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四通八達和緬甸哪個好

四通八達和緬甸哪個好

發布時間: 2022-07-13 05:00:26

1. 請求大師結合生辰八字幫忙算算,看看這兩個名字哪個比較好,給些建議和意見,謝謝了。出生日期:新歷20

莫若欣(莫若欣):
姓名筆畫數分別是:13 11 8
天格、人格、地格、總格、外格數分別為:14 24 19 32 9

莫13天格14
外若11人格24
格欣8 地格19
9
總格32

若:福祿雙收,孤獨格,刑偶傷子,中年潦倒,晚年吉祥。 (木)
欣:清雅伶俐,多才巧智,中年奔波,但成功隆昌。 (木)

天格數14數理意義:(浮沉破敗卦)破家之兆,家緣極薄,有勞無功,危難疊至,客死異鄉,不利出門,先天因果條件欠佳。 (凶)
人格數24數理意義:(金錢豐惠卦)財源廣進,白手興家。成大業,得大財,健康、名譽、財富三俱。此卦男女共享,大利家運。 (大吉)
做事謹慎而細心,理想高遠,觀念正確,內藏爆發性質為其缺點,若有財運配置,可得穩定性的發展,但大運被傷則成敗一瞬間。

地格數19數理意義:(挫敗不利卦)短命卦,不利家運,雖有智能,多遇險厄,陷於病弱、殘廢、孤寡及短命。此數出怪傑、富豪或異人。 (凶)
身休健康欠佳,感情方面比較消極,若被格或天運克制,則有晚婚之兆。

總格數32數理意義:(僥幸貴人卦)如龍游淺灘,未成大運,卻僥幸得貴人來助,事業如意,勢如破竹,品性溫良,只欠膽色,小利成仁。 (吉)
個性溫和善良,家庭生活美滿,精神清閑愉快,大運被克則陷入勞苦不安。

外格數9 數理意義:(貧苦逆惡卦)名利皆空,孤獨窮困,不利家運,不利血緣至親,甚至病難、官非、短命之象。如「三才」配合,會出高僧、富豪或怪傑。 (凶)
若克人格則易受他人拖累,捲入是非或遭受財務上的損失,交際手腕亦較差,精神生活易受困擾,常有意料之外之打擊。

四四九(火火水)三才數理暗示為:
非常不安定的命運數,易生意外災禍,有失生命之慮。(凶)
1、總論:在苦悶中孤軍奮斗,創業途中經過許多挫折和不如意,只要能堅持到底,克服一切難關,定可成功發財,注意受親友拖累,或意外之災厄。一生很難穩定。
2、性格:做人做事太注重細節,思想較偏激,不願與人妥協,心情多苦悶,精神時感不安,有喜好酒色之傾向。
3、意志:意志不堅定,表面上雖有計劃,易受世俗迷惑,但耐性尚佳,可忍受失敗打擊。
4、事業:不要好高騖遠,保守性的事業有財利,超過能力或財利之投資會遭受失敗的打擊。
5、家庭:家內多爭執,有婚姻危機,應多忍讓。
6、婚姻:男娶好勝好強之妻,婚後多爭執;女嫁個性鹵莽急躁之夫,感情不美滿。
7、子女:個性頑強固執,身體狀況稍差。
8、社交:與人相處有不適應感,不善於交際,容易捲入朋友是非中,平白遭受損失。
9、精神:表面樂觀,心情苦悶,精神不安寧。
10、財運:好壞難分,財運不穩,應節制開支,可免後顧之憂。
11、健康:易患高血壓、心臟機能及泌尿系統疾病。
12、老運:晚景難有進展,精神不安多煩。

人格與外格數理(四九)搭配,表示個人的人際關系、社交能力、事業等暗示信息:
謙虛有理,為他人而不顧自己,常被劫財、暗害;易患視力減退、外傷等。數吉者輕微之患。 (凶)

此名得分:61分

莫茹稀(莫茹稀):
姓名筆畫數分別是:13 12 12
天格、人格、地格、總格、外格數分別為:14 25 24 37 13

莫13天格14
外茹12人格25
格稀12地格24
13
總格37

茹:字型檔中沒有此字的姓名學解釋。 (木)
稀:性剛果斷,少年艱難,中年多勞或奔波,晚年吉祥。 (木)

天格數14數理意義:(浮沉破敗卦)破家之兆,家緣極薄,有勞無功,危難疊至,客死異鄉,不利出門,先天因果條件欠佳。 (凶)
人格數25數理意義:(英邁俊敏卦)女子貌美,男子俊秀,有異性貴人緣,柔中帶剛,成功發達。但言多必有失,或性格脾氣古怪。 (半吉)
性情表面溫和而個性倔強,喜好面子,喜歡打腫臉充胖子,常有與身份不相應之言行,無力強拖之象,一生雖費盡心力,但凡事少成,造成不平不滿的人生運程,此格之人凡事宜守為安,好高騖遠只有徒增困擾。

