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有多少個火車站

緬甸有多少個火車站

發布時間: 2022-06-21 21:24:36

Ⅰ 緬甸為什麼把首都從仰光遷到內比都

「威脅說」認為緬甸的遷都是感受到外來的軍事威脅;「控制說」認為緬甸政府北遷是想解決對北部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問題。

Ⅱ 中國去緬甸怎麼

簽證 機票 電話卡 遊玩景點 緬甸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東南亞國家,這里擁有非常濃郁的佛教文化,和中國自古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目前緬甸正在大力發展旅遊行業,那麼中國遊客怎麼才能去緬甸旅遊呢?

緬甸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東南亞國家,這里擁有非常濃郁的佛教文化,和中國自古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目前緬甸正在大力發展旅遊行業
簽證
緬甸已經有了電子簽證服務,在官網系統上,輸入個人信息資料就可以了,需要兩寸照片電子版,只需要護照信息,不需要往返機票這些。費用約330元,需要用信用卡付款美金。資料審核一般不會超過三天,三天左右電子簽證會下來,列印就可以用了,記住一定要列印,這樣出入境都比較認可。

大家也可以在淘寶電子簽,價格378。材料只需要2寸白底照片加護照首頁掃描,(護照掃描的話,iPhone手機備忘錄有掃描功能),還需要向賣家提供從哪個口岸入境,兩三天出簽證,然後彩印出來隨身攜帶就ok。
機票
從中國飛往緬甸的機場還是很多的,如果是需要購買特價機票的話,大家還需要先飛吉隆坡然後轉機到仰光,這個過程雖然花費的時間比較長,但是很便宜和劃算,來回大概只需要一千三百元/人。性價比超高,強烈推薦購買這種機票,由於亞航只廉價航空,所以不提供餐飲和大行李箱,自己注意一下即可。
電話卡
緬甸機場以及周邊的商店都有大量的賣當地電話卡的,價格在20元左右,非常便宜,電話卡也是根據你在緬甸帶多長時間來自由選擇的,這里提供較好的4G網路服務。
遊玩景點
一般路線是仰光入境,去蒲甘到曼德勒出,城市之間乘坐夜巴9個小時,蒲甘到曼德勒4個小時,飛機價格很貴,尤其是仰光到蒲甘,仰光有著名的瑞金大佛塔,蒲甘是萬塔之城,看日出日落,曼德勒最有名景點烏日策橋日落。

仰光中央火車站,坐了《孤獨星球》里的Circle train. 三個小時200緬甸幣,人民幣8毛錢。城市周圍真的很窮,建議大家可以在青旅定了晚上去蒲甘的大巴票,100多塊錢左右,車上有毛毯,有礦泉水還有可樂從仰光到到蒲甘大概需要花費8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到了蒲甘就去看了日出,對了,蒲甘晝夜溫差很大,進蒲甘要買票,一個人100多人民幣,可以玩三天,蒲甘的萬塔之城,手指之處必有浮屠,這是對蒲甘佛塔的數量多的形容。現存2000餘座佛塔與佛廟,但是沒有一處雷同,去蒲甘建議帶上口罩。塵土飛揚,在蒲甘三天,看了上千座佛塔。

需要注意的是緬甸比我們想像中可能更加臟亂一些,包括城市仰光街道上只能用臟來形容,蒲甘到處都是土路,漫天飛沙,飲食方面非常不衛生,所以吃的時候要選擇干凈一些的,注意飲食安全。

緬甸進入佛塔都需要脫鞋,長褲,長袖,尤其是下飛機過海關的時候,真的太慢了,是遇到過最慢的邊檢,要排至少一小時,所以一定要趁早排隊過海關,不然隊伍太長,兩小時都輪不上。

緬甸的飲食很中國相似,米飯,雞肉,魚肉,鴨這些,特色是茶葉沙拉,咖喱雞,肉等。水果又便宜又豐富,海鮮很貴,品質一般。

Ⅲ 怎麼去緬甸

你需要有中國護照,然後再去緬甸駐昆明或者北京大使館申請簽證。也可以讓旅行社代為辦理。如果你要開車去,只能夠從雲南這邊過去,而且只能到達緬甸開放的邊境城市,不能到達中部城市的。如果你只是想到緬甸的邊境看看的話,可以省略護照和簽證的環節,但是看不到緬甸最好的風景。消費水平的話,就看你去什麼地方消費了,如果是大城市,還是很貴的。因為住宿酒店時是收美金的,一個晚上35美金(舊首都仰光),如果你去吃飯的話,去中國餐廳的話,一頓差不多平均3萬緬幣,將近兩百塊人民幣。當然你要吃一般一點的也有的,如果是要吃石斑魚、魚翅這些就另當別論了。如果是一些小城市的話,住宿會比較貴,吃的會比較便宜。如果是旅遊,建議去仰光-瓦城-蒲甘看看,旅行社都有路線,全部下來大概不到一萬人民幣,包括住宿和機票簽證全部費用。順便帶幾個翡翠回來,轉手一賣,就賺回來一半左右了。不過,要買有發票的翡翠。不然海關麻煩。

