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無籽西瓜什麼時候有的

緬甸無籽西瓜什麼時候有的

發布時間: 2022-07-03 13:15:22

㈠ 無籽西瓜的培育時間是什麼時候

西瓜適應性較強,氣溫在14℃以上均能正常生長。採用不同栽培技術,可從元月中旬至夏季7月下旬播種,5—10月均可收獲。
早春保護地栽培:2月中下旬播種育苗,苗齡35—40天,採用加溫方式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於溫室內,6月初上市。
春季裸地栽培:3月下旬至5月下旬播種,苗齡30天左右。保護地育苗,終霜期後定植於裸地或加蓋小拱棚。
夏季保護地延後栽培:7月下旬播種,苗齡20天左右。9月上旬加蓋棚膜,上旬加蓋保溫草簾,10月前後上市。

苗床准備
育苗床應建在背風向陽,地勢較為高燥的地方,以東兩向為宜。苗床一般寬1.2,長8~10米,深10~15米,要求底平邊直。營養土用過篩後的田園肥土(未種過瓜)70%加過篩後的腐熟農家肥30%,每立方營養土加入尿素0.25~0.5千克,二銨0.15千克,多菌靈100克,允分混合均勻,用營養缽(直徑8~10厘米)或營養土塊育苗,缽間用營養土填緊,苗床要在播種前1~2天澆透底水。並扣小拱棚升溫。

浸種催芽
先將種子晾曬2~3天,用55~60℃溫水(二開一涼)浸種並不停攪拌,水溫降到室溫後溫水兼有浸種和殺菌的雙重作用。將浸過的種子撈出搓洗,洗掉種子表面粘液,以種子不打滑為宜。
將浸泡洗凈的種子像磕瓜子一樣,放在上下門齒之間,輕輕一磕,聽到「咔啪」一響即可。將磕過的種子均勻推在溫毛巾上,以種子互不相壓為宜,四邊向上疊起,從上捲起,捲成毛巾卷。把毛巾卷放在33~35℃恆溫箱內催芽。注意:毛巾要用干凈毛巾,濕度不宜過大。以毛巾手擰干滴水為宜,溫度一定恆溫。經24小時大部分發芽。將已出芽的挑出備播,芽長以0.2~0.3厘米為宜。將毛巾洗干凈,將剩下的種子繼續催芽,注意餘下的種子不要用水洗。催芽48小時後仍不發芽的種子已喪失生活力,不必再催芽。
苗期管理
無籽西瓜在苗齡30天左右、幼苗具有2~3片真葉時定植為宜,因此,應在定植前的30天左右播種育苗。要選擇晴天上午播種,播種時用細棍在每個營養缽的中心扎深0.5~1厘米的小孔,將發芽的種子芽朝下伸入小孔平放,然後覆蓋1厘米厚過篩細土,播種後貼苗床表面蓋一層地膜,上扣小拱棚。
播種後出苗前要保持較高溫度,白天28℃以上,最高可達35℃,夜間22~25℃以利出苗。50%~70%露出土時及時撒掉床面地膜。2片子葉微展後適當降低溫度,白天23~25℃,夜間15~20℃,以防形成高腳苗;第一片真葉展開到定植前一周,白天28~30℃,夜間20~23℃,定植前一周開始加大通風煉苗。
無籽西瓜帶殼出土現象較多,當幼苗出土50%~70%時,在溫暖的晴天上午揭開棚膜「摘帽」,每隔1~2天摘一次,直到全部摘除。摘帽時需要注意:盡量避免在高溫和溫度低於15℃時進行。若種殼乾燥發硬,可先噴少許水,使種殼溫潤變軟後再摘。齊苗後苗床培土一次。

㈡ 西瓜有哪些品種

(1)野生西瓜類 生長勢較強,一般蔓長3米以上,坐果節位高。果實圓,底色淺綠,上覆綠色鈍齒條,果肉白,苦或不苦,無生食價值。種子綠或灰綠。生產上有少量栽培,主要用於西瓜嫁接砧木、菜用或瓜脯瓜醬的加工等。
(2)籽用西瓜類 也稱籽瓜、打瓜、瓜籽瓜。果實圓,果型中或小,果肉軟,甜味差,不宜生食,單瓜種子多,主要用來生產瓜籽。其中根據種子顏色可分為紅瓜籽和黑瓜籽兩種,根據分布地區又可分為南方種和北方種兩類。前者耐濕,易坐瓜,果個小;後者喜乾燥環境,坐果遠,果個較大,適於我國西北地區栽培。
(3)普通西瓜類 即一般的商品西瓜,主要用於生食。普通西瓜又可按以下幾種方式分類。根據培育方法可分為固定品種和雜交品種,目前的品種基本為雜交品種,不能留種再用。根據果實成熟期可分為早熟品種、中熟品種和晚熟品種。根據果實大小可分為大果型、中果型和小果型品種。根據果實內種子的數量可分為無籽、少籽和普通有籽西瓜品種。根據抗不抗西瓜枯萎病又可分為抗重茬品種和不抗重茬品種。根據西瓜對環境的適應性不同還可分為保護地品種和露地品種。另外從花色品種上,每類品種還可分為圓果、長果品種,花皮、青皮品種,紅肉、黃肉或白肉品種等。

