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臘戌都有哪些村子

緬甸臘戌都有哪些村子

發布時間: 2022-07-09 21:27:43

A. 合村並鎮有元茂隆村嗎

  • 緬甸北部佤邦地區附近,是個很神秘原始的地方

  • 緬甸北部總是給人很神秘的感覺,關於這里的傳言和故事很多。最近網路上有很多醜化東南亞鄰國的內容,如此集中出現攻擊東南亞鄰國的網路內容,本身就很不尋常,東盟國家對中國還都是非常的友好,當地人其實相當淳樸和友善,這些地方擁有很多美麗原始的景色。

    在中緬邊境上,緬甸北部佤邦地區周邊,依舊保留了非常多的當地民族文化的習俗,多民族村寨在這里交織共存,頗為友善親和。讓我來說一說,我親眼見到的真實中緬邊境佤邦地區村寨的真實樣子。

    緬甸北部的佤邦地區,是個中國雲南省以外,國人很難到達的地方。你可以拿著中國護照,獲得緬甸旅遊簽證到達緬甸北部城市臘戌,但無法繼續從臘戌北行到達佤邦地區。雲南邊民以外的中國人,也很難用中國護照獲得佤邦的進入資格,一般只有雲南邊民可以辦理邊境證件,用於在緬甸北部國境口岸合法往返。

    佤邦和緬甸北部的一些區域,看起來距離中國很近,其實到達的「距離」比你想的要遠得多,所以這里很神秘,也相對國內「原始」很多,猶如當代「秘境」一樣,很少有圖片和文字說明這里真實的樣子。

    對於佤邦的真實情況,其實多數人不了解,佤邦城市裡那一撮外來人員做的惡事,不代表佤邦本地居民也是同樣的,這需要區分判斷對待。我對於這一地區的旅遊資源,就非常的感興趣,去過之後,發現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內容和知識。

  • 中緬邊境地區,發生過少數民族抗擊英軍的故事,英雄們守衛了祖國的邊境

  • 新冠疫情發生之前,在雲南滄源地區政府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我進行了一次中緬邊境線上的旅行,邊境線緊臨佤邦,這里是佤族的主要居住區。佤族是一個山地民族,佤族在古語當中的意思為「住在山上的人」,佤族村寨多借山勢而建。

    中國境內的佤族和緬甸境內的佤族同源,生活習慣和習俗基本相同,所以邊民之間有很多民俗方面的交流,包括一些共同的節日和祭祀活動等等,中國和緬甸口岸之間的一些區域,往往會成為交流活動的舉辦地點,這些口岸也建設的非常美麗,很有民族特色。

    中緬邊境上有很多古寨,村寨擁有悠久的歷史,除了佤族村寨,這里還分布著一些傣族傣寨,傣寨中的民居一般是藍色琉璃瓦,屋頂上還裝飾有金孔雀,十分好分辨。每個村寨都有自己的大樹,常可以見到巨大榕樹,獨木成林的景觀,當地的巨型古樹眾多。

    沿著邊境公路,來到滄源班洪鄉,這里曾經發生過著名的「班洪抗英」事件,目前當地還保留有一座「班洪抗英」紀念碑,「班洪抗英」紀念碑被省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1886年,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後,英國殖民政府多次派遣武裝人員進入阿佤山偵察、挑釁,並不承認中緬部分邊界。1934年初,英方武裝侵佔了中國雲南滄源境內的茂隆銀礦,打響了佔領阿佤山的第一槍。

    隨即,以班洪、班老佤族為首的17個佤族部落,在班洪鏢牛盟誓,聯合署名發布了《致中英勘界委員會伊斯蘭先生的公開信》和《佧佤十七王敬告祖國同胞書》,並很快組成1000多人的民族武裝,分三路抗擊入侵的侵略者,「班洪抗英」事件爆發了。

    鹽商李希哲等人召集景谷、雙江、瀾滄、岩帥、勐角董等地群眾1000餘人組成"西南邊防民眾義勇軍",與佤族武裝並肩戰斗,共同抗擊英國殖民主義侵略者,取得了勝利。「班洪抗英」斗爭歷時4個月,近百位佤族英雄兒女為保衛祖國邊疆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大量歷史事實面前,英方承認班洪地區是中國領土。為了保衛中國的主權領土,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很多不為人知,卻非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我在這里訪問當地人,又知道了很多1960年中緬簽訂《中緬邊界條約》時候的故事。1960年班老鄉和班洪鄉正式回歸祖國懷抱,它們是目前雲南最後一批歸回祖國的鄉鎮。班老鄉內居住著佤、傣、漢各民族,佤族占總人口的97%。1941年,英國乘中國抗日戰爭最困難的時期,以關閉滇緬公路作為壓力,同國民黨政府用換文方式,在佧佤山區劃定了一條對它片面有利的邊界,將班洪和班老轄區的一塊土地劃入英國領地,這就是所謂「1941年線」。

