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辦酒多少碗菜
Ⅰ 緬甸人酒量如何有誰知道嗎
緬甸的人酒量肯定都跟一般人都是一樣的,最多有的人他喝酒時是說稍微能喝一點,能喝多一點,這個是不可能跟每個人的體質還有身體的素質而定的,不是說每個人都是能喝很多酒喝不醉的。只能說別的人喝酒的方式方法,還有習慣習俗跟我們中國人不一樣,其餘的肯定都是一模一樣的。能喝多少酒就喝多少酒,這個東西不能勸別人,也不能要別人必須喝多少酒,因為這個酒這個東西喝多了,傷身體喝一點嘛,還能有助於身體健康。有的東西都是有利就有弊。有的時候喝酒不是靠跟別人賭氣,說自己啊,這么厲害,要想跟別人一絕高下,把自己的真性好強的心收一收,這樣自己不會吃虧,如果喝醉了要是回家的路上啊,暈了沒人扶你,這也是傷害自己的人身,健康還有安全。
Ⅱ 俗語里喝喜酒叫吃「九大碗」還是「酒大碗」
九大碗也稱酒大碗、酒斗碗,起源於四川農村紅、白喜事。因以前四川生活條件不好,所以凡遇紅、白喜事才以九大碗以示隆重,而現今的九大碗只是一個代稱 他主要包括三蒸、三煮、三燉,三蒸一般有燒白(切成片的三線肉、墊以芽菜或紅薯)、膀(類似於東坡肘子)、酒米飯(用酒米蒸熟,輔以白糖、果仁、紅棗等)三煮一般都有煮魚(百分百有,年年有魚嘛)、三鮮湯(用魷魚、竹筍、小米鍋巴等煮成的湯)、梳(SHU)肉(就是用豬肉裹澱粉,再在油鍋里炸,炸熟了之後再煮成湯,三燉一般都有蹄花燉蘿卜、銀耳羹和燉一隻土雞。其實象樓主說的什麼涼皮什麼的,根本就算不的九大碗的菜,在農村辦一次九大碗一般總共會有二十幾道菜,並不比在酒店包宴席便宜,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們也不僅限於以前的九大碗了,還有什麼全雞、全魚的,甚至王八、鴿子也上了餐桌,現在想吃到正宗的九大碗已經很難了!
Ⅲ 辦酒席的菜譜
一、擺酒席的菜單12個菜單:
1、清蒸魚、陽春面、鹵水拼盤、燜海參、白灼蝦、百合蓮子湯、大骨湯、紅燒獅子頭、油炸榴槤卷、炒時蔬、水果拼盤、鐵板燒。
2、炒粉、鴛鴦雞、清蒸蝦、菠蘿炒排骨、白果豬肚湯、蒸帶子、水魚雞湯、蒸花枝片、腰果丁、蒸白鴿、油炸榴槤卷、八寶飯、水果。
3、擺酒宴菜品是需要考慮的,除此之外還需要分配明確,例如說幾個熱菜、幾個冷盤、幾個小吃、幾個主食等,這樣才能讓賓客們吃的舒服。
4、上菜的順序也有講究,它要向上酒和香煙,然後上鹵味或者海鮮,之後是了熱菜冷盤,在之後就是主食和湯。
5、菜品需要有一定寓意,最好是一些喜慶一點的寓意。例如說鴛鴦雞,就是為了祝福新人能夠幸福長久;再例如炒粉或者面條,也是為了表示福運綿長等意思。
二、農村辦酒席菜單:
1、一般婚宴
(1)冷碟:涼拌藕、芹菜拌鴨腸、涼拌牛肉。
(2)熱碟:紅燒肉、蛋卷肉、青椒羊肚、白灼蝦、油炸金蟬、燒雞、醬肘子、糖醋魚、四喜丸子。
(3)水果拼單、蜜汁三果、拔絲蘋果、甲魚湯、羊肉湯、排骨湯、烏雞湯。
2、800元婚宴菜單
(1)八冷碟:排骨、油雞、紅鴨、風魚、蟄皮、彩蛋、香菌、芹菜。
