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公路怎麼建

緬甸公路怎麼建

發布時間: 2022-06-27 22:22:20

1. 中國在緬甸修建直通印度洋的高速公路

沒有計劃 只是國內某些人意淫而已
1 緬甸極窮 世界上最貧窮國家之一 去緬甸修公路只能起到給雲南一個出海口的作用 無法在地區貿易上產生很大促進作用 在廣西到越南修就不一樣了 越南是高速發展的國家 經濟增長率僅次於中國 公路修成後將極大促進經貿發展
2 緬甸現在是軍政府獨裁統治 這幾天國內民主勢力還在鬧搞遊行示威
政權不穩 你能放心去修路嗎?
3 緬甸軍政府無法控制北邊幾個實際上獨立的省份 雖然這幾個省份和中國關系很密切 但萬一地方和中央政府又打起仗來 這路又不用修了
面對如此多不安定因素 中國有膽子去往這樣的地方扔錢嗎?
這不過是某些人的意淫而已 在他們的計劃中 打通雲南到印度洋的出海通道是邁向世界霸主的一步 這在現實中幾十年內沒有可行性
有的人還提計劃 說應該建設從雲南通往馬來西亞的東南亞鐵路、公路網
聯通整個東南亞 這也不過是雲南自己的設想 為的是爭取中國-東盟橋頭堡的地位 但這個位置現在被國家給了廣西 這個決定是明智的 東盟的發達國家都靠海 雲南沒出海口 陸地除了越南外 僅和寮國緬甸這兩個世界最窮國家接壤 一點優勢都沒有 而且東盟國家之間很多存在陸地邊界爭端 要想修條路穿過去哪有這么容易 因此雲南的打算就落空了 國家不會扔錢到這種沒著落的事情上

2. 滇緬公路的歷史是什麼

滇緬公路的歷史:

滇緬公路於1938年開始修建。動用民工20萬人,工程師200人,僅次於當時蘇聯援助公路中蘇公路規模,公路與緬甸的中央鐵路連接,直接貫通緬甸原首都仰光港。

滇緬公路起於昆明止於緬甸臘戍,全長1146.1公里,雲南段全長959.4公里,其中昆明至下關段已於1935年修通土路;緬甸段186.7公里。

經與緬英當局商定:中國在原來已築成的昆明至下關公路的基礎上,負責修築下關到畹町中國境內的路段,全長547.8公里;緬方負責修築臘戍至畹町的緬境段,以一年為限。

1938年8月底,經過九個月的艱苦奮斗,滇緬公路終於提前竣工通車。整個工程共完成土方1100多萬立萬米,石方110萬立方米,大、中、小橋梁243座,涵洞1789個和部分路面工程。

1939年2月至5月,雲南全省公路總局將滇緬公路全長959.4公里移交給該局作為國道管理。滇緬公路運輸管理局將昆明至畹町的950公里劃分為7個工程段,每個工程段管理3至4個工程分段,共有26個工程分段。

