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官話是什麼
1. 緬甸官方語言是
緬甸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支。緬甸語是緬甸聯邦的官方語言。在緬甸有大約2500萬的使用者。在孟加拉、馬來西亞、泰國、美國也有少量分布 緬語是一種拼音語言,共有33個輔音字母,與母音拼合後,組成音節。緬語有四個聲調,分別是:高平、高降、低平和短促調。緬語以仰光音為標准音。
2. 緬甸的官方語言是什麼
(憑什麼說抄襲?緬甸語就是官方語言,我查資料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的也算抄襲?那我要寫英語是官方語言就不是抄襲了嗎?)
緬甸語是緬甸聯邦的官方語言,在緬甸有大約2500萬的使用者。在孟加拉、馬來西亞、泰國、美國也有少分量分布。
3. 緬甸的語言是什麼漢語嗎...
(憑什麼說抄襲?緬甸語就是官方語言,我查資料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的也算抄襲?那我要寫英語是官方語言就不是抄襲了嗎?)
緬甸語是緬甸聯邦的官方語言,在緬甸有大約2500萬的使用者。在孟加拉、馬來西亞、泰國、美國也有少分量分布。
4. 緬甸人說什麼語言
使用緬甸語為緬甸的官方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主要分布於伊洛瓦底江流域和三角洲地區。使用人口約2800萬。仰光話是現代緬甸語的標准話。
緬甸的首都是仰光(Yangon),位於伊洛瓦底江入海分支仰光河左岸,是緬甸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緬甸語既然是緬甸的官方語言,這就說明了緬甸語翻譯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使用還是有一定的比例的。
國際應用
緬甸聯邦是我國的友好鄰邦,與中國的西藏自治區和雲南省接壤,兩國的共同邊界有2100多公里。中緬兩國山水相連,兩國人民自古以來就和睦相處,結成了深厚的友誼,可以說中緬兩國友好關系源遠流長。
緬甸聯邦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50多個民族(1983年緬甸政府公布緬甸8大主要民族外,還有其支系,總共有135個民族),主要的民族有:緬甸族、撣族、克倫族、若開族、克欽族、欽族、孟族(亦譯「汶族」)、克耶族等8大民族。
緬甸族人數最多,佔全國總人口的68%。緬甸語是緬甸族的母語。1948年緬甸聯邦擺脫了英國殖民主義的統治,取得了民族獨立後,新憲法規定緬甸語為緬甸聯邦的通用語。現使用緬甸語的人口約5400萬左右。
漢藏語系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歷史文獻最為豐富的語系之一。漢藏語系(Sino—TibetanFamily)早期稱為「印支語系」(Indo—ChineseFamily),也有的稱為「藏漢語系」(Tibeto—ChineseFamily),現通稱為漢藏語系。漢藏語系一般認為包括漢語和藏緬、壯侗、苗瑤三個語族。壯侗語族在國外有的稱為侗台語族或台語族。
最早提出這一譜系分類法的是李方桂先生,他在《中國的語言與方言》(1937年)一文中就提出漢藏語系分漢語、侗台語族、苗瑤語族、藏緬語族的論點。
5. 緬甸官方語言是什麼
緬甸語
6. 在緬甸,第二特區佤邦為什麼官話是漢語
其「官語」是中文,但平時說的是佤族語言,因為佤邦多數民眾是中國境內的佤族。而且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都是說好的漢語,因為他們本來就是漢人。後來彭家聲敗退果敢,如今果敢被緬人接管,況且今天的佤邦政權正是當年緬共的余部。這段歷史原因也造成佤邦高層和多數人是說漢語的。果敢以前果敢是自治地區,自打08年果敢內亂緬軍乘虛而入控制了果敢,緬甸政府為了很好的統治果敢,所以至今果敢慢慢緬化,很多招牌文字更換為緬語,學校也開始教緬語。華人特區有三個,果敢、佤邦、勐拉。其中,果敢和勐拉這兩個特區的大部分人都是漢族人。佤邦則稍微有點不同,雖然由佤族控制。
緬甸政府稱為緬甸撣邦第二特區、佤邦自治區,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佤邦和果敢是說漢語,雖然經過一系列的事件,現在被緬族統治,在教育上實行漢、緬雙語教學,但是請讀者放心不會被小小緬族同化的。不是小編盲目自信,隨著中國崛起,使用漢語,使用簡化字。緬甸有13個「邦」,即佤邦,克飲邦,撣邦等。果敢屬於「佤邦」,果敢人原本就是明朝李定國軍隊的後裔,原屬雲南的一塊地方,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面積1.7萬平方公里;南部地區與泰國交界。
7. 緬甸是用什麼語言
使用緬甸語為官方語言,英語也通用。
