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敏昂萊怎麼打算收復佤邦

緬甸敏昂萊怎麼打算收復佤邦

發布時間: 2022-06-29 18:50:26

Ⅰ 緬甸十一月份大選對佤邦特區有什麼影響

緬甸十一月份的大選是緬甸內部各派勢力的一次大洗牌,如果代表軍方強硬派勢力的敏昂來上台,就會繼續用武力對國內各民地武進行清剿,到時候緬甸國內局勢會變得更加復雜,作為最大民地武的佤邦很有可能會和緬政府爆發全面戰爭。如果和解派的吳瑞曼能上台,推動和平解決民地武問題,那麼緬甸很有希望走向全面的民族和解,這對於實現佤邦高度自治邦的目標無疑非常有利。

Ⅱ 緬甸的政府軍很壞嗎他們是不是軍閥性質

對於緬軍而言,長期執政絕非上選。事實上在1988年後,緬軍也一直在尋求還政於民,自己可以置身復雜的民事管理事務之外,間接對民選政府進行監督和控制。緬甸軍方不是軍閥,他們自詡為緬甸完整與統一的保護者,他們自己受教育水平一點不低,他們很清楚軍隊不幹政的價值和民事治理的復雜性。不論是2008年還是2021年,不論是蘇貌、丹瑞還是敏昂萊,這一基本路徑並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他們要的是保持軍隊的利益,但也認為還政於民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換言之,緬軍很清楚,如果全面接管治理權等於將所有社會矛盾引向自己,而讓民事政府負責可以將很大一部分治理責任推給政府,自己仍然可以保持著許多隱蔽的利益網路。同時,由於緬軍直接獨立於民選政府同時還控制諸多資源,民選政府治理社會的資源量是不充分的,他們要麼選擇配合緬軍,要麼選擇支持率下跌,緬軍橫豎不會倒掉,這才是對緬軍更為聰明的控制方式。

從此次政變來看,軍隊的訴求並不太多,談判空間仍然存在,並且軍隊也沒有取締民盟等黨派,因此預計他們尋求的仍然是有限的目標,即確保符合軍隊利益的2008體制不被動搖而不是再度取代民選政府全面接管治理權。因此,只要大選符合緬軍的要求,緬軍還政應該就是時間問題。否則,緬軍可能會直接面對越來越多的社會不滿,最後直接動搖2008體制也並非不可能。

但是對於緬甸來說,這種軍隊-民選政府雙軌政治對於緬甸的長治久安不利,民選政府要想奪回權力,要麼就要使用武力,要麼就是等待軍政府自行放權。目前來看,緬甸的民選政府都不可能有武力可以使用,緬軍已經在20世紀60年代基本壟斷了控制區內的暴力,有太多辦法可以阻止民選政府掌握自己的武裝。同時,民選政府治理能力也較為不讓人放心,他們如果真的奪權、軍方重回不幹政的狀態時真的能實現有效治理,而非如同50年代那樣引發內斗和腐敗也是令人懷疑的問題。緬甸要想獲得穩定的政治秩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的雙軌制,某種程度上恰恰是緬甸政治發展合乎邏輯的暫時結果。

當然,對於中緬關系而言,暫時問題並不太大,不論是民盟還是鞏發黨,與中國的關系都較為友好,也都希望能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這是任何緬甸執政者都必須考慮的問題。雙方也許有點波折,但整體穩定向好的態勢不變。同時中國也奉行不幹涉內政的原則,這點也有利於避免被軍隊與民事政府雙方的斗爭所波及。不過此次軍事政變完全可能引發美歐對緬甸軍政府的制裁,可能還從側面推動緬甸進一步向中國靠攏。緬甸局勢的後果還要保持持續觀察。

能塑造緬甸前途的終究只有緬甸自己,雖然不順利,但緬甸還是有一定的希望與前途。

Ⅲ 緬甸軍為什麼和果敢軍打起來果敢軍有多少軍隊果敢軍地區有多少人民果敢軍是不是很窮還有果敢軍那

進入2015年,緬甸北部的戰事就由零星交火逐漸發展到大規模的武裝沖突,也逐漸吸引了國人關注的眼球,如今戰火已經綿延近三個月,而擁兵數萬,還有飛機、坦克等重武器的緬甸政府軍,卻始終奈何不了只有千把人,裝備也是多為輕武器的果敢同盟軍,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參加閱兵的緬甸政府軍。

