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最大皇宮多少平方
『壹』 有沒有曼德勒王宮的詳細資料
曼德勒皇宮位於古城內正中央,原為緬甸最後一個王朝貢榜王朝的皇宮,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火毀,現在原址重建。1989年,緬甸政府開始依據歷史圖片和資料重建,恢復了89個主要大殿,1996年9月竣工並對公眾開放。
曼德勒皇宮,皇宮有兩個地方必定要到,一個是高三十三公尺的瞭望塔,爬上一百二十一級樓梯後,便會鳥瞰整個皇宮及曼德勒市的景色。另一個必到地方是博物館,在這里展出緬甸王用過的物品、少量家俬、相片等等,是唯一可以了解到緬甸歷史的地方。王宮面積不大,但裡面的建築也很多,有皇帝上朝召見群臣的大殿、居室、嬪妃居住的一大片後宮,金瓦紅牆,都是緬式風格,可惜都沒有傢具陳設。內有古代緬甸文化博物館,展出當年宮廷的服裝、用品和佛教藝術。
曼德勒皇宮是四方形,長寬各為2000米,宮殿廣場上的房屋層層遞進,分為東西兩片,東片住著男眷,西片住著女眷,兩部分之間的金鑾殿,正中高高地安放著神聖的國王的獅子寶座。寶座的下面的大廳就是國王舉行典禮和接見外國使者的地方大廳和寶座之間各族台階,象徵著王權高高在上。寶座後面的內廳供奉著「奈特」——「馬哈吉里」的雕像。「奈特」是緬甸的神靈,有天、地、山、水等等的自然神靈,也有家族和部族的祖先,甚至還有奴隸。「馬哈吉里」保佑著皇權和皇家的世代安康和繁榮。
皇宮的建築呈現了強烈的蒲甘風格,層層向上,一層比一層小,總體看起來像蒲甘寶塔。建築群全是紅牆,邊沿是黃色。皇城有高達9米的城牆圍住,底部寬3米。每隔200米就有一個塔樓。寬為60米的護城河外的木欄桿把皇城和外面世界隔開。
皇宮呈正方形,邊長3.2公里,有四道主門,八道邊門。紅磚宮牆,牆外有寬闊的護城河。宮內有104座大小殿宇,整片建築群均為木結構,精雕細刻,宏偉壯麗。
整個皇宮呈正方形,為木結構建築,宮內大大小小共有104座廟宇,建築以紅色、金色為主,遠觀耀眼奪目、金碧輝煌,近看雕廊畫柱、精美絕倫。
皇宮由緬甸特有的珍貴樹種——柚木建造而成,有著不易裂、耐腐蝕的特點,封建緬甸王朝也將柚木定為皇家木料,皇宮、皇城均用此木建造。
不幸的是,如此宏偉壯觀的皇宮在二戰中被毀,緬甸政府於1989年進行了重建,現在已經部分恢復了歷史的勝景。
曼德勒山景區,位於曼德勒市區北部,舊稱羅剎女山,是緬甸著名的佛教勝地。曼德勒山不高,只有二百三十六米,但卻是整個曼德勒市最高的地方。從山上眺望,曼德勒全城和伊洛瓦底江景色盡收眼底。曼德勒是觀看日落必到勝地。曼德勒山雖然不高,但座擁在市區之畔。著名的緬甸母親河—伊洛瓦底江從天邊宛然而來,彎彎曲曲繞過曼德勒山,向肥沃的平原流去,從山腳下沿著山坡逐級而上,有一千七百個台階,沿途有八大寺廟。清晨太陽從曼德勒山後冉冉升起。山頂的塔尖以及綿延下來的塔廊,彷彿是一個剪紙的造型。 上到山頂是一個印度教的神廟,四周是一根根方形的柱子,柱子上用玻璃鑲嵌成棱形的圖案,柱子之間斗拱相連,迴廊貫通,在早晨的陽光下奪目耀眼,晶瑩剔透,許多當地的緬甸人在印度教的神物 — 金環眼睛蛇的造型前,虔誠禮拜,不時把折疊好的緬幣放到蛇頭上。參觀曼德勒通常從曼德勒山開始,這里以觀賞落日時的城市全貌和江景著稱,登山道路艱難。如今登山有纜車,上塔有電梯。曼德勒山斜坡上修了台階,每隔一段就有一個廟宇。台階共有1729級,直通山頂,攀登起來並不十分困難。 在半山腰處會見到一個大廟,據說,廟內有佛陀的3塊遺骨。 走完路程的2/3,路旁立著一尊鍍金的施依亞塔佛的塑像。他的手伸出去指著大皇宮的位置,造型非常獨特,它是在明登國王的金色之城動工之前樹立的,象徵佛的預言。曼德勒的名字也是來自這座城內最高的山丘——曼德勒山。當年釋迦牟尼宣揚佛法時路過此山,指著山下廣袤的土地,預言2400年後,這里會出現一座繁華的大城。曼德勒果然不負所望,在敏東國王的統治下,30年的榮景在歷史中點綴成不朽的一頁。旅客可搭乘「最多」可擠32人的小包車登上曼德勒山腰,再乘手扶電梯上山頂,省卻以往須一步一腳印的拾階1700多級而上。俯瞰曼德勒全景、729章經的庫特多佛塔、庄嚴的皇城、護城河以及浩瀚的伊洛瓦底江均盡在腳下。
