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可欽獨立軍有多少軍隊

緬甸可欽獨立軍有多少軍隊

發布時間: 2022-07-07 22:37:02

① 緬甸克欽邦有多少武裝力量

克欽獨立軍(Kachin Independence Army,縮寫KIA)或稱克欽(人民)解放軍,是緬甸克欽邦一支獨立軍隊,主要活動於緬甸北部的中緬邊境的胡岡谷地(英文:Hukawng Valley),1994年前一直與各類緬甸中央政府戰斗尋求獨立。

在與仰光的中央政府作戰的期間,克欽獨立軍由四個地區性的旅級單位組成。一般來說相信獨立軍的實力在1991年,與政府軍簽訂停火條約以後逐漸穩定成長。從那時起,克欽獨立軍的主要收入來自於伐木(以柚木為主)、經營賭場(部分分布在中緬邊境)、玉的買賣和對跨國界貿易收稅,同時在整個克欽邦和撣邦北部招募新兵。根據一項2009年的估計,獨立軍應該有15000名到25000名屬於正規成員的男女。

② 克欽軍和佤邦軍都是三萬兵力,究竟誰才是緬甸最強地方武裝

雖然克欽軍和佤邦軍都是三萬兵力,但是從武器方面,管轄土地范圍和軍隊人數方面對比,佤邦軍才是緬甸最強地方武裝。


由緬甸第六大克欽族支持的克欽軍隊預計總人口約100萬。克欽軍規定,13歲以上的人必須在軍隊服役,終身不能退休。每個家庭的子女都必須按一定比例參軍,因此據稱兵力已達到總人口的7%,即7萬人。不過,這只是為了嚇阻政府軍而誇大其詞。克欽軍的武裝戰士大約有15000人,其中包括攜帶槍支的平民和政府人員,總人數為32000人。佤族方面,佤族國軍管轄的人口有66萬,沒有克欽邦軍隊那麼多,但佤族人民更加團結,年輕人參軍意願很高,武裝戰士有3萬人。

