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毛胚長什麼樣
① 翡翠交流社區,如何辨別翡翠真假,避免走彎路
假玉不只不能像天然翡翠一樣持久光鮮明亮,不像和田玉一樣溫潤,並且還有害於您的身體健康,這決不是駭人聽聞。玉一般分為A、B、C三種貨,A貨是指原石原色的玉,是不經化學處理的玉器,價格較高。 B貨是經化學漂白再充填樹脂的玉器,價格較廉價。C貨玉色較差,加溫至110攝氏度時放在鉻鹽溶液中浸泡一二天,使鉻鹽滲透進玉料裂縫中達到染色效果,初看時晶瑩剔透,一二年後就會褪色,此玉價廉物美,但沒有保藏價值。現在市場上多見的是B+C貨,以B貨和C貨同步結合加工而成。
A貨是天然玉石,其構成元素較為固定,一般對人體無害;B貨中的樹脂不遇外力效果,一般也不會有太大的危害;B+C或C貨染色後其酸溶液在褪色後有可能會對體皮膚有危害,因為有些商人可能用氫氟酸、硝酸、硫酸、鹽酸等強酸來仿冒玉的古舊沁色,然後在假古玉的外表塗上一層地板漆、水晶漆或環氧樹脂等。我國最威望的職業病中毒醫學科主任郝鳳桐以為,樹脂類物質與強酸在一起效果,很可能會發生刺激性,人體觸摸後會患觸摸性皮炎,呈現紅腫、刺痛、瘙癢,乳頭變硬和脫皮等病徵。皮膚較為靈敏的人最有可能呈現症狀。前期,一般小醫院多確診為一般皮膚感染,買一些消炎葯膏敷衍塞責。然倒運還是患者,時刻過長後可導致癌症,終究她們到死也不知道元兇巨惡是假玉石。目前,國內這樣的病例已達數千起。兩位專家都主張,為了健康和安全,最好戴不經化學處理的天然玉石
半小時學會真假判斷。
翡翠存在真偽,翡翠的真偽判定是有著客觀絕對的評判規范,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沒有什麼迷糊。判定A貨時要懂得使用正確光線來調查,不是一切的光線都利於翡翠的調查,有色光關於翡翠的判定簡單發生攪擾和誤導效果。比較適合調查翡翠的光線包含北向窗射進的天然光、日光燈下的白光以及多頭發光二極體製造的手電筒的白光。此外,判定翡翠10倍放大鏡也是常用工具。
1、反射光。調整拋光翡翠製品,使外表反光,肉眼或十倍鏡下調查翡翠外表的反光部位。詳盡調查會看到許多的內容,比方光澤特色、拋光平坦潤滑程度等。
2、透光調查。透過天然光,或許用人工光源透射,光線穿過翡翠再進入眼睛,可看清翡翠有無綹裂、黑點、白花以及色彩散布狀況。
3、側光調查。筆直透射光方向調查翡翠,可調查到翡翠結構的疏密、礦藏顆粒的粗細、通明度的好壞等,側光調查有利於看出翡翠的種水狀況。關於待判定的翡翠確定其是否為天然翡翠,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辨別。(1)光澤。A貨翡翠的光澤是典型的玻璃光澤,具有清亮、清潤的感覺。B貨翡翠光澤要差,往往是油脂乃至樹脂光澤,比較暗淡。調查時前後左右搖擺翡翠,經過外表的反射光感覺翡翠的反光強弱和均勻程度。
(2)外表拋光特徵—微波紋。顆粒較為粗大的拋光翡翠的外表,因為組成翡翠的礦藏顆粒硬度不均一,反射光下肉眼調查翡翠外表會呈現細微均一的凸凹不平的外觀體現。俗稱微波紋,像安靜的水面呈現的細微的漣漪。拋光外表微波紋現象是天然翡翠A貨的重要判定特徵。拋光粗糙則微波紋不顯著,拋光良好則微波紋明晰。窪陷崎嶇之間滑潤過渡,無間斷的現象。只需看到微波紋就能夠確定是天然A貨翡翠,而B貨翡翠的外表凹坑處粗糙不反光,翡翠的仿製品上都沒有微波紋現象。顆粒粗糙的翡翠拋光面微波紋現象肉眼能夠調查到,顆粒細膩的需求憑借10倍乃至20倍的放大鏡(要擦凈翡翠外表的油污、汗液、手紋等),在柔軟的光線下仔細調查高反光部位有無微波紋現象,這種調查需求必定的經歷堆集。
