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軍緬甸駐軍多少人
① 二戰時好多遠征軍留在了緬甸嗎
是的,活得和死的都有好多留在了緬甸。
中國遠征軍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入緬對日作戰部隊,亦稱「中國赴緬遠征軍」、「中國援緬遠征軍」。1941年12月根據《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編成,遠征軍受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中將和羅卓英司令長官指揮。該軍由第5、第6、第66軍編成,計9個師10萬餘人。1942年3月,遠征軍入緬發起滇緬路作戰。失利後大部分退回雲南。1943年4月,重建遠征軍司令長官部,後稱滇西遠征軍,一部撤至印度,稱中國駐印軍。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國駐印軍和滇西遠征軍先後發起緬北滇西作戰,殲滅日軍三萬餘人。1945年1月27日,兩軍在畹町會師。3月,完成了打通滇緬公路的任務後撤回國內。1945年4月撤銷。
其中,在1942年的緬北大撤退中,中國遠征軍遭受重大傷亡,第6軍和第66軍(欠新38師)在戰斗中大部潰散,陸續分散回國。其中有大量離散人員就留在了當地。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時,出動103000人,傷亡56480人。其中,據戰後統計,穿越野人山的部隊就有3萬餘人葬身原始森林。
② 請問二戰日軍總兵力是多少大概數目對中國戰場投入的兵力是幾百萬人
日方在中國戰場上投入兵力最多時達到三百八十多萬人
抗日戰爭是當時中日兩國幾乎傾盡舉國主力進行的一場大較量,戰爭在中國境內持續時間之久、規模之大、波及范圍之廣、激烈程度之巨、傷害之重,可謂二十世紀中外戰爭史上之最。有數據顯示,抗戰時期,國民黨政府在正面戰場上,最多時投入兵力達到三百五十三萬餘人,而日方在中國戰場上投入兵力最多時達到三百八十多萬人。在敵後戰場上,中共領導下的抗日武裝部隊主力,在一九四五年上半年已達九十萬人以上;發動人民群眾參加抗戰,民兵抗戰最多時在二百萬人以上。所以,有人在論及中國人民八年抗戰規模時稱:「就作戰規模而言,中國的抗戰是在長達五千公里的正面戰場和幅員一百三十餘萬平方公里的敵後戰場進行的,中國投入的兵力,最多時軍隊近五百萬人,民兵約二百萬人;日本投入的兵力,最多時日軍近二百萬人,偽軍一百餘萬人、雙方使用總兵力高達一千萬人。」就戰斗次數而言,抗戰期間國民黨陸軍正面戰場共對日進行過二十二次重大會戰、一千一百一十七次重要戰斗、三萬八千九百三十一次小規模的戰斗。中共敵後戰場對日軍大小戰斗更達到十二點五萬次。
春秋中文社區
③ 二戰時期日本在緬甸投入了多少軍隊
二戰時期日本在緬甸投入日軍緬甸方面軍下屬三個軍,其中本多政材的33軍負責防守緬甸北部,處於中國軍隊的進攻范圍之內,其中四18師團主要對抗從中國駐印軍,第56師團負責對抗雲南方向的中國遠征軍。
緬北滇西戰役背景:1942年春,日軍入侵緬甸。中國應英軍要求,派遠征軍入緬支援英軍作戰。1943年10月,為執行盟軍魁北克會議關於在緬甸對日軍發動攻勢和打通中國西南國際交通線的決定,駐印軍在總指揮史迪威指揮下逐次集結於印緬邊境的雷多地區,准備向緬北日軍發動進攻。
駐滇西遠征軍司令長官衛立煌決定以騰沖為目標對日軍發動進攻。駐緬北和怒江西岸的日軍共4個師團,轄9個步兵聯隊、8個特種兵聯隊,在第33軍司令官本多政材指揮下實施防禦。
(3)二戰日軍緬甸駐軍多少人擴展閱讀
戰役影響
緬北滇西反攻戰役,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唯一獲得徹底勝利的大規模進攻作戰,這次勝利不僅打通了中國與盟國間的陸上交通線,而且揭開了亞洲戰場盟軍向日軍反攻的序幕。緬北滇西之戰被後來的軍事學家稱為「東方諾曼底之戰」。
滇西緬北反攻的勝利,再一次表現了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向全世界表明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使全國軍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從而重新振奮抗戰的決心和信心。
④ 滇西緬北戰役日本參戰的都是哪些師團,共多少人
日軍共4個師團,轄9個步兵聯隊、8個特種兵聯隊
日軍第2師團
日軍第18師團
日軍第53師團
日軍第56師團
大約兵力15萬人
⑤ 日軍在緬甸部署了多少兵力
