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公盤玉石要交多少稅
① 翡翠公盤是怎麼弄的
你好,翡翠公盤通常的講,就是賣方把准備交易的物品在市場上進行公示,讓業內人士或市場根據物品的質料,評議出市場上公認的最低交易價格,在進行拍賣,有點賭石的味道,電視有演繹過,樓主也可以去www.dgknl.com裡面有一個專門欄目可以了解一下更清楚的情況,希望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② 翡翠玉石原石的關稅是多少(從緬甸到中國)
正常未加工過的玉石關稅是3%,增值稅17%,可以抵扣,但是緬甸屬於東盟國,如果出具FORM E 原產地證關稅就是0,不過玉石正規進口審價比較難通過哦
③ 什麼是翡翠公盤
翡翠毛料的「公盤」,是翡翠毛料交易的盛事,它是較獨特和公正的一種拍賣方式。公盤一般歷時10天左右的時間。
緬甸對翡翠資源的管理嚴格。只有通過「公盤」才可交易出境,其他一律視為走私。
緬甸翡翠公盤猶如翡翠商們的「擂台賽」,是一種財力、眼力和膽識的大比拼。在正式公盤之前,所有翡翠毛料都編好號,註明了件數、重量和底價,不過底價一般都很低。所有毛料都公開展出三天,翡翠商們對所有展品一件件觀察,從中挑選出自己需要的毛料,然後評估其價格,確定出最佳的投標價,投入投標箱中。對於同一份料,由於有多人競爭,而且相互之間都不知道對方的投標價格(為暗標方式),因此投標價的確定是非常微妙的,價高了要虧損,價低了又怕別人買去,在公盤時經常發生標價低幾元或幾十元錢而失去可以賺幾百萬元翡翠毛料的事例。在正式下標的次日開始正式逐一公布每件料中標的公司、中標的價格。毛料則由中標者在付款後由專門的公司運輸至目的地。
從2009年10月起緬甸公盤實施保證金制度,即每位去緬甸公盤投標的玉石商人要先交納1萬歐元的保證金方能辦理入場證。並且在緬甸交易會結束之後一個月內付清中標玉石價格的10%,公盤結束3個月內付清全部玉石貨款,如有違約則沒收保證金。緬甸公盤使用歐元投標。因此出現了很多去緬甸投標的中國商人誤用人民幣投標以高出很多倍的價格中標導致經濟損失的事件。
由於中國翡翠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而翡翠資源卻越來越短缺,因此翡翠價格一直在飈升。
據不完全統計的單份成交情況看,約有超過70%的成交價略高於底價,有20%左石的成交價高出底價1倍至2 倍;有近10%的競爭非常激烈,有的甚至高出底價10倍以上成交,或許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出有色、種好的翡翠原料價格漲了不少。
④ 請問玉石銷售環節是否需要徵收消費稅稅率多少
玉石
零售環節不需交
消費稅
,但加工銷售要交10%的消費稅
⑤ 寶玉石交易 的稅率是多少
增值稅17%(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3%,另外還要有消費稅10%
⑥ 請問珠寶玉石類的海關稅率是多少
1.價格過低你需要繼續磋商,最好直接問DHL怎麼辦,他們有專業報關員,記住了,你既然交錢給DHL,他們就要為你服務~,他們有專業報關團隊,用好他們很關鍵。。。
2、進口稅率要看你是郵遞還是貨運,個人郵遞是10%(到海關總署網站查「行郵」類即可,貨運則非常麻煩,涉及商品歸類問題~
3、海關延誤不會產生什麼費用啊。。。除非DHL收你的費用~~海關收費都是有名有目的,會出具行政收費收據的,就算是收稅,也有稅單的。如果DHL告訴你海關收了你什麼錢,你問他要票就是了,海關收的錢都有海關蓋的章(任何行政部門都一樣)。
⑦ 賭石翡翠原石1000萬需要交多少稅
百分之30左右,但是通過特殊方法。不用交稅
⑧ 合法撿到玉石買一億五千萬交多少稅收個人所得稅
這個就要看稅務機關徵收的多少了!它是在一定范圍內浮動的,正常的情況下,10%左右
⑨ 翡翠公盤怎麼參加
翡翠公盤怎麼參加?要想參加翡翠公盤的話,你首先要按照他的要求去操作,才能參加他的活動
⑩ 個人玉石交易一億要交多少稅
這個就要看稅務機關徵收的多少了!它是在一定范圍內浮動的,正常的情況下,10%左右
【拓展資料】
個人所得稅(Indivial Income tax),是以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對象徵收的一種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是指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雖無住所但在境內居住滿一年,以及無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滿一年但有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公民、個體工商戶、外籍個人等。
個人所得稅的課稅原則有「屬地主義原則」和「屬人主義原則」之分。按照屬地主義原則只對來源於本國的收入征稅,而不論納稅人是否屬於公民還是居民;按照屬人主義原則只對本國的公民或居民征稅,而不論其收入來源於國內還是國外。
個人所得稅的課稅對象是個人所得額,但如何確定應稅所得,西方經濟學界有兩種對立的理論:一種是「所得來源說」即認為只有從一個可以獲得固定收入的永久性「來源」中取得的收入,才應被視為應稅所得;另一種是「凈增值說」即認為應稅所得應包括所有的凈收益和由第三者提供勞務以貨幣價值實現的福利,所有的贈與、遺產、中獎收入、投資收入和年金等各種周期性收益,但要從中扣除所有已支付的利息和資本損失,國際上通行的個人所得稅稅制有分類所得稅制、綜合所得稅制、混合所得稅制三種模式。
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
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中國在中華民國時期,曾開征薪給報酬所得稅、證券存款利息所得稅。1950年7月,政務院公布的《稅政實施要則》中,就曾列舉有對個人所得課稅的稅種,當時定名為「薪給報酬所得稅」。但由於我國生產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實行低工資制,雖然設立了稅種,卻一直沒有開征。1980年9月10日由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直至1980年以後,為了適應我國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政策,我國才相繼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暫行條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收入調節稅暫行條例》。
上述三個稅收法規發布實施以後,對於調節個人收入水平、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促進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是按內外個人分設兩套稅制、稅政不統一、稅負不夠合理。)為了統一稅政、公平稅負、規范稅制,1993年10月31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四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同日發布了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簡稱稅法),1994年1月28日國務院配套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1999年8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決定第二次修正,並於當日公布生效。
折疊最新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於2005年10月27日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2011年6月30日下午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根據決定,個稅免徵額將從現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2018年10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根據新修訂的個稅法,今後計算個稅應納稅所得額,在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扣除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可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稅法授權國務院制定專項附加扣除的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5]
2020年7月29日,國家稅務總局:完善調整部分納稅人個稅預扣預繳方法。為進一步支持穩就業、保就業,減輕當年新入職人員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階段的稅收負擔,國家稅務總局就完善調整年度中間首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等人員有關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事項發布《關於完善調整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公告稱,對一個納稅年度內首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可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月份數計算累計減除費用。公告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