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人怎麼插秧的
『壹』 人工插秧是怎麼個插法
1、水稻插秧的質量要求標準是什麼?怎樣提高插秧質量?
水稻插秧苗是水田生產的特殊作業,標准化程度高,主要要求是:地平如鏡,埂直如線,渠系配套,穴行一致,密度合理,保苗程度高,在有水層條件下作業,必須有健壯的秧苗,泥爛適中,上糊下松,泥爛糊狀有利於插秧固苗,下鬆通氣好利於發根。這五個條件是保證插秧質量的基礎,插秧當時的質量是關鍵:要根據品種、產量、施肥水平等要求,確定合理的栽培密度和插秧形式和每穴插秧苗數;秧苗要全根下地,運秧、插秧不傷根,做到淺插不漂苗,插秧深度控制在2-3厘米間,堅決克服深插,同時防止插窩脖苗。插後要及時補充,補苗是堅持插秧質量的保證。要求插後3天內完成此項作業,要注意補充後封好窩,以防再次漂苗。
2、超稀栽培的一般密度是多少?
單行插秧規格9╳5;9╳6;9╳7;9╳8。寬窄行插秧規格(12+6)╳5;(12+6)╳6。
3、拋秧栽培的一般密度是多少?
每平方米25-30穴比較適宜,南部稀些,北部密些。
『貳』 現種植水稻插秧都是怎麼插的插秧機還用得上嗎
01.水稻育苗的適宜時間再過10天就是清明節氣了。清明和穀雨這兩個節氣,基本上是春季水稻插秧的指導性的節氣。在黃淮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插白田秧,基本上就是在清明和穀雨這兩個節氣前後開始育苗移栽。今年雖然閏一個四月,但這並不影響水稻的育苗工作。小麥現在已經在孕穗了,根據過去的農耕經驗:就是上了田埂就要割麥。俗話說:割麥栽秧兩頭忙。就是說三夏的時候,起五更,摸半夜的即要插秧割麥,又要安種麥茬莊稼,其中也包括栽麥田秧。插了白田秧之後,緊接著就要開始收割麥了,白田秧一般都是在割麥之前插完。當然,因為缺水插不上白田秧的,只能等著麥收後再插秧了。
育秧盤擺好之後,就要澆透育苗水。這次澆水主要是給育苗床儲存底墒,便於稻種發芽出苗。待水完全滲透後可用地膜把育秧盤蓋著,其作用:①.為了保墒,如果在晴天溫度升高時,育秧盤裡面的水分會蒸發得很快。覆蓋一層地膜後,會使減少育秧盤裡面水分的蒸發;②.防止塑料大棚內膜上吸附的水珠掉下來時,把育秧盤上砸成蜂窩或燙傷剛出的嫩稻芽。
地膜覆蓋好了之後,就可以覆蓋外面的塑料大膜了。覆蓋大膜時要將其撐平拉緊,並在大棚的兩頭提前開好對門,便於以後通風透氣使用。然後用土垃把塑料大棚四周的薄膜壓緊封死,防止刮風下雨時被大風掀開。
稻種育苗的頭幾天,要經常看看大棚裡面的溫度和營養土裡面的墒情。如果缺水要及時的抽水補墒。正常溫度下秧苗5~7天就會發芽出苗了。當稻種出苗時,要把苗床上覆蓋的那層地膜收起來防止燙傷了秧苗。同時,每天中午的時候,都要看看塑料大棚裡面的溫度。當裡面的溫度超過35度、也就是有明顯烤臉的熱浪時,就要掀開大棚兩端的塑料門讓它們通風降溫,防止溫度過高燒傷了秧苗。
『叄』 插秧都是怎麼做的要注意哪些問題
