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哪些葯材多
1. 香料有多少種
香料分為天然香料與合成香料,這些香料的種類約有1500種。
一般而言,香料是指由富含香氣的樹皮、樹脂、木片、根、葉、花果等所製成的香之原料。依原料的不同,又可分為旃檀香、沈香、丁香、鬱金香、龍腦香、薰陸香、安息香等豐富的種類,甚至也有動物的分泌物所成形的香,如龍涎香、麝香等。
香料大多出產於氣候酷熱的地區,由於熱帶地區人體容易產生體垢及惡臭,所以古來為了消除體臭,就將當地盛產的香木製成香料,塗抹於身上,稱為塗香;或是焚香料薰室內及衣服,稱為燒香或薰香。
其中,塗香所用的香料有香水、香油、香葯等;燒香所用的材料有丸香、散香、抹香、練香、線香等。根據《大智度論》卷三十所記載,燒香只能在寒天時用,而塗香在寒、熱天也可使用,寒天時雜以瀋水香,熱天時則雜以旃檀香。
塗香、燒香更攝屬六種供養、十種供養之一,在密教之中,依三部、五部之區別,所用的香也有不同,即佛部用沈香,金剛部用丁子香、蓮華部用白檀香,寶部用龍腦香,羯磨部用薰陸香等。
香料的種類非常豐富,一般而言,其來源有三種:一是從植物採集的植物性香料,一是從動物採集的動物性香料,而另一種則是從化學提煉的人造的香料、合成香料。
自然界中的香料大多存在於動物界與植物界中,幾乎沒有存在於礦物中的。植物性香料的范圍甚廣,產地依種類而異,大體上是以亞熱帶地區為中心產地,亦遍及西南歐地區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處。
植物性香料的分布最為廣多,採集也比較容易,種類繁多,大多采自於花、草、樹木。例如:薔薇、茉莉、水仙、風信子、紫羅蘭等是采自鮮花;佛手柑、檸檬、橘子等是采自果皮;樟腦、白檀、沈香等是采自樹木枝幹;龍腦是采自樹脂。其它尚有丁香、肉桂、胡椒、茴香等,則或是采自樹皮,或采自果實種子。不同的香料採集方式不同,大致是將植物散發香氣的部分,依其性狀用蒸餾、壓榨、乾燥等方法取得。
動物性香料主要有四種:麝香,多產於雲南、緬甸、喜馬拉雅地區;麝貓香,產於衣索比亞;海狸香,產於北美洲;以及龍涎香,產於印度洋、太平洋。前三種為動物的生殖腺所分泌,龍涎香則采自真甲鯨體內類似病體的結石組織。現今使用之麝香、龍涎香,多為人工合成的化學品,而海狸香很少使用,麝貓香則僅作為保留劑。
由於天然香料採集過程繁復不易,而且數量有限,因此有人造香料的產生,而其用途也更為廣泛,遍及各類事物,乃至我們日常生活用品。
一、月桂葉(Bay leah),樟科常綠樹甜月桂的干葉,其用途非常廣泛,是一種基本的香草,在實際使 用上需要較長的烹煮時間才能有效釋放其獨特的香味;普通使用於湯汁類、肝醬 類和燴肉類菜中。
二、奧利根權(Oreguno),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長久以來是地中海菜餚的基本成分。其乾燥的葉和開花的頂枝用於調味。有濃烈的芳香和辛辣味,義大利人稱之為蘑菇草。也作常用於混合香草,雜菜湯 , 義大利粉及汁粉,釀餡、沙拉等。Oregano是義大利菜式中最 具代表性的香草,Pizza 中更是不可缺少。
三、法香(Parsley):又稱洋香菜、歐芹、洋芫荽。傘形科兩年生植物,原產地中海沿岸。法香不但是理想的菜餚裝飾用料,而且切碎後,經脫水處理用途更加廣泛,其香味頗為清烈,能有效掩去菜餚中過強的異味,而突出其本身的清香之氣。常用於魚、肉、湯和沙拉的調香與配飾,也是法式烹飪中混合調味香料的主要成分。儲存時可將法香用浸濕的廚房紙巾包裹,放入冰箱中或直接倒置於水中浸泡保鮮。
2. 中國三十大緊缺葯材
中國緊缺葯材有很多,如黨參、黃芩、黃精、重樓、遠志等,如下:
1、黨參
黨參是生活中的常見植物葯材,它來源於植物黨參是這種植物的乾燥根,黨參不單能治療人類的多種常見病,還能當養生食材供人們食用,黨參是所有中葯材中效果較好的存在。2018我國黨參需求量達到5.22萬噸,而年產量大約卻只在2萬噸-2.1萬噸。
2、黃芩