(3)色彩散布特徵。
①多種色彩共存,特別是赤色、黃色、褐色等次生色彩存在是天然翡翠的依據,黃、紅、褐是因為鐵的氧化物構成的,酸洗極易去除,與處理翡翠雜質及雜色被漂掉後的乾乾凈凈構成鮮明對照。
②綠色呈現點狀、脈狀、絲狀、斑塊狀等各種形狀散布。即便在滿色的戒面上,不同的區域,它的色彩散布也是不均勻的(不掃除均勻色彩呈現的現象,很少)。如果任何地方的色彩散布都均一共同,基本上能夠判定是C貨翡翠。軟玉、馬來玉、東陵石等其它玉石色彩也是比較均勻的。翡翠的綠色與翡翠根柢有融合、照射的現象也是天然翡翠的依據,體現為綠色濃淡紛歧或透射光調查,綠色有收攏變窄的現象。而染色的C貨翡翠在強透射光線下,綠色會呆在原地,不會有寬窄改變。
(4)翡翠硬玉顆粒概括明晰程度。天然翡翠顆粒概括明晰,天然結合嚴密,質地堅實,B貨翡翠是混沌不清的。但是,這種調查僅適用於肉眼透光能夠感覺出顆粒的翡翠,且不適用於玻璃種、冰種等顆粒細微的翡翠。
(5)透光調查黃色彩。條件:翡翠有必要有點通明度。白底青種或許是色彩深藍綠的品種不適用。在天然光線下,天然翡翠細潤堅實的根柢上透光調查會看見淡淡的黃色彩,即便是滿綠的或是完全無色的翡翠也能夠看到。這是因為翡翠中硬玉顆粒空隙中存在著鐵離子。因而,天然翡翠對著白光進行調查,就能夠看見翡翠的布景上存在著模糊的淡淡的黃色彩,尤其是綿、綹等瑕疵部位更簡單呈現。這一點關於確認翡翠A貨來說,既常用,又重要,但留意搜集調查經歷。
② 騰沖翡翠手鐲的鑒定
翡翠A貨是天然玉石,有特殊的養生功效;
B貨中的樹脂不遇外力作用,一般也不會有太大的危害;
B+C或C貨染色後其酸溶液在褪色後有可能會對體皮膚有損害,因為有些商人可能用氫氟酸、硝酸、硫酸、鹽酸等強酸來仿冒玉的古舊沁色,然後在假古玉的表面塗上一層地板漆、水晶漆或環氧樹脂等。
中國最權威的職業病中毒醫學科主任郝鳳桐說:樹脂類物質與強酸在一起作用,很可能會產生刺激性,人體接觸後會患接觸性皮炎,出現紅腫、刺痛、瘙癢,乳頭變 硬和脫皮等病徵。皮膚較為敏感的人最有可能出現症狀。早期,一般小醫院多診斷為普通皮膚感染,買一些消炎葯膏敷衍了事。然倒霉還是患者,時間過長後可導致 癌症,最終她們到死也不知道罪魁禍首是假玉石。目前,國內這樣的病例已達數千起。
為了健康和安全,最好戴不經化學處理的天然玉石。( 下圖是經化學漂白再充填樹脂,再經氫氟酸、硝酸、硫酸、鹽酸染色翡翠手鐲,注意看綠色地方,沒有色根,明顯染色。)
一、日常幾種常見染色翡翠。
玉器鑒定如何肉眼識別?下圖經過染色的翡翠,即在加工過程中經過人工添加外來染料方法加色(熗色)使原來無色、綠較淺淡或綠較散的翡翠改變顏色。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在白色或無色翡翠上染綠色或紫羅蘭色。另一種是在天然淡色上加濃顏色。
染色手鐲判斷:
1、光澤暗淡,明顯的油性,蠟狀光澤;
2、色彩不自然,漂浮,染色的結果
3、底子蒼白、結構疏鬆,再放大點都可以看到網格紋了。
下圖是染色手鐲毛胚雛形:
下圖是染色手鐲形成過程:
染色手鐲成型(真正的A貨又綠又紫成這樣,價格最起碼上百萬。而這種假手鐲,批發價不上百元,三門所有珠寶店大致賣這種染色手鐲,標價多在幾萬。)
二、市場上常見的幾種假翡翠,玉器鑒定如何肉眼識別?。
仿冒翡翠之一:綠玉髓是一種低檔寶石,英文單詞chrysoprase來自希臘語「chrysos」和「prason」,它是含有鎳的纖維狀石英,通常呈蘋果綠色,但會有深淺差異。
