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降真香為什麼不想了
『壹』 緬甸小葉降真香是死人沉香嗎
不是,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種類
『貳』 降真香為什麼黃油料很貴
目前降真香面臨被砍伐的絕跡,古代是重香之首,葯用價值極高。
「黃油」即降真香截面油脂的顏色。奇楠糖結一般呈黃褐色,而奇楠級降真香糖結油脂切面呈黃褐色是有道理的。另外,我們知道,降真香油脂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現代化學分析表明,黃酮類化合物在植物體中通常與糖結合成苷類,顏色一般多呈灰黃至黃色。
降真香的注意事項和重點須知:
降真香產地雖多,但是幾乎都是大葉的,都是降香味。真正稀缺的是小葉料,特別是緬甸小葉,其油性和香味結油方式都與奇楠沉香類似,所以業內稱之為奇楠級降真香,且存世量稀少。這幾年緬甸小葉料被海南香友收刮的所剩無幾,緬甸小葉料據目前發現已有至少近20種香味與品相。
降真香焚燒過程有明顯的安神功能,其焚燒後味道清雅入腦,尤其是拌合諸香後味道更佳,讓人一聞難忘。另外降真香醫用價值非常高,散末外敷可以止血,內服可活血,能治癰疽之症。降真香大料非常適合雕刻和製作佛珠,手感沉穩滑爽,油性大包漿快,屬於非常理想的材質。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降香
『叄』 緬甸降真香
緬甸的小 葉降 真香,又名:「紫藤香、雞骨香、降真、降香、花梨藤、藤香、降沉。」豆科檀屬藤香,是一種多年生的木質藤本植物受傷後分泌油脂修復傷口所結的香料,其藤宋代叫吉鉤藤亦名烏理藤 美龍藤。降真香一般要五十年以上才能結香,降真香的油脂主要集中在受傷的地方,一般在藤的丫叉部位、受傷感染部分、創傷口部位都易於結集油脂,而且油脂豐富香氣清烈。價格100-300
『肆』 這個是海南降真香還是緬甸降真香
看色像緬甸的,緬甸降真香的色澤會深點,海南會淺點。
『伍』 降真香和沉香的區別是什麼
主要區別是,科目分類不同、形態特徵不同、生境分布不同,具體如下:
一、科目分類不同
1、降真香
降真香一般指降香,是薔薇目、豆科、黃檀族、黃檀屬植物。
二、形態特徵不同
1、降真香
喬木,高10-15m,除幼嫩部分、花序及子房略被短柔毛外,全株無毛,樹皮褐色或淡褐色,粗糙,小枝有小而密集皮孔,羽狀復葉,近革質,卵形或橢圓形,圓錐花序腋生,分枝呈傘房花序狀,花冠乳白色或淡黃色,莢果舌狀長圓形,果瓣革質,有種子1到2粒。
2、沉香
喬木,高5-15米,樹皮暗灰色,幾平滑,纖維堅韌;小枝圓柱形,具皺紋,幼時被疏柔毛,後逐漸脫落,無毛或近無毛。葉革質,圓形、橢圓形至長圓形,有時近倒卵形。花芳香,黃綠色,多朵,組成傘形花序;密被黃灰色短柔毛;萼筒淺鍾狀,蒴果果梗短,卵球形,幼時綠色,基部漸狹,密被黃色短柔毛,2瓣裂,2室,每室具有1種子,種子褐色,卵球形。
三、生境分布不同
1、降真香
降香是陽性樹種,對溫度適應性較強,喜光、排水良好的環境。一般分布在海拔670m以下的山區、丘陵、台地以至林木稀疏早生平原,低山次生林中也常見。主產於印度、泰國、菲律賓、越南等國家。中國海南、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四川等地也有分布。
2、沉香
喜生於低海拔的山地、丘陵以及路邊陽處疏林中。產於中國廣東、海南、廣西、福建等地。
『陸』 降真香是什麼木料
降真香是中庸性樹種木料。
山油柑別稱降真香、石苓舅、山柑、砂糖木。是芸香科山油柑屬植物。分布於菲律賓、越南、寮國、泰國、柬埔寨、緬甸、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和中國。
生於較低丘陵坡地雜木林中,為次生林常見樹種之一,有時成小片純林,在中國海南可分布至海拔900米山地密茂常綠闊葉林中。
降真香主要價值:
1、該種的樹皮鬆脆,纖維短,不甚發達,故樹皮剝落時呈不規則片狀。莖乾的下部樹皮含鞣質16.72%(據雲南樣品分析)。木材為散孔材,無心邊材之區別,材色淺黃,紋理直行,不變形,易加工,在中國海南列為五類材。
2、根、葉、果用作中草葯。
