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有哪些天然香料
① 所有香料
一般而言,香料是指由富含香氣的樹皮、樹脂、木片、根、葉、花果等所製成的香之原料。依原料的不同,又可分為旃檀香、沈香、丁香、鬱金香、龍腦香、薰陸香、安息香等豐富的種類,甚至也有動物的分泌物所成形的香,如龍涎香、麝香等。
香料大多出產於氣候酷熱的地區,由於熱帶地區人體容易產生體垢及惡臭,所以古來為了消除體臭,就將當地盛產的香木製成香料,塗抹於身上,稱為塗香;或是焚香料薰室內及衣服,稱為燒香或薰香。
其中,塗香所用的香料有香水、香油、香葯等;燒香所用的材料有丸香、散香、抹香、練香、線香等。根據《大智度論》卷三十所記載,燒香只能在寒天時用,而塗香在寒、熱天也可使用,寒天時雜以瀋水香,熱天時則雜以旃檀香。
塗香、燒香更攝屬六種供養、十種供養之一,在密教之中,依三部、五部之區別,所用的香也有不同,即佛部用沈香,金剛部用丁子香、蓮華部用白檀香,寶部用龍腦香,羯磨部用薰陸香等。
香料的種類非常豐富,一般而言,其來源有三種:一是從植物採集的植物性香料,一是從動物採集的動物性香料,而另一種則是從化學提煉的人造的香料、合成香料。
自然界中的香料大多存在於動物界與植物界中,幾乎沒有存在於礦物中的。植物性香料的范圍甚廣,產地依種類而異,大體上是以亞熱帶地區為中心產地,亦遍及西南歐地區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處。
植物性香料的分布最為廣多,採集也比較容易,種類繁多,大多采自於花、草、樹木。例如:薔薇、茉莉、水仙、風信子、紫羅蘭等是采自鮮花;佛手柑、檸檬、橘子等是采自果皮;樟腦、白檀、沈香等是采自樹木枝幹;龍腦是采自樹脂。其它尚有丁香、肉桂、胡椒、茴香等,則或是采自樹皮,或采自果實種子。不同的香料採集方式不同,大致是將植物散發香氣的部分,依其性狀用蒸餾、壓榨、乾燥等方法取得。
動物性香料主要有四種:麝香,多產於雲南、緬甸、喜馬拉雅地區;麝貓香,產於衣索比亞;海狸香,產於北美洲;以及龍涎香,產於印度洋、太平洋。前三種為動物的生殖腺所分泌,龍涎香則采自真甲鯨體內類似病體的結石組織。現今使用之麝香、龍涎香,多為人工合成的化學品,而海狸香很少使用,麝貓香則僅作為保留劑。
由於天然香料採集過程繁復不易,而且數量有限,因此有人造香料的產生,而其用途也更為廣泛,遍及各類事物,乃至我們日常生活用品。
以下我們所要介紹的是佛教中常見的香料。
栴檀香
栴檀(梵名 candana,學名 sirium myrtifolium),為檀香科常綠喬木,產於印度、中國、泰國。檀香是極為常見的香料,經常做為東方廟宇焚香之用,及火葬時的高級燃材。
檀香是印度東南部、馬來西亞及帝汶(Timor)島密生潮濕森林中的土產植物。它的根附著在其它樹木的根部,但最後卻可長至四O英尺(十二公尺)高,是生長最慢的樹種之一。
檀香具有對生的卵形葉片,前端為尖型,而花朵則僅由長自花萼的四條雄蕊所組成。檀香的木材蒸餾後,可以得到極香的精油。是印度香水Abir的主要成分。斐濟群島的婦女將檀油和椰子油混合後,用來擦在頭發上。
檀香木的英文名是Sandal wood,可分為:紫檀、黃檀與白檀。本來只有印度和印尼出產檀,目前許多地方都有出產,像東加王國、新幾內亞、飛枝群島等地都有。
另外有一種區別檀的說法,則是說:「皮在而色黃者,謂之黃檀;皮腐而色紫者,謂之紫檀。」如就此觀點,白、黃、紫檀可能是以顏色來區分。
此外,一般又有老山檀木與新山檀木之分,這個由來,傳說是很久以前的香料進口商,因為印度的檀香很難出口,就從其他的地方開發。進口以後,消費者發現和以前的不太一樣,進口商就說:「以前是比較深山地區的,年代比較久,叫老山,現在砍伐完了。這一種是比較淺山的,是新的。所以就叫新山。」後來現在所謂的「老山」就指印度所生產的檀木,新山是新開發的其他地區所生產的。
栴檀自古在印度西岸的西格茲山系一帶栽培,形成栴檀的一大產地。栴檀是梵語Candana的音譯,和印度教也有密切的關連,除了做香使用以外,也用來畫在額頭上,作為表示宗派或階級的染料。
栴檀樹的莖干通常高達二、三十尺,木質密緻有香味,常作為雕刻或製成佛具;根部如果研磨成粉末,則可以作香,就是栴檀香或稱檀香,也可製成香油,稱之為檀油。栴檀樹的葉是以一、二寸槍鋒狀對生,花作房狀。果實是球形核果,大如蠶豆,成熟之後則呈黑色,汁液豐富。果核非常堅硬,豎起來則有三凸棱。
《慧琳音義》中又說:「栴檀,此雲與樂,謂白檀能治熱病,赤檀能去風腫,皆是除疾身安之樂,故名與樂也。」栴檀是「予樂」的意思,因為白檀能治各種熱病,赤檀能去除風腫,都是能去除疾病使身體安樂的葯。
《玄應音義》卷二十三中也說有赤、白、紫等數種栴檀,又有牛頭栴檀、蛇心檀兩種,前者呈灰黃色,香氣濃郁,自古以來經常用來雕刻佛像,例如優填王即是以牛頭栴檀雕刻佛像。
在《法華經》卷十九〈法師功德品〉中,提及持誦《法華經》者,可得證鼻根功德,善能嗅聞及分別種種天香、栴檀、瀋水等種種妙香。
在佛經中,也常以栴檀妙香於眾香中的殊勝,來表示大乘菩薩比小乘聖者殊勝之處。在《頂生王因緣經》卷三中說:「譬如有人其身臭穢,雖以旃檀瀋水香等種種塗身,猶不能香,如是不勤求聲聞、辟支佛乘,不斷惡業,乃至邪見,如果以摩訶衍大乘香塗,猶故不香。」