世界上最大的書在緬甸,它不是寫在紙上的,而是雕刻在石頭上的。這部巨大的石書坐落在緬甸中部城市曼德勒的曼德勒碑林佛塔。曼德勒又叫瓦城,建於1857年,是最後一個緬甸王朝的首都,位於仰光以北668公里,有「寶石之城」的美譽,它是緬甸第二大城市,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一個世紀以前的首都,一部分是現代化城市。曼德勒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古跡居緬甸全國之最,以佛塔眾多而著名。曼德勒碑林佛塔又名石經院,以「天下最大的書」著稱於世。塔院面積13英畝,中央有一高聳的佛塔,四周有729塊緬甸大理石碑林相圍,上刻有全本三藏經文。石碑長5英尺,寬3.5英尺,厚度為5英寸。每塊石碑都建有塔亭。碑林佛塔由貢榜王朝敏東王所建,1860年10月始建,1888年5月完工,耗資2.065億銀元。1870年至1871年,敏東王在曼德勒召開了第五次佛教集結大會,校對三藏經。敏東王曾宣布發現石碑上有一錯字者獎賞一個金元寶,結果無一差錯。這里的三百餘座塔中都有一方刻滿經文的石碑﹐相傳這些經文是當年唐僧西天取經的全部詩經。曼德勒碑林宏偉壯觀,是緬甸一處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景點。
『貳』 世界上最大的宮殿是哪個國家的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佔地72萬平方米(長960米,寬750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始建於公元1406,1420年建成,是明朝第皇帝朱棣始建,設計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蘇州人),佔地面積78萬平方米,用30萬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間半,主要建築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也是科舉考試舉行殿試的地方,科舉考試的一至三名分別稱狀元、榜眼、探花。 故宮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其前半部分為外廷,是皇帝朝政場所。建築庄嚴、宏偉,特別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建築在8米高的三層漢白玉石階上,以顯示封建帝王至高無上的威嚴,太和殿座落在紫禁城對角線的中心,故宮的設計者認為,不這樣不足以顯示皇帝的威嚴,不足以震攝天下。 現在我們參觀時都為故宮的宏大而嘆服,這一點在參觀三大殿時感覺最明顯,故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宮殿。
『叄』 世界上最大的皇宮是哪裡
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北京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宮。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6—1420),已有560餘年的歷史。佔地72公頃,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60米,建築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共有殿宇9999.5間,四周環以10米多高的城牆,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這座紫禁城四方均有高大的城門。