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金三角說的什麼語言
① 緬甸和中國的交界是什麼地方啊靠近中國的緬甸人會說中國話不
緬甸和中國的西雙版納州、普洱市、臨滄市、德宏州、怒江州交界,國境線長2200公里。
邊境地區的緬甸人很多都會說中文,緬北果敢一帶,人們的籍貫不僅有雲貴高原,還有湖南、湖北、浙江、江蘇、江西等地的。
出國注意事項:
一、行李托運,先從准備托運的行李箱開始。紙箱子最好。就是以前電腦之類的好的包裝箱。把東西裝好後,用膠帶封好,甚至可以用膠帶全部纏滿,這樣的箱子不用擔心液體,也不用擔心被摔(飛機托運裝卸時很容易把行李箱摔壞的,第一次出國時沒經驗,所以行李箱全部殘廢,是有賠償的規定,但是實際執行困難,自找麻煩),也不用擔心重量。多年出關經驗的人都這樣用。你要隨身帶上膠帶,萬一需要可以補幾下。托運的物品不要帶違禁品和值得懷疑的物品,免得被拆箱檢查。可以帶一個質量好的折疊小車,上下飛機紙箱子往小車上一放,很方便拉走。當然小車要帶上飛機,記得小車要放在座位下面,不要放在行李箱里。
二、托運的具體物品,也要清理,首先一定不要帶違禁物品,其次盡量不要帶液體和易碎的玻璃製品。看看自己的機票是多少公斤的,列個清單,再把不必要的勾掉。特別應該保留的項目是證件和錢,其次是禮品。之後是葯品,然後是其他生活必需品:
1、生活用品,吃穿用,葯品。看你家庭條件,如果經濟不是很寬裕,就把生活必需品盡量多帶點。如果經濟狀況很好的話,就都到當地買就行了,美國什麼也都能買到的。只要把第一周必需品帶上,免得第一周人生地不熟,一時措手不及就行了。你就把每天你要用的東西理一遍就知道了。女生用品也要記得帶好。
2、讀書用品。比如工具書,電子設備,國內帶過去的設備相配的電源線。
3、證件錢。比如你要帶上不同尺寸的照片。各種證件,影印件。錢的話,有卡,有美金。
4、禮品。給周邊朋友的,答謝別人的。選擇有中國特色的。
三、把貴重的和重的小的東西隨身帶上飛機(當然不能是不讓帶上飛機的物品),這樣可以增加總的可帶物品的重量。托運的物品,包裝整齊貼上明顯的標識,免得拿錯。托運的物品里如果有易碎物品的話,要請托運人員貼一個易碎物品的標識(免費,如果最後還是碎了,機場不負責,但是貼了,機場會注意輕拿輕放的),或者貴重的易碎物品請機場專門的包裝包一下,但是要花錢。
四、坐飛機。
1、主要是填好出關的問答卡片。都是很簡單的內容:「一般是英文,要填姓名、護照號、航班號、出行做什麼、待多久、到達後的居住地、是否有禁止攜帶的物品、要申報物品、是否患有疾病等等,填完之後自己留著交給海關 」。
2、很多航班也會給你准備中文版的,你可以跟空姐問問試試。不會填的時候一定跟周圍的人問問,跟空姐問問,都會幫你解決的。記得上飛機帶只筆。千萬不能不懂裝懂,我一個朋友就出了笑話,他把那些問是否帶了違禁品的欄目,都在是的那欄填了對號。上飛機前把自己的那些要填寫的項目寫一張紙條放在外衣口袋裡,免得填的時候手忙腳亂,一會找護照,一會找電話,一會又找地址的。
3、另外,一般是兩張單子,下飛機後過關的時候會有人收的。回中國的話,有些國家回來的中國人不用填單子了。
② 緬甸是用什麼語言
使用緬甸語為官方語言,英語也通用。
③ 在緬甸國家,他們說的話也是中文嗎
只有佤邦、金三角和中緬邊境一些地方說中文,其它地方說緬甸語。
④ 緬甸是用什麼語言
使用緬甸語為官方語言,英語也通用。
⑤ 金三角提問
「金三角」 (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於東南亞泰國、緬甸和寮國三國邊境地區的一個三角形地帶,因這一地區盛產鴉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產地,而使「金三角」聞名於世。「金三角」的范圍包括緬甸北部的撣邦、克欽邦、泰國的清萊府、清邁府北部及寮國的琅南塔省、豐沙里、烏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鎮3000多個。總面積為19.4萬平方公里。