經中比喻就像有人身體臭味污穢,雖然用旃檀、瀋水等種種殊勝妙香加以塗身,還是無法感到芬芳,就如同求道之人不斷惡業乃至邪見,身心充滿臭穢,即使外表以摩訶衍大乘香來余身,還是沒有用。而栴檀也常代表香中殊勝者,與修行之戒香作比喻。
在《佛說戒香經》中,也以沈香、檀香為世間上等的香,用來比喻持佛凈戒香者,諸天愛敬,諸魔遠離。經中又說:世間所有諸花果,乃至沈檀龍麝香,如是等香非遍聞,唯聞戒香遍一切,旃檀鬱金與蘇合,優缽羅並摩隸花,如是諸妙花香中,唯有戒香而最上。所有世間沈檀等,其香微少非遍聞,若人持佛凈戒香,諸天普聞皆愛敬,如是具足清凈戒,乃至常行諸善法,是人能解世間縛,所有諸魔常遠離。經中說世間所有沈香、檀香等的香味非常微少,無法普遍薰聞,如果有清凈持戒者,此戒香不但能普遍薰聞,而且能得到諸天愛敬,具足清凈戒行,乃至常行種種善法,一切諸魔悉皆遠離。
佛經中也以栴檀之樹、根、華俱香,來比喻菩薩的行持如同風吹草偃,見聞者無不受到感化,隨順同行。
白檀是栴檀的一種,又稱為白栴檀、白檀香樹。是產於印度的香樹,由於木材身帶白色,而有此名稱。栴檀樹的樹身可以製成香,稱為白檀香或白栴檀香。在《大唐西域記》卷十中〈秣羅矩吒國〉條中記載:秣羅國的海邊有秣刺耶山,其中有白檀香樹,但又有其他相類似的樹木,無法分辨,只有在夏天的時候,登於高處望之,則會看見有大蛇縈繞於白檀木之上。這是因為白檀木性涼冷,所以蛇類喜歡盤於其上,當地人就以箭遠遠地射此樹,做下記號,等到冬季大蛇蟄藏之後,再來伐木。
檀香的功用
除了制香之外,自古以來,印度就風行以栴檀雕造佛像。例如《不空羂索陀羅尼經》中記載觀世音菩薩像之造法:「或用木作,亦以白檀,或紫檀香、檀木、天木。」此外,中國、日本等地亦流行以白檀木雕刻佛菩薩的聖像。依《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一所記載,圓仁入唐時,曾經到台州開元寺瑞像閣參拜白檀釋迦像。白檀同時也是五香之一,是密教修法時常用的供品。
在《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記載,佛陀成道之後,至忉利天為佛母摩耶夫人說法三個月,當時,憍賞彌國優填王非常思慕佛陀,於是請毗首羯摩天造佛陀形像,這是世間有佛像之始。相傳優填王造像的同時,波斯匿王造金像,但是法顯於《佛國記》中卻記載,波斯匿王所作是牛頭旃檀木佛像,保存於只洹精舍。
玄奘在《西域記》卷五中,曾經敘述憍賞彌國有高六十尺的大精舍,內安置優填王下令雕造的旃檀像。同書卷十二又列記自印度帶回之佛像、經卷,如:「刻檀佛像一軀,通光座高尺有五寸,擬憍賞彌國出愛王思慕如來,刻檀寫真像。」由此可知,玄奘大師到印度時,不僅於憍賞彌國禮拜旃檀像,而且曾攜回模刻之像。
檀香除了也是一種很好的香料外,也有葯效。由檀木中所抽出的叫檀油。它有消災、去暑、提神醒腦、潤滑皮膚等功效,對手龜裂、富貴手、黑斑、蚊蟲咬傷等皮肢症狀有特別的葯效。在盤尼西林等抗生素沒有發明之前,這是對抗皮膚惡症最好的物品。以前有很多惡毒的皮膚病,都是用檀油來治療。印度所產的檀木,它的油產率,約在百分之四到六,而印尼差不多百分之三到五,印度所產的檀油,品質也較佳。
沈香
沈的英文名稱為Aloe wood,在東方稱作瓊脂,是由Aguilaria agallocha樹種產生病變,這種病變的結果,使樹脂瘤經由吸收沼澤中的水土精華而結成。
沈香木剛開始時還不能稱為沈,必須埋藏在沼澤之中,經由浸蝕,木頭開始腐朽,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木質部分因腐朽而去除,只剩下樹脂瘤,才叫做「沈」。
沈可以說是近乎化石狀況的一種東西,是吸收了整個大地的精華所產生的。其實它並不屬於原有樹木部分,而是這種樹種的病變部分所產生的新物質。沈的採集,十分危險,必須經過原始森林,穿越山崖而採集,大多要冒生命的危險才能採到。正由於沈的形成須經漫長歲月,再加上採集不易,因此沈自然十分珍貴價昂。
目前在印度、緬甸及柬埔寨、馬來半島、南中國、海南島、菲律賓、摩鹿加群島皆有產沈不。沈香木是一種綠喬木,樹高六、七十尺至一百尺,直徑五至八尺,葉片互生,呈長橢圓形,葉片長度為三至四英寸,葉片表面呈革質,有光澤。
此種木材在一般的情況下並沒有香味,甚至由於木質軟而輕、呈灰白色而無用處。
只有樹齡二十年,或五、六十年以上,枝幹腐朽曲斜,在木心部分凝集了樹脂的木材,才是一般所說的沈香。原本土著只是從密林中撿拾,但是後來逐漸知道將樹砍傷的方法,讓樹腐朽而後收取殘留下來飽含樹脂的心材,做為沈香用。
沈香其氣味香如蜜,所以又稱為蜜香。古印度葯書中曾記載焚燒沈香,其薰煙可使身體染上香味,並可用來作為治癒外傷及傷口的鎮痛劑。古代中國、印度及伊斯蘭教,都有教徒遠赴荒涼偏僻的產地尋找沈香木的記載。
