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拳教學為什麼找不出來

緬甸拳教學為什麼找不出來

發布時間: 2022-07-03 19:06:36

1. 緬甸拳的歷史發展

傳說早在1400年前,緬甸拳已經產生雛形,緬甸人民在戰場上發展出了以殺敵為最終目標的緬甸拳法,隨後緬甸拳
被當地居民變成為一種民間的體育項目。作為一個並不強大的民族,緬甸歷史上戰爭不斷。歷史證明多災多難的弱小民族或戰亂頻繁的多民族地區往往是兇悍武術發源的場所,因為戰爭和自衛是武術發展的根本動力。緬甸拳正是緬甸人民為了殺敵自衛而創造出來的拳術。東南亞人種身材相對較小,絕對力量不強,但身體控制能力和靈活度相對高。沒有強大力量就只能靠技術來彌補殺傷力不足的弱點,而靈活的身體條件是將技術融入戰爭和打鬥的基礎。歐洲的格鬥技是以上肢雙手動作為主,因為歐洲人種的力量素質相對較大,拳頭已有足夠的殺傷力。反之東南亞人種素質上的制約迫使緬甸拳將人體能運用的所有攻擊部位都運用出來,頭頂、肩撞、掃蹬、飛膝、砸肘,人體堅硬有力的部位在緬甸拳中全部被發揮到極致。更致命的是緬甸拳陰狠毒辣,一旦發動攻擊立體攻勢一環接一環,直到重創對手,緬甸拳是在戰場上進化出的致命武術。1824年,英國加緊對亞洲的殖民擴張,緬甸首當其沖。3月5日英軍向緬甸正式宣戰,發動了第一次侵略緬甸的戰爭。英國軍隊入侵緬甸時,盡管在武器裝備上英軍佔有著絕對的優勢,但緬甸軍隊的緬甸拳也讓英國人吃盡苦頭,英國軍隊把使用緬甸拳的英勇士兵稱為「極可怕的敵人」。經過近2年的鏖戰,英軍經歷了初期的失利後最終迫使緬王孟既簽下不平等條約。英國侵略勢力逐漸深入緬甸,緬甸開始走上半殖民地、殖民地的道路。因為緬甸拳在戰場中的強大威力讓英國士兵心悸,英國軍隊統治緬甸後頒布法令禁止緬甸拳的傳播,緬甸拳只能在地下秘密流傳。
1930年,緬甸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由塞雅山領導發動了武裝起義,緬甸拳作為反抗強暴的武術再次重現活力。1933年緬甸北部成立「軍事體育會」,體育會主席哈度提倡以全面實用的戰鬥技術訓練會員,增強軍隊的戰鬥力。當時緬甸拳宗師宇巴丹致力整理和改良緬甸拳技術,並成立國際斌道總會,緬甸拳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發展。二戰期間,緬甸被日本佔領,但因為日本民族對於格鬥技術的痴迷,緬甸拳不但未被禁止,反而加大了與日本武術的拳術交流,緬甸拳術在不斷交流中再次得到發展。1948年緬甸獨立,緬甸拳被列入學校課程和三軍訓練項目,緬甸拳成為全民運動,首屆全國緬甸拳賽也在當年舉辦。1952年第二屆緬甸拳賽舉辦,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之後每年的國慶,春節等重大節日緬甸政府均會舉辦緬甸拳賽,以娛樂民眾。當時的緬甸拳賽的形式極為原始、規則開放近乎無所不包,不僅拳腿膝肘開放,肩撞頭頂和摔法都可以使用,比賽激烈異常,經常看到雙方不顧防守的全力拚打。由於緬甸拳倒地後不許繼續進攻,所以很多選手都喜歡使用一些飛腿飛膝的大幅度動作,這樣的動作勢大力沉在硬攻中不容易吃虧,同時倒地後也屬於變相的自我保護。緬甸拳師上台作戰均為徒手,不帶拳套,拳腕以綳帶扎緊增加打擊力度。如此近乎野蠻的規則下,緬甸拳賽KO率極高,很多比賽都以一方拳師被擊昏或不能繼續戰斗而結束,比賽中也不乏重傷甚至死亡的事件發生。緬甸拳的殘酷讓西方武術界震驚,而獨特的緬甸拳技術也給當時保守的西方格鬥擂台帶來新的元素。著名的緬甸拳手,宇巴丹之子孟紀在緬甸本土、日本和美國先後出場96次,在緬甸拳和拳擊比賽中共獲勝66次,並身體力行的為推動美國全接觸空手道的發展作出傑出貢獻,在美國擂台享有盛譽。