㈢ 西瓜有哪些種類

西瓜看起來好像都差不多,但實際上西瓜有很多品種,把不同品種的西瓜擺在一起,你就能明顯看到差別。

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西瓜的品種,選了選市場上比較流行的8個品種:麒麟瓜、8424、花無籽、黑無籽、黑美人、早春紅玉、特小鳳以及寧夏硒砂瓜,希望大家明明白白的吃瓜。

麒麟瓜:

非常常見的一種西瓜,很普遍,最大特點是種植周期短,從種下到開花、收瓜只要60天,效益見得快。缺點是對生長環境、土壤、日照的要求很高。

8424:

官方名稱為"早佳8424",也稱為"南匯8424",是1984年上海市原南匯區農業專家育種成功的第24組良種,所以叫"8424"。8424屬於中果型西瓜,個頭適中(純種單瓜4-7斤),最大特點是圓,口感不錯,極其適合長江流域栽培,長江沿岸省份吃的基本是這種瓜。

花無籽、黑無籽:

兩種無籽瓜,差不多,區別在於表皮一個是綠色花紋一個是黑色(黑無籽要圓一些),花無籽基本均勻分布17條寬綠條紋。值得一提的是,無籽瓜的種子是通過雜交誘變產生的,而非無籽瓜本身的種子種出來的(實際上有籽不過非常小)。

黑美人:

黑美人很有特點,黑黑的長長的,是個橢圓形,小時候經常以為是冬瓜……黑美人的表皮呈現深黑綠色,仔細看會有不明顯的條紋,口感很緊致。

早春紅玉:

名字十分文藝,瓜也很有特色——小。屬於小果型西瓜,一個大約2斤,另外它和黑美人一樣不是很圓而是橢圓形,口感細膩、甜度高,比較受年輕女性歡迎。

特小鳳:

最有個性的一種西瓜——囊是金黃色!個頭不大,一個大約3-4斤,介於早春紅玉和8424之間。特小鳳的果皮非常薄,肉質細嫩脆爽,不過果皮的韌度差,不耐貯運。

寧夏硒砂瓜:

產自有塞上江南之稱的寧夏中衛市,"石頭縫里長出來的西瓜"。寧夏中衛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很特殊,瓜地里的砂礫碎石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種出來的西瓜富含"抗癌之王"的硒元素,營養價值不俗。

近年來寧夏硒砂瓜不斷走紅,已經成為了"網紅瓜",比如拼多多最近公布的西瓜排行榜,它是暢銷榜和好評榜的雙料冠軍。而且拼多多對寧夏硒砂瓜有補貼,優質產品還有二維碼防偽溯源專用標。

㈣ 無籽西瓜什麼時候才上市

正常的無籽西瓜上市時間分兩種:
一、3月中、下旬播種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6月下旬開始收獲上市。
二、秋西瓜7月上中旬播種,9月下旬開始採收上市。

㈤ 西瓜的品種有哪些如何辨別西瓜的好壞

西瓜的品種有很多,比如早春紅玉,緬甸甜王,辨別西瓜的好壞就要看西瓜的條紋是否整齊。西瓜是一種水果,原來產自一個沙漠的地帶,但後來傳入我國,在我國稱之為西瓜。中國人民的精心栽培西瓜的種類現在越來越多。西瓜可以在全國各地栽培。最好用沙土種植,這樣結出來的西瓜才會又甜又沙。西瓜的品種有很多種。再就是聽西瓜的聲音,小西瓜花皮的敲起來的聲音是脆的的,如果聽到的聲音是清脆的,如果聽到的聲音非常的沉悶,那這個西瓜就是還沒有熟。但是還有一種西瓜因為西瓜的皮比較厚,敲起來也是一種比較沉悶的感覺。看皮色:一般來講,成熟的西瓜一般是比較光滑顏色非常的新鮮,如果你摸上去西瓜有一點點的劃手,那就說明這個瓜可能還沒有長的太熟。

㈥ 原來西瓜竟然還分品種,西瓜一般都有哪幾種品種

市面上比較常見的西瓜品種大概是有五種,接下來就詳細的給大家說一說。第一種就是黑美人,相信大家都應該吃過它的肉質是非常清香的,並且很爽口也很厚實。這個品種的西瓜它的抗性是比較強的,所以在一般的黃金下都是可以進行生長的,黑美人是一個不錯的品種,非常適合大家的口味。第二種就是無籽的西瓜,那麼在平時的市場上,這種西瓜也是比較受歡迎的,因為大家都不愛吐西瓜籽兒,它的果肉就是沒有紫的,那麼在使用方面就會變得異常的方便。這類的西瓜水分也是比較充足的,並且果肉也很厚實。

西瓜好吃,但是也不能多吃

西瓜在夏天的時候是非常暢銷的,因為它水分很足,可以幫助解暑,降溫,解渴,但是西瓜的甜度也是很高的,那麼在夏天的時候也是要適量的,特別是對於一些慢性疾病的患者來講,如果大量的吃西瓜,不僅可以變得肥胖,還有可能要血糖升高,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應該提起重視了。總之,西瓜在夏季的時候是必不可少的水果,大家就默默的等待夏季的到來吧,暢快的吃起大西瓜。

