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方為什麼要與美國對抗
Ⅰ 緬甸政府軍和果敢同盟軍之間武裝沖突不斷,是什麼原因
原因分析:
一、緬甸軍政府方面:
1、目的。加強中央政府對特區的控制力,解決地方武裝割據的問題,爭取以丹瑞為首的軍政府勢力在2010年大選中贏得優勢。在1989年協議中果敢作為高度自治的特區,他們可保持現有武裝力量和管轄地盤,緬政府向他們提供部分經費及其他物資援助,並給予了開發礦產、森林資源,開放邊境口岸和減免進出口稅收等特權。從文化、經濟各方面來說,果敢與中國內地沒什麼兩樣:用的是人民幣,說的是雲南漢話,手機是中國移動號碼,連座機也是雲南區號,果敢近15萬人的生活必需品全靠從中國進口。現實地說除去外交和戰爭權,相當於一個國中之國,而且與鄰國簡直渾然一體。這個特區沒有給中央政府帶來什麼好處,世界上不存在哪一個中央政府永遠容忍這樣的特區(即使簽有協議)。
2、時機。緬甸進入大選,國內反對派勢力的活動,對軍政府當局形成很大的壓力,以加入由政府控制的邊境安全部隊為條件招安,避免果敢當局對大選造成影響,同時轉移國內國際對緬甸政治矛盾的注意力。最為關鍵的是果敢同盟軍內部近來爆發內斗,同盟軍副司令白所成等人投靠緬甸政府軍,希望推翻彭家聲(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而且在軍事行動之後有足夠的時間來處理善後。
3、實力。近年來緬甸與少數民族武裝妥協贏得和平發展機會,在經濟的帶動下軍事實力有一定的增長,武器裝備得以部分更新。
二、果敢特區方面:
1、內因:緬北長期以來一直是經濟落後地區,2002年底,順應時代潮流加上中國的援助,果敢根除了罌粟種植。通過邊貿和文化交流,果敢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發展。作為「一個國中之國」,特區政府領導當然不會讓中央政府幹預分享自己的權利。在經濟得到發展的同時,利益的分配容易出現問題,彭家聲在果敢影響很大,在果敢做生意的人要按所從事行業和大小都交納一定數額給他,無疑這引起其他領導層人員的不滿。
2、實力對比及環境。果敢同盟軍常年和政府軍周旋,擁有一定的戰鬥力,但是在同盟軍內部分裂,副司令白所成等人投靠緬甸政府軍的情況下,在天時、人和方面喪失優勢,而地利在熟悉當地環境的叛將帶領下,政府軍並非出於劣勢,而且由於分裂在兵員人數、士氣方面的不利影響,彭家聲的同盟軍只能避過政府軍鋒芒撤進山區,保存實力等待外部斡旋。利用東南亞國家和周邊的壓力和中國不希望出現邊境動盪和保護華人利益影響軍政府舉行談判,盡量爭取國際社會的同情。
Ⅱ 緬甸內戰,為什麼美國沒有理由這邊地理戰略介入
緬甸內戰爆發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到現在世界上各大國之間的關系已經發生幾次重大的調整。也就是說,美國並不是一直都是採取扼制中國的政策,雙方在對抗中也也有合作。所以並沒有對中國採取那種全面敵對的態度。
還有,在中國的西南邊疆,因為是一個跨文明的地帶,邊上還有一個大國印度,並且印度和美國的關系也還不錯,在這里扶持親美政權,還不如就支持印度對抗中國就可以,並不一定需要通過一個親美的緬甸政府向中國施壓。
介入一個國家的內戰通常代價高昂,而且不一定能成功,要有足夠的利益才會實施,美國之所以在波斯灣大打出手,就是因為那裡有美國乃至全世界的重大利益。而在其它地區,美國的介入意願就不那麼強,如果代價太大,就算介入了也會撤出來,越南戰爭可以說就給了美國人一個深刻的教訓。
如果貿然介入緬甸內戰,中國的全力反擊,美國也受不了。如果在緬甸操縱代理人的戰爭,美國並不佔有優勢。同樣美國也沒有和中國進行一場直接戰爭的准備。
像中國這樣的大國,除了內部的動盪,其它國家通過在邊界設置軍事基地實施威脅不方法是不湊效的,一個防守反擊就可以把它的軍事基地全部摧毀。這使美國這樣的軍事基地也得考慮要設在我們的火力投送范圍之外。也就是說,除了通過軍事手段徹底把我們打敗,任何介入都是沒有用的。
假如真的有一親美的緬甸政府對我們採取了敵對行為,那多半就是這個政權將要滅亡的前奏!