它是石英的變種屬硅氧礦物,物理性質與石英一樣。綠玉髓比較脆,綠色半透明狀。其中的綠色是由含水硅酸鎳造成的,加熱或暴露於陽光下會使之退色。人們將綠玉髓當作較低級的寶石。 產地澳大利亞、馬達加斯加,以及台灣東部。
玉髓的硬度6.5左右,密度2.58~2.64,折射率1.53~1.54。半透明至微透明,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韌性較好,幾乎可見各種顏色。
知道這樣一條綠綠的項鏈價格嗎?20元,嚇死你吧!但確確只值20元。
仿冒翡翠之二:水沫玉是民間對鈉長石玉和石英岩玉的俗稱;在產地中緬邊境地區同時也俗稱「水沫子」;中緬雲南邊境騰沖、瑞麗當地人把水花稱之為「沫子」,因水沫玉有晶瑩剔透的屬性,冠以此名。
折光率:1.52--1.54,點測為1.52--1.53 ,硬度:摩氏硬度6 。密度:2.6--2.63g/cm3
這樣料子做成手鐲,批發價60一個,要多少有多少。
仿冒翡翠之三:玉器鑒定如何肉眼識別?水鈣鋁榴石業內稱此種玉石為「不倒翁」,是一種鈣鋁榴石的多晶質集合體,也稱南非玉或德蘭瓦翡翠,在商業上稱「青海翠」。
外觀特徵:玻璃光澤,水頭較差,半透明至微透明,一般透明度較好。綠色呈斑點狀或條帶狀。硬度與手感同翡翠相似,很易與地子乾的翡翠相混。
寶石學特徵:主主要礦物為水鈣鋁榴石,次為黝簾石、符山石及閃石類等。濾色鏡下變深紫紅色為主要特徵,實為水鈣鋁榴石玉。硬度6.5-7.0,密 度:3.47(+0.08,-0.32,與緬甸翡翠的密度有重疊,用掂重法不易區分),折射率1.71-1.72。 常有黑色的鉻鐵礦,這種斑點也是鑒定水鈣鋁榴石的重要特徵。
產地:斯里蘭卡的變質岩或沙礫中。在馬達加斯加,鈣鋁榴石稱為肉桂石。其他產地還有巴西、加拿大、西伯利亞(俄羅斯),以及美國的緬因、新罕布希爾和加利福尼亞州。
好看吧!和翡翠手鐲像吧!120一個,要一火車多有,傻眼了吧。這就是國內珠寶店標價幾萬的貨。
仿冒翡翠之四:獨山玉產於河南南陽的獨山,也稱「南陽玉」或「河南玉」,也有簡稱為「獨玉」的。主要由斜長石和斜黝簾石組成的礦物集合體。常見黃、綠、白、青、紫、紅、黑等顏色,以色彩豐富、分布不均為特徵。
獨山玉晶體形態以細粒結晶為主;顆粒比較細,粒徑小於0.05mm,隱晶質,質地細膩,堅硬緻密。硬 度:6.0-6.5 。比重:2.73-3.18g/cm³,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光 澤:玻璃或油脂光澤。顯微鏡下:有黑色色斑,顏色不鮮艷,可見多種礦物包體。不用多說,和上面價格相近。
仿冒翡翠之五:葡萄石是一種硅酸鹽礦物,通常它們出現在火山岩的空洞中,有時在鍾乳石上也可以見到它們。葡萄石 的顏色從淺綠到灰色之間,還有白、黃、紅等色調的,但常見的為綠色。透明和半透明都有。 它們的形狀有板狀、片狀、葡萄狀、腎狀、放射狀或塊狀集合體等。
葡萄石。產於四川省瀘州、樂山等地。該石色澤多呈綠色,石面上有一顆顆凸起的色塊,狀如葡萄,故名。
葡萄石特性:斷口:參差狀斷口。摩氏硬度:6 ~6.5。密度:2.80g/cm 3 ~2.95g/cm 3。其他:具脆性。
呵呵,像極品翡翠的玻璃種吧,真宗翡翠戒指面至少3萬開步。這個嗎?呵呵,一百元可以買到三個。
仿冒翡翠之六:石英岩玉又稱密玉、貴翠、東陵玉、京白玉、新翠。是由粒狀石英集合體組成的緻密塊體,石英含量在90%以上。除主要成分為石項外,還常含有鉻 雲母、絹雲母、鋰雲母、赤鐵礦、藍閃石等礦物。含其它礦物時,依所含礦物的種類、多少、可呈現綠、翠綠、藍綠、藍紫、淡紫等顏色。石英岩質玉石的硬度為 7,密度2.65左右,折射率約1.54,玻璃光澤。
