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比都屬於緬甸的哪個省
Ⅰ 內比都聯邦特區的簡介
內比都,原稱彬馬那(Pyinmana,或譯彬文那、賓馬拿、平蠻),現為緬甸聯邦共和國首都。緬甸於2005年11月6日從仰光遷都,2006年軍人節正式宣布新都名為Nay Pyi Daw(皇家首都之意)。 內比都 坐標: 19°45′N 96°6′E 國家 緬甸 行政分區 曼德勒分區 政府 - 地區首長 Colonel Thein Nyunt 面積 - 總計 1,776.1 sq mi(4,600 km²) 人口 - 主要民族 緬族、華僑, 印僑、克耶族 - 信仰 佛教, 天主教, 回教 內比都位於緬甸中部的山區,距離仰光以北400公里,是緬甸2005年新定的首都。
內比都原為緬甸第三大城市,曾是緬甸民族英雄昂山將軍(現今被軍政府軟禁的反對派領導人昂山素季的父親)發動獨立戰爭的軍事要沖及共產游擊隊大本營,亦是前首都仰光與北方大城曼德勒之間的一個山區貿易城鎮。緬甸軍政府在事前毫無徵兆下,突下令多個政府部門在2005年11月6日一天內搬移。資訊部長覺山將軍翌日才對外證實已經遷都。
政府消息稱,新政府建築群位處一個山谷中,佔地約10平方公里,附近被山脈和茂密的樹林包圍,離最近的城鎮也有30公里。根據藍圖,它建成後將包括有總理官邸、議會大樓、機場、醫院、中型水力發電站、高爾夫球場、酒店,以及40幢各可容納500名官僚的大樓,供各部門使用。另還有一個軍事大樓,內設軍方總部和地堡。
根據BBC的報道,其實緬甸軍政府在過去幾年間已開始特別關照這地區,並於約12個月前開始大規模的建設。所以,一般研判緬甸軍政府早在數年前已開始籌劃遷都內比都的計劃,只是未對外公布。
Ⅱ 緬甸有哪七個省分別七省所在位置
緬甸一共下轄七個省、七個邦和一個聯邦特區。省是緬族主要聚居地,7邦多為少數民族聚居地。
行政區 首府 面積(平方千米)
伊洛瓦底省 勃生 35 138
勃固省 勃固 39 404
馬圭省 馬圭 44 820
曼德勒省 曼德勒 37 024
實皆省 實皆 94 625
德林達依省 土瓦 43 343
仰光省 仰光 10 171
欽邦 哈卡 36 019
克欽邦 密支那 89 041
克耶邦 壘固 11 733
克倫邦 巴安 30 383
孟邦 毛淡棉 12 297
若開邦 實兌 36 778
撣邦 東枝 155 801
內比都特區 內比都
Ⅲ 緬甸北部有哪些城市
緬甸北部的主要城市有仰光、勃生、內比、曼德勒。
1、仰光(Yangon)原首都和現最大城市,地處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是緬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緬甸內外海陸交通的總樞紐。有12條內河航運線通三角洲各地及伊洛瓦底江中上游,仰光港距海口僅34公里,是緬甸吞吐量最大的海港,緬甸全年進出口貿易的80%的貨物都經過這里。
緬甸區域位置: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
緬甸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海岸線總長2655公里 。緬甸的形狀就像一塊鑽石,從南到北長約209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925公里。緬甸南端的維多利亞角處於北緯10度。
緬甸北端葡萄以北的緬中邊界線居於北緯28度,緬甸大部分地區都在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緬甸最西部的孟都處於東經92度線附近,東端的緬老界河湄公河在東經101度線附近。仰光和第二大城市曼德勒都在東經96度線上,緬甸的標准時間就以東經96度為准。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緬甸
Ⅳ 內比都是哪個國家的
內比都是咱們鄰國緬甸的首都
Ⅳ 緬甸的首都在哪裡是仰光還是內比都
內比都(原仰光)
內比都(Naypyitaw、Nay Pyi Taw),原稱彬馬那(Pyinmana,緬甸語),於2006年軍人節正式宣布新名。位於緬甸中部的山區,距離仰光以北400公里,是緬甸的首都。
2、遷都時間
緬甸軍政府在事前毫無徵兆下,突下令多個部門在2005年11月6日一天內搬遷。資訊部長覺山將軍翌日(2005年11月7日)才對外證實已經遷都。
根據BBC的報導,其實緬甸軍政府在過去幾年間已開始特別關照這地區,並於約12個月前大規模的建設開始。所以,相信緬甸軍政府早在數年前已開始籌劃這個遷都計劃,只是並未有對外公布。
3、遷都目的
根據報導,緬甸政府遷都的目的,相信主要是因為該地相對位於海旁的仰光較有利防範海路進侵,及控制欽族(Chin)、克倫族(Karen)、卡雅族(Kayah)和撣族(Shan)等勢力強大的少數民族。據BBC的報導,遷都時所有人都不可以帶家眷前往,許多未婚的單身漢也被軍政府下令遷住該地。
4、基本設施
