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人種植什麼草種
❶ 適合高原種植的草坪草種有哪些
高原草坪的種植類型和生長速度
適合高原草坪種植的種子主要有黑麥草類,高羊茅類,早熟禾類這些草種。我們國家的拉薩地區已經開始大量種植這一類的草坪。一般種植之後十五天左右就可以發芽,成坪時間在五十天左右。總體來說,高原草坪也是出芽時間快,成坪速度也很快,最後形成的草坪也是色澤艷麗,整齊漂亮。
❷ 中國的運動場草坪草種一般是什麼類型,需要進口好像多是外國的草種
運動場草坪要求品質良好,而且耐踐踏,低矮耐修剪,再生力強的品種,而現在使用比較多的品種有高羊茅,早熟禾,黑麥草,剪股穎這幾種。
運動場種植草坪,一定要去正規的種子公司購買草坪品種,不但質量有保證,還能獲得良好的售前售後服務。
早熟禾草坪品種,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生長很好,日照充足的情況下長的非常快,成坪後也會非常茁壯,能夠很好的抵禦疾病和蟲害,而且草姿看上去也很優美自然,人們在上面踩踏,也不會有事,因為即使被損壞,復原能力也強。在北方的很多地方都有種植
黑麥草草坪品種,喜歡溫暖而又涼爽的氣候,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很好的度過,即使在日光不強的背蔭的情況下也能生長,在冬季和百慕大混播能達到四季長青的效果。在很多的運動場和足球場等地都有種植.
高羊茅草坪品種,喜歡寒冷潮濕的氣候環境,對外部環境適應性好,氣候無論嚴寒還是酷暑都能適應.對土壤適應范圍廣,撒播肥料的時候,任何肥料都能夠吸收,在貧瘠和酸性的土壤中也能生長。根系發達,呈匍匐狀蔓延,是很好的固土護坡的材料。對疾病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在上面踩踏運動,都不會對此草坪造成損壞。損壞後,也能很好的復甦可以粗放管理,可以省去很多人力物力,作為國內主要種植的冷季型草坪。在很多運動場地和公共綠地,庭院花園被廣泛種植。
❸ 三葉草是什麼植物
白車軸草(重要牧草栽培)白三葉、荷蘭翹搖 圖版85: 8-10
Trifolium repens Linn. Sp. Pl. 767. 1753; Ledeb. Fl. Ross. 1: 553. 1842; Boiss. Fl. Orient. 2: 145. 1872; Baker in Hook. f. Fl. Brit. Ind. 2: 86. 1876; Kom. Fl. Manch. 2: 578. 1904; Bobrov in Kom. Fl. URSS 11: 211. 1945; 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207. 1955; Zohary in Davis, Fl. Turkey 3: 392. 1970; 東北草本植物志5: 79. 1976.
短期多年生草本,生長期達5年,高10-30厘米。主根短,側根和須根發達。莖匍匐蔓生,上部稍上升,節上生根,全株無毛。掌狀三出復葉;托葉卵狀披針形,膜質,基部抱莖成鞘狀,離生部分銳尖;葉柄較長,長10-30厘米;小葉倒卵形至近圓形,長8-20 (-30) 毫米,寬8-16 (-25) 毫米,先端凹頭至鈍圓,基部楔形漸窄至小葉柄,中脈在下面隆起,側脈約13對,與中脈作50°角展開,兩面均隆起,近葉邊分叉並伸達鋸齒齒尖;小葉柄長1.5毫米,微被柔毛。花序球形,頂生,直徑15-40毫米;總花梗甚長,比葉柄長近1倍,具花20-50 (-80) 朵,密集;無總苞;苞片披針形,膜質,錐尖;花長7-12毫米;花梗比花萼稍長或等長,開花立即下垂;萼鍾形,具脈紋10條,萼齒5,披針形,稍不等長,短於萼筒,萼喉開張,無毛;花冠白色、乳黃色或淡紅色,具香氣。旗瓣橢圓形,比翼瓣和龍骨瓣長近1倍,龍骨瓣比翼瓣稍短;子房線狀長圓形,花柱比子房略長,胚珠3-4粒。莢果長圓形;種子通常3粒。種子闊卵形。花果期5-10月。
原產歐洲和北非,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我國常見於種植,並在濕潤草地、河岸、路邊呈半自生狀態。
本種為優良牧草,含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抗寒耐熱,在酸性和鹼性土壤上均能適應,是本屬植物中在我國很有推廣前途的種。可作為綠肥、堤岸防護草種、草坪裝飾,以及蜜源和葯材等用。國外學者常把本種從地理上、形態上的差異分成一些亞種、變種,以及農業上育成的栽培品種。
紅車軸草(重要牧草栽培)紅三葉 圖版84: 8-9
Trifolium pratense Linn. Sp. Pl. 2: 768. 1753; Baker in Hook. f. Fl. Brit. Ind. 2: 86. 1876; Bobrov in Kom. Fl. URSS 11: 248. 1945; 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212. 1955; Zohary in Davis, Fl. Turkey 3: 415. 1970; 東北草本植物志5: 79. 1976.