地格數24數理意義:(金錢豐惠卦)財源廣進,白手興家。成大業,得大財,健康、名譽、財富三俱。此卦男女共享,大利家運。 (大吉)
對丈夫要求較高,喜歡借機發牢騷,婚姻生活尚稱圓滿。

總格數37數理意義:(慈祥忠實卦)獨立權威,富貴長壽,誠得人心,排除萬難成大業,終身富貴之極,個性孤傲,留意涵養德行得幸福。 (大吉)
脾氣倔強,事業心重於家庭,婚後仍繼續在社會上為事業及工作奔忙,若有財運配置又大運行旺運時,可成為女事業家,無財運配置則為職業婦女。

外格數13數理意義:(奇才藝精卦)充滿鬼才,憑智慧與技藝有所成就,自作聰明,易招不幸,屬奇謀奇格,此卦出怪傑。 (半吉)
能知人善用,適合擔任主管及領導階層工作,若能生助人格者能得眾人的支持,創業障礙較少。

四五四(火土火)三才數理暗示為:
得上級提拔,享父母余德,易成功,心身健全,得長壽享榮譽。(吉)
1、總論:運限良好可由上下之助而成功發展,但做事較為保守,沖勁不足,因此收入是有限度的,如能培養做事魄力及創業精神,才能得到更多的良機,一生辛勤平凡,發展有限。
2、性格:性情溫和,寬宏大量,比較注重精神方面的修養,為人慷慨而不浪費,很有家庭責任的人,有因為助人而受拖累之靈意。
3、意志:意志堅定,不重虛名,保守行事,耐性亦佳,凡事三思而後行,不易沖動。
4、事業:喜歡從事比較安定無憂的工作或事業,不適合投機性的事業,因此發展有限。
5、家庭:一家老幼都能各睦相處,共享天倫之樂,但物質生活不富裕。
6、婚姻:男娶賢淑之妻,婚後持家有方,個性較強;女嫁溫厚才幹之夫,婚後感情和睦。
7、子女:子女都健康活潑,幼年時期較頑皮,長大後能在社會上成功發展。
8、社交:雖有很好的人緣,但不善於口才,社交發展有限。
9、精神:外表樂觀,內心苦悶,但精神生活尚稱如意。天運五行屬火,一生較為愉快。
10、財運:財運平凡,有受拖累損失之兆,應多注意不為人作保。
11、健康:大致健康,唯易患高血壓及胃腸之症。
12、老運:雖無很大的發展,晚景大致安樂無憂。

人格與外格數理(五三)搭配,表示個人的人際關系、社交能力、事業等暗示信息:
性情溫和周到,善於社交,缺乏犧牲精神。如精心打下良好基礎,大發展,大成功。如聽之任之,則失去一半的機會。 (大吉)

此名得分:89分

2. 我公司大門,四通八達,也就是說是三路口匯集之處,是好風水嗎

不管風水問題,就客流量絕對是很好的,但以風水角度,三路相通,對公司性質不太好,對店鋪就好,也不利於車輛的管理,雜亂,沒有擋沖的效果,最好是一路或兩路通,在匯集之外。