由於「金三角」地區大部分是在海拔在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嶺,氣候炎熱,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極適宜罌粟的生長,再加上這里叢林密布,道路崎嶇,交通閉塞,三國政府鞭長莫及,為種植罌粟提供了政治、經濟以及地理、氣候等方面得天獨厚的條件。
清盛縣位於昔日著名毒源地「金三角」的泰國一側。20世紀60年代,這里已成為以盛產鴉片聞名世界的四大毒品產地之一,這里成了罌粟種植、提煉、販運和走私的黃金地帶。長期以來,這里一直活動著多股反政府武裝和其他毒品武裝,故又被稱為「冒險家的樂園」。自從替代種植政策推行後,當地罌粟種植大幅下降。為了幫助當地農民就業,泰國有關部門還大力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如今這里已經成為最受外國遊客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 。
雖然三國歷屆政府都曾做過禁毒工作,但均未能有效地阻止這一地區罌粟種植的發展。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英、美、法等國先後到該區傳授種植、提煉、銷售技術,並對鴉片採取收購,20世紀50年代這里形成了第一個鴉片生產高潮,接著出現60年代的「黃金時代」,產量從數十噸上升到200噸左右,到80年代初,產量已達700噸左右,1988年增至1200噸,1989年翻一番,產量達2400噸,1991年已突破3000噸大關。
此外,「金三角」地區有許多海洛因加工廠,大多設在深山密林中,有大批技術人員操縱著先進的機器設備日夜工作。由於「金三角」地區的鴉片質量上乘,多被加工成精製毒品海洛因,「東南亞海洛因」(SEAHEROIN) 當前已成為高質量海洛因的專用名詞,銷往世界各地。
在泰國境內的「金三角」地區,居住著祖祖輩輩擅長種植罌粟的苗族、瑤族和僳僳族。種植罌粟是他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和發財致富的一條捷徑。因此,從事種植罌粟的人越來越多,毒品產量也越來越大。
緬甸是「金三角」地區罌粟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國家。這里居住的主要是緬甸的少數民族,世代靠種罌粟維持生計。為了與政府對抗,保護自己的鴉片種植業,當地居民把自己武裝起來。在這些武裝中,規模最大的是前緬泰邊境的坤薩(一譯坤沙)集團。他們有著一支實力強大、受過軍事訓練的近3000人的武裝部隊。這支部隊身著軍裝,配備精良武器,富有作戰經驗。
20世紀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前幾年,由於緬、泰兩國軍隊加緊了對坤薩集團的進攻,摧毀了一批罌粟種植場,同時聯合國控制濫用毒品基金會又撥出專款,在「金三角」地區推行穀物取代和咖啡取代罌粟種植政策。在一段時間內曾取得成效,罌粟產量大幅度下降,使中亞地區的「金新月」曾一度取代金三角而成為世界最大的鴉片生產基地。然而,自1986年以來,「金三角」的罌粟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起來,產量急劇增加,大大超過歷史最高紀錄,再次成為世界頭號鴉片生產基地。
每年經「金三角」地區販運的海洛因佔世界總量的60%~70%,而該地區海洛因的年生產能力能滿足全球海洛因消費量兩年的需要。1996年1月,坤薩領導的武裝向政府投降。但這一地區毒品生產並未停止,仍是僅次於「金新月」的世界第二大鴉片產區。