2. 緬甸武術斌道 (Bando)的資料

泰拳以兇狠的掃腿、凌厲的膝法、銳利的肘招聞名格鬥界,勇猛實用的特點使之成為格鬥技術中的極品。然而大家對於泰拳招法欣賞仰慕、耳熟能詳之餘,很少有人能了解與其頗為接近,但實際規則更開放、打法更加兇狠的緬甸拳。緬甸武術原稱為「鼎」,分為徒手格鬥和器械格鬥兩種。徒手格鬥又分為「斌道」和「里衛」,前者較為溫和,以自衛防守為主,後者則極剛烈,猛打猛沖。近代國際間將緬甸武術統稱為「斌道」(Bando)。

緬甸和泰拳交鄰,古代時更是戰爭連連,因此緬甸拳與泰拳交流古而有之。有傳1774年3月17日,泰國英雄乃克農東在緬甸國王猛拉舉辦的慶典中,連續打敗九位緬甸拳師,讓泰拳揚威緬甸。可見泰拳和緬甸拳的恩怨以由來已久。兩者之間的淵源在技術上也可以看出一二,在風格上來說緬甸拳與泰拳類似,拳腿膝肘並用,但緬甸拳規則更開放,技術更豐富。現代泰拳是現代體育擂台進化的產物,以古泰拳為基礎,針對近代擂台規則的演變進化而成,在比賽中加入了現代拳擊手套的,並實行5局回合制度。相較來說緬甸拳與古泰拳更為接近。今天的緬甸拳依舊是象古泰拳那樣採用赤手的打法,不使用拳擊手套,同時允許頭撞和摔法,十分接近街頭打鬥的模式,其兇狠的打法和過於開放的規則與現代體育格格不入。而這也正是緬甸拳推廣不力,至今在世界武術中影響力微弱的主要原因。今天我們一起走近這被近代體育所排斥的古老的武術,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緬甸拳的歷史與發展

