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緬甸到什麼地方最近
『壹』 去緬甸怎麼去啊
坐火車到昆明站,出站坐公交到西部客客運站,看你從那個口子到緬甸,就得坐不同車子。
『貳』 離緬甸最近的是哪個城市
緬甸和中國的西雙版納州、普洱市、臨滄市、德宏州、怒江州交界,西南很多小城鎮都與緬甸接壤,例如瑞麗、芒市、孟連縣等。
瑞麗位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西南。西北、西南、東南三面與緬甸毗鄰。地處橫斷山脈高黎貢山余脈的向南延伸部分,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東連潞西,北接隴川,西北、西南、東南三面與緬甸山水相連,村寨相望。
芒市與緬甸毗鄰,芒市邊民與緬甸邊民跨境面居,邊民互市歷史久遠。全市有遮放、芒海、勐戛、中山4個鄉鎮的33個自然村與緬甸貴概縣接壤,擁有5條通商通道,具有陸路邊貿區位優勢。昆明—芒市,全程674公里。有卧鋪白天、夜晚班車和普通夜晚班車。途中不停留住宿。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簡稱孟連縣)位於雲南省西南部,是普洱市下轄的自治縣,是通向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重要門戶,為省級開放口岸。 孟連縣東接瀾滄縣、北臨西盟佤族自治縣、西部和南部與緬甸相連,國境線長133.399公里。
(2)去緬甸到什麼地方最近擴展閱讀:
中緬邊境:緬甸和中國雲南省、西藏接壤,中緬邊境線北起西藏,南到雲南西雙版納,全長約2186 公里,其中雲南段約1997公里,西藏段約189公里。
『叄』 中國和緬甸最近的地方
這個要看你去緬甸那個地區,大概得告訴你就是。雲南省德宏州瑞麗市通過「姐告口岸」過去就是緬甸的木姐!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打洛鎮過去就是有名的緬甸第四特區「小勐拉」
『肆』 去緬甸老街從哪裡出境最近
首先坐飛機到昆明,然後到西部客運站買到臨滄市南傘鎮的大巴車票,差不多十多個小時就來到南傘就是邊境了,進來果敢老街的話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偷渡走小路,被中國公安抓到是要罰款的。一種是辦理出境證進來,外地戶口的話必須來到南傘用營業執照辦理一個出境證只能一年辦理一次。當然建議通過辦理正規手續進來老街,寧願麻煩點,除非證件沒辦好那就只能偷渡進來。然後邊境進來,打一輛摩托或者計程車直接來老街就行,差不多十五分鍾左右就來到了,來到這個城市你就會大吃一驚,好像和國內沒什麼兩樣,用人民幣,講漢語,和中國沒什麼區別,但是卻有一股濃濃的異國風情!過來這邊的話要注意這邊消費比較高,賓館房價高,因為娛樂在這邊是合法的,所以很多國內的人絡繹不絕的出進,造就了這個第一特區。我本人在騰/龍做手機上/娛樂這方面,假如你們有機會來到這里的話,可以找我很高興為你們解答
『伍』 請問一下你們知道德宏跟西雙版納哪個地方去緬甸要跟近謝謝
德宏更近,過河就是緬甸,在瑞麗還有一寨兩國可以看到緬甸,
『陸』 從雲南省那個地方去緬甸最方便
最出名的就是瑞麗市,交通要道,離緬甸最近
『柒』 大家好雲南那個地方里緬甸最近啊
雲南省西面與緬甸相鄰,口岸以瑞麗市為主,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處我國西南邊陲,在雲南省西部中緬邊境;怒江州是中緬滇藏的結合部,有長達449.5千米的國界線;保山市,是雲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外與緬甸山水相連,國境線長167.78公里;雲南臨滄市南部與鄰國緬甸接壤;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東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別與寮國、緬甸山水相連,鄰近泰國和越南,與泰國的直線距離僅200餘公里;普洱市,西南與緬甸毗鄰。
『捌』 從雲南的哪些地方去緬甸最近多少錢有多遠呢
答:
雲南瑞麗口岸
連緬甸
最近
主要是辦理護照,費用200左右
當地有專門代辦的
距離:沒多遠,就在對面
『玖』 緬甸靠近中國什麼地方
中國雲南。
地理位置介紹: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
緬甸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海岸線總長2655公里 ,緬甸的形狀就像一塊鑽石,從南到北長約209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925公里。
緬甸南端的維多利亞角處於北緯10度,北端葡萄以北的緬中邊界線居於北緯28度,緬甸大部分地區都在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緬甸最西部的孟都處於東經92度線附近。
(9)去緬甸到什麼地方最近擴展閱讀
中國與緬甸邊界問題解決的歷史:
第一,中緬邊界中的「麥克馬洪線」問題的解決,首先是因為中緬雙方對這一問題採取了正確的態度。中國政府並不承認「麥克馬洪線」,但又注意到了以下事實:「麥克馬洪線」以南的未定界地區自清末以來已不歸中國管轄;
而緬甸則在獨立後從英國繼承了這個地區,當地景頗族建立的克欽邦加入了緬甸聯邦,因而這片土地變更就會影響到緬甸的聯邦制度;緬甸作為中國的鄰邦和新獨立的民族主義國家,在國際上執行和平中立和對華友好的政策,這與中國政府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一致的,中國政府對緬甸自然不能不予以重視。
到上述種種因素,中國政府對這一問題採取了既要考慮歷史背景又要考慮實際情況的態度:
一是不承認「麥克馬洪線」的合法地位;
二是從實際管轄情況出發,將「麥克馬洪線」視為「習慣線」的一部分;三是把「麥克馬洪線」問題和邊界中的其他問題「作為一個整體聯系起來加以考慮」;四是在實際劃界時,在全面解決中緬邊界問題的基礎上,把「麥克馬洪線」作為「習慣線」的一部分而予以接受。
緬甸雖然在獨立後從英國繼承了「麥克馬洪線」以南地區,並說「麥克馬洪線」「並非強加於西藏」,但事實上仍採取了友好合作的態度:
一是願意通過談判解決問題,(雖然僅僅是進行談判的問題,印度的態度卻完全不同。早在1952年,印度政府就認定:「麥克馬洪線南邊的領土是我們(印度)的,因而也就沒有什麼可以討論的。」[澳)內維爾—馬克斯韋爾:《印度對華戰事》,三聯書店1971年版,第75頁。)從一開始就與中國達成了維持現狀的默契;
二是最終放棄了根據分水嶺對「麥克馬洪線」進行修改的主張,承認包括「麥克馬洪線」在內的中緬邊界北段都是未定界,否認了該線的有效性;三是接受了全面解決邊界問題的原則,把片馬、古浪、崗房歸還中國,並在歸還地區的面積上作了一定讓步,在中緬邊界的中段和南段接受了中國的建議。
『拾』 中國離緬甸最近的地方
雲南邊境線就連著緬甸,撒泡尿都流到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