進入7月,我們這里的晚稻育秧,已經是收尾階段,根據早稻和晚稻品種的生育期,我們這里的兩稻季,一般都在6月底,基本上都播種了晩稻的秧苗,這是晚稻插秧前,必不可少的秧苗准備。秧苗一般採用濕潤泥田育秧,或者是塑料秧盤育苗,育苗選種選擇優質的良種穀子,經過24小時葯物浸泡殺菌消毒後,就可以進行秧田育秧,秧田整平後最好選擇排灌方便的旱地秧田來播種,這樣培育出來的秧苗,移栽後秧苗健康返青快。
『肆』 插秧怎麼插
這可不是一兩句話可以描述出來的。
插秧前在農歷二三月左右(已記不大清了,有10多年沒插過秧了),農民們把精心挑選的谷種撒入一小塊精心耕耘過的育苗水田進行育苗。待長出秧苗並有一定高度時,農民們會施肥和施除草劑(現在是施除草劑,以前都是人工地去拔草)。插秧一般是在農歷四月中旬吧,這時秧苗都已經培育好了,大約30cm左右的高度。農民們首先是坐在"秧馬(一種木材做的專用於水田中的椅子)"上,將秧苗從育苗水田裡把秧苗拔出來(因為育苗水田裡的秧苗很稠密,需要拔出來重新插入水田)捆成小捆,再挑到待插入的水田邊,將那一小捆一小捆的秧苗均勻地拋入水田。
現在真正的插秧才開始了,農民們一個個戴著草帽彎著腰,卷著褲腿站在剛能淹沒小腿肚的水田裡。水田的底層是經過農民們翻了兩到三遍的土,然後存上水就泡成泥了,插秧時水田裡有大概10cm深的水。農民們拿起拋入水田的小捆秧苗,解開,放入左手開始插秧。每個人左手拿著一把秧苗,右手迅速地插著秧,在右手插秧的同時,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同時迅速地從一把秧苗當中「分秧」(就是分出一小撮,然後讓右手插入秧田),農民插秧時一邊插一邊往後退,能插的寬度大概有一米多寬,經驗豐富的農民(比如我的爸爸媽媽)插的秧不管是橫向,還是縱向都是很直的。插秧時還要注意腳在田裡盡量少挪動,因為腳挪動得多,腳印就多,踩出的泥坑也就多,而如果一株秧苗正好插在泥坑裡或是邊緣,就有可能在水的浮力下漂到水面上,那麼腳印的位置就會少一株秧苗。插秧時有時會有渾身柔軟的螞蝗附在小腿肚上吸血,膽子小的人會害怕,要是小女孩會叫出來,甚至被嚇哭;而膽子大的人會把螞蟥抓下來用草桿穿著翻過來,曬一段時間就死了。據說(不知真假)螞蟥的生命力很強,如果不翻過來,就是把它切成一段一段的,見了水,它的每一段又可以變成一隻新的螞蟥。
到了收獲的季節,看著沉甸甸的稻穗是很幸福的,不過有時也很痛苦,因為每年的夏天,真正風調雨順的年份很少,不是旱就是澇,也有很多時候是眼睜睜地看著快到手的糧食因為缺水而乾死,或者是眼睜睜地看著快到手的糧食被水泡著在田裡發芽。
『伍』 緬甸民間是以什麼舞蹈為主
緬甸民間舞蹈許多都以鼓舞為主,最常見的有瑞波大鼓舞、長鼓舞、兄弟鼓(雙鼓)舞、短鼓舞、象腳鼓舞、背鼓舞等,大多產生於農事活動和宗教活動之中。除此之外,民間還流行表現各種神獸偶像的舞蹈。
長鼓舞中使用的鼓叫「歐茲」,形狀似酒杯,是緬甸的民間樂器。它是用於慶祝節日,如豐收節的中心樂器。長鼓舞與瑞波大鼓舞先後誕生於公元9世紀到13世紀的蒲甘王朝,都是給稻農插秧時擊鼓助興的舞蹈。長鼓舞比瑞波大鼓舞多一支嗩吶伴奏,節奏比較舒緩。這種長鼓又稱兄弟鼓,據說是用深山裡兩棵兄弟樹的樹材製成的,也有人稱其為相思長鼓舞。由此衍生出的長鼓集體舞和長鼓戲成為一種民間戲劇舞蹈。圍鼓(緬語為帕特瓦因)也是緬甸人民的獨特創造,它可以說是舉世無雙的。圍鼓上的巴沙能調節鼓的音高和音響,圍鼓的音色因此變得十分動人,除了能發出凄婉含蓄的音響外,還能發出滴水似的滑音效果,與舞蹈的配合相得益彰。