傳說早在1400年前,緬甸拳已經產生雛形,緬甸人民在戰場上發展出了以殺敵為最終目標的緬甸拳法,隨後緬甸拳被當地居民變成為一種民間的體育項目。作為一個並不強大的民族,緬甸歷史上戰爭不斷。歷史證明多災多難的弱小民族或戰亂頻繁的多民族地區往往是兇悍武術發源的場所,因為戰爭和自衛是武術發展的根本動力。緬甸拳正是緬甸人民為了殺敵自衛而創造出來的拳術。東南亞人種身材相對較小,絕對力量不強,但身體控制能力和靈活度相對高。沒有強大力量就只能靠技術來彌補殺傷力不足的弱點,而靈活的身體條件是將技術融入戰爭和打鬥的基礎。歐洲的格鬥技是以上肢雙手動作為主,因為歐洲人種的力量素質相對較大,拳頭已有足夠的殺傷力。反之東南亞人種素質上的制約迫使緬甸拳將人體能運用的所有攻擊部位都運用出來,頭頂、肩撞、掃蹬、飛膝、砸肘,人體堅硬有力的部位在緬甸拳中全部被發揮到極致。更致命的是緬甸拳陰狠毒辣,一旦發動攻擊立體攻勢一環接一環,直到重創對手,緬甸拳是在戰場上進化出的致命武術。1824年,英國加緊對亞洲的殖民擴張,緬甸首當其沖。 3月5日英軍向緬甸正式宣戰,發動了第一次侵略緬甸的戰爭。英國軍隊入侵緬甸時,盡管在武器裝備上英軍佔有著絕對的優勢,但緬甸軍隊的緬甸拳也讓英國人吃盡苦頭,英國軍隊把使用緬甸拳的英勇士兵稱為「極可怕的敵人」。經過近2年的鏖戰,英軍經歷了初期的失利後最終迫使緬王孟既簽下不平等條約。英國侵略勢力逐漸深入緬甸,緬甸開始走上半殖民地、殖民地的道路。因為緬甸拳在戰場中的強大威力讓英國士兵心悸,英國軍隊統治緬甸後頒布法令禁止緬甸拳的傳播,緬甸拳只能在地下秘密流傳。
1930年,緬甸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由塞雅山領導發動了武裝起義,緬甸拳作為反抗強暴的武術再次重現活力。1933年緬甸北部成立「軍事體育會」,體育會主席哈度提倡以全面實用的戰鬥技術訓練會員,增強軍隊的戰鬥力。當時緬甸拳宗師宇巴丹致力整理和改良緬甸拳技術,並成立國際斌道總會,緬甸拳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發展。二戰期間,緬甸被日本佔領,但因為日本民族對於格鬥技術的痴迷,緬甸拳不但未被禁止,反而加大了與日本武術的拳術交流,緬甸拳術在不斷交流中再次得到發展。1948年緬甸獨立,緬甸拳被列入學校課程和三軍訓練項目,緬甸拳成為全民運動,首屆全國緬甸拳賽也在當年舉辦。1952年第二屆緬甸拳賽舉辦,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之後每年的國慶,春節等重大節日緬甸政府均會舉辦緬甸拳賽,以娛樂民眾。當時的緬甸拳賽的形式極為原始、規則開放近乎無所不包,不僅拳腿膝肘開放,肩撞頭頂和摔法都可以使用,比賽激烈異常,經常看到雙方不顧防守的全力拚打。由於緬甸拳倒地後不許繼續進攻,所以很多選手都喜歡使用一些飛腿飛膝的大幅度動作,這樣的動作勢大力沉在硬攻中不容易吃虧,同時倒地後也屬於變相的自我保護。緬甸拳師上台作戰均為徒手,不帶拳套,拳腕以綳帶扎緊增加打擊力度。如此近乎野蠻的規則下,緬甸拳賽KO率極高,很多比賽都以一方拳師被擊昏或不能繼續戰斗而結束,比賽中也不乏重傷甚至死亡的事件發生。緬甸拳的殘酷讓西方武術界震驚,而獨特的緬甸拳技術也給當時保守的西方格鬥擂台帶來新的元素。著名的緬甸拳手,宇巴丹之子孟紀在緬甸本土、日本和美國先後出場96次,在緬甸拳和拳擊比賽中共獲勝66次,並身體力行的為推動美國全接觸空手道的發展作出傑出貢獻,在美國擂台享有盛譽。

緬甸拳的技術分析

在緬甸職業拳賽和擂台活動因為經濟落後、社會封閉等緣故並沒有得到有力發展,失去了高端職業擂台的磨練,緬甸拳的技術長期以來也並未得到太多實質性的發展,在技術上還基本原封不動地保留了古武術的特徵。作為一個保留了原始搏殺面貌流傳下來的格鬥技術,緬甸拳的赤手攻擊和幾乎沒有限制的比賽規則十分接近原始搏擊。緬甸拳相對於泰拳來說動作更大,拳架也沒有泰拳嚴密緊湊,攻擊節奏卻比泰拳來得快,看起來更象打架,以大幅度的兇狠動作和高頻率的攻擊為主導,很少見到細膩的發力技巧,很多都是大開大合的硬攻技術。相對來說緬甸拳防衛技巧薄弱,當然這和緬甸拳的赤手攻擊規則也有很大關系,面對赤手攻擊防衛起來也要困難很多。從體育競技意義上來說,無疑緬甸不如泰拳,但在真實格鬥的實用性和參考性方面來說他的價值並不比泰拳低。一般來說各種比賽因不同的規則限制和比賽模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比賽節奏,例如泰拳受5局賽制和比賽重擊理念影響整體節奏偏慢。緬甸拳的節奏快捷甚至雜亂無章,與其說是體育比賽,不如說更接近街頭打架。這種非常接近實際格鬥的比賽中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攻擊頻率高,組合攻擊密度大,但動作以精簡為主,沒有復雜細膩的技術組合。一般緬甸拳師的擂台戰術都是猛打猛沖,以左右拳法密集壓迫,並以掃腿配合做銜接,以彌補進退運動時的距離和空間差,保持攻擊的頻率和節奏,多點攻擊立體攻勢,不讓對手有絲毫喘息的機會。
二、緬甸拳師在比賽中都不太注重防守,以進攻為主,而且不太在意對手的攻擊和自身防守應變,都以打出自己的節奏做為壓制對手的手段。對於緬甸拳來說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三、由於不戴手套,手部小動作多,在攻擊時抓摟結合擊打,很難用正常的拳擊防禦體系應對。這也是緬甸拳師偏重進攻,而不注重防守的原因之一。

