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出產的豆子有哪些
㈠ 豆類有哪幾種
豆類常見品種有:扁豆、大豆、蠶豆、豌豆、綠豆、菜豆、刀豆、木豆、四棱豆、鷹嘴豆、兵豆、白玉豆、紅小豆。
1、扁豆
是扁豆屬植物,為熱帶、亞熱帶地區常見栽培的豆類。多年生纏繞植物。小葉 3片,闊三角狀卵形,托葉基部著生。花白色或紫色,2至多朵叢生於總狀花序的節上。莢果矩圓形,扁平,邊緣有小凸點;種子略扁,白色或紫黑色。嫩莢供蔬食,成熟種子含蛋白質21.5%,供食用。入葯有去濕之功。
(1)緬甸出產的豆子有哪些擴展閱讀:
豆類泛指所有能產生豆莢的豆科植物,同時,也常用來稱呼豆科的蝶形花亞科中的作為食用和飼料用的豆類作物。 在成百上千種有用的豆科植物中,至今廣為栽培的豆類作物不逾20種。
聯合國大會第68屆會議宣布2016年為國際豆類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被提名負責與各國政府、相關組織、非政府組織及所有其他相關利益相關方合作,推動國際豆類年的實施工作。
2016國際豆類年旨在提高公眾對於可持續糧食生產組成部分 — 豆類的營養價值的認識,以實現糧食安全和營養。
參考資料:豆類-網路
㈡ 豆子的種類名稱
豆類品種繁多,如黑豆、青豆、赤豆、毛豆、芸豆、四季豆、豇豆、豌豆、蠶豆、大豆、紅豆、刀豆、花豇豆、扁豆、綠豆等都屬於豆類大家庭中的家庭成員。
大豆根據顏色不同分為:黃豆、黑豆、青豆等
菜豆又可分為:扁豆、芸豆、刀豆、四季豆、豇豆等
小豆的顏色有紅、黃、淡綠、灰、白、茶等,常見的是紅小豆(赤小豆)
1、綠豆
別名青小豆(因其顏色青綠而得名)、菉豆、植豆等,在中國已有兩千餘年的栽培史。原產地在印度、緬甸地區。現在東亞各國普遍種植,非洲、歐洲、美國也有少量種植,中國、緬甸等國是綠豆主要的出口國。種子和莖被廣泛食用。綠豆清熱之功在皮,解毒之功在肉。
綠豆湯是家庭常備夏季清暑飲料,清暑開胃,老少皆宜。傳統綠豆製品有綠豆糕、綠豆酒、綠豆餅、綠豆沙、綠豆粉皮等。
2、紅豆
紅豆是豆科相思子屬的一種有毒植物,廣泛分布於熱帶地區。種子中含有一種稱為相思豆毒蛋白的蛋白質,此毒素具有很強的毒性,誤食時會中毒,嚴重時甚至會喪命。種子可以做成珠串飾物與打擊樂器;台灣民間亦流傳有以莖入茶增添香氣的做法。
產中國台灣、廣東、廣西、雲南。生於山地疏林中。廣布於熱帶地區。
3、豌豆
豆科一年生攀援草本,高0.5-2米。全株綠色,光滑無毛,被粉霜。葉具小葉4-6片,托葉心形,下緣具細牙齒。小葉卵圓形;花於葉腋單生或數朵排列為總狀花序;花萼鍾狀,裂片披針形;花冠顏色多樣,隨品種而異,但多為白色和紫色。
原產地中海和中亞細亞地區,是世界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種子及嫩莢、嫩苗均可食用;種子含澱粉、油脂,可作葯用,有強壯、利尿、止瀉之效;莖葉能清涼解暑,並作綠肥、飼料或燃料。
4、黃豆
為雙子葉植物綱、豆科、大豆屬的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莖粗壯,直立,密被褐色長硬毛。葉通常具3小葉;托葉具脈紋,被黃色柔毛;葉柄長2-20厘米;小葉寬卵形,紙質;總狀花序短的少花,長的多花;總花梗通常有5-8朵無柄、緊擠的花;苞片披針形,被糙伏毛;
小苞片披針形,被伏貼的剛毛;花萼披針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狀。莢果肥大,稍彎,下垂,黃綠色,密被褐黃色長毛;種子2-5顆,橢圓形、近球形,種皮光滑,有淡綠、黃、褐和黑色等多樣。花期6-7月,果期7-9月。
5、黑豆
黑豆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種子。黑豆蛋白質含量36%,易於消化,對滿足人體對蛋白質的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脂肪含量16%,主要含不飽和脂肪酸,吸收率高達95%,除滿足人體對脂肪的需要外,還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作用;
