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果敢人口面積多少
① 緬甸的面積是多少.人口是多少
截止2021年,緬甸國土面積約為67萬平方公里。緬甸人口有約5390萬(2015年),68%為緬族。主要的法定少數民族為撣族(9%)、克倫族(7%)、孟族(2%)、克欽族、克倫尼族(1%)、欽族(2%)、若開族以及華人(3%)、印度人、孟加拉人,但緬甸官方不承認華人、印度人、孟加拉人為法定少數民族。
官方語言為緬甸語,也有為數不多的人懂英語和漢語。
民俗
1、在緬甸,宗教習俗禁忌婦女登上佛塔的塔基。佛教齋戒月(公歷八、九、十月,緬語稱瓦期),一般不舉行婚禮、遷居等喜事。
2、部分緬族人睡覺時頭必須朝南或朝東;家中長者的座位在頭頂部,晚輩座位在腳尾部;星期五不能坐船渡江;在旅途中碰到菌類植物、是最幸運的徵兆等。
3、緬甸撣族人男主人出遠門時,女主人要在佛像前獻上一束鮮花,以占卜外出者的凶吉;未經主人允許,不論是家中人還是客人,都不得坐到男主人的固定位置上;上樓必須脫鞋;待客的茶水、水果、食品,客人必須食用,否則他便認為客人粗野;在商人家裡不準吹簫和口哨,他們認為這會把財運吹跑等。
② 果敢的面積有多大,最好有個比較
果敢的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
以北京為例,北京市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是果敢面積的6倍。
果敢位於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北面和東面緊鄰中國雲南省,南面以南定河為界限與佤邦的南鄧特區相對,西臨薩爾溫江與木姐市管轄下的勐古鎮、大勐宜和貴概鎮相峙。
果敢地區原為中國領土,隸屬中國雲南省,1897年因《中英續議滇緬條約附款》的簽訂而劃歸英國,二戰之後殖民地獨立,果敢土司被迫簽署彬龍協議而成為緬甸聯邦下的一個邦。
(2)緬甸果敢人口面積多少擴展閱讀
果敢是一個以果敢族為主的地區,也居住有其他民族,共有漢族(果敢族)、撣族、崩龍族、苗族、佤族、傈僳族、克欽族共7個民族,通用果敢語(漢語西南官話雲南方言)。
在常住人口中,漢人佔87%,大多數的果敢人是明代移民的後代。果敢族多集中在老街,緬族移民則多為緬甸中央政府派駐的公共事業職員。
在撣語中,「果」是九的意思,而「敢」是人家的意思,合起來就是九戶人家的意思。果敢人自己的解釋是:「果」等於果斷,「敢」等於勇敢。
果敢在經濟上屬相對落後的地區,自英國殖民於緬甸以來,以種植罌粟為主,以出產優質大煙聞名於世。在20世紀初土司治理的時期,曾有一段繁榮的歷史,罌粟也逐漸成為果敢唯一的經濟來源。
由於緬甸政府對果敢實施經濟封鎖,果敢的經濟嚴重依賴中國雲南,積極從中國引進資金、技術及人才。電力方面由中國南方電網公司通過35千伏南果東線提供。
通信方面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在附近建有基站,使用中國臨滄地區區號0883,互聯網也經由中國對外聯系。另外,中國電信及中國移動的手機用戶漫遊至果敢地區時是沒有國際漫遊費,無需申請國際漫遊功能。
③ 佤邦面積和人口是多少
人口面積:約60萬(2019年)、3萬平方公里。
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佤邦官方語言為佤語和漢語,官方行文為中文。該特區分為「北佤」和「南佤」兩部分,總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面積1.7萬平方公里,南部地區與泰國交界,面積1.3萬平方公里。
佤邦北面與中國雲南省接壤,南面與泰國接壤,首府為邦康市。佤邦下轄勐冒縣、勐能縣、勐波縣、邦康特區、南鄧特區、佤邦南部地區。佤邦的總人口約60萬人,主體民族是佤族,軍事力量由佤邦聯合軍組成,主要經濟為農業及礦業開采。
位置境域
佤邦轄區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為北部地區與南部地區,北佤與南佤地區之間隔著撣邦第四特區和政府軍控制區。北部地區位於東經98°~100°、北緯22°~23°之間,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控制國境線502公里,即中緬邊境145~210號界樁之間。
東北面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市耿馬縣、滄源縣、普洱市的瀾滄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和孟連縣,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海縣接壤;北面與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相連;南面與緬甸撣邦第四特區相鄰;西面與撣邦的曼甘孟、勐傑、滾弄、當陽等城鎮隔江相望;西南面和撣邦的勐洋、勐卡、萬塔凱接壤。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佤邦
④ 緬甸人口和國土面積是多少
緬甸國土面積為676578km²、人口數5458萬。
緬甸,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緬甸國土面積為67657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200公里。
以2014年的全國人口普查計數據中的人口增長率計算的話,2020年1月4日下午3點左右,緬甸全國人口達到了54462360人。截至2020年4月,緬甸人口5458萬,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
地形地貌:
緬甸地勢北高南低。北、西、東為山脈環繞。北部為高山區,西部有那加丘陵和若開山脈,東部為撣邦高原。靠近中國邊境的開卡博峰海拔5881米,為全國最高峰。 西部山地和東部高原間為伊洛瓦底江沖積平原,地勢低平。
⑤ 果敢地區有從緬甸獨立的可能嗎不能獨立的原因有哪些
緬甸果敢地區,緊連著我國雲南省的臨滄市,總面積約為2700平方公里,人口大約25萬,這一塊地區面積算不上不廣闊,人口也不繁盛,資源也難言豐富,經濟更是十分落後,除了與中國毗鄰,似乎與緬甸其他地區並沒有什麼不同。
然而,這個地區卻以絕對優勢,成為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緬甸地區,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果敢地區雖屬緬甸境內,自古以來卻與中國關系密切,或者說,這塊地區原本是中國的領土,土地上的人,自然也與中國有著極為密切額聯系。