首先是士氣,緬甸發動的緬北戰事更多是出於政治方面的考量,現在的緬甸三軍總司令敏昂萊,2009年時還是個普通的少將,之所以在短短幾年間就如同坐火箭那樣飛速晉升到大將,並且超越很多同輩執掌三軍帥印,就是因為2009年他主導的收復果敢的軍事行動取得了勝利。今年是緬甸的大選之年,如果在他領導下,再能拿下一兩個民間地方武裝,那麼他在緬甸政壇上的地位,即便不能取代吳瑞曼成為總統候選人,至少也能鞏固現有地位,讓新總統不敢小覷。所以這場沖突更主要的是為了爭奪政治上的利益,而與普通官兵沒有多少直接關系,更沒有師出有名的道義上的正義,基層官兵的士氣自然不會太旺盛。而反觀果敢軍一方,既有 2009年的前仇未雪,又有眼前的生死存亡。可以說是既懷著一雪前恥的復仇之志,又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哀兵之勇,士氣之高昂,自然不需再多說什麼了。兩相對比,孰高孰低已經是一目瞭然了。

其次是地形,緬北是連綿的山地,又是亞熱帶叢林地帶,在這樣的地形作戰,大兵團未必就有優勢,因為受到地形限制,即便是數萬大軍也很難部署。集中主力吧,機動也好,攻擊也好,都很難迅速展開。分散兵力吧,又容易被熟悉地形的果敢軍各個擊破。真是個兩難的選 擇。而果敢軍方面,雖然只有千把人,反倒是個最理想的兵力規模,你若是大兵壓境,我就可以化整為零,讓大部隊在這潮濕悶熱的叢林里兜圈子,就像高射炮打蚊 子;你若是分兵合擊,我就集中著千把人選擇有力地形,針對你一路,打你沒商量。所以在這樣的地形上,兵力上的優勢,並不能直接轉化為戰鬥力上的優勢。

果敢軍在密林中挖掘的地道。

再就是武器方面,盡管緬甸政府軍有飛機,有坦克,裝備方面的優勢更是壓倒性的。但是,在緬北復雜的地形上,緬甸空軍缺乏精準的目標指引,加上飛行員訓練水準也不咋的,要想真正有效地為地面部隊提供空中支援,實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也是緬甸軍機一再進入中國領空發生誤炸事件的客觀原因。至於坦克部隊在緬北的復雜地形,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難以施展出坦克部隊橫掃千軍的雷霆之威,弄得不好,反會像陷入泥潭的大笨牛,成為果敢軍火箭筒的活靶子。倒是果敢軍的輕武 器,在這種戰場環境最能發揮出打了就跑的游擊戰效能,要知道,在叢林中,一支AK47可遠比一門榴彈炮更有作用。

復次,就是緬軍步兵戰鬥力 並不那麼強悍。現在只需站在臨滄—南傘的公路邊,就能看到「果敢戰爭直播」。公路下方是大竹箐村,與這個雲南省鎮康縣村落正對面的,是緬甸果敢地區的扣塘 村。當地村民楊老三說:「真是嚇死人了,緬甸的重炮昨天早上8點就開始狂轟扣塘村山頭上的果敢同盟軍陣地,然後是步兵沖鋒。步兵在第一波攻擊中退下陣線, 再用重炮轟擊。10點40分左右,緬軍發動第二波步兵沖鋒,結果又敗了。後來,緬軍又從老街東城和其它地方調兵來,雙方一直打個沒停。」村民楊老三正在和 記者說著。談話間,眼看著1公里遠處的山上,就有果敢同盟軍部隊在追擊潰逃的緬軍。緬軍以多打少,發動3輪進攻都已失敗告終,最後還被對方的反沖鋒,打的 到處跑。可見戰斗能力和意志並不高。