黑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黃素、黑色素及卵磷脂等物質,其中B 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 含量很高,具有營養保健作用,黑豆中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對保持機體功能完整,延緩機體衰老、降低血液粘度、滿足大腦對微量物質需求都是必不可少的。
㈢ 豆類品種有哪些
豆類作物主要是大豆、蠶豆、紅豆、綠豆、黃豆、黑豆、豇豆、豌豆、刀豆、扁豆、芸豆、鷹嘴豆、木豆等。下面詳細介紹幾種:
1、紅豆
具有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的功效,可治療小便不利、脾虛水腫、腳氣症等,李時珍稱紅豆為「心之谷」。
2、綠豆
含豐富的維生素 A、維生素 B、維生素 C,有降血壓的作用,同時對疲勞、腫脹、小便不暢有很好的功效。
3、黃豆(又稱大豆)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還有卵磷脂及多種維生素。與其他食品比較,僅蛋白質一項黃豆比瘦肉多 1 倍,比雞蛋多 2 倍,比牛乳多 1 倍。黃豆中的皂草苷可延緩人體衰老;黃豆中磷含量可觀,對大腦神經非常有益,神經衰弱及體質虛弱者,常食有益;黃豆對缺鐵性貧血患者大有裨益。
4、黑豆
黑豆味甘性平,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的功效,特別適合腎虛者食用。黑豆營養豐富,有「豆中之王」、 「營養之花」之美稱。
5、豌豆
有補中益氣、利小便的功效,是脫肛、慢性腹瀉、子宮脫垂等中氣不足症狀的食療佳品。豌豆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食用後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 A,有潤膚的作用,皮膚乾燥者應該多吃。但要注意豌豆吃多了容易腹脹,消化不良者不宜大量食用。
6、芸豆
味甘平、性溫,有溫中下氣、利腸胃、止呃逆、益腎補元氣等功效。適合心臟病患者和患有腎病、高血壓等需低鈉及低鉀飲食者食用。
芸豆還含有皂苷、尿素酶和多種球蛋白等獨特成分,具有提高人體自身的免疫能力,增強抗病能力,激活淋巴 T 細胞,促進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等功能,對腫瘤細胞的發展有抑製作用,因而受到醫學界的重視。吃時注意必須煮熟、煮透,否則會引起中毒。
㈣ 緬甸主要出產什麼
1、木雕
緬甸的木雕很出名,最珍貴的要數由柚木,黑木,還有花梨木這樣名貴的材料的雕刻而成的工藝品,體態與木紋肌理渾然天成,加之雕刻師們以恬靜、圓滿的內心世界面對生活去創作,賦予了木雕盎然的活力。
2、翡翠
緬甸翡翠簡稱緬翠,市場上商業品級的翡翠玉石95%以上來自緬甸,翡翠又稱為緬甸玉,因此將緬甸玉作為翡翠的代名詞。
翡翠主要的輸入國是我國,產翡翠的緬甸勐拱、密支那一帶,距我國雲南邊境只有150公里,在明朝萬曆年間,此地曾屬永昌府(今雲南省保山市)管轄。由於歷史的原因,被稱為「東方瑰寶」的翡翠經雲南騰沖、瑞麗等邊城輸入我國,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了。
3、漆器
緬甸漆器以式樣精美,做工精湛聞名於世。據史料記載,漆器製作起源於12至13世紀的緬甸。緬甸當地有大量手工業者從事製作漆器這種傳統的手工藝,盡管製作漆器的程序復雜,但在緬甸勞動者眼裡,它們卻是千姿百態、別具一格的藝術作品。
4、森林資源
