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獨立後有哪些重要性
⑴ 對於英國來說緬甸的重要性是什麼
英國時刻都在關注緬甸的態勢。1942年2月16日,英國首相丘吉爾在發給緬甸總督的電報中,坦率地說:「我認為,緬甸以及同中國的聯系在整個(東方)戰區中是最重要的一環。」丘吉爾認為,對於英國,必須「守住緬甸……用它作為保衛印度的最後一道屏障」。英國在丟失了太平洋沿岸的一些戰略據點以後,如果再失去緬甸,就會失去英國在亞洲大陸的南翼屏障,甚至動搖英國在亞洲的根基。
⑵ 緬甸在歷史上是如何脫離中國的管轄完成獨立的
中國古代天朝體系裡有一個特點,就是臣服中國的藩屬一般都是較為弱小的國家。而其中一個國家卻有一個較為強大的帝國,也甘心成為中國的藩屬,這個國家就是緬甸。
薛福成
緬甸的獨立
1942年5月,日軍佔領緬甸後,成立以巴莫為首的政府,在日本支持下反對英國統治,昂山等人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宣布獨立。
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宣布緬甸獨立是有效的,但實際上仍受英國控制。1948年1月4日,英國議會正式承認緬甸獨立。不過獨立之後的緬甸在1950年就發生大規模的內戰,連執政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也在1958年發生分裂,分裂之後的緬甸至今也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統一,國家內亂還在持續。
緬甸是中國天朝體系中最強硬和最遠的一個,緬甸即便是在國家處於危亡之時也沒有想到去中國求援,可見其對中國宗主地位的不認可。但是奇怪的是元明清三朝都認為緬甸不過是地方土司,到清朝時甚至提出過禁止朝貢作為懲罰手段,可見當時目光的短淺。
然而緬甸卻是西方世界打給中國的一扇窗,無論是明緬戰爭還是清緬戰爭,中國都應該看到對方武器的強大,但是統治者們都選擇了閉眼,讓人好不唏噓!
⑶ 對於中國來說緬甸的重要性是什麼
中國政府認為,由於滇緬公路是中國的一條重要國際通道,緬甸對抗日戰爭具有重要影響。抗戰爆發,日軍侵佔中國的華北、華東以及東南沿海的廣大地區,截斷了中國海上的國際交通。
⑷ 獨立後的緬甸為什麼戰事如此頻繁
1948年1月4日,緬甸從英國獲得獨立。國內的共產黨人和少數民族對新政府頗為不滿,認為他們不公平地被排除在國家事務以外。緬甸獨立三個月後,共產黨人開始武裝抵抗新政府。同樣,克倫族開始為民族獨立而戰。
20世紀60年代初,政府拒絕接受聯邦制度,並譴責在和平談判中提出該採用該制度的緬共等集團。八十年代初,出於政治動機的武裝沖突基本消失,而基於民族性質的起義繼續進行著。數個團體與歷屆政府簽訂了停火和和平協議,但在始於2011年止於2015年的緬甸民主改革後,這些協議很大程度上已經作廢。
⑸ 緬甸曾是印度的一個省,為何後來卻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國家
緬甸是印度的一個省是英國殖民的結果,隨著二戰的結束和獨立運動的爆發,緬甸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獲得獨立。
開啟民主化進程,成為獨立國家。
從1947年開始,緬甸各邦簽署《彬龍協議》團結起來開始向英國施壓,經過不斷的施壓和抗爭,在國際社會獨立運動大爆發的背景下,1948年1月4日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緬甸獲得獨立,至此緬甸作為一個獨立國家開始行使國家主權。
⑹ 緬甸獨立已有70年,為何至今國家仍然沒統一
緬甸是英國的前殖民地,其於1948年獨立,然而緬甸卻一直未能實現全國統一,至今仍然處於內戰狀態,而且內戰幾乎遍及全國大多數邦和省。對陣的雙方分別是緬甸政府軍和緬甸各少數民族地方武裝。有人可能會問,緬甸為何會如此,要知道打內戰能打70多年的國家,全世界也只有緬甸這獨一份,而且還是大大小小沖突幾乎不斷!
1988年至今,緬甸軍政府自上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轉變民族政策,採用一邊安撫,一邊圍剿的策略。與部分可以合作的民族武裝達成停火協議,並且給予自治權,成立了一些特區。另外針對克倫民族聯盟、撣邦少數民族武裝、克欽獨立軍等強硬的民族地方武裝展開一系列軍事行動。這些清繳行動在2015年緬甸實現全國普選,成立民選政府後有所緩和。政府軍與大的民族地方武裝處於停火狀態。不過民主化之後,如何推進民族和解,解決“一國多軍”的局面,仍然是非常棘手的問題。中央政府與地方少數民族仍然缺乏互信。
⑺ 緬甸為什麼自獨立以來和中國關系一直很不錯
1、中國與緬甸的關系其實並非一直很不錯,在表面無事的景象下隱藏著不穩定的暗流。緬甸當局的打擊少數民族的民族沙文主義政策以及對在緬華裔的不公平政策尤其是對緬共的鎮壓令中國對緬甸當局很反感。
2、中緬關系保持良好的關鍵在於中國長期奉行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幹涉緬甸內政,在緬甸受到西方世界不公平對待的時候,中國主持正義,為緬甸的國家利益作出了貢獻。
3、緬甸在國際上也同樣堅持一個中國,在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及其他一些涉華事務上積極站到中國一方,雙方始終保持外交上的默契。
4、中國歷史曾經支持過緬共,但當緬共內訌不斷,前途無望之後,中國停止了對緬共的支持。出於中國邊境安全的需要,轉而支持緬甸軍政府的禁毒行動。中緬雙方存在著共同的利益,這也是雙方關系融洽的基礎。
⑻ 緬甸對中國有什麼戰略價值
緬甸對於中國的戰略價值主要體現在地緣政治層面。
一方面是緬甸是中國的重要鄰國。緬甸對中國的態度是親是疏,將直接決定美國的「制華包圍圈」否能在南亞地區合攏,以及中國能否有效的實施「反遏制」戰略。
另一方面,中國目前是一個能源進口大國,而源頭主要是在中東地區。如果中國能將這條重要的能源進口的路線通過緬甸,不僅將大大減少輸送的距離和成本,其安全性也將有所提高。這對於緩解中國目前能源短缺的現狀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中國發展與緬甸的關系,也有利於西部地區(尤其是大西南地區)的開發,帶動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
緬甸是怎樣一個國家?
緬甸過去是英國的殖民地,二戰後宣布獨立,但依然長期遭受西方的制裁。中國在此期間給予了緬甸大力的支持和援助。目前,中緬關系發展良好。但基於圍堵中國的目的,美國近來也逐漸改善了對緬的態度,由極力打壓為積極拉攏。這對緬甸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⑼ 緬甸獨立多年始終不能完成國家的統一,背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因為緬甸太亂了,根本管理不好,才導致的不能完成。而且經濟一直都不行,因為地理復雜原因,交通各方面也是非常的不方便,但是卻非常有利於戰爭,就在發生二戰的時候,緬甸就非常容易的敵人,引入復雜的地理位置,迅速的成功擊敗了。
就算西方變強了也不願意完全放棄緬甸。有好幾個西方國家長期干擾緬甸內部的事情。由於種種原因,它實際上助長了緬甸的局勢。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仍然很難實現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