3. 關於北宋大理國的歷史

隋末唐初,在今雲南大理的洱海周圍及哀牢山、 無量山北部地區,分布有烏、白蠻眾多部族和部落,649~902年間在中國西南地區的「烏蠻」聯合「白蠻」建立的奴隸制的邊疆民族政權。一般認為,烏蠻是今彝族的先民。其中有六個勢力最大的烏蠻部落,史稱「六詔」(「詔」之意即王),即蒙舍、蒙嶲、浪穹、鄧賧、施浪及越析;或稱「八詔」,則加石和、石橋二詔(《新唐書》作時傍、矣川羅識)。蒙舍詔地處各詔之南,故又稱南詔。649年,蒙舍詔首領細奴邏建「大蒙國」,自稱「奇嘉王」,臣屬於唐,遣使入貢。武則天時,其子邏盛親自入朝。蒙舍詔原居蒙舍(今雲南巍山西北),至唐玄宗時,邏盛之孫皮邏閣在唐的扶持下統一六詔,遷都太和城(今雲南大理南太和村),779年又遷羊(陽)苴咩城(今雲南大理)。738年,唐賜名皮邏閣為蒙歸義,封雲南王。皮邏閣及其子閣羅鳳即以洱海地區為中心,發展其勢力,向東消滅踞有今雲南中部、東部和南部的爨氏,向西南囊括今瀾滄江以西的尋傳、朴子、望苴子等族地區。南詔在境內發展生產,溝通本地區及中南亞與中原經濟、文化的聯系,在歷史上起著積極的作用。
南詔之統一六詔,本由唐朝促成。統一後,南詔向外擴張。時唐設置姚州(今雲南洮安北),建安寧城(今屬雲南),向今雲南各地發展勢力,與南詔發生矛盾沖突。玄宗天寶年間,唐朝開始抑制南詔的擴張。但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雲南太守張虔陀等貪獪無謀,進一步激化雙方矛盾。750年,閣羅鳳發兵攻陷姚州,殺虔陀,遂背唐而附吐蕃,752年,吐蕃封之為「贊普鍾」,意為吐蕃王之弟,給金印,號稱「東帝」。時楊國忠為唐相,調全國各地兵十萬征討,但為南詔所敗。其後安史之亂起,吐蕃東進,唐無力應付西南,南詔乘機擴展疆土,控制今四川大渡河以南, 包括今四川西南部、雲南全部及貴州西北部的廣大地區。閣羅鳳孫異牟尋時南詔勢力最盛,曾以二十萬兵力與吐蕃並力攻襲劍南西川。吐蕃以南詔為屬國,向其征發兵、賦,又派兵駐其境,南詔王異牟尋不堪其擾。787年,唐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不斷進行爭取南詔的工作。789年,吐蕃與回鶻爭奪北庭,征發南詔兵力,引起南詔不滿。794年,南詔終於與吐蕃決裂,與唐恢復盟好,並與唐聯軍大敗吐蕃,異牟尋接受唐的「南詔王」的封號, 但基於奴隸制經濟發展的需要, 為了掠奪人口以充奴隸,南詔仍不時向周圍地區發動戰爭。829年,南詔攻陷成都,掠子女工匠數萬而去。9世紀中葉,吐蕃政權瓦解,唐朝國力也十分衰弱,南詔既無西北後顧之憂,對唐境的侵擾更為頻繁,成為晚唐最嚴重的邊患。
南詔政治制度深受中原影響,其初期官制有六曹,即兵曹、戶曹、客曹、法曹、士曹和倉曹,基本是沿襲唐朝地方官制。後期改六曹為三托、九爽。三托是:乞托,主馬;祿托,主牛;巨托,主倉。九爽是:幕爽,主兵;琮爽,主戶籍;慈爽,主禮;罰爽,主刑;勸爽,主官人;厥爽,主工作;萬爽,主財用;引爽、主客;禾爽,主商賈。其相稱為清平官,決國事輕重。地方軍政制度則有六節使、二都督、六瞼。「瞼」猶如唐之「州」。
南詔文化教育制度亦多模仿中原。南詔多次派王室、貴族子弟往成都、長安就學。鳳迦異、異牟尋、異夢湊 (尋閣勸)祖孫三代並以被俘的唐西瀘縣令鄭回為師,後又任鄭回為清平官。不少南詔人深通漢文,擅長詩賦,南詔王隆舜、清平官楊奇鯤等都寫了膾炙人口的詩篇,被收錄於《全唐詩》內。南詔還從漢地吸收不少工農業生產技術。被俘的成都工匠在南詔傳授紡織技藝,「自是南詔工巧埒(相等)於蜀中」。南詔王勸龍晟時佛教盛行。蒙氏王族不僅提倡佛教,而且信奉三寶。豐佑母還出家,法名惠海。大理崇聖寺及三塔即為南詔時所建,至今仍矗立於蒼山之麓。
南詔晚期,由於頻繁發動戰爭,賦役繁重,生產凋敝,各種矛盾激化。897年,南詔王隆舜只知畋獵飲酒,不理國事,為其臣楊登所殺。902年,權臣鄭買嗣(鄭回七世孫)利用民怨沸騰之機,殺死南詔王舜化真,奪取王位,另建政權,南詔亡。自649年細奴邏稱王至此共二百五十四年,傳十三主。