黃芩別名山茶根又叫土金茶根,原產地是在東北地區。黃芩的葯用價值主要集中在它的根部,2015年黃芩「爛市」的影響,已將黃芩推向緊缺葯材的一方。2015年產量約2.1萬噸上下,2016年下降到1.6萬噸左右,2017年下降到9000噸左右。黃芩目前的年需求量應在1.85~2.2萬噸之間。
8、豬苓
豬苓為多年生真菌,具喜冷涼、陰郁、濕潤,怕乾旱的特性。在我國分布極其廣泛,而且已有2000多年的葯用歷史,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豬苓作為一種中葯材,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因糖尿病人群增多、癌症病人增多,促使其需求量逐年增多,豬苓年需2000-3000噸左右,貨源主要來自野生,野生豬苓產量大約400-600噸。
9、柴胡
柴胡又稱山菜、茹草,是一種傘形科植物柴胡的乾燥根。我國每年對柴胡市場需求在500噸左右,產量卻不及400噸,所以現在急需增產來滿足市場,柴胡吃多了會導致身體倦怠、白天愛打嗜睡、反應能力下降、工作效率會降低、嚴重影響食慾等不良現象,因此,一定要適量的服用柴胡。
10、紫蘇
紫蘇,相信很多愛吃炒螺的朋友們都了解,炒田螺的時候加點紫蘇葉子下去,不但可以去腥還可以增香!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搭配食材,紫蘇也是我們常見的中葯材,我國中葯材市場及食品市場年需紫蘇約120噸左右,但我國產量只有60噸上下。
(2)緬甸哪些葯材多擴展閱讀
屬於短缺葯品
目前,中葯材、中葯飲片、中成葯、抗生素、生化葯品、放射性葯品、血清、疫苗、血液製品和診斷葯品等都屬於短缺葯品范疇。
一般認為成本高、利潤低、生產廠家少是「救命葯」短缺的直接原因。
3. 緬甸大解果的功效及禁忌
緬甸大解果曾大受吹捧,到底有哪些功效?
其實緬甸大結果的功效是非常大的,有些人可能對他不是太了解,因為他傳入我們這里並不是太長的時間。很多人只聽說過他的名字,但是對於他具體的功效不是太了解。看到這里大家可能會產生疑問了,那它的具體功效到底是什麼呢?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喜歡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評論區點贊關注。
4. 這是什麼葯材,有什麼功用,從緬甸帶回來的
緬甸產是全世界最新發現的最猛烈葯性之一.具有最快的療效.草醫譽為風濕彈. 此葯只可外擦,不可內服.否則,會傷胃.肝.腎。 追風果能追風.殺毒除濕.活血.通絡.能在幾秒鍾至幾分鍾,迅速滲透皮下組織進入病灶區.殺滅風濕因子.此葯能自行滲透,抹葯時不用搓擦,病疼消失後,不要停葯,多抹10-30天,把風濕因子徹底消滅,以後既不輕易反彈.由於風濕病非常頑固,世界衛生組織中心將其列為第二2癌症.所以非要有對症的猛烈之葯,才能治療.追風果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恩賜.是能根治風濕病的原生植物葯材.同時能對骨質增生壓迫神經引起的麻木,酸疼也能快速見效.對骨質增生細胞有親和作用,能軟化骨刺.對皮膚病有特效.干蒼.濕疹抹蒼點上只抹2次就好,牛皮癖用針挑破皮膚.用生果擦一天3次。總之追風果對全身頭.頸.腰.坐骨關節都可以抹患處病痛會自然消失。 用法用量:追風果可生用.也可泡40度以上的白酒用風濕.骨質增生用葯酒每天依次.病重者每天2次用量:一年以下的病用3個.3年以下的病用5個.5年以下的用10個.(泡酒比例為一個果泡酒一兩.十個泡一斤)把追風果切碎放瓶內加入白酒再放少量生薑.搖動3分鍾就可以用了葯酒可放2-3年生果保存放冰箱內保濕。注意:追風果抹葯後有熱感.針刺感.癢感有部分人會起紅點,這些都是葯攻病灶的現象,停葯3天後自然會消失,癢時不用手抓,用手輕撫輕拍:體內的病痛自然會痊癒。(怕癢的人可以用葯店的"無極膏抹"次葯系原生植物不會傷人,放心使用.森林珍貴稀有葯物,請勿褻瀆浪費.
