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吃早餐遇和尚怎麼辦
Ⅰ 在緬甸街頭,為什麼四處可見和尚
緬甸的國教是佛教,具有崇高地位,每個緬甸男人一生必須出家一次做和尚。所以到處看到很正常哦
Ⅱ 對於緬甸的和尚都有哪些禁忌和嚴格要求
緬甸的和尚們摒棄一切雜念,苦行修道,認為這是達到幸福境界的唯一途徑。而他們仍有許多禁忌,對婦女不能直視,即使是稍微觸及一下女人的衣裳,也會認為使苦心孤詣的修行化為烏有。和尚不準殺生,但可以吃肉。男子在出家期間不能娶妻,要想結婚必須在還俗之後。緬甸信佛教的善男信女們朝拜佛像時不是燒香,而是奉獻鮮花。每個家中都供奉有佛像,奉獻的鮮花天天要換,因此使得緬甸鮮花行業生意興隆。
Ⅲ 在緬甸為何會有很多的僧侶
緬甸是宗教意識很濃的國家。在緬甸的街頭巷尾,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身披袈裟、手持黑傘的僧侶,全國僧侶有十幾萬,僅仰光、曼德勒的和尚就有兩萬多人,平均300人中便有一個是和尚。
在緬甸形成一種規定,佛教徒中每個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都必須出家當一次和尚,社會上才承認其成人,還俗以後才能夠享有結婚的權力,出家的年齡一般在10歲上下,出家時間,在以前最短為一年,現在已縮短為7天。也可以幾個月、幾年,甚至終生為僧。因此,在緬甸有「出家容易,還俗也容易」的說法。
Ⅳ 緬甸人的生活習慣、風俗
飲食: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面、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
緬甸人有喝早茶的習慣。人們在茶館里喝咖啡、奶茶,吃點心。如麵包夾黃油、果醬、乳酪、肉包子、油條及油餅,還喜歡喝魚片湯、鴨肉粥等。
緬甸人在飲食方面較為節儉。常以魚蝦醬、辣椒、煮豆、酸菜葉湯佐飯。緬甸菜餚講究油、辣、香、鮮、酸、咸。宏調方法多以炸、烤、炒、涼拌為主。炸烤食物易於保存,涼拌不需加熱,又能祛暑。緬甸瀕海多河,魚蝦豐富,易捕撈。在緬甸以魚蝦為原料製作的食品尤多。緬甸人喜歡將竹筍腌成酸筍,和其他蔬菜、肉類混炒,味道鮮美。
緬甸人的口味特點是酸、辣、清淡,不油膩,類似中國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愛吃雞、鴨、魚、蝦、蝦醬、魚醬,喜食咖哩,要求略帶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們喜歡用水果做菜。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以及炒過的辣椒籽,吃起來又酸、又咸、又辣、又鮮。
服飾
緬甸是一個傳統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國家,在仰光,超過80%的人還穿著民族服裝。無論男女,下身都穿紗籠,男式叫「籠基」,女式叫「特敏」。雖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較為鮮艷。男女上衣均為右衽,也有對襟的。男人上衣為無領對襟長袖短衫,用一條或粉紅或黃或白的薄紗或絲綢帕包在頭上,作為出席盛會的禮帽。女子的上及多為斜襟長袖衫,衣袖長而窄,顏色多為乳白色或粉紅色。為了適應熱帶氣候,多用薄紗製成。婦女一般都留長發,卷發髻,並插花,還特別喜歡佩戴各種首飾。緬甸人很少穿鞋襪,男女老少都愛穿拖鞋。
拓展資料
緬甸人:
緬甸全國共有135個 民族,總人口5141.9萬(2014年),主要民族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全國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約8%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民族:
緬甸全國共有135個 民族,其中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其他主要民族有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
宗教:
緬甸有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大約5%的人信仰基督教,8%的人信仰伊斯蘭教,約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靈論。