大理國的興起

大理國是宋代以白族為主體在今雲南建立的民族政權。唐昭宗天復二年(902),南詔貴族鄭買嗣滅蒙氏自立,改國號為"大長和"。後唐明宗天成三年(928),楊干貞滅鄭氏,擁立趙善政,改國號為"大天興"。天興國存在僅十個月。 楊干貞即廢趙氏自立,又改國號為"大義寧"。楊干貞"貪虐無道,中外咸怨"。後晉天福二年(937),通海節度段思平以"減爾稅糧半,寬爾徭役三載"為口號,聯合滇東三十七部的反抗勢力,驅逐楊干貞,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大理",亦即段氏大理。段氏之所以取得勝利,在於他的"減稅糧、寬徭役"的政策和"更易制度、損除苛令"的改革,得到人民廣泛支持。
段思平傳十二世至段廉義時,權臣楊義貞於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殺廉義自立。四個月之後,善闡(昆明)侯高智廉命其子高升泰起兵誅殺楊義貞,立段廉義之侄段壽輝為王。壽輝傳正明。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升泰廢正明,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大中國"。升泰在位二年去世。其子遵遺囑還王位與正明之弟正淳,段氏復立,史家稱之為"後理國"。後理國時期,高氏世為相國,稱"中國公",掌實權。
大理政區與南詔相當。據《元史·地理志》,"東至普安路之橫山(今貴州普安),西至緬甸之江頭城(今緬甸傑沙)","南至臨安路之鹿滄江(今越南萊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羅羅斯之大渡河。"大理前期在此廣大區域內設首府(大理地區),二都督(會川、通海),六節度(弄棟、銀生、永昌、麗水、拓東、劍川);二都督有時也稱節度,因而共為八個,所以有"雲南八國"之稱。大理後期曾設置八府、四郡、四鎮。八府是大理首府以外的善闡(今昆明)、威楚(今楚雄),統矢即弄棟(今姚安)、會川(今會理)、建昌(今西昌)、騰越(今騰沖)、謀統(今鶴慶)、永昌(今保山);四郡是東川(今會澤)、石城(今曲靖)、河陽(今澄江)、秀山(今通海);四鎮是西北的成紀鎮(今永勝)、西南的蒙合鎮(今巍山)、西部的鎮西鎮(今盈江)、東部的最寧鎮(今開遠)。後理國時,分封高氏子孫於八府,世襲駐守;四郡的統治者有高氏,亦有他姓。
大理的政治制度與南詔基本相同。王稱驃信,下設清平官,有坦綽、布燮、久贊、彥贊。其中彥贊為大理所增設。清平官下有"九爽"。
大理社會經濟較南詔時有較大發展。《桂海虞衡志》說:"大理地廣人庶,器械精良"。峨眉進士楊佐到大理買馬路過姚州時,看到當地的農業生產已和四川資中、榮縣相差無幾。元初郭松年到大理,見到雲南(今祥雲)青湖的"灌溉之利達於雲南之野";白崖(今稱渡紅崖)地區居民輳集,禾麻蔽野,趙川甸(大理鳳儀)有神庄江貫於其中,溉田千頃,以故百姓富庶,少旱虐之災。畜牧業亦頗為發達,大理產馬,每年都有數千匹經貴州轉販到廣西。手工業很興盛,用象皮製作的甲胄,形式精巧,質堅如鐵;披氈、彩漆器皿、馬鞭鞍轡等頗有名。冶鐵業水平甚高,雲南刀 "吹毛透風",為南方各族人民所珍視。冶銅技術純熟,工藝精巧。今存大理的銅佛像顯示了冶銅規模的宏大和造型藝術的高超。
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業的發達和繁榮。大理對外貿易相當發達。交通四通八達,"東至戎州(今四川宜賓),西至身毒國(印度),東南至交趾(今越南北方),東北至成都,北至大雪山,南至海上"。與中原貿易有四川、邕州(今廣西南寧)兩條道路。以邕州橫山寨(今廣西田東)的互市榷場最為繁榮。當時大理商人輸往內地的商品有馬、羊、雞等畜禽,刀、氈、甲胄、鞍轡、漆器等手工業品,以及麝香、牛黃等葯物。從內地輸入的則有漢文書籍、繒帛、磁器、沉香木、甘草等葯材和手工業品。內地先進的科學文化傳入雲南,對各族人民起了促進作用。大理與緬甸、越南、馬來亞、印度、波斯等國家都有貿易往來。隨著商業的發展,出現了大理、善闡、威楚、永昌等城市。善闡成為與祖國內外密切聯系的樞紐。元代統一雲南並建為行省後,即以之為省會。
大理王族自認是漢人的遺裔,大力推行漢族文化,在漢文化的影響下,產生了僰(白)文。白文是用漢字寫白語,讀白音的。南詔時已用於寫作,但廣泛使用則是大理時期。這時產生了用白文寫作的《白史》、《國史》等歷史著作和詩歌、曲本、傳說等文藝作品。轉韻體的白文詩較著名,其結構是每章十聯,每聯兩段,每段四句,前三句七字,後一句五字,每段最後一字押韻。
大理描工張勝溫於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繪的《大理畫卷》(亦稱《張勝溫畫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卷中諸像,相好庄嚴,傅色塗金,並極精彩"(清高宗跋)。 "筆筆工細生動,金碧燦爛,光彩奪目,天南瑰寶也"。今昆明古幢公園內的石幢,是大理時石雕的僅存碩果。其《造幢說》是研究大理歷史的寶貴資料。石雕共有大小神佛二百多尊,最大的天王像高達一米多,最小的座像僅十多厘米,神情姿態各不相同,面部表情嚴肅而不呆滯,衣冠服飾細致逼真,比例勻稱,造型優美,刀痕遒勁,極備精巧,為滇中藝術之極品。此外,壁畫和木刻藝術也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佛教在南詔時傳入雲南,至大理時盛行。大理統治者好佛,對佛教在雲南的傳播有深遠影響。段思平歲歲建寺,鑄佛萬尊。據《南詔野史》載,大理段氏二十二傳,竟有八人避位為僧,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儒家的教條與佛教的道義幾乎融而為一。儒生無不崇奉佛法,佛家的師僧也都誦讀儒書。有所謂"釋儒"(亦稱 "儒釋"),而且任用師僧為官。師僧也通過科舉考試取得政治地位。其政權和宗教雖不能說完全合一,但界限幾乎泯滅了。
大理三百餘年間,雲南各族人民與內地的經濟文化聯系繼續進行。北宋初年,王全斌平蜀,大理奉牒慶賀。宋太宗趙徽時,大理首領百萬(王)乞內附,冊封為"雲南八國都王"。太平興國七年(982),宋太宗詔黎州"造大船於大渡河以濟西南之朝貢者"。政和七年(1117),宋徽宗趙佶賜大理國王段和譽為"雲南節度,大理國王。"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在邕州(今廣西南寧)置市馬場,交易盛極一時。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大理人李觀音得等到邕州議馬匹交易,換回大量漢文書籍。他們在給當地官府的文書中附有詩句說:"言音未會意相和,遠隔江山萬里多。"表達了大理各族與內地人民親如一家的心情。
元初郭松年《大理行紀》說:"宋興,北有大敵,不暇遠略,相與使傳往來,通於中國。故其宮、室、樓、觀、語言、書數,以至冠婚喪祭之禮,干戈戰陣之法,雖不能盡善盡美,其規模、服色、動作、雲為,略本於漢。自今觀之,猶有故國之遺風焉。"這一概說,簡要而確切地說明了西南邊疆的大理與祖國內地的密切關系。
蒙古憲宗三年(1253),忽必烈征雲南滅大理。大理國主段氏降,被任命為世襲
總管。原大理官員多受封為雲南各地土司。
大理國(937~1253)

