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七跟緬甸有什麼關系
① 梁山的阮氏三兄弟是否到過越南,越南阮氏和他們有關系嗎
阮氏三兄弟和越南扯不上任何關系,它們一生只是在中國黃河以北活動,連中國都沒出去,更不要說越南了!
「越南阮氏」的最早來源很有可能源自我國,但這個姓氏的存在以及發展和水滸段當中提到的阮氏三兄弟並沒有直接瓜葛,拋開名著《水滸傳》不說,就算是查閱歷史上真實的阮氏三兄弟,出生於山東省的他們,直到臨死的那一刻,也沒有到過越南,至於他們的後人是否從中國遷移到了越南?那麼這在史書記載上並沒有任何相關說法,所以我斷定越南阮氏和我們中國人膾炙人口的阮氏三兄弟並沒有直接瓜葛。
如今的越南姓氏當中,越南阮姓已經成為了越南第一大姓氏,在世界上也排到了第三的位置,根據最新數據表明,擁有9000萬人的越南,其中阮氏人群已經佔到了40%,大家可想而知,當時因為國家動盪等綜合因素而導致中國人逃亡到越南的人群比例有多大?要不然也不會擁有如今的比例了……
② 越南人是阮小七的後代么
越南阮家崛起大概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到了清代才算是正式的自立為王,明代唐代漢代的時候中國對越南的管轄比較多其他時候都是獨立的。阮小七大概是虛構的但是越南這個民族不知道為啥特別不安分,敢打中國敢惹美國的脾氣倒是很像七爺。但終究沒有直接關系。李俊為暹羅國王,暹羅是泰國的古稱,泰國立國將近千年,泰族(在中國叫傣族)最初形成倒還真是宋代的事情。李俊是虛構人物,但假設真有這么個人,他再海外為王的可能性是很高的,李俊本來就是地方一霸,只是因為劫法場所以才去的梁山,作為水軍一哥,他出風頭的時候比張順,七爺少很多,混飯吃的成分特別大。說來也巧,泰國就是這么個國家(二戰跟日本結盟但逃過審判,堪稱亞洲西班牙)。。。但終究巧合只是巧合,泰國的歷史上沒有李姓君主的。。。。
③ 客家人的祖先是哪裡人為什麼客家人南方最多
客家人不是民族概念,也不是地域概念。在我國的56個民族中並沒客家族,事實上客家人是漢民族內部的族群分支之一。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有時某個民族內部也會存在不同的各種支系:苗族內部有黑苗、白苗、紅苗之分。彝族內部存在阿細、撒尼、阿哲、羅婺、土蘇、諾蘇、聶蘇、改蘇、車蘇等支系。藏族內部分為衛藏藏族、康巴藏族、安多藏族、工布藏族、嘉絨藏族、白馬藏族等等。
此外大約有600萬客家人分布在香港、澳門、台灣地區,還有大約1500萬人分布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美國、秘魯、模里西斯等80餘個國家和地區,客家語也是當地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客家人的祖先是從黃河流域所在的中原地區遷徙到南方的。客家語本是中原雅言,到了南方後吸收了一些土著語言,但其主體仍是中古雅韻。
客家人這個群體在歷經這么多世事滄桑還能生生不息繁衍至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族群的「魂」沒有丟失。這個魂就是他們獨特的客家文化:他們的語言、他們的飲食、他們的建築以及他們的戲劇、音樂、舞蹈、工藝、民俗等等都得到了較好的保留。海外客家人認祖歸宗的儀式也都很正規正統。客家人重視教育的傳統使這個群體涌現出朱德、郭沫若、黃遵憲、丘逢甲、他信、英拉等海內外知名人物。