2010年森林覆蓋率為41%,主要分布在北、西、南部。中部勃固山脈是柚木的主要產區。緬甸林業種類有2300種,其中喬木1200餘種,世界60%的柚木儲量和國際市場上75%的柚木均產自緬甸。
緬甸還盛產檀木、灌木、雞翅、鐵力、酸枝木、花梨木等各種硬木和名貴硬木,硬木潛在年產量約130萬噸,此外,緬甸還有豐富的竹類和藤木資源,竹類品種97種,竹林面積963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若開、緬中地區,藤木32種,年產量約7600萬根,主要分布在克欽、撣邦,有水藤、紅藤,部分進行出口。
5、農林牧漁業
農業為國民經濟基礎,可耕地面積約1800萬公頃,尚有400多萬公頃的空閑地待開發,農業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四成左右,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花生、芝麻、棉花、豆類、甘蔗、油棕、煙草和黃麻等,緬甸商務部數據顯示,2015/2016財年緬甸出口大米150萬噸,農產品出口總額為25億美元。
㈤ 羅漢豆是什麼豆是什麼
蠶豆(拉丁文:Vicia faba L.),又稱羅漢豆、胡豆、蘭花豆、南豆、豎豆、佛豆,豆科、野豌豆屬。一年生草本,高30-100(120)厘米。主根短粗,多須根,根瘤粉紅色,密集。莖粗壯,直立,具四棱,中空、無毛。偶數羽狀復葉,葉軸頂端卷須短縮為短尖頭;托葉戟頭形或近三角狀卵形,略有鋸齒,具深紫色密腺點;小葉通常1-3對,兩面均無毛。總狀花序腋生,花梗近無;花萼鍾形,萼齒披針形,下萼齒較長;具花2-4(-6) 朵呈叢狀著生於葉腋,花冠白色,翼瓣短於旗瓣,長於龍骨瓣;花柱密被白柔毛,頂端遠軸面有一束髯毛。莢果肥厚,成熟後表皮變為黑色。種子2-4(-6),長方圓形,近長方形,中間內凹,種皮革質,青綠色,灰綠色至棕褐色,稀紫色或黑色;種臍線形,黑色,位於種子一端。花期4-5月,果期5-6月。
為糧食、蔬菜和飼料、綠肥兼用作物。原產歐洲地中海沿岸,亞洲西南部至北非,相傳西漢張騫自西域引入中原。蠶豆營養價值豐富,含8種必需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含量47%~60%,可食用,也可作飼料、綠肥和蜜源植物種植。為糧食、蔬菜和飼料、綠肥兼用作物。
㈥ 豆類作物有哪些
豆類作物是指豆科中的一類栽培作物。豆類作物種類很多,主要有大豆、蠶豆、豌豆、綠豆、赤豆、菜豆、豇豆、刀豆、扁豆等。豆類作物的種子含有大量的澱粉、蛋白質和脂肪,是營養豐富的食料。
大豆(學名:Glycine max(Linn.) Merr.)是豆科大豆屬的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莖粗壯,直立,密被褐色長硬毛。葉通常具3小葉;托葉具脈紋,被黃色柔毛;葉柄長2-20厘米;小葉寬卵形,紙質;總狀花序短的少花,長的多花;總花梗通常有5-8朵無柄、緊擠的花;苞片披針形,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針形,被伏貼的剛毛;花萼披針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狀。莢果肥大,稍彎,下垂,黃綠色,密被褐黃色長毛;種子2-5顆,橢圓形、近球形,種皮光滑,有淡綠、黃、褐和黑色等多樣。花期6-7月,果期7-9月。
刀豆(學名:Canavalia gladiata(Jacq.) DC. )是豆科,刀豆屬纏繞草本,長可達數米,羽狀復葉,小葉卵形,基部寬楔形,側生小葉偏斜;葉柄常較小葉片為短;小葉柄被毛。總狀花序具長總花梗,有花數朵生於總軸中部以上;花梗極短,小苞片卵形,早落;花冠白色或粉紅,旗瓣寬橢圓形,頂端凹入,子房線形,被毛。莢果帶狀,略彎曲,種子橢圓形或長橢圓形,種皮紅色或褐色,種臍約為種子周長的3/4。7-9月開花,10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各省(有栽培)。熱帶亞熱帶及非洲廣布。