3. 滇緬公路的修築歷史

滇緬公路修建之難,難在公路經過的80%的路段是崇山峻嶺。由於抗戰形勢的日益緊迫,滇緬公路的很多路段只好邊勘測邊施工。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在戰前就十分缺乏,抗戰開始後,這個問題就更加尖銳了。況且滇緬公路將要從雲南邊境地區流行「瘴氣」的地區經過,更就成了招募工程技術人員的一個大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投身滇緬公路的主要工程技術人員有:總設計師、副總工程師兼副總隊長、代行總隊長李溫平(唐山交通大學,今西南交通大學1935屆),滇緬公路局副局長陸振軒、工務局局長兼總工程師龔繼成(唐山交通大學1923屆),工程處處長黎傑材(唐山交通大學1928屆),橋梁設計處處長錢昌淦,橋工處設計股股長嵇儲彬(唐山交通大學1937屆),下關總局技正兼工務科長周贊邦(唐山交通大學1911屆),工程師王序森(上海交大1935屆)、劉曾達(上海交大1936屆)、李宗達、殷之瀾(唐山交通大學1933屆)、徐為然(復旦大學1925屆)、王度(清華大學1920屆)、下關滇緬公路局公務科科員周紹良,此外對滇緬公路有巨大貢獻的還有交通部公路總管理處處長趙祖康(唐山交通大學1922屆)、徐以枋(復旦大學1928屆)、夏舜參(哈工大1930屆)、交通部橋梁設計處正工程司梅暘春(清華大學1932屆)等
滇緬公路總工程處對流落到昆明的一些有文化的年輕人進行培訓,在短時間內學習地理和地質方面的知識,學習如何加快公路工程進度、用沙礫平整路面、把一條曲線慢慢拉成一條直線、減少急彎和陡坡、改良排水系統,以及如何修建載重量不能小於10噸的橋梁等等一些課程。這種速成似的培訓,是令人驚訝的。但在那個刻不容緩的年代,抗戰激情高漲的年輕人產生了驚人的學習效率,後來,他們在滇緬公路建設中磨練成為技術骨幹,創造出滇緬路上的奇跡。後來,一批批技術人員穿越敵占區,冒險越過日軍封鎖線,長途跋涉於湖南、貴州、雲南那些重巒迭嶂的山區來到昆明。很多人行到半路就已盤纏用光,一路靠典當隨身行李和衣物才來到昆明,有些人因勞累體弱,就死在了旅途之中。
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難題是缺乏機械設備,這使工程更加依賴於數以萬計的勞工的手工操作。因為時間緊迫和戰局惡化,最初的建設工程不得不用最原始的方法。在幾乎所有的路段上,勞工們都是用自己家裡帶來的背簍來搬運泥土和石塊。在長達959.4公里的路段上,大都用這種螞蟻搬家似的方法。 1937年底,滇緬公路沿線近30個縣的勞工約20萬人被徵集來到公路上。這些人中,有大部分是老人、婦女和孩子,因青壯年大部分都應征入伍了。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隻築路大軍,這里有各種各樣的民族,他們穿著用藍色土布製作的衣服,其中只有很少的男人是壯勞力,其它都是婦女和老頭以及很多很多的孩子,孩子們都帶著自家的寵物:狗、雞和長尾巴的小鸚鵡。在傣族地區,那些跟著大人來做工的孩子還帶著猴子。
由於施工任務緊急,國民政府提出滇緬公路「先求通、後求好」的方針。嚴令公路沿線應征各縣必須在1937年底以前開工建設,限期三個月之內先建成一條可以勉強通車的簡易公路。
1938年8月底,經過20萬人的艱苦努力,全中國甚至全世界矚目的滇緬公路終於通車了。9月2日,《雲南日報》發表社論,題目是《滇緬公路修完了》。當時,國統區內的幾乎所有報紙都報導了這個極其鼓舞人心的消息,它也震驚了全世界。美國駐華大使在途徑滇緬公路赴重慶後曾說:此次中國國民黨政府能於短期內完成此艱巨工程,此種果敢毅力與精神,實令人欽佩。且修築滇緬路,物資條件異常缺乏,第一缺機器,第二純系人力開辟。全靠沿途人民的艱苦耐勞精神,這種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壓路過程
戰爭期間,修路的壓路機就是一種大石碾子。石碾子大約有1.8米高,重量各地不等,一般都在3-5噸之間。如果採石場就在附近,人們就因地制材。但更多的是要到較遠的地方去尋找石料製作。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將石碾子弄到公路上本身就很艱難。許多石碾子都是靠勞工們推拉肩扛才從叢林和山中弄出來的。