城的四角各有一座角樓,風格獨特,稱為「九梁十八柱」。 城中的大小宮殿70餘座,按「前朝後寢」的布局,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以文華殿、武英殿為東、西兩翼,稱為「前朝」,即皇帝行使統治權力和舉行盛大典禮的主要場所。後廷在「前朝」之後,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中心,以寧壽宮和慈寧宮為東、西兩翼,稱為「後寢」,即皇帝與後妃們居住及處理日常事物的地方。整個布局,沿著一條南北中軸線貫穿整個京城,南至永定門,北達鍾鼓樓,全長約8公里。象徵皇權的寶座就設在這條中軸線的中心點。宮殿房屋多為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庄嚴雄偉,金碧輝煌,凝聚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與技術的最高成就和獨特風格。明、清時宮中曾發生火災,幾經修建,現存建築多為清代前期重建,而大體上保持了明代初期的布局。其房屋間數,始終未達萬間之整數。據說,作為天子的皇帝,絕不可與天上的玉皇大帝並駕齊驅,因而只得建成9999.5間,傳為故宮建築之奇聞。故宮建築之奇,還有4排實心房,外觀為房屋,而內部全為石墩,這是建築師精心設計的防火牆;還有一奇,是欽安殿前的石刻。御花園內欽安殿前的頰桿石上,滿雕水怪海妖、蝦蟹魚鱉等。傳說此殿曾有一位真武大帝居住,明代嘉靖年間殿內失火,幸虧真武大帝率領魚工蛇匠前來撲滅,故有此石刻。 故宮是我國古代宮廷建築藝術中的一顆明珠,世界上一座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是我們研究文物、回顧歷史和欣賞藝術的理想場所。
『肆』 緬甸有哪幾個大城市,面積和人口各是多少。
緬甸位於中南半島西部,面積67.6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700萬。
仰光,是仰光省的省會、緬甸的原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緬甸第一大城市,城市面積約578平方公里,人口約500萬。
曼德勒,是曼德勒省的省會,著名的故都,也是緬甸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約80多萬,是上緬甸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內比都,位於緬甸中部,人口約80萬。2005年11月6日,緬甸政府部門開始分批遷往內比都。2006年3月,緬甸政府將緬甸聯邦新的首都確定為內比都。
『伍』 世界上最大的皇宮是哪個
活在當代的我們,經常會看到電視上一些關於封建社會的電視劇情,有的劇迷看完之後還會由衷地感慨生在這個時代真好。隨著歷史進程的發展,世界上有很多的封建社會國家逐漸走向資本主義社會,或者是社會主義社會,但是那些封建王朝還是給我們世人留下了寶貴的文物古跡、歷史遺產。
說到歷史遺產,不得不提的就是我國著名的故宮了,它是我國歷史上保存得比較完好的遺址,同時也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過的地方,非常有歷史價值,還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不過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介紹的不是我國的故宮,而是緬甸的一座宮殿,由於面積巨大,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皇宮”。
不少去過的驢友都表示,緬甸這座皇宮雖然沒有歷史圖片上的華麗,但是也不遜色,是一個可以了解緬甸歷史的好景點。你覺得我國故宮和緬甸皇宮相比,哪個更好遊玩呢?