短期多年生草本,生長期2-5 (-9) 年。主根深入土層達1米。莖粗壯,具縱棱,直立或平卧上升,疏生柔毛或禿凈。掌狀三出復葉;托葉近卵形,膜質,每側具脈紋8-9條,基部抱莖,先端離生部分漸尖,具錐刺狀尖頭;葉柄較長,莖上部的葉柄短,被伸展毛或禿凈;小葉卵狀橢圓形至倒卵形,長1.5-3.5 (-5) 厘米,寬1-2厘米,先端鈍,有時微凹,基部闊楔形,兩面疏生褐色長柔毛,葉面上常有V字形白斑,側脈約15對,作20°角展開在葉邊處分叉隆起,伸出形成不明顯的鈍齒;小葉柄短,長約1.5毫米。花序球狀或卵狀,頂生;無總花梗或具甚短總花梗,包於頂生葉的托葉內,托葉擴展成焰苞狀,具花30-70朵,密集;花長12-14 (-18) 毫米;幾無花梗;萼鍾形,被長柔毛,具脈紋10條,萼齒絲狀,錐尖,比萼筒長,最下方1齒比其餘萼齒長1倍,萼喉開張,具一多毛的加厚環;花冠紫紅色至淡紅色,旗瓣匙形,先端圓形,微凹缺,基部狹楔形,明顯比翼瓣和龍骨瓣長,龍骨瓣稍比冀瓣短;子房橢圓形,花柱絲狀細長,胚珠1-2粒。莢果卵形;通常有1粒扁圓形種子。花果期5-9月。
原產歐洲中部,引種到世界各國。我國南北各省區均有種植,並見逸生於林緣、路邊、草地等濕潤處。
雜種車軸草(重要牧草栽培)圖版85: 11-12
Trifolium hybrim Linn. Sp. Pl. 2: 766. 1753; DC. Prodr. 2: 200. 1825; Ledeb. Fl. Ross. 1: 554. 1842; Boiss. Fl. Orient. 2: 145. 1872; Bobrov in Kom. Fl. URSS 11: 212. 1945; 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209. 1955; Zohary in Davis, Fl. Turkey 3: 395. 1907; 東北植物志5: 81. 1976.
短期多年生草本,生長期3-5年,高30-60厘米。主根不發達,多支根。莖直立或上升,具縱棱,疏被柔毛或近無毛。掌狀三出復葉;托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草質,具脈紋5-6條,下部托葉有時邊緣具不整齊齒裂,合生部分短,離生部分長漸尖,先端尾尖;葉柄在莖下部甚長,上部較短;小葉闊橢圓形,有時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1.5-3厘米,寬1-2厘米,先端鈍,有時微凹,基部闊楔形,邊緣具不整齊細鋸齒,近葉片基部鋸齒呈尖刺狀,無毛或下面被疏毛,側脈約20對,與中脈作70°角展開,隆起並連續分叉;小葉柄長約1毫米。花序球形,直徑1-2厘米,著生上部葉腋;總花梗4-7厘米,比葉長,具花12-20 (-30) 朵,甚密集;無總苞,苞片甚小,錐刺狀,長約0.5毫米;花長7-9毫米;花梗比萼短,花後下垂;萼鍾形,無毛,具脈紋5條,萼齒披針狀三角形,近等長,萼喉開張,無毛;花冠淡紅色至白色,旗瓣橢圓形,比翼瓣和龍骨瓣長;子房線形,花柱幾與子房等長,上部彎曲,胚珠2粒。莢果橢圓形;通常有種子2粒。種子甚小,橄欖綠色至褐色。花果期6-10月。
原產歐洲,世界各溫帶地區廣泛栽培。我國東北有引種,也見逸生於林緣、河旁草地等處。
紫雀花(中國植物科屬檢索表)金雀花(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圖版76: 1-7
Parochetus communis Buch. -Ham. ex D. Don Prodr. Fl. Nepal. 240. 1825; DC. Prodr. 2: 403. 1825; Royle Illustr. Bot. Himal. Mount. 201. t. 35. 1835; Baker in Hook. f. Fl. Brit.Ind. 2: 86. 1976; 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186. 1955; Ohashi in Hara, Fl. E. Himal. 160. 1966; Gillett Fl. Trop. E. Afr. Legum. 4: 1014. 1971; 西藏植物志2: 740. 1985.——P. major Don. Prodr. Fl. Nepal. 241. 1825.——P. oxalidifolia Royle Illustr. Bot. Himal. Mount, 201. 1835.