③ 誰能介紹下克欽獨立武裝

緬甸:
克倫民族聯盟。 該聯盟是緬甸獨立初最有實力的組織之一,他們領導的克倫民族解放軍兵力僅次於緬共人民軍。克倫民族聯盟還聯合了一些地方民族武裝組織並組成了「民族民主統一戰線」。1994年該聯盟中,信仰佛教和信仰基督教的人員發生矛盾和沖突,導至聯盟一分為二。一派是以波妙為首的基督教派繼續沿用「克倫民族聯盟」名稱。另一派改稱「克倫進步佛教協會」。1995年初,緬政府軍趁其內訌之機,向克倫民族聯盟發起了大規模進剿,一舉攻克其總部馬納普洛並佔領了其控制區。迫使該部轉移至緬泰邊境西線一帶開展游擊戰爭。
撣邦民族軍(亦稱撣邦軍)。 成立於1964年5月。1985年加入坤沙的蒙泰軍。1995年初其主席賽雷被坤沙暗害,同年5月撣族頭人甘約率部脫離坤沙的蒙泰軍另立山頭,重新組建「撣邦民族軍」。現主要活動於緬甸東枝以北的南蘭、板法、孟蓋和賴卡等地區。控制區面積510平方公里(不含游擊區),控制區人口4.5萬人,總兵力3200餘人,總部設在孟蓋,該部曾先後10多次與緬政府進行了談判,但均未能達成和解協議。
撣邦聯合革命軍。 成立於1960年,莫亨任首領。1985年該部與坤沙的蒙泰軍合並。1996年初,原莫亨歸部團長約色率2000餘人,脫離坤沙自立門戶,重新組成「撣邦聯合革命軍」。堅持反政府武裝斗爭。該部現主要活動於景棟以南,邦弄以東地區,以及孟乃、蘭科、孟班、賽芒滾、萬達果、刀辛和孟裴等地。總兵力約5000餘人,編成756、757、758和759四個旅,總部設在景康(景統)。該部現仍繼續堅持反政府武裝斗爭。
羅興伽穆斯林團結陣線。 該陣線是緬甸若開邦的穆斯林反政府武裝組織,成立於1978年,同時建立了「羅興伽穆斯林游擊隊」,並在該邦的貌奪和布帝洞等地區建立了根據地。1991年緬政府對其根據地進行了大規模清剿,該部武裝和穆斯林難民大批逃往孟加拉國。外逃的穆斯林團結陣線仍繼續在孟加拉國堅持反緬政府的斗爭,並向伊斯蘭國家請求援助,現該陣線由昭鮑任主席,努爾·伊沙林任副主席,肖丁任總書記,武裝力量約3000餘人,總部設在孟加拉國境內。
坤沙余部和其他較小的民族武裝組織。 坤沙余部包括張維綱的自衛隊、麻哈三的佤民族解放軍、趙蘇來部、戴康部和明少本部等。總兵力約1萬人。其他較小的反政府組織還有若開民族解放軍、若開解放黨和欽族解放軍等。
佤邦聯合黨與佤邦聯合軍(MNSA)。 是1989年4月從緬共中部軍兵變後分離出來的,原名緬甸民族民主聯合黨。1989年11月改名為佤邦聯合黨。該黨領導的武裝稱「佤邦聯合軍」簡稱「佤聯軍」。佤聯軍控制區分南、北2部份。北部與中國接壤,面積1.7-1.8萬平方公里,人口40餘萬。南部與泰國和寮國相鄰,面積1.8-1.9萬平方公里,人口22萬。佤聯軍現已發展到3.5萬人,是緬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裝。現黨總書記趙尼萊,副總書記肖明亮、鮑有義。佤聯軍總司令鮑有祥,副總司令李自如、布萊康。總部設在幫康(原名邦桑)。南部指揮機關「行政事務管理部」設在萊三哨。部長魏學剛(兼南部軍區司令),書記鮑有義(兼南部軍區政委)。
克欽新民主軍(NDA)。 是1989年10月由緬甸共產黨101軍脫離緬共另立門戶的武裝組織。現控制區6000平方公里,分為片馬、昔董、拖角和落空4個區,人口7萬餘人。武裝力量有軍隊500餘人,民兵1000餘人。主席兼司令丁英,副司令澤龍。總部設在板瓦。
新孟邦黨(NMSP)。 成立於1962年,由奈瑞景任主席,1980年黨內出現矛盾發生內訌,分成兩派。1987年兩派經過協商又重新統一。1993年-1995年該黨與緬政府舉行過4次和解談判。1995年6月雙方簽訂了政治和解協定。1998年以來,由於緬政府在孟族聚居區推行同化政策,新孟邦黨聲稱要中止與緬政府和平協定。現該黨總兵力7800餘人,各種武器8300餘件,總部設在耶羌帕。
撣東同盟軍(NDAA)。 是1989年4月由緬甸共產黨815軍區另立門戶的武裝組織。現控制區面積4950餘平方公里,分為小勐拉、南板和薩洛三個行政區。人口7.4萬人。總兵力3300人,主席兼司令林明賢,副司令蔣志明、羅常保。總部設在小勐拉。
果敢同盟軍(MDNA)。 是1989年3月由緬甸共產黨東北軍區兵變另立山頭的武裝組織。1992年該部發生內訌,司令彭家聲和參謀長楊茂良大打出手,結果楊茂良驅出了彭家聲,任主席兼司令。1995年彭家聲又打回去,重任主席,其弟彭家富任司令,魏超仁任參謀長。現控制區面積2700平方公里,人口22萬,武裝力量2700餘人。其中軍隊500餘人,總部設在老街。
撣邦軍(SSA)。 領導人色廷,兵力2100人,總部盛加。
克欽保衛軍(KDA)。 領導人木吐諾,兵力2000餘人,總部崗卡。
勃歐民族組織(PNO)。 領導人昂坎迪,兵力1400餘人,總部椒得龍。
崩龍邦解放軍(PSLA)。 領導人吳埃孟,兵力1400餘人,總部楠瑪都。
克洋民族保衛軍(KNG)。 領導人格巴耶邦,兵力80人,總部孟別。
克倫尼民族解放陣線(KNLF)。 領導人美桑達、吳吞覺,兵力1600餘人,總部霍雅。
新克洋邦黨(KPP)。 領導人吳瑞埃,吳丹梭奔,兵力150人,總部彬瀧。
撣幫各民族人民解放組織(SSNPLO)。 領導人吳達格雷,兵力3100人,總部瑙都。
克倫尼民族進步黨(KNPP)。 領導人昂丹雷、吳庫貼布佩,兵力7800人,總部多達瑪基。
若開共產黨(CPB)。 領導人沙吞吳,兵力300人,總部布帝洞。
寮國
寮國先後出現的武裝組織有民主救國組織、中立救國組織、獨立組織和民族聯合陣線等,目前仍在繼續活動的主要是民族聯合陣線(郎王寶軍事集團),他們一直得到美國和西方的支持和援助,經常在老中和老泰邊境地區進行武裝騷亂活動。

