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戰亂怎麼回事

緬甸戰亂怎麼回事

發布時間: 2022-06-14 14:17:52

① 緬甸軍警封鎖民盟總部,緬甸為什麼會這么亂

緬甸亂的原因:近代的緬甸不斷擴張,佔了清朝西南很多少數民族的領土,加上英國殖民時期占據的土地,使緬甸引入了大量如果敢、撣邦等的少數民族,民族多了,內部就不團結了,而緬甸政府在少數民族實力壯大後,也沒有使用迂迴的政策,而是不理睬他們,選擇了硬碰硬的方式,直接發動戰爭,用武力解決,按照緬甸初期的預估,幾年時間就能平復內亂,結果70多年過去了,你來我往,打打停停,混亂狀態還是沒有完滿結束,使整個國家陷入戰亂之中。而且戰爭打了這么多年,民族的恩怨被不斷地放大,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2008年5月,新憲法規定實行總統制。2011年2月,緬甸國會選出吳登盛為緬甸第一任總統。2016年3月,緬甸聯邦議會選出吳廷覺為半個多世紀以來緬甸首位民選非軍人總統,2018年3月,吳廷覺辭職。

緬甸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業為主,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

2021年2月1日,緬甸總統溫敏、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及一些民盟高級官員被軍方扣押。當前,緬甸多座城市出現大范圍通信中斷。緬甸軍方發表聲明說,根據憲法條款,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

2021年2月11日晚,緬甸食品葯品管理局已經批准使用中國生產的新冠疫苗。同時獲得批准使用的還包括印度和俄羅斯生產的新冠疫苗。

2021年2月12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通過一項涉緬決議,緬甸表示拒絕接受該項決議。

② 為什麼緬甸果敢地區會發生戰亂

緬甸果敢地區會發生戰亂原因:民族復雜各有武裝,且和解進程實現未果。

緬甸共有135個民族,按地理劃分為8個大族群。緬甸共有7個省和7個邦,緬族占緬甸人口的六成左右,主要生活在緬甸的7個省,剩下7個大的少數族群分別生活在7個邦。撣族主要生活在撣邦,而撣邦中又有33個民族,包括果敢族。

緬族掌握國家的主要政治和經濟資源,少數民族多數生活在邊境地區,那裡自然環境相對惡劣,經濟發展滯後,不少少數民族擁有武裝力量並各自占據一片地盤,有的還建立特區實行自治。

比如,果敢族在果敢地區建立了「撣邦第一特區」(現果敢自治區),其軍隊稱為「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簡稱果敢同盟軍。

另外一支由克欽族人在上世紀60年代為爭取獨立而組建的反政府武裝名為「克欽獨立軍」。1994年與政府停火,成立「克欽邦第二特區」。

隨著緬甸民主進程的推進,2008年緬甸通過了新憲法。為保證2010年大選順利進行,緬甸中央政府著手收編少數民族武裝。

有些武裝比較順利地與中央政府達成和解,有些則進行了強烈抵抗。

(2)緬甸戰亂怎麼回事擴展閱讀:

緬甸是個多民族國家,在近6000萬人口中,緬族佔了2/3,撣族、克倫族、克欽族、孟族、佤族等是比較大的少數民族。英國殖民緬甸時期採取了「分而治之」的措施,曾造成這個東南亞國家的分裂。

1947年2月,為了反對英國殖民政府「分而治之」、成立幾個國家的圖謀,緬族與主要少數民族在彬龍會議上簽署《彬龍協議》。

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但殖民者留下的陰影還是讓一些少數民族武裝在過去幾十年中不斷與中央政府對抗。

在緬甸,緬族雖然是主要民族,但並不佔絕對優勢,其他的主要勢力是南方的孟族,北方高原的撣族(就是傣族),西北地區的克欽族(景頗族和傈僳族),北部的佤族,此外還有欽族、克耶族、克倫族和若開族等等,很多部族都割據一方,並不服從政府領導。