四、由於頭撞和摔法都技術在比賽中都是允許的,因此選手在內圍的戰斗中與泰拳不太一樣。在技法體繫上,緬甸拳相比泰拳而言還多了以頭部,肩部作為攻擊和防禦的手段,在近距離作戰中攻擊和防禦模式更為多元化。在內圍戰中被泰國人引以為傲的泰式箍頸撞膝技術曾經讓西方格鬥家一籌莫展,即使強如美國空手道冠軍「猛龍」唐威遜也在沙瑪膝下兩次倒地,顏面盡失。但對於緬甸拳手來說,泰式箍頸撞膝技術並不可怕,緬甸拳中的頭撞技術可以輕松化解此招,只要在泰拳手抓住自己身體之時看準時機,在對方扭動身軀的一瞬以頭部頂撞泰人頭部一側,頓時可讓對手失去戰力,不得不放開雙手。而這只是內圍戰中緬甸拳的秘密武器中的一種,在內圍戰中除了膝肘攻擊外,殺傷性的摔法和頭撞技術在緬甸拳中也常常可以看見。

緬甸拳與泰拳的優劣

緬甸拳與泰拳的交流自古就開始了。雙方都認為自己的拳術才是更強。緬甸人認為自己的拳術技術更豐富,規則更開放,頭撞和摔法技術更突出。而且選手在緬甸拳比賽中不用拳套,更接近實戰,相比泰拳這樣的擂台武術實戰性更強。泰拳練習者則認為泰拳在長期的頂尖擂台磨練下,已經將古老無用的技術淘汰,不斷精簡和強化技術細節,泰拳在和歐美日頂尖拳手的交流中不斷地對技術加以完善改進,早已是進化了的現代格鬥精華。而相比之下,緬甸拳發展緩慢,甚至可以說是一成不變,還是保留著古老的技法,殊不知很多已經被現代擂台所屏棄,所以泰拳才是更先進的拳法體系。另一方面現代科學也已經證明在比賽中赤手空拳所造成的殺傷力也遠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赤手空拳的攻擊更容易引起外傷,比如劃破面部皮膚和肌肉層,形成流血創口,但滲透力沒有帶拳套攻擊大,對有腦部的傷害也要小很多。而在帶拳套的比賽中,拳套的破壞力和沖擊力更容易被軀體和頭部吸收,造成身體內傷淤血以及腦震盪,所以被擊中的話選手更容易受傷,造成頭暈倒地。從這個角度來說帶拳套的泰拳比賽比徒手緬甸拳對腦組織的傷害性更大,對拳手的抗擊打能力要求更高。由於職業擂台的不發達,拳賽獎金微薄,很少有選手可以用獎金養家糊口,因此緬甸很少專業練拳的拳手,很多緬甸拳師都是有著一份正當職業,用來訓練的時間和精力自然不能和頂尖的泰國職業拳王相比。而在歷來交流比賽中泰拳手的戰績也顯然更出色。最為著名的緬甸拳手與泰拳王之戰是1946年的孟坦對頌蓬的傳奇比賽。相傳緬甸傳奇拳師孟坦,體重137磅,天生骨骼粗大,腕力驚人,出拳奇重,綽號「鐵手」,可徒手猛拳打死蠻牛。15歲時孟坦失手殺人,一度被囚,因年少而獲得釋放。孟坦22歲時成為拳手,在12場比賽中殺死8人,一度因極度危險而被禁止出賽。1946年冬天孟坦於星洲擂台出賽,對戰泰國拳王頌蓬,一代傳奇人物孟坦的猛拳終不敵泰拳手的拳腿,比賽進入第三回合時孟坦最終倒在頌蓬的拳術之下。