    1960年10月1日,中緬兩國正式締結《中緬邊界條約》,根據該條約,緬甸把片馬、古浪、崗房等地劃歸中國,中國同意把勐卯三角地移交給緬甸,同時,班洪、班老部落在「1941年線」以西的轄區劃歸中國。

    關於1960年《中緬邊界條約》簽訂的情況極為復雜,涉及新中國政府、緬甸政府、國民黨殘余部隊勢力、緬共、民族地方勢力等等,協議簽訂對於中國來說,少了很多紛擾,但也直接影響了緬北地區後來的發展。《中緬邊界條約》將爐房山脊下的金、銀、鉛等礦區劃歸了緬甸,我國班老鄉距礦區只有一河之隔,但班老鄉境內卻少有礦藏,而大片的橡膠林地區被劃在中國境內,礦產資源雖然少了,但中國這段國境線反而安寧了。

  • 這里擁有大片原始叢林保護區,自然環境未受任何干擾,還有野象出沒

  • 目前中緬邊境這一段,原來山坡開出的農田被退耕還林了,以減少水土流失。中國幫助建設了很多小水電項目,提供地區電力供應。緬甸境內原來的毒花已經被禁絕,代替種植的是各類經濟作物,目前當地的茶葉優良培育進行得很好。

    當地已經有了各種茶葉品種,包括「金針、金曲、金秋、花蕊金、金茅、金絲、銀芽、虞美人」等茶品,當地白茶、綠茶、煮飯茶、紅茶、普洱茶等都有生產,不少茶葉在緬甸北部生產,然後進口到中國,中國在提供農業技術方面,花了很大的精力來支持,幫助了緬甸北部經濟擺脫毒花。

    佤邦地區通向緬甸南部的道路基礎設施並不發達,當地多叢林和山地河流,在這里的叢林里可見到碩大的董棕樹,以及大量樹冠上垂下來的藤蔓。沿著山谷小溪前進,沿途地形起伏,需不時攀扶樹木和藤蔓前行,沿途盡是野趣自然的生態美景。

    附近的南滾河國家自然保護區里,植物種類繁多,有桫欏,董棕、見血封喉樹、鐵杉、鐵力木、四數木等百餘種。保護區內有亞洲象、孟加拉虎、雲豹、金錢豹、長臂猿、灰葉猴、金絲猴、蜂猴、羚羊、白鹿、水獺、香貓、大蟒、巨蜥和綠孔雀、犀鳥、悲胸鸚鵡、原雞、白鷳、白腹錦雞、紅腹錦雞等數十種野生珍稀動物,還是白掌長臂猿的惟一分布區。

  • 沿著中緬邊境的邊防公路旅行,發現很多有趣的民族村寨

  • 沿著中緬邊境一路探尋,沿路看到一些原始小村寨,造訪了幾個村寨,其中一個叫「芒黑」的佤族村寨。

    芒黑村寨被建在一個向南面突出的山坡上,山坡採光極佳,一天大部分時間都被日光照到。寨子的上部有一個小的簡易緬寺,村裡共有50~60間民居。

    來到村寨里中心廣場,看到了一個很小的寨樁,寨樁上面蓋有涼亭,寨樁的樣子可以反映村子規模和地位,每個組成部分都有宗教民俗的含義。

    寨中有座簡易小緬寺,脫鞋後可進入緬寺參觀。小緬寺建築材料就地取材,竹篾編的牆孔中透過的條條光線,讓火塘中升起翻騰的煙霧具化了,有種恍若時間慢流的感覺。

    雖然說是寺廟,但屋子裡的格局就是常規的佤族布局,中間是一個火塘,火塘上燒著水,屋子裡飄著木材燃燒的香氣,一點都不嗆人,房子四周擺放著經卷、經書木架、盤坐的地墊,還有很多竹凳、茶杯、點心和生活器物,這些內容元素組合在一起,給人極其強烈的視覺沖擊。

    寺廟中師傅不在,小和尚在窗邊,借著竹篾牆孔中透過的光線,在抄寫經文。小和尚累了,在竹牆前休息,光線將他的手掌照透得通紅,猶如佛心外顯,看得我不禁痴了。

    在這里村寨里,我看見有大捆的粗藤蔓,聽說是附近採集,用來做藤椅和其他工藝品的。仔細觀察這座房子建築的木料,木柱木板都不是用刨子工具做出來的,而是用斧子,一斧一斧給劈出來的。

    而竹牆和木門等,很多都是老式工藝手工做成的,這些精緻工藝,現在新的村寨中已經很少見到了。村寨的屋頂雖然換為了新的,但房子的其他部位還都是老物件,寨子整體也是非常民俗古樸。

    之後又驅車前往邊境上的嘎多月亮古寨,這座村寨算是邊境上較大的一座。見到當地佤族婦女在抽煙斗,她們不管是在勞動中或在空餘休閑時,都會拿出煙斗抽上幾口,尤其是老年婦女,幾乎是煙斗不離身。佤族的婦女非常勤勞,在村寨里時常可以見到曬谷勞作、用頭頂背搬運飼料,用傳統腰機織錦的婦女。