1988年以來,緬甸軍政府實行新的民族和解政策,截至2011年年初,先後有40支武裝與政府實現和解,有的完全放棄了武裝,有的被改編成民兵或編入中央領導的邊防軍。

③ 緬甸軍事沖突怎麼回事

緬甸的軍事沖突是緬甸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據軍閥之間的內戰
由於歷史原因,緬甸中央政府和緬甸北部和東北的一些地方割據武裝一直都有著很多的矛盾,雙方的內戰也是經常打的很激烈。而緬甸的地方武裝割據勢力,也就是那些地方軍閥們其實也不一條心,他們背後也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和背景,很多都有外部大國的支持。
作為緬甸的鄰國以及把緬甸當做西南出海口之一的中國,我們是希望緬甸國內保持和平穩定,並且人民生活健康,富餘的。因為穩定的緬甸能更好的充當中國的西南出海口,而戰亂的緬甸肯定沒法充當出海口的角色。所以中國對緬甸政府軍和個別地方武裝軍閥也是都有著聯系和支持的。至於如何判斷那些地方武裝是中國支持的,那你看看中國出面調解緬甸政府和地方武裝沖突的時候,那個地方武裝支持,不出來挑事就知道了。而出來挑事的,那肯定不是中國支持的,而應該是西方某些大國支持的來攪亂緬甸國家局面,阻止中國西南出海口建立的。

④ 緬甸,這個國家為什麼戰亂不斷

緬甸這個國家自己本身實力就很弱,就會有許多外國參與進來干涉國家內政,而且緬甸這個國家內部民族分裂也很多,所以也是基本戰亂不斷,國家領導沒有實力,外國干涉國內政治,自己國內還在打內戰,所以這個國家戰亂一直都不停息。


緬甸早期的時候發生軍事的政變,奈溫將軍為首的軍政府執政。在軍政府時期,緬甸中央政府對其他少數民族鎮壓俞發變本加厲,大搞緬族的「大民族主義」長期以來,緬族受大民族主義影響,極力壓制其他民族政治、利益訴求,以維持統治;

⑤ 緬甸亂還是寮國亂

緬甸亂。

緬甸戰亂的本源——罌粟,緬甸位於亞熱帶雨林地區,氣候濕熱溫暖,是一個特別適合罌粟生長的地區,再加上附近有著全世界最大的鴉片種植基地「金三角」以及周邊寮國、越南等毒品肆虐的國家存在,導致緬甸當地的罌粟種植大范圍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緬甸政府為了發展國家經濟,對於罌粟種植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是政府助力,讓罌粟種植成為國家支柱性產業。

如此一來,國家統治又何談穩固,鴉片文化所帶來的金錢之上和暴力思想在緬甸國內蔓延開來,並形成了獨特的罌粟文化,國家又豈能強大?

寮國不亂,寮國是於中南半島北部的內陸國家,北鄰中國,南接柬埔寨,東臨越南,西北達緬甸,西南毗連泰國,首都是萬象。作為東南亞唯一一個內陸國家,寮國並非如大家印象中的一樣到處都是戰亂和貧窮。相反,悠閑而輕松的在這個國家的南北縱貫線上穿越旅行,是為眾多背包客們所津津樂道的旅行體驗。