政府消息稱,新政府建築群位處一個山谷中,佔地約10平方公里,附近被山脈和茂密的樹林包圍,離最近的城鎮也有30公里。根據藍圖,它建成後將包括有總理官邸、議會大樓、機場、醫院、中型水力發電站、高爾夫球場、酒店,以及40幢各可容納500名官僚的大樓,供各部門使用。另還有一個軍事大樓,內設軍方總部和地堡。
Ⅵ 內比都是哪個國家
內比都(Naypyidaw),內比都位於緬甸中部的山區,距離仰光以北400公里,是緬甸2005年新定的首都。緬甸於2005年11月6日從仰光遷都,內比都位於彬馬那(平滿納、彬文那、賓馬拿,Pyinmana)西邊附近。
Ⅶ 緬甸幾個特區
3個特區。
1、緬甸克欽邦第一特區(英文簡稱――NDAK)
位於緬甸東北部,控制著恩梅開江以東大部份地區,與中國雲南省貢山、福貢、六庫、騰沖、盈江接壤。境內多為高山地形,靠近恩梅開江有部分平原、壩子,木材、礦產等資源豐富,一年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政府所在地板瓦,有大田壩,2007年4月28日由中國雲南省騰沖縣至緬甸克欽省府密支那的二級柏油公路在此舉行通車典禮。
2、緬甸迪洛瓦經濟特區
2012年年底日本和緬甸簽署協議聯合開發迪洛瓦經濟特區。特區宣稱規劃佔地面積為2400公頃,包括深水港以及工業園區建設,計劃吸引汽車、機械、電子零部件等企業入駐,日本政府在未來幾年內預計將為迪洛瓦經濟特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高達126億美元。
2013年5月,日本首相訪緬,兩國再次就迪洛瓦經濟特區的建設規劃進行商談,預計特區於2015年建成投用。
3、緬甸克欽邦第二特區
緬甸克欽邦第二特區為原克欽獨立組織和克欽獨立軍的駐地,轄區位於克欽邦東北部,與中國雲南省及印度的阿薩姆邦接壤,控制區面積約287平方公里,下設12個縣,人口約20萬人。
(7)內比都屬於緬甸的哪個省擴展閱讀:
內比都是緬甸首都,人口約115.8萬。內比都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距緬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300公里,坐落在緬甸中部錫當河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周圍都是叢林山區,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有農業、林業和畜牧業3所大學。2005年11月6日,緬甸政府部門開始分批遷往內比都。2006年3月,緬甸政府將緬甸聯邦新的首都命名為「內比都」。
Ⅷ 緬甸為什麼把首都從仰光遷到內比都
「威脅說」認為緬甸的遷都是感受到外來的軍事威脅;「控制說」認為緬甸政府北遷是想解決對北部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問題。
Ⅸ 緬甸有幾個省
截止2019年緬甸一共下轄7個省:伊洛瓦底省、勃固省、馬圭省、曼德勒省、實皆省、德林達依省、仰光省。
1、伊洛瓦底省
伊洛瓦底省,是緬甸南部的省。主要由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組成,西北包括若開山脈的余脈,西瀕孟加拉灣,南和東南臨安達曼海。緬甸人口最稠密、耕地最集中、通航河道最稠密的省份,又是主要稻米產區和主要漁區。主要城鎮有興實達、堅景和毛淡棉遵等。
2、勃固省
勃固省,緬甸的一個省。位於該國中南部平原。面積39,404平方公里。下分四縣。緬甸全國分7個省(taing / division)和7個邦(pyi ne / State)。首府勃固。
3、馬圭省
馬圭省位於緬甸中西部,與實皆省、曼德勒省、勃固省、若開邦和欽邦相連。面積44,819平方公里 。馬圭省共設馬圭(首府)、敏布、德耶、木各具和甘高5個縣和25個鎮區。
4、曼德勒省
曼德勒省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行政區,位於國家的中央。與撣邦、克倫邦、勃谷省、馬圭省和實皆省相接。面積為14295平方英里。
5、德林達依省
德林達依省,舊名「丹那沙林」時緬甸的一個省,位於緬甸的最南部,克拉地峽以南的狹長地帶。
德林達依省分五區:吉坎眉, 墨吉區、土瓦區、直通區和東吁區。萬曆明緬戰爭以後丹那沙林國長時期為緬甸藩屬國,但也曾臣屬於暹羅素可泰王國和阿瑜陀耶王國。 1826年第一次英緬戰爭後,丹那沙林成為英國殖民地下緬甸的一部分。
Ⅹ 仰光和內比都哪個是緬甸的首都
仰光是緬甸的首都,仰光是緬甸最大城市也是仰光省首府,位於緬甸南部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面積598平方公里,人口761萬,1855年至2005年期間為緬甸首都。
仰光北緯16°48′,東經96°9′,位於伊洛瓦底江入海口附近,仰光河與勃生堂河交匯處,距離安達曼海37公里,為緬甸最大港口,東南亞最大港口之一。平緩的仰光山從北邊伸進市區,城市的東、南、西邊都是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