匍匐草本,高10-20厘米,被稀疏柔毛。根莖絲狀,節上生根,有根瘤。掌狀三出復葉;托葉闊披針狀卵形,長4-5毫米,膜質,無毛,全緣;葉柄細柔,長達8-15厘米,微被細柔毛;小葉倒心形,長8-20毫米,寬10-20毫米,基?肯列ㄐ危呷擔蠐惺背什ㄗ辭吃渤藎廈嫖廾旅奼惶崦嗦?4-5對,達葉緣處分叉並環結,細脈網狀,不明顯,兩面均平坦;小葉柄甚短,長約1毫米。傘狀花序生於葉腋,具花1-3朵;總花梗與葉柄等長;苞片2-4枚;花長約2厘米;花梗長5-10毫米,被柔毛;萼鍾形,長6-9毫米,密被褐色細毛,萼齒三角形,與萼筒等長或稍短;花冠淡藍色至藍紫色,偶為白色和淡紅色,旗瓣闊倒卵形,先端凹陷,基部狹至瓣柄,無毛,脈紋明顯,翼瓣長圓狀鐮形,先端鈍,基部有耳,稍短於旗瓣,龍骨瓣比翼瓣稍短,三角狀闊鐮形,先端成直角彎曲,並具急尖,基部具長瓣柄;子房線狀披針形,無毛,胚珠多數,上部漸狹至花柱,花柱向上彎曲,稍短於子房。莢果線形,無毛,長20-25毫米,寬3-4毫米,先端斜截尖,有種子8-12粒。種子腎形,棕色,有時具斑紋,長2毫米,厚約1毫米,種臍小,圓形,側生。花果期4-11月。
產四川、雲南、西藏。生於林緣草地、山坡、路旁荒地,海拔2000-3000米。印度、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和非洲東部也有分布。
紫苜蓿(重要牧草栽培)苜蓿(植物名實圖考)圖版83: 5-9
Medicago sativa Linn. Sp. Pl. 778. 1753; DC. Prodr. 2: 173. 1825; Ledeb. Fl. Ross. 1: 535. 1842; Boiss. Fl. Orient. 2: 94. 1872; 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192. 1955; Tutin in Tutin et al. Fl. Europ. 2: 154. 1968; Davis in Davis (ed.) Fl. Turkey 3: 488. 1970; Ali in Nasir et Ali, Fl. W Pakistan 100: 305. 1977; Gunn et al. Techn. Bull. No. 1574. Agr. Res. Serv. U. S. 1978; 西藏植物志2: 737. 1985.——M. asiatica Sinsk. subps. sinensis Sinsk. Fl. Cult. Pl. URSS. 13 (1): 82. 1950. ——M. beipinensis Vass. Bot. Mat. Herb. Inst. Bot. Acad. Sci. URSS 13: 141. 1950. ——M. tibetana (Alef.) Vass. 0p. cit. 141. 1950.——M. afghanica (Bord.) Vass. in Бот. Журн. 31 (3): 29. 1946.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粗壯,深入土層,根頸發達。莖直立、叢生以至平卧,四棱形,無毛或微被柔毛,枝葉茂盛。羽狀三出復葉;托葉大,卵狀披針形,先端銳尖,基部全緣或具1-2齒裂,脈紋清晰;葉柄比小葉短;小葉長卵形、倒長卵形至線狀卵形,等大,或頂生小葉稍大,長 (5) 10-25 (-40) 毫米,寬3-10毫米,紙質,先端鈍圓,具由中脈伸出的長齒尖,基部狹窄,楔形,邊緣三分之一以上具鋸齒,上面無毛,深綠色,下面被貼伏柔毛,側脈8-10對,與中脈成銳角,在近葉邊處略有分叉;頂生小葉柄比側生小葉柄略長。花序總狀或頭狀,長1-2.5厘米,具花5-30朵;總花梗挺直,比葉長;苞片線狀錐形,比花梗長或等長;花長6-12毫米;花梗短,長約2毫米;萼鍾形,長3-5毫米,萼齒線狀錐形,比萼筒長,被貼伏柔毛;花冠各色:淡黃、深藍至暗紫色,花瓣均具長瓣柄,旗瓣長圓形,先端微凹,明顯較翼瓣和龍骨瓣長,翼瓣較龍骨瓣稍長;子房線形,具柔毛,花柱短闊,上端細尖,柱頭點狀,胚珠多數。莢果螺旋狀緊卷2-4 (-6) 圈,中央無孔或近無孔,徑5-9毫米,被柔毛或漸脫落,脈紋細,不清晰,熟時棕色;有種子10-20粒。種子卵形,長1-2.5毫米,平滑,黃色或棕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