⑥ 緬甸打仗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緬甸內戰始於1960年,當時軍事強人奈溫奪取政權,建立軍事獨裁政府,否決少數民族的自決權,開始緬甸化同化政策。由此,緬甸陷入50多年的內戰。這場內戰,截止到現在仍未有停歇的意思。在緬甸近6000萬人口中,緬族佔了2/3,撣族、克倫族、克欽族、孟族、佤族等是比較大的少數民族。緬甸現在有公開的25支民族武裝和10多支不常露面的民族武裝,僅撣邦就有10多支民族武裝經常活動。在這些武裝當中,有一些是當年國民黨遠征軍的遺老遺少,是中華民族遺落在他國的武裝;有些是由緬共演變出來的武裝。但是,這次和緬甸政府軍打得最激烈的卻不是和中國源源較深的那些武裝,而是和美國源源頗深、受美國支持較多的克欽獨立軍。而這次緬甸政府軍和克欽獨立軍的戰爭,美國在其間的作用不可忽視。
在美國智庫(CSIS)最新提出的、針對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2.0版的政策建議中,關於東南亞布局的內容提到的第一個國家就是緬甸。考慮到近幾年緬甸的政治改革、緬甸反對派昂山素季的出獄並恢復議員身份,以及美國政要頻繁訪問緬甸,可想而知緬甸已經成了美國在地院戰略上准備遏制中國的重要布局。考慮到中國和緬甸現政府的關系,美國的目標一直是推動親西方的昂山素季在競選中上台,這一點從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緬甸,並與昂山素季密談可以窺斑見豹。但是,緬甸現政府顯然沒有給昂山素季和美國機會,昂山素季最終因憲法所限未能獲得競選總統的資格。這使得美國通過競選途徑贏得緬甸的可能性基本沒有了。於是,美國開始選擇內戰方式。
事實上,為了使得昂山素季獲得更多支持,美國一直在努力促使克欽獨立武裝在政治上支持昂山素季,從而使昂山在緬甸獲得軍事上的力量。要想搞清楚這一點,我們還得從緬甸克欽獨立武裝的歷史說起。19世紀,英國殖民者先後發動3次侵緬戰爭,並於1886年正式在緬甸建立起殖民統治。和在印度一樣,英國人在緬甸也採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建立了「七邦七省」,並有意識地將一些軍政要職逐步讓給克倫、克欽和佤族等少數民族。隨著時間推移,各少數民族與緬族的關系不斷惡化,緬甸的民族分離主義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受英國殖民者影響,克欽等緬甸少數民族中的大部分人也拋棄了傳統的拜物信仰,改信了基督教,與英國人合作對付緬族人。1948年緬甸獨立,那時候少數民族分離主義已經很明顯。到了1962年後的奈溫軍政府時期,矛盾開始激化。克欽獨立軍就是成立於1961年2月5日,是緬甸克欽族分裂運動克欽獨立組織(KIO)的武裝力量。克欽獨立武裝是緬甸最大的地方民族武裝之一,也是緬北勢力最大的反政府武裝,數十年來與緬甸中央政府的國防軍打打停停,戰爭不斷。事實上,克欽獨立軍與美國淵源頗深。早在上世紀緬甸獨立前,可親民族的拼音文字都是由美國傳教士奧拉·漢森幫忙編制的,並把第一本用克欽文翻譯成的《聖經》交給克欽民族,克欽族就是在那時候開始改變了信仰。目前,克欽邦超過90%的人都信仰基督教。二戰爆發後,日本軍隊佔領了全緬甸,由於初期盟軍還處於劣勢,所以希望能在緬甸動員更多本土力量對抗日本侵略軍,於是美國就與克欽族合作成立了擅長山地作戰的「克欽101突擊隊」(Force 101 Ranger)。這一突擊隊參與了不少美軍對日軍的作戰,扮演了諸如偵察、突襲和炸毀日軍彈葯庫等任務。克欽101突擊隊發展迅速,到1945年初由原來2000人發展為2萬多人,成了抗日英雄部隊,部分甚至還參與了美國在太平洋的對日作戰,得到了美國總統和國防部的嘉獎。戰後,美軍撤離緬甸,但在美軍中一直保留了101突擊隊的番號和101部隊基金會。
緬甸獨立後,101克欽突擊隊以五個營兵力轉入了新成立的緬甸聯邦國防軍。當時,緬族軍隊僅有三個營。由於昂山繼任者沒有兌現「彬龍協議」中關於尊重少數民族自治意願的條款,緬甸政府與少數民族的矛盾沖突加劇惡化。1949年,實力強勁的克欽部隊應時任總理吳努的要求,南下攻打正在圍攻仰光的克倫族軍隊,擊敗克倫族軍隊後可親部隊又在勃固山區打垮了緬共力量。
