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什麼節最隆重
㈠ 緬甸都有什麼傳統節日
每年四月中旬是緬甸潑水節,也是最重要的節日,小吃有咖喱和沙拉等食物。
㈡ 緬甸的父親節是哪一天
緬甸的父親節在6月16日。
緬甸是個節假日眾多的國家,最隆重的要數潑水節。
緬甸的節日主要有:
1.獨立節1月4日紀念緬甸1948年1月4日獨立日
2.聯邦節2月12日1947年2月12日昂山簽署(彬龍條約)決定成立緬甸聯邦
3.農民節3月2日紀念1945年3月27日抗日勝利
4.建軍節3月27日初為抗日節,55年改為建軍節
5.工人節5月1日
6.烈士節7月19日紀念1947年7月19日昂山將軍等人遇難
7.民族節緬歷月圓節後10天
8.潑水節4月中旬緬歷1月底2月初,一般持續4天,第5天為緬歷新年首日
9.浴榕節4月下旬緬歷2月月圓日舉行。將菩提樹(榕樹)視為佛的化身。在最炎熱乾旱季節給榕樹淋水,有希望佛教弘揚光大之意
10.點燈節10月緬歷7月月圓日。傳說佛祖在雨季時到天庭守戒誦經3個月,到緬歷7月月圓日重返人間節凡間張燈彩迎佛祖歸來。
11.敬老節10月緬歷7月。傳說眾僧侶在雨季守戒3個月期後跪請佛祖訓示。後人效法,在此期間舉行敬老活動。
12.獻袈裟節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下旬緬歷7月月圓至8月月圓期間善男信女要向僧侶敬獻袈裟。在8月月圓日點燈迎神,舉辦各種娛樂活動。此日又稱「光明節」
13.作家節12月上旬緬歷9月1日。古時舉行拜神活動,從公元1782年起演化成敬拜和獎勵「像神一樣崇高的」大作家們。1944年緬甸作協正式確定為「作家節」
㈢ 緬甸也有潑水節,它和傣族的潑水節有什麼不同
在4月13日——4月16日期間的潑水節,是一些民族最盛大、隆重一個的節日,像傣族更是把潑水節當作新年。很多以傣族和德昂族為代表的亞洲民族會各自熱烈的慶祝潑水節,這些民族的人們都要用干凈的水相互潑灑,這也寓意著洗去過去一年的各種不順利,迎接嶄新的、順利的一年。那麼,同樣是潑水節,緬甸和傣族又有什麼差別呢?
不過,雖然因為文化的差異,讓不同民族的慶祝方式有所不同,但是潑水節的意義只有一個,就是除舊迎新,這也是各個民族期盼的。
㈣ 緬甸導彪神節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
導彪神節是緬甸最盛大的神節。據統計,每年曼德勒省瑪德亞鎮舉辦導彪神節期間,當地日均人流量都能到10萬左右。
今年的導彪神節於2018年8月19日(緬歷5月初八)開始,共將舉辦8天。而昨天(2018年8月22日),是這整個節日中最熱鬧的一天。在這一天,舉辦了「秋耶朵東」儀式。
雖然緬甸是一個佛教國家,但是很多人在信仰佛教的同時也信神。所以,導彪神節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節日,不僅體現了部分緬甸人的雙重信仰,還逐漸發展成了一個「同性戀者引以為傲」的節日。
來源:緬甸中文網
㈤ 緬甸10月份有什麼節日
緬甸10月份有點燈節、敬老節、獻袈裟節。
緬甸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先後經歷了蒲甘王朝、東吁王朝和貢榜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三次英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48年1月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成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1988年9月,以國防部長蘇貌為首的軍人接管政權。1988年9月改名為「緬甸聯邦」。2008年5月,新憲法規定實行總統制。2011年2月,緬甸國會選出吳登盛為緬甸第一任總統。2016年3月,緬甸聯邦議會選出吳廷覺為半個多世紀以來緬甸首位民選非軍人總統 ,2018年3月,吳廷覺辭職。
緬甸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業為主,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
2021年2月1日,緬甸總統溫敏、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及一些民盟高級官員被軍方扣押。當前,緬甸多座城市出現大范圍通信中斷 。緬甸軍方發表聲明說,根據憲法條款,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4月16日,緬甸聯邦議會代表委員會宣布成立民族團結政府,溫敏任總統 。
㈥ 在緬甸是一個很熱鬧的一個潑水節
潑水節是緬甸人民的傳統節日,類似我國的春節。潑水節一般在公歷4月中旬,通常歷時3、4天。緬甸人的新年,是在每年四月中旬的潑水節的最後一天,因此,緬甸人的潑水節和新年已合二為一了。潑水節通常歷時三、四天,在節日的第二天,男女老少都有洗頭的習慣,除非當天與生日相剋,才改在第三天。按照緬甸風俗,節日期間,無論城鄉,人人都身著盛裝,互相潑水嬉戲,表示滌舊迎新之意。
有的人用番櫻桃花枝,從銀缽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輕輕地向別人身上抖灑。更多的人則喜歡整桶整盆地潑,甚至用水龍管噴射。小孩用水槍向大人進攻,也不會受責罵。人們被潑得愈多,就愈高興。反之,如果在潑水節期間不曾被他人潑水,新的一年將是不吉利的。每年一次的潑水節,也是青年們在良辰美景中交際的好時機,不少青年人藉此良機結成良緣。
緬甸潑水節的來歷傳說不一。有一種說法是:有一年,緬王在宮中遇到神仙下凡,緬王龍心大悅,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潑灑在文武百官的身上,表示洗舊除污,迎新接福。
㈦ 我國傣族的潑水節與泰國、緬甸等地的潑水節有什麼區別
潑水節也稱「宋干節」「浴佛節」,是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天,泰國、緬甸、斯里蘭卡、柬埔寨等國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共同慶祝這個節日,東南亞民族在海外聚居地也承襲相關習俗。整個節日慶祝歷時數日,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用純凈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潑水節前面兩天是去舊,最後一天是迎新。
潑水節是標志著從旱季進入雨季,一般在清明節後的10天左右。
我國傣族的潑水節與泰國、緬甸等地的潑水節其實還是有區別的。
其實沒有哪一個節日是完全一樣的,各國各地都有各自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