在《中阿含經》卷第十五,三十喻經中,以國王及大臣大身上所塗的木蜜、瀋水等香,來比喻比丘以戒德為香:「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塗身香、木蜜、瀋水、栴檀、蘇後、雞舌、都梁。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戒德為塗香。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戒德為塗香者,便能舍惡修習於善。」經中說,就像國王和大臣,以木蜜、瀋水、栴檀等妙香塗身,比丘、比丘尼以清凈戒德為塗香,如此就能舍離惡事,修學一切善法。
在《法華經》也說如果誠心持誦此經,能成就清凈鼻根,能聞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花香,如須曼那花、闍提
② 緬甸降真香
緬甸的小 葉降 真香,又名:「紫藤香、雞骨香、降真、降香、花梨藤、藤香、降沉。」豆科檀屬藤香,是一種多年生的木質藤本植物受傷後分泌油脂修復傷口所結的香料,其藤宋代叫吉鉤藤亦名烏理藤 美龍藤。降真香一般要五十年以上才能結香,降真香的油脂主要集中在受傷的地方,一般在藤的丫叉部位、受傷感染部分、創傷口部位都易於結集油脂,而且油脂豐富香氣清烈。價格100-300
③ 常用的香料有哪些
一般而言,香料是指由富含香氣的樹皮、樹脂、木片、根、葉、花果等所製成的香之原料。依原料的不同,又可分為旃檀香、沈香、丁香、鬱金香、龍腦香、薰陸香、安息香等豐富的種類,甚至也有動物的分泌物所成形的香,如龍涎香、麝香等。
香料大多出產於氣候酷熱的地區,由於熱帶地區人體容易產生體垢及惡臭,所以古來為了消除體臭,就將當地盛產的香木製成香料,塗抹於身上,稱為塗香;或是焚香料薰室內及衣服,稱為燒香或薰香。
其中,塗香所用的香料有香水、香油、香葯等;燒香所用的材料有丸香、散香、抹香、練香、線香等。根據《大智度論》卷三十所記載,燒香只能在寒天時用,而塗香在寒、熱天也可使用,寒天時雜以瀋水香,熱天時則雜以旃檀香。
塗香、燒香更攝屬六種供養、十種供養之一,在密教之中,依三部、五部之區別,所用的香也有不同,即佛部用沈香,金剛部用丁子香、蓮華部用白檀香,寶部用龍腦香,羯磨部用薰陸香等。
香料的種類非常豐富,一般而言,其來源有三種:一是從植物採集的植物性香料,一是從動物採集的動物性香料,而另一種則是從化學提煉的人造的香料、合成香料。
自然界中的香料大多存在於動物界與植物界中,幾乎沒有存在於礦物中的。植物性香料的范圍甚廣,產地依種類而異,大體上是以亞熱帶地區為中心產地,亦遍及西南歐地區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處。
植物性香料的分布最為廣多,採集也比較容易,種類繁多,大多采自於花、草、樹木。例如:薔薇、茉莉、水仙、風信子、紫羅蘭等是采自鮮花;佛手柑、檸檬、橘子等是采自果皮;樟腦、白檀、沈香等是采自樹木枝幹;龍腦是采自樹脂。其它尚有丁香、肉桂、胡椒、茴香等,則或是采自樹皮,或采自果實種子。不同的香料採集方式不同,大致是將植物散發香氣的部分,依其性狀用蒸餾、壓榨、乾燥等方法取得。
動物性香料主要有四種:麝香,多產於雲南、緬甸、喜馬拉雅地區;麝貓香,產於衣索比亞;海狸香,產於北美洲;以及龍涎香,產於印度洋、太平洋。前三種為動物的生殖腺所分泌,龍涎香則采自真甲鯨體內類似病體的結石組織。現今使用之麝香、龍涎香,多為人工合成的化學品,而海狸香很少使用,麝貓香則僅作為保留劑。
由於天然香料採集過程繁復不易,而且數量有限,因此有人造香料的產生,而其用途也更為廣泛,遍及各類事物,乃至我們日常生活用品。
一、月桂葉(Bay leah),樟科常綠樹甜月桂的干葉,其用途非常廣泛,是一種基本的香草,在實際使 用上需要較長的烹煮時間才能有效釋放其獨特的香味;普通使用於湯汁類、肝醬 類和燴肉類菜中。
二、奧利根權(Oreguno),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長久以來是地中海菜餚的基本成分。其乾燥的葉和開花的頂枝用於調味。有濃烈的芳香和辛辣味,義大利人稱之為蘑菇草。也作常用於混合香草,雜菜湯 , 義大利粉及汁粉,釀餡、沙拉等。Oregano是義大利菜式中最 具代表性的香草,Pizza 中更是不可缺少。
三、法香(Parsley):又稱洋香菜、歐芹、洋芫荽。傘形科兩年生植物,原產地中海沿岸。法香不但是理想的菜餚裝飾用料,而且切碎後,經脫水處理用途更加廣泛,其香味頗為清烈,能有效掩去菜餚中過強的異味,而突出其本身的清香之氣。常用於魚、肉、湯和沙拉的調香與配飾,也是法式烹飪中混合調味香料的主要成分。儲存時可將法香用浸濕的廚房紙巾包裹,放入冰箱中或直接倒置於水中浸泡保鮮。
四、他力根(Tarragon),菊科叢生狀芳香草本植物,其味略似茴香。其干葉和花頭用於食品烹調。也是高級法國菜式中不可缺少的香草,常用於調制 香料醋、混合香料、香草黃油、伴雞及魚的汁料、醋料、鮮香茄汁及各種沙拉, 尤其是雞及魚沙拉。在實際使用上其與雞、肉、魚及雞蛋能產生最傳統的絕佳效 果,尤其是雞肉,除了有效減低膩程度外,更能突出雞肉的鮮美。它是一種非常 清香的香草。
五、百里香(Thyme),唇形科具有刺激性氣味的草本植物。經長時間烹煮亦能保 存其香味。常用於香料醋,香草黃油、炒蛋、醋料、裝飾蔬菜、沙拉、面 包等。實際用途廣泛,大部分的汁醬、燴菜、湯汁等亦經常使用,在腌肉及魚類 方面效果良好,味道頗為強烈。