上坡時石碾子比較容易掌握。但是下坡時由於石碾子所產生的巨大慣性,許多恐怖的事故就發生了;那些來不及躲避的勞工們常常被失去控制的石碾子壓死。偶爾也會壓死一些孩子。大半個世紀過去了,這種大石碾子在滇緬公路沿線已很難見到了。
修理過程
從1939年到1942年的三年間,滇緬公路上一共搶運回國13000多輛汽車。有了汽車之後,司機嚴重缺乏的問題又突顯出來。這時,旅居東南亞的華僑向祖國伸出了救援之手,當時的華僑領袖就是陳嘉庚先生。陳嘉庚是20世紀最受國人敬仰的華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在抗戰期間為祖國做出了非凡貢獻。抗戰爆發後,陳嘉庚就多次捐出巨資為抗戰購買物資。他還利用自己在東南亞僑界的影響力,為抗戰募得大量錢款和物資,並組織大批華僑青年回祖國參戰。
在得知滇緬公路急需大量汽車司機和修理工之後,陳嘉庚隨即與1939年2月8日發表了《南僑總會第六號通道》,號召華僑中的年輕司機和技工回國服務,與祖國同胞並肩抗戰。這個通告很快就傳遍了東南亞各地。當時,志願回國服務的東南亞華僑司機和修理工總共有3192人,他們被稱為「南僑機工歸國服務團」。從1939年2月到1939年8月,南僑技工先後分為九批前往祖國。所有回國服務的南僑機工都在昆明的潘家灣汽車訓練學校進行兩個月的軍事和政治培訓,學習地理、政治、軍事、防空等課程。
雲南的路難走,以前在南洋各地就很有名。過去這些司機大都是在城市裡開車。來到雲南以後,特別是在滇緬公路上,華僑司機幾乎要從頭開始學習如何在崎嶇的山區公路上開車。 滇緬公路促進了大後方交通業的繁榮。當時,西南運輸處有團一級的運輸大隊10多個,擁有汽車將近一萬輛。他們主要運輸軍用物資,如:武器彈葯、車輛機械、汽油、用品和軍用被服等等,他們是滇緬公路上主要的運輸力量。在這條抗戰生命線上日夜奔忙的還有政府單位的數千輛卡車,以及私立運輸公司甚至還有三四家人合買一輛車跑運輸的。
隨著大批內地的政府機構、工商企業、大專院校和無數的難民撤退到大後方,昆明城迅速地發展起來,各國政府也紛紛在昆明開設領事館,昆明這個古老平靜的城市一下子變成國統區內最繁忙、最國際化的大都市。
昆明和滇緬公路沿線幾乎一夜間冒出了無數家運輸公司,這些公司大量購置汽車投入到繁忙的運輸業務中。他們從緬甸大量進口棉紗、布匹、汽車零配件和所有能買得到的消費品運回國內,利潤都相當豐厚,是商人的黃金時代。那時滇緬公路上汽車川流不息,晝夜不停地搶運物資,形成了分秒必爭的極為少有的緊張運輸局面。
當年在滇緬公路上行駛的車輛種類繁多,幾乎所有的人都經常聽到這樣的術語;「三噸的雪佛蘭」、「三噸的福特」、「3.5噸的道奇」、「4.5噸的大國際」等等,這些都是當年美國生產的貨車。 滇緬公路的黃金時代並沒有延續很長時間。從一開始,日本人就處心積慮地要把滇緬公路切斷。切斷了這條國際交通線,就可以斷絕中國的物資供應,逼使國民政府投降。
1940年,日軍佔領,便以越南為基地,轟炸滇緬公路全線。為此,日軍還專門成立了「滇緬路封鎖委員會」。
1940年10月起。在不到六個月的時間里,日軍共出動飛機四百多架次,轟炸這些橋梁。每次轟炸之後,駐守在橋邊的工程搶修隊就及時對大橋進行搶修。這些負責搶修橋梁的人很多都是當年建橋的工程技術人員。有時炸彈仍然在爆炸、空襲還沒有結束,他們就開始搶修工作。
1941年1月23日,日軍飛機第14次轟炸昌淦橋,並把大橋徹底炸斷。為此東京的電台洋洋得意地宣稱:「滇緬公路已斷,三個月內無通車希望」。大後方的很多人,在日本廣播中得知此事。在整個大後方,人們一下子緊張起來,國民政府交通部急電滇緬公路的工程技術人員晝夜搶修,務必盡快通車。
但是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就在交通部的急電發出後不久,接著就收到了來自大橋搶修隊的電報,說滇緬公路上的車隊已經再一次地越過了波濤洶涌的瀾滄江,整個公路全線保持著暢通。
原來早在兩個月以前,當地的工程技術人員就預計到大橋有可能被日軍日益頻繁的空襲徹底炸斷。他們找到了一些空汽油桶,每70個空汽油桶連在一起,上面鋪上木板,就成了一隻簡易的渡船,汽車開上去之後,用鋼纜將渡船在兩岸拉來拉去,直到大橋修復。

