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地區怎麼到了緬甸
⑴ 果敢曾有機會從緬甸獨立,因為什麼被耽誤了
網上一直熱議,說緬甸北部的果敢地區其實是中國的,而且他們自己也一直想要投靠中國。但中國卻不想要他們,結果就只能呆在緬甸了。這種說法其實並不怎麼准確,或者說果敢自身其實就不是獨立的國家,他們想要自己回歸中國,那也應該是中國與緬甸之間的事情,而不是自說自話地將自己當成中國的一部分。
如今,果敢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們再想獨立就不那麼容易了。或者說果敢人的機會消失了,他們若想要重新找回獨立的理由,那恐怕就要看未來哪個大國肯拉他們一把了。這恐怕也是緬甸所擔憂的吧,但這種事只有時間才會給出答案,現在說一切為時尚早。
⑵ 緬甸有哪些顧忌,因何一直沒能把果敢真正劃入版圖
我們總說中國地大物博,可中國歷代疆域到底有多廣,邊境線到底有多長,卻鮮有人能說得清。
總是覆蓋著少數民族神秘面紗的西南地區,就更是讓人摸不清頭腦。可越是神秘的地方對人就越有吸引力,所以今天我們要去探索的,便是西南一處名為"科干山"的地方。
而於果敢而言,飄搖百年,身處群山,未來的路也是布滿荊棘。作為緬甸近鄰的中國,也只能期待果敢能以適合它的姿態去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⑶ 緬甸果敢地區為什麼劃分給緬甸
國民黨蔣介石先劃的,但後來得不到援助又後悔不承認了,直到2005年才又重新承認「果敢屬於緬甸」的。
而新中國成立後,否認國民黨一切不平等條約,中緬邊境劃分一直未納入日程,直到1959年的地圖果敢依舊屬於雲南省!但在1960年國慶節,周總理從「交朋友求支持」考慮,以「麥克馬洪線」為依據簽署《中緬劃界協定》,將果敢劃歸緬甸。《中緬劃界協定》有據可查!
⑷ 了解歷史,果敢是怎樣被劃分給緬甸
1886年,英國吞並緬甸貢榜王朝,同時將緬甸北方臣服於緬甸的土司也納入英屬印度。英國與清朝簽訂契約,界定中緬兩國邊境傳統上沒有穩定歸屬的土司,一些被分為中國所有,部分則屬緬甸。經過多年談判,1897年《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果敢被劃入英屬印度的范圍成為木邦大土司轄下的小土司邦。
⑸ 緬甸和果敢是到底怎麼一回事,我想知道具
果敢地區在東漢,該地曾屬哀牢,後哀牢內附東漢,該地屬東漢永昌郡。三國時期,蜀漢諸葛亮在平南時在諸葛炮樓山留下了遺跡。大理國時期,屬永昌府孟纏甸。元代,分屬雲南省鎮康路、孟定路。明代,該地鄰近鎮康州以及孟定府。明末清初,有大量漢族受清政府民族迫害移民至此,自此之後為漢族世居之地。18世紀,漢族移民後裔楊氏成為果敢主要勢力。雍正七年,滿清封楊映曾為世襲果敢縣令。
1897年我大清簽訂《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把果敢割讓給英屬緬甸。
1942年,果敢土司楊文炳寫了一份致蔣介石的請願書,表示「願率土重歸,抵抗日本侵略」。於是,遠征軍騎兵團,開始進抵老街地區流動防守,狙擊日軍進犯。楊文炳開設臨時指揮部,召集土目伙頭開會,宣布全面進入緊急狀態,征調鄉勇兵丁,組建自衛武裝,配合遠征軍對日作戰。同年(1942)9月12日,楊文炳接到中國遠征軍轉來的蔣介石的回信,大意是:果敢是英國屬地,楊文炳是英國官員,但中英是盟軍,中國軍隊將援助果敢的防衛;並授予楊文炳上校軍銜,責其籌組果敢抗日自衛隊,出任司令;編制列入遠征軍11集團軍39師序列。其武器裝備,除楊文炳已經自籌的200條槍之外,由遠征軍補充。
緬甸獨立後,緬甸政府將當地的漢族分為果敢族。從此,果敢華人作為緬甸一個合法的少數民族—「果敢族」。後來新中國建國初期中緬邊界談判,雙方忽略果敢問題,周 總 理做主把果敢、南坎等緬北地區大多讓給緬甸,當時被譽為「新中國處理邊界領土爭端的典範」,可謂「舊思路」的典範。果敢第一特區時期,果敢擁有高度的自治權,自行管理內部事務並擁有自己的軍隊。彭家聲就是果敢特區的領導人,擁有果敢軍政最高權力。由其領導的果敢似乎與中國內地沒什麼兩樣:使用人民幣,學校教的是雲南漢話,手機是中國移動號碼,座機也是雲南區號,法律也完全照搬中國,完全借鑒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大量吸引中國的人才與資金……2009年緬甸政府軍對當地漢族武裝果敢同盟軍激烈交火後,成功佔領該區。自此,果敢開始融入緬甸。2011年3月30日,以吳登盛為總統的緬甸新政府成立,同日新的「緬甸聯邦果敢自治區」也正式成立,幾乎完全自治、實質獨立的緬甸撣邦第一特區被撤銷並成歷史,緬甸中央政府繼續扶植白所成為主席。