早在350年前,南明永樂帝從雲南逃往緬甸,這個逃難的落魄皇族的一直部將,就是當地果敢族的雛形。清朝年間,由於當地逐漸壯大的楊氏一族被道光皇帝封為“世襲果敢縣令”,楊氏一族擁有了合法的土司統治權,果敢地區開始擁有了一定的獨立性,當然毋庸置疑的是,這個土司之地,當然也是中國的領土。不過這一情況在近代發生了變化,果敢地區最終成為了緬甸的一部分。
從以上2點來看,由於果敢地區對於緬甸的認同感較低,同時緬甸政府又推行不合理不公平的政治、經濟、文化政策,導致少數民族的武裝勢力與政府的信任感不斷下降,矛盾日益累積。所以如果從長遠的歷史角度來看,果敢地區走向獨立也並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如同世界上絕大多數地區一樣,果敢的命運其實並不能由自己決定,而是由地球上的大國們左右。果敢地區固然有獨立的傾向,但是這種傾向最終能否成功,或者如許多人期待的並入中國,歸根結底還是大國較量的結局。
如今面對世界一超多強的格局,由於美國從中作梗,果敢地區獨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當然,隨著中國的復興和崛起,一旦中國獲得了更大的話語權和勢力范圍,中國的實力和影響力向外擴張,終究有一天,與中國關系極為密切的果敢地區,將有機會迎來中國最想看到的結局。
⑥ 緬甸果敢老街是哪個國家的
緬甸聯邦共和國。
緬甸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果敢)的首府,建於1839年,與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龍陵縣,芒市相鄰。是果敢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老街市,原名「麻粟壩」,傣語意為「最野蠻的地方」,曾是金三角上赫赫有名的毒品產地。人口約10萬,本地果敢族佔8萬多,大部分是中國人。
流通人民幣,使用中國通訊,與雲南省鎮康縣新縣城南傘鎮僅相距8公里。該地人治重於法治,經濟落後,毒品不合法,但黃賭是合法的。2009年8月8日,該地發生戰事,大量邊民湧入中國境內。
緬甸老街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人口15萬。居民中果敢族佔90%,其餘則有撣族、崩龍族、苗族、佤族、僳僳族、白族等中國和緬甸共同的民族。通行果敢語(漢語西南官話),使用中文。首府老街市。
⑦ 果敢地區是在哪兒
果敢,全稱「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首府老街市,位於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北面和東面緊鄰中國雲南省。北面是中國雲南省龍陵縣、芒市,東面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市管轄下的鎮康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接壤。
南面以南定河為界限與佤邦南鄧特區相對,西臨薩爾溫江與木姐市的勐古鎮、大勐宜和貴概鎮相峙,西南方向交界的是滾弄鎮,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國境線約250公里。
2005年相關數據顯示,果敢當地總人口約25萬人,其中90%人口為果敢族,為主要緬北華人聚居區。據2016年相關信息顯示,果敢自治區下設1縣、2區、2鎮和28個鄉、社區。
(7)緬甸果敢人口面積多少擴展閱讀
果敢屬於季風降水充沛的邊緣熱帶濕潤區。以老街地區為代表,年平均降水為1600毫米。其中春季3~5月,降水佔15%;夏季6~8月,降水佔55%;秋季9~11月,降水佔25%;冬季12~2月,降水佔5%。
年降水日180~200天,其中春季40天左右,夏季80天左右,秋季50天左右,冬季30天左右。降水變率10%左右,屬於變率較小的地區。年平均相對濕度80~100%,年平均乾燥度0.5%,蒸發量1400~1600毫米。
⑧ 果敢屬於哪個國家
果敢(Kokang),全稱「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首府老街市,位於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北面和東面緊鄰中國雲南省。北面是中國雲南省龍陵縣、芒市,東面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市管轄下的鎮康縣、耿馬縣、滄源縣接壤,南面以南定河為界限與佤邦的南鄧特區相對,西臨薩爾溫江與木姐市管轄下的勐古鎮、大勐宜和貴概鎮相峙,西南方向交界的是滾弄鎮,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國境線約250公里。
⑨ 緬甸國家有多大人口有多少
截至2020年4月最新公布的信息,緬甸面積676578平方公里,人口5458萬。
緬甸位於中南半島西部。東北與中國毗鄰,西北與印度、孟加拉國相接,東南與寮國、泰國交界,西南瀕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海岸線長3200公里。
緬甸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官方語言為緬甸語,各少數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其中克欽、克倫、撣和孟等民族有文字。全國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約8%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緬甸外交情況
緬甸奉行「不結盟、積極、獨立」的外交政策,按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不依附任何大國和大國集團,在國際關系中保持中立,不允許外國在緬駐軍,不侵犯別國,不幹涉他國內政,不對國際和地區和平與安全構成威脅,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共同倡導者。
1988年軍政府上台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緬實施經濟制裁和貿易禁運,終止對緬經濟技術援助,禁止對緬進行投資。1997年加入東盟後,與東盟及周邊國家關系有較大發展。近年來,緬政府積極推進民族和解,與西方國家關系逐步緩和。2014年,緬甸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領事服務網-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