六、迷迭香(Rosemary),唇形科多年生常綠小灌木。其葉帶有頗強烈的香味,一般以 較少量加入湯汁或燴菜中以獲得適中的效果。新鮮的Rosemary亦可切碎加入沙拉中進食,在燒羊腿燒雞釀餡,伴以迷迭香能產生很好的效果。腌肉類時亦可加入 迷迭香以增添香味。它是羊肉的傳統上佳搭配,味道甘美,並能令滿室散發芳香 。
七、鼠尾草(Sage),是一種半灌木狀植物,葉呈灰綠色,味辛辣而芳香,常用於各種釀餡。香腸類、牛仔肉及豬扒菜式中,如燒 火雞配餡。
八、羅勒(Basil),亦叫九層塔,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印度和伊朗,有小葉羅勒、大葉義大利羅勒和萵苣葉羅勒等多種,可作為蔬菜栽培。其干葉可作香料,鮮葉則用於肉、魚、沙拉等的調香料。以羅勒葉浸漬的羅勒醋十分有名。羅勒味似茴香,辛甜而微辣,在義大利為愛情的象徵。
九、蒔蘿(Dill),原產於地中海地區,為傘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用於食品調味。一般做沙拉、湯汁、醬汁、魚、尤其是腌制泡菜的調料,其氣味強烈而刺鼻。
④ 緬甸特產
10.黑西紅柿
黑西紅柿
黑西紅柿原產於南美洲,現今也是緬甸的特色水果。黑西紅柿乃是西紅柿中的珍品,他們比紅色的西紅柿具有更加豐富的營養,味道也更加的鮮美多汁。
9.羅衣
羅衣
羅衣也稱紗籠,是將一整塊棉布圍在腰間的服飾。緬甸人非常喜歡穿羅衣,女性的穿法是將棉布向左折以後再繞回腹部,最後收入腰間,稱作「特門」;男性的穿法是將棉布圍繞然後在腹部打個劫,稱作「籠基」。
8.香木粉
香木粉
香木粉是緬甸獨有的化妝品,這里幾乎所有的人都會用這種古老的材料進行美容,只需輕輕的沾點水抹在臉上,最有效的防曬霜就完成了。
7.碎寶石畫
碎寶石畫
碎寶石畫是緬甸的特色手工藝品,畫作是由各種寶石的邊角料拼湊而成的,由寶石的自然光澤展現出一副美麗的畫卷,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6.沙畫
沙畫
沙畫是緬甸的一大特色,人們經常可以在著名的佛塔周邊看到售賣沙畫的攤販,這里的老闆兼畫家的手工藝人會席地而坐用沾滿砂礫的筆細細描繪出一幅幅精美的圖畫,讓人感嘆沙畫手藝人的獨到之處。
5.雪茄
雪茄
雪茄是緬甸萊茵湖的特色手工製品之一,他們會在煙葉中摻入棕櫚糖、丁香、肉桂、羅望子等香料,這樣抽起來味道會比香煙更具有豐富的層次感,同時也更為溫和一些。
4.木雕
木雕
木雕是緬甸的另一大特色,這里最為珍貴的要數由黑木、柚木、花梨木等名貴的材料雕成的木雕工藝品。這些工藝品的體態和木材天然的紋理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加上木雕師精湛的雕刻技術,又賦予了木雕作品十分鮮活的生命力。
3.緬甸木偶
緬甸木偶
緬甸木偶是緬甸藝術展出的重要種類,這里的木偶戲相當的出名,從仰光到曼德勒都有木偶戲的表演。緬甸木偶做的活靈活現,肢體語言表達的十分生動,木偶戲因此也受到了很多遊客的喝彩。
2.漆器
漆器
緬甸的漆器素來以樣式精美,工藝精湛而聞名。緬甸當地有大量的手工業者從事製作漆器的工藝勞動,盡管漆器的製作程序相當的復雜,但在緬甸的手工藝勞動者心中,漆器就是千姿百態的藝術品。
1.珠寶
珠寶
緬甸是世界著名的珠寶玉石出產地,這里盛產紅寶石、藍寶石、翡翠等珠寶玉石,在緬甸的各個集市和大型的購物廣場隨處可以見到售賣玉石的攤販。但同樣的,這個市場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如果不是專業的珠寶鑒定專家還是建議到當地政府授權的商店購買。
⑤ 植物香料主要有哪些
香料的種類
一般而言,香料是指由富含香氣的樹皮、樹脂、木片、根、葉、花果等所製成的香之原料。依原料的不同,又可分為旃檀香、沈香、丁香、鬱金香、龍腦香、薰陸香、安息香等豐富的種類,甚至也有動物的分泌物所成形的香,如龍涎香、麝香等。
香料大多出產於氣候酷熱的地區,由於熱帶地區人體容易產生體垢及惡臭,所以古來為了消除體臭,就將當地盛產的香木製成香料,塗抹於身上,稱為塗香;或是焚香料薰室內及衣服,稱為燒香或薰香。
其中,塗香所用的香料有香水、香油、香葯等;燒香所用的材料有丸香、散香、抹香、練香、線香等。根據《大智度論》卷三十所記載,燒香只能在寒天時用,而塗香在寒、熱天也可使用,寒天時雜以瀋水香,熱天時則雜以旃檀香。
塗香、燒香更攝屬六種供養、十種供養之一,在密教之中,依三部、五部之區別,所用的香也有不同,即佛部用沈香,金剛部用丁子香、蓮華部用白檀香,寶部用龍腦香,羯磨部用薰陸香等。
香料的種類非常豐富,一般而言,其來源有三種:一是從植物採集的植物性香料,一是從動物採集的動物性香料,而另一種則是從化學提煉的人造的香料、合成香料。
自然界中的香料大多存在於動物界與植物界中,幾乎沒有存在於礦物中的。植物性香料的范圍甚廣,產地依種類而異,大體上是以亞熱帶地區為中心產地,亦遍及西南歐地區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處。