1942年初,日本佔領馬來亞後,開始入侵緬甸。1月30日,日軍攻克緬甸東部重鎮,隨後分兩路繼續前進,3月8日,日軍佔領緬甸首都仰光。3月到4月間,日軍進攻重鎮曼德勒,企圖切斷滇緬公路。這時,在英國的求助下,中國方面以杜聿明為代理司令長官,集合中國精銳力量的中國遠征軍約10萬人向緬甸進發。但在這之前緬甸首都仰光已被日本攻佔。遠征軍第200師與日軍在緬甸同古展開交火。然而日軍在飯田祥二郎指導下率優勢兵力兵包圍了同古,迫使中國遠征軍突圍。不過,中國遠征軍在孫立人等將軍的指揮領導下,在緬甸曾多次擊敗日軍的進攻,拖住了日本的力量。不久,中英兩國軍隊預定在曼德勒籌劃會戰,但日軍在同時奪取了英軍控制的仁安羌,並領兵迂迴至中國軍隊背後。英軍開始向印度方向逃避,令中國遠征軍右翼暴露,結果聯合作戰失利,遠征軍被迫後退。在日軍的不斷打擊下,英軍一路潰敗,最後全部逃至印度。4月29日,中國軍隊與後方聯系的要點臘戍被日軍佔領。遠征軍被迫兵分三路:一路退往印度,另兩路分兵撤回中國境內。最終緬甸失陷,滇緬公路中斷,10萬遠征軍經血戰只有4萬餘人安全撤離。200師師長戴安瀾率部突圍時犧牲。原有的作戰物資轉而通過駝峰航線與中印公路輸送。緬甸被日軍佔領後,日本既封鎖了國際援華運輸線,又打開了西攻印度的大門。日本佔領緬甸後,在緬甸實行殖民統治。許多緬甸人民積極展開與日本的斗爭,抗日戰爭一直堅持到1945年日本投降。在此期間,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情。不過,緬甸國內也有很多反對英國殖民政府、希望緬甸獨立的人士,如緬甸歷史上著名的革命家昂山。他在抗日戰爭前曾在日本組織和訓練緬甸獨立義勇軍,因此對日本持一定的好感。他在抗日戰爭中參加了日軍的戰斗,然後在日軍的支持下宣布緬甸從英國獨立。然而,他在利用日本人的支持得到獨立後,政策卻出現了大轉變,開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國一方,並開始反攻日軍。1945年日本投降後,他即宣布緬甸獨立是有效的,並在獲得英國的承認後,於1948年初正式成立了緬甸聯邦。由於日本人早先對緬甸獨立所做出的幫助,昂山率領的緬甸政府在戰後對日本持一種比較同情的態度,可以從戰後賠款等問題上體現出來。[編輯] 參見 抗日戰爭 (消歧義) 緬甸國
⑥ 二戰時,英國在緬甸有多少軍隊,美國軍隊在緬甸有多少請高手詳細回答
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 美國是沒有駐軍的
只是二戰劃分戰區後 美國才在緬甸有少量部隊(游騎兵75團的前身)
⑦ 二戰中國在緬甸有十萬兵力,那麼日本英國和印度呢
日本在緬甸長期保持在20多萬,6-8個師團。
英國在緬甸只有兩個旅,一個印度旅,一個緬甸旅。後來戰事迫近擴為三個旅,在日本進攻緬甸時緊急擴充至3萬餘人,但是戰鬥力奇差。
印度還有?這個還真不太清楚,那時候印度應該也在保護自身吧
⑧ 二戰緬甸蘭里島日本900士兵葬身鱷魚襲擊是真實的嗎
根本就是胡說八道亂傳的,日本穿越沼澤撤退的駐軍總數也就900人左右,最後實際逃出的有500多人,剩下傷亡的部分,除了戰死和被俘的20多人,其他主要是因為缺乏食物和干凈飲用水或因各種傳染病掛在半途,當然,一些掛掉的最後進了鱷魚的肚子那也是正常的
但以比例來說,同樣在緬印戰場,在那之前不到一年前的英帕爾戰役,八萬多人的日軍穿叢林就有三萬多人得瘧疾、痢疾、霍亂、傷寒等等傳染病,最後連同戰死餓死的足足掛掉六萬多人,還活下來的也基本去掉半條命,蘭里島相比那完全是小樣的
⑨ 二戰日本在投降的時候,到底在海外還部署有多少部隊
尚有陸軍約120.8萬人、海軍10.8萬人。
第6軍在江蘇省南京市安胡省投降時,有18,120名士兵,第20軍在湖南省長沙投降時,還有為70,180人。第11軍在江西省的南昌投降的時候,有66,830名男性。第13軍在上海投降時擁有165,000人的部隊。第6軍在湖北武漢投降時,有142,600人的部隊。第23日本軍向廣東省廣州市23頭投降的時候,有88,350名士兵和其他49,400名海軍。日本第10軍向台灣投降時,有128,80名士兵和46,713名海軍。第38軍在越南的河內投降的時候,那個強度是30081。此外,還有駐軍部隊和分散的海軍投降兵。日軍投降後,上述地區仍有約120萬人的軍隊和108000人的海軍。
⑩ 二次世界大戰日軍進入緬甸總兵力
長期保持在20多萬,6-8個師團。
44年下半年序列:
緬甸方面軍
15軍(15、31、33師團)負責西部對英印作戰
28軍(2、54、55師團)負責南部警備及預備隊
33軍(18、56師團)負責北部對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