中國宋代以白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在今雲南一帶建立的民族政權。後晉天福二年( 937 ),通海節度段思平自立為王,國號為大理,亦即段氏大理。段思平傳12世至段廉義時,權臣楊義貞於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殺廉義自立。 4 個月之後,善闡(昆明)侯高智廉命其子高升泰起兵誅殺楊義貞,立段廉義之侄段壽輝為王。壽輝傳位給正明。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升泰廢正明,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大中國。升泰去世後,其子遵遺囑還王位與正明之弟正淳,段氏復立 ,史家稱之為後理國。後理國時期,高氏世為相國,稱中國公,掌實權。
大理政區與南詔相當 , 東至普安路之橫山( 今貴州普安),西至緬甸之江頭城(今緬甸傑沙),南至臨安路之鹿滄江(今越南萊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羅羅斯之大渡河。政治制度與南詔基本相同。大理社會經濟較南詔時有較大發展。農業生產已和四川資中、榮縣相差無幾。畜牧業頗為發達 ,每年有數千匹馬販到廣西。手工業很興盛,冶鐵業水平甚高,對外貿易發達,交通四通八達。內地先進的科學文化傳入雲南,對各族人民起了促進作用。大理與緬甸、越南、馬來亞、印度、波斯等國家都有貿易往來。大理王族大力推行漢族文化,在漢文化的影響下,產生了僰(白)文。白文是用漢字寫白語,讀白音的。今昆明古幢公園內的石幢,是大理時石雕的僅存碩果。此外,壁畫和木刻藝術也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佛教在南詔時傳入雲南,至大理時盛行。儒家的教條與佛教的道義幾乎融而為一。儒生無不崇奉佛法,佛家的師僧也都誦讀儒書,有所謂「釋儒」(又稱「儒釋」),而且任用師僧為官。師僧也通過科舉考試取得政治地位。大理 300餘年間,雲南各族人民與內地的經濟文化聯系繼續進行。宋政權曾多次冊封大理統治者為王。蒙古憲宗三年(1253),忽必烈征雲南滅大理。大理國主段氏降,被任命為世襲總管。原大理官員多受封為雲南各地土司。

大理國,中國中古時代國家。937年,白族段思平滅大義寧建國,都城大理。由於歷史資料的匱乏,人們對大理國的了解比較少。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現在的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寮國與越南的少數地區。 1253年,元朝忽必烈率兵滅了大理。大理的末代皇帝是段興智。

大理國
大理國(937~1253)