果敢軍重機槍陣地。

這幕情景引來不少過往人員駐車圍觀,以至於過路的公安巡邏車不得不用廣播警告:「趕緊散了,小心流彈危 險!」果敢同盟軍最高指揮員告訴記者,自16日起,緬軍地面部隊和炮兵先後對鄰近中國南傘國門的同盟軍211旅防區、311旅的扣塘防區發動猛烈進攻,果敢同盟軍17日下午1時42分也突襲了緬軍由臘戌至老街的運輸車隊。

最後,果敢軍還有一條退路,就是在最危急的情況下,大不了退入中國境 內。盡管中國方面會出於維護治安的考慮,收繳果敢軍的武器,但是一般不會拘禁果敢軍的官兵,一旦避過風頭,果敢軍的官兵又會回到緬北,雖然只是赤手空拳, 但要知道在緬北,要搞到槍支武器,可是比搞到蘋果手機更容易啊。而緬甸正規軍由於國境線的限制,是根本無法實施迂迴包抄的戰術,而且漫長的邊境線也使政府軍防不勝防。甚至可以說,就是由於背靠中國,就使果敢軍有了即使被打敗也不可能被完全消滅的「不死金身」。

隱蔽在山地中的果敢軍地堡。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果敢軍有這么 多的有利條件,怎麼在2009年會被緬甸政府軍打得丟盔卸甲,連彭家聲也只帶了兩三個人落荒而逃,整整潛水了四五年才重新露頭?2009年緬甸政府軍的大勝,關鍵是當時彭家聲家族掌控果敢地區的政治經濟大權,引起手下不滿,最後堅固的堡壘還是被從內部攻破,要是沒有內部的里應外合,當年果敢軍也絕不會輸得如此之慘。而現在東山再起的彭家聲顯然已經吸取了這一深刻教訓,必然會有所改進,政府軍這回再要想靠內部分化來取得勝利,幾乎是不可能了。這也正是這次武 裝沖突持續了近三個月,政府軍空有兵力、裝備上的巨大優勢,也難以取得決定性的進展的原因所在。何況,本來緬甸政府軍先是和克欽獨立軍交火,而克欽獨立軍 可是緬北眾多民間地方武裝中實力最強的一支,兵力和裝備都在果敢軍之上,緬甸政府軍在進攻果敢軍的同時,還得提防克欽獨立軍會不會從背後來一刀,數敵太多,也是緬甸政府軍此次緬北戰事的戰略失策之一。

Ⅳ 緬甸的親華派是哪個,到底是果敢還是克傾又或者其他

首先,果敢和撣邦算是親華的,但是立場也是有些動搖,可是,克欽是完全的親美武裝,只不過這次美國沒辦法救援,所以國內某些人收到某些國家的指示,開始洗地。
你覺得一個即向中國販毒,又威脅中緬石油管線,還阻撓中國大壩建設的勢力是親華勢力嗎?

Ⅳ 果敢南天門戰役,果敢同胞犧牲了多少

果敢南天門山海拔2000米,聳立在果敢東北部,歷來是緬北兵家必爭之地,明清兩代中緬兩軍在此交戰過,抗戰時果敢人民自衛隊在此與日軍交過手,誰控制了南天門,誰就控制了整個果敢東北部,南天門山是俯瞰老街的最重要的陣地,是果敢同盟軍對緬軍的最主要威脅。



當日南天門血戰時至中午12點30分,緬軍發起更為猛烈的攻勢,炮火強度高於早晨幾倍,密集時可達一分鍾上白發!同時緬軍至少還有兩架武裝直升機飛抵南天門陣地上空,不停盤旋和轟炸,發射大量火箭彈,同盟軍部分陣地一片火海。為確保中國一側邊民的安全,中國戰機立即升空。然而緬軍武裝直升機並未因此撤離,截止報到時間下午1點,緬軍直升機已經轟炸半小時以上。

據前方「紫桑」消息,緬軍派出轟炸南天門山的武裝直升機型號為米-24(雌鹿)。從中午12點30分(中國時間)開始,至少兩架米-24以火箭彈對南天門陣地實施了攻擊,後在下午1點多撤離,估計是補充彈葯,將繼續返回轟炸,下面對此款武裝直升機作出簡要介紹。