㈦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植物的奧秘呢

1世界上第一粒種子是怎樣誕生的:世界上第一粒種子不是上帝賜給人類的,而是非生命物質氮、氫、氧、碳四大元素演化而成的。距今六十億年前,地球上的元素隨著環境的變化,不斷地進行著化合、分解等各種化學變化。到了三十多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細胞。又經歷了大約二十億年,細胞形成了完整的細胞核。在六億多年前,地球上只有水中長著藻類植物。又經過了二億多年的時間,地球上出現一次巨大的變化,陸地上升,海水下降,許多水生植物被迫進入沼澤地帶。水生植物為了生存,逐漸擺脫水的束縛,慢慢適應了陸地生存,於是成為最早登陸的水生植物。裸蕨是最原始的陸生植物,隨著不斷地進化,它們形成了特殊的器官。過了一段時間,有些植物變成用孢子繁殖,孢子植物開始是不分雌雄的。後來,有些植物出現了大小不同、雌雄有別的兩種孢子,雌孢子和雄孢子結合,就發育成種子。世界上的第一粒種子就是這樣誕生的。
2、植物會改變性別嗎:有些植物是雌雄異株,它們無法改變性別,但有些雌雄同株的植物卻可以改變性別,菠菜就是其中的一種。在高溫的影響下,雌株菠菜會變成雄株菠菜。更讓人驚奇的是,番木瓜受了外傷也會改變性別。而且有的植物如果剛開的花或結的果子被人摘了,它也會生氣地變性。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植物體內和人一樣含有激素,正常情況下,激素可以穩定植物的性別。但如果環境發生變化,出現乾旱、日照變化、植物受到損傷等情況,激素的分泌就會紊亂,這樣就直接導致了植物的性別發生變化。科學家經過長期觀察發現,植物變性有一定的規律:在溫度、水分等諸多環境狀況比較優越的情況下,植物會出現雌性化現象;在環境變得比較惡劣時,植物就會出現雄性化現象。
3、人能不能跟植物談話:20世紀70年代,一位澳大利亞科學家在研究植物的抗旱能力時,不經意間發現,遭受嚴重乾旱的植物會發出「咔嗒、咔嗒」的聲音,這件事在科學界產生了極大的轟動。後來,兩位來自加拿大和美國的科學家做了一個試驗。他們在玉米的莖部安裝了竊聽裝置,並與電子計算機連在一起。實驗發現,當植物不能從土壤中得到所需要的水分時,它便從莖部的組織中汲水,同時產生一種超聲波雜訊音,恰似「呼救」聲。發現了植物的種種語言之後,人就可以與植物進行談話了。前些年,前蘇聯摩爾維達維亞科學院為了讓人類能同植物對話,製成了一台信息測量綜合裝置。通過這台儀器的同步翻譯,當時在場的生物學家、植物病理學家、細胞學家、遺傳學家、生物物理學家、氣象學家、化學家、物理學家和軟體學家,都與植物進行了對話。看來,人們與植物談話已不是天方夜譚了。什麼是超聲波:超聲波是超過人能聽到的最高頻率(2000赫)的聲波,這種聲波做近似直線傳播,它的穿透力很強,醫生就是用超聲波來進行醫療診斷的,另外,動物界的蝙蝠也通過發出超聲波來飛行。
4植物的根會自己尋找食物嗎:植物的根千姿百態,可以簡單地分為直根、須根和貯藏根三種。植物的根有兩種作用:一是固定植株,二是吸收水分和溶解水中的養料。為了生存,植物的根會向有營養的方向生長。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在凍膠的中央放進一塊肥料,周圍種上幾粒發芽的種子。三四天後,所有的根都會伸向中央的肥料,並把肥料圍繞起來。這個實驗說明植物的根會自己尋找營養。大多數植物的根都會伸向有「食物」的地方。其中,極少數植物的根在找不到食物的情況下,進化成會「走路」的植物。南美洲的炎熱沙漠中有一種仙人掌,當它在原生地找不到水時,它的根就會收縮到地面,在風的吹拂下尋找有水分的土壤,一旦找到適宜的環境,它就會在那裡生根發芽。還有一種蘇醒樹的生存方式也是如此。紮根最深和最淺的植物:俗話說「樹有多高,根有多深」。漂浮在水面的浮萍,它的根不到1厘米;在南非有一種無花果樹,估計它的根深入地下有120米,要是掛在空中,有40層樓那麼高!估計這是世界上根長得最深的植物了。
5、長得最快的植物是什麼:從橫向生長來看,生長速度最快的是泡桐,生長7年的泡桐,樹干胸徑可達50厘米。從縱向生長看,要數新幾內亞桉樹生長速度最快,它每年能長高8米。但日平均增長高度最快的,要數毛竹了,毛竹的竹筍經40~50天就能長成,高度達12米,但是毛竹一旦長成,就不再長高了。就竹筍的成長時間來說,雨後的竹筍長得特別快,因為它的莖和別的植物不一樣。一般的植物只有莖的頂端能生長,而竹筍分成很多節,在同一時間里每節都能生長。如果一根竹筍有50個節的話,它的生長速度就是其他植物的50倍。竹子在高度上增長很快,但不能長粗。因為樹木的莖裡面有一層叫形成層的細胞,這些細胞不停地向四周裂出新的細胞,使樹木變粗。竹子里沒有這層形成層,所以只能長高,無法長粗。