中國宋代以白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在今雲南一帶建立的少數民族國家。後晉天福二年( 937 ),通海節度段思平自立為王,國號為大理,。段思平傳12世至段廉義時,權臣楊義貞於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殺廉義自立。 4 個月之後,善闡(昆明)侯高智廉命其子高升泰起兵誅殺楊義貞,立段廉義之侄段壽輝為王。壽輝傳位給正明。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升泰廢正明,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大中國。升泰去世後,其子遵遺囑還王位與正明之弟正淳,段氏復立 ,史家稱之為後理國。後理國時期,高氏世為相國,稱中國公,掌實權。
大理政區與南詔相當 , 東至普安路之橫山( 今貴州普安),西至緬甸之江頭城(今緬甸傑沙),南至臨安路之鹿滄江(今越南萊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羅羅斯之大渡河。政治制度與南詔基本相同,相當與今天雲南省面積的2.9倍。大理社會經濟較南詔時有較大發展。農業生產已和四川資中、榮縣相差無幾。畜牧業頗為發達 ,每年有數千匹馬販到廣西。手工業很興盛,冶鐵業水平甚高,對外貿易發達,交通四通八達。內地先進的科學文化傳入雲南,對各族人民起了促進作用。大理與緬甸、越南、馬來亞、印度、波斯等國家都有貿易往來。大理王族大力推行漢族文化,在漢文化的影響下,產生了僰(白)文。白文是用漢字寫白語,讀白音的。今昆明古幢公園內的石幢,是大理時石雕的僅存碩果。此外,壁畫和木刻藝術也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佛教在南詔時傳入雲南,至大理時盛行。儒家的教條與佛教的道義幾乎融而為一。儒生無不崇奉佛法,佛家的師僧也都誦讀儒書,有所謂「釋儒」(又稱「儒釋」),而且任用師僧為官。師僧也通過科舉考試取得政治地位。可說大理國是以儒治國,以佛治心。大理 300餘年間,雲南各族人民與內地的經濟文化聯系繼續進行。宋政權曾多次冊封大理統治者為王。蒙古憲宗三年(1253),忽必烈征雲南滅大理。大理國主段氏降,被任命為世襲總管。原大理官員多受封為雲南各地土司。

大理國,中國中古時代國家。937年,白族段思平滅大義寧建國,定都羊苴咩城,改國號曰大理。由於歷史資料的匱乏,人們對大理國的了解比較少。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現在的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寮國與越南的少數地區。 1253年,元朝忽必烈率兵滅了大理。大理的末代皇帝是段興智。

大理(938-1253)

中國宋代以白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在今雲南一帶建立的少數民族國家。後晉天福二年( 937 ),通海節度段思平自立為王,國號為大理,。段思平傳12世至段廉義時,權臣楊義貞於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殺廉義自立。 4 個月之後,善闡(昆明)侯高智廉命其子高升泰起兵誅殺楊義貞,立段廉義之侄段壽輝為王。壽輝傳位給正明。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升泰廢正明,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大中國。升泰去世後,其子遵遺囑還王位與正明之弟正淳,段氏復立 ,史家稱之為後理國。後理國時期,高氏世為相國,稱中國公,掌實權。
大理政區與南詔相當 , 東至普安路之橫山( 今貴州普安),西至緬甸之江頭城(今緬甸傑沙),南至臨安路之鹿滄江(今越南萊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羅羅斯之大渡河。政治制度與南詔基本相同,相當與今天雲南省面積的2.9倍。大理社會經濟較南詔時有較大發展。農業生產已和四川資中、榮縣相差無幾。畜牧業頗為發達 ,每年有數千匹馬販到廣西。手工業很興盛,冶鐵業水平甚高,對外貿易發達,交通四通八達。內地先進的科學文化傳入雲南,對各族人民起了促進作用。大理與緬甸、越南、馬來亞、印度、波斯等國家都有貿易往來。大理王族大力推行漢族文化,在漢文化的影響下,產生了僰(白)文。白文是用漢字寫白語,讀白音的。今昆明古幢公園內的石幢,是大理時石雕的僅存碩果。此外,壁畫和木刻藝術也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佛教在南詔時傳入雲南,至大理時盛行。儒家的教條與佛教的道義幾乎融而為一。儒生無不崇奉佛法,佛家的師僧也都誦讀儒書,有所謂「釋儒」(又稱「儒釋」),而且任用師僧為官。師僧也通過科舉考試取得政治地位。可說大理國是以儒治國,以佛治心。大理 300餘年間,雲南各族人民與內地的經濟文化聯系繼續進行。宋政權曾多次冊封大理統治者為王。蒙古憲宗三年(1253),忽必烈征雲南滅大理。大理國主段氏降,被任命為世襲總管。原大理官員多受封為雲南各地土司。

大理國,中國中古時代國家。937年,白族段思平滅大義寧建國,定都羊苴咩城,改國號曰大理。由於歷史資料的匱乏,人們對大理國的了解比較少。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現在的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寮國與越南的少數地區。 1253年,元朝忽必烈率兵滅了大理。大理的末代皇帝是段興智。

大理(938-1253)