圍鼓不能獨奏,因而形成了以圍鼓為中心的圍鼓樂隊(緬甸語為瓦因),它包括了圍鑼、藝鑼、鈸、木梆子、嗩吶、笛子等。除彎琴、圍鼓外,竹排琴(緬語為巴德拉)也是緬甸樂器中的一件珍寶。竹排琴的音色柔和、抒情,常和彎琴一起合奏,是緬甸室內樂的主要樂器。因此,舞蹈中有延伸舒展、抒情的動作。
緬甸有傳統和現代的兩種擊鼓樂隊劇團。古老傳統的擊鼓樂通常在吉日表演。現代擊鼓劇團按其組織的地區而命名。毛扎、馬浩科和新墩鼓劇團都是緬甸最有名的。
『陸』 緬甸插秧機用量大嗎
緬甸其實相較於中國,其實挺落後的,他們更多的是用勞動力吧,拆樣機對他們來說很先進,但是應該很難在短時間內用的到
『柒』 種稻插的秧子是怎麼種出來的
一、水田裡插的秧,是先在旱田育秧(即整地,施肥,澆水,播種,覆土蓋種。秧齡一般50天左右,拔苗,運往水田,即可插秧)。二、旱稻是直接播種稻粒(即整地,施肥,澆水,播種,覆土蓋種)。
『捌』 怎麼插秧.半天沒明白
查看機器序列。中國傳統的插秧工具──秧馬和蒔扶,已有近千年的使用歷史。宋代蘇軾曾作「秧馬」,敘說了湖北農民使用秧馬的情景。使用蒔扶可以代替手工分秧,並將秧苗梳入泥中定植,直至20世紀50年代,某些地區仍在使用。中國水稻插秧機的研製工作始於年。年在蒔扶分秧方式的啟發下,首次提出體逐次分格取秧、直接栽插的秧苗分插原理,從而在水稻插秧機的研製上取得了突破,研製出水稻拔取苗移栽的第一代樣機。到年,各地推薦生產上使用的人力、畜力插秧機已達21種。年,第一台自走式機動插秧機「東風-2S」型通過鑒定定型並投入生產,每天可插秧15~20畝。
『玖』 緬甸有什麼神話傳說
緬甸與印度、中國兩個文明古國毗鄰,古老的印度、中國文化對緬甸古代文化的發生、發展產生過積極的影響。
緬甸長期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奴役、掠奪和摧殘,加之緬甸地處熱帶,氣候潮濕,所以遺留至今的古代文字材料很少。但緬甸古老的口頭文學創作還是非常豐富的。留傳至今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著名的有:《月蝕》、《姆指哥兒》、《三個龍蛋》等,它們記述了古代緬甸人民對變幻莫測的自然現象的樸素認識,或對生活的美好遐想。歌謠中有兒歌、舂米歌、鼓曲、插秧歌等,這些都生動活潑,朴實明朗,有著樂觀、幽默的特色,且具有浪漫色彩,反映了當時緬甸人的日常生活,艱辛的勞動和青年男女間的愛情。
十一世紀蒲甘王朝統一了全緬,國勢大振。1057年蒲甘大軍攻克緬甸南部孟族杜溫那榜米王國首府直通,獲得了佛教三藏經,俘獲了很多孟族僧侶、工匠和學者,從此上座部佛教成為緬甸國教。佛教對緬甸人民的政治、社會生活起了巨大的作用,也直接影響了緬甸文學藝術的發展。
『拾』 插秧的過程怎麼寫