米-24屬於中型多用途武裝直升機,是前蘇聯第一款專用武裝直升機。主要用於為己方坦克部隊開辟前進通道,清除防空火力和各種障礙。「雌鹿」不但具有強大的攻擊火力,而且還有一定的運輸能力。

在戰斗任務中,如果攜帶有火箭彈吊艙和炸彈,米-24飛行員會先發射火箭再以機槍掃射,為後座的武器操作員提供充裕時間瞄準和投彈。米-24在全負載下可以攜帶10枚100公斤炸彈,雖然無法精確轟炸目標,但對區域性目標卻非常有效。米-24也可攜帶大型炸彈,包括4枚250公斤炸彈或2枚500公斤炸彈。

另一消息:今天早晨5點鍾左右開始,緬軍就向南天門山、老豹寨、炮壘埡口等方向發起大規模炮襲,炮火較前幾日更為密集,並先後出動二次步兵進攻,但均被擊退。

中午,當地時間約11點40分,有當地群眾看到緬軍一架戰斗機被同盟軍擊落,地點大概在昔娥後山方向。

目前戰斗仍在激烈進行中。雙方傷亡情況不詳。

戰斗從清晨一直到黃昏,樹木被炸焦,泥土被掀翻幾層; 我軍靠沖鋒槍、火箭筒等輕武器與陸空立體進攻的敵人搏鬥;一萬發炮彈打上來,岩石全部粉碎,戰壕被全部炸平,樹木全部炸斷;1萬緬軍戰前均服用了興奮劑,因而一改過去畏戰表現,變得勇猛兇悍,前面的人倒下,後面的人踩著戰友的屍體再沖上來;我軍每打退緬軍一次進攻,不足30分鍾,第二次沖鋒又一次開始; 緬軍雖然留下千具屍體,但毫無退讓和畏懼的意思,頗有些二戰日本兵精神。

在12號同一天,一支同盟軍敢死隊向緬甸發動突擊行動,炸掉緬軍兩個大型軍火彈葯庫,擊斃擊傷緬軍200人,完成行動撤離時遭緬軍堵截,敢死隊打完子彈後帶上刺刀沖向緬軍,緬軍打掃戰場時發現,同盟軍士兵的嘴中多人咬著緬兵的鼻子或耳朵,一緬軍營長因被同盟軍咬下鼻子而活活痛死,經清點有43具同盟軍屍體。

5月14日,除主峰山頂以外,所有陣地均落入緬軍手裡,主峰同盟軍士兵被猛烈炮火壓制到反斜面。當我軍士兵子彈打光後,敵軍沖上陣地,同盟軍士兵手持工兵鏟迎上前與緬軍展開肉博戰,下午,雙方在南天門多地展開肉搏戰,與電影《血戰台兒庄》上的中日士兵最後的肉搏鏡頭完全一樣。緬軍雖為職業軍人, 久經沙場,同盟軍雖大多為新兵蛋子,但緬軍體能及肉搏格鬥的功夫明顯偏弱,三拳兩腳就被漢軍揍趴下,往往三個緬軍圍攻一個漢軍,五分鍾後只剩漢軍一人還站著。

由於350年來從未間斷的戰爭,果敢男人身上較中國內地男人身上多了一種東西,那就是袁崇煥與戚繼光傳下來的尚武精神,明末時與清軍打,又與當地土著打、再與緬族軍隊打、與日本軍隊打、與國軍殘部打、與緬政府軍打, 350年來從未間斷過硝煙戰火, 果敢男人身上煅煉出了一種勇武、一種機警、一種善戰。每每有中國內地商人與果敢男人晚飯後摔跤比賽,最後躺下的總是內地商人;而每每與緬軍交手,在武器裝備遠遠落後情況下,漢軍陣亡比例總能遠遠低於緬軍。

雖漢軍無比英勇,但由於實力及人數懸殊太大,隨著後續數千緬兵蜂擁而上,漢軍一個個接著倒下,南天門終告被緬軍佔領。黃昏時,南天門山下起瓢潑大雨,電閃雷嗚。雨後,南天門山雲霧繚繞,空氣清新,雨水將雙方陣亡士兵身體沖洗干凈,洗下了血漬,洗去了汗臭,雙方陣亡士兵長眠於此。