大理建國於937年,1094年國中權臣高升泰改國號為大中,1096年段正淳改國號為後理。

中國宋代以白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在今雲南一帶建立的少數民族國家。後晉天福二年( 937 ),通海節度段思平自立為王,國號為大理,。段思平傳12世至段廉義時,權臣楊義貞於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殺廉義自立。 4 個月之後,善闡(昆明)侯高智廉命其子高升泰起兵誅殺楊義貞,立段廉義之侄段壽輝為王。壽輝傳位給正明。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升泰廢正明,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大中國。升泰去世後,其子遵遺囑還王位與正明之弟正淳,段氏復立 ,史家稱之為後理國。後理國時期,高氏世為相國,稱中國公,掌實權。
大理政區與南詔相當 , 東至普安路之橫山( 今貴州普安),西至緬甸之江頭城(今緬甸傑沙),南至臨安路之鹿滄江(今越南萊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羅羅斯之大渡河。政治制度與南詔基本相同,相當與今天雲南省面積的2.9倍。大理社會經濟較南詔時有較大發展。農業生產已和四川資中、榮縣相差無幾。畜牧業頗為發達 ,每年有數千匹馬販到廣西。手工業很興盛,冶鐵業水平甚高,對外貿易發達,交通四通八達。內地先進的科學文化傳入雲南,對各族人民起了促進作用。大理與緬甸、越南、馬來亞、印度、波斯等國家都有貿易往來。大理王族大力推行漢族文化,在漢文化的影響下,產生了僰(白)文。白文是用漢字寫白語,讀白音的。今昆明古幢公園內的石幢,是大理時石雕的僅存碩果。此外,壁畫和木刻藝術也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佛教在南詔時傳入雲南,至大理時盛行。儒家的教條與佛教的道義幾乎融而為一。儒生無不崇奉佛法,佛家的師僧也都誦讀儒書,有所謂「釋儒」(又稱「儒釋」),而且任用師僧為官。師僧也通過科舉考試取得政治地位。可說大理國是以儒治國,以佛治心。大理 300餘年間,雲南各族人民與內地的經濟文化聯系繼續進行。宋政權曾多次冊封大理統治者為王。蒙古憲宗三年(1253),忽必烈征雲南滅大理。大理國主段氏降,被任命為世襲總管。原大理官員多受封為雲南各地土司。

大理國,中國中古時代國家。937年,白族段思平滅大義寧建國,定都羊苴咩城,改國號曰大理。由於歷史資料的匱乏,人們對大理國的了解比較少。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現在的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寮國與越南的少數地區。 1253年,元朝忽必烈率兵滅了大理。大理的末代皇帝是段興智。

大理(938-1253)

大理建國於937年,1094年國中權臣高升泰改國號為大中,1096年段正淳改國號為後理。

4. 大理國的疆域及人口及軍力是多少

大理國定都羊苴咩城,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今天的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寮國與越南的少數地區。

人口數量 300萬以上

東至普安路之橫山(今貴州普安),西至緬甸之江頭城(今緬甸傑沙),南至臨安路之鹿滄江(今越南萊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羅羅斯之大渡河,相當於今天雲南省面積的2.9倍。


軍力較弱,在10萬以下。且地方割據勢力較強,能動員的兵力不多。

5. 一個人是否有前途。看人脈,家境,環境。有的人家境不好,但是朋友多路好走,四通八達。有的人很老實沒什

不一定,能力好重要,人生碰頭小事,貴在下場努力吧

6. 四通八達好聚財是什麼意思

古語有雲,仁者愛山智者愛水,有水的地方也是比較有靈氣的。風水學上講水生財,湖能聚財。所以很多水景樓盤都深受購房者的喜愛,一方面風水好,可以帶來連綿不斷的好運氣;一方面環境優美,適合居住生活。
四通八達=交通發達!要想富先修路!

7. 四通八達和四海昇平比較哪個成語好

四通八達 和 四海昇平 都不錯,各有千秋。


1、四通八達

sì tōng bā dá

【解釋】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極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出處】《子華子·晏子問黨》:「其途之所出,四通而八達,游士之所湊也。」


2、四海昇平

sì hǎi shēng píng

【解釋】昇平:太平。天下太平。


【出處】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寡人御極以來,幸喜四海昇平,八方寧靖。」

8. 孟平屬於哪個省 都說在緬甸和中國接壤的地方

應該是孟連吧!屬於雲南省普洱市。孟連縣與緬甸山水相連,縣城通往邊境的公路四通八達,有兩條陸路通道與境外公路相連。縣城距緬甸第二特區(佤邦)邦康市49公里、距緬甸東北重鎮景棟98公里、距中心城市曼得勒347公里,是我國通往緬甸及東南亞各國便捷的陸路之一。 補充: 你給的鏈接說的很清楚啦!孟平,最有可能是緬甸佤邦的一個村寨,與雲南省普洱市孟連縣接壤。 天黑ㄨ夜漠離 的感言: 當代勞模!所有人都應該向你學習!