扁豆(學名:Lablab purpureus(Linn.) Sweet)是豆科、扁豆屬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全株幾無毛,莖長可達6米,淡紫色。羽狀復葉;托葉基著,葉片披針形;小托葉線形,小葉寬三角狀卵形,寬與長相等,側生小葉兩邊不等大,偏斜,總狀花序直立,花序軸粗壯,小苞片近圓形,花簇生於每一節上;花萼鍾狀,花冠白色或紫色,旗瓣圓形,翼瓣寬倒卵形,具截平的耳,龍骨瓣呈直角彎曲,基部漸狹成瓣柄;子房線形,無毛,花柱比子房長,莢果長圓狀鐮形,扁平,種子扁平,長橢圓形,在白花品種中為白色,在紫花品種中為紫黑色,種臍線形,4-12月開花。
此外還有荷蘭豆,芸豆,黑豆等。
㈦ 這是什麼豆
綠豆。
㈧ 仁豆是什麼豆
仁豆是荷蘭豆的另一種稱呼。
荷蘭豆又稱荷仁豆、剪豆,屬豆科(Leguminosae)豌豆屬。以食用嫩莢為主,原產地中海沿岸及亞洲西部,荷蘭豆嫩莢質脆清香,營養價值很高。
荷蘭豆是蝶形花科豌豆屬植物,一年生纏繞草本,高90~180cm。荷蘭豆最早栽培的地區,是大約12000年前沿著泰國-緬甸的邊境地帶。荷蘭豆(荷蘭豆)並非產於荷蘭,之所以被稱為荷蘭豆,乃是因為荷蘭人把它從原產地帶到中國。
特徵
莢果長橢圓形,長5~10cm,內有堅紙質襯皮子房無毛,花柱扁,內面有髯毛。莢果腫脹,長橢圓形,長2.5-10厘米,寬0.7-14厘米,頂端斜急尖,背部近於伸直,內側有堅硬紙質的內皮。
種子2-10顆,圓形,青綠色,有皺紋或無,干後變為黃色。花果期4~5月。偶數羽狀復葉,頂端卷須為葉卷須,托葉呈卵形。花白色或紫紅色、單生或1~3朵排列成總狀腋生,花柱內側有須毛,閉花授粉,花瓣蝴蝶形。
㈨ 四棱豆有什麼
四棱豆被人們稱為「綠色金子」。又稱翼豆,翅豆,四角豆,四捻豆,楊桃豆,熱帶大豆,龍豆,皇帝豆,香龍豆等,豆莢成四面長柱體,有四條稜角,故名四棱豆或四角豆,棱帶皺邊,形狀如翼,又名翼豆,翅豆,豆莢形似楊桃,又稱之為楊桃豆,為豆科四棱豆屬的一年生或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葉,花,果均具有觀賞價值,尤其是果實。原產熱帶,也有近4個世紀的栽培歷史。四棱豆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和緬甸有較大規模的生產,在東南亞以及印度,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也有廣泛栽培。我國栽培四棱豆的歷史在100年以上,主要分布在低緯度的南部,如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台灣和海南等省,自治區,多種植在房前屋後和菜園角邊地,湖南,北京,浙江,江蘇,安徽,福建等地也有種植。近年來四棱豆的栽培區域漸次向北方地區擴展,在北方大城市近郊有零星種植。(腹脹者不可食,望採納,謝謝!)
㈩ 綠色的豆子是什麼豆
綠色的豆子較多,分別有:青豆、豌豆、豇豆、毛豆、蠶豆、荷蘭豆、扁豆、四季豆、大豆、綠豆。
綠豆:是豆科植物綠豆的種子,別名青小豆(因其顏色青綠而得名)、菉豆、植豆等,在中國已有兩千餘年的栽培史。原產地在印度、緬甸地區。現在東亞各國普遍種植,非洲、歐洲、美國也有少量種植,中國、緬甸等國是綠豆主要的出口國。種子和莖被廣泛食用。
每100克綠豆中含有蛋白質23.8克,碳水化合物58.8克,脂肪0.5克,鈣80毫克,磷360毫克,鐵6.8毫克。還含有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和尼克酸及多種礦物質元素。
綠豆所含蛋白質主要為球蛋白,並含有蛋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等多種氨基酸;在所含磷脂中有磷脂醯膽鹼、磷脂醯乙醇胺、磷脂醯肌醇、磷脂醯甘油,磷脂醯絲氨酸等成分。