⑹ 果敢現在是在緬甸軍政府控制下嗎
是。
果敢,全稱「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首府老街市,位於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北面和東面緊鄰中國雲南省。
北面是中國雲南省龍陵縣、芒市,東面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市管轄下的鎮康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接壤,南面以南定河為界限與佤邦南鄧特區相對,西臨薩爾溫江與木姐市的勐古鎮、大勐宜和貴概鎮相峙,西南方向交界的是滾弄鎮,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
國境線約250公里。
2005年相關數據顯示,果敢當地總人口約25萬人,其中90%人口為果敢族,為主要緬北漢人聚居區。據2016年相關信息顯示,果敢自治區下設1縣、2區、2鎮和28個鄉、社區。
果敢地區原為中國領土,隸屬中國雲南省。
1894年,中、英雙方重新劃定邊界,在倫敦簽訂了《中緬邊界條約》 規定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
1897年,中、英雙方在北京重議邊界問題,英國強迫中國與其簽訂了《續議滇緬界務條約附款》,將果敢地區劃入英屬緬甸。
19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政府邊界條約》簽訂,其中並未提到果敢,代表新中國放棄收復果敢的權利。果敢歸緬甸撣邦管轄。
2011年3月25日,果敢地區正式更名為 「緬甸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
果敢曾經(1989年-2009年)有高度的自治權。2015年3月26日,緬甸軍方宣布已控制整個果敢地區,對果敢地區採取了融入緬甸的政策,大力引入緬語教師,採用緬語教學。
(6)果敢地區怎麼到了緬甸擴展閱讀:
果敢人的歷史其實非常短,但是這個地區的關系卻非常復雜。可以說,世上很難找到第二個地區,有果敢地區這么復雜的情況了。
第一,地域復雜。
因為處在中緬邊境的交界處,因此在歷史上,這里曾在兩國之間輾轉。1885年第三次英緬戰爭前,果敢地區一直屬於中國。接著在清朝末年,由於清朝控制力減弱,果敢一度獨立自治。
第三次英緬戰爭後,木邦土司帶著48個小土司降英,果敢也被劃進了這個范圍,英國委任果敢土司為「世襲果敢訓政布司」,但果敢土司不接受。
1890年,英軍向果敢挺進,企圖佔有中國領土。1894 年,中國與英國簽訂《中英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款》,果敢及北丹尼劃歸中國。但1897年,英國借口威逼中國,兩國又重議此事,並簽訂了《中緬條約附款》。這樣,又將果敢和北丹尼劃入緬甸(那時候緬甸歸英國管)。
1948年緬甸獨立後,果敢首領楊振材兄弟為了在緬甸獲得更多話語權,聲明果敢歸緬甸所有,並寫入憲法。1962年,中緬兩國勘定國界,果敢這時候正式劃入緬甸版圖。
1989年,果敢宣布脫離緬甸。1995年,果敢一分為三。
第二,人員復雜。
明朝末年前,這里只是荒無人煙的地方,只有一些土著生活在這里,被稱為「老葫人」。
清政府遷都北京後,加緊了對南明政權及各種地方勢力的清掃。
後來清軍及吳三桂攻打雲南,南明永曆帝朱由榔與張獻忠農民起義軍的余部逃到緬甸,被緬王收留。後來吳三桂進緬甸討伐朱由榔,緬王就把朱由榔交給吳三桂。其餘明軍及農民起義軍余部,就跑到果敢地區躲避。同時,一些雲南人也涌到這里來開荒種地,這里就變得熱鬧了。
在英緬戰爭中,不少緬甸人,乃至英國人又加入到這一地區。使得這一地區的人員結構更為復雜。
