色、黃白色、淺黃色、土黃色、米黃色、暗黃色、棕黃色、黃褐色、灰褐色、黑褐色、灰黑色、香灰色、棕紅色、紅褐色、暗紅色、黃紅色等等。

⑻ 翡翠賭石的皮殼類型有哪些這些皮殼都有什麼特點

1、砂皮賭石:賭石皮殼上有明顯的風化砂粒,有的用手都可以擦掉,紅、白、黃、褐、灰、黑各種顏色都有。根據顏色的不同常見的有:黃砂皮賭石(1)黃砂皮:指黃色的砂皮子。其中,黃鹽砂皮是黃砂皮中的上等貨,有黃色如食鹽狀的皮殼。所有場口都有黃砂皮。所以,黃鹽砂皮的翡翠產出,場口很難區分。黃鹽砂皮只要沙粒翻得均勻,就是好貨。經常出現高綠翡翠,是高色翡翠存在最多的皮殼特徵。白砂皮賭石(2)白砂皮:指白色的砂皮子。其中,白鹽砂皮是白砂皮中的上等貨,有白色如食鹽狀的皮殼。白沙皮和白鹽砂皮主要從緬甸馬那、莫格疊、莫西撒等場口產出。經常產出玻璃種、冰種翡翠,是高級種水料存在最多的皮殼特徵。 水翻砂皮賭石(3)水翻砂皮:關鍵是要看其砂是否翻得均勻,多數呈水銹色,少數呈黃黑色或黃灰色。 楊梅砂皮賭石 (4)楊梅砂皮:表面的砂粒似熟透的楊梅,暗紅色,所有場口都有產出。鐵砂皮賭石(5)鐵砂皮:外形像雞皮,看上去有堅硬感,數量不多,所有場口均有產出。 東郭脫砂皮賭石(6)脫砂皮:表皮容易掉砂,多呈黃色或紅黃色。主要產於東郭。其他場口也有產出,但數量不多。 黑烏砂賭石(7)黑烏砂:表皮烏黑並有一層蠟殼覆蓋,所有場口幾乎都有黑烏砂產出,但質量最好的是帕敢和南奇場口的黑烏砂,也是高色翡翠存在的皮殼特徵。 2、細皮賭石:賭石皮殼質地細膩,光滑,紅、白、黃、棕、褐、灰黑各種顏色都有,比較常見的有:大象皮賭石(1)老象皮:灰白色,看似老得起皺,粗糙,形如象皮。看似無沙,摸著糙手。多有玻璃種、冰種翡翠產出,帕敢場口產出最多,是上等種水料存在的皮殼特徵。 黃梨皮賭石(2)黃梨皮:皮如黃梨.微透明。如果皮殼含色,賭漲率很高,是上等翡翠石料的皮殼表現。 洋芋皮賭石(3)洋芋皮:皮薄微黃,形如洋芋,有透明感。產自大巴坎,那莫,邦凹等場口。 灰皮賭石(4)灰皮:表皮如石灰,去除石灰皮層一般出現白沙皮。老場口都有產出。 筍葉皮賭石(5)筍葉皮:黃白色,薄皮,有透明感。大馬坎場口產出最多,其他老場口也有產出。 臘肉皮賭石(6)臘肉皮:皮紅黃如臘肉,光滑有透明感。產於霧露河沿岸的階地。 得乃卡皮賭石(7)得乃卡皮:皮厚如同得乃卡樹皮,含色,易賭漲。產自大馬坎,莫格疊等場口。 田雞皮賭石(8)田雞皮:表皮如田雞,皮薄光滑,無沙有蠟殼,有透明感。 鐵銹皮賭石(9)鐵銹皮:表皮有鐵銹色,一片片、股股,產自東郭場口,大多數底灰。如果高色就能蓋過灰底,看不出灰的感覺。 3、粗皮賭石:皮厚質粗,各種顏色都有,可以看到礦物的粒狀結構,結構疏鬆,透明度低。所有場口均有產出。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3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4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16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8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2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57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1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4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3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