Ⅲ 緬甸和美國之間是怎樣的一種關系,為什麼緬甸會參與美國的聯合軍演
美國想要拉攏緬甸,而緬甸自古就和我們摩擦不斷,所以它也在有意無意的想要向美國示好,一些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記者,泰國積極游說,促成緬甸受邀。 路透社報道,美國邀請緬甸參加聯合軍演,是美緬恢復軍事關系的第一步,也是緬甸與西方國家重建關系的一塊里程碑。
在現實來看,一直在想各種辦法來解決這種大國之間的發展矛盾,比如人類共同體概念,也就是在追求本國利益的同時,也要顧及他國的利益,只有這樣世界才能擁有和平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國際空間,無論辦法如何,確實已經盡力了,反觀美國,還在搞什麼封鎖圍堵,以損害別國利益換取本國發展,這真的是讓人寒心吶。
Ⅳ 美國為什麼將對緬甸軍方進行制裁
10月24日,美國宣布因羅興亞暴力事件將針對緬甸軍方進行制裁。近來,緬甸若開邦動盪造成大量羅興亞人逃離,西方藉此對昂山素季和緬甸加大施壓力度,聲稱昂山素季的諾貝爾和平獎光環已「消失殆盡」,甚至威脅重新制裁緬甸。英國當天率先中止對緬甸的軍事培訓計劃。
在緬甸「羅興亞人」危機爆發之後,昂山素季這一曾經西方國家眼中的「民主女神」被趕下神壇。曾經授予她榮譽學位的牛津大學移除了她的永久畫像。鑒於昂山素季對羅興亞危機的回應,牛津市議會將剝奪其「榮譽市民」稱號。
願世界和平。
Ⅳ 緬甸戰爭和美國之間的關系
是相互利用的關系,因為美國會給緬甸一定的錢財,所以緬甸會來參與美國的聯合軍演。
Ⅵ 美國為什麼制裁緬甸呢
制 裁是其實是07年就有了。現在只不過是進行了延長。 當時制 裁的願因就是美國政府認為緬甸軍政府進行殘 酷的獨 裁 統 治(當時緬甸國內發生多起因為緬旬軍 政 府鎮壓的流 血 事 件) 其實幕後還有別的原因,只是大家心照不宣。 緬甸與中國過於親近,受中國影響日益加深。 美國不太願意看到這樣的局面。 常常在對付這種情況時,老美通常都是大米加大棒。能拉攏就拉,不能拉就打(制裁)。
Ⅶ 為什麼美國要制裁緬甸
近期發生於緬甸的事態,有違美國一貫宣揚並堅持的民主價值觀念,所以緬甸軍政府受到美國制裁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Ⅷ 緬甸中國特種兵和美國特種兵較量是真的嗎
不是真的,是美國的副國務卿訪問了緬甸,答應給緬甸軍政府支持,緬甸軍政府為了在美國人面前表現自己強大,在美國人出主意的前提下,正在圍剿民族武裝,中國只是勸緬甸不要去裝沖突,要民族和解。如果中國的特種兵出現,老緬的軍隊早完了...在緬軍的圍剿中,確實有中國的商人和民工被圍在裡面。我也是聽說,並非親眼所見。
Ⅸ 解析緬甸軍方為什麼在果敢戰事上如此強硬
一、果敢戰事爆發背後的政治動因
這次果敢戰事,還有前一時期的江西南庄戰役,果敢同盟軍的主要政治目標是以打促談,爭取到自己的政治地位。而這個訴求,中方在給緬軍的有關緬北和平建議中也提到了果敢同盟軍的政治地位問題。這次果敢戰役後,緬軍總司令敏昂來在接受采訪時,也提到了,說中方在果敢同盟軍的問題上,提了干涉緬甸內政的建議,表示不滿,也佐證了中方的這個建議。
但從筆者所能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中方在建議中,僅僅是要緬軍正視果敢同盟軍的事實存在,緬北和平問題,需要一攬子解決,而不能留下戰火復燃的死角。可惜的是,緬軍沒有聽進去而直接拒絕了關於果敢同盟軍的建議,隨後,果敢戰事就正式爆發。
中方的建議中,只是要求緬軍正視果敢同盟軍的事實存在,要給予其應有的政治地位進行和談,沒有涉及到支持果敢同盟軍打回果敢,光復果敢。在果敢戰事爆發之前,彭家聲接受采訪時也是反復提到要緬方給予其談判的政治地位,也沒有得到緬軍的響應。隨後,果敢戰事爆發後,局面就暫時都失去控制,同盟軍提出的恢復果敢第一特區的政治目標,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新的政治目標。
