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木瓜是怎麼做成的
1. 木瓜怎麼腌制
說到木瓜,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木瓜是很多人都很喜歡的一種水果,因為木瓜有很好的美容養顏以及豐胸的功效,所以木瓜頗受女性朋友的歡迎。有些人喜歡直接吃木瓜,但是呢,有些人則喜歡把木瓜進行加工,比如腌制,這樣口感會比較好。那麼,大家知道如何腌制木瓜嗎?
做法一:
材料:木瓜,食鹽,米醋(如果有自家的灶頭酸壇,可用裡面的酸水),紅辣椒
將木瓜切成兩半,將其中的一半掏去籽並去皮。洗干凈切成絲,然後裝進盆,放進適量食鹽,用筷子攪拌,然後放置一旁。紅辣椒洗干凈切成段與適量食鹽放進碗里搗爛。待木瓜絲盆里有水被腌出變軟,就用清水沖洗干凈,放進干凈的大碗里。此時在放入米醋,搗爛的辣椒和食鹽攪拌均勻即可馬上食用。吃得辣的美眉可多加辣椒。
做法二:
1.瓜兒去皮,洗凈;切半再切大約為0.5厘米厚的條條。
2.放入干凈容器,撒鹽稍微抖抖容器。務必讓鹽撒到沒片瓜子。(撒鹽是為了逼出瓜里的水分,類似與腌蘿卜)靜置至少三十分鍾。
3.出水後的瓜要涼白開水沖洗一遍,稍微晾乾。
4.找一干凈消毒的容器,木瓜往下排列放好,撒糖。(喜歡甜的筒子可以放多些。爺喜酸,所以放得不多)
5.排列完,糖也放好了。那就再抖一抖吧!接著倒醋以沒過瓜身為好!
6.密封好,冰箱保存。
腌木瓜是很多女性朋友都很喜歡吃的一種腌制果品,酸酸甜甜的,口感很好。腌制木瓜的做法其實也很簡單,但是在腌制木瓜的時候,建議大家用青木瓜,青木瓜的豐胸效果更好哦,而且青木瓜腌制起來口感更好,大家不妨可以試一試。
2. 木瓜是什麼樣的水果(最好發張圖片)
一、木瓜
1、薔薇科木瓜屬,灌木或小喬木,高達5-10米,葉片橢圓卵形或橢圓長圓形,稀倒卵形,長5-8厘米,寬3.5-5.5厘米,葉柄長5-10毫米,微被柔毛,有腺齒;果實長橢圓形,長10-15厘米,木質,味芳香,果梗短。
2、花期4月,果期9-10月。產山東、陝西、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廣東、廣西。習見栽培供觀賞,果實味澀,水煮或浸漬糖液中供食用,入葯有解酒、去痰、順氣、止痢之效。
3、果皮乾燥後仍光滑,不皺縮,故有光皮木瓜之稱。木材堅硬可作床柱用。
4、另有一原產南美洲的物種「番木瓜」十七世紀傳入我國,如今已成為大眾化水果,也常被簡稱為「木瓜」。[
二、主要價值
1、經濟
葯用木瓜鮮果中含有較多的單寧和有機酸,糖含量相對較低,使其口感酸澀,不宜生食。但其果實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木瓜中酸類成分包括蘋果酸、枸櫞酸、酒石酸等,這些有機酸都具有純正的酸味,經過適當稀釋並輔以一定的甜味劑如蔗糖或蜂蜜後,可製成風味獨特的產品。
2、保健
(1)保健功能明顯,以木瓜為原料,現已開發成功上市的產品主要有木瓜果汁飲料、木瓜蜜餞、木瓜果酒、木瓜果醋等。
(2)現正研究開發從木瓜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衰老制劑、木瓜復合抗氧化精華素(保健食品)、現代木瓜單味中葯濃縮顆粒、低溫真空干制木瓜飲片、木瓜蜜液泡騰片。木瓜果粉等類型的食品初試和中試均已獲得成功,不久即可投入生產。
(3)木瓜果實加工產品也可用做化工、化妝品原料,做飼料或添加劑。
(4)美容產品木瓜白膚香皂、香花雨木瓜白膚洗面奶、木瓜牛奶白膚沐浴露、木瓜白膚護手霜、提取木瓜復合抗氧化精華素等,這些產品在北美和歐洲市場非常受歡迎,前景廣闊。