Ⅳ 緬甸的標志性建築物是什莫

仰光(Yangon) 仰光地處富饒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仰光河下游.距出海口34公里.是緬甸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中心。人口500多萬.仰光屬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綠樹成蔭、鮮花常開.有「花園城市」之稱。仰光古稱「大光」.十八世紀中是仰光河畔的一個漁村。1755年改名為「仰光」(緬文意為「戰爭終止」)。 仰光港為深水港.可進出萬噸輪.是緬甸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仰光也是全國的航空樞紐.北郊建有敏加拉洞國際機場。 仰光市內主要景點有: 大金塔(Shwe Dagon Pagoda):是仰光最具代表性的景點,踏高110米,坐落於市內一座小山上,表面塗有72噸的黃金,塔頂由近3000克拉的寶石鑲嵌而成。整個建築群非常雄偉,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奪目而耀眼。傳說是保存有佛祖八根頭發的商人兩兄弟建成,已有2500年的歷史。 大金塔緬語名「瑞德宮」塔.聳立於仰光市中心丁固德拉山崗上.是仰光市的地標。大金塔始建於公元前588年.相傳塔下藏有佛祖釋迦牟尼的八根佛發.是著名佛教建築和人類文化遺產。在緬甸百姓心中有至高無上的神聖地位。每逢月圓曰或佛教節日.大金塔都有盛大的佛事活動.香客信徒雲集。大金塔主塔高368英尺(110多米).佔地14英畝.從底至頂按壇台、雲鑼座、緣缽鍾座、飛檐座、蓮座、蕉包的次序層層砌高。頂部由寶傘、風標和鑽球組成。鑲嵌著無數的寶石翡翠.最頂端鑲有重76克拉的鑽石。4座中塔和64座小塔呈眾星捧月狀環繞在主塔四周。風格各異,錯落有致.整體合一,每座小塔的壁龕內均供奉著大小不一的佛像。主塔和小塔上貼滿金箔.僅主塔貼金就重達7噸多。大金塔上下四周懸掛1萬多枚金銀風鈴,風吹鈴動,聲傳四方,悅耳動聽。大金塔東、南、西、北四方建有四道正門,每門入口處均有造型獨特的緬式獅身人面獸守護。南門建有電梯.供國賓及外國遊客登塔使用。塔東北角有一棵菩提古樹.相傳是從釋迦牟尼金剛寶座的聖樹苗中移植而來。東北角和西北角有兩座古鍾.一座約16噸。系1778年緬王捐鑄。另一座約40噸。系1841年緬王捐鑄。塔南側為大金塔博物館。陳列著信徒捐贈的佛像、金銀器皿和其它物品。 甘道基皇家太湖 在高大的合歡樹和棕櫚樹叢中.皇家大湖(緬語名「甘道基」), 如一顆碧綠的翡翠鑲在仰光市區,湖西的高崗上矗立著金光燦爛的大金塔;湖東是美麗的卡拉威宮,湖北面是綠樹成蔭的昂山公園,湖岸環繞著木走廊,是散步和欣賞湖濱美景的好地方,湖北建有一寬大的柚木平台,是遠眺、拍攝大金塔和卡拉威宮的絕佳位置,在這里還可以觀賞倒印在湖中美麗的日出和醉人的日落。 卡拉威宮 卡拉威宮是緬甸風格的代表性建築,設計別具匠心,造型為兩只傳說中的神鳥——妙聲鳥.背馱一座寶塔.浮游在皇家大湖上。建築周圍的雕刻及大廳內的裝飾.描繪了緬甸主要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場景,金、紅兩色是整個建築的主體色彩.象徵吉祥、安樂。 卡拉威宮 (Karaweik Palace): 是仰光市內景點的標志之一。是一艘浮於湖中的鳥型大船,很有特色。外觀金碧輝煌,裡面裝飾豪華。每天晚上7點至10點有緬甸民族歌舞表演,以自助餐的形式開放。 茵萊湖(Inle Lake) 位於仰光市北部,湖面寬闊,湖水清澈.湖畔綠樹成蔭.碧草如茵,繁花似錦,湖周有多個公園,是仰光市民休閑的好去處。湖邊樹叢中,風格各異的豪宅別墅、茶餐廳、賓館或隱或現。在湖邊的咖啡館悠閑小坐,清風習習而來,遠看藍天微雲、白帆點點,讓人不禁入忘我之境。湖濱還有緬甸劃艇俱樂部,對這個水上項目有興趣者可以在這里花不多的錢當一次「一日會員」,由專業劃艇運動員陪你到泛舟湖上,體驗一次競技之樂。