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大米為什麼流入中國
Ⅰ 中國進口大米/最多的國家是
主要是東南亞。2017年進口1、越南,佔57%。2、泰國佔23%,3、巴基斯坦12%,其它為柬埔寨、緬甸、寮國
Ⅱ 中國可以從哪些國家進口大米
2018年中國進口了16億美元的大米
中國在2018年從中進口價值最高的大米的14大供應商。括弧中的是自2014年以來每個供應國獲得的價值變化的百分比。
- 越南:7.392億美元(較2014年增長18.1%)
- 泰國:5.084億美元(增長27.2%)
- 巴基斯坦:1.454億美元(下降-8.4%)
- 柬埔寨:1.228億美元(增長287.7%)
- 寮國:3,800萬美元(增長455.8%)
- 緬甸(緬甸):3150萬美元(增長886.4%)
- 台灣:1,190萬美元(增長563.2%)
- 日本:190萬美元(增長353%)
- 俄羅斯:472,000美元(增長117.5%)
- 韓國:71,000美元(2014年無數據)
- 印度:$ 42,000(上漲100%)
- 美國:3,000美元(下降-98.3%)
- 義大利:2,000美元(2014年無數據)
- 菲律賓:$ 1,000(下跌-50%)
列出的14個國家/地區在2018年的中國大米進口量中占幾乎100%。
在上述國家/地區中,自2014年以來向中國增長最快的大米供應商是:緬甸或緬甸(增長886.4%),台灣(增長563.2%),寮國(增長455.8%),然後是日本(增長353%)。
提供給中國進口商的大米價格下跌的三個國家是:美國(下跌-98.3%),菲律賓(下跌-50%),巴基斯坦(下跌-8.4%)。
Ⅲ 緬甸主要從中國進口什麼產品
緬甸主要從中國進口農產品、畜牧產品、水產品、礦產品、林木產品、工業加工。
目前緬甸各行各業中,對外貿易算是發展得比較好的一個行業,但也不是完全值得樂觀的一個行業,其中貿易逆差問題就是值得擔憂的一個問題,而且在一段時間內該貿易逆差還將繼續存在。
雖然有專家學者指出,一個國家要建設要發展,基礎建設很重要,緬甸現在就處於這種情況,需要進口大量的基建材料,所以進口量大於出口量是必然的,等到這些基礎建設完工開始發揮效益時,貿易逆差就會逐漸減少甚至消失向順差方向轉變。
(3)緬甸大米為什麼流入中國擴展閱讀
緬甸還向鄰國出口大量的大米、豆類、橡膠、海產品、天然氣、石油、服裝等產品。木姐與瑞麗之間的邊境貿易很興旺,而緬甸其他口岸的邊境貿易相比之下就顯得黯然失色了。目前,緬甸與泰國之間設有4個官方貿易口岸。
緬甸商務部部長Than Aung Kyaw稱:「目前而言,相比中國的商品,泰國商品比較貴。但是隨著緬甸人的購買能力增強,緬泰之間的貿易將會超過緬中貿易。」Than Aung Kyaw此言在好像在暗示:雖然泰國產品更貴,但是其產品質量更好,因為受到人們的喜愛。
海上貿易佔了緬甸國際貿易總額的88%,隨著中國與東盟國家經貿合作的正常有序發展,特別是瑞麗被確定為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之一後,瑞麗口岸貿易額呈現快速增長勢頭。
Ⅳ 緬甸玉米能出口到中國,為什麼還這么多走私
為了逃稅。
Ⅳ 中國對越南大米進口量急劇下滑,真實原因是什麼
中國對越南大米進口急劇下滑,原因眾所周知,最近越南大米質量出現不合格的現象。再加上價格上漲,中國對越南大米進口不可避免地開始減少。根據越南公布的數據,2019年11月,越南大米出口和出口呈現下降趨勢。2019年11月,越南大米出口達到365400噸,環比下降19%,同比下降7.6%,低於預期的40萬噸。
不過,在中國買家減少購買量後,越南大米價格上漲。數據顯示,目前越南大米壓榨率為5%的價格為345-350美元/噸,比7月份330-335美元/噸的價格高出近5%。除了價格上漲,越南大米的質量也令人擔憂。相反,緬甸和泰國的大米開始受到中國買家的青睞。據越南出口貿易商稱,許多中國買家正轉向緬甸和泰國的大米。
Ⅵ 緬甸白米是什麼米
緬甸大米品種主要是秈米,用秈型非糯性稻穀製成的米。它的米粒一般呈長橢圓形,米質較輕,粘性小,碎米多,出飯率高,蒸出的米飯較膨鬆。按其粒質和秈稻收獲季節分為以下兩種:早秈米:腹白較大,硬質顆粒較少;晚秈米:腹白較小,硬質顆粒較多。
緬甸大米主要出口往中國、菲律賓、馬達加斯加、幾內亞和莫三比克這5個國家,碎米則主要出口比利時、印尼、荷蘭、塞內加爾和幾內亞等。
出口往中國以及其他鄰國的大米和碎米量,占緬甸大米和碎米總出口量的28.25%,歐盟市場佔13.4%,非緬甸洲市場佔38.35%,其它國家佔20%。