4. 滇緬公路起點和終點分別在哪

滇緬公路起點在昆明,終點在瑞麗。

滇緬公路,即中國雲南省到緬甸的公路。又稱昆瑞公路(昆明至瑞麗)、320國道滇西段、昆畹公路(昆明至畹町)、中美合作公路、抗日公路等。滇緬公路於1938年開始修建。

滇緬公路動用民工20萬人,工程師200人,僅次於當時蘇聯援助公路中蘇公路規模,公路與緬甸的中央鐵路連接,直接貫通緬甸原首都仰光港。

修建歷史:

1938年8月底,經過九個月的艱苦奮斗,滇緬公路終於提前竣工通車。整個工程共完成土方1100多萬立萬米,石方110萬立方米,大、中、小橋梁243座,涵洞1789個和部分路面工程。1938年10月,交通部在昆明市南屏街設立滇緬公路運輸管理局。

1939年2月至5月,雲南全省公路總局將滇緬公路全長959.4公里移交給該局作為國道管理。滇緬公路運輸管理局將昆明至畹町的950公里劃分為7個工程段,每個工程段管理3至4個工程分段,共有26個工程分段。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滇緬公路

5. 滇緬公路是誰開通的

是國民政府號召軍民們開通的,當時日軍攻陷緬甸,滇緬公路成為中國唯一的一條國際交通線
麻煩採納,謝謝!

6. 中緬公路的詳細介紹

據介紹,橫跨怒江大峽谷的保山至龍陵山區的道路一直是中緬公路國際大通道的瓶頸,這一百二十多公里的山路從山頭盤旋到怒江大橋,再盤旋而上到對岸的高黎貢山,道路曲折、路況復雜。全長七十六公里的新路建成通車後,從保山至龍陵的行程將從三個多小時縮短到一個多小時,保山到騰沖的行程也將縮短到一個多小時。
保龍高速公路是國道三二〇線上海至瑞麗公路和杭州至瑞麗國家高速公路的一段,也是雲南省通往緬甸曼德勒、仰光和南亞印緬孟地區的國際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前,雲南省已經把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的騰沖至緬甸密支那段改造一百八十多公里二級路。保龍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後,從昆明經大理、保山、騰沖前往緬甸密支那的公路將全程高等級化,實現十二小時到達。
據了解,中國通往南亞國家的交通線路中,保山是通往印度陸上交通條件最優越、路途最短的通道口。如果按昆明到保山市下轄的騰沖縣修築高速公路的里程、騰沖到密支那修建二級公路的里程計算,從昆明經騰沖、密支那到緬印邊境的班哨,再到印度雷多隻有一千二百餘公里。相比較繞道馬六甲海峽的六千公裏海路要近四千八百餘公里。如果全部建成高等級公路,從昆明到雷多全程僅只需十多個小時。因此,保龍高速公路的通車,將促進滇緬印商貿和旅遊的迅速發展。

7. 滇緬公路修建於哪年

滇緬公路修建於1937年,是在抗日戰爭爆發後為了運輸物資到中國而緊急修建的,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38年8月底,經過20萬人堅持不懈的努力,滇緬公路終於通車。由於武漢會戰局勢吃緊,急需戰略物資,沒有舉行任何通車儀式,公路就投入使用。《雲南日報》為此發表社論,稱滇緬公路的完工,就像給中國建了一條強有力的輸血管。然而,這場奇跡的誕生,是用3000條生命換來的。抗戰時期,這條公路就是中國和外部世界的唯一通道。自通車起的三年裡,滇緬公路一共搶運了50萬噸軍需品,15000多輛汽車,以及不計其數的各類物資,是一條支撐抗戰不折不扣的生命線。