④ 克欽族的克欽獨立軍

1947年2月,為了從英國殖民地獨立建國,克欽族、緬族等族的領導人簽署了《彬龍協議》,9月形成一部以《彬龍協議》為基礎的《緬甸聯邦憲法》,這是一部「邦際協議建國憲法」,憲法約定了各民族邦的高度自治權和獨立自決權(十年內不得獨立)。
到1958年,十年期限已滿,聯邦執政政府卻傾向於加強統一集權,與各民族邦之間產生了矛盾。
1961年10月克欽獨立組織成立,1961年2月5日克欽人民解放軍成立(英文翻譯為「克欽獨立軍」),是緬甸國內老牌的少數民族獨立武裝。
盡管其目標更傾向民族問題而不是共產主義,但該組織存在的早期正處於中國和緬甸關系低潮期,因此得到了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扶持。獨立軍的人數,大約在4000或5000人(由一項1980年代中期的估算得知)至8000人(在1990年代晚期的估計)。在與仰光的「緬聯邦」軍隊作戰期間,克欽獨立軍由四個地區性的旅級單位組成。克欽獨立軍的實力在1991年與「政府軍」簽訂停火協議以後,成長放緩。從那時起,克欽獨立軍的主要收入來自於伐木(以柚木為主)、經營賭場(部分分布在中緬邊境)、玉石買賣和對跨國界貿易收稅。根據一項2009年的估計,獨立軍約有20000人。
在1980年代晚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停止對克欽獨立軍的糧食援助,而緬甸的中央政府開始挑撥離間那些反對緬甸統治,並且原本就缺乏良好組織的獨立團體。在1991年,克欽獨立軍位於克欽邦和撣邦邊界的第四旅由克欽獨立軍中分離而出,並獨自和政府簽訂了和平協定。克欽獨立組織接下來面對了其他的內部分裂。在1994年2月24日,克欽獨立軍和中央政府簽訂了停火協定。緬政府承認其為「克欽邦第二特區」,其轄區位於緬甸克欽邦東北部,與中國雲南及印度的阿薩姆邦接壤,控制區面積約287平方公里,下設12個縣,總人口約15萬人。不過在那之前,該組織在事實上就於克欽邦建立了獨立的統治勢力。盡管政府軍已經奪回了克欽邦一帶的土地,克欽獨立軍在停火協定之後依然續存。 2011年6月9日,克欽獨立軍再度被迫與「政府軍」開戰,並於14日拒絕政府軍停火要求,持續在靠近滇緬邊境與政府軍激戰。
克欽獨立軍所轄地區原來是克欽邦最主要的罌粟種植區,但自1991年始即開始禁毒,不僅不準販毒,而且不準吸毒,凡販毒和吸毒者一律處死,其處死的手段令人毛骨悚然!經過努力,克欽獨立軍轄區內一度確實做到了無罌粟種植,無鴉片販賣。

⑤ 緬甸現在還有多少地方武裝沒有沒有歸降政府

撣東同盟軍(NDAA)
撣東同盟軍(NDAA)。是1989年4月由緬甸G**人民軍815軍區另立門戶的武裝組織。現控制區面積4950餘平方公里,分為小勐拉、南板和薩洛3個行政區。人口7.4萬人。以撣族為主體,其次是拉祜族、佤族和議族。總兵力3300人,主席兼司令林明賢,副司令蔣志明、羅常保。總部設在小勐拉。

