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人說日語怎麼說

緬甸人說日語怎麼說

發布時間: 2022-07-11 11:54:08

① 櫻花用日語怎麼說

櫻花用日語

訓讀:
桜(さくら)の花(はな)sakura no hana

桜(さくら)sakura

音讀:

桜花(おうか)ouka


櫻花,起源於中國。據日本權威著作《櫻大鑒》記載,櫻花原產於喜馬拉雅山脈。被人工栽培後,這一物種逐步傳入中國長江流域、中國西南地區以及台灣島。秦漢時期,宮廷皇族就已種植櫻花,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漢唐時期,已普遍栽種在私家花園中。至盛唐時期,萬國來朝,日本深慕中華文化之璀璨,園藝花卉的種植技術隨著建築、服飾、茶道、劍道等一並被遣唐使帶回了東瀛。

櫻花,是日本的國花。學名:Cerasusssp. 是薔薇科櫻屬幾種植物的統稱,在《中國植物志》新修訂的名稱中專指「東京櫻花」,亦稱「日本櫻花」。櫻花品種相當繁多,數目超過三百種以上,全世界共有野生櫻花約150種,中國有50多種。全世界約40種櫻花類植物野生種祖先中,原產於中國的有33種。其他的則是通過園藝雜交所衍生得到的品種。

② 以下國家用日語分別怎麼說

日本:日本 ニホン・ニッポン
韓國:韓國 カンコク
中國:中國 チュウゴク
朝鮮:北朝鮮 キタチョウセン
越南:ベトナム
緬甸:ミャンマー
泰國:タイ
蒙古:モンゴル
新加坡:シンガポール
德國:ドイツ
日本人對自己的國家的稱呼有很多種且不統一,以上是最常用的2種叫法(也可以打出【日本】的漢字)