9. 現在的緬甸首都在哪裡是不是彬馬那

2005年底以來,人們對緬甸感到不解的一個最新事件,就是緬甸政府突然宣布的「遷都」。

一個國家首都的遷移,應該說非同小可,這不僅涉及內政外交,而且也牽涉到廣大民眾的利益。但在緬甸,遷都之事卻「突如其來」。2005年11月7日,緬甸政府新聞部長覺山在記者招待會上正式對外宣布,「由於緬甸正努力要發展成一個現代國家,有必要尋找一個地處中心的地點來安置中央政府」。因此,政府已決定將首都遷往距仰光以北320公里的彬馬那。而在此之前的1月4日,緬甸政府已在內部下達了遷都的命令。公職人員如果不服從命令,要處以三年監禁的懲罰。根據此令,緬甸國防部、外交部等十多個政府部門在各部副部長的帶領下,在5日凌晨就收拾行裝,率領本部門人員開始遷往彬馬那。

仰光是一座有著530萬人口的緬甸第一大城市,也是緬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1948年緬甸獨立以來一直是緬甸的首都,而彬馬那是一座僅有不到10萬人口的緬甸中部小城市。自蒲甘王朝以來,緬甸歷史上的都城幾乎都建在伊洛瓦底江畔。與這一傳統不同,彬馬那這座小城卻坐落在相對偏僻的錫當河上游。這座城市在緬甸歷史上從來沒有作為重要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長期以來都是以木材轉運中心的「地標」而存在。近年來,可能正是准備遷都於此,才在離老城十多公里處另建新城,自2002年以來建造了不少供政府部門和軍事部門用的新建築。一些行政和軍事設施及相關的服務設施現在還在建設中。但這座城市確實位於緬甸中部的要道上,除了原有的通往東西南北的公路、鐵路,近幾年修建了通往仰光的6車道公路,現在的交通倒可以說是四通八達了。不過在緬甸政府公開遷都之前,大多數外國人連彬馬那這個地名都聞所未聞。在緬甸國內,不僅一般民眾,就是很多公務員甚至政府高官在遷都令下達前,對這樣一件大事也只是風聞而不知實情。因此,緬甸首都突然要從舉世聞名的仰光遷往「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彬馬那,對緬甸國內外的許多人來說真成了一個「謎」,於是一時間各種傳說、猜測紛起。

眾說紛紜的遷都之因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遷都是由於緬甸軍政府有鑒於伊拉克遭美國軍事進攻的教訓;也有說遷都中部有利於加強政府對邊境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還有列舉緬甸歷史上尤其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貢榜王朝時期曾多次遷都的例證,認為遷都是一種傳統,不足為奇;更有人認為緬甸上層自古以來直到奈溫時期都相信占卜,這次遷都是由於緬甸軍政府高層領導人聽從了占卜者「遷都以避凶趨吉」的建議。

以上「解謎」都有其由來,而且不能完全排除在緬甸軍方上層人士中有這些想法和考慮。不過在我看來,恐怕這些都還不足為據。

「美國襲擊說」缺乏可靠可信的依據。盡管布希政府也曾指責緬甸政府是「暴政的前哨」,但主要是針對緬甸國內的所謂民主和人權問題。緬甸畢竟不是伊拉克,美國既沒有合適的借口,也不可能不考慮多方面的關系。在應對朝鮮、伊拉克、伊朗等這些讓他最關注而又最感到頭痛的問題難以解決的情況下,很難設想美國會再對一個於自己和國際社會完全不構成威脅的聯合國成員、東盟成員以及與中國、印度關系友好的國家開戰。從軍事上分析,美、緬的軍事力量和軍事技術對比極為懸殊,如果美國真要打緬甸,那麼美軍襲擊彬馬那這樣一個人口稀少且孤立的城市,要遠比攻擊仰光這樣一個有數百萬人口的大城市,不知要容易多少。更何況傷及無辜平民是當代戰爭中的大忌。

至於「控制邊境少數民族說」,則沒有充分考慮到當代緬甸民族問題的解決,並不在於首都的位置,而主要在於政策。何況現在緬甸民族關繫上的形勢有利於軍政府,政治解決已明顯地成為緬甸解決民族問題的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而「占卜說」則忽略了這樣一個現在已經清楚了的事實,即對軍政府高層來說,「遷都」並非是2005年的「突發奇想」,緬甸軍政府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在彬馬那悄悄地建設各種設施,在為遷都做著秘密的准備。

導致軍政府在2005年突然宣布遷都的一個因素,也許是近年來仰光連續發生的爆炸事件,特別是2005年5月7日一天內發生了三次爆炸事件,造成11人死亡,162人受傷。可能正是在爆炸的刺激下,本來就已准備遷都的軍政府感到了「遲遷不如早遷好」。如果事情真是如此,「遷都之謎」也就不難解開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3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4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16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8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2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57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1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4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3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