近年來,隨著國際格鬥擂台的發展,獨特的緬甸拳也以自己的魅力吸引了各國不少格鬥家來緬甸學習和交流。緬甸拳的神秘面紗在交流中也漸漸揭開。美國的泰拳手托迪(Master Toddy)以及道格.伊文斯(Doug Evans)等人曾前往緬甸參加緬甸拳賽,並在比賽中擊倒當地冠軍。這次比賽雖然因為美國選手體重重了十多磅而帶來一定的爭議,不過緬甸拳在國際格鬥互相交流越來越頻繁的今天也變得不再神秘。雖然緬甸拳手因為職業擂台的落後,迫於生計很少能全身心投入武術訓練,至今未能在大型國際大賽中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不過緬甸拳在開放規則下演變出的很多獨特技術目前還未被大家所熟悉,很多特色的技術也值得國際武術屆潛心研究。

3. 我聽說緬甸拳比泰拳還兇狠難道經常死人嗎緬甸冠軍是誰

泰拳以兇狠的掃腿、凌厲的膝法、銳利的肘招聞名格鬥界,勇猛實用的特點使之成為格鬥技術中的極品。然而大家對於泰拳招法欣賞仰慕、耳熟能詳之餘,很少有人能了解與其頗為接近,但實際規則更開放、打法更加兇狠的緬甸拳。緬甸武術原稱為「鼎」,分為徒手格鬥和器械格鬥兩種。徒手格鬥又分為「斌道」和「里衛」,前者較為溫和,以自衛防守為主,後者則極剛烈,猛打猛沖。近代國際間將緬甸武術統稱為「斌道」(Bando)。
緬甸拳實際格鬥的比賽中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攻擊頻率高,組合攻擊密度大,但動作以精簡為主,沒有復雜細膩的技術組合。一般緬甸拳師的擂台戰術都是猛打猛沖,以左右拳法密集壓迫,並以掃腿配合做銜接,以彌補進退運動時的距離和空間差,保持攻擊的頻率和節奏,多點攻擊立體攻勢,不讓對手有絲毫喘息的機會。 二、緬甸拳師在比賽中都不太注重防守,以進攻為主,而且不太在意對手的攻擊和自身防守應變,都以打出自己的節奏做為壓制對手的手段。對於緬甸拳來說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三、由於不戴手套,手部小動作多,在攻擊時抓摟結合擊打,很難用正常的拳擊防禦體系應對。這也是緬甸拳師偏重進攻,而不注重防守的原因之一。 四、由於頭撞和摔法都技術在比賽中都是允許的,因此選手在內圍的戰斗中與泰拳不太一樣。在技法體繫上,緬甸拳相比泰拳而言還多了以頭部,肩部作為攻擊和防禦的手段,在近距離作戰中攻擊和防禦模式更為多元化。在內圍戰中被泰國人引以為傲的泰式箍頸撞膝技術曾經讓西方格鬥家一籌莫展,即使強如美國空手道冠軍「猛龍」唐威遜也在沙瑪膝下兩次倒地,顏面盡失。但對於緬甸拳手來說,泰式箍頸撞膝技術並不可怕,緬甸拳中的頭撞技術可以輕松化解此招,只要在泰拳手抓住自己身體之時看準時機,在對方扭動身軀的一瞬以頭部頂撞泰人頭部一側,頓時可讓對手失去戰力,不得不放開雙手。而這只是內圍戰中緬甸拳的秘密武器中的一種,在內圍戰中除了膝肘攻擊外,殺傷性的摔法和頭撞技術在緬甸拳中也常常可以看見。
最為著名的緬甸拳手與泰拳王之戰是1946年的孟坦對頌蓬的傳奇比賽。相傳緬甸傳奇拳師孟坦,體重137磅,天生骨骼粗大,腕力驚人,出拳奇重,綽號「鐵手」,可徒手猛拳打死蠻牛。15歲時孟坦失手殺人,一度被囚,因年少而獲得釋放。孟坦22歲時成為拳手,在12場比賽中殺死8人,一度因極度危險而被禁止出賽。1946年冬天孟坦於星洲擂台出賽,對戰泰國拳王頌蓬,一代傳奇人物孟坦的猛拳終不敵泰拳手的拳腿,比賽進入第三回合時孟坦最終倒在頌蓬的拳術之下。