(2)八熱碟:如意海參、八寶酥鴨、花釀冬菇、三鮮海圓、荷花雞茸、一品棗蓮、麒麟送子、全家合歡。
(3)水果、點心、湯品等一應俱全。
3、800元婚宴菜單
(1)八冷碟:紅鴨、風魚、蟄皮、彩蛋、香菌、芹菜、炙骨、油雞。
(2)八熱碟:八寶酥鴨、如意海參、花釀冬菇、一品棗蓮、麒麟送子、三鮮海圓、荷花雞茸、全家合歡。
(3)四點心:喜慶蛋糕、夾心酥糖、糖炒栗子、豆沙包。
小結:
辦酒宴的時候,大家可以詢問一下廚師有哪些菜品,相信他們都有自己的一套推薦的。如果可以的話,就按照他的菜單安排;如果覺得不行的話,可以自己想菜品,或者更換一些即可。
Ⅳ 在緬甸可以帶酒入境嗎
可以,但是不能超過兩公斤
緬甸海關入境規定
1.四百支香煙
2. 二百五十克煙草
3. 兩公升酒類
4. 香水一百五十毫升
5. 電氣和電子產品價值不得超過五百美元。
6.攜帶型攝像機,高清攝像頭或DV攝像機和一個(套)備用電池(套)。
有關規定的補充信息
1.緬甸公民可以將任何經緬甸中央銀行允許攜帶出境的珠寶攜帶回國。所有的外國人必須在抵達時向海關申報攜帶的所有珠寶。
2.動物產品或動物飼料向機場動物檢疫櫃台提交、並接受檢查。任何不符合質量標准或者含有有害的病原體或毒素將被沒收並且/或者銷毀。
3.禁止攜帶病蟲害寄主植物以及土壤。任何植物或者植物產品(種子、鱗莖、鮮切花、新鮮水果以及蔬菜)都要求植物檢疫證書並在植物檢疫櫃台申報。
Ⅳ 什麼叫吃九大碗
所謂"九大碗",是九樣裝在大碗里的菜。大碗,更准確的名字是"斗碗",容量很大的碗。固定的每桌八個人,九碗菜。九大碗的第一碗,特別稱為"頭菜",一定是蒸肉丸。四川人把肉丸叫做"圓子",頭菜中的肉丸不是球形,而是橢球形。一碗裡面有8個,正好每人一個——如果主人家不差錢,就放16個,稱為"雙圓子",這筵席也就會被當作"高端大氣上檔次"了。九大碗中的其他菜,常規的還有腌菜扣肉、粉蒸肉、燉肉塊、酥肉等等。腌菜是農民腌制曬乾的青菜,復水之後用於扣肉,稱為"燒白"。不過這個名字對於修房建屋來說顯然不吉利,所以在"立房子酒"中是萬萬不能用的。而粉蒸肉,也因為其俗稱(在普通話里沒有的一個字)需要避諱而不能在喪事中出現。而這兩碗,都跟"圓子"一樣是定量的,每人一片。而燉肉塊叫做"墩子",基本上是完全的肥肉塊,而酥肉外面裹了雞蛋澱粉,看不清裡面是肥是瘦,就只能通過筷子夾時的軟硬去猜測。有了這幾樣,在加上幾樣別的菜,湊夠九碗就可以了。有的時候,甚至直接上兩碗"墩子"和酥肉。因為墩子和酥肉往往比較肥,剩得比較多,可以重復使用,也就能為主人家節省一些食材。
九大碗是一種傳統,是在肉類稀少的年代農民慶祝喜事招待親朋的方式。這種方式不僅僅是吃一頓肉那麼簡單,更是農村社交聚會的一種形式。它的實現,也是以鄉親互助,最節省成本的方式來完成。
Ⅵ 緬甸的飲食主要是什麼
緬甸緬族人喜食椰漿飯及攔有姜黃粉、椰絲、蝦松的糯米飯;每餐必食一種叫「雅比」的魚蝦醬;菜餚喜放咖喱。緬甸克欽族人喜吃獸肉,他們習慣用火烤食,烤熟後撒上鹽、用手撕食。酒列是日常必備之物,任何儀式上,人們都要以酒助興。緬甸人一般早晨愛吃西餐,午、晚喜食中餐;餐台喜歡備有辣椒油和辣椒醬等調味品。他們用餐習慣一人一把匙和一個湯盤,他們不習慣用碗。用餐「工具」是右手,抓食取飯靈巧方便。他們樂於菜齊後一起上桌用餐。