3、食用
(1)木瓜鮮美兼具食療作用,尤其對女性更有美容功效。
(2)木瓜所含的蛋白分解酵素,可以補償胰和腸道的分泌,補充胃液的不足,有助於分解蛋白質和澱粉。
(3)木瓜含有胡蘿卜素和豐富的維生素C,它們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幫助機體修復組織,消除有毒物質,增強人體免疫力,幫助機體抵抗包括甲流在內的病毒侵襲。
(4)木瓜果實中的有效成分能提高吞噬細胞的功效。
4、觀賞
木瓜還由於樹姿優美,花簇集中,花量大,花色美,常被作為觀賞樹種,還可做嫁接海棠的砧木,或作為盆景在庭院或園林中栽培,具有城市綠化和園林造景功能。
3. 木瓜的原產地在哪裡
木瓜屬(ChaenomelesLindley)植物,計有7種或變種原產於中國和日本,為東亞的特有樹種。其中如木瓜原產於中國華東一帶,此外皺皮木瓜及毛葉木瓜也原產於我國南部,只日本木瓜原產於日本。
木瓜現分布在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湖北、陝西、廣東、廣西及江西等省(區)。皺皮木瓜原產於我國南部、雲南省一帶,故其分布地區,除上述各省(區)外,還分布在雲南、貴州、四川、甘肅等省。而毛葉木瓜原產於我國東南部、西藏,及緬甸的海拔1500—2500m的高地上,故在上列各省均有分布。日本木瓜原產於日本、朝鮮一帶,引進我國後,在陝西、江蘇、浙江等省均有栽培。
4. 木瓜是怎樣的
【植物名稱】木瓜 木瓜的花(Chaenomeles sinensis)
【別名】木瓜海棠、光皮木瓜,木瓜花、木梨、木李、榠楂、文冠果、文官果 【學名】Chaenomeles sinensis Koehne 【科屬分類】薔薇科 木瓜屬 【性狀描述】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無枝刺;小枝圓柱形,紫紅色,幼時被淡黃色絨毛;樹皮片狀脫落,落後痕跡顯著。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5~9厘米,寬3~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刺芒狀細鋸齒,齒端具腺體,表面無毛,幼時沿葉脈被稀疏柔毛,背面幼時密被黃白色絨毛;葉柄粗壯,長1~1.5厘米,被黃白色絨毛,上面兩側具棒狀腺體;托葉膜質,橢圓狀披針形,長7~15毫米,先端漸尖,邊緣具腺齒,沿葉脈被柔毛。花單生於短枝端,直徑2.5~3厘米;花梗粗短,長5~10毫米,無毛;萼筒外面無毛;萼裂片三角狀披針形,長約7毫米,先端長漸尖,邊緣具稀疏腺齒,外面無毛或被稀疏柔毛,內面密被淺褐色絨毛,較萼筒長,果時反折;花瓣倒卵形,淡紅色;雄蕊長約5毫米;花柱長約6毫米,被柔毛。梨果長橢圓體形,長10~15厘米,深黃色,具光澤,果肉木質,味微酸、澀,有芳香,具短果梗。花期4月,果期9~10月。 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
【產地】原產我國,現在山東、河南、陝西、安徽、江蘇、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廣東、廣西等省(區)都有栽培。 【用途】木瓜海棠花色爛漫,樹形好、病蟲害少,是庭園綠化的良好樹種,可叢植於庭園牆隅,林緣等處,春可賞花,秋可觀果。種仁含油率35.99%,出油率30%,無異味,可食並可制肥皂。果實經蒸煮後作成蜜餞;又可供葯用,但木瓜的葯效甚微,由於葯用效果差,國家葯檢局於2003年下文,禁止葯用。花可為糖制醬的作料,風味很美。樹皮含鞣質,可提制栲膠。木材質堅硬,可以製作傢具。