4. 緬甸拳和泰拳哪個更厲害

緬甸拳和泰拳哪個更厲害?八臂神拳vs頭撞,差距太大!

拳擊一直都是力量者的游戲,而在拳擊裡面,有兩項拳擊一直都是被人們做比較的,而且還分不出個勝負的那種比較,這兩種拳擊分別是泰拳和緬甸拳。

關於泰拳和緬甸拳的比較其實還有很多,但是這兩種拳法各有各的好處,也各有各的壞處,沒有辦法說出哪個好哪個壞,也有人經常發問,這兩種拳法到底誰更厲害呢?但是既然都是老祖先留下來的拳法,不管差距有多大,我們都看一看這兩種拳法接下來的發展會如何。

5. 我想學習緬甸高棉拳,中國那裡可以學到

這個錢好像一般的武術館裡面都沒有能學的

6. 緬甸拳的簡介

緬甸和泰拳交鄰,古代時更是戰爭連連,因此緬甸拳與泰拳交流古而有之。有傳1774年3月17日,泰國英雄乃克農東在緬甸國王猛拉舉辦的慶典中,連續打敗九位緬甸拳師,讓泰拳揚威緬甸。可見泰拳和緬甸拳的恩怨以由來已久。兩者之間的淵源在技術上也可以看出一二,在風格上來說緬甸拳與泰拳類似,拳腿膝肘並用,但緬甸拳規則更開放,技術更豐富。現代泰拳是現代體育擂台進化的產物,以古泰拳為基礎,針對近代擂台規則的演變進化而成,在比賽中加入了現代拳擊手套的,並實行5局回合制度。相較來說緬甸拳與古泰拳更為接近。今天的緬甸拳依舊是象古泰拳那樣採用赤手的打法,不使用拳擊手套,同時允許頭撞和摔法,十分接近街頭打鬥的模式,其兇狠的打法和過於開放的規則與現代體育格格不入。而這也正是緬甸拳推廣不力,至今在世界武術中影響力微弱的主要原因。今天我們一起走近這被近代體育所排斥的古老的武術,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7. 緬甸拳的介紹

緬甸拳簡稱(斌道)緬甸拳與古泰拳很接近。今天的緬甸拳依舊是像古泰拳那樣空手而不使用拳擊手套,同時允許頭撞和摔法,十分接近街頭打鬥的模式,其兇狠的打法和過於開放的規則與現代體育格格不入。而這也正是緬甸拳推廣不力,至今在世界技擊中影響力微弱的主要原因。泰拳以兇狠的掃腿、凌厲的膝法、銳利的肘招聞名格鬥界,勇猛實用的特點使之成為格鬥技術中的極品。然而大家對於泰拳招法欣賞仰慕、耳熟能詳之餘,很少有人能了解與其頗為接近,但實際規則更開放、打法更加兇狠的緬甸拳。緬甸武術原稱為「鼎」,分為徒手格鬥和器械格鬥兩種。徒手格鬥又分為「斌道」和「里衛」,前者較為溫和,以自衛防守為主,後者則極剛烈,猛打猛沖。近代國際間將緬甸武術統稱為「斌道」(Bando)。