③ 求所有常用日語寫法和發音,還要一些人稱代詞形容詞的日語 謝謝

1.泰國 人鄉隨俗,到泰國有必要知道一些當地的風俗習慣: 1.泰國人習慣"合十禮"(即合掌躬首互向對方致禮),合十時常互致問候"沙瓦迪卡"(泰語"您好"的意思).別人向你合十問候時,你也要合十回敬,否則失禮.合十後,便不必再握手問候或告別,但僧侶對俗家則不必回禮.見面或告別時的握手禮,尚未普及流行於泰國社會. 2.緬甸 要能接受男士穿「裙子」.緬甸男人穿籠衣.要能接受當地人用手吃飯的風俗.要能習慣女士們滿臉塗粉末出現在你的周圍.緬甸人把一種植物磨成粉末,塗於臉上,用來防曬. 要能習慣緬甸人民張開「血盆大口」地和你說話.緬甸人很喜歡吃樹葉包的檳榔,所以很多當地人的牙齒都被染成了紅色. 3.印度 印度的禁忌很多,由於宗教不同,地區不同,禁忌也有差異. 帶普遍性的禁忌有:睡覺時,不能頭朝北,腳朝南,據說閻羅王住在南方;晚上忌說蛇;節日活著喜慶的日子裡忌烙餅;嬰兒忌照鏡子,否則會變成啞巴;父親在世時,兒子忌纏自頭巾、剃頭;3和13是忌數,因為濕婆神有3隻眼睛,第三隻眼睛是毀滅性的,13是因為人死後有13天喪期;婦女在懷孕期間,忌做衣服、照相;忌用左手遞接東西. 在市場上陳列的花懷,禁止人們用鼻子嗅或用手摸,有上述行為將受到人們的厭惡. 在印度忌吹口哨,特別是婦女.在飯店、商店等服務性行業中,克人若用吹口哨的方式來招呼侍者則被視為冒犯他人人格的先禮行為. 頭是印度人身體上最神聖的部分,故旅客不可直接觸摸他們的頭部.千萬不要拍印度孩子的頭部,印度人認為這樣會傷害孩子. 即使在朋友家裡,也不要贊場孩子,許多印度人認為這種贊場會引起惡人的注意. 印度人禁止穿戴皮革製品(腰帶、表帶、鞋、衣服),特別是在聖地,因為印度教徒不殺牛,穆斯林不剎豬,耆那教徒不須殺人和動物或昆蟲. 進入印度的廟宇或清真寺,要脫去鞋子,要跨過門檻而不能踩著門檻而過.光腳進寺廟,事先要在入口處洗好腳以表示禮貌. 凡進入回教寺廟者,均不能穿短褲或無袖背心,也要求脫鞋. 凡進入錫克教寺廟者,必先戴上頭巾或帽子,然後脫鞋才可進入 4.越南 傳統節日與民俗:越南民族傳統節日與中國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其中春節為最盛大的節日.越南民風淳樸,人民文明禮貌.見面時習慣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或行握手禮,或按法式禮節相互擁抱,多以兄弟姐妹相稱.越南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多信奉佛教.佛教自東漢末年傳入越南,十世紀後,佛教被尊為國教.目前全國佛教徒約2000萬人.此外,天主教傳入越南已有400多年,目前有信徒約300多萬,南方居多.越南人供奉祖先,普遍迷信城隍、財神.一般百姓家裡都設有供桌、香案,逢年過節在家中進行祭拜.服飾穿著簡單,正式場合男士著西裝,女士著民族式「長衫」(類似旗袍)和長褲.飲食習慣與我國廣東、廣西和雲南一些民族相似.吃飯用筷子,喜吃清淡、冷酸辣食物.越南人忌諱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機連續給三個人點煙,認為不吉利.不願讓人摸頭頂,席地而坐時不能把腳對著人. 姓名與稱呼】越南主體民族——京族的大姓有阮、陳、吳、黎等.與中國人一樣,越南人也是姓在前,名在後,多數是單姓雙字名,少數也有單姓單字名.越南人在稱呼中,除了第一人稱較常用中性的「我」(發音為「堆」)外,第二人稱「你」和第三人稱「他(她介都沒有中性的人稱代詞,通常根據對方的輩份或身份來稱呼,以表示親熱或尊重.如對父輩的人,第二人稱直接用「大伯」、「大娘」、「叔叔」、「阿姨」等;第三人稱則用「那位大伯」、「那位大娘」等.越南人問候不分「早晚」,也不分「你好」.「再見」,通常都用一聲「召』朝上稱呼來表示.例如見面時說「召同志」是「同志你好」,分別時說「召同志」是「同志再見」.越南人稱呼對方時,一般是稱呼與最後一個名字連用,很少帶姓連名都叫,那樣被認為是不禮貌.