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為什麼會發生戰亂
❶ 清緬戰爭為什麼會爆發
歷史:歷史上每一場戰爭爆發都是有原因和背景的,所以人們如果想要根據這些戰爭來了解當時的歷史,那麼就可以先去了解這些原因和背景,因為這樣能夠方便人們去理解。
三、清緬戰爭的結果
這場戰爭持續了比較久,而且戰爭的後面 雙方國軍都對這份合約不是很滿意,在乾隆53年4月的時候,緬甸國王孟雲為應付周邊國家的壓力,主動改善了對華關系,而且還派出使節奉表納貢,所以這件事情才算結束,但是青免臨時的合約正式文本當時沒有被保留下來,然後雙方向各自國軍報的內容又有差異,因此雙方在戰爭結束交涉之後 還因為此件事情拖延了二十年。
❷ 緬甸北部硝煙不斷,這個國家裡為什麼有那麼多軍閥
緬甸從二戰後就開啟了軍閥混戰模式,尤其是北部,西部的很多少數民族區域,如克欽邦,果敢,撣邦等,都有自己的軍隊和大帥,一個個都是土大王。而緬甸中央一直在征討,因此,戰亂不斷,斷斷續續打了幾十年。這個國家之所以如此多的軍閥主要是原因就是利益驅使,再就是國外勢力的暗中扶持,當然還有就是緬甸國內民族眾多。
一、利益驅使。緬甸在二戰後基本就成為毒品基地了,有著名的金三角,成為世界臭名昭著的毒品製造國。雖然是臭名昭著,但是這也是巨大的利益來源。其次再就是我們都知道緬甸境內富含玉礦石,各個軍閥分別把持著不同的玉礦石,這也是他們巨大的經濟來源之一。這么些的誘人利益,只有擁有軍事力量才能保證把握在自己的手裡。
三、緬甸國內部民族眾多,且都沒有統一,誰都不服從誰。緬甸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八大民族:緬族、克欽族、克耶族、克倫族、欽族、夢族、若開族、撣族。
俗話說的好,當你眼前有100%的利益的時候,你就敢冒300%的險。正是因為他們一直信奉富貴險中求,所以他們個個手握重兵,各自「佔山為王」。
❸ 緬甸為什麼經常內戰謝謝
緬甸內戰不斷,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緬甸的土地上存在著太多的民族,這些民族對於利益的分配始終沒有達成統一,因此緬甸核心和北部的少數民族長期發生戰爭。
由於緬甸北部都是高原、山地,緬甸政府的軍隊始終沒法徹底消滅這些盤局在復雜地勢里的武裝力量,在內戰後期,西方列強和印度的不法分子也對北部的少數民族力量投入了金錢、裝備上的支持,面對這樣的局面,緬甸軍隊始終沒有拿下內戰的勝利。
❹ 緬甸,這個國家為什麼戰亂不斷
緬甸這個國家自己本身實力就很弱,就會有許多外國參與進來干涉國家內政,而且緬甸這個國家內部民族分裂也很多,所以也是基本戰亂不斷,國家領導沒有實力,外國干涉國內政治,自己國內還在打內戰,所以這個國家戰亂一直都不停息。
緬甸早期的時候發生軍事的政變,奈溫將軍為首的軍政府執政。在軍政府時期,緬甸中央政府對其他少數民族鎮壓俞發變本加厲,大搞緬族的「大民族主義」長期以來,緬族受大民族主義影響,極力壓制其他民族政治、利益訴求,以維持統治;
❺ 為什麼緬甸那麼窮,還會有戰爭
主要是因為緬甸這個國家沒有錢……
緬甸是一個內陸國家,國土面積不大,內部以山林為主,因為歷史的原因,常年處於戰亂中,歷史上也是,戰亂居多,影響經濟的發展。
一個國家的窮富,還和她的資源狀況有非常大的關系。伊拉克,科威特這個國家歷史上都曾經富過,因為他們有石油。伊朗,沙特,也都是比較富裕的。沙特的一幫人甚至富得流油。相比這些國家,緬甸主要的資源除了翡翠,似乎也就是鴉片了。而這些,很難支持一個國家的國計民生。
還與這個國家的政治有極大的關系。就像前邊兒說的,國內長期和平,經濟就會快速的發展,財富就會不斷的積累。反之如果是內亂頻仍,那麼影響將會非常非常的大。
❻ 緬甸軍警封鎖民盟總部,緬甸為什麼會這么亂
緬甸亂的原因:近代的緬甸不斷擴張,佔了清朝西南很多少數民族的領土,加上英國殖民時期占據的土地,使緬甸引入了大量如果敢、撣邦等的少數民族,民族多了,內部就不團結了,而緬甸政府在少數民族實力壯大後,也沒有使用迂迴的政策,而是不理睬他們,選擇了硬碰硬的方式,直接發動戰爭,用武力解決,按照緬甸初期的預估,幾年時間就能平復內亂,結果70多年過去了,你來我往,打打停停,混亂狀態還是沒有完滿結束,使整個國家陷入戰亂之中。而且戰爭打了這么多年,民族的恩怨被不斷地放大,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2008年5月,新憲法規定實行總統制。2011年2月,緬甸國會選出吳登盛為緬甸第一任總統。2016年3月,緬甸聯邦議會選出吳廷覺為半個多世紀以來緬甸首位民選非軍人總統,2018年3月,吳廷覺辭職。