5. 緬甸木材都有哪些種類
緬甸木材種類有:黃花梨、黑檀木、蘇木、奧氏黃檀。
1、黃花梨
這種材料顏色不靜不喧,恰到好處,紋理或隱或現,生動多變。花梨木顏色從淺黃到紫赤,木質堅實,花紋精美,成八字型,鋸解時芳香四溢,其顯著特點是花紋面上有鬼臉,即樹結子為最佳,花粗色淡者為低。因為海南花梨早在明朝末年就已砍伐殆盡,所以用料多為緬甸等東南亞國家進口花梨木。
2、黑檀木
黑檀木屬柿樹類,主要產於印度、印尼、泰國、緬甸等國。黑檀木心邊材區別明顯,邊材白色(帶黃褐或青灰)至淺紅褐色;心材黑色(沌黑色或略帶綠玉色)及不規則黑色心材(其深淺相間排列條紋)。木材有光澤、無特殊氣味。
3、蘇木
蘇木的產於越南、緬甸、印度。心邊材區別甚明顯,心材新鮮桔紅色,暴露大氣中轉深吉紅色,極鮮明悅目;邊材狹、灰白色,紋理直,結構細而勻,生材時略具香氣,干後無顯著的氣味。徑切面木材有光澤。散孔材。生長輪明顯,略寬,通常均勻。管孔小,在肉眼下可見。
4、柚木
柚木產於印度、馬來亞、緬甸和泰國。心邊材區別明顯,邊材淺黃褐色;心材金黃色,久之變為深黃褐色,在生長乾燥地區多呈褐色條經緯度,弦面上呈拋物線花紋,木材有光澤,新材略有刺激性氣味,無滋味,觸之有脂感,在柚木材上有油脂的觸覺,紋理通常直。
5、奧氏黃檀
奧氏黃檀是豆科黃檀屬植物,分布於緬甸、泰國、越南、寮國和中國(雲南德宏)等低海拔混交林。喜光樹種,但在陰坡長勢更好。常分布於石灰性及中性沖積土壤,在乾燥瘠薄土壤上也有一定分布。
6. 面甸產哪些中葯材
棗仁 仙茅 殼砂 等緬甸有很多的野生葯材尚未開發。。。你也可以去中葯材論壇問問其他葯材商家
7. 雲南產哪些中葯
雲南產的葯材很多種
1、三七:主產於文山州,紅河、玉溪、曲靖、大理、楚雄、昆明等地、州、市亦有栽培。歷史悠久,品質優良,馳名國內外。本省年產量佔中國的70%以上。
2、砂仁:主產於西雙版納;德宏、文山、紅河、臨滄等地、州亦有栽培。本省年產量佔中國60%左右。居首位。
3、當歸:主產於麗江、中甸、德欽、蘭坪、維西、鶴慶、劍川等縣。商品習稱雲歸,以個大、結實、味濃、油性足而著稱。多供出口。
4、雲木香:地道葯材。主產於麗江、迪慶、大理、保山、怒江等地、州;楚雄、曲靖、昭通等地、州亦有種植,商品根條均勻、質堅、體重、油潤、味香濃、不空心。本省年收購量居中國一、二位。
5、黃連:主要分布怒江州及騰沖縣;維西、雲龍、劍川等縣有少量栽培,具有堅實、色黃、味苦、內有菊花心等特點。
6、茯苓:又稱「雲苓」。野生分布於麗江、維西、中甸、福貢、雲龍、劍川、騰沖、祿勸、武定、富民、宣威等縣。家種主產於楚雄州、昆明市和曲靖地區;維西、麗江亦有種植。商品體重、堅實、個大、圓滑、不破裂、剖面色白、細膩。供應中國和出口。
7、天麻:主產於鎮雄、大關、威信、永善、麗江、維西、雲龍、福貢、貢山等縣。商品個大堅實、色澤黃白明亮,習稱「明天麻」。
8、石斛:分布於文山、思茅、西雙版納、德宏、紅河、臨滄、曲靖等地、州。本省年收購量佔中國50%左右,居第一位。
9、兒茶:主產於西雙版納。兒茶素含量40~50%。
10、訶子:分布於保山、臨滄、德宏等地、州。產品質堅、體重、肉厚。本省年收購量佔中國80%左右。
11、胡黃連:分布於德欽、維西、中甸、貢山等縣,野生變家種已取得初步成功。
12、半夏:野生資源較多,主要分布於昭通、曲靖、昆明、文山等地、川、市。商品個圓似珠、色白、質堅、粉質細膩、味辛辣。
13、秦艽:分布於麗江、大理、迪慶、怒江等地、州。商品根條粗長、肉厚結實、色,質地優良。
14、豬苓:分布於維西、麗江、寧蒗、洱源、劍川、雲龍、蘭坪、貢山、鎮雄等縣。商品個大質堅、皮黑肉白。
15、穿山甲:分布於海拔2,500米以下的熱帶、亞熱帶、溫帶地區。甲片片大、有光澤、無腥氣、不帶肉油。