國內產地居多,是一種廉價的石頭,記住不是玉。不想笑了,我幾個朋友花了13萬買了兩個。悲慘,批發價80,要多少有多少。
仿冒翡翠之七:青海翠(Qinghai jade) 礦物組成為鈣鋁榴石、透輝石、符山石和鉻尖晶石等。多晶集合體,圓柱體,底色灰。綠色,翠綠色呈斑點狀分布,微透明,油脂光澤,硬度H=6.0-7.0, 比重SG=3.5,質地緻密,韌性大。屬罕見寶石品種,因含翠綠色鉻尖晶石斑點,頗有幾分"翠色"故名。多雕成玉器。
顏色呈淺綠、灰綠色、光澤較差、水頭(透明度)不足。青海翠抗拉強度低,加工成指環,在戴上手指時易斷,因此不適合加工纖巧飾品。國內主要產地在青海烏蘭,又稱烏蘭翠。這個市面上量很少,估計做成手鐲可以殺到一大批人。放珠寶店裡,就變成了白底青種翡翠,然後標個幾萬。
③ 越南中產家庭住毛坯房那麼緬甸的中產家庭住什麼呢
其實從整體上來說,兩個國家的經濟水平是差不多的,一般情況下,兩個國家都是住毛坯房,畢竟可以省下一大筆的錢,這筆錢可以用來做其他的事情,雖說是中產階級,但是手頭上面的錢並不多,這就是國家地區差異所造成的的差異。
總的來說,以國內的標准衡量,仰光市的物價或許沒有想像中便宜,但也絕對談不上貴。當然了,這僅僅是對大多數緬甸居民以外的外國人而言。考慮到緬甸國內巨大的收入差距和缺失的中產階級,本文談及的消費對大多數普通仰光市民來說難言便宜。可以看出緬甸的消費還是比較高的,但是一般收入都達不到這個消費標准,所以造成了入不敷出的現象,長此以往,其實緬甸的中產階級也並不是太富有。
④ 賣家說是緬甸黃花梨,說是燙蠟工藝,可是我想知道這沙發色澤鮮艷,偏紅是由於燙蠟工藝還是上漆的原因。
這個料子看起來不是緬花的,而且很明顯上了顏色,做工也很一般,綜上所述,個人認為不值5萬元。望採納!
⑤ 什麼是賭石
賭石或賭貨是指翡翠在開采出來時,有一層風化皮包裹著,無法知道其內的好壞,須切割的翡翠稱賭石。老廠產的翡翠都有皮,但產在河床中的水石翡翠也為老廠玉,皮很薄或無皮。新廠產翡翠大多無皮,但產在坡積層內的有皮。皮的厚與薄主要取決於風化程度的高低,風化程度高皮就厚。一塊翡翠原料表皮有色,表面很好,在切第一刀時見了綠,但可能切第二刀時綠就沒有了,這也是常有的事。離開翡翠礦山的地方,賭漲的只佔萬分之一(指色料〉,在翡翠礦山賭漲的機會率要高得多。賭漲一玉,一夜暴富,但絕大多數以失敗而告終。忠告玩玉者賭石要慎重。
未經過加工的翡翠原石稱為「毛料」。在翡翠交易市場中,毛料也稱為「石頭」,滿綠的毛料稱為「色貨」;綠色不均勻的毛料稱為「花牌料」,無高翠的大塊毛料被稱為「磚頭料」。整體都被皮殼包著,未切開,也未開窗口(也稱開門子)的翡翠毛料稱為「賭石」,或稱「賭貨」。賭石的外皮裹著或薄或厚的原始石皮,不同的賭石顏色各異,紅、黃、白、黑皆有,還有混合色。玉石交易中最賺錢的,最誘惑人的,但也是風險最大的非賭石莫屬。珠寶界有一句行話:賭石如賭命。賭贏了,十倍百倍地賺,一夜之間成富翁;賭垮了,一切都輸盡賠光。與賭石交易相比,股票、地產等冒險交易均屬溫情而相形見絀。
過去,翡翠原石的買賣是珠寶界最神秘的一種交易,她的神秘就在這「賭」字上,因而買主又有賭玉、賭石的說法。
一般僅從外表,並不能一眼看出其「廬山」真面目。即使到了科學昌明的今天,也沒有一種儀器能通過這層外殼很快判出其內是「寶玉」還是「敗絮」。因而買賣風險很大,也很「刺激」,故稱「賭」。賭贏了利潤很大,所以這種買賣從古到今歷久不衰。
傳說緬甸玉石商人賭石後,當真正切開加工時,一般不敢親自在場,而是在附近燒香、求神保佑。如果切開的賭石內有許多水靈剔透的翠綠,一夜之間便可成為富翁;如果切開賭石後其本質是一塊外綠內白的灰沙頭,一夜之間就會傾家盪產。