如一位名叫阮興強的男子,可根據他的年齡和親疏程度,稱為「強伯」、「強叔」、「強哥」、「強弟」或「強先生」、「強同志」. 【服飾】古代時,越南的京族人穿各種套頭的衣服和長裙.到了中世紀,平民穿褐色布衣,官吏穿藍葛衣.到了15世紀後,富者通常穿錦羅沙葛,參加祭掃和宴會時穿紅袍,吏役穿褐色或黑色布衣,官吏們穿青色衣,平民百姓穿赧色粗布衣.法國人進入越南後,平民的衣著開始有了較大變化,婦女穿結紐上衣和褲子.進入現代,越南城市的男子多穿西裝,婦女穿花色窄油長袍.越南婦女的長袍可以說是越南女子的國服,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顯得啊娜多姿,下擺舒展,開權至腰際,活動方便.特別講究的是,越南婦女穿長袍時,還穿一條黑色或白色的寬腿拖地長褲.越南婦女喜戴項鏈、手閾、戒指,多留披肩長發,或用發夾束於腦後. 【陽核挪與牙之美】越南的京人、岱人、泰人、埃迪人都有一種嚼食濱榔的特殊愛好.他們常將按椰擦上一點石灰膏或鹼發放火嘴中咀嚼,使模榔產生化學反應,汁不吞咽,順嘴角流出,嚼到無汁時把渣吐掉.嚼按榔通常是先苦後甜,可刺激神經,提神醒腦,除積消腫.京人還把擯榔當作信物,無論求婚、請客,均送上一顆擯榔.嚼模榔、染牙是京族的古風,過去男男女女只要到了十七八歲就開始染牙.按照他們的習俗,開始嚼按榔、染牙,便象徵已經成年可以成親了.從此,這些青年男女便可以自由參加當地舉行的任何娛樂聚會,參加對歌,選擇對象.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古風已日漸衰微,但在越南農村,你依然還可以看見不少老年婦女的牙齒被染得又黑又亮.在他們眼裡,保持牙齒潔白如玉是品質不良、作風不正的表現,而將牙齒染得又黑又亮才是最美的. 【節日】越南也使用陽歷與陰歷,除了國家法定的節日如元旦、國際勞動節、國慶節等外,越南也過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與中國人一樣,陰歷的春節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日.越南有一句民謠「肥肉姜蔥紅對聯,幡旗爆竹大粽粑.」意思是,春節到了,要為過節准備豐盛的肉菜,煮好粽粑,門口貼上大紅對聯,高高的幡旗隨風飄揚,爆竹鳴響.從這句民謠中,可見越南人對春節的重視程度.在新年與舊年交接之時,越南人也有守歲的習慣.除夕夜,人們通常要睡歌供土兵娛樂,後傳人民間.所謂的軍鼓實際上是一隻木桶或洋鐵桶,在村頭立兩根柱子,用麻繩或鋼絲繩將桶綳緊後固定在柱子上,用棍子敲打繩子使其發出鳴鳴的響聲,男女雙方各站一邊,邊敲邊對歌,笑語歡歌匯集在一起,氣氛歡快熱烈.一些青年男女通過對歌建立感情,確立戀愛關系. 【祖先崇拜】越南人也和其他東方人一樣,注重孝道.在每一個家庭中,子女孝敬祖父母和父母是不可缺少的意識.對死去的先人,越南人崇拜甚篤,因而對祖先的崇拜信仰十分重視,世代承襲,形成規模.人們認為,親人雖然死去,但他的靈魂仍然存在,對後人還起著保護和督促作用,主宰人們的一切活動,人間許多災害禍福,都要依靠先靈庇佑與解脫.越南人每家每戶都沒有神龕、神台、神位,是敬奉祖先的祭壇,是敬奉祖先神的聖地,任何人不可觸犯,也不能有任何污穢.在城裡,由於住處狹窄,祭壇的設法小型多樣.如在牆上釘塊板或使用櫃頂作為供奉祖先的祭壇.祭壇中央擺上一個香爐,兩旁是兩根香燭.香爐前擺上用細腰紅漆木盤或塑料.玻璃盤盛放的水果,此外還擺上一對花瓶和若干祭把用的杯碟.在一些家庭的祭壇兩邊還貼有對聯,如「祖宗功德千年盛,子孝孫賢萬代昌」、「福生禮儀家堂盛,祿發榮華福貴春」等. 越南人視祭把供奉祖先為重大之事,用以感激祖先的養育之思.許多家庭盡管宗教信仰不同,但供奉祖先是不可忽略的.春節來臨前,必須重新布置祭壇,插上香燭,擺上供品.春節三天期間,祭壇總是香火擦繞,合家吃團圓飯前,家長和族人都要禱拜.越南人對祖先的崇拜還表現在忌名上.平時,子孫忌提到祖輩、父輩的名字,如果現實生活中一些名詞與祖輩、父輩的名字相重,要迴避或用同義詞代替.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不讓其知道先祖的名字,以防孩子亂喊,對先祖不敬.