2、皺皮木瓜
【植物名稱】皺皮木瓜 皺皮木瓜的花(Chaenomeles speciosa)
【別名】貼梗海棠、貼梗木瓜、鐵腳海棠、鐵桿海棠、鐵腳梨、川木瓜、宣木瓜 【學名】Chaenomeles speciosa 【科屬分類】薔薇科 木瓜屬 【性狀描述】落葉灌木,高達2米,具枝刺;小枝圓柱形,開展,粗壯,嫩時紫褐色,無毛,老時暗褐色。葉片卵形至橢圓形,稀長橢圓形,長3~10厘米,寬1.5~5厘米,先端急尖,稀圓鈍,基部楔形至寬楔形,邊緣具尖銳細鋸齒,齒尖開展,表面微光亮,深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無毛;葉柄長1~1.5厘米,無毛;托葉大,葉狀,卵形或腎形,邊緣具尖銳重鋸齒,無毛。花2~6朵簇生於二年生枝上,直徑3.5~5厘米,葉前或與葉同時開放;花梗粗短,長3毫米或近於無梗,無毛;萼筒外面無毛;萼裂片直立,近半圓形,先端圓鈍,全緣或有波狀齒,邊緣有黃褐色睫毛,外面無毛,裡面被稀疏柔毛,長為萼筒之半;花瓣近圓形或倒卵形,具短爪,長1~1.5厘米,猩紅色或淡紅色;雄蕊35~50枚,直立,長1~1.3厘米,花絲微帶紅色;花柱中部以下合生,無毛,與雄蕊近等長,柱頭頭狀。梨果球形至卵形,直徑~5厘米,黃色或黃綠色,有不明顯的稀疏斑點,芳香,果梗短或近於無。花期4月,果期10月。 【產地】原產我國西南地區,現在南北各地多有栽培。緬甸亦有分布。 【用途】花色紅黃雜揉,相映成趣,「占春顏色最風流」,為良好的觀花、觀果花木。多栽培於庭園供綠化用,也供作綠籬的材料,可孤植或與迎春、連翹叢植。果實可作蜜餞;又供葯用,能疏通經絡,驅風活血,有強壯、興奮、鎮痛、平肝、和脾、化濕舒筋的效能,主治中暑,霍亂轉筋,腳氣水腫,濕痹等症;浸酒(木瓜酒)服,治風濕性關節痛。 皺皮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
其果實又名川木瓜,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水果之一,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和食用價值,川木瓜元月下旬開花,花有紅花、白花兩種,成熟上市時間為九、十月,果似蘋果狀,成熟果表面呈黃色,日照部分呈粉紅色,單果重200-350克,盛產期畝產2000-2500公斤。川木瓜果實營養極為為豐富,每百克鮮果含維生素2731mg,抗衰老物3237No/g,還含有豐富蛋白質,酒石酸、磷、鐵、鈣等,是水果加工品、葯用品上乘原料,製作蜜餞品味獨特,酸甜純正可口,並有一股特殊的清香果味,果肉纖維少,不含石細胞,質地較硬,耐貯運,川木瓜的葯用價值很高,具有舒筋活絡、和胃化濕功能。對於滇南一代居民,更有混入辣椒和鹽再攪拌的吃法。 【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貼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Nakai .)的乾燥近成熟果實。夏、秋二季果實綠黃時採收,置沸水中燙至外皮灰白色,對半縱剖,曬干。 【鑒別】 取本品粉末1g,加70%乙醇10ml,加熱迴流1小時,濾過,濾液照下述方法試驗。 (1)取濾液1ml,蒸干,殘渣加醋酐 1ml使溶解,傾入試管中,沿管壁加硫酸1~2 滴,兩液接界處顯紫紅色環;上層液顯棕黃色。 (2)取濾液滴於濾紙上,待干,噴灑三氯化鋁試液,乾燥後,置紫外光燈 (365nm)下觀察,顯藍色熒光。 【炮製】洗凈,潤透或蒸透後切薄片,曬干。 【性味】酸,溫。 【歸經】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平肝舒筋,和胃化濕。用於濕痹拘攣,腰膝關節酸重疼痛,吐瀉轉筋,腳氣水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蛀。 【備注】治風濕痹痛時一般用於腰膝酸痛者居多,常與虎骨等配用。為治吐瀉轉筋之要葯。用於暑濕霍亂,吐瀉轉筋之症,可配伍薏苡仁、蜇砂、黃連、吳茱萸等葯同用。此外,本品又為治腳氣腫痛要葯,可配伍吳茱萸、紫蘇、檳榔同用。尚有消食作用,可用於消化不良症。 【摘錄】《中國葯典》 【禁忌】 1、《食療本草》:不可多食,損齒及骨。 2、《醫學入門》:忌鉛、鐵。 3、《本草經疏》:下部腰膝無力,由於精血虛、真陰不足者不宜用。傷食脾胃未虛、積滯多者,不宜用。 【各家論述】 1、李杲:木瓜,氣脫能收,氣滯能和。 2、《綱目》:木瓜所主霍亂吐利轉筋、腳氣,皆脾胃病,非肝病也。肝雖主筋,而轉筋則由濕熱、寒濕之邪襲傷脾胃所致,故筋轉必起於足腓,腓及宗筋皆屬陽明。木瓜治轉筋,非益筋也,理脾而伐肝也,土病則金衰而木盛,故用酸溫以收脾胃之耗散,而借其走筋以平肝邪,乃土中瀉木以助金也。木平則土得令而金受蔭矣。《素問》雲: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孟詵雲:多食木瓜損齒及骨。皆伐肝之明驗,而木瓜入手、足太陰,為脾胃葯,非肝葯,益可征矣。 3、《本草正》:木瓜,用此者用其酸斂,酸能走筋,斂能固脫,得木味之正,故尤專入肝益筋走血。療腰膝無力,腳氣,引經所不可缺,氣滯能和,氣脫能固。以能平胃,故除嘔逆、霍亂轉筋,降痰,去濕,行水。以其酸收,故可斂肺禁痢,止煩滿,止渴。 4、《本草新編》:木瓜,但可臣、佐、使,而不可以為君,乃入肝益筋之品,養血衛腳之味,最宜與參、術同施,歸、熟(地)並用。 5、《得配本草》:血為熱迫,筋轉而痛,氣為濕滯,筋緩而軟,木瓜涼血收脫,故可並治。 6、《本草求真》:木瓜,酸澀而溫,止屬收斂之品,何書備著其功曰理脾、舒筋、斂肺?緣暑濕傷人,揮霍撩亂,吐瀉交作,未有不累脾胃而傷元氣,損營衛而敗筋骨。木瓜氣味酸澀,既於濕熱可疏,復於損耗可斂,故能於脾有補,於筋可舒,於肺可斂,豈真肺胃虛弱,可為常用之味哉?然使食之太過,則又損齒與骨及犯癃閉,以其收澀甚而伐肝極,奈人僅知理腳,而不審其虛實妄投,殊為可惜。陳者良。 7、《本草思辨錄》:考古方用木瓜之證,如腳氣、腳痿、腹脅脹滿,多與辛溫葯為伍,不外驅寒濕之邪,輯浮散之氣,雖功在降抑,而終不離乎斂,故其治筋病於轉戾為宜,拘攣則非其所長。獨許叔微以木瓜治項強筋急,謂少陰之筋從足至項,為肝腎受邪所致。是病雖在上而因仍在下。其以乳香、沒葯為佐使,則其以伸筋任乳、沒,不以責木瓜,亦可見矣。 8、《雷公炮炙論》:調營衛,助谷氣。
9、《別錄》:主濕痹邪氣,霍亂大吐下,轉筋不止。 10、《食療本草》:治嘔晼風氣,吐後轉筋,煮汁飲之。 11、《本草拾遺》:下冷氣,強筋骨,消食,止水痢後渴不止,作飲服之。又腳氣沖心,取一顆去子,煎服之,嫩者更佳。又止嘔逆,心膈痰唾。 12、《海葯本草》:斂肺和胃,理脾伐肝,化食止渴。 13、《日華子本草》:止吐瀉奔豚及腳氣水腫,冷熱痢,心腹痛,療渴。 14、王好古:去濕和胃,滋脾益肺。治腹脹善噫,心下煩痞。 15、《日用本草》:治腳氣上攻,腿膝疼痛,止渴消腫。 