植物性香料的分布最為廣多,採集也比較容易,種類繁多,大多采自於花、草、樹木。例如:薔薇、茉莉、水仙、風信子、紫羅蘭等是采自鮮花;佛手柑、檸檬、橘子等是采自果皮;樟腦、白檀、沈香等是采自樹木枝幹;龍腦是采自樹脂。其它尚有丁香、肉桂、胡椒、茴香等,則或是采自樹皮,或采自果實種子。不同的香料採集方式不同,大致是將植物散發香氣的部分,依其性狀用蒸餾、壓榨、乾燥等方法取得。
動物性香料主要有四種:麝香,多產於雲南、緬甸、喜馬拉雅地區;麝貓香,產於衣索比亞;海狸香,產於北美洲;以及龍涎香,產於印度洋、太平洋。前三種為動物的生殖腺所分泌,龍涎香則采自真甲鯨體內類似病體的結石組織。現今使用之麝香、龍涎香,多為人工合成的化學品,而海狸香很少使用,麝貓香則僅作為保留劑。
由於天然香料採集過程繁復不易,而且數量有限,因此有人造香料的產生,而其用途也更為廣泛,遍及各類事物,乃至我們日常生活用品。
一、月桂葉(Bay leah),樟科常綠樹甜月桂的干葉,其用途非常廣泛,是一種基本的香草,在實際使 用上需要較長的烹煮時間才能有效釋放其獨特的香味;普通使用於湯汁類、肝醬 類和燴肉類菜中。
二、奧利根權(Oreguno),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長久以來是地中海菜餚的基本成分。其乾燥的葉和開花的頂枝用於調味。有濃烈的芳香和辛辣味,義大利人稱之為蘑菇草。也作常用於混合香草,雜菜湯 , 義大利粉及汁粉,釀餡、沙拉等。Oregano是義大利菜式中最 具代表性的香草,Pizza 中更是不可缺少。
三、法香(Parsley):又稱洋香菜、歐芹、洋芫荽。傘形科兩年生植物,原產地中海沿岸。法香不但是理想的菜餚裝飾用料,而且切碎後,經脫水處理用途更加廣泛,其香味頗為清烈,能有效掩去菜餚中過強的異味,而突出其本身的清香之氣。常用於魚、肉、湯和沙拉的調香與配飾,也是法式烹飪中混合調味香料的主要成分。儲存時可將法香用浸濕的廚房紙巾包裹,放入冰箱中或直接倒置於水中浸泡保鮮。
四、他力根(Tarragon),菊科叢生狀芳香草本植物,其味略似茴香。其干葉和花頭用於食品烹調。也是高級法國菜式中不可缺少的香草,常用於調制 香料醋、混合香料、香草黃油、伴雞及魚的汁料、醋料、鮮香茄汁及各種沙拉, 尤其是雞及魚沙拉。在實際使用上其與雞、肉、魚及雞蛋能產生最傳統的絕佳效 果,尤其是雞肉,除了有效減低膩程度外,更能突出雞肉的鮮美。它是一種非常 清香的香草。
五、百里香(Thyme),唇形科具有刺激性氣味的草本植物。經長時間烹煮亦能保 存其香味。常用於香料醋,香草黃油、炒蛋、醋料、裝飾蔬菜、沙拉、面 包等。實際用途廣泛,大部分的汁醬、燴菜、湯汁等亦經常使用,在腌肉及魚類 方面效果良好,味道頗為強烈。
六、迷迭香(Rosemary),唇形科多年生常綠小灌木。其葉帶有頗強烈的香味,一般以 較少量加入湯汁或燴菜中以獲得適中的效果。新鮮的Rosemary亦可切碎加入沙拉中進食,在燒羊腿燒雞釀餡,伴以迷迭香能產生很好的效果。腌肉類時亦可加入 迷迭香以增添香味。它是羊肉的傳統上佳搭配,味道甘美,並能令滿室散發芳香 。
七、鼠尾草(Sage),是一種半灌木狀植物,葉呈灰綠色,味辛辣而芳香,常用於各種釀餡。香腸類、牛仔肉及豬扒菜式中,如燒 火雞配餡。
八、羅勒(Basil),亦叫九層塔,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印度和伊朗,有小葉羅勒、大葉義大利羅勒和萵苣葉羅勒等多種,可作為蔬菜栽培。其干葉可作香料,鮮葉則用於肉、魚、沙拉等的調香料。以羅勒葉浸漬的羅勒醋十分有名。羅勒味似茴香,辛甜而微辣,在義大利為愛情的象徵。
九、蒔蘿(Dill),原產於地中海地區,為傘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用於食品調味。一般做沙拉、湯汁、醬汁、魚、尤其是腌制泡菜的調料,其氣味強烈而刺鼻。
還有很多細分,但是總體差不多就是這樣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⑥ 為什麼依蘭香是世界香花冠軍
番荔枝科常綠大喬木依蘭香,又名香水樹,高10~20米,花期5~11月,花朵較大,長達8厘米,黃綠色,具有濃郁芳香氣味,是珍貴的香料工業原材料,用它提煉而成的「依蘭」香料是當今世界上最名貴的天然高級香料和高級定香劑,所以人們稱之為「世界香花冠軍」、「天然的香水樹」等。
依蘭香原產東南亞的緬甸、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現廣泛分布於世界各熱帶地區,國內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雲南、台灣等地有栽培,但在國內首次發現它卻是一件十分偶然的事。20世紀60年代一個百花盛開的五月,一些植物學工作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勐臘縣調查植物,一天,他們剛走到邊境上一個傣族寨子寨門時,一股濃烈的香味撲鼻而來,走進寨子,感覺整個寨子都彌漫在芬芳之中,調查隊員們都覺得驚奇,於是便四處尋找,後來才發現幾乎每幢竹樓旁都種有幾株開滿黃綠色花朵的大樹,走到樹下,撿起花瓣一聞,香氣襲人,而且還發現寨子里的姑娘們把這種香花穿成串,戴在發結上,虔誠的佛教信徒們把香花放在聖潔的水碗里,敬獻在佛前,調查隊員們隨後採集了這種植物的標本,並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最後才確定這就是聞名世界的依蘭香。