④ 梁山阮小二、小五、小七三兄弟,越南現在姓阮的是否是他們的後代
越南九千多萬人口中,阮姓比例高達40%,基本上可以說是2—3個人裡面就有一個姓“阮”的,作為越南的第一大姓,對越南的貢獻也是巨大的,比如越南的國家領導人當中,大部分都是阮姓。
阮姓在世界排名前三,阮姓人口在全世界數量近一億人,排名前兩位分別是中國的李姓和張姓,那麼越南阮姓又是怎麼來的?很多人說越南的阮姓是《水滸傳》梁山好漢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的後代,他們的後代逃亡到了越南,在那裡繁衍生息才使得阮姓在越南流傳下來。事實上並非如此,梁山好漢里出走的是混江龍李俊和童威童猛。

⑤ 阮小七介紹
你好,這是官方的,權威的介紹:
阮小七,綽號「活閻羅」,是梁山英雄中第三十一條好漢,梁山水軍八員頭領第六位。阮小七在阮氏三雄中年紀最小,跟隨兩個哥哥行走江湖,干下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黃泥岡和晁蓋等用葯酒麻倒青面獸楊志,劫了生辰綱。潯陽江上救宋江,打敗官軍。梁山泊里駕舟踏浪,先打敗何濤,再打敗高俅,水中的功夫,令梁山好漢們刮目相看。他與童猛一起駐守梁山泊西北水寨。受招安後,阮小七被封為蓋天軍都統制,因穿著龍袍戲耍被剝奪官職,貶成平民。阮小七就和老母親回梁山泊石碣村打魚去了。
祝你順利,如果對回答滿意,請採納,這年頭助人為樂也不容易,鼓勵鼓勵熱心人~~~~~~~
⑥ 阮小七 是誰
這就是他們的「真名」啊
阮氏三雄的名字不是亂起的,歷史上的宋江三十六人中他們就叫做阮小七、阮小二、阮小五了。
《水滸傳》的前身資料,南宋時的《宋江三十六人贊》裡面詳細羅列了宋江等三十六人的名字,絕大多數與今本《水滸傳》相同,裡面三阮的名號就是活閻羅阮小七、短命二郎阮小二、立地太歲阮小五。其中小二和小五外號互換了,或是版本不同,或是是短命二郎和小二有重疊的關系讀著不順被改了。而三人中小七排位本來是最靠前的,僅在宋江、吳學究、盧俊義、關勝之後。
《宋江三十六人贊》的序言裡面提到:《東都事略·中書侍郎侯蒙傳》有疏一篇,陳「制賊之計」雲:「宋江三十六人橫行河朔(5),京東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材必有過人,不若赦過招降,使討方臘,以此自贖,或可平東南之亂。」貌似這句話就是平方臘故事的靈感來源。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⑦ 阮小七的結局是什麼呢
阮小七的結局是壽終正寢。
征方臘時阮小七的兩個兄長都分別戰死了,只阮小七一人生存,戰勝後本應獲任「蓋天軍都統制」一職,但後來在打敗方臘後,阮小七因穿起方臘丟下的龍袍,回朝後被奸臣童貫、蔡京告狀,指其意在造反。
朝廷於是便奪了阮小七本身的官誥,貶為庶民,他心中卻反歡喜,帶同母親,回到石碣村打漁為生,壽終天年,至六十方死。
阮小七的早年經歷:
吳用和晁蓋等人想找人同劫生辰綱,於是便找到以打漁為生的阮小七和兄長阮小二、阮小五。最終跟吳用、晁蓋、劉唐、阮小二、阮小五、公孫勝和白勝成功以計劫了生辰綱,後來八人因白勝供出而被官府追捕。
幸眾人被宋江、朱仝和雷橫拯救,連夜逃出,逃至石碣村時阮氏三兄弟就把官兵在港中消滅了,後來一同上了梁山暫避。
⑧ 為什麼越南姓阮的好多啊(和水滸的阮氏三兄弟有關系嗎,據說小7最後逃到那兒了,有真方面歷史嗎)