代表
波山米主產於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南部海淡水交匯地區的稻田,由於該稻只在雨季種植,潮水的漲落使農民無法有效施用化肥和農葯,潮水漲落帶來的淤泥成了水稻生長唯一的有機肥。由於產量極低,該米主要為緬甸的權貴階層食用。曾是緬甸政府禁止出口的大米品種。波山米有幾種,常見的是飯粒是米粒的兩倍的有的糙的米,像中國叫的硬米。
Ⅶ 該國剛獲5萬噸大米訂單,就過河拆橋,宣傳中方沒有采礦資格,哪國呢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與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建立了友好的貿易合作關系,而很多小國也借著這個契機,與中國開展更深層次的雙邊貿易活動,從而獲得了巨大的經濟發展。
對於緬甸而言,失去中國這樣一個貿易夥伴是非常不明智的,但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做呢?這背後的原故值得讓人深思。眾所周知,稀土礦是支持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原材料,任何國家離了稀土,都會對其科技和軍事造成巨大的影響。對於美國而言,美國的稀土儲量並不豐富,需要依靠大量進口,而且美國又是世界上科技和軍事最發達的國家,根本離不開稀土的供應。因此我們不由得要警示這背後的原因了。
Ⅷ 湄公河流經哪些地區為何會成為東南亞地區的水稻產地
湄公河發源於咱們國家,但這條國際性的大河在咱們國家卻不叫湄公河,而稱為瀾滄江。咱們國家有個青海省,位於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是亞洲很多大河的源頭所在。瀾滄江發源於青海,流經西藏雲南,穿過橫斷山脈流入東南亞五國。在東南亞才被稱作湄公河。它是緬甸與寮國之間,以及寮國與泰國之間的部分國界線,還流經寮國、柬埔寨與越南。
Ⅸ 剛簽下中國5萬噸大米,就封閉對華的稀土出口,為何
中國與緬甸作為鄰國,雙方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合作,合作關系也越來越密切。中國也是緬甸糧食的進口大國,據緬甸聯合會報道,中國進口緬甸大米的數量截止2019年十一月已經有8.85萬噸,而且這個數字必然還會繼續增長。近日,中國又與緬甸簽了一個五萬噸的糧食訂單,但緬甸卻突然翻臉,宣布封閉對華的稀土出口關口。
原本佔世界85%的稀土量,如今實際稀土量已經不足世界的30%,根據《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指出,中國以23%的稀土資源承擔了世界90%以上的市場供應。大量的稀土外流,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單就日本已經囤積的中國稀土量,已經足夠滿足其國內100-300年的需求量。
緬甸單方面宣布封閉中國稀土進口關口,很可能受到了美國的影響。其實美國的打算並不單純,挑撥與中國友好國家的關系,打斷中國的稀土供應鏈,其實是為了以更低廉的價錢來買到稀土資源。如果美國所謂“稀土聯盟”真正地成為全球稀土供應商,估計那時價格起碼是中國現在的價格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如果那時中國沒有稀土資源了,就得跟其他國家一樣,花巨大的價錢去買回來原本屬於自家的東西,所以國家控制稀土是具有長遠戰略目光的舉措。
Ⅹ 出口再跌20%,越南大米終於找到新買家,為何又突然找上中國
中國是個消費大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與之相提並論。獲得中國市場認可,把產品銷往中國,這是任何國家都夢寐以求的事,雖然越南找到新買家,但遠遠無法和中國相比。
越南大米以前的質量還是可以,不知道是不是認為已經打開了中國市場,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導致產品質量出現了問題。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也是自作自受,國家之間的生意來往更要講誠信,畢竟誰都不是不可以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