緬甸國賓館也建在湖畔。 茵萊湖長22公里,寬10公里,是緬甸主要的風景區。茵萊湖三面環山,處於盤地中間,湖面非常寬闊,湖水的顏色隨天氣變化。乘船游茵萊湖是主要的旅遊項目,浩瀚的湖面上有集市、菜園、寺廟、學校、工廠、酒店、參觀等。湖上船不多,在浩瀚的湖面上航行,正是「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昂山市場 (Bogyoke Market) :位於市中心,是仰光市內最大的旅遊工藝品市場,除供應仰光市民日常用的各種百貨外.還出售各種特色旅遊紀念品、天然寶石、翡翠玉器、金銀飾品、金線綉、木雕、漆器、皮具、藤器等傳統工藝品.是外國遊客的主要購物場所。是外國客人購物的天堂。 蘇里塔Sule 位於市中心.鬧中取靜.塔高46米.塔身鍍金.塔基呈八邊形。據傳建成於2000多年前迎接聖物的和尚自印度返回後,以Kakusana菩薩時代的保護神Sule的名字命名。周圍遍布出售工藝品的攤販。 波特濤塔Botataung 又名千佛塔.與Sule塔同時建成。據傳從印度來的護送聖物的千佛陪葬於此。1943年被皇家空軍炸毀.20世紀下半葉重建。重建中發現了許多2000多年前的文物和珠寶。遊客可進入塔身內部觀賞保存聖物的密室。 巧達吉卧佛塔 塔內有長70米的卧佛雕塑。雕塑完成於1907年,20世紀60年代重修。佛腳上的108種佛跡清晰可見。旁邊的英文說明逐一解釋各種佛跡的含義。 中心公園 位於仰光市政廳附近的中心公園,又叫瑪哈班都拉廣場,是為紀念抗擊英殖民者的民族英雄班都拉將軍而得名。公園中央的獨立紀念碑高42.72米,像一枚刺向蒼穹的寶劍,象徵著緬甸的自由與獨立神聖不可侵犯.也向後人講述著班都拉將軍為爭取緬甸獨立而犧牲的英雄事跡。公園邊的仰光市政廳,是一黃色的緬式風格建築,外觀莊重、裝飾精美,遊客均會到此拍照留念。 珠寶展覽館 1992年建成,由南、北兩樓組成,南樓設有珠寶拍賣廳和貴賓休息室,每年的珠寶交易會和玉石拍賣會均在此舉行。兩樓間安放著緬甸的國寶…33噸的老坑玻璃種玉石,當年緬甸政府用大隊官兵,歷時數月才從開采地運到此處。北樓是一幢4層建築,頂層為珠寶和礦藏展覽廳,陳列著緬甸自獨立以來收藏的各種國寶級珠寶玉石珍品,令人在大開眼界之餘更增加不少知識。其中有個展台展示的是玉石的等級和分類,玉石愛好者是非看不可。展廳北側還陳列著緬甸主要礦藏示意圖,展有緬甸的各種礦產樣品.並配有一個緬甸地圖沙盤,全緬各地的主要礦藏一目瞭然。其餘樓層為珠寶首飾銷售廳,遊人在此可以購買到各種珠寶飾品 觀音古廟 位於唐人街.由第一代華人移民所建,供奉著從故土請去的觀音娘娘.歷來香火旺盛.緲緲香煙中散發著暖暖的鄉情。 國家歷史博物館 位於PYAY大街的使館區.從歷史、宗教、工藝等多方面介紹緬甸歷史,一樓展示緬甸歷史上歷朝的珍寶,二樓展示各類佛教藝術品,三樓是繪畫為主的藝術品。 丁茵水中佛塔 丁茵(Thanlyin)的水中佛塔(KyauktanYele Pagoda),在眾多緬甸塔群中獨樹一幟,別具匠心,塔群建在河中心的小島上,需乘渡船方能到達。信徒在這里放生魚,是該地的一大特色。沿途可觀賞丁茵大橋,Kyaik Kauk Pagoda、以及具有濃郁殖民色彩的丁茵(Thanlyin)小鎮,沿途秀麗的田園風光和綠樹叢中點綴的緬式高腳茅屋也別有一番風情。如果時間富餘,可在途中的椰林餐廳稍事休息.,品嘗緬式小吃,體會一把忙裡偷閑的田園夕樂。 二戰英軍公墓 為緬懷二戰時期犧牲在緬甸的英國士兵,英國政府和緬甸政府在仰光郊區桃疆為他們建了一座紀念他們的公墓。 特色建築 仰光作為曾經的殖民城市.多座建築保留了西方建築風格.還有西式風格與緬甸特色的混合建築.更具藝術色彩和視覺美感.如仰光市政廳、天主教堂、海關大樓、仰光火車站等。 參考資料: http://as.bytravel.cn/art/mdl/mdlyjdqgl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44050983.html