但是,隨後克欽部隊發生分裂,一部分軍隊進入克倫族軍中,並於1961年2月5日建立了以早丹等三兄弟為首的克欽獨立軍,次年回到克欽邦,成了反政府軍武裝。緬甸獨立後即和美國建交,與美國關系的惡化則始於軍隊接管政權後。在奈溫建立軍政府後,美國即將駐緬使館降為代辦級,停止對緬甸提供經濟援助和進度援助,撤消了對緬甸的貿易普惠政策,對面實施了武器禁運,並對緬甸實施了金融制裁,組織國際機構對緬提供援助。
事實上,自那時開始緬甸被美國封鎖了。美國和緬甸關系的改善是從2009年9月開始,奧巴馬政府公布對緬新政策,在維持現有制裁同時,恢復與緬直接接觸並有條件擴大對緬人道援助,目的是換取親西方政治人物昂山素季的自由。2009年11月,奧巴馬在新加坡與包括緬總理吳登盛在內的東盟國家領導人舉行會晤。
2009年11月和2010年5月,美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兩次訪緬。作為和西方改善關系並實施內部改革的一部分,2010年11月13日,昂山素季被緬甸政府釋放。昂山素季被釋放後,美國政客即開始頻繁訪問緬甸。2010年12月,美國務院助卿幫辦約瑟夫·雲訪緬。2011年5月,約瑟夫·雲再次訪緬。2011年6月美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訪緬。2011年8月,美參議院批准關於米德偉(Derek Mitchell)擔任美國緬甸事務特使,米德偉先後於9月和10月訪問緬甸。9月29日,美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助理國務卿波斯納和緬甸問題特使米德偉分別在華盛頓會見緬外長吳溫納貌倫。11月30日,美國務卿希拉里對緬甸進行歷史性訪問,成為50多年來第一位到訪緬甸的美國國務卿,此後兩國關系開始改善。2012年1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減輕對緬甸制裁,准許美國公司在緬甸投資。2012年11月1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緬甸。奧巴馬此行使其成為首位在位期間訪緬的美國總統。2013年5月,緬甸總統吳登盛訪美,成為47年來首位訪問美國的緬甸國家元首。
美國和緬甸改善關系,目的是為了緬甸政府釋放昂山素季,並推動緬甸改革,從而試圖在後面的選舉中贏得緬甸選舉,從而完成對緬甸的政權演變。對緬甸政府來說,以釋放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季來換取美國對緬甸的制裁解禁,目的是為了進行改革,並擴大緬甸與外部的經濟合作與聯系。兩國的蜜月期在2013年5月奧巴馬訪問緬甸達到頂點,之後開始回落。
奧巴馬在訪問緬甸時,與昂山素季進行了會見並有密談。在會面後不久的6月份,昂山素季即宣布參選總統。這一變化顯然突破了緬甸政府的底線,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拉鋸,最終緬甸聯邦議會議長吳瑞曼在2014年11月18日,在內比都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下屆政府時期方可修改現行憲法,明年底大選依然依據現行憲法舉行。
這也意味著昂山素季將不可能擁有總統競選資格,美國針對緬甸的5年布局也就此宣布落空。為了推動改革,緬甸新政府自2011年3月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重啟與少數民族獨立武裝的談判,但緬軍和政府之間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和誤解,所以彼此仍是打打停停,並未真的停止,只是到2012年1月後沖突次數減少。到了2012年年底和2013年年初,沖突再次加劇。由於政府已經與多個少數民族簽署了停火協議,所以這之後的沖突雙方主要在克欽獨立武裝與政府軍之間展開。2014年4月,緬甸政府雋星新一輪人口普查,這遭到了部分少數民族武裝控制區域的抵制。由於政府軍簽署停火協議的主要條件就是要緬甸境內的獨立武裝解散軍隊,緬甸只能允許「一國一軍」的存在。連續3年的戰爭使得克欽獨立武裝壓力過大,經濟也面臨崩潰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克欽獨立武裝也在不斷尋求外援。