【葯理作用】 1、保肝作用 以四氯化碳造成大鼠肝損傷,自造型之日起,以10%木瓜混懸液按每日300mg/100g體重,給大鼠灌胃,連續10d,同對照組比較,給葯組肝細胞壞死和脂變較輕;可防止肝細胞腫脹,氣球樣變,並促進肝細胞修復,顯著降低血清丙氨酸轉氨酶水平。 2、抗菌作用 抗菌葯物篩選發現木瓜有較強抗菌作用。新鮮木瓜汁(每1ml濾液含生葯1g)和木瓜煎劑(1g/ml)對腸道菌和葡萄球菌有較明顯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徑在18~35mm;對肺炎鏈球菌抑菌作用較差,抑菌圈直徑8~12mm。較敏感細菌有志賀痢疾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宋內痢疾桿菌及其變種、致病性大腸桿菌、普通大腸桿菌、變形桿菌、腸炎桿菌、白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等。木瓜注射液(去鞣質)濃度1g/ml,仍有相似強度的抗菌活性。0.1mol/L氫氧化鈉調木瓜汁pH為3、4、5、6、6.5、7.5進行抑菌試驗,結果隨pH提高木瓜抗菌作用減弱。以木瓜水溶性部分中分離提取木瓜酚經體外抑菌試驗證明,其抑菌作用明顯,對各型痢疾桿菌抑菌圈為19-28.6mm。 其他作用 曾發現木瓜提取物對小鼠艾腹水癌有抑製作用,該提取物為熔點177~178℃的結晶。木瓜提取液85mg/d腹腔注射,共7d,對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呈抑製作用。 4、毒性 用體重18~25g小鼠25隻,每1ml含0.5g生葯的木瓜注射液進行尾靜脈注射,每次0.2ml,分別以3h、8h、20h進行毒性試驗,結果均未見動物死亡。 【摘錄】《中華本草》
3、毛葉木瓜
大灌木或小喬木,常有明顯主幹,成株高達3~5m,枝刺短。葉片較狹長,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具芒狀鋸齒。花2~3(5)朵簇生,常單瓣,白色而花瓣邊緣和背面具深紅色暈、淺紅色或紅色,稀重瓣;萼筒發達,細長。現知5個觀賞品種。 (1) 『醉楊妃』(『Zui Yangfei』) 大灌木。花重瓣,直徑3~5cm;花瓣約25枚,近圓形;初開時外面紅色而內部綠白色,後漸變粉紅至淺紅色(RHS-CC 37A~39B)。該品種為新品種,是毛葉木瓜中目前發現的唯一的重瓣品種,由山東臨沂選育出。 (2) 『羅扶』(『Luofu』) (王嘉祥, 1998) 木瓜食療
大灌木。花單瓣,花冠喇叭形,直徑2~3cm;花瓣三角形至不規則圓形;花白色(RHS-CC 4D),花瓣邊緣和背面帶深紅色暈(RHS-CC 58B~58C)。果實近圓柱形,長8.5~11cm,直徑6.2~8cm。 (3) 『紅霞』(『Hongxia』) (王嘉祥, 1998) 大灌木。花單瓣,花冠杯形,不開展,直徑2~3cm;花瓣圓勺形;花白色(RHS-CC 4D),花瓣邊緣和背面帶深紅色暈(RHS-CC 63A~63B)。果實卵圓形,長約8cm,直徑7~7.5cm。 (4) 『蜀紅』(『Shu Hong』) 小喬木,主幹明顯。花1~3朵簇生,單瓣,花冠開展,直徑4~5cm;深紅色,RHS-CC 54A。萼筒細長,長達2cm。 (5)『金陵粉』(『Jinling Fen』) 小喬木,主幹明顯。花單瓣,花冠開展,直徑3.5~4.5cm;淺紅色(RHS-CC 38B),花瓣圓勺形。花梗顯著,長達5mm。
5. 水果木瓜和木瓜的區別
1、地理分布不一樣