緬甸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業為主,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
2021年2月1日,緬甸總統溫敏、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及一些民盟高級官員被軍方扣押。當前,緬甸多座城市出現大范圍通信中斷。緬甸軍方發表聲明說,根據憲法條款,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
2021年2月11日晚,緬甸食品葯品管理局已經批准使用中國生產的新冠疫苗。同時獲得批准使用的還包括印度和俄羅斯生產的新冠疫苗。
2021年2月12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通過一項涉緬決議,緬甸表示拒絕接受該項決議。
❼ 緬甸為什麼總打仗
其實,緬甸的問題其實並不復雜,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一個緬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矛盾無法解決。
緬甸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緬北地區如果敢、佤邦、撣邦少數民族區域等,長期是以一個割據的形態出現。這些地區控制了緬甸近一半的國土,有著較強的經濟和政治獨立性,甚至於一些地區還有這獨立的工業體系,這使得他們有了和緬甸政府分庭抗禮的資本。
這也是為何當這些區域罌粟種植業泛濫的時候,緬甸政府卻沒能做出有效的管控,原因就是他們管不了,這些地方的人不聽政府的。而罌粟種植由於其暴力,在一些地區內部甚至成為了支柱型產業,當地的政府不僅不管,還會適當的給予保護,這無疑是導致了武裝販毒集團的滋生和蔓延。由此可見,緬甸政府在緬北影響力有多弱!
這也是各方爆發沖突的原因的前提,因為如果緬甸政府軍能夠占據絕對的優勢,問題早就解決了。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這就是一個歷史原因了。
首先在歷史上,緬甸就是一個相對分裂的形勢,占據著平原河谷的緬族,因為其豐富的資源和宜居的環境,在人口上處於優勢。而在緬北地區撣族、克倫族、克欽族等少數民族。雖然人口處於劣勢,但依靠著山地優勢,他們一直保持著相當大的獨立性。
誰也不能征服誰,即使是在英國人來後,這樣的矛盾依然沒能解決。當然,英國人巴不得這樣的矛盾存在呢,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控制緬甸嘛。挑起民族矛盾不就是英國人最喜歡乾的嗎?當初的「印巴分治」害死多少人?
所以英國殖民時代,這樣的民族矛盾不僅沒能解決,反而還加大了。
後來緬甸為了尋求獨立,由昂山將軍提倡組建聯邦政府,這原本是解決雙方矛盾的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因為首先昂山將軍是當時獲得各方勢力認同的唯一領袖,而且聯邦政府和極大的保持緬北地區各方勢力的獨立性。但是不幸的是,昂山將軍被刺殺。雖然此時的緬甸相對比較統一,那僅僅只是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敵人,英國,他們都想獨立。
在英國人走後,矛盾再次爆發,分離主義在緬甸大行其道。緬族控制的中央政府當然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於是軍政府出現了。接下來就是武力征服與鎮壓,緬族希望通過武力來獲得國家的統治權。而邊緣少數民族勢力也不憚一戰,因為或許只有戰爭,才是保證其存在下去的最好方式。因為在工業化時代,他們只會被占據了更好地域的緬族逐漸的而拉開距離,最終被碾壓。
與其如此,那還不如一直打下去,一次來延緩雙方差距拉開的速度。說不定他們能在失敗之前,拿到自己想要的權益。
如此一來,緬甸內戰便已不可避免,著一打就是幾十年。當然了,至於為何會打這么就,主要還是緬甸政府內部不團結,軍政府和昂山素季領導的民主派至今還在明爭暗鬥。國家遲遲不能走上正軌。不然,以雙方的地緣差距來看,緬北是堅持不了多久的。至少在中國停止支持緬共武裝力量的時候,緬甸就應該可以實現和平。
所以,當今緬甸亂局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國家意識形態不能統一,各大勢力盤踞,分歧太多。當然,緬甸軍隊也是菜,數十萬軍隊面對總人口不過十餘萬的果敢地區,這么久了都搞不定.