5月15日,緬甸國家電視台對全國宣布, 緬甸國防軍已全殲南天門山上果敢叛軍,緬軍勝利了!此前緬甸國內已把果敢之戰渲染成了一場衛國戰爭,媒體稱,果敢叛軍所發動的戰爭是一場在外國侵略者幫助下進行的戰爭。電視播放了激戰畫面,對緬軍的「勇敢沖鋒」作了誇張作秀的渲染。

緬軍方網站發布了南天門上緬軍士兵慶祝勝利的作秀意味濃厚的圖片:一群緬兵集合持槍拍英雄照,頭頂上飄著緬甸國旗,前方是繳獲的叛軍武器及10多具同盟軍屍體。於是,全緬甸沸騰了,各大城市彩旗飛舞、國旗飄揚,百姓興高采烈歡慶勝利,令人想起1937年日本百姓歡慶日軍佔領南京的情形,敏昂萊一時成了緬甸的民族英雄,獲得了80%緬族民眾的支持。

南天門一戰,雙方兵力對比為1:50,武器對比尤如大象對山羊,以如此弱小之力與強敵相搏,在無友軍支援,無炮火支援,無彈葯補給的絕境中,同盟軍仍堅守整整三天時間,其勇氣和意志超過上甘嶺戰役,超過斯大林格勒戰役。南天門,這座浸透同盟軍士兵鮮血的高山,是這個視尊嚴高於生命的民族用生命換尊嚴、不屈從苟生的精神象徵,他們驚天地泣鬼神!震憾蒼天、名揚世界!

南天門留下了同盟軍太多的東西,它吸引了全球華人的目光,同盟軍打剩最後一人,打完最後一顆子彈,無一被俘、無一投降、無一逃跑、無一存活。南天門山上,世界又看到了北洋水師英勇撞向敵艦的致遠艦,看到了寧死不屈、決不後退的鄧世昌;看到平壤戰役中血戰到底、決不投降的佐寶貴;看到了同盟軍身上那種從漢唐傳承下來的視死如歸的中華男兒血氣。

自2015年2月9日自7月19日,同盟軍與緬軍激戰160天無一人被俘,令人肅然起敬,堪稱戰爭奇跡,人數雖少,鬥志頑強,寧可戰死,絕不投降。從東山到南天門山,每戰都在兵力、裝備遠弱於敵人的情況下取得輝煌戰果,但由於實力懸殊,終未能保住陣地。此戰雖敗猶榮,顯示了我華夏民族不屈不撓、堅強作戰的勇氣和毅力。

深圳網友有詞:「可憐果敢生靈地,萬戶無炊鬼叫門,自有漢家留骨氣,惟拿熱血換存。」這讓筆者想起岳飛《滿江紅》上兩段辭:「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南天門戰役,緬軍可謂是傾巢出動、血本相加、孤注一擲,此時如有佤邦、四特、克欽、撣邦、德昂、若開等民地武聯合一致,協同配合斷其後勤,並從背後向緬軍進攻,則緬軍必敗無疑。但是,除克欽與德昂外,所有民地武均無動作,坐視緬軍攻下南天門。這說明緬北各民地武之間的不團結性,反緬統一戰線萬難建立。

南天門戰役剛結束,緬軍就大興土木、加固工事,把重炮及重裝備運上南天門,南天門一夜之間變成了緬軍俯視果敢全境和威脅中國南傘地區的重炮陣地。

南天門之役在戰略決策上雖是一個錯誤,但堅守陣地犧牲的烈士都是不折不扣的英雄。南天門之役實際上是雙方實力大較量的一個縮影,從這個縮影中不難看出雙方各自的優劣勢:

緬軍優勢:充足的後勤補充,國土大,舉國之力支持;有重武器支援,兵力多裝備強;有空中支持掩護、轟炸敵軍;救護條件好。緬軍劣勢:戰術死板,士兵愚笨;軍事派系林立;戰力弱不經打。