清至民國年間,珠寶行業有個行話叫「賭行」,所謂「賭行」,指的是珠寶玩家到珠寶行尋覓翡翠的一雙慧眼。翡翠貿易尤其是原石貿易,成功倚仗著運氣,就象賭博、彩票一樣對未來投資。據清代檀萃所著的《滇海虞衡志》記載:「玉出南金沙江,江昔為騰越所屬,距州兩千餘里,中多玉。夷人采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礦外獲,大小如鵝卵石狀,不知其中有玉、並玉之美惡與否,估客隨意買之,運至大理及滇省,皆有作玉坊,解之見翡翠,平地暴富矣!」這就是現今中緬和緬泰邊境「賭石」交易的歷史淵源。
所謂賭石,就是用璞玉來賭博。在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塊賭石是「和氏壁」。相傳在二千年前的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人,他發現了一塊玉璞。先後拿出來獻給楚國的二位國君,國君以為受騙而先後砍去了他的左右腿。卞和無腿走不了,他抱著玉璞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後來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來了玉璞並請玉工剖開了它。結果得到了一塊寶石級的玉石。這塊寶石被命名為「和氏壁」。後來這塊寶石被趙惠王所擁有,秦昭王答應用十五座城池來換這塊寶石,可見這塊寶石價值之高。這塊寶石後來雕成了一個傳國玉璽,一直到西晉才失傳。
卞和如果能活到今天,一定是一位傑出的賭石大師。要知道,通過玉的外皮而能看出玉石裡面的優劣是需要很深的玉石學問的。「神仙難斷寸玉,大師往往失手。」玉在地下時就很神秘,沒有一種儀器能探測到它。等它出來了,外面又包著一層岩石的皮殼,皮殼裡面是什麼,依舊沒有人說的清,所以行內把判斷玉的過程稱做「賭石」。
賭石成為一種玉石交易方式是近十幾年在中緬邊界興起並繁榮的。一塊未經開窗的原石,除了形狀和重量外誰也說不清裡面是什麼,唯有切割剖開才有真實的結論,賭石人憑著自己的經驗,依據皮殼上的表現,反復進行猜測和判斷,估算出價格。買回來可能一刀剖開里邊色好水足,頓時價值成百上千萬,也有可能里邊無色無水,瞬間變得一文不值,這就是賭石的風險。一塊石頭可能使人暴富,也可能使人一夜之間傾家盪產。
其實,衡量一塊翡翠的品質,說起來也很簡單。第一是其硬度和密度,翡翠的硬度很高,一般要達到摩氏7度,玉石界的行話叫作「種」。「種」好,就是硬度高。我到緬甸、雲南瑞麗、騰沖等地采訪,看到賣翡翠的人,都會用一塊玻璃做試驗,將自己的翡翠毛石在玻璃上劃來劃去,結果玻璃上留下深深的劃痕,而翡翠毛石絲毫未損。好的翡翠與金鋼石的硬度相差無幾。其次是透明度,行話稱其為「水頭」,通透度越高,品質越高。極品翡翠像玻璃一樣,玉石界稱其為玻璃底。
若表皮一點綠的顯示都沒有,只見開口處的綠,則它的價格應低於實價。
這就是對高檔翡翠原料估價的大致依據與原則,依據這個方法對翡翠原料估價不會產生大的偏差。
翡翠原料的質量變化無常,沒有固定的判斷模式,就是一塊全扒了皮的無瑕翡翠,切開後也可能有很大的變化,故對翡翠原料的估價,實踐性很強,只有多看多買多想,多做收藏,才能體會翡翠價格的規律。
⑥ 數控車床編程!如圖,毛胚是長70 寬90
車床,,數控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