罌粟並非金三角地區的原生植物,金三角地區的毒品問題與這個地區的政治和國際關系的不斷變化息息相關,正是由內外政治勢力的影響,才導致鴉片經濟的不斷強化和發展,最終成為了世界最主要的毒品帝國之一。 金三角地區的毒品問題的日益嚴重。從歷史、地域、毒品數量和毒品質量的發展上看,我們可以交將金三角地區的毒品發展簡單地分為幾個階段:殖民時代(以1954年奠邊府戰役的結束為標志),國民黨殘部時代(大至為1950年代10年時間),越南戰爭時代(跨越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近20年的時間)、坤沙時代(1980年代前後10多年時間)、坤沙後時代(坤沙投降到現在):從鴉片主產地域的變化看則是:寮國時代、泰緬邊境時代、緬北邊境時代;從數量上看是毒品的種植面積和鴉片的產量的跳躍式的增加;從質量上看則是毒品種類的不斷發展,經歷了由傳統的「鴉片王國」過渡到「海洛因王國」和「冰毒王國」的轉變。
第8軍在湖南戰敗之後,李彌退往台灣,將手下的將士丟下不管,一個人跑了。其中,93師一路敗退南下,從廣西,逐漸退到了緬甸和泰國、寮國的交界處,才安頓下來。
在敗退途中,曾經有一個士兵因為實在是飢餓難忍,跑到旁邊的莊稼地里,偷摘了農民的紅薯,被連長當場槍斃。——誰說國民黨軍隊都是沒有軍紀的?正規軍一樣也是很嚴格的。整整半年的時間里,第8軍93師居無定所,顛沛流離。在50年的除夕之夜,終於逃出了共軍的追殺,進入了緬甸的領土。在逃跑中,93師和另外一個團、一個師的殘部,將不願意投降共軍的7千名士兵和家屬帶到了異國的土地上。
但是,緬甸政府不想接納他們,於是戰爭開始了。雖然國軍將士在內戰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但對付緬甸政府軍,還是綽綽有餘的。三下五處二,將緬甸軍打的落花流水。終於在金三角站穩了腳跟。緬甸政府於是向聯合國投訴,這是後話了。李彌一看自己的殘兵居然在金三角站住了腳跟,並且打贏了緬甸政府軍,馬上跑出來說——我的軍隊在中國邊界取得了勝利,這里是反攻大陸的基礎,然後四處找外援。可是,93師的弟兄們早已經不想再打了,長年的征戰,使得國軍官兵只想早點回到台灣,但是李彌堅決不答應。李彌想在蔣介石那裡要資本,留駐雲南的第8軍殘部正好證明自己的作用。休整了一年之後,李彌要求93師**團團長反攻大陸。開始,國軍攻勢迅猛,連奪4個縣城。但後來在3個解放軍師的包圍下,終於落敗,再次退回緬甸。此時的緬甸軍已經和印度達成了協議,決定由印度出兵協助緬甸軍趕走國民黨殘兵。這是一場惡戰,國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也是慘勝。國民黨殘兵以不足萬余之力,硬是打敗了印緬聯軍。徹底在中緬邊界站住了,後來聯合國決議,國民黨余部撤往台灣,李彌要求將老弱病殘撤走,主力留下。但也再沒有力量可以反攻大陸了,他們想回大陸,但政府不答應。就這樣,在金三角有了一隻沒有祖國的軍隊……後來,為了生存,開始種植鴉片。這么多年來,他們從來都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
滇緬邊區的第一次反攻大陸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其影響力是很大的!李彌在台北更是興奮不已,說——以自己殘兵不足3000餘眾,在一周內連克4縣,說明了「雲南反共復國軍」的戰力是強大的,雲雲。話也有道理,國軍打了共軍一個措手不及,後來緊急調派3個師數萬人,才擺平。此後在昆明成立軍區和建設軍校,也和當初的繳匪有很大關系。
50年代末,共軍和緬甸政府達成協議,暗地出兵滇緬邊區,剿滅蔣匪,但是,此次出兵不是很順利。1、國軍已經在滇緬邊區經營多年,又熟悉地形地況;2、共軍出國作戰,氣候地理不明,補給不足因此,此次進剿成了追擊作戰,共軍一撤,人家又回來了後來,李彌將老弱病殘的約3300名將士撤回台灣,但還是留下了約2500名將士作為反攻大陸的主力基礎。基本是以兩個團的編制,師部人員撤離了。
60年代以後GCD已經徹底在中國大陸站穩了腳跟,但隨著1965年國民黨又一次的返攻大陸的狂潮的臨近,李彌再次要求滇緬邊區的國軍將士積極准備二次反攻大陸,但是留守滇緬邊區的國軍將士很清楚自己的實力,能老老實實呆著就不錯了,誰非要出去找死?於是,將士抗命,此事終於不了了之。