同盟軍優勢:戰術靈活,士氣高,士兵機靈,勇敢善戰。同盟軍劣勢:缺乏後勤補給,只能打游擊戰;兵力少裝備差,缺乏重武器;沒有根據地,國土狹小;被動挨炸;醫療救護條件差。

對比雙方優劣勢可得出總體結論:同盟軍處於完全不對等的劣勢狀態。對比了雙方優劣勢,再分析一下各方訴求及雙方被支持的力度。與果敢戰事直接和間接相關的實際上有8方:同盟軍方、緬甸軍方、白偽政權方、中國官方、美日方、各民地武方、緬甸民間方、中國民間方。每一方訴求都不盡相同:

同盟軍希望回到8.8事件以前「高度自治」獨立自主狀態,一方面堅持抗戰,一方面也希望和談;

緬甸軍方希望將同盟軍趕盡殺絕,完全控制果敢政務,堅持同盟軍先投降後談判,否則全部消滅;

白偽政權希望將同盟軍趕盡殺絕,但也不願緬軍全面控制果敢,處於無奈被動聽命緬軍的狀態;

中國官方希望緬軍方和同盟軍談判和解,不附帶任何先決條件停火,雙方用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美日方希望緬方將同盟軍趕盡殺絕,自己的勢力也進入果敢,從而扼死中國通往印度洋出海口;

各民地武方均希望同盟軍勝利, 但除克欽與德昂外大都明哲保身、隔岸觀火,不真心支持同盟軍;

緬甸民間方希望將同盟軍趕盡殺絕,由緬政府控制果敢政務,因而大力支持緬政府軍,人多勢重;

中國民間方希望同盟軍勝利, 希望將緬軍趕盡殺絕,大力支持同盟軍,但勢力單薄,人數極少。

在這8方中,緬方的支持者有白偽政權、緬甸民間方和美日方三方;中國官方情感上或偏向漢族軍隊,但處於外交考慮不便公開支持或反對任何一方;同盟軍方的支持者只有中國民間方和民地武兩方;由於大多數國民不知此事,中國民間方人少勢單,支持力度極為有限; 民地武大都口頭支持,行動上觀望多動手少。從雙方支持者力度看,同盟軍也處於劣勢。

南天門之役是個分水嶺,南天門戰斗前同盟軍步步向前,每戰必勝;南天門之役後同盟軍實際上走了下坡路。從2015年5月底開始,同盟軍始終處於劣勢狀態,人口少地域小、無重裝備無補給的劣勢再再顯示出來,敵軍數量高於我軍50倍, 地域大、裝備齊、後勤補給充足,果敢85%的地區已被敵軍佔領。如今,同盟軍戰略高地沒有了,不要說很難深入下緬甸作戰, 就連在果敢腹地作戰都不可能,只能依託在中緬邊境一線作戰,目前果敢同盟軍和緬甸政府軍正在對峙當中。

Ⅵ 緬甸軍隊領導人由誰來任命

緬甸軍方的「發家史」
在緬甸民眾眼中,軍方一度是救國家於水火的英雄。

1945年,緬軍在昂山將軍的領導下,與盟軍聯合,對日本法西斯發起反攻,從日本手中收復了緬甸大部分領土。

緬甸於1948年1月4日正式宣布獨立。

來源:Wikipedia
隨後又發生了緬甸內戰。

在內戰中,緬軍成功解圍叛軍占據的首都仰光,平息內戰。當時面臨分裂和崩潰的緬甸得以倖存。

1962年,就像屠龍的英雄一樣,緬甸軍政府正式上台。

可惜。屠龍的英雄,最終也難逃變成惡龍的命運。

在軍隊掌控下的緬甸,因為腐敗、治理效率低下,從一個東南亞首屈一指的富裕國家,淪為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因為對軍政府不滿,民眾發起了多次抗議,而軍隊在民眾中的聲譽也迅速下滑。

不過,無論聲譽如何下滑,因為建國時的英雄偉業,軍方一直是緬甸政治不容忽視的力量。

軍方試圖挽回威信
2008年,民主化進程開始,緬甸舉行憲法公投。

順應民意,軍政府於2011年3月30日正式向以吳登盛為首的新政府移交權力,實現了由軍政府到民選政府的轉變。

值得注意的是,權力變更的同時,政府制定了有利於軍方的憲法。這意味著,軍方權力仍不可小覷。

據此憲法:軍隊可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擁有議會兩院25%的議席。而且,國防部、內政部、邊境事務部等三個部門的部長,由國防軍司令提名。