8. 緬甸北部居然很多人講西南官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西南官話在華分布
各主要方言區城市使用方言比例
現如今很多地方方言都被普通話威脅,像吳語、贛語、湘語、閩語等弱勢方言。這些方言在今天基本被普通話同化了。比如廈門現在很多小學就進行閩南語教學。在這些方言慘淡的當下,只有西南官話還有跟普通話平分秋色的資本,而且還在不斷壯大。西南官話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方言自然也是語言),使用人數超過2.7億,遠遠超出其他方言幾條街。甚至在國外還被定義為官方語言更重要的是,它簡單,不像吳語區,隔一條街就不能理解,所以吳語正在走向不斷滅亡的地步,而西南官話的調主要是陽平,隔著幾十萬平方公里都可以無障礙交流,所以這樣的語言就會發展壯大,逐漸吞並其他地區的小語言。
在1955年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當時經過投票決定誰是普通話基礎方言。西南官方以一票之差敗給了北京官話。北京官話52票,第三的是吳語46票,粵語以25票獲第四,其他的11方言種方言得票較少。這也可以看出西南官話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不亞於普通話。
西南官話的語法系統與普通話有較大的一致性,它跟隨普通話一同發展,現代漢語書面語一切現代化成果都能為之所用,具有非常好的適用性。所以不存在例如吳語、閩語、客語那樣的書面文字化及語文現代化的問題。西南官話詞彙中只有與普通話不同的說法,而較少規范漢字中沒有的獨特方言字,中國現行的字典、詞典都能直接為西南官話服務。西南官話可以說也是非常成功的。
9. 東南亞地區的各國的國家官方用語是什麼
1、越南
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屬於南亞語系的越南語被採用為全國性官方語言,用於教育體制及大眾媒體。約90%的少數民族人口均可使用不同程度的越南語。
2、新加坡
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由於內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採用英語,作為主要的通行語和教學語。
3、柬埔寨
柬埔寨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高棉語為柬埔寨通用語言,與英語均為官方語言。
舊稱高棉,位於中南半島,西部及西北部與泰國接壤,東北部與寮國交界,東部及東南部與越南毗鄰,南部則面向暹羅灣。柬埔寨領土為碟狀盆地,三面被丘陵與山脈環繞,中部為廣闊而富庶的平原,佔全國面積四分之三以上。
4、印度尼西亞
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馬來群島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
印度尼西亞語(Bahasa Indonesia)是以廖內方言為基礎的一種馬來語,是印度尼西亞的官方語言。全世界約有3000萬人將印度尼西亞語作為他們的母語,還有大約1.4億人將印度尼西亞語作為第二語言,能較熟練的讀和說印度尼西亞語。
5、東帝汶
東帝汶位於東南亞努沙登加拉群島最東端,島國。包括帝汶島東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歐庫西地區以及附近的阿陶羅島和東端的雅庫島。西部與印尼西帝汶相接,南隔帝汶海與澳大利亞相望。
官方語言為德頓語、葡萄牙語;工作語言為印尼語、英語。德頓語為通用語和主要民族語言。
6、寮國
寮國語(Lao)也稱為寮語,是寮國的官方語言。寮國語分布於中南半島,和泰語接近,但是文字外觀有一定的差別,寮國語是壯侗語族-壯傣語支的一種語言,在歷史上曾經吸收了大量的梵語、巴利語和柬埔寨語的詞彙。
7、緬甸
緬甸語屬漢藏語系下的藏緬語族;居民以農耕為生;古文化在宗教、文學和政治制度等方面,深受印度文化影響。
以蒲甘王朝為代表,建於十一世紀初,以蒲甘為首都。設行政組織,訂立法律,雕刻及繪畫藝術相當發達;並且以自創的緬甸文取代巴利文和梵文,並成為經書的正式文字。佛塔建築以「糾蘇吉剛佛塔」為其代表。
8、泰國
泰語主要是分布在泰國、寮國、緬甸、越南西北、柬埔寨西北、中國西南、印度東北的傣泰民族使用。泰語分為大泰方言(中國雲南西部及西南部、緬甸北部及西北部、印度東北部),蘭納方言(中國雲南南部、緬甸撣邦東北部、泰國北部、寮國北部、越南西北部)。
暹羅方言(泰國中部及南部、寮國南部、柬埔寨西北部)等三大方言。泰王國北部、東北部是蘭納方言,中部、南部是暹羅方言,泰國中部方言是泰國的標准泰語。
9、汶萊
汶萊的國語是馬來語,屬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原用加威文(用阿拉伯文書寫的馬來文),現許多場合如個人簽名、公共建築物上等仍使用。
19世紀英國人進入之後,書寫採用拉丁字母,英語亦開始廣泛通用。汶萊華人除講本民族語言外,還講英文和馬來語。主要報紙用英文、馬來文和中文出版。