依蘭香的發現引起了香料廠家的重視,隨後便大面積地推廣種植,並在西雙版納建立了依蘭香基地。目前,在市場上以依蘭香加工而成的化妝品、洗滌品層出不窮,而且十分暢銷,供不應求。
⑦ 世界上有多少香料,分別是干什麼用的
香料分為天然香料與合成香料,這些香料的種類約有1500種。
一般而言,香料是指由富含香氣的樹皮、樹脂、木片、根、葉、花果等所製成的香之原料。依原料的不同,又可分為旃檀香、沈香、丁香、鬱金香、龍腦香、薰陸香、安息香等豐富的種類,甚至也有動物的分泌物所成形的香,如龍涎香、麝香等。
香料大多出產於氣候酷熱的地區,由於熱帶地區人體容易產生體垢及惡臭,所以古來為了消除體臭,就將當地盛產的香木製成香料,塗抹於身上,稱為塗香;或是焚香料薰室內及衣服,稱為燒香或薰香。
其中,塗香所用的香料有香水、香油、香葯等;燒香所用的材料有丸香、散香、抹香、練香、線香等。根據《大智度論》卷三十所記載,燒香只能在寒天時用,而塗香在寒、熱天也可使用,寒天時雜以瀋水香,熱天時則雜以旃檀香。
塗香、燒香更攝屬六種供養、十種供養之一,在密教之中,依三部、五部之區別,所用的香也有不同,即佛部用沈香,金剛部用丁子香、蓮華部用白檀香,寶部用龍腦香,羯磨部用薰陸香等。
香料的種類非常豐富,一般而言,其來源有三種:一是從植物採集的植物性香料,一是從動物採集的動物性香料,而另一種則是從化學提煉的人造的香料、合成香料。
自然界中的香料大多存在於動物界與植物界中,幾乎沒有存在於礦物中的。植物性香料的范圍甚廣,產地依種類而異,大體上是以亞熱帶地區為中心產地,亦遍及西南歐地區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處。
植物性香料的分布最為廣多,採集也比較容易,種類繁多,大多采自於花、草、樹木。例如:薔薇、茉莉、水仙、風信子、紫羅蘭等是采自鮮花;佛手柑、檸檬、橘子等是采自果皮;樟腦、白檀、沈香等是采自樹木枝幹;龍腦是采自樹脂。其它尚有丁香、肉桂、胡椒、茴香等,則或是采自樹皮,或采自果實種子。不同的香料採集方式不同,大致是將植物散發香氣的部分,依其性狀用蒸餾、壓榨、乾燥等方法取得。
動物性香料主要有四種:麝香,多產於雲南、緬甸、喜馬拉雅地區;麝貓香,產於衣索比亞;海狸香,產於北美洲;以及龍涎香,產於印度洋、太平洋。前三種為動物的生殖腺所分泌,龍涎香則采自真甲鯨體內類似病體的結石組織。現今使用之麝香、龍涎香,多為人工合成的化學品,而海狸香很少使用,麝貓香則僅作為保留劑。
由於天然香料採集過程繁復不易,而且數量有限,因此有人造香料的產生,而其用途也更為廣泛,遍及各類事物,乃至我們日常生活用品。
中餐里的香料:蔥、姜、蒜、辣椒、花椒、胡椒、咖喱、香菜、五香粉、孜然是最常用的;八角、回香、桂皮有些菜要用的;偶爾會用到的有黃芪、香葉、豆蔻、八層塔、各地方出的的混合的香料:四川十三香、廣東的沙茶醬等等還有很多都是中葯來入味。中餐不像西餐,菜的本身都沒什麼味道,完全要靠香料來提味,中餐中糖、鹽、醋、酒、醬油、澱粉、茄汁、辣椒,少少幾樣東西和蔬菜水果本身的味道結合一下,就可以作出無數種的味道。
西餐里的香料:
一、月桂葉(Bay leah),樟科常綠樹甜月桂的干葉,其用途非常廣泛,是一種基本的香草,在實際使 用上需要較長的烹煮時間才能有效釋放其獨特的香味;普通使用於湯汁類、肝醬 類和燴肉類菜中。
二、奧利根權(Oreguno),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長久以來是地中海菜餚的基本成分。其乾燥的葉和開花的頂枝用於調味。有濃烈的芳香和辛辣味,義大利人稱之為蘑菇草。也作常用於混合香草,雜菜湯 , 義大利粉及汁粉,釀餡、沙拉等。Oregano是義大利菜式中最 具代表性的香草,Pizza 中更是不可缺少。
三、法香(Parsley):又稱洋香菜、歐芹、洋芫荽。傘形科兩年生植物,原產地中海沿岸。法香不但是理想的菜餚裝飾用料,而且切碎後,經脫水處理用途更加廣泛,其香味頗為清烈,能有效掩去菜餚中過強的異味,而突出其本身的清香之氣。常用於魚、肉、湯和沙拉的調香與配飾,也是法式烹飪中混合調味香料的主要成分。儲存時可將法香用浸濕的廚房紙巾包裹,放入冰箱中或直接倒置於水中浸泡保鮮。
四、他力根(Tarragon),菊科叢生狀芳香草本植物,其味略似茴香。其干葉和花頭用於食品烹調。也是高級法國菜式中不可缺少的香草,常用於調制 香料醋、混合香料、香草黃油、伴雞及魚的汁料、醋料、鮮香茄汁及各種沙拉, 尤其是雞及魚沙拉。在實際使用上其與雞、肉、魚及雞蛋能產生最傳統的絕佳效 果,尤其是雞肉,除了有效減低膩程度外,更能突出雞肉的鮮美。它是一種非常 清香的香草。
五、百里香(Thyme),唇形科具有刺激性氣味的草本植物。經長時間烹煮亦能保 存其香味。常用於香料醋,香草黃油、炒蛋、醋料、裝飾蔬菜、沙拉、面 包等。實際用途廣泛,大部分的汁醬、燴菜、湯汁等亦經常使用,在腌肉及魚類 方面效果良好,味道頗為強烈。