16、蓽茇:分布於盈江、瑞麗、潞西、隴川、梁河等縣及思茅、西雙版納、臨滄、怒江等地、州。商品果穗肥大、質堅、飽滿、黑褐色、斷面稍紅。本省年收購量佔中國70%以上。
17、麝香:分布於迪慶、麗江、怒江、大理、楚雄、保山、曲靖、昭通等地、州。
18、草果:主產於紅河、文山、思茅、玉溪、西雙版納、臨滄等地、州。商品個大、飽滿、質硬、表面紅棕色、內色白、香氣濃、味辛辣。
19、冬蟲夏草:分布於麗江、中甸、德欽、貢山等縣。商品以身干、豐滿肥壯、斷面色白、菌座短小、無黑粗皮著稱。
20、何首烏:分布於玉溪、紅河、文山、楚雄、昆明、昭通等地、州、市。商品個大質堅、顯粉性、外表黑褐、內色黃白或紅棕色、有雲朵紋。
21、龍膽:分布於保山、文山、大理、楚雄、昭通、曲靖、臨滄等地、州。商品根條粗肥、色黃明亮、味極苦。
雲南素有「動植物王國」之稱。據調查統計,全省有葯用植物4,758種,葯用動物260種,礦物葯32種,共計5,050種。雲南省自然條件具有明顯的立體型特徵,動、植物垂直差異十分明顯。因此,全省葯材資源分為高寒層、中暖層、低熱層三個層次。由於東西熱量條件和寒潮入侵強度不同,各層東西海拔指針有一定差異。以北部南華的大百草嶺~中部景東~南部金平以東的哀牢山脈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 高寒層:西部2,500米以上,東部2,300米以上,佔全省總面積的18.4%,以滇西北最為集中,滇東北次之,其它地區零星分布。氣候相當於寒溫帶至溫帶。葯材資源十分豐富。主要的野生品種有麝香、鹿茸、熊膽、豹骨、猴骨、靈貓香、冬蟲夏草、川貝母、胡黃蓮、秦艽、珠子參、雪上一枝蒿、羌活、三尖杉、羺本、山慈菇、大黃、法羅海、三分三等。家種品種主要有雲木香、當歸、天麻等,為全省生產基地。
中暖層:西部海拔1,500~2,800米,東部1,300~2,300米,佔全省總面積的54%,以滇中、滇西南最為集中。氣候相當於中亞熱帶至溫帶,光照充足,氣溫溫和。降雨適中,土地肥沃,是雲南葯材主產區。家種葯材主要有茯苓、三七、黨參、紅花、附子、白術、山葯、川芎、川牛膝、百合、澤瀉、木瓜、枳殼、烏梅等。野生葯材主要有龍膽、黃芩、半夏、天南星、草烏、豬苓、杜仲、防風、何首烏、茯苓、金銀花、香附、天冬、貫眾、黃精、玉竹、雞血藤、前胡、紅芽大戟、百部、柴胡、仙茅等。
低熱層:西部1,500米以下,東部1,300米以下。主要分布在南部邊緣一帶,與越南、寮國、緬甸接壤。另外,金沙江、元江、怒江、瀾滄江、南盤江等河谷地帶亦有分布。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27.6%,氣候屬於南亞熱帶和北亞熱帶,除元江河谷外。降水較充沛,土地肥沃。熱帶動植物資源豐富,為南葯生產基地。主要家種品種有砂仁、肉桂、草果、白豆蔻、檳榔、蘇木、兒茶、胡椒、檀香及吳茱萸、蔓荊子、木蝴蝶等。野生品種主要有紅豆蔻、草豆蔻、訶子、板藍根、狗脊、骨碎補、蓽茇、馬檳榔、龍血樹、蘆薈、千年健、大風子、烏葯、紫膠、琥珀等。動物葯材有蛤蚧、蘄蛇、烏梢蛇、金錢白花蛇、穿山甲等。
8. 緬甸產追風果,是中醫名貴葯材嗎能治風濕病嗎