考慮到中國和緬甸之間的關系,克欽獨立武裝能夠尋求最大的幫助就只能是美國。2014年4月中下旬,緬甸克欽獨立軍副總司令桑魯甘茂對美國進行了為期11天的訪問。在美國,桑魯甘茂會見了包括主管民主、人權與勞工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湯姆。馬林諾夫斯基、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薩曼莎。鮑爾、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際開發署及國防部的一些官員。另外,甘茂還會見了聯合國秘書長緬甸特使南威哲、旅美克欽民族國際組織、其他克欽組織等代表。而早在這之前,在奧巴馬執政後不久,克欽邦的「101突擊隊」的老兵就曾聯名向白宮寫信,希望美國能對克欽予以幫助。奧巴馬政府認為,美國有必要幫助克欽,表面上理由是克欽曾幫助美國軍隊打過日本軍隊,事實上則是因為在美國對緬新政策下克欽獨立武裝對美國有了新的利用價值和意義。
不過,那時候美國還需要和緬甸官方進一步緩和關系,所以只是態度上表示支持,並未提供實質性援助。雖然沒有實質性的支持,美國還是給了克欽獨立武裝一個建議,即發展和緬甸民主派即昂山素季方面的關系,通過與昂山素季領導的民盟合作來獲得美國的幫助。這實際上是美國在給昂山素季策劃軍事支持力量。當然,由於這個選擇牽扯到大國利益,克欽獨立武裝不敢得罪中國。
因此,克欽獨立武裝並沒有很快敢下決定,雙方並未達成利益一致。但是,2014年4月甘茂訪美,希望美國政府能夠作為見證者參加緬甸政府和各民族武裝組織之間的停火協議簽訂儀式。這實際上是克欽獨立武裝試圖將美國拉入到緬甸內戰調停當中,將克欽問題國際化的一次努力。努力的目的是,迫使緬甸政府讓步,實施聯邦制,並允許克欽等少數民族保留獨立武裝。2014年4月29日,甘茂又對緬甸《伊洛瓦底江新聞雜志》表示,緬甸內戰已經打了60年,這個問題已不是雙方能夠處理的;中國是強大的鄰居,同時美國是一個認真開展對緬交流的超級大國,只有中美兩個大國參與進來,克欽民族的和平才能實現。
克欽獨立武裝的這種行為,在大國角力的情況下實際上是順著美國的利益在走,而一旦緬甸問題國際化,那麼就將影響中國的絲綢之路戰略,中印緬孟經濟走廊的戰略實施就將受到影響。所以,對中國來說,並不希望美國插入進來,特別是在中國越來越需要打通從緬甸到印度洋的陸路通道的時候。客觀上,中國反對克欽的想法。然而,由於緬甸政府確定了昂山素季不能參加本屆總統選舉,美國試圖借昂山素季勝選或敗選後發動對緬甸的和平演變的計劃破滅了。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需要搞亂緬甸。與此同時,作為緬甸政府,為了繼續贏得美國的信任,從而試圖得到美國的諒解,也在盡最大努力改革以符合美國的胃口。於是,美國以此為借口要求考察緬甸人權。2015年1月11日到15日,美國國務院人權特使訪問緬甸,與緬方舉行人權對話。美方代表團中還包括太平洋司令部副司令等數名軍方高官,他們低調訪問了緬北克欽邦首府密支那,「考察人權」的同時,了解緬北武裝沖突現狀。據報道,人權對話前,克拉奇菲爾德等美軍高級將領9日低調前往緬北克欽邦首府密支那,與緬甸武裝部隊總參謀部人員、密支那軍區指揮員及旅級前線軍官會晤。
除了探討緬甸軍隊建設和改革前景,美軍將領還專門聽取了緬北武裝沖突現狀、緬北各支「民地武」當前的情況,以及首批受訓緬軍回前線後的表現,並商討第二批緬軍少壯派軍官赴美受訓的事。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托馬斯·哈維是負責戰略構建的。有知情人士透露,美軍高層此次訪問緬北前線和內比都目標明確,那就是爭取緬甸軍人集團、昂山素季民主派和「民地武」三方面力量。說白了,美國一方面試圖在緬軍中扶植親美勢力,同時還向將昂山素季和緬北的武裝力量糅合在一起,並最終挑起緬甸的大規模內戰。

