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什麼族是漢人
㈠ 偭甸果敢族是漢族嗎
果敢族生活在緬甸撣邦北部,毗鄰中國雲南。
果敢地區在唐代屬於南詔國的領土,宋代屬於大理國領土。總人數只有20多萬的少數民族「果敢族」,95%以上人的血統是中華民族,他們最早來到這片土地的始祖。
㈡ 緬甸果敢族是中國人嗎
果敢人就是漢族人,和我們同族。由於緬甸政府採取緬化政策,不允許當地人說漢語,為保留漢語。改稱果敢人,說的是果敢語。果敢該地曾為哀牢百濮的地域,後哀牢內附東漢,該地屬於東漢永昌郡西南邊陲。三國時代蜀漢諸葛亮在平南時在諸葛炮樓山留下了遺跡。在大理國時期,劃屬永昌府孟纏甸范圍。元代,分屬雲南省鎮康路、孟定路孟纏甸的一部分。明代,其地流轉於傣族鎮康土司、孟定土司、耿馬土司、木邦土司。17世紀南明政權向西南方敗退,大規模的漢族平民隨著永曆帝的明軍遷徙到此。
清朝1897年《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果敢被劃入英屬印度的范圍。
二戰時期,中國國民政府,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五強之一。為得到中國在反法西斯的支持,英國廢除了不平等條約。果敢獨立。
1960,中緬劃界。當時中國與美(朝鮮戰爭)蘇(關系破裂)印(中印戰爭)關系緊張,國際形勢危險,國內自然災害,為得到緬甸支持,將果敢地區主動讓給緬甸。引起雲南人民的強烈不滿。
果敢從古至今,都是中國的。果敢人永遠是中國人的一部分。他們為了祖國,離開了祖國。
㈢ 緬甸的果敢和印度的曼尼普爾都是中國華人後裔嗎
緬甸的果敢是漢族,是中國華人後裔,印度的曼尼普爾並不是華人後裔。
中國不會出普京,果敢不會變克里米亞,漢人不是俄羅斯人也不是猶太人,漢人沒有強烈的漢族意識,一盤散沙,相互拆台內耗,所以蒙古滿洲當年能以幾十萬人的部族征服幾千萬漢人,所以漢人在某些地區的民 族沖 突中常常吃虧。
1897年我大清簽訂《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把果敢割讓給英屬緬甸。1942年,果敢土司楊文炳寫了一份致蔣介石的請願書,表示「願率土重歸,抵抗日本侵略」。於是,遠征軍騎兵團,開始進抵老街地區流動防守,狙擊日軍進犯。楊文炳征調鄉勇兵丁,組建自衛武裝,配合遠征軍對日作戰。同年(1942)9月12日,楊文炳接到中國遠征軍轉來的蔣介石的回信,大意是:果敢是英國屬地,楊文炳是英國官員。。。。。。後來新中國建國初期中緬邊界談判,雙方忽略果敢問題,周 總 理做主把果敢、南坎等緬北地區大多讓給緬甸,當時被譽為「新中國處理邊界領土爭端的典範」,可謂「舊思路」的典範
㈣ 緬甸克欽族和中國漢族有何血緣關系,請達人
緬甸克欽族屬蒙古人種,人體特徵與中國漢族相近,相傳為炎帝分支。據考,緬甸聯邦的克欽族為外來遷徙民族。據史籍記載和民間傳說,克欽族是中國南遷的氐羌族群後裔。相傳,克欽人的祖先最先生活在蒙古草原南部,後遷至青海湖附近。大約在7世紀時開始由青藏高原東部沿橫斷山脈南遷。8世紀時已定居於高黎貢山一帶了。11世紀,他們沿恩梅開江,邁立開江逐漸遷入今緬甸聯邦境內。
㈤ 緬甸佤邦是中國人嗎
緬甸佤邦不是中國人,佤邦或稱緬甸第二特區或撣邦第二特區,緬甸政府稱緬甸撣邦第二特區、北撣邦第二特區,位於阿佤山區,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曾為緬甸共產黨根據地。
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佤邦官方語言為佤語和漢語,官方行文為中文。該特區分為「北佤」和「南佤」兩部分,總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
(5)緬甸的什麼族是漢人擴展閱讀:
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面積1.7萬平方公里,南部地區與泰國交界,面積1.3萬平方公里。
南部地區位於東經98°~100°、北緯19°~21°之間,東西距離215公里,南北距離91公里,總部萬宏,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東臨寮國會曬。
大其力開始到泰國的密賽橋順密賽河由東向西,順山樑至勐崗,繼續往東至累東,再由北向南至累三哨,以山為界向東拐又改向西南至累蘭至南班河口岸。繼續向偏北到累帕布。
㈥ 果敢族是漢族么
是的!我見過果敢人,普遍的說法是,果敢族是1658年追隨明朝永曆帝朱由榔進入緬甸,後來留在果敢地區的「明末遺民」[4]。由於果敢地區與中國雲南毗鄰,因此果敢族內也包含了各個時期來自雲南的華人。中國部分學者認為所謂「果敢族」,只是華僑、華人中的一個按籍貫劃分的幫派,可稱他們為緬甸華僑、華人中的「雲南幫」(他們中絕大多數屬雲南籍)。
㈦ 緬甸有漢族嗎
在緬甸撣邦北部的盡頭,在中國雲南西南的底端,在一個遠離中原的地區,有一支漢民族已經在此生存繁衍了300多年。這支漢族就是生活在緬甸撣邦果敢及周邊的漢族,在緬甸被稱為果敢族。現在的果敢位於緬甸撣邦東北部,面積約1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15 萬。
㈧ 果敢族等於漢族嗎
果敢族是漢族。
在緬甸撣邦北部的盡頭,在中國雲南西南的底端,在一個遠離中原的地區,有一支漢民族已經在此生存繁衍了300多年。這支漢族就是生活在緬甸撣邦果敢及周邊的漢族,在緬甸被稱為果敢族。現在的果敢位於緬甸撣邦東北部,面積約1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15 萬。果敢華人並不是移民,他們清一色是雲南人,世代居住在中緬邊界的果敢地區,由於1897年2月4日簽訂的《中英條約》,清廷把果敢割讓給英國,這些原屬中國人的果敢華人都自動變成了緬甸的本土少數民族。
㈨ 緬甸的果敢族真的是漢族的後裔嗎
總人數只有20多萬的少數民族「果敢族」,95%以上人的血統是漢族。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出逃緬甸。1662年,吳三桂率10萬清兵進入緬甸,迫使緬人交出朱由榔。之後,朱由榔的絕大部分官兵百姓留在了緬北。果敢地區的漢人便是這些明末官兵的後裔,隨永曆帝逃難的明朝將領楊高學家族統治果敢,果敢由此進入楊氏土司政權時代。1897年2月4日簽訂的《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滿清政權把果敢割讓給英屬緬甸,果敢人於是從漢族的一部分變成緬甸的一個少數民族。
㈩ 果敢族,是正宗漢族人,為啥世界人民不用漢族稱呼他們
果敢,全稱『緬甸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首府老街市,位於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北面和東面與我國雲南省接壤,南面與佤邦地區接壤,西臨薩爾溫江與木姐市,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與中國國境線250公里!
果敢地區總人口約25萬人,其中90%為果敢族,為緬北漢族主要聚居區。果敢地區原為中國領土,隸屬雲南省,1894年,中英雙方簽訂《中緬邊界條約》,劃定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
當然了,因為近年來,緬政府在控制的果敢地區,也在大力普及緬語的教學。使果敢人慢慢融入緬甸文化,但是因為歷史,以及地區所處的位置,想要當地人放棄漢語,至少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