8. 滇緬公路簡介

滇緬公路 [diān miǎn gōng lù]
多義項
公路 更多義項 
滇緬公路,即中國雲南省到緬甸的公路。滇緬公路於1938年開始修建。公路與緬甸的中央鐵路連接,直接貫通緬甸原首都仰光港。滇緬公路原本是為了搶運中國國民黨政府在國外購買的和國際援助的戰略物資而緊急修建的,隨著日軍進占越南,滇越鐵路中斷,滇緬公路竣工不久就成為了中國與外部世界聯系的唯一的運輸通道。這是一條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國際通道。這是一條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築成的國際通道,滇緬公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中文名
滇緬公路

中國雲南省到緬甸的公路
開始修建
1938年
又稱
昆瑞公路
總設計師
李溫平(西南交通大學1935屆)
修築背景 聽語音
滇緬公路,滇緬公路又稱昆瑞公路(昆明至瑞麗)、320國道滇西段、昆畹公路(昆明至畹町)、中美合作公路、抗日公路等。這是一條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國際通道。這是一條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築成的國際通道。滇緬公路動用民工15萬人,工程師200人,僅次於當時蘇聯援助公路中蘇公路規模,中蘇公路使用工人20萬人,工程師3000人.

9. 滇緬公路是在什麼情況下修建的

抗戰爆發,日軍侵佔中國的華北、華東以及東南沿海的廣大地區,截斷了中國海上的國際交通。為了打破日軍對中國的全面封鎖,中國急需開辟新的國際通道。緬甸首都仰光經曼德勒到中緬邊界的重鎮臘戍,已經有一條鐵路。雲南境內,昆明至下關也有公路。為了修築臘戍至下關的公路,1937年11月至1938年8月,滇西各族人民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憑著一腔報國熱情日夜奮戰在築路工地上,在不到1年的時間里,搶修出了一條長達547.8餘公里的交通干線,這就是被譽為舉世聞名一大奇跡的滇緬公路。

10. 滇緬公路的修築背景

滇緬公路,滇緬公路又稱昆瑞公路(昆明至瑞麗)、320國道滇西段、昆畹公路(昆明至畹町)、中美合作公路、抗日公路等。這是一條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國際通道。這是一條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築成的國際通道。
早在1935年,蔣介石就預見到,一旦戰爭爆發,中國軍隊隊將不可能守得住東部沿海地區和內地平原地區的城市,最終國民政府必將退守西部。
1937年8月,雲南省主席龍雲向蔣介石提出《建設滇緬公路和滇緬鐵路的計劃》,建議各修築一條從昆明出發,經雲南西部到緬甸北部,最後直通印度洋的鐵路和公路。
七七事變以後,日軍迅速佔領了中國北方的京津地區、南方的廣東、漢口、上海、南京等華中、華東和華南地區,包括了中國主要的大城市、95%的工業、50%的人口。更為重要的事,中國沿海幾乎所有的港口都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武漢會戰以後,中日雙方進入戰爭的相持階段。戰爭變成了消耗戰。對於中國來說,物資供應問題此時顯得異常嚴峻起來。
隨著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香港淪陷以後,整個戰略物資通道就發生了轉移,整個中國沿海港口,就只有廣州灣是唯一的出海口,別的沿海港口基本上都被封鎖起來,與廣州灣臨近的澳門也被日本封鎖起來了。廣州灣既連著大陸,又背靠大西南。當時國民政府所需要的物資都需要通過廣州灣運輸。
旅居海外的華僑得知祖國遭遇日本侵略後,紛紛捐款捐物,籌集了大批國內急需的葯品、棉紗、汽車等物資。迫於抗日救亡的嚴峻形勢,政府還拿出極為珍貴的外匯從西方購買了大量的汽車、石油、軍火等。這些物資需要緊急運回國內。中國急需一條安全的國際運輸通道。
中國國民黨政府正是考慮到有可能出現的危機,於1938年開始修建滇緬公路。公路與緬甸的中央鐵路連接,直接貫通緬甸原首都仰光港。滇緬公路原本是為了搶運中國國民黨政府在國外購買的和國際援助的戰略物資而緊急修建的,隨著日軍進占越南,滇越鐵路中斷,滇緬公路竣工不久就成為了中國與外部世界聯系的唯一的運輸通道。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5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5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17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9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3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58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3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6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4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