如果被別人指著先祖的名字奚落或辱罵,被奚落或被辱罵者會認為是受了奇恥大辱,會激起深仇大很.近年來,忌名在城市已少見,但在農村,這一習俗仍保持.除了崇拜祖先,古代越南人普遍迷信城隍、占卜、星相、風水、精靈等.一切自然物和自然現象,如河流、湖泊、高山、大樹、野獸、刮風下雨等,在他們的心目中,都有精靈寄寓其中,應當供奉祭掃,以求祛災降福.如在河內棟多郡的金蓮村,至今還保存著一塊立於 1510年的高山大王神碑銘.在農村,通常供奉的有土地神、榕樹神、蛇神、老虎神以及村裡的中心石.中心板等.人們在老虎經常出沒的地方祭把它,而且言談舉止中不能冒犯它,低聲稱它為「山大王」.如遇上老虎,不但不能打死它,還要供奉上各種祭品.古代越南人普遍崇拜四季常青、枝繁葉茂的古樹,他們認為這些長期經受狂風暴雨、雷電襲擊的大樹能存活下來,樹下必定有神靈,因此經常有人在樹陰下,尤其在榕樹下擺設香案或在樹旁空地建蓋廟宇,風水先生和占卜者也常聚集於此. 【宗教信仰】從公元前111年中國的西漢時代起,儒教、佛教、道教開始從中國傳入越南,對越南人的意識形態起了很大的影響.從中國傳入的佛教為大乘佛教,越南人稱為「北宗」.此外還有部分越南人信仰小乘佛教,並稱之為「南宗」,從泰國和柬埔寨傳入.信教的越南人中,信仰佛教的佔比例最大,其中又以信大乘佛教者居多,各地寺廟不少.佛教徒忌殺生,講因果報應.重大節日、個人生日一般都要到佛寺去拜佛,獻禮,聽和尚誦經. 天主教傳入越南約有500多年歷史.歷世紀初,西方傳教士開始到越南傳教,但遭到官方的禁止.最 早到越南傳教的是奧德雷科·巴德諾和弗朗西斯·沙維爾兩位法國傳教士.法屬時期,天主教在越南取得了合法地位,迅速發展.到了1966年,越南南北兩地已有教區11處,天主教信徒300萬人.基督教在越南也有不少信徒,主要分布在河內、海防、河西、承天、廣南現港、波萊古、平順等地.基督教為天主教分裂出來的新教派,傳入越南只不過近百年的歷史,在越南稱為「福音」.1893年基督教牧師大衛·羅拉漢到西貢傳教,隨後陸續有牧師到越南傳教,但遭法國殖民當局的禁止.直到1920年,基督教才在越南立住腳跟. 越南南部的西寧、迪石等地的京族農民大部分信仰高台教,該教的全稱為「大道三期普渡高台教」,為吳文昭、黎文忠於1926年創立.該教將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儒教探合在一起,信奉孔子(人道)、姜太公(神道)、耶酥(聖道)、老子(仙道)、釋跡(佛道).高台教信徒可以供奉祖宗,但不能供草,不能使用紙馬,要忌殺生、忌貪欲、忌葷、忌色、忌粗口,每日6點、12點、18點、24點要焚香誦經. 在越南南部的安江、同塔梅、河仙、東川等地,有不少人加入和好教.該教為佛教的變體,由越南人黃富楚創立於1939年,因黃富楚居住的村子名為「和好村」,故以此取名,其含義為孝和交好.與佛教一樣,該教也講慈悲.博愛、大同和因果報應,信徒多為農民,又被稱為「農民佛教」.和好教設僧侶,但不建寺廟,用一塊紅布代替神佛的圖像,信徒早晚供佛兩次,供品為鮮花和清水,鮮花代表堅貞,清水代表純潔. 在越南生活的短短幾個月時間里,我有幸看到了越南的胡志明市歡慶南部解放日的盛景.越南朋友說,4月30日對越南南方的人民來說是最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在1975年4月30日那一天,越南的南方解放了. 在解放日臨近的時候,南方各城市,尤其是胡志明市呈現出一派熱鬧的景象. 大街小巷都掛起了鮮艷的國旗,走在大街上紅旗飄飄;各單位都進行各項准備工作;各家各戶也是喜氣洋洋的……人們很容易就被這種氣氛所感染. 最令人激動的是在胡志明市的市中心的統一廣場舉辦了一個大型的民族風情園,在裡面可以看到越南的各種風土人情,是越南的一個縮影. 越南的人棋是最特別的,吸引人眼球的是巨大的棋盤,但最讓人好奇的是有人站在棋盤上,身穿有標志的服裝,他們便是「棋子」.由在場外的「統帥」指揮「棋子」進攻的路線,走棋的方法和中國的象棋差不多.「棋子」正面對壘時,兩方都盡全力對抗,互相打鬥,弱的一方就被淘汰出局.整盤棋讓人的感覺就是「活」的. 