越南人本來沒有姓氏,屬於中國的時候,中原人來此地做官,帶來禮儀和姓氏文化,比如姓阮的郡太守人不錯,這一帶的人就姓阮。 這些地方官有時就把家族遷到當地,成為豪強,依附他的百姓也跟著姓阮。在越南歷史上,出了很多這類的割據豪強,阮氏還成功的建立了王朝,姓這個姓的人迅速增多(就跟中原劉姓、李姓、朱姓這類皇族姓氏一樣),成為最大姓
⑨ 阮小七的主要事跡
阮小七,綽號「活閻羅」,是梁山英雄中第三十一條好漢,梁山水軍八員頭領第六位。阮小七在阮氏三兄弟中年紀最小,跟隨兩個哥哥行走江湖。在黃泥岡和晁蓋等用葯酒麻倒青面獸楊志,劫了生辰綱。
潯陽江上救宋江,打敗官軍。梁山泊里駕舟踏浪,先打敗何濤,再打敗高俅,水中的功夫,令梁山好漢們刮目相看。他與童猛一起駐守梁山泊西北水寨。受招安後,阮小七被封為蓋天軍都統制,因穿著龍袍戲耍被剝奪官職,貶成平民。阮小七就和老母親回梁山泊石碣村打魚去了,60歲壽終。
(9)阮小七跟緬甸有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在《水滸傳》一百單八位英雄中,阮氏三雄算不上特別出彩的人物,可是很奇怪,文學批評家金聖嘆對阮小七的評價卻特別高。金聖嘆說:「阮小七是上上人物,寫得另是一樣氣色。一百八人中,真要算作第一個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對之,齷齪都消盡。」
要知道,金聖嘆只把武松、魯達、李逵、林沖、吳用、花榮、楊志、關勝等幾位好漢評為上上等人物,除了對武松、魯達、李逵和阮小七大加贊賞外,金聖嘆對其他幾位還指出各自缺點,如林沖「太狠」,吳用「姦猾」,花榮太「文秀」等。
《水滸傳》中阮小七還羞辱了朝廷官員何濤,用尖刀割掉他的雙耳,不給自己留任何後路。毫不誇張的說,阮小七等人是宋代赤貧階層的代表,也是「革命造反」最堅定的擁護者和參與者。所以阮小七和武松等人堅決反對招安政策,因此也為宋江所不喜。
自從晁天王死後,阮氏兄弟在梁山就有些抑鬱不得志了。一直到第七十五回《活閻羅倒船偷御酒,黑旋風扯詔謗徽宗》,阮小七才再次大顯神威,彰顯英雄本色。
⑩ 阮小七是越南阮姓人的祖先嗎
據歷史考證,確有阮小七其人,但究竟是否是越南人祖先,其僅憑小說還不足為證據。
阮小七,綽號「活閻羅」,是梁山英雄中第三十一條好漢,梁山水軍八員頭領第六位。阮小七在阮氏三雄中年紀最小,跟隨兩個哥哥行走江湖,干下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黃泥岡和晁蓋等用葯酒麻倒青面獸楊志,劫了生辰綱。潯陽江上救宋江,打敗官軍。梁山泊里駕舟踏浪,先打敗何濤,再打敗高俅,水中的功夫,令梁山好漢們刮目相看。他與童猛一起駐守梁山泊西北水寨。受招安後,阮小七被封為蓋天軍都統制,因穿著龍袍戲耍被剝奪官職,貶成平民。阮小七就和老母親回梁山泊石碣村打魚去了。
在越南,有許多姓阮之人,阮姓是越南第一大姓,阮姓人在越南國民中占的比例非常高,如今越南的人口已超過九千萬,但阮姓人竟然佔了40%,這樣的比例在世界其他國家中都很少見。於是有人猜測越南的阮姓人是不是阮小七的後代,這個說法應該是錯誤的。
可以確定的是,阮不是越南人的祖宗。在唐朝時候,很多人被貶到越南、那時候,越南是唐朝的一個行政區,在唐朝時候,越南和現在的廣東廣西是一樣的荒涼之地,但是終究是有人的。土著早就有,何勞阮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