10、馬來西亞
官方語言為馬來語,英語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曾經是實際上的官方語言,在1969年種族騷亂五一三事件發生後,馬來語才成為主要語言。然而在許多領域,英語依然是一種活躍的第二語言。
馬來西亞英語也稱為馬來西亞標准英語(MySE),是源自英國英語的一種英語型態,雖然很少正式使用這個名稱,除非是跟教育有關的討論。
11、菲律賓
塔加洛語在語言分類上是屬於南島語系的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主要被使用於菲律賓。被稱為菲律賓官方語言的「菲律賓語」,正是以塔加洛語作為主體而發展出來的。
根據菲律賓政府2000年所進行的人口普查資料,在總數76,332,470的菲律賓人當中,有21,485,927人是以塔加洛語作為母語的,比重約為28%。
此外,還有將近5000萬的其他菲律賓人,則是以塔加洛語作為第二語言。在菲律賓的將近170種本土語言中,塔加洛語是唯一具有官方語言地位的一個語言。
10. 東南亞國家主要講哪些語言
官方語言大部分為英語,但各國也擁有自已的一些語言,內容介紹如下:
1、越南以越語為官方語言,越語又稱京語
2、寮國的國語是寮國語
3、柬埔寨的國語是高棉語,屬於南亞語系。
4、緬甸的官方語言是緬語,屬漢藏語系。
5、泰國的國語是泰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
6、馬來西亞的國語是馬來語
7、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有四種;漢語、馬來語、泰米爾語和英語。
8、菲律賓的官方語言是他加祿語和英語
9、印度尼西亞的國語是印度尼西亞語。
10、汶萊以馬來語和英語為官方語言。
列舉介紹:
一、越南語
越南語(Tiếng Việt/漢:語越),簡稱「越語」,越南的官方語言。屬南亞語系越芒語族 。主要分布於越南沿海平原越族(也稱京族)聚居地區。使用人口有5000多萬。中國廣西防城縣沿海京族聚居地區約有1萬人使用越南語。
語,楚語正式進入吳越地區,當由楚滅越開始。《漢書·地理志》稱「本吳粵(越)與楚接比,數相並兼,故民俗略同」。經楚人幾十年的統治,形成當地發展漢語的條件,楚語在吳語尤其南部吳語的形成中應起過重要作用。
今老湘語與吳語有許多共同之處,似非偶然。原始吳語的形成,以古越語為底層語言,漢語上接受了楚語的影響,故歷來有吳人「音楚」之說,《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就說:「梁陳盡吳楚之音,周齊雜胡戎之伎。」這一方言發展痕跡,同樣也「倒流」於今江西波陽一帶,《大清一統志》就記饒州府「語有吳楚之音」。
二、寮國語
寮國語有兩種不同形體的拼音文字:一種較古老的稱為「多坦」(意為「經文」),其形體和拼寫均似舊傣仂文,現在僅見於寺廟的貝葉經,或在佛學院中使用;另一種稱為「多老」(意為「老文」),它的形體和拼寫都近似當代泰文。兩者都來源於孟-高棉文字母的改革體,是當今寮國官方通用文字。
三、高棉語
高棉語使用者世界上約1700萬。高棉語的語音較為復雜,共有33個輔音、27個母音符號和12個獨立母音。輔音分高、低兩大類。母音隨高、低輔音的不同在讀音上又有高、低之分,形成兩套母音,有長短、輕重之分,書寫時可放在輔音字母的上、下、左、右。輔音可單獨構成音節。復合輔音用上下重疊的形式來表示。詞重音落在短母音上。無聲調變化。
四、緬甸語
緬甸語是緬甸的官方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主要分布於伊洛瓦底江流域和三角洲地區。使用人口約2800萬,在泰國、孟加拉、美國等也有少量分布。
仰光(Yangon)話是現代緬甸語的標准語。緬甸語既然是緬甸的官方語言,這就說明了緬甸語翻譯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使用還是有一定的比例的。
緬甸語由於使用人口眾多,歷史悠久,又有極為豐富的文字記載,在漢藏語系語言中除了漢語、藏語外緬甸語也是一種重要的語言。對研究漢藏語系諸民族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具有重要意義。
五、泰語
泰語(ภาษาไทย),也稱傣語(Dai language),是傣泰民族的語言,屬於東亞語系/漢藏語系的一種語言。全球有約6800萬人口使用泰語。
泰語主要是分布在泰國、寮國、緬甸、越南西北、柬埔寨西北、中國西南、印度東北的傣泰民族使用。泰語分為大泰方言(中國雲南西部及西南部、緬甸北部及西北部、印度東北部),
蘭納方言(中國雲南南部、緬甸撣邦東北部、泰國北部、寮國北部、越南西北部),暹羅方言(泰國中部及南部、寮國南部、柬埔寨西北部)等三大方言。泰王國北部、東北部是蘭納方言,中部、南部是暹羅方言,泰國中部方言是泰國的標准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