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邦在緬甸的什麼地方
㈠ 佤邦是一個國家嗎
佤邦不是一個國家。
佤邦現在位於阿佤山區,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曾為緬甸共產黨根據地。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佤邦官方語言為佤語和漢語,官方行文為中文,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總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
(1)佤邦在緬甸的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佤邦北面與中國雲南省接壤,南面與泰國接壤,首府為邦康市。佤邦下轄勐冒縣、溫高縣、勐波縣、勐元縣、邦康特區、南鄧特區。佤邦的總人口約55.8萬人,主體民族是佤族,為主要緬北華人聚居區,軍事力量由佤邦聯合軍組成,主要經濟為農業及礦業開采。
在英國統治緬甸時期,佤邦曾和英屬緬甸分開,有過佤邦這一名稱。歷史上的「佤邦」與現階段的「佤邦」有很大的區別。「佤邦」這一稱呼從何時開始已無從考證,但有資料證明,自英國殖民時期開始就有人稱茫弄以北、緬甸一側靠近阿佤山區的地方為「佤邦」。
1989年4月,當時的緬共中央候補委員趙尼來和鮑有祥策動兵變,將緬共中央領導人驅趕到雲南孟連縣的孟啊,終止了緬共在佤邦的一切活動,宣告成立緬甸國家團結黨(後改為佤邦聯合黨)和緬甸民族民主聯合軍(後改為佤邦聯合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佤邦
㈡ 哪座緬甸城市,講中文使用人民幣,堪稱另一個「中國」
摘要 您好,這個地區就是位於緬甸境內的佤邦,全名叫緬甸第二特區。
㈢ 佤邦是哪個國家的
佤邦是緬甸的第二特區。
它是緬甸撣邦境內的一個自治區域,首府是邦康,曾為緬甸共產黨的根據地,位於阿佤山區,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佤邦官方語言為佤語和漢語,官方行文為中文。
佤邦地區水利資源豐富,大小江河有數十條。西面有薩爾溫江,從滾弄流入南鄧,是佤邦南鄧、勐能縣與聯邦政府管轄區的天然界江;東面有南壘河,上游為孟連河,從200號界碑流入佤邦勐波縣賀島區、勐平區,經勐養、勐卡流入四特區湄公河。
㈣ 佤邦手機顯示哪裡的
雲南。
佤邦,或稱緬甸第二特區(WaSpecialRegion2ofMyanmar)或撣邦第二特區,緬甸政府稱緬甸撣邦第二特區、北撣邦第二特區(),位於阿佤山區,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曾為緬甸共產黨根據地。
㈤ 誰知道佤邦這個地方而且是屬於什麼國家的
佤邦,或稱緬甸第二特區或撣邦第二特區,緬甸政府稱緬甸撣邦第二特區、北撣邦第二特區,位於阿佤山區,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曾為緬甸共產黨根據地。
佤邦北面與中國雲南省接壤,南面與泰國接壤,首府為邦康市。佤邦下轄勐冒縣、溫高縣、勐波縣、勐元縣、邦康特區、南鄧特區。佤邦的總人口約55.8萬人,主體民族是佤族,為主要緬北華人聚居區,軍事力量由佤邦聯合軍組成,主要經濟為農業及礦業開采。
(5)佤邦在緬甸的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元代先屬鎮康路、後分屬孟定路與木連路,明代分屬孟定府、孟璉司、孟艮府,均為傣族世襲土官封地,清中期,阿佤山部分地區脫離原傣族土司控制,成為甌脫地,較知名者有葫蘆、莽冷。
在英國統治緬甸時期,佤邦曾和英屬緬甸分開,有過佤邦(Wa State)這一名稱。歷史上的「佤邦」與現階段的「佤邦」有很大的區別。
佤邦這一稱呼從何時開始已無從考證,但有資料證明,自英國殖民時期開始就有人稱茫弄以北、緬甸一側靠近阿佤山區的地方為「佤邦「,其中 「邦」是指防禦工事良好、以土司為單位管轄的山寨。
㈥ 佤邦屬於中國還是緬甸
緬甸
佤邦,或稱緬甸第二特區或撣邦第二特區,緬甸政府稱緬甸撣邦第二特區、北撣邦第二特區,位於阿佤山區,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曾為緬甸共產黨根據地。
佤族在緬甸撣邦東北部享有高度自治權,緬甸官方將佤族自治區稱為「撣邦第二特區」,但佤族將其自治區稱為「佤邦」,並一直向中央政府申請將其升級為與撣邦同級別的省邦級行政區。
位置境域
佤邦轄區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為北部地區與南部地區,北佤與南佤地區之間隔著撣邦第四特區和政府軍控制區。北部地區位於東經98°~100°、北緯22°~23°之間,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控制國境線465.37公里, 即中緬邊境145~210號界樁之間。
東北面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市耿馬縣、滄源縣、普洱市的瀾滄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和孟連縣,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海縣接壤;北面與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相連;南面與緬甸撣邦第四特區相鄰。
㈦ 比果敢還親華會說漢語的自治區,是緬甸的哪個地區
緬甸東北部與中國雲南省接壤的地方,有一個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的自治區。此地在歷史上曾經屬於中國領土,在我國唐朝以及宋朝時期,就有他屬於中國領土的明確記載。