6、有驅趕老鼠的植物嗎:鼠見愁又名葯用倒提壺,是十分有名的驅鼠植物。葯用倒提壺屬於紫草科,是兩年生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歐洲和亞洲北部。它的植株曬干後,能發出一種氣味,使鼠類無法忍受,鼠類一旦聞到它的氣味就馬上抱頭逃竄,更不用說靠近它了。甚至有的老鼠遇到「鼠見愁」時,情願跳水自盡,也不願久聞其味。可以驅逐老鼠的植物被稱為「植物貓」。經過科學家的長期研究發現,植物界除了「鼠見愁」可以驅逐老鼠外,還有香菜、黃毛蕊毛、羊躑躅,這三種植物都會釋放出特殊的氣味,使老鼠不願接近。人們通常根據這一特性,把它們放在糧倉內,使老鼠不敢靠近。老鼠為什麼怕貓:老鼠怕貓是因為貓會吃它,貓喜歡吃老鼠和魚,主要是因為老鼠和魚的身體里,含有一種能增強貓的夜間視力的酮元素,貓為了生存,就只好見一隻老鼠抓一隻了。
7、為什麼世界上每個月都有植樹節:植物的作用是巨大的,可以說植物是人類生存在地球上的決定性因素,所以植樹造林也是人類造福自己的一件大事。世界上基本上每個月都有植樹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月:約旦、馬拉雅;2月:西班牙;3月:中國、法國、瑞典;4月:美國、日本、德國、朝鮮;5月:加拿大、澳大利亞;6月:緬甸;7月:印度、尼泊爾;8月:紐西蘭、巴基斯坦;9月:泰國、菲律賓;10月:哥倫比亞、古巴;11月:英國、新加坡、義大利;12月:印尼、黎巴嫩。我國的植樹節定在3月12日,是因為在驚蟄之後,樹木及易成活,而這一天也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的日子。
8、樹會「發燒」嗎:樹在缺水時就會生病,它的體溫也會因缺水而升高。如果採用精密的儀器對樹的體溫進行測量,就會發現它是變化不定的,而且不同部位的體溫也不相同。樹葉子的溫度變化是最明顯的。白天,葉子的溫度主要靠蒸騰作用來調節。當土壤里的水分充足時,蒸騰作用較明顯,葉溫會降低;當土壤里的水分不足時,葉子由於缺水,在陽光下不得不把氣孔閉合,這樣蒸騰作用就會減弱,葉溫就升高。生病的樹木和人一樣會升高體溫,但人生病時一般是晚間發燒嚴重,早晨退燒;樹木剛好相反,是早晨發燒得最厲害。根據樹木會發燒的現象,護林人可根據樹木的溫度來判斷哪片森林有病,從而及時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9、紅樹為什麼被譽為「海岸衛士」:在海邊,你會看到有的樹在海水裡泡著,時不時就會受到潮水猛烈地沖擊,但它們卻可以長得很茂盛。紅樹就是其中的一種,它是名副其實的「海岸衛士」。紅樹的根很奇特,支柱根、板狀根、氣生根縱橫交錯,盤根錯節。這些根部分裸露在外,呼吸水面的空氣;部分牢牢插入海灘的淤泥中,固定植株。由於紅樹林特殊的繁殖習性和強大的根系,使得茂密的紅樹林能夠在海岸上形成一座「長城「,可以抗風拒浪、固堤護岸。同時,紅樹林不斷地把海水沉積物固定起來,加上落葉、鳥糞等物質的聚集,使之形成新的陸地。紅樹林還為海邊的鳥類、魚蝦提供了棲息繁殖的場所,從而成為維持海岸生態平衡的基地,所以,我們稱紅樹林為「海岸衛士」。紅樹不什麼不怕含鹽度很高的海水:紅樹的葉子很厚實,可以反射陽光、減少蒸騰,葉的背面緊貼著短絨毛,可以阻擋海水浸入;同時,葉面上還有許多小孔,可以排出體內過多的鹽分,所以,紅樹可以抵擋海水的浸泡和海潮的沖擊。
10、我國境內的世界「獨苗」長在哪裡:世界上很多物種都瀕臨滅絕,但是僅存活一棵的樹種卻不多見。在我國佛教四大勝地之一的東海普陀山上,就有世界上僅有一棵的普陀鵝耳櫪樹。這棵樹大約200歲,生長在海拔260米的普慧寺西側山坡上,從外表看上去它並沒有什麼驚人之處。它高約13米,樹干直徑63.7厘米,樹皮呈灰白色,樹葉呈橢圓形,葉的邊緣有鋸齒。1930年5月,我國著名的植物分類學家鍾觀光教授,在普陀山上發現了這種樹,當時在山上並不少見。1932年,林學家鄭萬鈞將此樹種定名為普陀鵝耳櫪樹。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時,這種樹還很多,但後來由於人工砍伐和各種自然因素的影響,普陀鵝耳櫪樹就剩下這唯一的一棵了。為了不讓普陀鵝耳櫪樹絕種,杭州植物園的科研人員通過播種和無性繁殖的方法,已經培養了大量的普陀鵝耳櫪樹苗,這一珍貴的樹種有望在將來廣泛種植。有哪些植物是中國獨有的:在裸子植物中,如銀杏、水杉、銀杉與金錢松等,均為中國特有的植物;在被子植物中,珙桐、喜樹、觀光木、水青樹與鵝掌楸等都為中國所特有。
11、森林為什麼會發生火災:森林的面積很大,而且大都是相連的,裡面有許多枯枝落葉、雜草堆和灌木叢,所以遇到一點兒火星就會燃起熊熊大火。如果氣候乾燥,又遇上雷雨季節,森林中大樹的樹梢很容易被雷擊中而著火,引起火災。另一個引起之災的原因,則是地下泥炭層溫度太高,引起了地下火。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有的樹木可能釋放出一種人所未知的揮發性氣體,遇到一定的條件就會起火。在我國新疆天山地區有一種白鮮樹,它的葉子里含有醚。醚的燃點很低,當白鮮樹的果實成熟時,醚的含量也同時達到了飽和,如果這里陽光強烈,白鮮樹就會自燃了。在東南亞國家的一些森林裡,有一種杜鵑花科植物「看林人」,它的花、莖和葉子中含有極其豐富的芳香油,當太陽直射時,大量的芳香油會揮發出來,如果氣溫繼續升高,「看林人」就會自燃。|