緬甸的佛教主要是南傳上座部佛教。佛教不但是緬甸 人的宗教信仰,而且是他們道德教育的源泉。佛教的經文,尤其是《吉祥經》,是緬甸人民的生活哲學,深深地印入人們的心靈中。緬甸人日常生活中經常參神拜 佛,信眾一路赤腳走去,不能穿鞋或襪子。不能對寺廟、佛像、和尚有任何輕率舉動,不能穿過短、過透的衣服。在緬甸,信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須入寺廟當一段時間 的和尚,過靜修生活後才能還俗結婚。緬甸人對和尚十分尊敬和崇拜,只要有和尚來化緣,他們都不惜拿出家中最好的財物送給和尚。緬甸人虔心向佛,民風淳樸、 和善,社會犯罪率比較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緬甸人
Ⅳ 在緬甸,人們對和尚的態度是怎樣的
和尚在緬甸普遍受人尊敬。每天天一亮他們就出去化緣,人們都很樂意給予布施,有的還唯恐布施不及時、不周到;也有人早早就把飯菜做好,到家門口來恭候和尚來化緣,也有的人家甚至常年負責數名和尚的飯食。在農村,當人們見到和尚(特別是法師)時,都要就地跪拜,和尚出門乘坐車船,旁邊的人都會自動起身讓座;和尚在買票時,不是把錢直接交給售票員,而是把錢包打開,由售票員自己來取。
Ⅵ 去緬甸需要注意什麼風俗,生活習慣,就是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麼
不能用左手遞給別人東西或者握手,不能穿鞋子去佛塔裡面,不能摸小孩子的頭,不能在出門的時候說不吉利的話,不能亂碰女孩子的任何部位、在一些特殊場合看到緬甸升國旗要站立、聽到國歌也是(電影院、廣場等)。就這些了。
Ⅶ 緬甸有什麼忌諱
最佳答案 在緬甸旅遊安全方面問題不大,因為緬甸不同於印尼,緬甸屬於佛教國家,民風相對平和,所以打砸搶偷這些事情很少,至少仰光的治安要好過北京。但是如果你要去緬甸北部旅遊就要多加小心,賭博和毒品在那裡很昌盛;但如果在緬甸南部如仰光和BAGO及中部的BAGAN和曼德勒就根本毋需擔心。 去寺廟參觀不可以穿露膝蓋的衣服,也就是說褲子/裙子一定要過膝,所以短裙是不允許的;另外緬甸的寺廟不允許穿鞋穿襪進入,所以最好可以帶涼鞋或人字拖來緬旅遊,方便很多。 和尚在緬甸是很受尊敬的,不過一般不會有什麼問題...另外不要隨意摸小孩子的頭,照相最好要經得別人同意,寺廟有些有壁畫的地方會禁止照相(一般都會有禁止照相的標志)。 在緬甸討論緬甸政府以及民主派人士如昂山素季都是不好的...這點一定一定要注意,畢竟出外旅遊不要惹麻煩。 穿吊帶裙上街完全可以,只要你不怕曬黑...嘿嘿~對旅遊者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與在中國旅遊無異,緬甸是個很好客的國家,所以大可放心,祝你在緬甸旅遊愉快~
Ⅷ 在緬甸送人東西為什麼必須在星期一到星期六,為什麼星期天禁忌送東西
緬甸是宗教意識很濃的國家。在緬甸的街頭巷尾,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身披袈紗、手持黑傘的僧侶,全國僧侶有10幾萬,僅仰光、曼德勒的和尚就有2萬多人,平均300人中便有一個是和尚,佛教徒中每個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都必須出家當一次和尚,社會上才承認其成人,還俗以後才能夠享有結婚的權力,出家的年齡一般在10歲上下,出家時間,在以前最短為一年,現在已縮短為7夭。也可以幾個月,幾年,甚至終生為僧。
緬甸人認為在星期二做事情必須做兩次才能成功。所以,一般人都避開在星期二做事,緬甸人有個風俗,每逢星期五這一天,忌諱乘船渡河。緬甸人送給別人東西時,必須在星期一至星期六進行,星期天禁忌送物。尤其禁忌送衣服、紗籠等。避諱母雞在布上下蛋,以防破財。避諱旅途遇蛇,若遇蛇,則應返回並推遲行期。忌在「安居期」(從緬歷4月15日至7月15日)結婚、宴請、遷居、娛樂,僧人亦不得外出。
Ⅸ 為什麼緬甸男人都要當和尚
緬甸的男人雖然生活悠閑,但他們一生必須出家一次,出家次數不限,時間可長可短,有的終身當和尚,更多的則是幾年、幾個月甚至一兩個星期。一般男孩到了5- 15歲左右,家長就要准備出家儀式,這對每個家庭都非常重要。
在緬甸,無論是集鎮還是山野村落到處都能看到穿著僧服的小和尚,年齡大一點的十多歲,小的只有五六歲。經向當地人了解,在緬甸所有男人一生中都要有出家當和尚的經歷,出家的時間可以自由選擇,短則三個月、半年,長則若干年甚至一生,也可以一生中若干次出家,總之出家和還俗是自由的選擇,但是男人卻幾乎沒有選擇一輩子不出家一次的權利,如果一生中沒有出家的經歷,那就會被人瞧不起,在社會上沒有地位! 緬甸的僧侶著裝色彩是紫紅色,尼姑的著裝是粉紅色,小沙彌則是純白色,在熱帶的金色佛寺背景下分外耀眼。他們通常每天很早起床做晨課,念經文,用簡單的早餐,然後洗滌打掃,到中午11時左右,他們用一天中最後一頓飯。這就是「過午不食」。因此,出家雖然不用像普通人一樣工作,而是靠接受供養生活,但對於正在長身體的青壯年來說,下午和晚上都不吃東西還是一個相當嚴峻的考驗。 家長們將十歲左右的小男孩扛在肩膀上,敲鑼打鼓地送他去修行。在緬甸,對於貧寒的家庭來說,孩子去當和尚,意味著他將能吃飽穿暖。就算出家,緬甸男女也是不平等的。因為男人出家當和尚可以還俗,還俗後可以酒照喝,肉照吃,媳婦照娶,而女人一旦出家當了尼姑,則終生不能還俗,必須伺候佛祖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