雖然佤邦被劃入緬甸,但是佤邦自身卻一直反對緬共,並且自發組建起義部隊。向緬甸政府進行談判,要求緬甸將佤邦設為自治州,擁有自治權。1989年4月17日,緬甸政府為了平息戰爭,最終選擇妥協,將其治理轄區稱為「緬甸撣邦第二特區」,佤邦宣布脫離緬共。
幾十年過去了,佤邦依然保留原本屬於中國的風土人情。佤邦裡面居住的很多民族,其中以傣族、漢族、苗族、回族等原屬於中國的民族人數最多。他們使用漢語作為官方用語,甚至是自治區政府中使用的公文都是漢字。
除此之外,佤邦的很多學校使用的教科書都是中國出版社出版的課本,他們非常願意學習中國文化,從內心裡將中國當做是真正的祖國。緬甸曾要求佤邦官方普及緬語,但是佤邦官方以他們為自治區為由拒絕。
㈧ 佤邦族屬於哪個國家
緬甸的。
佤族在緬甸撣邦東北部享有高度自治權,緬甸官方將佤族自治區稱為「撣邦第二特區」,但佤族將其自治區稱為「佤邦」,並一直向中央政府申請將其升級為與撣邦同級別的省邦級行政區。
佤邦或稱緬甸第二特區或撣邦第二特區,緬甸政府稱緬甸撣邦第二特區、北撣邦第二特區,位於阿佤山區,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曾為緬甸共產黨根據地。
佤邦轄區的組成:
佤邦轄區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為北部地區與南部地區,北佤與南佤地區之間隔著撣邦第四特區和政府軍控制區。北部地區位於東經98°~100°、北緯22°~23°之間,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控制國境線502公里, 即中緬邊境145~210號界樁之間。
東北面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市耿馬縣、滄源縣、普洱市的瀾滄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和孟連縣,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海縣接壤;北面與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相連;南面與緬甸撣邦第四特區相鄰;西面與撣邦的曼甘孟、勐傑、滾弄、當陽等城鎮隔江相望;西南面和撣邦的勐洋、勐卡、萬塔凱接壤。
㈨ 佤邦族的來歷是什麼
緬甸佤邦的由來:
緬甸在古時並不弱小,雖然國土面積較小,但是也算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了,在明清之際緬甸帝國曾一度達到頂峰,數次挑戰明清政府。而在英國殖民時期,緬甸成為了英國的一個殖民地,不過即便是當時貪婪的英國人也並不看重這塊地方。
緬甸有不少一部分地形都是山區,無法進行現代化和工業的發展,即便是作為殖民地也難以有用武之地。
英國當時的殖民地非常多,富饒的殖民地也並不缺,所以就不太重視貧窮的緬甸,英國也將緬甸分為了「上緬甸」和「下緬甸」,發展受自然條件限制的緬北地區就是「上緬甸」。
(9)佤邦在緬甸的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緬甸現狀:
作為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緬甸的工業發展水平是相當落後的,這個國家從事農業的人口就超過了百分之六十,國家的發展非常的不平衡。
緬甸北部的發展水平相對落後,相對發達的就是南部的平原地區了,這里也是比較適合發展農業和工業的地方。不過當然,若要和其他國家相比仍然是非常落後的一塊區域。
㈩ 緬甸佤邦是什麼地方
佤邦(緬甸第二特區)位於緬甸聯邦北部,名義上屬撣邦管轄,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通用漢語與中文,它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總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0萬。北面與中國雲南省接壤,人口約36萬,南面地區與泰國接壤,人口約10萬,首府是邦康市。佤邦的領導人絕大多數是佤族。
撣邦第二特區(佤邦)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約在北緯22°—23°,東經98°—100°間,東北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地區耿馬縣、滄源縣,普洱市瀾滄縣、西盟縣、孟連縣、西雙版納州勐海縣接壤;北與緬甸第一特區(果敢)相連;南與緬甸撣邦第四特區相鄰;西面至緬甸第二條大江—薩爾溫江(怒江),與滾弄、當陽等城鎮隔江相望。
「佤邦」正式名稱為「撣邦北部第二特區」,首府邦康。佤邦官方語言是華語,官方文字是中文。設1個管委會、2個特區(縣)、3個縣,共50萬人口。
北面地區轄兩特區三縣:邦康特區、南鄧特區、勐冒縣(原名北佤縣)、勐波縣(原名景北縣)、溫高縣(原名南佤縣)。與中國有近500多公里的邊界線,屬高寒山區,人口36萬多。
邦康特區:廣洪鄉、那洛鄉、南帕鄉、等俄鄉、永定鄉、芒冒鄉;
南鄧特區:南鄧鄉、擁莫鄉、邦空鄉、大岩鄉、爐房鄉、南溫壩鄉、南鄧街;
勐冒縣:營盤區、岩城區、王冷區、昆馬區、紹帕區、聯合區、納威區、曼東區、龍潭區、格龍壩區、公明山區、新地方街;
勐波縣:勐波區、勐嘎區、賀島區、南排區、勐念區、勐平經濟開發區;
勐能縣:曼相區、南抗伍區、邦洋區、納高區、弄切區;
南面地區設:南部地區管理委員會(原名景南縣、勐阮縣)。與泰國有近500多公里的邊界線,有7個行政區,人口10萬多。
南部行政事務管理委員會:永邦區、萬宏區、勐角區、勐崗區、回俄區、戶約區、開龍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