盪鞦韆也是越南的一個傳統的節目,據越南朋友介紹,每次廟會都少不了的. 鞦韆很大,架子支得非常高,拉住鞦韆的繩子外面套著的是長長的竹竿,所以盪起來時,繩子不會彎,而且弧度也大.一般鞦韆上可以站兩個人,下面有人用繩子拉.可以想像———身穿飄逸傳統服裝的越南少女站在上面,鞦韆被高高的盪起時,像飛舞在空中的蝴蝶. 「嘭嘭……」一朵朵煙花飛起,接著是一陣陣熱鬧的鑼鼓聲,往前擠一看,原來是水上木偶戲.越南水上木偶戲是世界木偶戲藝百花園里的奇葩.「水」是水上木偶的藝術生命,水上木偶戲的藝術家們把它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境地.在一陣陣爆竹聲、鑼鼓聲、螺號聲中,龍、魚、龜爭先恐後躍出水面,這些神靈的動物角色,是按照越南民間傳統繪畫藝術進行塑造,塗上生漆金粉和各種色彩,顯得質朴可愛.在水上木偶戲的傳統保留節目中,人們可以看到金龜噴水,仙女隨著「神曲」起舞的那種充滿幻想色彩的表演. 在搭起的舞台上表演的是越南傳統的戲曲,有改良戲等.表演的人身著傳統的服裝,唱著古老的曲子,跳著有節奏的舞蹈.那表演是很古老、很有特色的,受到當地人的歡迎,走到哪都會有這韻味十足的曲子縈繞在耳邊. 民族風情園里,也有品種眾多的美食展覽,有春卷、米粉、捲筒粉等有越南特色的可口小吃.在那裡參觀,不僅飽了眼福,也飽了口福.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感受到了越南的各種風土人情. 2.泰國通常稱呼人名時,在名字前加一個"坤"字,無論男女均可用,表示為"先生"、"夫人"、"小姐"之意. 3.泰國人忌諱用腳指物或指人,即便是坐著時,也不允許將腳尖對著別人,此舉被視為不禮貌的做法.撫摸對方頭顱或揮手越過別人頭頂,被視為有侮蔑之意,是禁止的動作. 4.泰國人認為右手高貴,而左手只能用來拿一些不幹凈的東西,因此,給別人遞東西時都要用右手,以示敬意.在比較正式的場合還要雙手奉上,用左手則會被認為是鄙視他人.女士若想將東西奉給僧侶,宜托男士轉交.如果親手送贈,那僧侶便會張開一塊黃袍或手巾,承接該女士交來的東西,因為僧侶是不允許碰解女性的. 5.尊重宗教.寺廟是泰國人公認的神聖地方,因此凡入寺廟的人,衣著必須端莊整潔,不可穿短褲、迷你裙、袒胸露背裝或其他不適宜的衣服.在寺廟內,可以穿鞋,但進入佛殿時,必須脫下鞋子,並注意不可腳踏門檻.每尊佛像,無論大小或是否損毀,都是神聖的,絕對不可爬上佛像拍照,或對佛像做出失敬的動作. 6.尊重王室.在泰國處處可以見到國王和王室的人像,如硬幣、紙幣、日歷牌、掛圖等,由此可見對皇室的敬重.遊客要小心表現適當的禮儀,例如在公共場合有皇室人員出席時,最好是留意其他人的動作,跟著照做. 7.不要在公共場所做有傷風化的舉動,例如在公共場合應避免和泰國人接吻、擁抱或握手.除在某些海灘允許裸體日光浴外,在其他地方,泰國人不喜歡這種行為,盡管未觸犯法律,但是違背了泰國人的佛教理念. 飲食泰國人主食是大米,喜歡吃酸辣食物,由於常年炎熱,習慣飲用冰茶.泰國菜式通常選用新鮮的材料,菜的味道以辛辣為主,且調味料花樣繁多,如有辣椒、咖喱、雨露、蝦醬、椰奶等等.泰國菜多數由淡素的食品組成,包括魚、蔬菜和飯,再加上一些香料和醬汁.但無論飯餐是否豐富,都必有餐湯,與我國的粵菜風格相似. 5.1、穿花格裙的蘇格蘭男人男人穿裙子在世界不多見,蘇格蘭男人就是其中一例.頭戴小黑呢帽,身著花格裙及短襪,手上拿著管風笛,這是蘇格蘭男人引以為傲的打扮.蘇格蘭人愛穿花格裙,是因為不同圖案的花格布代表著不同的氏族,每一個氏族都為自己設計一種代表氏族精神及血緣關系的花格布裙.當氏族人穿上自己氏族的花格布,也同時穿出了他們族人的驕傲、責任與忠誠. 2、民俗禮儀英國人給人的印象是及保守又富有幽默感.英國人傾向於接受熟悉的事物,對於新奇或者外來的東西總是持懷疑的態度.英國人比較謙虛,自誇是沒有教養的表現.英國人非常看重一個人的幽默感.英國式幽默的出發點自我貶低,以自負為大敵,其最終目的是能夠自嘲,嘲笑自己的缺點、失敗、窘境乃至自己的理想.他們不相信華麗的詞藻和自誇之詞.英國人熱愛體育,現代形式的體育運動幾乎全是英國人的發明,如拳擊、橄欖球、曲棍球和網球等.