水果木瓜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台灣等地。
葯用木瓜產陝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廣東。緬甸亦有分布。
2、營養價值不一樣
水果木瓜鮮美兼具食療作用,尤其對女性更有美容功效。木瓜所含的蛋白分解酵素,可以補償胰和腸道的分泌,補充胃液的不足,有助於分解蛋白質和澱粉。
葯用木瓜果實含蘋果酸、酒石酸、構椽酸及丙種維生素等,干制後入葯,有祛風、舒筋、活絡、鎮痛、消腫、順氣之效。
3、果實生長形狀不一樣
水果木瓜果實長橢圓形,長10-15厘米,暗黃色,木質,味芳香,果梗短。花期4月,果期9-10月。
葯用木瓜果實球形或卵球形,直徑4-6厘米,黃色或帶黃綠色,有稀疏不顯明斑點,味芳香;萼片脫落,果梗短或近於無梗。果期9-10月。
6. 給我有關木瓜的資料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5-10米,樹皮灰色,片狀剝落,新皮光滑黃褐色。小枝紫紅色,有棘刺狀小枝。葉長圓狀卵形,稀有倒卵形,有鋸齒,嫩葉背面被絨毛。長5-10厘米,寬3.5-8.0厘米,先端急尖,邊緣有刺芒狀銳鋸齒,齒尖有腺點。花單生於葉腋,紅色或白色,花徑2.5-3.0厘米,花於葉同時開放或稍晚,芳香。果實如瓜,長橢圓形,長10-15厘米,暗黃色,木質,芳香。花期4月,果熟期9-10月。
木瓜的主要產地在海南和台灣,以海南產的木瓜質量最好。海南木瓜分為普通木瓜和菜木瓜:普通木瓜吃起來味道甜美、香氣濃郁;菜木瓜用來拌菜最好吃。在海南秋季和冬季的木瓜最好吃。
木瓜是抗病保健佳果又稱萬壽瓜,木瓜從移栽到結果只需6個月左右,它單桿直立,常年不斷開花結果單果重1-3斤,每株一年可產果70斤左右,最高單株產果130斤,木瓜果肉厚實、香氣濃郁、甜美可口、營養豐富,它特有的木瓜酵素能清心潤肺還可以幫助消化、治胃病,它獨有木瓜鹼具有抗腫瘤功效,對淋巴性白血病細胞具有強烈抗癌活性,木瓜耐貯運,採收後自然存放1-2月,產果早,並且第一年獲高產畝產達2000斤以上,畝栽250株
7. 木瓜的加工方法是什麼
產地加工 鮮果採回後,倒入沸水中煮5~10分鍾,當果皮開始轉色並稍變軟時撈出滴干。之後晾曬1~2天至外皮皺縮後,用刀縱切成2瓣,大果可切成3~4瓣,然後放在草席上仰曬3~4天,使瓢內水分晾乾,顏色變紅時,再翻曬至外皮發皺,呈紫紅色即可。天氣較好的,可以白天曬,晚上在露天中晾,直至曬干,如此木瓜色澤呈赤褐色,質量上乘。陰雨天可用文火烘乾。
傳統的加工方法,所用的切刀以銅質最好,如用鐵質刀具切果,往往果肉容易變黑,影響葯材質量等級。
貯藏 將曬乾的木瓜片用干凈的麻袋或竹簍盛裝,放在通風乾燥處保存,並做好防潮、防霉變和防蟲蛀。
8. 木瓜國外原產地在哪
木瓜屬(ChaenomelesLindley)植物,計有7種或變種原產於中國和日本,為東亞的特有樹種。其中如木瓜原產於中國華東一帶,此外皺皮木瓜及毛葉木瓜也原產於我國南部,只日本木瓜原產於日本。
木瓜現分布在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湖北、陝西、廣東、廣西及江西等省(區)。皺皮木瓜原產於我國南部、雲南省一帶,故其分布地區,除上述各省(區)外,還分布在雲南、貴州、四川、甘肅等省。而毛葉木瓜原產於我國東南部、西藏,及緬甸的海拔1500—2500m的高地上,故在上列各省均有分布。日本木瓜原產於日本、朝鮮一帶,引進我國後,在陝西、江蘇、浙江等省均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