緬甸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注重:講究菜餚要豐盛,注重菜品要質精量小。
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食甜、酸、辣味。
主食:以米飯為主,對水餃、蒸餃、餡餅、烤餅、燒麥等也很感興趣。
副食:喜歡吃雞、魚、蝦、鴨、雞蛋及各種蔬菜;調味愛用蕃茄醬、蝦醬油、辣椒油、辣椒醬和咖喱粉等。
製法:對烤、炸、爆、煎、燒、醬、拌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中餐:喜愛中國的川菜。
菜譜:很欣賞大拼盤、素雞、吉利魚條、姜芽鴨片、煎釀明蝦、炸脆皮雞、棒棒雞、奶油菜花、炸板蝦等風味菜餚。
水酒:愛喝啤酒、汽水、桔子水等;飯後有喝咖啡或熱茶的習慣,不過他們愛喝的是怪味茶(即有茶葉拌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末、炒熟的辣椒籽等,攪拌後沖成怪味茶飲用)。
果品:愛吃香蕉、椰子、芒果、木瓜、柑桔、菠蘿等水果;乾果喜歡核桃仁等。
Ⅶ 緬甸人壞不壞好不好溝通
一般緬甸人不壞很好溝通交流
緬甸語是官方語言,英語為通用語言,但是緬甸的英語教學質量不敢恭維。仰光、曼德勒等城市有很多華人,可用漢語溝通。但是緬甸的計程車司機的英語很蹩腳,需要耐心慢語方能簡單溝通。當你碰上華人模樣的賓館服務人員或司機時,講英語前最好先用漢語試試,免得大家都很費勁。
另外,體驗緬甸當地人的生活,可以選擇住當地民宿。
(7)緬甸辦酒多少碗菜擴展閱讀:
緬甸的禁忌
1、女性四不可
緬甸有重男輕女的觀念,同樣是修行者,和尚要比尼姑高一等。女性和和尚、僧侶不可以平等而坐,甚至不可以碰到他們的袈裟。
在緬甸,很多佛塔是可以給人們上去「貼金箔」的,以表示人們對佛祖的敬仰,以及做功德。但是,在佛塔上的有些地方禁忌女性上去。女性的衣服不可以掛在高處,尤其是下半身穿的褲、裙、紗籠等。
2、影子神聖不可褻瀆
過路時,人們不可以踩到和尚僧侶的影子,如果踩到他們的影子,就是對佛祖不禮貌的行為。
在公交車上,最前面的座位就是僧侶和尚的專屬位置。如果坐車時,看到僧侶和尚上車的話,人們必須要讓位。
當知道和尚僧侶要出來化緣時,高樓住宅的人不可以把衣服掛在陽台上。和尚僧侶經過自己衣服下的話,衣服主人會得罪。
3、佛塔、寺廟的神聖習俗
在緬甸的佛塔或寺廟里禁忌穿鞋襪,禁忌穿短裙、短褲。
禁止帶酒進入佛塔、寺廟,或在佛塔、寺廟里喝酒、賭博。賭博在緬甸是絕對不允許的一件事。在緬甸大部分的家裡,都有打赤腳的習慣。
在緬甸除了尊敬修行者還要尊重老人或年長者。我們從他們前面經過時,要低著頭彎著腰走過,走路的腳步聲不可以太大聲。給長輩們接遞物品時,必須要用雙手。
4、生活中兩必需和兩不可