④ 各個國家都說什麼語言啊

1、英語: 

英語是目前全世界最為通用的語言, 在中國主要有英語與美語之分。目前本土語言是英語系的有英國,英屬各國,英國殖民地,美國等,甚至印度,新加坡這樣的亞洲國家也將英語作為官方語言。

英語在下列國家和地區是第一語言:澳大利亞、巴哈馬、愛爾蘭、巴貝多、百慕大、蓋亞那、牙買加、紐西蘭、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英國和美國。

2、法語: 

法文是下列國家的第一語言:法國(六千萬人使用,包括瓜德羅普島、馬提尼克島和聖皮埃爾和密克隆),加拿大(6,700,000使用者,特別是魁北克、新不倫瑞克),比利時(4,000,000使用者)瑞士(跟德文)﹐義大利文和羅曼文四文共行) 摩納哥, 法屬蓋亞那海地。

3、德語:

德語是德國、奧地利的官方語言,也是瑞士的4種官方語言之一。它屬於印歐語系下日耳曼語族下的西日耳曼語。德語共同標准語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馬丁.路德的聖經翻譯。

德語是1億多人使用的母語(總計約為1.1億)。它最初在德國、奧地利、瑞士北部、列支敦斯登、盧森堡、義大利南提洛爾,比利時的一小部分地區,部分波蘭地區和部分法國阿爾薩斯地區內使用。

4、日語:

從語言學上來說,日本近乎是一個單一的民族,99%以上的人口使用同一種語言。日本人口超過1.2億,這就是意味著日語是世界第六大語言。

5、韓語:

韓語是韓國的官方語言,在朝鮮稱為朝鮮語。現在使用人數約6000萬名,主要分布在朝鮮半島、中國的東北三省、中亞等。

⑤ 緬甸 用日語怎麼說

緬甸
ミャンマー
myama-
米啊嘛-

⑥ 緬甸人用的是什麼語言

說漢語,普通話,

緬甸果敢原屬中國領土
緬甸東北部有三個由華人建立的民主政權,其領導集體都是華人。這三個華人政權均位於緬甸東北部的禪邦,面積5萬多平方公里。即緬甸第一、第二、第四特區。那裡生活著果敢(即漢族)、佤族等民族,那裡在一百多年前原屬於清政府果敢縣,邦桑縣等管轄,後來英國殖民者佔領緬甸,對緬甸實行殖民統治,並強迫滿清政府簽定不平等條約,將這些地方(緬甸第一、第二、第四特區)劃歸英屬印度的緬甸殖民地,致使原先血脈相連的中國人被劃分到兩個國家。