60年代,中國開始向周邊地區進行共產主義輸出,緬甸、寮國、越南、柬埔寨、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都先後爆發了共產主義革命運動。緬共和政府軍開始了連綿不斷的戰爭插說一段——現在緬甸的名人——昂山素姬的父親就是堅決反共的。這時候,93師的國軍將士為了獲得緬甸政府的居留承認,又不得不再次和緬共進行戰爭。後來,緬共無法取得勝利,國軍將士也傷亡慘重,最可怕的是,根本沒有補給(自從李彌按照聯合國撤兵之後,93師經泰國的補給線也被凍結了。)所以,剩下的兵員越來越少了,在滇、泰、緬邊區,形成了大大小小幾十個武裝,緬甸政府是徹底的沒有辦法了,就想通過收編國軍老兵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戰力,但是93師的將士不願放棄自己的祖國,不想加入緬甸籍。
後來,連年的戰亂,沒有補給,國軍和緬共還有支緬分隊的共軍將士開始集體在金三角地區種植鴉片,形成了現在世界最大的毒品生產加工基地!種植鴉片籌集軍費的做法,在中國很流行。進入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之後,中美蜜月時期,留守滇緬邊區的93師的老兵大多已經成為花甲之年了。他們向祖國提出,希望回到自己的祖國,畢竟50年前的那場戰爭,已經成為過去了……但是,不知道處於什麼原因,大陸政府拒絕了他們的要求,他們只有再次轉而請求留居緬甸,但緬甸以上次你們拒絕為由拒絕了他們的申請。
終於,留守滇緬邊區近40年的93師官兵,成了一隻沒有祖國的軍隊……
他們畢竟都是炎黃子孫,他們每年還在過著春節、端午、中秋,唱著中國的民歌,講著中國的語言……
在異國他鄉,為了生存不得不和緬甸政府軍開戰、和印緬聯軍開戰、為了某人的私利反攻大陸、他們和黑幫開戰、他們和緬共開戰……
40年了,他們為了生存,進行著不懈的戰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堅韌和堅忍……
從「小販」到「大王」的坤沙
在羅興漢與緬甸政府周旋時,另一個更大的武裝毒品生產販運組織——坤沙集團早就在孕育之中了。
如果把羅興漢稱為」金三角」「鴉片王國」一世的話,那麼坤沙則是當之無愧的「鴉片王國」二世了。因為當羅興漢在「金三角」地區叱吒風雲的時候,坤沙還是一個不出名的「小販」。
坤沙(Khun Sa),1933年出生於緬甸撣邦萊莫山弄掌大寨。 屬有中國血統的緬甸撣族。
坤沙有三個名字,中文名字叫「張奇夫」(一說「張啟福」),緬甸名字為「關約」,「坤沙」則是泰國名字。坤沙從小未讀過書,幼年時失去了母親,生活在一個破裂的家庭中。後來由其父親的一個名叫崑山的親戚撫養成人。50年代初,坤沙曾一度混跡於流竄撣幫的國民黨殘部中,學會了一些軍事常識和技術。後來,他拉了一支專門護送毒品的小小販毒武裝。1962年,坤沙向緬甸政府宣誓效忠,被任命為「弄亮地區民眾自衛隊指揮官」,坤沙得到此合法身份,簡直如魚得水。他一方面在自己的控制區大力發展罌粟種植,並設關建卡,徵收毒品過境稅,建立嗎啡和海洛因提煉廠,直接生產和銷售毒品,另一方面他擊敗和收編各地小股販毒武裝,擴大自己的勢力。逐漸地成為「金三角」最大的毒販,他控制了「金三角」70%的毒品生產和大部分販運業務,因此,他曾洋洋得意地自稱為「鴉片大王」。
此外,坤沙在緬甸和泰國均擁有土地。房屋和其他產業,又委託其親人在泰國的曼谷、清邁和夜豐頌等地為他化名經營珠寶商店。在他的好幾名大小老婆中,據說有一名是緬甸曼德勒的擁有捕漁船隊的女富翁。坤沙的兒子和女兒都有送到美、英和澳大利亞求學的。
坤沙曾和國民黨當局及在緬甸、泰國的特務機關。「外交機構」等有過勾結。為此,1969年,台灣當局曾委託坤沙為「華僑協會聯合會第四屆執行委員會參事」(一說「委員」)。以此拉攏坤沙為台灣當局的「反攻大陸」和破壞活動效勞。而坤沙也同台灣當局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關系,以求抬高身價。
⑥ 金三角哪些地方說漢語
緬甸的果敢和金三角的佤邦
⑦ 緬甸金三角的人都說中文,可以說說緣由嗎
金三角地區有好多國民黨的殘留哦
而且其實在19世紀末期之前,金三角地區一直是中國的領土!!!!