Ⅳ 萬塔之邦

緬甸

緬甸:昨天的輝煌

文/任維東
緬甸對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中期,我曾以邊境旅遊的方式,從雲南省的德宏州出境,去過緬甸的木姐和南坎兩個小城。當時,中國改革開放大潮初起,經濟還很不發達,這兩個緬甸小城裡自由市場上的電子手錶、化妝品、襯衣等商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又從西雙版納出境,去過緬甸的勐拉。這些地方都處緬甸的北部邊境,經濟並不發達,甚至可以說是落後。說陌生,是指我還沒有深入到緬甸的腹地。
今年「五一」大假,我不畏炎熱,決定與朋友飛赴緬甸旅遊。所見所聞,使我感到過去國人對我們這個近鄰的了解實在是太少,甚至有許多誤解。
過去,一提緬甸,在許多國人眼裡,似乎就意味著腐敗、獨裁、毒品、貧窮與落後,很容易聯想到金三角、昂山素季等等。這裡面明顯有宣傳的誤區。等你到了那裡,親眼看看,就會明白「百聞不如一見」的古訓是做人時應當時刻謹記的。
我們這次去造訪的是緬甸現在的首都仰光和古都曼德勒、蒲甘。
事實上,緬甸在歷史上曾是中南半島上稱霸一時的強國,有著輝煌的歷史。在雍籍牙王朝孟雲王統治時期(公元1782-1819年),緬甸的封建社會發展到了鼎盛時期,疆域西起當今印度的阿薩姆、曼尼坡,東到今泰緬邊境的廣大地區,都是它的勢力范圍,成為當時東南亞各國中疆土最為遼闊的強大的封建國家。
位於中南半島西部的緬甸,面積約676,581平方公里,在東南亞僅次於印度尼西亞而居第二位。與中國接壤的國境線長達2,185公里,其中與雲南省接壤的邊界線有1,997公里。由於其大部分國土都在北回歸線以南,因而屬於熱帶。
花城仰光
現今的首都仰光是一個洋溢著現代氣息的美麗的城市,特別是城中參天的熱帶樹木、盛開的鮮花和殖民地時期留下的歐式建築,給人印象頗深。
5月的緬甸正是一年中該國最熱的季節。我們到達仰光那天的中午,有空調的旅遊大巴內氣溫竟然在30攝氏度,車外氣溫高達41攝氏度。或許是我們已經先在曼德勒預熱過了,所以一身短打扮(短衣、短褲、拖鞋)的我,居然也能接受和適應。當然,一離開空調,就免不了汗流浹背。
導游阿強是個華人,一路上給我們介紹緬甸的歷史,而且總少不了要贊美當年佔領緬甸的英國殖民者,說仰光的街道、火車站都是英國人一百多年前規劃興建的,某一街區的建築也是英國人建的,等等,時至今日,還在沿用,仍然能適應仰光城市現在的需要。
來仰光,第一要看的自然是其標志性建築、堪稱世界之最——雪德恭大金塔。它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經數次整修,如今塔高112米,底座周長427米,其塔頂鑲嵌有7000多顆鑽石及一顆世界最大的紅寶石,塔身用純金建造,而且大金塔四周又環立著68座各式小佛塔,形成金塔之林,在藍天紅日的映照下,真是燦爛輝煌,蔚為大觀。據說,整個大金塔使用了六七十噸黃金,這也更凸現了大金塔的珍貴。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看大金塔就是看黃金。一年到頭,這里都擁擠著緬甸的佛教信徒與世界各地的旅遊者。
在緬語中,仰光意思是「戰爭結束」,也就是和平之城,位於伊洛瓦底江支流仰光河的左岸。其街道不寬,但比較整齊,建築也要比古都曼德勒現代化,高樓不少。但最讓人稱道的是街道、馬路兩旁鬱郁蔥蔥又參天的大樹以及盛開的各種鮮花。說仰光是春城、花城,倒真是恰如其分。
由於仰光工業很不發達,許多日用品和工業品依靠進口,加上熱帶植物遍布,雨水充沛,所以這里的空氣質量非常好,污染少,天是瓦藍瓦藍的。對於久居中國污染嚴重的大都市的我們而言,來緬甸洗肺、換氣,真是好極了。
走在仰光的大街上,看到一個怪現象,那便是正在跑的汽車大都十分破舊,而且形形色色,真像一個舊車博物館。有的老式汽車我們以前只在電影里看過。這些汽車中有上個世紀20年代的甲殼蟲、有老掉牙的二戰卡車,更多的是日本產於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舊車。問及原因,導游阿強說,緬甸軍政府規定從外國進口的新車在緬甸銷售要繳納高達200%的關稅,所以大多數緬甸人很難買得起新車,只好用外國(主要是日本)淘汰的舊車。
普通的緬甸人出行,主要靠的是從中國進口的自行車和摩托車。也有乘坐公共汽車的。仰光的公共汽車也很特別,有不少使用的是箱式小貨車,乘客一個挨一個站在車廂里,任憑氣溫高達三四十攝氏度,像沙丁魚似的緊緊擁擠在一處,甚至還有勇敢者外掛在車廂的兩邊和尾部,讓我們這些老外看得提心吊膽,生怕他們從車上摔下來。
這些以運送人為主的公共巴士不少都是超載,安全措施也非常缺乏,仰光當局的管理人員如警察竟然熟視無睹。我們對此感到十分奇怪。阿強說,沒辦法,國家落後、人窮,命不值錢,也就是兩袋米的價錢嘛!他解釋說,在緬甸出了交通事故,人被汽車軋死,政府也就補助死者家屬兩袋大米而已。當然了,如果軋死了當大官的家人,那就不是兩袋大米能解決的,麻煩就大了。