70 年代後緬甸發生排華運動,那裡的漢民族為了避免緬族的迫害,爭取民族平等,改稱「果敢族」。英帝國主義為了賺取巨額利潤和毒害殖民地人的身體與精神,在那裡傳播栽植罌粟。以後上百年來,軍閥、土司混戰,內戰延綿,果敢各民族同胞在混戰中,被引誘欺騙利用,導致很多果敢人成了混戰無謂的犧牲品。在抗日戰爭中果敢人同中國人一道為打擊日本侵略者作出過巨大的犧牲。

這三個特區目前名義上是緬甸政府的特區,但實際上是三個獨立的政權,都有自己獨立的軍隊。漢語是那裡的通用語言,大部分人都能說較為流利的普通話,政治制度也與中國極為相似,如縣級官員有縣長、縣委書記等。

人民幣是那裡最主要的流通貨幣,三地的經濟文化同中國雲南聯系較為密切,對中國的經濟文化非常依賴。當地的手機信號也是中國移動和網通的,電話區號是雲南的。最重要和最可貴的是那裡的人依然保持著中國的傳統文化。但目前這三個小政權還很脆弱,因為緬甸軍政府一直想吃掉他們,如果不是顧忌中國的話,三個漢人政權早就不存在了。

這三個地區在以彭家聲主席、鮑友祥主席、林民賢主席為核心的特區政府領導下,為爭取民族平等同緬甸政府軍對抗十幾年,最後於90年代初與緬甸軍政府達成和解協議,結束戰爭。現在這三個特區正在同中國發展經濟,建設自己特色的高度自治的獨立特區政權。

近年來這三個特區分別響應中國和聯合國要求,開始走前人不敢走的路,毅然將一百多年前由英帝國主義播撒在果敢的罌粟給徹底禁絕了。由於這三個地區禁種罌粟的措施,使得中國的毒品危害減輕,消除了中國毒品來源的主要渠道。

緬甸果敢女兵的故事http://junshiwuqigc.blog.china.com/200908/5127460.html
「果敢王」彭家聲的傳奇經歷http://junshiwuqigc.blog.china.com/200908/5127413.html
果敢問題的緣由http://junshiwuqigc.blog.china.com/200908/5127270.html
緬甸果敢原屬中國領土http://junshiwuqigc.blog.china.com/200908/5126249.html
緬甸華人武裝已擊斃30名緬政府軍http://junshiwuqigc.blog.china.com/200908/5126246.html
中緬邊境 武警全副武裝加強戒備http://junshiwuqigc.blog.china.com/200908/5126245.html
緬甸全面內戰可能爆發 佤邦聯合軍加入果敢軍http://junshiwuqigc.blog.china.com/200908/5126230.html
緬甸政府軍炮轟中國領土 造成一死多傷http://junshiwuqigc.blog.china.com/200908/5126229.html

⑦ 緬甸人說什麼語言

邊境(靠近越南)的有會說漢語的,但是普通緬甸人不會漢語。

⑧ 緬甸人、印度人、奧地利人、紐西蘭人和土耳其人各說什麼語言

國家(或地區) 語言 國民 國籍

America(美國)American(美國人) American(美國)

Australia(澳大利亞)Australian(澳大利亞人) Australian(澳大利亞)

Brazil(巴西)Brazilian(巴西人) Brazilian(巴西)

Britiain(英國) English(英語) Briton(英國人) British(英國)

Canada(加拿大)Canadian (加拿大人) Canadian (加拿大)

China(中國)Chinese(漢語) Chinese(中國人) Chinese(中國)

Egypt(埃及)Egyptian(埃及人) Egyptian(埃及)

England(英國) English(英語) Englishman(英國人) English(英國)