第三,政權復雜。
果敢地區原本各自為政,形成許多小部落,小土司。後來,原籍南京應天府的漢人楊高學到果敢,加入「興達戶」。後來,其後人逐漸強大起來,在乾隆60年(1758年)的時候,楊家後人逐漸控制了整個果敢地區,並把「興達戶」改名為「果敢」。
雍正八年(1730年),楊家後人楊猷才被清廷封為「誥封奉正大夫」。道光二十年(1840年),雲南總督又奏封清朝皇帝,封楊家後人楊國華為「世襲果敢縣令」。
第三次英緬戰爭後,英國委任作為楊家後人的果敢土司為「世襲果敢訓政布司」,果敢土司不答應。
1948年緬甸獨立的時候,果敢土司楊振材被選為緬甸首屆上議員兼撣邦財政部長。其兄弟楊振聲任果敢地區下議員。
1965年果敢進入動盪時期,楊家後人楊振業與彭家聲組建反政府武裝,而另一個勢力羅星漢則與政府軍聯合,圍剿楊、彭兩人。1967年,另一楊家後人楊振勛回果敢加入彭家聲反政府行列,但楊振業卻又倒戈與政府一起,圍剿彭家聲及楊振勛。彭家聲退入中國境內,接受緬共領導。
1989年,彭家聲又宣布脫離緬共,成立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由此打鬥不休。1995年,果敢一分為三,彭家聲、楊茂良、孟薩拉各霸一方。
直到今天,果敢依然沒有和平統一與安定。
⑺ 果敢地區是什麼時候劃給緬甸的
1897年清政府由於各國劃分勢力范圍企圖瓜分中國清政府割給英屬緬甸政府的
⑻ 果敢和中國緬甸什麼關系
1·果敢在唐代屬於中國地方政權南詔國的領土,宋代屬於大理國的領土,1897年劃歸英屬緬甸。現全稱為「緬甸聯邦果敢自治區」(2011年前稱「緬甸聯邦第一特區」),首府老街市,位於緬甸東北部,毗鄰中國雲南省,是一個以漢族(當地自稱「果敢族」)為主體的自治區,人口約14萬,面積兩千餘平方公里。果敢地區擁有高度的自治權,通行漢語(當地人稱果敢語),漢族占絕對多數,並且保留著漢族生活習慣。果敢地區長期處於動亂之中,社會經濟發展落後,當地博彩業發展迅速。
2·清朝之前,果敢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區域。明末清初,有大量漢族移民至此,自此之後已為漢族世居之地。18世紀,楊氏漢族移民後裔成為果敢主要勢力。雍正七年,封楊映曾為世襲果敢縣令,向清朝效忠。1897年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果敢被並入英屬緬甸。在抗擊日本侵略中成立抗日地方自衛隊隸屬於孫立人所率領的抗日遠征軍。1948年緬甸獨立。由於歷史和政治原因,果敢屬於緬甸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域。
3·此後果敢長期處於武裝割據的戰亂與貧困之中,2009年緬甸政府軍與當地彭家聲為首的「果敢同盟軍」激烈交火後,成功實施了對該區的接管。自此,果敢再次融入緬甸社會。2011年3月30日,以吳登盛為總統的緬甸新政府成立,同日新的「緬甸聯邦果敢自治區」也正式成立,中央政府繼續任命白所成為主席。
4·2015年2月9日,原果敢同盟軍再次率軍奪回果敢老街,打敗了白所成領導的親緬政府。目前果敢由果敢同盟軍所控制,白所成不知去向。
⑼ 果敢地區在哪為何緬甸一直控制不住
果敢地區在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上。其實果敢地區原先是中國的領土,但是在1897年的時候,中國和英國再次對國家邊境這個問題進行討論,當時英國強迫中國簽訂協議把果敢地區劃入英國到殖民地緬甸地區。而當時緬甸之所以無法控制果敢主要是三個原因造成的。
第3個原因就是果敢地區的地勢非常的復雜,典型的易守難攻。要知道雖然緬甸軍隊在正面與果敢軍隊進行作戰的話,有可能獲得戰爭的勝利。但是再加上那些其他國家的軍隊支持果敢地區以及這一些復雜的地勢,緬甸軍隊就不一定能夠獲得戰爭的勝利了。因為果敢地區的山比較多,並且樹木也比較多,很容易讓果敢軍隊的士兵隱藏身形和與緬甸軍隊打游擊戰。而那時緬甸軍隊只能無法發揮出軍隊的優勢,從而拖住這場戰爭。
⑽ 300年前果敢先民為什麼從中國內地來到緬甸北部居住
人口增長,耕地相對不足,引發開荒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