提「錢」來見
沒來緬甸之前,就聽說緬甸一些政府官員相當腐敗,凡事都要錢。因此,當我乘飛機抵達曼德勒時,就做好了入境交小費的准備。前年,去柬埔寨旅行,在首都金邊國際機場,我和全旅行團的朋友,每人都被迫在查驗護照時向移民警察奉獻了1美元,才順利過關。
當我站在曼德勒國際機場的外國人入境通道前,一個面孔黝黑的男移民官員,友好地用英語同我打招呼。在我把護照遞上去後,他問我:「Can you speak English?」「A little.」我一邊回答,一邊提高了警惕,心想莫非他想要小費?豈料,他只是問我的職業是什麼,來緬甸訪問的目的是什麼,准備去什麼地方,並沒有索要小費。兩人一問一答,臨了,他還給我護照時,不忘說一句「Welcom to Burma!」我終於如釋重負地過了關。
入境的經歷使我以為原來的傳說有些言過其實,甚至是謠傳。沒想到,在後來的旅途中,還是得到了驗證。導游阿強說,由於經濟不發達,緬甸的政府官員薪水很低,而要養家糊口、過好日子,則不能不索要小費、收受賄賂,這在那裡已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據他介紹,在緬甸找官員辦事,幾乎無一例外地要「提『錢』來見」。比如司機開車違犯了交規,見警察時一定要把錢捏在手中與他握手,而一些有經驗的老警察不用看,但憑手感,就能判斷出司機送的錢的面值大小,真是一絕。據說有一次,緬政府因為腐敗受賄問題,一次更換了政府十多個部長。
在我們結束旅行,再次來到曼德勒機場,准備從這里回國時,索要小費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在第一次過機場安檢門的時候,與我同行的好友那鼓鼓囊囊的錢包,立刻讓檢查官員眼睛發亮了,示意這位好友在一旁等待檢查。他和我都以為壞了,這下錢包里的美元要被沒收了,因為入境時沒有申報。負責檢查的那人,將好友的錢包拿去翻看了一下,然後向另一位官銜比他大的人請示怎麼辦,兩人用緬語嘀咕了一陣,還是揮手放行了,讓人虛驚一場。然而同行的一位四川老表,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攜帶的七八千元緬幣,被以「政府規定不準將緬甸國家貨幣帶出境外」為由,合理合法的沒收了,盡管四川老表解釋說他還要回來做生意,也無濟於事。
量體溫(因為北京又發現了非典)、換完登記牌,又辦行李托運,我親眼看到「很懂規矩」的導游阿強,從他的錢包里抽出幾張大額緬幣,送給辦行李托運的機場工作人員。當這些手續總算辦完之後,向候機廳走去,沒想到緬甸人還設了最後一道安檢在那裡。 我自然是順利過關了,拿好自己的物品,正准備找個座位坐下,一轉身,發現我的那位好友又被攔住了,自然又是他的錢包惹的禍。負責檢查的三、四個緬甸官員有兩個是穿軍裝的軍人(緬甸是軍人政府,一切都是軍方說了算),其中一個示意好友停下。跟在好友後面的一位同行者,想幫忙,可惜試了一下,聽不懂軍官說的英語。感到緊張、又不懂英語的好友趕緊喊我:「大哥,你快來看看,他要干什麼。」我走過去,看見軍官把裝有錢包、護照之類的小塑料筐放在一旁。我用英語問他「有何貴干?」他支支吾吾,不肯明說。我馬上意識到,可能是想要小費,連忙問他是否要「Tips」,他點點頭,豎起一根手指:「One dollar!」我當即向好友說明,他連忙從錢包里抽一美元奉上,那軍官又指了一下他的同伴。我說:「再拿一美元,給他。」好友又急忙抽出一美元遞過去,這樣才終於放他過關了。待到候機廳坐定,議論剛才的經歷時,同行的一位老者帶著一臉的不悅進來了,他沒有美元,卻被索要了300元人民幣。瞧瞧,緬甸軍政府官員的腐敗,我們總算領教了!
照說,佛教號召信徒追求簡單生活、不能貪婪,在這樣一個人人信仰佛教的國度里,這些利用職權、明目張膽地向外國遊客索要錢的行為是否與佛教的宗旨相違背呢?
萬塔之邦
這里想說說緬甸的另一大特色。來到緬甸就如同來到佛教國度。由於歷史的原因,至今緬甸奉佛教為國教,國民的80-90%都是佛教信徒。據資料記載,緬甸這樣一個人口四五千萬的國家,和尚就約有10萬之眾,尼姑數千,大小佛寺在2萬座以上,佛塔也多達10餘萬座。
如果你是佛教信徒,那以我這次的經歷奉勸你一定要去緬甸朝聖。事實上,這次緬甸旅行中,我也發現了一些來自泰國、中國等地去緬甸朝聖的佛教徒。在聞名於世的仰光大金塔,我親眼看到了來自泰國的一個約有二三十人的朝聖團,帶著銀缽、鮮花等貢品,集體參拜大金塔,集體在大金塔誦經。
有人說,緬甸是萬塔之邦。到緬甸一看,發覺此言真的不虛。從曼德勒到仰光,從仰光到蒲甘,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到處都是閃著金光的佛塔和寺廟,到處都有僧侶的身影。同行一位朋友感慨地對我說:「這次旅行,可是把我這輩子的佛塔都看完了,以後不用再看了。」以緬甸古都蒲甘為例,蒲甘王朝從公元9世紀起,不惜耗費大量錢財,興建的各式佛塔多達5000多座,歷經後代的戰亂和多年的自然風化,現在還存有2000多座古佛塔。