    嘎多村寨東南和西南都有大片的民居,西南面有河流和水田,附近山上旱田面積更大,很多較陡的坡地已經退耕。嘎多山頂有學校,學校里竟然有學生有200多人,這大大超出我的想像,本來村子就不大。詢問得知,原來是周邊緬甸的孩子很多也來這里讀書,所以學校的學生眾多。

    可能附近的害獸較多,所以村子裡有各種緊密的籬笆和石砌牆,村寨依山坡而建,道路蜿蜒曲折。在這里我看到了佤族的牛頭倉門,一個橫著的牛角造型,非常有地方特色。漫步寨子,看到在石牆上正曬有染色紡線,用這些彩色棉線,就可以紡成漂亮的織錦了。

    到一戶居民家裡拜訪,看到屋子格局多是傳統佤族樣式,屋子中間有火塘,火塘上面掛有煙熏肉等,如此美麗自然淳樸的村寨,確實給人印象深刻,也讓我對於中緬邊境地區,當地人的生活和習俗,有了新的了解和認識。

B. 緬甸有個地方叫臘戌還是叫臘戍

叫臘戌和臘戍都可以,所指的是同一個地方。

臘戌(Lashio)是緬甸北部撣邦的首府。臘戍的西北方向面是緬甸撣邦木姐市管轄下的南渡鎮、東北方向是興威鎮,東面是佤邦的南鄧特區,東南方向是當陽,南面是孟崖,西南方向是昔卜、皎脈,西面是南散。滇緬公路從中國瑞麗的姐告開始,從木姐、貴概、興威到達臘戍,然後再經過皎脈到達緬甸的曼德勒(又叫做瓦城)。

清朝末年英屬緬甸占撣邦東北地區,包括臘戍等地。二戰期間,中國遠征軍在臘戍抵抗日本侵略,寫下了可歌可泣的抗日精神。

2011年7月底至8月中旬,雲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雲南省僑聯發起並組織實施了「忠魂歸國」的公益活動,先後尋得19位中國遠征軍抗日將士遺骸,作為密支那地區和西保、臘戌地區的陣亡將士代表,火化後安放在骨灰罐中保存。

(2)緬甸臘戌都有哪些村子擴展閱讀:

臘戌的華校:

2013年12月4日,中國雲南海外文化交流中心唐建軍主任及雲南同鄉會尚興璽會長帶領雲華師范學院教師一行到臘戌邊遠山區了解華校的辦學情況,並進行招生宣傳。來到這里還是第一次出遠門,心情很愉悅,同時也想了解緬北山區華文教育的一些現狀。

緬北地區很多山區華校,制約學校發展的關鍵問題就是師資的缺乏。這里的華人華僑熱心華文教育,捐資助學,讓華文教育在緬甸各地生根發芽。雲南同鄉會深謀遠慮,順應了華人社會對華文教育的需求,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創辦了海外第一所華文師范學校,為華人華僑子女的華文教育創造了良好的機會。

很多老華僑感慨地說:創辦華校是造福子孫的留根工程,也是我們幾代人的心願,今天雲南同鄉會終於有了自己的學校。作為雲華師范學院的教師深感肩上擔子的沉重,責任的重大。

C. 臘戌的介紹

臘戌(Lashio)是緬甸北部撣邦的首府,位於緬甸東北部,是緬甸離中國邊境最近的一個城市。臘戌和中國雲南的邊境貿易額,在2000-2001財政年度出口額為一億兩千萬美元,進口額為九千七百三十萬美元。臘戌也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旅遊城市。通過航空、鐵路、汽車,在任何季節都能來臘戍的溫泉度假村,或考察臘戌的文化遺產。

D. 緬甸撣邦臘戌的人口有多少所居住民族有哪些

臘戌不大,具體人口不知道,生活著,緬族,傣族,漢族,克青族,還有很多民族,不過這個城市缺電,晚上8.30——10.30供電,其它時間沒電供應,不過很多地方都會自己用發電機發電。

E. 緬甸臘戌市有幾個縣

臘戌縣為緬甸撣邦轄下的縣,其區域面積為12,867.0平方公里,2014年人口612,248人。該縣下分4鎮,分別是臘戍鎮(Lashio Township)木邦鎮(Hsenwi Township)孟崖鎮(Mongyai Township)當陽鎮(Tangyan Township),2,431村莊。臘戌為該縣之首府。

F. 緬甸地名:應該是「臘戌」還是「臘戍」

臘戍,英文地名為Lashio,為緬甸撣邦北部重鎮,為中緬陸路交通和貿易重鎮,鐵路通曼德勒,公路通雲南畹町。

G. 跪求緬甸臘戌省當陽縣詳細地圖!!!!!!

應該是臘戌市,當陽縣。不過你找不到的,因為中國不會有緬甸的地圖,緬甸地圖沒有詳細的電子版的。不過現在已經有人在做了,相信不久就能夠看到了。你可以托朋友在緬甸買一張給你啊。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4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5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16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8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26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57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1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4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3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