緬甸產是全世界最新發現的最猛烈葯性之一.具有最快的療效.草醫譽為風濕彈. 此葯只可外擦,不可內服.否則,會傷胃.肝.腎。 追風果能追風.殺毒除濕.活血.通絡.能在幾秒鍾至幾分鍾,迅速滲透皮下組織進入病灶區.殺滅風濕因子.此葯能自行滲透,抹葯時不用搓擦,病疼消失後,不要停葯,多抹10-30天,把風濕因子徹底消滅,以後既不輕易反彈.由於風濕病非常頑固,世界衛生組織中心將其列為第二2癌症.所以非要有對症的猛烈之葯,才能治療.追風果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恩賜.是能根治風濕病的原生植物葯材.同時能對骨質增生壓迫神經引起的麻木,酸疼也能快速見效.對骨質增生細胞有親和作用,能軟化骨刺.對皮膚病有特效.干蒼.濕疹抹蒼點上只抹2次就好,牛皮癖用針挑破皮膚.用生果擦一天3次。總之追風果對全身頭.頸.腰.坐骨關節都可以抹患處病痛會自然消失。 用法用量:追風果可生用.也可泡40度以上的白酒用風濕.骨質增生用葯酒每天依次.病重者每天2次用量:一年以下的病用3個.3年以下的病用5個.5年以下的用10個.(泡酒比例為一個果泡酒一兩.十個泡一斤)把追風果切碎放瓶內加入白酒再放少量生薑.搖動3分鍾就可以用了葯酒可放2-3年生果保存放冰箱內保濕。注意:追風果抹葯後有熱感.針刺感.癢感有部分人會起紅點,這些都是葯攻病灶的現象,停葯3天後自然會消失,癢時不用手抓,用手輕撫輕拍:體內的病痛自然會痊癒。(怕癢的人可以用葯店的"無極膏抹"次葯系原生植物不會傷人,放心使用.森林珍貴稀有葯物,請勿褻瀆浪費.
9. 緬甸香草是那種
也叫多枝香草
粗壯草本,高可達60厘米,干後不香。主根不發達,具多數散生側根;須根多數,纖維狀。莖直立,基部木質化,直徑可達7毫米,明顯四棱形,上部棱邊呈狹翅狀,通常有分枝。
健康功效
醬油:活血化瘀
八角:理氣、止痛、散寒
桂皮:溫中
食材用料
鴨1000克
啤酒一瓶
緬甸香草5個
油10克
鹽5克
醬油5克
八角6個
草果一個
桂皮10克
胡椒粉5克
雞粉3克
老薑10克
大蒜10克相剋食物
干辣椒15克相剋食物
緬甸香草啤酒鴨的做法
1.准備好大料
2.放少量油炒香
3.放下鴨子炒好,變色,再放鹽
4.換小煮鍋,放下啤酒,大火煮5分鍾,小火煮40分鍾
5.中間要拿筷子翻,一是能更好入味,二防止燒鍋。
6.要出鍋了,要保留點湯汁
7.換大鍋,放點油,把干辣椒,生薑,大蒜,炒香
8.之後放鴨,醬油,胡椒粉,收汁
9.最後放下緬甸香草,雞粉。
10.出鍋
10. 緬甸的蟲草哪裡有
第一次聽說緬甸也有蟲草,即使有你敢用嗎?蟲草的質量和葯效很大關系,而且價錢也是很高,不要輕易去冒險嘗試。
冬蟲夏草又名蟲草,是我國民間慣用的一種名貴滋補葯材,其營養成分高於人參,可入葯,也可食用,是上乘的佳餚,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冬蟲夏草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滋補肺腎,對肺癌、肝癌等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在臨床上對肺虛久咳,氣喘,肺結核咯血,盜汗,腎虛腰膝酸痛,陽痿遺精,神經衰弱及化療、放療後的紅細胞下降都有療效。
冬蟲夏草為蟲體與菌座相連而成,全長9~12厘米。蟲體如三眠老蠶,長約3~6厘米,粗約0.4~0.7厘米。外表呈深黃色,粗糙,背部有多數橫皺紋,腹面有足8對,位於蟲體中部的4對明顯易見。
斷面內心充實,白色,略發黃,周邊顯深黃色。菌座自蟲體頭部生出,呈棒狀,彎曲,上部略膨大。表麵灰褐色或黑褐色,長可達4~8厘米,徑約0.3厘米。折斷時內心空虛,粉白色。臭微,味淡。以蟲體色澤黃亮、豐滿肥大、斷面黃白色、菌座短小者為佳。
冬蟲夏草具有多種葯理作用,現總結歸納如下:
3.1對循環系統的作用
(1)對心臟的作用
冬蟲夏草有負性頻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心律失常等作用。蟲草醇提取物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明顯保護作用。