實際上,我們造訪的第一站並不是仰光,而是曼德勒。曼德勒位於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從城邊流過。它是緬甸著名的古都,也是緬甸現在的第二大城市。當地的華僑習慣稱之為「瓦城」。
曼德勒古時候是什麼樣子,我們不得而知,但以我的眼光,現在無論從空中看、還是從地面上看,它都不像個城市,更別說是什麼第二大城市。在我看來,曼德勒就像個大鎮子,幾乎沒有什麼樓房,大都是緬甸風格的低矮建築,這些房屋不像中國城市那樣擁擠在一起,而是較零散地分布在伊洛瓦底江平原上;像樣的街道也不多,不少道路還是土路,難得一見水泥或瀝青鋪就的馬路,每當汽車駛過,難免會揚起陣陣塵土。有一點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片平原面積不小,許多地方還空著或一片荒蕪,以後它發展的空間還是很大的。而同樣沒有什麼工業的曼德勒,植被也不錯,到處都是綠樹。如果說要挑選曼德勒最具現代氣息的建築,那理所當然就是城郊新落成的國際機場。這個飛機場,是目前緬甸全國最大、最好的現代化國際機場,比其首都仰光的機場要好得多(仰光的機場還是英國人當年修建的,已經顯得又小又簡陋、陳舊),聽說這個新機場是泰國援建的。
游覽曼德勒,除了看眾多的佛塔,主要是在清晨或傍晚,登上曼德勒山,看日出或夕陽,據說這是曼德勒最令世界各地攝影家們痴迷之地。再就是參觀曼德勒的皇城。皇城為敏同王(公元1857-1878年)所建,坐落在曼德勒的城東北部,呈正方形,城牆以磚砌成,四周還環繞一條護城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皇宮遭到了破壞,現存的建築物據說還不到原來的一半。這個皇宮雖然也充滿著緬甸的建築風格,建築物鑲金鍍銀,看起來也還不錯,但同泰國的大皇宮、柬埔寨金邊的王宮相比較,不僅要小得多,也沒有他們那樣富麗堂皇和氣派。現在對外國遊客開放,當然了,有軍人把守,因為皇城內還住有軍政府的高官。
朝聖蒲甘
中國人說「不到長城非好漢」。緬甸人則說:「不到蒲甘,就不算到過緬甸。」
我們是從仰光去蒲甘的。從仰光到蒲甘雖然只有100多公里的路程,但據說路面太糟糕,坑坑窪窪,十分難走,如果乘汽車要花五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所以,我們選擇了飛機。
一大早起床,緬甸時間7點40分左右到達機場,8點多登上仰光航空公司的一架座位只有70多個的小飛機,僅用了20分鍾,我們就飛到了蒲甘。趁著此刻天氣還比較涼爽,行裝未卸,旅遊大巴把我們直接拉到了蒲甘的佛塔遺址。這時,已經相當於北京時間的10點鍾左右,光線很適合攝影。首先,導游帶我們看的是這里最有名的雪西貢佛塔,然後是最高的佛塔、最壯觀的佛塔等等,一個個地看下去。
同樣位於伊洛瓦底江畔的蒲甘,是緬甸最重要和最大的佛教聖地。據史書記載,蒲甘王朝從公元9世紀開始大肆修建佛塔,以炫耀其強大的實力,到鼎盛時期,共興建了5000多座各式佛塔。因此,說蒲甘是萬塔之城,真是名副其實。
地處盆地的蒲甘,氣候常年炎熱,地面呈現出類似於非洲草原的地表特徵,土壤乾燥而有些沙化,一個旅遊者打趣地說「蒲甘蒲甘,普遍乾旱」。不過,這里雖然乾旱,卻又會下點雨,這對古塔的保存倒是比較有利。令人感到意外和愜意的是,盡管乾旱,但蒲甘並不乏綠草和樹木。放眼望去,數以千計的佛塔,都掩映在綠樹之中,無論是在朝陽里還是夕陽下,都非常的美麗。
由於天氣太熱,從中午到下午4點以前都不適合外出。抵達的那天下午,蒲甘氣溫最高時竟高達45攝氏度,很容易熱得中暑。所以,根據安排,大家中午飯後先在酒店裡休息。雖然,房間里有空調,還有電扇,但是還是覺得熱,就連床鋪都是熱的,好半天,也涼不下來,身上還是粘乎乎的。我的同伴,把自己的皮涼鞋用清水沖洗後,拿到屋外去涼曬了一會兒。居然,這皮涼鞋的後跟,被火熱的太陽曬化了膠粘劑,鞋跟裂開了,其高熱度為我等平生所未見。
下午5點,大家登車繼續參觀。先參觀了一處佛塔之後,看看時候不早,在我的提醒下,導游帶著我們前往另一處佛塔,目的是為了在那裡觀看蒲甘最美的一景——塔林夕陽。
下車後,為了表示對佛教的尊敬,按照緬甸人的習慣,照例得脫下鞋子,赤足,沿著陡峭的台階,攀上佛塔半腰的一圈平台。此時,已經是6時30分左右了,夕陽從遠處把落日的余暉撒在了蒲甘林立的各式佛塔之上,反射出土紅色的光芒,凸顯出一派庄嚴,給人一種心靈的震撼。遠眺,則群山起伏逶迤,伊洛瓦底江為夕陽最後的輝煌映照得金光閃閃。塔中腰雖然面積不大,卻也聚集了來自各國的觀光客,尤以歐美人士居多。大家都光著腳,在塔腰轉來轉去,尋找角度拍照、觀賞,力圖把這號稱東南亞最壯麗的夕照凝固在自己的記憶之中。
面對這有千年歷史的文化遺產,今天的後人又該如何珍惜?哦,蒲甘,你不只屬於緬甸,還屬於全世界、屬於全人類!地球上的人們除了激賞你的壯美,還應當為保護你的永存而做點什麼。
參考資料: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81/12506/1124554.html