六、迷迭香(Rosemary),唇形科多年生常綠小灌木。其葉帶有頗強烈的香味,一般以 較少量加入湯汁或燴菜中以獲得適中的效果。新鮮的Rosemary亦可切碎加入沙拉中進食,在燒羊腿燒雞釀餡,伴以迷迭香能產生很好的效果。腌肉類時亦可加入 迷迭香以增添香味。它是羊肉的傳統上佳搭配,味道甘美,並能令滿室散發芳香 。
七、鼠尾草(Sage),是一種半灌木狀植物,葉呈灰綠色,味辛辣而芳香,常用於各種釀餡。香腸類、牛仔肉及豬扒菜式中,如燒 火雞配餡。
八、羅勒(Basil),亦叫九層塔,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印度和伊朗,有小葉羅勒、大葉義大利羅勒和萵苣葉羅勒等多種,可作為蔬菜栽培。其干葉可作香料,鮮葉則用於肉、魚、沙拉等的調香料。以羅勒葉浸漬的羅勒醋十分有名。羅勒味似茴香,辛甜而微辣,在義大利為愛情的象徵。
九、蒔蘿(Dill),原產於地中海地區,為傘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用於食品調味。一般做沙拉、湯汁、醬汁、魚、尤其是腌制泡菜的調料,其氣味強烈而刺鼻。
還有很多細分,但是總體差不多就是這樣
⑧ 請問誰知道自然香料八角,三奈,肉桂,丁香等等的用途
1、八角
食用:八角為著名的調味香料,味香甜。八角果實在日常調味中可直接使用,如燉、煮、腌、鹵、泡等,也可直接加工成五香調味粉。茴油和八角油樹脂則通常用於肉類製品、調味品、軟飲料、冷飲、糖果以及糕點、烘烤食品等食品加工業領域。
葯用:八角供葯用,有祛風理氣、和胃調中的功能,用於中寒嘔逆、腹部冷痛、胃部脹悶等。
2、三奈
食用:在烹調中多用於燒、鹵、麻辣火鍋,用量多在5~10克之間。廣東人把沙姜用於製作鹽焗雞。四川江湖菜中有「三奈菜」的製作,即是說主料加上大量的三奈和干紅辣椒、乾花椒烹制而成。
葯用:功能主治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用於胸膈脹滿,脘腹冷痛,飲食不消。
3、肉桂
香料:枝、葉、果實、花梗可提制桂油,桂油為合成桂酸等重要香料的原料,用作化妝品原料,亦供巧克力及香煙配料,葯用作矯臭劑、驅風劑、刺激性芳香劑等,並有防腐作用。
葯用:肉桂有溫中補腎、散寒止痛功能,治腰膝冷痛,虛寒胃痛,慢性消化不良,腹痛吐瀉,受寒經閉。
其它:肉桂材質優良,結構細致,不易開裂,可製作高檔傢具。肉桂樹四季常綠,枝葉繁盛,生物量和落葉量大,能有效地改良土壤和涵養水源。
4、丁香
葯用: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功效。用於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
(8)緬甸有哪些天然香料擴展閱讀
八角地理分布
分布於東南亞和北美洲。其中亞洲佔80%。在東南亞產區,主要以中國為主,其次是越南、柬埔寨、緬甸、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菲律賓的加里曼丹等地區和國家。美洲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海地以及美國的佛羅里達州。
主產於中國廣西西部和南部(百色、南寧、欽州、梧州、玉林等地區多有栽培),海拔200-700米,而天然分布海拔可到1600米。桂林雁山和江西上饒陡水鎮都已引種,並正常開花結果。福建南部、廣東西部、雲南東南部和南部也有種植。
⑨ 緬甸特產有哪些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國,它屬於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世界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但緬甸物價低,盛產玉石,每年都有很多人專赴緬甸購買物美價廉的珠寶首飾。除此之外,緬甸還有哪些值得購買的特產呢?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0.黑西紅柿
黑西紅柿原產於南美洲,現今也是緬甸的特色水果。黑西紅柿乃是西紅柿中的珍品,他們比紅色的西紅柿具有更加豐富的營養,味道也更加的鮮美多汁。
9.羅衣
羅衣也稱紗籠,是將一整塊棉布圍在腰間的服飾。緬甸人非常喜歡穿羅衣,女性的穿法是將棉布向左折以後再繞回腹部,最後收入腰間,稱作「特門」;男性的穿法是將棉布圍繞然後在腹部打個劫,稱作「籠基」。
8.香木粉
香木粉是緬甸獨有的化妝品,這里幾乎所有的人都會用這種古老的材料進行美容,只需輕輕的沾點水抹在臉上,最有效的防曬霜就完成了。
7.碎寶石畫
碎寶石畫是緬甸的特色手工藝品,畫作是由各種寶石的邊角料拼湊而成的,由寶石的自然光澤展現出一副美麗的畫卷,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6.沙畫