12、紅色葉子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嗎:植物必須通過光合作用吸收養分才能生長,葉綠素是進行光合作用的關鍵物質。但有些植物的葉子是紅色的,像紅莧菜、秋海棠、糖蘿卜的葉子,它們是怎樣進行光合作用的呢?原來,這些紅色的葉子里也有葉綠素,只是過多的花青素把葉綠素蓋住了。如果把這些葉子放在水裡加熱,葉子就會變成綠色了,因為花青素很容易溶於水,而葉綠素不溶於水,這就證明了紅色葉子里是含有葉綠素的。許多生長在海底的植物,像海帶、紫菜等,也常常是褐色或者紅色的。它們同陸地上的植物一樣含有葉綠素,只是綠色被另一類色素——藻褐素或藻紅素遮住了。
13、為什麼要把果實套大袋子里:在果實成長過程中,將幼果套於特製的袋子里叫果實套袋。這種技術已經在蘋果、梨、桃、葡萄、香蕉等多種水果栽培中應用,是提高果品質量,推廣無公害果品的重要手段。那麼給果實套袋有什麼好處呢?第一,保護果實不被害蟲侵食。實踐證明,套袋可使因害蟲入侵而導致的爛果率大幅度降低;第二,促進果實著色。通過套袋可使紅色品種果實顏色鮮艷;第三,避免果實表面長銹斑;第四,可減少噴葯次數;第五,避免農葯直噴於果面,減少水果面上的農葯殘留量。套果實的袋子是專用的,分為單層和雙層。套袋必須在沒有露水時進行。不同的水果套袋時間也不相同,比如橙子在六七月份的中旬,桃梨在5月的上中旬,葡萄在5月中下旬。摘袋前澆一遍水,可以防止果實被太陽曬傷,摘掉袋子後要及時入庫貯存。
14、為什麼南方多柑橘、北方多蘋果:任何植物的生長都與環境有關,只有在適宜的環境下植物才能生長,就像柑橘大多種植在南方,而蘋果種植在北方。柑橘樹和蘋果樹是兩種不同的植物,它們生長所需的環境也不相同。柑橘樹原產於我國的中南部地區,喜歡高溫多濕的氣候。柑橘樹在0℃以下時間長了就會凍傷,只有在年平均溫度在15℃以上的地區,都有順利栽培。它需要的空氣濕度以75%為佳,年降雨量需要1000~2000毫米,這些環境條件是北方所不具備的。蘋果樹的要求剛好和柑橘相反。它適宜於夏季乾旱、溫度不高的地區,有較強的耐寒力,而且在冬季需要兩個月的低溫,來解除休眠才能恢復生長。這些條件在陝西、山東、河北、遼寧、甘肅等省完全具備,尤其是陝西渭北地區,是蘋果生長的理想之地。當然,這種情況也不是絕對的。以前被認為是蘋果樹禁區的廣東和福建等一些地區,現在也已經種植了蘋果樹。為什麼有的足球、網球運動員上場前吃香蕉:這有助於臨場表現,因為香蕉的糖分可迅速轉化為葡萄糖,立即被人體吸收,是一種快速的能量來源,另外香蕉屬於高鉀食品,鉀離子可強化肌力和肌耐力,因此特別受運動員的喜愛。
15、無籽西瓜是怎樣培育出來的:生物學家發現植物的染色體有三種類型:單倍體、二倍體、三倍體。單倍體只有花粉和卵細胞才有;細胞是二倍體的植物,可以傳宗接代,有種子長出;細胞是三倍體的就不會結種子;所謂無籽西瓜,就是利用遺傳上三倍體不能形成種子的原理,育成沒有種子的西瓜。普通西瓜的身體細胞中含有22條染色體,它們可以配成11對,即11對同源染色體,它們可以產生正常的花粉和胚珠,結出正常的種子。科學家們為了得到三倍體的西瓜種子,通過秋水仙精處理,獲得了同源四倍體(含有44條染色體)以後,又以四倍體西瓜做母親,普通(二倍體)做父親,經過雜交,就獲得了三倍體西瓜,即無籽西瓜。這樣的西瓜不僅可以免去吐籽的麻煩,吃起來比較爽口,還能使養料集中到瓜肉上,大大提高了品質。酒味西瓜是怎麼培育出來的:出自美國園藝師的「酒味西瓜」,它的培育方法十分特別。在西瓜開始生長時,用一根燈芯,一端浸在美酒里,另一端接在瓜藤的切口上,並用石膏封牢,當西瓜成熟後,切開西瓜,酒香撲鼻,別有風味。
16、什麼樣的西瓜是熟西瓜:西瓜內含93%的水分,在水果中含水量很多。西瓜汁中富含維生素C、果糖、果酸、葡萄糖等多種營養物質,是夏季消暑解渴的佳品。但是,生西瓜卻肉質僵硬,淡而無味。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分辨出熟西瓜呢?分辨西瓜的方法有三種。第一,看外表。如果西瓜表上沒有茸毛,溜光透亮,瓜蒂旁往下陷,貼著泥土的那面瓜皮變成了黃色,這個西瓜就有可能熟了。第二,聽聲音。用手指彈彈西瓜,聲音沉的是熟瓜,聲音像敲木魚般的是生瓜。第三,看沉浮。把西瓜放在水裡,按它一下還往上浮的就肯定是熟瓜。西瓜是貼著地面生長的,上面有很多細菌和臟東西,所以在切西瓜前必須把西瓜皮洗洗。西瓜最早產自中國嗎: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產地,但西瓜並非源於中國,早在4000年前,埃及人就開始種植西瓜了,後來由地中海沿岸傳至北歐,而後南下進入中東、印度等地,四五世紀時,由西域傳入我國,所以稱之為「西瓜」。