8. 泰拳和緬甸拳哪種比較剛烈

泰拳 泰拳直接,勇猛,剛烈。緬甸拳善纏斗,注重弱點攻擊。現在泰國信奉的泰拳神就是當年因被緬軍俘虜而被強制與緬甸拳師比武,最終他一人擊敗並打死十名緬甸拳師。

9. 緬拳的發展史

早在一千四百年前.緬甸人民就研習拳術,初用於戰場,後來成為民間的傳統體育項目。 緬拳在對敵的搏鬥中極為實用。例如在一八二四年英緬戰爭中.英軍被緬甸戰士打得落花流水,稱他們為「極可怕的敵人」。後來英軍取得勝利,緬拳被禁止,幾至湮沒。 一九三0年,塞雅山領導緬甸人民反對莢國殖民統治的武裝起義之後,緬拳重現活力。一九三三年@喀兵在北緬的蒙雅成立了「軍事體育會」,進行緬拳等體育訓練。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緬甸雖然被日本佔領,但傳統的緬拳仍繼續發展。 一九四八年緬甸宣布獨立後,緬拳被列入學校體育課內容和三軍體育訓練項目,並舉行了首屆緬拳比賽。此後每年國慶、春節、勞工節和工農日,政府為組織緬拳比賽。如一九七二年緬甸政府慶祝國家獨立二十五周年,特於仰光的舊馬場慶典大會中,舉行了七天的拳賽,共十五場,頗為哄動。

10. 泰拳的剋星

詠春?你用詠春去打泰拳,徒手還強點,帶個拳套你就完了,跟廢人一樣。再說了隨著李小龍傳奇和電影葉問的上影,現在很多人迷詠春,我只能說這些人都是白痴。
李小龍在33歲生涯的尾聲上,已經開始放棄詠春了,雖然他是練詠春起家的,但後來他自己也承認格鬥者練習到最後沒有招式了,就是拼身體素質。你能打出像吊車甩臂的那種力量,你是張三豐再世也擋不住。
李小龍後期的招式中就只保留了快速和重擊,後來他基本只練這兩種技巧了。你看他後期的電影,那拳架中那有什麼詠春的樣子,那擺明了就是一散打的姿勢。
截拳道=詠春?笑話,你看練截拳道的人打個木人樁你就認為他和詠春是一樣。李小龍是死的太早了,沒有把截拳道更好的改良,他要是活到現在截拳道絕對不是這個樣子。為什麼依諾山度離開了截拳道,自立門戶了,他也認為截拳道有不完善的地方,如果只按照李小龍留下的東西去練,那就是死路一條,所以他離開了截拳道。但是他將截拳道的精神發揚了,那就是開創適合自己的拳,這就是李小龍教出的學生,他自己當年不也是離開詠春,自立的門戶嗎?這說明依諾山度開竅了。
泰拳也是如此,就是練重擊,斷了骨頭也要練重擊,只說別被我打著,打著就要你殘廢,自己身體練硬了抗兩下沒事,最後一下KO了就贏了。25歲就退役也沒什麼,只要曾經拳霸一方,這就是泰拳。
所以練武我依舊堅持走力量路線,走速度路線。有了這兩條,不用什麼技巧,什麼四兩撥千斤,等你練到那種境界我早就拳霸一方了,等你80歲登峰造極的時候找我單挑,我就叫我徒孫對付你,拼體力也把你拚死了,有什麼用?別說大山倍達輸給了太極拳師,那贏的是武德,拼體力,拼力量,拼身體,大山可以輕松取勝。
說的激動了點,但確實現在看有些盲目的人很不順眼,張口閉口就是詠春,截拳,知不知道這兩種拳法到底有什麼含義?如果不是看個李小龍傳奇有些人會知道截拳道?不是看了李小龍知道他師父是葉問,知道還有個詠春拳?不是看了葉問會知道詠春拳會打的那麼快?
想贏泰拳沒有什麼技巧,你的身體強過他,你就可以贏他,否則你就輸給他。泰拳是站立式格鬥,但是強力的重擊面前你是閃躲,還是上去抓?再說了人家打泰拳的又不是傻子,還看不出你使的什麼功夫,你擅長什麼他就避開你什麼,見招拆招,見人打人。你想打地面技,我就拚命不讓你抱,我鋼膝鐵肘面前誰敢亡命近身。你玩抓法我就出手快,就是讓你抓不到。你想打站立,那正好,那好好打一架。所以只要身體強,什麼都不怕。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92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25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5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75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90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56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47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06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43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