3、該樹為中國華南熱帶、南中亞熱帶多用途的常綠闊葉樹種,樹干端直,樹冠傘形而枝葉濃密,可作為城郊園林風景樹、水源涵養樹、招引鳥類樹加以利用。
『柒』 聽說緬甸大葉降真香,請各位大神說一下,還有緬甸小葉降真香是斜葉檀嗎有危害嗎
這些木頭一般有上漆的
『捌』 降真香是佛門的東西嗎
降真香古稱番降,也叫雞骨香,是藤類植物。其香味較大並略帶甜,燃燒起來油脂呈紅色或黑色,其枝葉與降香黃檀形狀接近。降真香木質香味如花似麝,砍伐後猶如釀酒之香,久之則醇化為降香味,其味苦,原產中國南部諸區、南洋諸國、印度。降真香多枝節型,砍到後的木本心部易爛,空心的降真香多崎嶇嶙峋似雞骨,古人也稱「雞骨香」。降真香含香脂極高,燒之能聞到沁人心脾的香味,拌合諸香味道更佳。清代吳儀洛所撰《本草叢新》中記述為「燒之能降諸真,故名「降真香」。降真香可入葯,主治刀傷止血或癰疽惡毒。降真香被譽為諸香之首,古人對它的崇拜已超越了沉香,其價值更10倍於沉香。目前在馬來西亞,海南和緬甸都發現有活體植株。
降真香也叫紫藤香,歷史遺留降真香外形多空心疙瘩,多如雞骨頭形狀,因此又叫雞骨香。由於降真香葯用價值極高,其功效顯著,價值堪比犀角。降真香因採伐過度曾一度絕跡,但據筆者親力調研,目前在馬來西亞,海南部分保護區及緬甸地區發現降真香仍有少量生長,在野生環境下降真香為灰色外皮的藤類植株,外皮下有紅色汁液,白色木質較多,內很很少紅色木心,植株較大的紅色木心會大一些。降真香由於生長緩慢,且多生長在自然植株群落的底層,經常受濕熱及多菌類侵襲,其生存環境惡劣,所以降真香滕干多開裂或空心居多。降真香植株死去後軀干往往油性內縮而變成深黑色,有的在地下或水澤內掩埋日久變成沉水級沉香狀降真香。
『玖』 什麼是降真香
是山油柑屬植物。
山油柑:
別稱降真香、石苓舅、山柑、砂糖木。是芸香科山油柑屬植物。分布於菲律賓、越南、寮國、泰國、柬埔寨、緬甸、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和中國。生於較低丘陵坡地雜木林中,為次生林常見樹種之一,有時成小片純林,在中國海南可分布至海拔900米山地密茂常綠闊葉林中。
形態特徵:
豆科大喬木。高10~18米。樹皮灰綠色帶有大片白斑,老樹表皮,有縱裂槽紋。葉互生,近革質,單數可狀復葉,小葉9~13片,葉片卵圓形或橢圓形。長4~7厘米,寬2~3厘米,小葉柄長4~5厘米。圓錐花序腋生,花小,長約5毫米,初時密集於花序分枝頂端,後漸疏離,花冠白色或淺黃色。種子的部分明顯凸起,狀如棋子,厚可達5毫米,有種子1枚,稀2枚。熟透為黑色,花白子黑。花期3~5月,種子採摘期9~11月。
生長環境:
屬亞熱帶海島地區的樹種,中庸性樹種,幼年更耐陰,性好溫暖濕潤氣候,喜深厚、潮濕、肥沃、疏鬆的沙壤土。粗生易長,適生性強,生長適溫20~30℃,主要分布在山坡、陡坡、山瘠、石頭邊生長。
生於較低丘陵坡地雜木林中,為次生林常見樹種之一,有時成小片純林,在中國海南可分布至海拔900米山地密茂常綠闊葉林中。 在垂直分布海拔300-900米的山地常綠闊葉林中,常與木荷、兩廣梭羅樹、海南紅豆、黃樟等混生。
(9)緬甸降真香為什麼不想了擴展閱讀
主要價值:
(一)、該種的樹皮鬆脆,纖維短,不甚發達,故樹皮剝落時呈不規則片狀。莖乾的下部樹皮含鞣質16.72%(據雲南樣品分析)。木材為散孔材,無心邊材之區別,材色淺黃,紋理直行,不變形,易加工,在中國海南列為五類材。
(二)、根、葉、果用作中草葯。
(三)、該樹為中國華南熱帶、南中亞熱帶多用途的常綠闊葉樹種,樹干端直,樹冠傘形而枝葉濃密,可作為城郊園林風景樹、水源涵養樹、招引鳥類樹加以利用。
(四)、果實可生食,甘涼解渴。
『拾』 緬甸小葉降真香貨原多嗎
不多。
國外不同產區,不管是小葉降真香還是藤香木(樹香木)緬甸料都不同於寮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的料,其他地方的料也有紋理好的,但是大多沒有香味或者香味很淡。
緬甸小葉降真香學名斜葉黃檀。緬甸藤香,又叫樹香木,或者緬甸大葉降真香,該樹種學術上還未有定論,但是和兩粵黃檀(俗稱大葉降真香)完全不一樣。這種稱呼純粹是商業上的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