17、為什麼甘蔗的下段比上段甜:甘蔗是熱帶、亞熱帶作物,具有喜高溫、需水量大、吸肥多、生長期長的特點。它對熱量的要求尤其高,冬季最低溫度如果低於0℃,就有可能遭受凍害。我國南方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和熱帶水熱條件較好的河谷平原、三角洲,是適宜種植甘蔗的地區。到了秋天,是吃甘蔗的季節。小朋友們在吃甘蔗的時候都搶著吃下段的,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成熟的甘蔗下段比上段甜。甘蔗在成長過程中,要不斷消耗養分,沒有成熟的甘蔗上下都不會甜。成熟以後,就會製造出較多的糖分,成熟的甘蔗不再消耗養分了,多餘的糖分就會貯藏在甘蔗的下段。另外,由於甘蔗通過葉片進行光合作用,葉片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所以甘蔗本身的水分大多貯存在葉子附近,而根部的葉子比較少,水分也就少了,這樣根部糖的濃度相對就比較高,所以甘蔗下段比上段甜。甘蔗對身體有哪些好處:甘蔗汁具有解熱止渴、生津潤喉、助脾健胃、利尿和滋養的功效,可用於口乾舌燥、津液不足、小便不利、大便秘結、反胃嘔吐、消化不良、發燒口渴等病症。
18、為什麼花粉能讓人得病:有的人在每年春天的固定時候就會得很奇怪的病,輕的面部長滿紅痘,不停地流淚流鼻涕,重的喘氣不止。然而過了一段時間,不吃葯不打針也就好了。這些和人類開玩笑的「病菌」,其實是花粉。我們都知道,花瓣里長著雌蕊和雄蕊,花蕊頂上有許多細小的花粉,當花開時節,蜜蜂、蝴蝶等昆蟲都會飛過來傳粉。風也會幫助花傳粉,但一些花粉通過風吹到人的皮膚上,就會對花粉過敏的人造成影響。經過植物學家和醫學家的聯合研究,發現有些花粉中含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會使某些人引起過敏反應。要預防「花粉病」就必須知道引起過敏的是哪種花粉。如果你是花粉過敏患者,又不知道對什麼花粉過敏,可以在自家的窗檯上放上塗滿凡士林的玻璃片,然後收集上面的花粉。確認是哪種花粉以後,就用這種花粉做成疫苗,像種牛痘一樣預先注射到體內,以後就不會再得這種病了。花粉是怎樣轉變成蜂蜜的:蜜蜂的口器像一個能伸能縮的吸管,采蜜時將吸管伸長,將花蜜吸進蜜胃裡,蜜蜂身上長有絨毛,能沾住花粉,蜜蜂將花蜜與花粉和在一起,揉成一個個小小的花粉團,裝進後腳上的「花粉籃」里,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為食,在消化道中花蜜可以轉化成蜂蜜。
19、為什麼要經常給盆花換土:種植盆花時要經常給花澆水、施肥,使花可以不斷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但是時間長了,土壤就會板結,這時,就需要給盆花換土。等到盆里的花長大以後,花盆的空間不夠花的根部生長需要,我們還要及時把花換到更大的盆里去。而在大自然中生長的花是不需要鬆土和換土的,因為自然界的蚯蚓、屢殼螂等動物會自覺地給它們改善土壤環境。
20、花有「年齡」嗎:人們的年齡是一年為一年;樹的年齡也一樣,過365天,才能長一歲。可是,你知道花有「年齡」嗎?沒有,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沒有一朵花能開一年而不凋謝的,所以,花就不能用「年」齡來計算,它只能用天、小時來計算。蘭花是熱帶的一種花,它能開80天左右,已經是花中的老壽星了;鐵樹花可開50天左右,石斛花能開30天左右;我國十大名花之一的牡丹花,只能開幾天的時候;有名的王蓮,開花時間只有2天。還有開花時間更短的,就只能用小時來計算了,像牽牛花、木槿花、曇花等才開幾個小時就凋謝了;最短的,也是人們不注意的小麥花,只開5分鍾到半個小時的時間。
21、花芽是怎樣過冬的:如果天氣很冷,花芽的細胞里出現了冰晶,那麼細胞膜一破,植物就會死亡。可是,日本札幌季溫研究所的兩位科學家做了一個試驗,他們用微小的溫度計檢測杜鵑花屬的一些越冬花芽的溫度,花芽的溫度已降到冰點以下,但花芽並沒有死亡,甚至達到零下30℃時,花芽仍然安然無恙。花芽到底用了什麼方法來保護自己呢?原來花芽細胞進行了一種脫水過程,脫出的水滲到花芽的外層細胞,這樣冰晶就只存在於外層細胞的間隙里,而不能傷害花芽內部了。就這樣,嚴寒在小小的花芽面前敗下陣來,再也無法傷害花芽了。春天來到時,氣溫升高。外層的水分又回到了花芽內部,花芽就可以在春天滋潤下蘇醒發芽了。什麼是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是指植物莖生長點由分生出葉片、葉芽轉變為分化出花序或花朵的過程,一般花芽分化可分為生理分化、形態分化兩個階段,芽內生長點在生理狀態上向花芽轉化的過程,稱為生理分化,花芽生理分化完成的狀態,稱作花發端,此外,便開始花芽發育的形態變化過程,稱為形態分化。