(2)對血液系統的作用
冬蟲夏草對血小板減少及血小板超微結構的損傷均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對戊巴比妥鈉麻醉有明顯的降壓作用。蟲草水提液具有較強的擴張冠狀動脈並增加冠脈流量的功能。蟲草提取物能促進血小板凝集而起到止血作用,其醇提取液能抑制血栓形成。
3.2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冬蟲夏草可明顯增強腎上腺素的擴張支氣管作用,調節支氣管平滑肌,減輕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肺心病等症狀,延緩復發時間。同時蟲草素對結核桿菌等引起肺部感染的病菌有強烈抑制和殺滅作用,且蟲草酸和蟲草多糖能修復已受損的肺泡細胞。
3.3對免疫系統的作用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對體液免疫功能有增強或減弱的雙向調節作用;
(2)可增強巨噬細胞吞噬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3)通過促進脾臟DNA的生物合成,增加核酸和蛋白質的含量,促進脾淋巴細胞的增殖而影響免疫器官的重量;
(4)使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增強,從而在抗癌、抗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3.4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肝臟是人體消化系統中一個重要的消化腺分泌器官,對造血、解毒、脂肪的轉化等都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冬蟲夏草對消化系統的作用就主要表現在對肝臟的一系列保護和防治上。
(1)冬蟲夏草可改善患者肝功能,減輕肝臟的炎性細胞浸潤和肝細胞變性壞死,蟲草菌絲有較強的促肝細胞修復作用;
(2)蟲草多糖脂質體(CPL)對CCl4損傷的肝組織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3)冬蟲夏草水溶液能抑制肝儲脂細胞增殖,還能抑制肝儲脂細胞向肌纖維細胞及成纖維細胞轉化 。
生長環境
關於蟲草的生長,人類對其感到神秘莫測,前人曾有詩雲,曰:「冬蟲夏草名符實,變化生成一氣通。一物竟能兼動植,世間物理信難窮。」其實,蟲草是一種昆蟲與真菌的結合體。蟲是蟲草蝙蝠蛾的幼蟲,菌是蟲草真菌,每當盛夏,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上,冰雪消融,體小身花的蝙蝠蛾便將千千萬萬個蟲卵留在花葉上。繼而蛾卵變成小蟲,鑽進潮濕疏鬆的土壤里,吸收植物根莖的營養,逐漸將身體養得潔白肥胖。這時,球形的子囊孢子遇到蟲草蝙幅蛾幼蟲,便鑽進蟲體內部,吸收其營養,萌發菌絲。當蟲草蝙蝠蛾的幼蟲食到有蟲草真菌的葉子時也會成為蟲草。
受真菌感染的幼蟲,逐漸蠕動到距地表二至三厘米的地方,頭上尾下而死。這就是「冬蟲」。幼蟲雖死,體內的真菌卻日漸生長,直至充滿整個蟲體。來年春末夏初,蟲子的頭部長出一根紫紅色的小草,
高約二至五厘米,頂端有菠蘿狀的囊殼, 這就是「夏草」。蟲草這時發育得最飽滿,體內有效成份最高,是採集的最好季節。青海,西藏、雲南省迪慶、怒江州是中國蟲草的主要產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