⑧ 能給我介紹一下金三角嗎可以去旅遊嗎
「金三角」(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於東南亞泰國、緬甸和寮國三國邊境地區的一個三角形地帶,因這一地區盛產鴉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產地,而使「金三角」聞名於世。「金三角」的范圍包括緬甸北部的撣邦、克欽邦、泰國的清萊府、清邁府北部及寮國的琅南塔省、豐沙里、烏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鎮3000多個。總面積為19.4萬平方公里。
從清萊往北行40多公里,就到了著名的「金三角」。這里山青水綠,星星點點的紅頂小屋錯落其間,再加上經久不去的神秘氣息,是許多遊客來清萊的首選游覽區。
金三角中心索拉(Sop Ruak)立有一塊大理石製成的金三角牌坊,高4米,上面用有泰英兩種文字刻的「歡迎來到金三角」字樣,眾多遊客在這里留影紀念。
(8)緬甸金三角說的什麼語言擴展閱讀
寮國金三角經濟特區是經寮國政府批准,於2009年9月9日正式成立的,金三角經濟特區是在除國防、外交、司法權外實行高度自治的特區,作為世界上首個「企業境外」特區。
金三角特區現在有幾千人,很多是中國人,有中國安保人員維持治安,甚至使用的貨幣也是人民幣,「唯一能顯示是寮國管轄的標志,就是護照上的印章」。香港《亞洲時報》還稱,在博膠省的會曬市,時常可以見到未掛牌照的中國汽車駛來駛去。
按照當地的發展計劃,金三角經濟特區未來將成為可容納20萬人的大城市,賭場、豪華酒店、高爾夫球場、卡拉OK酒吧等高檔娛樂設施將成為該地區的重要利潤增長點。其中,賭場主要吸引來自中國和泰國的賭客,因為賭博在這兩個國家是非法的。「外交學者」網站稱,金三角特區整體設施預計2020年能完全建成,總耗資超過22.5億美元。屆時,橫貫金三角地區的高速公路將從中國雲南經過寮國,直達泰國邊界。
⑨ 緬甸金三角
金三角」 (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於東南亞泰國、緬甸和寮國三國邊境地區的一個三角形地帶,因這一地區盛產鴉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產地,而使「金三角」聞名於世。「金三角」的范圍包括緬甸北部的撣邦、克欽邦、泰國的清萊府、清邁府北部及寮國的琅南塔省、豐沙里、烏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鎮3000多個。總面積為19.4萬平方公里。
由於「金三角」地區大部分是在海拔在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嶺,氣候炎熱,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極適宜罌粟的生長,再加上這里叢林密布,道路崎嶇,交通閉塞,三國政府鞭長莫及,為種植罌粟提供了政治、經濟以及地理、氣候等方面得天獨厚的條件。
清盛縣位於昔日著名毒源地「金三角」的泰國一側。20世紀60年代,這里已成為以盛產鴉片聞名世界的四大毒品產地之一,這里成了罌粟種植、提煉、販運和走私的黃金地帶。長期以來,這里一直活動著多股反政府武裝和其他毒品武裝,故又被稱為「冒險家的樂園」。自從替代種植政策推行後,當地罌粟種植大幅下降。為了幫助當地農民就業,泰國有關部門還大力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如今這里已經成為最受外國遊客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 。