首先,你有一大把秧苗,步驟如下:1.左手拿秧苗,右手從左手秧苗中分一小份出來,切記不要把秧苗弄斷。大概3、4根足夠2.食指和中指鉗住秧苗的根部,掌心朝向秧苗,食指和中指順著秧苗的跟朝下(主要是靠手指的力量是秧苗的根部不受損壞)插入泥土中3.秧苗和秧苗之間的間距大約是兩拳寬,保持秧苗的豎立,並且根部以上大概三分之一必須在田泥中你的插秧的腳步必須是往後走,切不要把秧苗踩歪了
水稻種植過程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種好水稻人是關鍵,但也需要氣候好、土地好,小編來簡述一下水稻種植全過程:
水稻種植第一步:曬種
晴天曬種二至三天
方法:用大揚掀從地下往上翻,一天三次。
水稻種植第二步:選種
用一個大缸,放上石灰、和黃膠泥,倒上稻種,用棍子來回攪動,飄上來的稻種不要。或者簡單一點直接清水選中即可。
水稻石灰水消毒
1、用石灰粉浸種後,將種子撈出須放清水內浸泡半小時,反復兩次,以防葯害。石灰水選種的情況適用。
2、把種子倒在臉盆里,用塑料薄膜封住,暴曬三天。
水稻種植第三步:整秧版
秧版寬1.5米左右, 秧版溝深20-30厘米
水稻種植第四步:播種
人工播種,每畝地播種7斤左右(常規種),3斤左右(雜交種)。
水稻種植第五步:插秧
1、寧可水上漂,不可沒了腰
2、一行一行的插,行與行相隔15厘米,也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3、稻苗的腰與水面齊平。
水稻種植第六步:緩苗
1、白天放水,晚上排水。
2、每畝地10斤左右的尿素,漫撒在秧苗里。
水稻種植第七步:田間管理(關鍵)
(一)、水稻插秧後管理
1、插上小人或多面旗子,嚇唬麻雀。
2、放入黃河渾水,淤一下秧版。可以保護苗不被風吹倒,不使稻苗萎蔫
3、如遇高溫天氣,白天灌水,晚上把水排出來,利於秧田降溫。
4、如遇低溫天氣,例如霜凍時,灌溉大量深水,最好接近秧苗頂部,起到保溫作用。
5、滅草。採用百草枯滅草
(二)、施肥
1、施肥:
方法一:每畝地用尿素10斤左右,左手端盆,用右手撒肥,每把平方數為2—3平方米。
方法二:碳酸氫銨施肥,每畝地用20斤左右,每把平方數為1--2平方米。
方法三:用有機復合肥施肥,每畝地用15斤左右,每把平方數為4-5平方米。
2、追肥:稻苗返青後及早追肥,撒尿素,每畝地30斤左右。保證全田生長整齊。
(三)、病蟲害治理(不同病情治理方式不同,以下供參考)
1、用稻瘟凈治病,打葯的一葯箱,用三---四蓋,稻瘟凈摻入,一葯箱可以打葯1畝地左右。
2、用百枯靈治病,打葯的一葯箱,用三---四蓋,百枯靈摻入,一葯箱可以打葯1畝地左右。
(四)、放水
1、早上8點—9點放進稻田地里黃河水,水面達到秧苗三分之二處, 晚上排干水。
2、開花後,不再施肥。
3、抽穗後,不在往稻池地里放進水。
4、離著收割稻子一個星期前,把稻池地里的水排干凈。
5、晾乾一星期的池子。
水稻種植第八步:收割
水稻種植第九步:入庫
精選曬種入庫,水分控制在13%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