撣邦民族軍(亦稱撣邦軍)
撣邦民族軍(亦稱撣邦軍),成立於1964年5月。該部主要以緬甸撣族為主體所組成。撣族為緬甸第三大民族,有緬甸撣族和中國撣族(傣族)之分。撣幫聯合革命軍於1985年加入坤沙的蒙泰軍。1995年初其主席賽雷被坤沙暗害,同年5月,撣族頭人甘約率部脫離坤沙的蒙泰軍另立山頭,重新組建了「撣邦民族軍」。現主要活動於緬甸東枝以北的南蘭、板法、孟蓋和賴卡等地區。控制區面積約510平方公里(不含游擊區),控制區人口4.5萬人,總兵力3200餘人,總部設在孟蓋,該部曾先後10多次與緬政府進行談判,但均未能達成和解協議。

果敢同盟軍(MDNA)
果敢同盟軍(MDNA),是1989年3月由緬甸G**人民軍東北軍區兵變另立山頭的武裝組織。1992年該部發生內訌,司令彭家聲和參謀長楊茂良大打出手,結果楊茂良驅逐了彭家聲,自任主席兼司令。1995年彭家聲又打回去,重任主席,其弟彭家富任司令,魏超仁任參謀長。現控制區面積2700平方公里,人口22萬,成員主要是果敢族(漢族),其次是撣族(泰族)和苗族。武裝力量2700餘人,其中軍隊500餘人。總部設在老街。

克倫尼民族解放陣線(KNLF)
克倫尼民族解放陣線(KNLF)。是以克倫尼族(克耶族)為主體的民族地方武裝。領導人美桑達、吳吞覺,兵力1600餘人,總部在霍雅。

克倫尼民族進步黨(KNPP)
克倫尼民族進步黨(KNPP),是以克倫尼族(克耶族)為主體的民族地方武裝。領導人昂丹雷、吳庫貼布佩,兵力7800人,總部在多達瑪基。

克欽獨立軍(KIA)
克欽獨立軍(KIA),組建於1961年2月5日,當時,緬軍中的一支以「早丹」等三兄弟為首的少數民族軍來到緬北克欽地區,宣布成立了「克欽獨立軍」 (KIA),並且成立了獨立的「克欽政府組織」(KIC)和「克欽政黨」(KIO)。克欽獨立軍是緬甸國內老牌的反政府少數民族武裝,當地人多稱其為「山兵」,部隊主要沿用英國軍隊的管理體制和教練方法。
1962年2月5日1987年5月,緬甸國防軍對其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圍剿,由於時任「克欽主席」的早邁執行不抵抗政策,其「中央政府」被迫退到距雲南省盈江縣邊緣數百米的「勒新」。後來由於夏季叢林暴雨突來,阻擋了國防軍的繼續進攻,克欽「中央政府」才得以保存。
1989年3月,緬甸國內最大的反政府武裝「緬共人民軍」瓦解,克欽獨立軍在武器等方面斷了重要來源,形勢對克欽軍不利。於是早邁決定與政府進行停戰談判,1994年2月24日雙方達成停火協議,緬政府承認其為「克欽邦東部第一特區」,46其轄區為位於緬甸克欽邦東北部,與中國雲南及印度的阿薩姆邦接壤,控制區面積約287平方公里,下設12個縣,總人口約15萬人。
克欽獨立軍所轄地區是克欽邦最主要的罌粟種植區,但自1991年始即開始禁毒,不僅不準販毒,而且不準吸毒,凡販毒和吸毒者一律處死!經過努力,克欽獨立軍轄區內一度確實做到了無罌粟種植,無鴉片販賣。