全國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狀態。生於田邊、路旁、曠野、草原、河岸及溝谷等地。歐亞大陸和世界各國廣泛種植為飼料與牧草。
本種性狀因栽培類型與生境不同,差別較大。
❹ 香根草的應用前景
這問題怎麼跑這來了!!
香根草——理想的水土保持和斜坡固定植物 香根草學名:Vetiver zizanioides,別名:岩蘭草,屬於禾本科香根草屬。系一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我國南方、印度、巴西等熱帶亞熱帶地區,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十幾種主要牧草之一。香根草具有極強生態適應性的抗逆(旱、濕、寒、熱、酸、鹼等)能力。它生長迅速,根系發達(可縱深生長達3米多),即使在非常貧瘠、緊實、強酸鹼,甚至具有鋁毒的土壤上都能生長,因此,成為人們知名的水土保持和斜坡固定植物,被視為大自然恩賜給人類的寶貝。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就受到世界各國的親媚。香根草技術(vetiver technology, 簡稱VGT)系指應用香根草進行侵蝕防治和斜坡穩固技術。於2000年在泰國召開的第二屆國際香根草會議上,又將香根草技術改名為香根草系統(vetiver system),特指實用的、價格低廉的、維護簡單的水土保持、土地穩固和修復的生物工程技術。它的主要功能是將活體香根草應用於農業和非農業保護,而將其修剪物或干植株作為副產品應用於工藝品編織、食用菌培養、房頂覆蓋、動物飼養和草葯等等。 神奇的香根草 植物中的「混凝土」 香根草號稱植物中的「混凝土」。這是因為經過實驗發現,香根草根系抗拉強度達到了75MPa,相當於一般鋼材的極限拉力強度的1/6,因而「穿扎力量」特別強大,能夠穿透岩石,同時根系形成網狀深扎,與土壤大面積「親密接觸」,通過張力、摩擦力和粘附作用等對土壤發揮鋼筋一樣的增強作用,從而有效地固定斜坡,還綠化環境。 水中污染物是「養分」 在廣東一個垃圾填埋場的污水收集池內,水已黑得一塌糊塗,但經過3個月,浮床上的香根草長得還是青青如昔。 經過國內實驗,把香根草種植在污水中或者污水邊上的土壤里,它能吸收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徐禮煜介紹,根據他們做的實驗表明,污染嚴重的河水、塘水,經香根草處理3—4周後,水體感官性狀明顯改善,透明度提高,總磷的去除率達97%,總氮去除率達70%以上。 垃圾山上成植被 在一個垃圾填埋場內,垃圾越堆越高,經過塑料膜的壓蓋,當地人多次准備在山上栽種植被,均告失敗。但是,香根草卻能在「垃圾山」上形成一道「綠波帶」,且只是在種植了2個月後而已。徐禮煜介紹,現在經過多次實驗,專家們也可以讓香根草在岩石上生長。 香根草對重金屬的耐受量是正常植物的數十倍,比如「砷」,它能在砷含量為250的土壤中正常生長,大部分植物卻只能忍受50的量。而對於礦山尾礦的生長實驗則表明,因為香根草的生物量很大,但吸收重金屬則最少,這是由它獨特的生理特性決定的。 香根草的生物學特性 香根草是株叢緊密、從生、無芒、堅韌、葉面平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香根草不能授粉,也不能結籽,沒有根莖,沒有匍匐莖,依靠根段和截枝無性繁殖。根呈網狀、海綿狀須根,上面著生0.5~1.5m高的直立中空莖。葉劍形,較硬,狹長,長約75cm,寬8mm以下,光滑,但邊緣有鋸齒狀凸起,花為園錐花序,周長15~30cm,細尖緊密,無芒,異性同株,兩側對稱扁平,3枚雄蕊,兩枚柱頭,小穗和雄蕊由小花梗連接,有些人通過試驗培育成少見的花序。香根草因具有以下特性,使它成為一種理想的永久性的水土保持植物。 a.香根草具有發達的網狀根系。 b.如果距離恰當,香根草將很快形成籬笆,根部可以將土牢牢地固定在等高線上。 c.香根草不能傳粉受精,只能無性繁殖,它不會給農田形成雜草。 d.籬笆一旦形成,就不會被家畜採食,因為其適口性不佳。 e.香根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但形成籬笆後,幾年內不需要維護。 