22、水仙為什麼只喝清水就能開花:在萬花凋謝的冬季,如果能看著一盆在清水中亭亭玉立的水仙,你一定會心神氣爽。為什麼僅有一些清水而沒有泥土,水仙就可以長得綠葉青青,氣味清香呢?一般的的植物都需要吸收土壤中的營養才能存活,而水仙是多年生鱗莖植物,所以它不需要土壤。它的生長過程和一般的花也不同,每年秋天把水仙的小鱗莖種到土壤里,它就會長出葉子。第二年夏天,把生長了一年的小鱗莖挖出來,存放在陰涼、乾燥的通風處,到秋天再種到土裡。如此反復5年以後,它就長成大的鱗莖了。我們在花卉市場買到的水仙「種子」,就是這種大鱗莖。由於它在土裡生長了5年,貯存了許多養料,所以只要清水就可以長葉、開花。大鱗莖放在清水中,生長很快,幾天後它就可以長出葉子,並逐漸開出美麗清香的花朵。有些細心的養花人還會用它做出多姿的花卉造型。注意,水仙有毒:水仙有毒,觸摸完水仙後,一定要把手洗干凈,有孩子的家庭更應注意,最好把水仙放在孩子摸不到的地方,切記不要讓孩子觸摸水仙鱗莖,更不能誤食,一旦大量食用,會產生嘔吐、腹痛、昏厥等症狀,有時候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23、雪蓮為什麼不怕寒冷的風雪: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山上終年覆蓋著白雪,永遠是個銀裝素裹的世界。在海拔5000米以上,只能見到一些生命力特別強的地衣。但在7月份,就可以看到正怒放的雪蓮。不同植物有著不同的生長季節和開花習慣。以臘梅為例,0℃是最適合它開花的溫度,所以臘梅在冬天開放。便妖艷的蓮花為什麼能在冰天雪地里開呢?雪蓮的植株很矮,緊貼著地面就可以頑強地躲過山上的狂風。它的根十分發達,可以深深地扎進石縫間的土壤中,吸收更多的水分和養分,雪蓮的身上還有一層白色的外衣,那厚厚的絨毛把雪蓮從莖到葉都包裹起來,既防寒又保濕。同時雪蓮的體內含有許多糖分,所以即使氣溫下降到0℃以下,它也不會結冰。雪蓮是一種名貴的中草葯,有除寒祛痰、壯陽補血、治療脾虛的功效。冬天都有哪些花會開放:冬天開花的花卉很多,比如杜鵑、茶花、素心臘梅、三角花、一品紅、君子蘭、天堂鳥等,當然,如果你願意,把煙花算上也可以哦。
24、你知道會跳舞的草嗎:在我國雲南、廣東、廣西等省區的山地灌叢中,可以看到一種小灌木,當人們對它講話或唱歌,它的小葉片會左右舞動,很有節奏,宛如聽到你的聲音翩翩起舞,因而人們稱它為「舞草」。舞草又名跳舞草、情人草、無風自動草、多情草、風流草、求偶草等,屬多年生木本植物,呈小灌木。它高達1.5米,復葉,有小葉3片,頂生小葉長圓形至披針形,側生小葉很小,長圓形至長條形,一般長約2厘米。側生小葉經常明顯地轉動,有時小葉同時向上合攏,然後慢慢分開而平展;有時一片向上另一片向下移動,同一株的各小葉可以同時轉動,有快有慢,有上有下,此起彼落,有如舞池上的舞伴翩翩起舞,節奏動人。舞草的舞蹈現象在植物界是罕見的。它不像含羞草受機械刺激產生的感震運動,也不像捕繩草的捕蟲行動,而是很特別的運動。
25、蒲公英為什麼是毛茸茸的:蒲公英是一種隨處可見的小草。它又名黃花苗、黃花地丁等。夏天,蒲公英開出許多黃色的小花,開花後,每朵小花都結出許多又輕又小的果實,果實的頂端還長著一簇絨絨的白毛。它們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毛茸茸的「果球」。一陣風吹過,小毛球四處飛舞,看上去就像一群小降落傘一樣。這時,蒲公英的果實就可以乘著風飄到很多的地方安家了。很多人都認為飄在空中的是蒲公英的種子,其實那是它的果實。蒲公英嫩苗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可以炒著吃,也可以做成冷盤。同時,它也是一種中葯,不但是利尿的良葯,還對消化不良和便秘有很好的效果;它的葉子可以改善濕疹、舒緩皮膚炎;花朵煎成汁可以去雀斑;根具有消炎作用,烘乾後磨成粉,可以當咖啡的代替品。
26、黃連為什麼特別苦:俗話說「黃連連心苦」,「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但黃連究竟有多苦呢?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將一小塊黃連的根放在清水中,過一會兒就會發現清水變成了淡黃色,這是黃連素在作崇。黃連素是生物鹼中的一種,黃連的苦就是它所引起的。黃孽、十大功勞等植物中也含有黃連素。由於黃連素易溶於水,所以在加工黃連時一般不用水浸,而要把它烘乾。黃連素究竟苦到什麼程度呢?有人做過實驗,用1克黃連素兌上25萬克的水,這樣的溶液仍然是苦的。雖然黃連很苦,但它卻是很好的葯材,人們患了腸炎、痢疾,或者上火時都離不開它。黃連的生長習性:黃連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於四川、貴州、湖南、湖北及陝西。黃連喜陰,因此只能在山地林下或山谷陰面生長,它是國家三級保護瀕危物種,其中峨眉黃連是國家二級保護物種。
27、韭菜為什麼可以多次收割:韭菜是中國特有的蔬菜。它營養價值高,而且一年可以多次收割,是四季皆宜的蔬菜。用韭菜做成的包子和餃子更是中國的特色食物。韭菜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在地下長著不太明顯的鱗莖,裡面貯藏著許多營養物質。每次收割時,上部的葉子被割去後,由於鱗莖里的營養物質依然存在,所以韭菜可以很快地再生長出來。韭菜的播種季節較靈活。北方是在春季的四五月播種,夏季的7月播種。南方一般都在10月播種。韭菜出苗以後,一般經過半年的時間才可以收割。但是,為了讓地下的鱗莖生長得好一些,需要等韭菜長到一年以後才開始收割,以後每隔一個月就可以割一次。如果韭菜沒有及時收割,過了收割期的韭菜就會開花,而韭菜花也可以當凋味品吃。
或者對你有幫助,
望採納。