克欽自衛軍(KDA)
克欽自衛軍(KDA)。是以克欽族為主體的民族地方武裝。領導人木吐諾,兵力2000餘人,總部在崗卡。

撣邦各民族人民解放組織(SSNPLO)
撣邦各民族人民解放組織(SSNPLO),是以撣族為主體的民族地方武裝。領導人吳達格雷,兵力3100人,總部在瑙都。

佤邦聯合黨與瓦邦聯合軍(MNSA)
佤邦聯合黨與瓦邦聯合軍(MNSA),原名緬甸民族民主聯合黨,是1989年4月從緬共中部軍兵變後分離出來的部分。1989年11月改名佤邦聯合黨。該黨領導的武裝稱「佤邦聯合軍」,簡稱「佤聯軍」。其宗旨是謀求佤邦自治,並成為省級行政區。佤聯軍控制區分南、北2個部分。北部與中國雲南省接壤,面積1.7-1.8萬平方公里,人口40餘萬。南部與泰國和寮國相鄰,面積1.8-1.9萬平方公里,人口22萬。佤聯軍控制區以佤族為主體民族,人口數量約占總人口數的70%。依人口數量排列,下面是拉祜族和撣族,再次是克欽、漢、愛尼、僳僳、苗、布朗、回、本、崩龍、阿克、緬、克倫和老棉等民族。佤聯軍成員以佤族居多,主要領導人也大多是佤族人士。佤聯軍現已發展到3.5萬人,是緬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裝。現任黨總書記趙尼萊,副總書記趙明(最近去世)、肖明亮。佤聯軍總司令鮑有祥,副總司令李自如、布萊康。總部設在邦康(原名邦桑)。南部指揮機關「行政事務管理部」設在萊三哨。書記鮑有義(兼南部軍區政委)。
政府給了正式名分,撣邦第3特區。原主要控制區是北部山區,土壤貧瘠,只能種毒。後來打敗坤沙,擴展了南部軍區。南部可以種水稻。政府派人車把北部居民運到南部,給安家費,在雲南省幫助下替代種植(水稻)。還發現了錫礦。用礦產和水稻來做主要經濟來源。

⑥ 在歷史上,緬甸克欽獨立軍是個什麼樣的組織

緬甸雖然是東南亞的一個小國,但絕不省事,經常因戰爭出現在新聞中,此國在1948年脫離英國之後,仍然走在處理內政、國家統一的路上。緬甸剛獨立不久,國內居然出現了敢於跟政府武裝相抗衡的克欽獨立軍,該獨立軍人數只有1萬到3萬人,但卻每次都能打敗政府的清剿武裝,讓歷任政府倍感頭疼。

緬甸政府多次派人跟克欽族進行和平談判,但始終無法打消克欽族獨立的信念。1987年緬甸政府集結了10倍於克欽獨立軍的政府軍對克欽地區展開了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圍剿。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克欽獨立軍採取了退縮不抵抗政策,一直退到了距我國邊境幾百米的勒新地區,此地突然下起了幾天幾夜的暴雨,克欽獨立軍這才保得一命。1994年,克欽獨立軍領導人被迫與政府簽訂了停戰協定,但到2011年緬甸政府公然撕毀了這個協議,打破雙方維持了17年的和平,緬甸又踏上了內耗的不歸路。