Ⅵ 緬甸有什麼好的

因緬甸境內種族的多元,仰光市的餐飲也呈現包羅萬象的特色,尤其以撣族、緬族、中國和印度的影響最為顯著。當地食物的精髓包括以咖哩烹調的魚、肉和蔬菜以及葫蘆湯,緬甸料理的特色為比較油和咸但較不辛辣。

緬甸粽子:粽子是有糯米作主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餡。這種粽子香氣撲鼻,令人陶醉。

緬甸的基本食品主要是米飯和咖喱,拌有沙拉的魚醬有許多種形式,米飯、其它菜餚與湯一起食用。米粉和魚湯做成的魚粉湯,椰子、雞肉咖喱加面條做成的椰奶面條都是緬甸人最喜歡的早餐和便餐食品。

緬甸也盛產海鮮,在仰光和其它城市中大部分的緬餐和中餐館中,螃蟹、對蝦、龍蝦和其它貝類都是非常受歡迎的菜餚。

典型的緬餐館供應肉類和蔬菜食品,大部分的緬甸餐館還可以做中國菜和印度菜,其它風味的亞洲菜包括泰國、越南、日本、韓國和新加坡風味的菜餚在緬甸也可以品嘗到。西餐主要是在賓館飯店中才有,在仰光有一些餐館提供義大利菜。

緬甸有許多茶葉店,在仰光和曼德勒有幾家快餐中心和快餐吧。

緬甸人的口味特點是酸、辣、清淡,不油膩,類似我國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愛吃雞、鴨、魚、蝦、蝦醬、魚醬,喜食咖哩,要求略帶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們喜歡用水果做萊。如把芒果切成片,拌隊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以及炒過的辣椒籽,吃起來又酸、又咸、又辣、又鮮。

緬族人占緬甸人口的大多數,遍居於緬甸全國。遵照佛教習俗,緬人每日只進兩餐,進餐時間約在上午9時與下午5時。由於緬甸是大米之邦,所以緬人素以大米為主食,菜餚很簡單,慣以咖喱為佐料。進餐時,大家圍於矮桌四周,或蹲,或盤腿而坐,桌上放一碗咖喱菜湯,一碟魚蝦醬和幾杯清水,人們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把米飯抓進口中。有時,湯碗里放一把湯匙,以備公用。一般而言,各家用餐都禁酒,但在酒店裡可以飲酒。飯後,人們到水缸邊洗手,然後喝水、吸煙或嚼檳榔。
緬甸飲食文化