㈧ 無籽西瓜是怎樣發明的呢

生物技術發展的成果

——1938年無籽西瓜的發明

1938年,中國的黃昌賢曾用植物激素處理西瓜雌花,第一次獲得了無籽西瓜。但由於果實小、成瓜率低而沒有應用於生產。1942年,日本首次培育成功三倍體無籽西瓜。

西瓜在所有瓜果中果汁最為充足,含水量高達96.6%,是人們喜食的時令水果。但是西瓜好吃吐籽煩,西瓜能不能像香蕉那樣沒有籽呢?於是人們開始研究利用生物技術培育無籽西瓜。

1938年,中國的黃昌賢曾用植物激素處理西瓜雌花,第一次獲得了無籽西瓜。但由於果實小、成瓜率低而沒有應用於生產。同年,日本生物學家寺田甚七使用萘乙酸和吲哚乙酸處理西瓜雌花柱頭,獲得多倍體西瓜。1942年,日本首次培育成功三倍體無籽西瓜。

1950年,日本育成了9個品種的無籽西瓜。無籽西瓜得到大面積推廣,到1957年,日本種植無籽西瓜的面積約達100萬平方米,從而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先後有印度、美國、義大利、智利、匈牙利、羅馬尼亞、泰國等國家的科學工作者,開展了西瓜多倍體的研究工作。中國從50年代至60年代初,進行無籽西瓜的試種。1965年,湖南無籽西瓜已銷往港澳市場。以後許多地區也積極推廣,並選育出適合當地特點的優良品種。

無籽西瓜是利用三倍體不育的原理培育成功的。你知道嗎,一般的生物細胞,染色體總是成雙成對的。譬如人就有46條、共23對染色體,每一對染色體長度一樣,看起來像雙胞胎,這樣的生物叫做二倍體。普通西瓜、猴等和人一樣都屬於二倍體。香蕉等天然無籽水果則例外,屬於三倍體,它的細胞中的染色體不是「雙胞胎」,而是有三套。這些「三胞胎」細胞在減數分裂形成生殖細胞時,染色體總是不能成雙成對等量分配,不是多了就是少了。這樣的生殖細胞雖能刺激果實發育成熟,但不能受精結籽成為種子。這好比有的人長大成年了卻不會生育一樣。

培育無籽西瓜的關鍵就是要把二倍體西瓜變成三倍體西瓜。主要方法是:將正常的二倍體有籽西瓜在幼苗期用一種叫做秋水仙素的神奇化學葯物進行人工誘變,使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加倍,創造出四倍體西瓜。然後把四倍體西瓜植株作母本,用正常的二倍體有籽西瓜作父本,在開花時用人工授粉進行雜交,就能得到三倍體的種子。第二年用三倍體的種子種植,長成的花用二倍體有籽西瓜花授粉,就可得到無籽西瓜。由於無籽西瓜體細胞染色體為33條,它在生殖過程中無法均勻配對,生殖力顯著衰退,只能形成我們平常看到的那種白嫩種子,這樣的西瓜故稱無籽西瓜。

無籽西瓜由於沒有種子不能繁殖後代,所以必須採用年年制種的方法,成本較高,當然,無籽西瓜的價格就要略高於普通西瓜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4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5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16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9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3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58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2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5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3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