二、果敢同盟軍宣傳上的政治失策略談
果敢同盟軍在打回果敢之初,就明確提出了果敢人不打果敢人,目標只對准緬軍。可惜的是,同盟軍的某個在網路上有影響的宣傳人員,一看到同盟軍起初的攻勢勢如破竹之時,就狂妄無知到了極點,在博客上對白所成明學昌魏三等自治區政府要員喊打喊殺,表現得比同盟軍更極左更革命的樣子。
而歷史早就證明,現實也正證明,往往這些民族主義口號喊得最響亮,最激烈的人,最後往往就是叛徒。
該宣傳人員在博客上的把敵人直接對准自治區政府要員而不是真正的敵人緬軍,看似是在為同盟軍搖旗吶喊,而實際上,是在為同盟軍樹立更多的政治敵人。之後,該宣傳人員又把矛頭直接對准了中國政府,對中國政府連篇累牘地痛罵。
這種夾帶個人私利的宣傳,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組織和事件來達到泄自己私憤的目的,絲毫不顧及到整個局勢下的果敢同盟軍的前途,是任何組織都無法容忍的,而這里我暫時說這是他的私利和泄憤,已經是很輕的表述了。
從開始到最後不顧果敢同盟軍的勸告直至警告,依然我行我素無限消費果敢同盟軍,為果敢同盟軍到處樹敵,達到自己肩負某國的政治目標。到最後,同盟軍不得不公開發出聲明與他進行政治上的切割,該宣傳人員的調子立馬一轉,說果敢同盟軍還沒站穩腳跟就要清算白所成魏三等等,他為白所成等感到悲哀,自己也是兔死狐悲,到這個時候,還不忘記對同盟軍栽贓和樹敵。
查同盟軍的官方博客,從沒有要通緝白所成要殺白所成,反而對白所成等惡狠狠地喊打喊殺的,就是該宣傳人員他自己。就是那個通緝令,也是由果敢同盟軍里與其關系要好又沒政治頭腦的某人頭腦發熱而擅自發出。果敢同盟軍在政治上被該人的夾帶個人私利的宣傳搞得越來越被動,迫使同盟軍不得不徹底與其進行切割。
在其夾帶個人私貨的謊言宣傳和暗示下,讓眾多網友認為彭家是受到美國資助才打回果敢而痛罵自己的國家不幫果敢人民,那麼中國由政府出於人道主義安置的大量果敢難民並收治傷員,何以視而不見?
有人說,單憑一個宣傳人員就能把這事攪渾了,側面說明很多問題;也有人覺得這個人能長期存在網路上這事很詭異。其實,果敢同盟軍的實力畢竟還很弱小,經不起這類政治投機商的消費。果敢同盟軍需要的是被幫助,而不是被消費。
三,關於果敢同盟軍的性質
當然,出於各種利益的考慮,網上包括群里有歌頌白所成的,有歌頌彭家聲的,有認為壓根就不需要借用彭家聲名望就可以打回果敢的,或者現借用彭家聲的聲望打回果敢然後一腳踢開彭家聲的,各種觀點在網路上都得到了充分地展示,也客觀上讓網友可以接受到四方的觀點以供自己判斷。
關於果敢同盟軍與彭家聲的關系問題,我的觀點是:沒有彭家聲的聲望,就不可能有果敢同盟軍的重新組建,但果敢同盟軍也不等同於彭家聲。果敢同盟軍目前是有著明確的政治目標並由緬甸民族正義黨所領導的以爭取少數民族的政治權利的革命武裝組織,而非某個人的私人武裝。
四、果敢同盟軍的戰役戰術得失談
這個問題由於敏感,筆者已經就這個問題在內部進行過意見交流,因此,在公開的層面上,不再談及。
五、果敢戰事的中方態度
有關中方的態度,從目前來看,沒有什麼改變,那就是:建議各方坐下來談,只要緬方願意,中國這次願意當調停人,而不再僅是見證人。這是在緬甸和平路線圖上,從沒有出現過的態度。
不過大家一定要注意,目前中方的態度也僅進行到此為止,還是沒有說支持同盟軍光復果敢,是否光復果敢,取決於談判的政治結果,而不是軍事結果。解讀出來的意思就是:一個名義上統一的緬甸是符合中國的利益的。
所以,在果敢問題上,在克欽問題上,中國目前是絕不接受任何一方用武力獨立於緬甸之外的政治訴求的,在這點上,佤邦和四特把握的相當精準,所以,佤邦和四特總是強調我們不分裂,但我們必須要高度自治。
當然,現在緬甸內地大緬主義情緒被煽動,針對中國的各種過激的政治言論在紛紛出籠,如果緬甸政府和軍方不從兩國和平穩定的大局考慮,只一味地宣洩自己的不滿和無限度向中方索取不恰當的回報,那麼,中方在目前上述立場上是否有微調、調整、方向性陡轉?還有待觀察,在此,筆者提醒網友注意研究下1967年緬甸和1969年的緬甸歷史。
六、緬甸軍方為什麼在果敢戰事上如此強硬?