緬甸緬族人喜食椰漿飯及攔有姜黃粉、椰絲、蝦松的糯米飯;每餐必食一種叫「雅比」的魚蝦醬;菜餚喜放咖喱。緬甸克欽族人喜吃獸肉,他們習慣用火烤食,烤熟後撒上鹽、用手撕食。緬甸克倫族人,無論男女老幼都吸煙斗。酒列是日常必備之物,任何儀式上,人們都要以酒助興。緬甸人一般早晨愛吃西餐,午、晚喜食中餐;餐台喜歡備有辣椒油和辣椒醬等調味品。他們用餐習慣一人一把匙和一個湯盤,他們不習慣用碗。用餐「工具」是右手,抓食取飯靈巧方便。他們樂於菜齊後一起上桌用餐。

緬甸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講究菜餚要豐盛,注重菜品要質精量小。
②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食甜、酸、辣味。
③主食:以米飯為主,對水餃、蒸餃、餡餅、烤餅、燒麥等也很感興趣。
④副食:喜歡吃雞、魚、蝦、鴨、雞蛋及各種蔬菜;調味愛用蕃茄醬、蝦醬油、辣椒油、辣椒醬和咖喱粉等。
⑤製法:對烤、炸、爆、煎、燒、醬、拌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⑥中餐:喜愛中國的川菜。
⑦菜譜:很欣賞大拼盤、素雞、吉利魚條、姜芽鴨片、煎釀明蝦、炸脆皮雞、棒棒雞、奶油菜花、炸板蝦等風味菜餚。
⑧水酒:愛喝啤酒、汽水、桔子水等;飯後有喝咖啡或熱茶的習慣,不過他們愛喝的是怪味茶(即有茶葉拌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末、炒熟的辣椒籽等,攪拌後沖成怪味茶飲用)。
⑨果品:愛吃香蕉、椰子、芒果、木瓜、柑桔、菠蘿等水果;乾果喜歡核桃仁等。

因境內種族的多元,仰光市的餐飲也呈現包羅萬象的特色,尤其以撣族、緬族、中國和印度的影響最為顯著。當地食物的精髓包括以咖哩烹調的魚、肉和蔬菜以及葫蘆湯等。緬甸料理的特色為比較油和咸但較不辛辣。 ... 展開全部>
熱心網友 | 2013-07-04
1
3

Ⅶ 有佛塔,還有百年復古老火車,緬甸仰光怎樣呢

說到緬甸仰光,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里的大金塔,以及各式各樣的佛塔,然而除了佛塔之外,還有上百年歷史的復古老火車,也是仰光這座城市的另外一張名片,而最難能可貴的是,只需一塊錢左右,就可以環城一圈!

百年歷史的仰光中央火車站,是了解這個國家的一道窗口,來緬甸的朋友們,可以到這里感受一番。

Ⅷ 越南河內的火車站叫什麼

越南河內的火車站叫:Ga Hà Nội(中文習慣語:河內火車站)。河內直轄市(Ha Noi),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越南第二大城市,位於越南北部的紅河三角洲,面積3340平方公里,人口756萬人。

河內是越南全國的交通樞紐,有公路、鐵路貫通全國各地。連接河內和胡志明市的1A號公路和統一線鐵路,構成越南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河內的航空運輸比較發達,有兩個民用機場:內排國際機場和嘉林機場。內排國際機場是越南主要機場之一。國際航線可達萬象、曼谷、北京、莫斯科、巴黎等,嘉林機場主要是供越南民眾使用,不對國際開放。

(8)緬甸有多少個火車站擴展閱讀:

越南的火車是窄軌火車,軌距為1米(1000毫米),又稱「米軌鐵路」。目前世界上還有使用米軌鐵路的地區有法國、中國雲南、越南、緬甸、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窄軌基本都是19世紀法國人在曾經淪為其殖民地遺留的產物。

越南火車分為快車與慢車,這里的快與慢,不是指運行速度,而是指經停的站多與少。車次SE+數字,數字越大,停靠站越多,整個行程耗時越長。至於運行速度,如果習慣了國內動車高鐵300的時速,普通列車也能達到80左右,越南火車50的速度可以用龜速來形容了。

Ⅸ 去緬甸方便嗎

注意啊!不能帶人民幣的!!我經常去的,要在邊境換緬甸幣的,或者匯過去。到緬甸要簽證,很快的,如果不是休息日一兩天就可以了。護照有限期一個月。商務護照可以半年。也可以續簽。

Ⅹ 緬甸現在遷都了沒

還沒有,主要是錢等一系列問題拖延了這個計劃。所謂美國入侵純粹是獨裁者的借口而已。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5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6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18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0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4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59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4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7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5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