❽ 為什麼緬甸果敢地區會發生戰亂
緬甸果敢地區會發生戰亂原因:民族復雜各有武裝,且和解進程實現未果。
緬甸共有135個民族,按地理劃分為8個大族群。緬甸共有7個省和7個邦,緬族占緬甸人口的六成左右,主要生活在緬甸的7個省,剩下7個大的少數族群分別生活在7個邦。撣族主要生活在撣邦,而撣邦中又有33個民族,包括果敢族。
緬族掌握國家的主要政治和經濟資源,少數民族多數生活在邊境地區,那裡自然環境相對惡劣,經濟發展滯後,不少少數民族擁有武裝力量並各自占據一片地盤,有的還建立特區實行自治。
比如,果敢族在果敢地區建立了「撣邦第一特區」(現果敢自治區),其軍隊稱為「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簡稱果敢同盟軍。
另外一支由克欽族人在上世紀60年代為爭取獨立而組建的反政府武裝名為「克欽獨立軍」。1994年與政府停火,成立「克欽邦第二特區」。
隨著緬甸民主進程的推進,2008年緬甸通過了新憲法。為保證2010年大選順利進行,緬甸中央政府著手收編少數民族武裝。
有些武裝比較順利地與中央政府達成和解,有些則進行了強烈抵抗。
(8)緬甸為什麼會發生戰亂擴展閱讀:
緬甸是個多民族國家,在近6000萬人口中,緬族佔了2/3,撣族、克倫族、克欽族、孟族、佤族等是比較大的少數民族。英國殖民緬甸時期採取了「分而治之」的措施,曾造成這個東南亞國家的分裂。
1947年2月,為了反對英國殖民政府「分而治之」、成立幾個國家的圖謀,緬族與主要少數民族在彬龍會議上簽署《彬龍協議》。
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但殖民者留下的陰影還是讓一些少數民族武裝在過去幾十年中不斷與中央政府對抗。
在緬甸,緬族雖然是主要民族,但並不佔絕對優勢,其他的主要勢力是南方的孟族,北方高原的撣族(就是傣族),西北地區的克欽族(景頗族和傈僳族),北部的佤族,此外還有欽族、克耶族、克倫族和若開族等等,很多部族都割據一方,並不服從政府領導。
1988年以來,緬甸軍政府實行新的民族和解政策,截至2011年年初,先後有40支武裝與政府實現和解,有的完全放棄了武裝,有的被改編成民兵或編入中央領導的邊防軍。
❾ 為什麼緬甸總是經常發生內戰
緬甸內戰不斷,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緬甸的土地上存在著太多的民族,這些民族對於利益的分配始終沒有達成統一,因此緬甸核心和北部的少數民族長期發生戰爭。
由於緬甸北部都是高原、山地,緬甸政府的軍隊始終沒法徹底消滅這些盤局在復雜地勢里的武裝力量,在內戰後期,西方列強和印度的不法分子也對北部的少數民族力量投入了金錢、裝備上的支持,面對這樣的局面,緬甸軍隊始終沒有拿下內戰的勝利。
❿ 緬甸曾經堪稱東南亞一小霸主,為何如今卻戰亂不斷
緬甸戰亂不斷,歸因於民族太多,各個民族之間互相敵視,都想征服對方,認為只要不是民族的就是異類,就是敵人。第二點原因就是美國的干涉,對國內反叛勢力的支持。最後一點就是國家制度的問題。
和緬甸的多民族矛盾一樣,多政黨也是同樣相互敵對,國內局勢一片混亂。到2008年,緬甸開始實行聯邦制,各個黨派割據一方,類似於軍閥混戰,黨派之爭也從未停止過。因此,直到現在,緬甸的戰亂都沒有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