f.香根草耐火、耐旱、耐澇。 g.香根草已經顯示出對病蟲害強大的抵抗力,其根內所含揮發性芳香油可驅趕鼠類及其他有害動物。在乾旱地區,它還是一種很好的果園覆蓋草種。 香根草雖屬熱帶植物,但能適應較廣的氣候、土壤和水文條件。在非常貧瘠、堅實、強酸、強鹼、甚至具有重金屬毒害的土壤上都能生長;亦可在氣溫為-10~50℃和年降雨量300~6000毫米的地區生長。它還具有抵抗長期乾旱或漬水的能力,即使莖葉有部分長期淹水的情況下亦能存活。香根草的生理特性,非常適合在珠江流域推廣和應用。 香根草是抵抗力最強的草種之一,當周圍的其它草種受乾旱、鼠害、病害、澇害、火害等威脅時,香根草仍能存活生長。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是利用自然保護自然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香根草是非常有用的,只要種植成50cm寬的長帶即可,草根生長只限制在犁溝內,佔地很少。沿等高線栽種香根草形成草籬比用推土機推土作埂省時省力而且效果好得多。 香根草的發展歷史 原產印度的香根草,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自1986年開始,在世界銀行的推崇和資助下,開始作為水土保持草種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推廣開來,目前,世界各國在利用香根草治理水土保持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已有160多個國家應用和推廣香根草。1988年,香根草進入中國,目前在江西、福建、江蘇、廣東等省已有多項水土保持項目成功利用了香根草。 種植它作為地界籬笆,可以追溯到100多年以前的印度。用香根草蓋房屋與泰國的歷史一樣久遠。澳大利亞開始用它保護土地大約是50年前的事。其它如斐濟、印尼、斯里蘭卡、緬甸、西非等國家都有栽培香根草的悠久歷史。50年代我國在廣東、福建、雲南等地種植香根草,用其根葉提取芳香油。由於這種植物獨特的生物學性質,其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逐漸嶄露頭角。隨後人們通過栽培觀察,發現了它具有極強的生態適應性和抗逆(旱、濕、寒、熱、酸、鹼等)能力,以及生長迅速,根系發達,易種易活等優點,在諸多的栽培草類中,它脫穎而出成為水土保持植物中的佼佼者。一些研究表明,香根草籬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和土壤性質,如土壤pH, 有機質,氮,磷、鉀,交換性鋁。有效地減少地表徑流和土壤侵蝕。如將香根草修剪物用來覆蓋地表,則可調節土壤溫度和濕度。 80年代,在世界銀行主持下,一個由印度、中國、泰國等45個國家400名代表組成的香根草網路進行了香根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田間試驗研究。此後香根草的試驗、研究、推廣、引種逐漸發展起來,香根草的利用也逐漸擴展到更廣闊的方面,如固坡防沖、保護鐵路、公路、河道、沙丘、地埂、堤壩、果園、農田,以及改良土壤,各種有機物、重金屬等污染土地的治理,發展畜牧業、手工業等等。 1996年2月在世界銀行農業處主任,國際香根草網路協調人格雷母肖(Richard G Grimshaw)先生的提議下建立了以泰國為中心的太平洋周邊地區包括中國在內的地區和國家香根草網路22個,同年中國香根草網路正式成立,為了總結經驗,尋找差距,使香根草系統在我國有一大的發展,在世界銀行的支持下,中國香根草網路於1997年在福州召開了國際香根草學術研討會,會後代表們參觀了平潭島應用香根草保護海岸和海邊魚池,以及應用香根草固定沙丘,保護經濟作物的示範區。並參觀了南平地區應用香根草保護公路邊坡的示範區。會上,泰國學者Diti Hengchaovanich 介紹了將香根草技術應用於工程保護,尤其是公路邊坡的理論基礎和成功經驗。他的發言引起了與會者的極大興趣。