緬甸人用餐時,要先拿菜給父母或年長者,叫「烏差」(Oocha),表示一種禮貌;緬甸的每道菜都有一把勺子,我們加菜時,要用菜碗里的勺子。
佛教徒一般忌口吃四肢動物的肉,不可買看到現殺的肉;不可以用飲水來洗手腳,用飲水洗手腳是不禮貌的行為。
Ⅷ 緬甸的飲食文化
緬甸飲食文化 2009-08-20 緬甸緬族人喜食椰漿飯及攔有姜黃粉、椰絲、蝦松的糯米飯;每餐必食一種叫「雅比」的魚蝦醬;菜餚喜放咖喱。緬甸克欽族人喜吃獸肉,他們習慣用火烤食,烤熟後撒上鹽、用手撕食。緬甸克倫族人,無論男女老幼都吸煙斗。酒列是日常必備之物,任何儀式上,人們都要以酒助興。緬甸人一般早晨愛吃西餐,午、晚喜食中餐;餐台喜歡備有辣椒油和辣椒醬等調味品。他們用餐習慣一人一把匙和一個湯盤,他們不習慣用碗。用餐「工具」是右手,抓食取飯靈巧方便。他們樂於菜齊後一起上桌用餐。 緬甸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講究菜餚要豐盛,注重菜品要質精量小。
②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食甜、酸、辣味。
③主食:以米飯為主,對水餃、蒸餃、餡餅、烤餅、燒麥等也很感興趣。
④副食:喜歡吃雞、魚、蝦、鴨、雞蛋及各種蔬菜;調味愛用蕃茄醬、蝦醬油、辣椒油、辣椒醬和咖喱粉等。
⑤製法:對烤、炸、爆、煎、燒、醬、拌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⑥中餐:喜愛中國的川菜。
⑦菜譜:很欣賞大拼盤、素雞、吉利魚條、姜芽鴨片、煎釀明蝦、炸脆皮雞、棒棒雞、奶油菜花、炸板蝦等風味菜餚。
⑧水酒:愛喝啤酒、汽水、桔子水等;飯後有喝咖啡或熱茶的習慣,不過他們愛喝的是怪味茶(即有茶葉拌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末、炒熟的辣椒籽等,攪拌後沖成怪味茶飲用)。
⑨果品:愛吃香蕉、椰子、芒果、木瓜、柑桔、菠蘿等水果;乾果喜歡核桃仁等。 因境內種族的多元,仰光市的餐飲也呈現包羅萬象的特色,尤其以撣族、緬族、中國和印度的影響最為顯著。當地食物的精髓包括以咖哩烹調的魚、肉和蔬菜以及葫蘆湯等。緬甸料理的特色為比較油和咸但較不辛辣。
·爽口香脆炸素菜:把胡蘆瓜切段及豆芽蘸炸漿入油鑊炸,前者炸起來十分爽口;豆芽則以脆口取勝,蘸自家調制的辣醬,酸甜又香口。
·茶葉沙律:緬甸的沙律沒有沙律醬,而用清香茶葉去提香,拌菜絲、蝦 米、緬甸珍珠豆(花生),蠶豆,用來佐酒或茶俱佳。
·魚粉湯:把魚拆肉,以香茅和姜去調味,除去俗稱的「泥臭味」,再用炒香的馬豆熬湯,米粉盡收魚湯的鮮味之餘,伴菜有入口香而爽的香·蕉樹芯、炸制, 魚湯底濃到化不開。
·咖喱蟹:主要以咖喱粉調味,拌洋�提香,辣度可隨口味增多減少,肉蟹味濃郁又香口。
·緬甸大蝦:緬甸運來的大蝦以多膏見稱,烹調以姜油、蒜及咖喱粉,芫荽味很香,身長而肉嫩,入口如吃龍蝦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