France(法國) French(法語) Frenchman(法國人) French(法國)

Germany(德國) German(德語) German(德國人) German(德國)

Greece(希臘) Greek(希臘語) Greek(希臘人) Greek(希臘)

India(印度)Indian(印度人) Indian(印度)

Ireland(愛爾蘭) Irish(愛爾蘭語) Irishman(愛爾蘭人) Irish(愛爾蘭)

Israel(以色列)Israeli(以色列人) Israeli(以色列)

Italy(義大利) Italian (義大利語) Italian (義大利人) Italian(義大利)

Japan(日本) Japanese(日語) Japanese(日本人) Japanese(日本)

The Netherlands(荷蘭) Dutch(荷蘭語) Dutchman(荷蘭人) Dutch(荷蘭)

New Zealand(紐西蘭)New Zealander(紐西蘭)

Portugal(葡萄牙) Portuguese(葡萄牙語) Portuguese(葡萄牙人) Portuguese(葡萄牙)

Russia(俄國) Russian(俄語) Russian(俄國人) Russian(俄國)

Scotland(蘇格蘭) Scots,Scottish(蘇格蘭語) Scotsman (蘇格蘭人) Scots,Scottish(蘇格蘭)

Spain(西班牙) Spanish(西班牙語) Spaniard(西班牙人) Spanish(西班牙)

Sweden(瑞典) Swedish(瑞典語) Swedish(瑞典人) Swedish(瑞典)

Switzerland(瑞士) Swiss(瑞士人) Swiss(瑞士)

Wales(威爾士) Welsh(威爾士語) Welshman(威爾士人) Welsh(威爾士)

⑨ 世界各國和中國省份用日語怎麼說 比如:中國、日本、韓國、蒙古、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英國、法

中國 中國の
日本 日本
韓國 韓國
蒙古 モンゴル
越南 ベトナム
寮國 ラオス
柬埔寨 カンボジア
緬甸 ミャンマー
英國 イギリス
法國 フランス
美國 米國
北京 北京
河北 河北

⑩ 緬甸人說什麼語言

使用緬甸語為緬甸的官方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主要分布於伊洛瓦底江流域和三角洲地區。使用人口約2800萬。仰光話是現代緬甸語的標准話。

緬甸的首都是仰光(Yangon),位於伊洛瓦底江入海分支仰光河左岸,是緬甸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緬甸語既然是緬甸的官方語言,這就說明了緬甸語翻譯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使用還是有一定的比例的。

國際應用

緬甸聯邦是我國的友好鄰邦,與中國的西藏自治區和雲南省接壤,兩國的共同邊界有2100多公里。中緬兩國山水相連,兩國人民自古以來就和睦相處,結成了深厚的友誼,可以說中緬兩國友好關系源遠流長。

緬甸聯邦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50多個民族(1983年緬甸政府公布緬甸8大主要民族外,還有其支系,總共有135個民族),主要的民族有:緬甸族、撣族、克倫族、若開族、克欽族、欽族、孟族(亦譯「汶族」)、克耶族等8大民族。

緬甸族人數最多,佔全國總人口的68%。緬甸語是緬甸族的母語。1948年緬甸聯邦擺脫了英國殖民主義的統治,取得了民族獨立後,新憲法規定緬甸語為緬甸聯邦的通用語。現使用緬甸語的人口約5400萬左右。

漢藏語系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歷史文獻最為豐富的語系之一。漢藏語系(Sino—TibetanFamily)早期稱為「印支語系」(Indo—ChineseFamily),也有的稱為「藏漢語系」(Tibeto—ChineseFamily),現通稱為漢藏語系。漢藏語系一般認為包括漢語和藏緬、壯侗、苗瑤三個語族。壯侗語族在國外有的稱為侗台語族或台語族。

最早提出這一譜系分類法的是李方桂先生,他在《中國的語言與方言》(1937年)一文中就提出漢藏語系分漢語、侗台語族、苗瑤語族、藏緬語族的論點。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3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4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16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8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2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57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1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4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3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