尤其是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公路、鐵路等建設飛速發展,將香根草這一經濟實用的生物工程技術應用於保護工程邊坡和保護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有著廣泛的應用潛力。據此,中國香根草網路於兩年之後,即1999年10月又在南昌召開了「國際香根草生物工程技術保持水土與工程保護講習研討會」,會上邀請了國際知名專家向工程師們(尤其是從事公路建設的工程師們)系統介紹了香根草技術在工程保護上的應用。參加這次會議的主要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從事公路建設的工程技術人員。此外,某些從事綠化工程或有志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公司或個人也出席了會議。會後香根草系統在我國公路邊坡防護上迅速推廣開來,並擴展到了鐵路、水庫、礦山、垃圾場等領域。與此同時,有關研究工作也陸續開展,如利用香根草對公路邊坡的保護、對豬場廢水、富營養水的凈化,香根草根系的力學性質、香根草與昆蟲等等。國外還研究了香根草對白蟻的抑製作用等等。 在1987年,世界上尚未成立香根草網路。而到目前為止,除了國際香根草網路外,已有22個網路。這些網路的建立以及網路間的電腦聯網大大促進了有關香根草信息的國際交流。1996年和2000年在泰國分別舉行了第一、第二屆國際香根草大會,第三屆國際香根草大會於2004年在中國召開。聞名於世的「綠皮書」《香根草――防治侵蝕的綠籬》已發行了好幾版,傳播到世界上100多個國家。該書中譯本也分別於1990年和2002年出版發行。可以預料,隨著香根草系統的進一步傳播和推廣,該技術必將為我國和世界的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我國屬於水土流失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因水土流失損失50億噸沃土,輕則降低土壤肥力,重則整個耕層土壤流失殆盡,並在地表形成支離破碎的大小沖溝,生產力遭受嚴重破壞,生態環境越來越差。這不僅影響我國農業生產,也關繫到我國眾多的河流、水庫、塘壩等工程的使用壽命。以往的等高種植,人工水平梯田,截溝理壩等土石工程雖然在水土保持方面也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不僅花費大量人力、財力與建造維修,還常常經受不了特大暴風雨的侵襲。自1988年10月格雷母肖來我國考察、宣傳香根草的水土保持作用並引入種苗以來,香根草在我國廣東、福建、江西、雲南、貴州等省己逐漸應用推廣,經過幾年引種栽培,表現出巨大的欄壩、蓄水、保土效果。香根草是大自然恩賜給我們的珍品,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香根草對我國農、林各業的持續發展,環境保護,土地凈化與綠化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獲得不可估量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 香根草在工程上應用的一些例子 在馬來西亞東西公路的斜坡治理工程中,香根草種植在充填式開挖的護坡、邊坡上。這些路坡修築在花崗岩為母質的殘積土壤上,砂性大,極易受侵蝕。在長期的侵蝕中易於崩塌。香根草的種植垂直間距(VI)為1.0m,用於防治該種物質造成的嚴重侵蝕。在形成的香根草綠籬笆之間,種上落花生(Arachis pintoi),這是一種生長速度快的豆科植物,用於在香根草綠籬未形成之前來覆蓋所形成的小蝕溝,而已也可以向香根草供應養分,因為它能固氮。在附近地點的一個項目也顯示了香根草的防侵蝕、穩定護坡的功能。本來,工程的主顧希望用石砌坡面來護坡,可是,這樣做既不美觀,也極費錢。更多植物及圖片請訪問國外引進植物網http://www.cloneelite.com/
❺ 草坪種什麼草好
鈍葉草、結縷草、野牛草、假儉草、黑麥草、早熟禾、剪股穎、狗牙根、百喜草、高羊茅、黑麥草等草種,都是常見的綠化草坪用草。這些草種適應性強,抗踐踏性好,生長快,覆蓋性強,成坪後觀賞性好,具有較高的綠化效果和景觀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