為了挽回自己的威信,緬甸軍方並非沒有努力做出改變:

國防軍總司令在「臉書」上開了個人賬戶,定期發布軍隊和他自己的活動信息;軍方安排了專門的新聞發言人,加強對媒體的公關工作。

緬甸洪災發生時,軍隊被派去參加救災工作。當時,國防軍穿著軍服的士兵們在洪水中扶老扶幼,轉移民眾財產。這些照片和視頻通過社交網路進行廣泛傳播,引起了緬甸網民的關注。

2016年9月16日,緬甸軍事法庭對七名涉嫌殺害無辜村民的現役軍人作出判決,剝奪其軍職,處以監禁五年。

軍隊公開承認部屬犯有罪行並接受審判,這在緬軍歷史上是很少見的。這表明緬軍正積極尋求改善其形象。

這樣的例子不少,緬甸軍方試圖打造一種全新的形象,以合法選舉上位。

軍方當然不能直接上台,但是軍方支持了一個叫鞏發黨的政黨,希望通過它的上台來重回權力王座。

軍方合法上台的失敗
但是,軍方合法上台的進程並不十分順利。

2015年11月,緬甸在經歷政治轉型後舉行第二次大選。

在這次大選中,昂山素季領導的民盟贏得了壓倒性的勝利,鞏發黨輸了。

緬甸軍方還是沒有回到它的「王座」上。

當時很多人擔憂:軍方是否會拒絕接受選舉結果,並武力控制國家。

但出人意料的是,國防軍總司令向民盟和昂山素季表示祝賀,並支持鞏發黨(支持軍方的政黨)將權力移交給民盟。

盡管軍方高層對民盟執政表示不歡迎,但隨著政治轉型期的到來,許多政府官員、軍人及其家屬都希望杜昂山素季和民盟能夠給緬甸帶來改變。

政變還是來了
2020年換屆選舉能否如2015年般順利交接權力,最近一直是緬甸研究專家關心的事情。

而2015年沒有發生的政變,終於還是發生了。

在1月29日,國際上便有聲音擔心政變。| 來源:CBC
2月1日接受采訪時,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博士後亨凱表示:軍方接管緬甸政權,破壞了民眾對軍方的好感,強化了民眾對民盟的支持。此後,緬甸軍隊再難以公平方式同民盟競爭,也幾乎無法重獲執政合法性。

「因而這次軍方接管權力後,緬甸的政治轉型進程只會全面倒退,不可能回到之前政治轉型的框架。」

Ⅶ 緬甸軍方是親中還是反中

當然是果敢族武裝了 ,因為果敢地區大部分是漢族,在緬甸屬於少數民族了,外來做生意的緬甸其他地區的商人比較少,相反,內地的商家倒是挺多,在果敢在部分地區都能收到中國移動的信號,緬甸通信信號覆蓋的倒是很少,果敢也一直都是民族自治區,現在果敢族武裝的頭彭家生以前是果敢地區主席,五年前被政府軍趕下台...歷史上明朝據說有一支皇族因為戰亂來到這里,直到現在仍然有人自稱是皇族後人,不過果敢地區一直被當地的幾個大家族控制著。有一些方面可以看出他們是親中的,當地的小學課本是在內地買的,書上寫的首都當然是北京了,老師教的時候還得現解釋...

在東盟國家中緬甸因為受到西方的制裁,所以對中國的倚賴也比較大,所以和中國軍隊的關系還可以.
中緬兩國是友好鄰邦,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兩國人民就以「胞波」(兄弟)相稱。兩國於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緬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六十年代,兩國本著友好協商、互諒互讓精神,圓滿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為國與國解決邊界問題樹立了典範。長期以來,中緬堅持睦鄰友好,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保持良好合作,雙邊關系穩步發展。
緬甸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緬甸政府是一個民族主義政府。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4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5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17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9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3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58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3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5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4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