沙畫是緬甸的一大特色,人們經常可以在著名的佛塔周邊看到售賣沙畫的攤販,這里的老闆兼畫家的手工藝人會席地而坐用沾滿砂礫的筆細細描繪出一幅幅精美的圖畫,讓人感嘆沙畫手藝人的獨到之處。
5.雪茄
雪茄是緬甸萊茵湖的特色手工製品之一,他們會在煙葉中摻入棕櫚糖、丁香、肉桂、羅望子等香料,這樣抽起來味道會比香煙更具有豐富的層次感,同時也更為溫和一些。
4.木雕
木雕是緬甸的另一大特色,這里最為珍貴的要數由黑木、柚木、花梨木等名貴的材料雕成的木雕工藝品。這些工藝品的體態和木材天然的紋理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加上木雕師精湛的雕刻技術,又賦予了木雕作品十分鮮活的生命力。
3.緬甸木偶
緬甸木偶是緬甸藝術展出的重要種類,這里的木偶戲相當的出名,從仰光到曼德勒都有木偶戲的表演。緬甸木偶做的活靈活現,肢體語言表達的十分生動,木偶戲因此也受到了很多遊客的喝彩。
2.漆器
緬甸的漆器素來以樣式精美,工藝精湛而聞名。緬甸當地有大量的手工業者從事製作漆器的工藝勞動,盡管漆器的製作程序相當的復雜,但在緬甸的手工藝勞動者心中,漆器就是千姿百態的藝術品。
1.珠寶
緬甸是世界著名的珠寶玉石出產地,這里盛產紅寶石、藍寶石、翡翠等珠寶玉石,在緬甸的各個集市和大型的購物廣場隨處可以見到售賣玉石的攤販。但同樣的,這個市場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如果不是專業的珠寶鑒定專家還是建議到當地政府授權的商店購買。
⑩ 香料有多少種
香料分為天然香料與合成香料,這些香料的種類約有1500種。
一般而言,香料是指由富含香氣的樹皮、樹脂、木片、根、葉、花果等所製成的香之原料。依原料的不同,又可分為旃檀香、沈香、丁香、鬱金香、龍腦香、薰陸香、安息香等豐富的種類,甚至也有動物的分泌物所成形的香,如龍涎香、麝香等。
香料大多出產於氣候酷熱的地區,由於熱帶地區人體容易產生體垢及惡臭,所以古來為了消除體臭,就將當地盛產的香木製成香料,塗抹於身上,稱為塗香;或是焚香料薰室內及衣服,稱為燒香或薰香。
其中,塗香所用的香料有香水、香油、香葯等;燒香所用的材料有丸香、散香、抹香、練香、線香等。根據《大智度論》卷三十所記載,燒香只能在寒天時用,而塗香在寒、熱天也可使用,寒天時雜以瀋水香,熱天時則雜以旃檀香。
塗香、燒香更攝屬六種供養、十種供養之一,在密教之中,依三部、五部之區別,所用的香也有不同,即佛部用沈香,金剛部用丁子香、蓮華部用白檀香,寶部用龍腦香,羯磨部用薰陸香等。
香料的種類非常豐富,一般而言,其來源有三種:一是從植物採集的植物性香料,一是從動物採集的動物性香料,而另一種則是從化學提煉的人造的香料、合成香料。
自然界中的香料大多存在於動物界與植物界中,幾乎沒有存在於礦物中的。植物性香料的范圍甚廣,產地依種類而異,大體上是以亞熱帶地區為中心產地,亦遍及西南歐地區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處。
植物性香料的分布最為廣多,採集也比較容易,種類繁多,大多采自於花、草、樹木。例如:薔薇、茉莉、水仙、風信子、紫羅蘭等是采自鮮花;佛手柑、檸檬、橘子等是采自果皮;樟腦、白檀、沈香等是采自樹木枝幹;龍腦是采自樹脂。其它尚有丁香、肉桂、胡椒、茴香等,則或是采自樹皮,或采自果實種子。不同的香料採集方式不同,大致是將植物散發香氣的部分,依其性狀用蒸餾、壓榨、乾燥等方法取得。
動物性香料主要有四種:麝香,多產於雲南、緬甸、喜馬拉雅地區;麝貓香,產於衣索比亞;海狸香,產於北美洲;以及龍涎香,產於印度洋、太平洋。前三種為動物的生殖腺所分泌,龍涎香則采自真甲鯨體內類似病體的結石組織。現今使用之麝香、龍涎香,多為人工合成的化學品,而海狸香很少使用,麝貓香則僅作為保留劑。
由於天然香料採集過程繁復不易,而且數量有限,因此有人造香料的產生,而其用途也更為廣泛,遍及各類事物,乃至我們日常生活用品。
一、月桂葉(Bay leah),樟科常綠樹甜月桂的干葉,其用途非常廣泛,是一種基本的香草,在實際使 用上需要較長的烹煮時間才能有效釋放其獨特的香味;普通使用於湯汁類、肝醬 類和燴肉類菜中。
二、奧利根權(Oreguno),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長久以來是地中海菜餚的基本成分。其乾燥的葉和開花的頂枝用於調味。有濃烈的芳香和辛辣味,義大利人稱之為蘑菇草。也作常用於混合香草,雜菜湯 , 義大利粉及汁粉,釀餡、沙拉等。Oregano是義大利菜式中最 具代表性的香草,Pizza 中更是不可缺少。
三、法香(Parsley):又稱洋香菜、歐芹、洋芫荽。傘形科兩年生植物,原產地中海沿岸。法香不但是理想的菜餚裝飾用料,而且切碎後,經脫水處理用途更加廣泛,其香味頗為清烈,能有效掩去菜餚中過強的異味,而突出其本身的清香之氣。常用於魚、肉、湯和沙拉的調香與配飾,也是法式烹飪中混合調味香料的主要成分。儲存時可將法香用浸濕的廚房紙巾包裹,放入冰箱中或直接倒置於水中浸泡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