『陸』 世界上最大的皇宮緬甸的曼德勒皇宮,面積是故宮的5.5倍,為何名氣上還是不如故宮
曼德勒皇宮位於緬甸的境內。這座宮殿在二戰時被毀,現在我們所看到曼德勒皇宮是當地政府重新修建後的。這座皇宮的建築面積是非常的大,相當於我國故宮的五倍多。曼德勒皇宮的建築以大紅色和大黃色為主,整體的建築布局給人一種尊貴大氣貴重的感覺。故宮是世界聞名的古建築。故宮是明代著名古建築,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是我國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築之一。至於兩者名氣,與多種因素有關。
不過緬甸的曼德勒的知名度也在逐漸增長,緬甸作為東南亞國家也越來越知名。
『柒』 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皇室建築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皇室建築,古今中外最為人們所熟悉的莫不過,故宮、凡爾賽宮、白宮了。
當然還有,貝勒伊宮位於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等等,這些皇室建築是一個民族文化和藝術實力的體現,值得每一個人尊敬。
『捌』 位於曼德勒的緬甸皇宮,其佔地面積到底有多大
皇宮的建築結構與緬甸佛教文化有著密切的關聯,佛教文化已融入緬甸的各個地方,從它的建築中就能表現出來。
和「中國的紫禁城」一樣,「曼德勒皇宮」是供緬甸皇朝議事和皇帝妃子生活的地方,建有大大小小的宮殿。
而在皇宮的正面有一座高33公尺的瞭望台,通過121級樓梯才能登頂,在上面可以觀察皇宮周圍的各個細節。
在「曼德勒皇宮」建好後沒過多久,緬甸的封建社會就被推翻滅亡了,之後就步入近百年的英國殖民地時期。
這座皇宮也是緬甸末代王朝「貢榜王朝」的國家議事的地方,頒布各項法案和政策。
「曼德勒皇宮」的規劃非常有特點,它分為東西兩片區,東片區住男眷,西片區住女眷,中間便是通往皇宮宮殿的大道。
小結:
「曼德勒皇宮」是緬甸末代皇朝的最後的建築作品,也是世界最具特點的古老皇宮之一,融入了緬甸悠久的佛教文化的特點。
它是當今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大的古代皇宮,也是象徵著緬甸歷史文化的古老建築,傳承著緬甸文化。
『玖』 緬甸最後一個皇宮,佔地面積400萬平方米,相當於5.5個故宮嗎
我國是世界上發展歷史最為悠久的民族之一,而且在古代無論是經濟還是技術層面,我國發展都十分突出,因此前人也給我們留下了諸多寶貴的建築與遺跡,其中就包括一些知名的宮殿,這些宮殿在如今看來都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也是值得當今建築師苦心鑽研的設計。 時間一直在不斷的流逝,古人都已經不存在,但是古人留下的痕跡卻依舊存在,而我們就能從這些遺跡中找尋到歷史的痕跡。皇宮是古代皇室居住的地方,受制於當時的社會環境,修建的皇宮都很大,不過這也給了後人見證歷史的證據。緬甸也有著皇室,而且修建的皇宮也不少,其中一個皇宮更是面積大的驚人,相當於5.5個故宮大小,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皇宮。
在戰爭結束之後,緬甸政府根據之前留下的影像資料和圖紙,在原來的廢墟之中又重建了曼德勒皇宮,不過只恢復了89個主要的大殿。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曼德勒皇宮就是修復之後的曼德勒皇宮,它在整體的風格上還是保留了以前的傳統建築風格,所以,除了沒有歷史韻味之外,曼德勒皇宮算是重生了。
『拾』 這是緬甸什麼城
這是緬甸最後一個王朝的皇宮,曼德勒皇宮!你別看它在地圖上那麼大,其實裡面真正的皇宮主體部分是很郁悶的,也很小。皇城裡面有軍事區,有平民區,也有大人物居住的區域,還有廢棄的鐵路••••裡面儼然就是一個居住混雜區,。我和我朋友進去過一次,他告訴我們裡面有些地方是不能隨意走的哦!樓主現在看到的輪廓是他的城牆外圍,曼德勒皇宮的外圍城牆是很大,記得當初我們踩單車游皇城,差不多騎一個多小時的車。由於城牆外還有一條護城河,所以城牆看起來比較大。裡面皇宮建築其實並不是很大,十來二十分鍾,就可以游覽完皇宮的建築景點了。我放了我拍的兩張圖片,樓主看了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