熟悉緬北近些年的所有重大事件的網友應該知道,緬軍目前的高層,包括三軍總司令敏昂來,都是藉助2009年的88果敢事件而一戰成名爬上高位。因此,不管是中方的建議,還是果敢同盟軍的通過武裝斗爭打回果敢,這都無異於是要這些緬軍高層既得利益者把早已經吞進去的勝利果實吐出一部分出來,因此,不管是在政治考量上,還是在他們私人的利益考量上,是絕不輕言退讓的。
而緬甸國家的政治格局的角度來看,對於西方國家和緬甸內部大量的政黨和民眾要求就憲法的任何條款進行全民投票修憲的呼聲,吳登盛政府已經夾持這些有利於他政治利益的呼聲答應就修憲問題在5月份進行全民公投,在這種局面下,除了總統資格條款有可能修改公投外,軍方不經任何選舉就自動佔有議會25%的席位的條款的修改也可能會進行公投。
在軍方面對國際國內的巨大修憲公投的壓力下,軍方如果堅決反對修憲公投的聲音就會顯得異常刺耳。而此時的果敢戰事的爆發,無疑為緬軍提供了巨大的政治機會,為此,敏昂來總司令甚至高調說打擊果敢同盟軍是一場反侵略戰爭,就是意在通過調動國內的大緬主義情緒來讓緬甸民眾認為軍方的25%的席位是不可修改的,對果敢地區實行90天的軍管,也恰好涵蓋了計劃5月份的修憲公投。
因此,在修憲公投沒有結束之前,不管緬軍在果敢戰場遭到多大損失,也不會輕言撤軍和和談,相反,這個期間的緬軍重大傷亡反而更能刺激緬甸內地民眾的大緬主義情緒,從而達到就軍方在議會中的25%席位不舉行修改公投。在達到這個政治目標後,才有可能轉變對果敢同盟軍的政治態度。
七、如何讓緬軍和緬政府承認果敢同盟軍的政治地位?
有人問如何讓緬軍承認同盟軍的政治地位?答案是目前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繼續打,堅持到緬甸修憲公投之後,直到緬軍自己覺得損失慘重,政治籌碼也在輸的時候,態度才會出現變化。
同時,緬甸內部各個政黨、政治家、分析家、一些軍方人士,也認識到,如果在果敢問題上,不接受中方的建議,恐怕會重蹈69年的覆轍,到最後,輸的褲子都快沒有了,還是得談,因此也在積極建議和呼號希望政府和軍方高層不要因為自己的個人政治利益而不接受中方的建議。
同時,緬甸這些有識之士也暗示接受了中方的建議,88果敢事件的既得利益者今後在政治上相信中方不會讓其有損失的。但是緬軍不會把已經吞進肚子里的東西自動吐出的。
所以,後一階段的果敢戰事,將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會有多場惡戰,特別是在春節假期後中方的態度再次出來之前,雙方都會惡戰幾場,以爭取在談判時的政治籌碼。也就會看到,從緬軍目前誓言徹底干凈地消滅同盟軍,到後來會表述成消滅同盟軍的主力,之後再表述成擊潰同盟軍的主力,再之後就表述成為了國家和平,緬軍願意高姿態接受中方的調停。各位網友今後可以細心觀察緬軍就果敢戰事的評論表述的這種用詞細微變化。
Ⅹ 為什麼 美國制裁緬甸
因為緬甸發生了軍事政變,扣留了國家有關領導人,美國要求釋放開展對話,緬甸政變當未採納美國意見,導致受到美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