中國希望周邊穩定,以便於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美國,希望破壞中國周邊的穩定,破壞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於是乎,緬甸就成了中美較量的一個新區域。而緬甸內部的各方,也在不斷調整自己的位置,試圖謀得利益最大化。
事實上,中國在盡力試圖說服各方坐下來談判,避免緬甸最終發展成大規模的內戰,上了美國的當。然而,由於緬甸政府和緬北武裝的矛盾難解,被美國利用恐怕是定了,只是到底會利用到什麼程度,會不會引發大規模、全國性的大戰,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作者署名:緬甸中文網)

⑦ 緬甸曾經堪稱東南亞一小霸主,為何如今卻戰亂不斷

緬甸戰亂不斷,歸因於民族太多,各個民族之間互相敵視,都想征服對方,認為只要不是民族的就是異類,就是敵人。第二點原因就是美國的干涉,對國內反叛勢力的支持。最後一點就是國家制度的問題。


和緬甸的多民族矛盾一樣,多政黨也是同樣相互敵對,國內局勢一片混亂。到2008年,緬甸開始實行聯邦制,各個黨派割據一方,類似於軍閥混戰,黨派之爭也從未停止過。因此,直到現在,緬甸的戰亂都沒有停止。

⑧ 最近緬甸戰爭怎麼樣

雖然世界在提倡和平發展,但還是有很多的國家不停地發生戰爭。戰爭分為對內和對外,很多人其實都明白只有和平才能穩定的發展。在沒有對外戰爭的情況下,應該是注重發展自身,提高綜合國力。但還是有些國家國內局勢動盪不安,民族之間不團結,經常發生內部戰亂。而我們的鄰居緬甸就已經發生了70年的內戰,至今戰火都還沒有停止。

民族之間的矛盾導致了緬甸發生了70年的內戰還不停息,更加說明了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只有平等才能互相尊重,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團結,只有團結才能發展,國家才會進步,人民生活才會越來越好。

⑨ 清緬戰爭為什麼會爆發

歷史:歷史上每一場戰爭爆發都是有原因和背景的,所以人們如果想要根據這些戰爭來了解當時的歷史,那麼就可以先去了解這些原因和背景,因為這樣能夠方便人們去理解。

三、清緬戰爭的結果

這場戰爭持續了比較久,而且戰爭的後面 雙方國軍都對這份合約不是很滿意,在乾隆53年4月的時候,緬甸國王孟雲為應付周邊國家的壓力,主動改善了對華關系,而且還派出使節奉表納貢,所以這件事情才算結束,但是青免臨時的合約正式文本當時沒有被保留下來,然後雙方向各自國軍報的內容又有差異,因此雙方在戰爭結束交涉之後 還因為此件事情拖延了二十年。

⑩ 緬甸政變是怎麼回事

緬甸政變是指2·1緬甸緊急狀態。

當地時間2021年2月1日凌晨,緬甸總統溫敏、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及一些民盟高級官員被軍方扣押。緬甸軍方電視台說,開始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國家權力被移交給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並由副總統吳敏瑞代行總統職務。

2021年2月1日,緬甸軍方宣布緊急狀態結束後將重新舉行大選,國家權力也將移交給新當選的政黨。2月2日,據緬甸軍方消息,被扣押緬甸各省邦首席部長和議員將於2日獲釋。2月3日,緬甸軍方在內比都澤布迪瑞法院起訴溫敏和昂山素季。2月5日凌晨,吳溫騰被軍方扣押。



(10)緬甸戰亂怎麼回事擴展閱讀:

事件背景

2020年11月8日,緬甸舉行大選,執政黨民盟獲得了476個民選議席中的396席,絕對優勢勝出,取得繼續執政資格,第二大黨鞏發黨則獲得了33個聯邦議席,比上屆大選少了9個議席。此外,緬甸11個少數民族政黨共獲得了47個聯邦議席,成為議會中一支重要力量。

2021年1月26日,緬甸軍方曾舉行發布會,對大選中選民名單出現的問題提出質疑,要求相關負責人進行解釋,並表示不排除存在接管政權的可能性,這一表態引發了各界廣泛關注。

2021年1月28日晚,緬甸聯邦選舉委員會發表聲明,表示此次大選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大選中不存在計票舞弊及重復投票的行為。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6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7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19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0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5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0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4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8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5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