雖然三國歷屆政府都曾做過禁毒工作,但均未能有效地阻止這一地區罌粟種植的發展。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英、美、法等國先後到該區傳授種植、提煉、銷售技術,並對鴉片採取收購,20世紀50年代這里形成了第一個鴉片生產高潮,接著出現60年代的「黃金時代」,產量從數十噸上升到200噸左右,到80年代初,產量已達700噸左右,1988年增至1200噸,1989年翻一番,產量達2400噸,1991年已突破3000噸大關。
此外,「金三角」地區有許多海洛因加工廠,大多設在深山密林中,有大批技術人員操縱著先進的機器設備日夜工作。由於「金三角」地區的鴉片質量上乘,多被加工成精製毒品海洛因,「東南亞海洛因」(SEAHEROIN) 當前已成為高質量海洛因的專用名詞,銷往世界各地。
在泰國境內的「金三角」地區,居住著祖祖輩輩擅長種植罌粟的苗族、瑤族和僳僳族。種植罌粟是他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和發財致富的一條捷徑。因此,從事種植罌粟的人越來越多,毒品產量也越來越大。
緬甸是「金三角」地區罌粟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國家。這里居住的主要是緬甸的少數民族,世代靠種罌粟維持生計。為了與政府對抗,保護自己的鴉片種植業,當地居民把自己武裝起來。在這些武裝中,規模最大的是前緬泰邊境的坤薩(一譯坤沙)集團。他們有著一支實力強大、受過軍事訓練的近3000人的武裝部隊。這支部隊身著軍裝,配備精良武器,富有作戰經驗。
20世紀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前幾年,由於緬、泰兩國軍隊加緊了對坤薩集團的進攻,摧毀了一批罌粟種植場,同時聯合國控制濫用毒品基金會又撥出專款,在「金三角」地區推行穀物取代和咖啡取代罌粟種植政策。在一段時間內曾取得成效,罌粟產量大幅度下降,使中亞地區的「金新月」曾一度取代金三角而成為世界最大的鴉片生產基地。然而,自1986年以來,「金三角」的罌粟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起來,產量急劇增加,大大超過歷史最高紀錄,再次成為世界頭號鴉片生產基地。
每年經「金三角」地區販運的海洛因佔世界總量的60%~70%,而該地區海洛因的年生產能力能滿足全球海洛因消費量兩年的需要。1996年1月,坤薩領導的武裝向政府投降。但這一地區毒品生產並未停止,仍是僅次於「金新月」的世界第二大鴉片產區。
罌粟並非金三角地區的原生植物,金三角地區的毒品問題與這個地區的政治和國際關系的不斷變化息息相關,正是由內外政治勢力的影響,才導致鴉片經濟的不斷強化和發展,最終成為了世界最主要的毒品帝國之一。 金三角地區的毒品問題的日益嚴重。從歷史、地域、毒品數量和毒品質量的發展上看,我們可以交將金三角地區的毒品發展簡單地分為幾個階段:殖民時代(以1954年奠邊府戰役的結束為標志),國民黨殘部時代(大至為1950年代10年時間),越南戰爭時代(跨越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近20年的時間)、坤沙時代(1980年代前後10多年時間)、坤沙後時代(坤沙投降到現在):從鴉片主產地域的變化看則是:寮國時代、泰緬邊境時代、緬北邊境時代;從數量上看是毒品的種植面積和鴉片的產量的跳躍式的增加;從質量上看則是毒品種類的不斷發展,經歷了由傳統的「鴉片王國」過渡到「海洛因王國」和「冰毒王國」的轉變。
⑩ 緬甸金三角地區的佤邦怎麼講的是漢語,他們和中國有什麼關系嗎
坤沙有中國血統。金三角地區有很多漢族人,明朝末年 和1949年前後有不少中國人進入緬甸。著名的有撣邦 可以參閱http://www.kokan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