⑦ 克欽軍到底有多少兵力

我也是在緬甸生活的我舅舅是緬甸克欽軍軍官現在克欽軍已發展到幾十萬了16歲以上到40歲以下當兵

⑧ 克欽獨立軍的簡介


1948年緬甸脫離英國獨立後,克欽族也借機要求獨立。1962年2月5日,緬軍中一支以「早丹」等三兄弟為首的少數民族軍來到緬北克欽地區,宣布成立了「克欽獨立軍」(KIA),並且成立了獨立的「克欽政府組織」(KIC)和「克欽政黨」(KIO)。1987年5月, 緬甸軍隊對其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圍剿,由於時任「克欽主席」的早邁執行不抵抗政策,其「中央政府」被迫退到距雲南省盈江縣邊緣數百米的「勒新」。後來由於夏季叢林暴雨突來,阻擋了緬軍的繼續進攻,克欽「中央政府」才得以保存。
1989年3月,緬甸國內最大的反政府武裝「緬共人民軍」瓦解,克欽獨立軍在武器等方面斷了重要來源,形勢對克欽軍不利。於是早邁決定與中央政府進行停戰談判,1994年2月簽定了《停戰協定》。克欽獨立軍控制的地區被緬甸政府稱為「克欽邦第二特區」。
和緬甸政府一樣,克欽軍內部也經常因為權力爭執而發生兵變,1975年早丹三兄弟間就發生了內哄,三人全被打死,後布朗森被推為主席。繼布朗森病故之後,主席早邁後來也引起了軍中不滿,軍人們於2001年2月發動政變,軟禁了早邁,重新推選了都宰為主席。
1994年2月24日達成停火協議後,緬政府承認其為克欽邦第二特區(轄拉扎、邁扎央等地區),轄區位於克欽邦東北部,與中國雲南及印度的阿薩姆邦接壤,控制區面積約287平方公里,下設12個縣,人口約15萬人。
然而在緬甸軍政府主導下的20年的相對和平,並未使得克欽邦與中央政府達成和解。
2008年5月,緬甸通過新的《緬甸聯邦共和國憲法》,並舉行全國大選。盡管克欽獨立組織(KIC)在緬甸大選前召開「中央委員會」上決定:不反對緬甸即將到來的大選,不尋求將克欽邦從緬甸聯邦內分裂獨立出去,願意與大選後新組成的緬甸中央政府就克欽獨立軍改編再進行會談,可以取消「克欽獨立軍」番號等。但在保持克欽獨立軍完整性的問題上寸步不讓,與中央政府分歧嚴重。
2011年6月,長達17年的停戰協議被打破,致使克欽族逃往邊境地區,雙方在緬甸偏遠北部地區發生戰事。
自2011年6月緬甸政府軍同克欽獨立軍爆發沖突以來,緬北戰事一直持續。緬甸政府同克欽獨立組織已經在中國瑞麗市舉行了兩輪和平談判,沒有顯著成果。截止2013年1月4日,雙方尚未就第三輪談判達成一致。負責和平談判的緬甸總統府部長昂敏此前曾樂觀預計,將和克欽獨立軍在2013年底達成和平協議。

⑨ 緬甸克欽獨立武裝是怎麼回事

克欽獨立軍成立於1961年2月5日,是緬甸克欽族分裂運動克欽獨立組織的武裝力量。為緬甸最大的地方民族武裝之一,也是緬北勢力最大的反政府武裝,緬北山高林密的有利地勢和漫長且復雜的緬中印邊境線為其提供了生存的土壤,為了建立獨立的「克欽政府」,數十年來與緬甸中央政府的國防軍戰爭不斷。主要活動於緬北的中緬邊境的胡岡谷地等地區。
在擁有135個民族的緬甸,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一直處於內戰狀態。克欽獨立軍屬於占緬甸總人口7%的克欽族,是緬甸北部最有勢力的民族武裝之一。

⑩ 緬甸有多少地方武裝

■克欽獨立軍克欽獨立軍(KIA)是緬甸克欽族獨立組織的武裝力量,約有6000名常備軍,分為5個步兵旅和1個機動旅。該部的經費來自對自治區域的征稅和開采玉石、木料等自然資源。克欽軍的武器主要是仿製的AK-47步槍。
■佤邦聯合軍佤邦聯合軍(UWSA)是緬甸佤邦聯合黨的武裝力量。該部編有8個師,兵力約2萬人。有消息稱,該部可能裝備有防空導彈等先進武器,以及超過40家小型兵工廠。2003年,美國給UWSA貼上了販毒組織的標簽。
■民主克倫佛教軍民主克倫佛教軍(DKBA)成立於1994年,成員主要是早期克倫民族解放軍中的佛教徒。該部雖然名義上「尊重」中央政府的權威,但只要政府提出「整編軍隊,上交稅務」的要求,DKBA就會顯示出桀驁不馴。
■南部撣邦軍南部撣邦軍(SSA)被認為是最難纏的反政府武裝,該部在泰緬邊境有5個基地。2001年5月,SSA同其他幾個地方武裝達成協議,共同抵抗政府軍的圍剿,以實現撣邦全面自治。2008年12月,撣邦國民大會在泰良召開。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4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5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16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8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26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57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2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4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3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